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学生人学分数线较低,起点低、底子薄,知识积累明显不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文化底蕴的欠缺不仅影响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通过各种考试,考取各种证书,学生和老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习实际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大部分家长、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智商高、情商低。前段时间出现的南京中学生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由此还牵出更多中国游客在敦煌、故宫、帕劳、泰国等国内外旅游胜地的不雅行为。这些问题警示着我们应该在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
2礼仪教学的现状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礼仪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3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4如何在礼仪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寰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上》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5结语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其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礼仪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传统礼仪文化在酒店现代服务理念的导入为论述的主线,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及其在酒店现代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将就如何围绕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内涵对酒店现代服务理论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酒店行业的服务升级、弘扬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做些有益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 :礼仪文化;酒店管理;服务理念;重构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134-02
在酒店的发展运营中,所推行的价值观应是酒店的发展核心与终极目标,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对酒店员工言行进行统一管理的规范和考核依据,它能使酒店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打造成具备竞争力的服务团队。重构员工道德和礼仪文化,更能使酒店取得经营上的突破与成功,这些文化所形成的动力必然能促进酒店实现应有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一、传统礼仪文化及酒店礼仪文化的简述
1.传统礼仪文化及其价值内涵
追溯礼仪的源头,是由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祭祀产生的。人类的行为与发展一步步进入文明的轨道,国家与阶级也随之建立,早期的礼仪是稳定社会的一种标准与规范。在西周时期,通过礼教推行国家制度,因而有周公吐哺的典故,是遵礼的模范。尤其到春秋时代,礼仪成为孔子所倡导的育化方式。孔子指出,礼是人在社会与生活立身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正是最好的体现,一个具有道德标准的君子,需要符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标准。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儒学大家,他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学规》,在此文中向学生们指出了,要形成“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的礼仪。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深入到教育,并在整个社会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而礼仪也因此在人类的历史中世代相传。所谓礼仪之邦便是这样形成的。
2.现代酒店服务行业的礼仪文化
综观酒店业的发展史,客栈是它的古代形式,以及后来的大饭店与商业饭店和新时代的饭店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营模式。酒店业的管理机制越来越健全,新的更为明确的礼仪进一步规范起来。19世纪初期,也就是大饭店时期酒店礼仪得以发展,那一时期饭店的主要客户群就是王公贵族等高层的消费群体。以豪华、奢侈为主要特征,自然仪式与礼节也格外注重。i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这一传统被保留并且发展起来。现代化的酒店文化,不只将礼仪的形式与物质方面做为发展核心,而且更侧重内在的精神领域的发展。
总之,酒店礼仪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职业礼仪,它经历了长期的酒店行业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酒店礼仪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是一项服务,也就是说,它是酒店向顾客提供的一项产品,酒店不断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言行标准与规范,具有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项酒店经营制度。礼仪文化良好的氛围是以一些规定为基础,还需要员工自觉的从内心真诚的为顾客服务。
二、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酒店管理中的导入及必要性
酒店把握住礼仪文化的意义,并且按照其发展的方向在实践中运用到酒店经营各个方面,充分表现在酒店工作的实际当中。
1.提升员工的核心凝聚力,规范酒店内部管理水平
礼仪已经形成一种观念中的既定符号,它将人们交际言行进行了充分的提炼与总结,可缓解人们不安的情绪,使交往最适宜的情绪与言行派上用场,引起对方的关注,以此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ii。能使企业的整体效益有所提高,还能杜绝各种不应有的浪费,使员工对酒店这一集体更有归属感。所以,酒店礼仪文化是提高内部人际氛围的有效方法。
2.巩固消费者的忠诚度,塑造酒店的良好公众形象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进行了这样的划分: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归属和爱、受尊重这五类。顾客在酒店不只能得到一些表面应对,顾客需要得到的基本生理上的满足,像吃、住等那是理所应当的,除了这些还要得到礼遇。顾客进入酒店不光是要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需求,有时顾客更注重得到尊重和礼遇。酒店应该从顾客的心理特点出发,既要让顾客得到酒店硬件上的享受,又要得到酒店的整体尊重的心理享受。
3.形成酒店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酒店市场竞争能力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酒店行业里,只有把握住酒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据统计,顾客在面对一样的酒店硬件设施时,首当其冲的就会选择酒店的服务水平,酒店的服务理念会直接影响选择的结果。礼仪、礼貌就是优质服务的重点。酒店行业要运用礼仪文化提升竞争力,礼仪文化能够树立酒店优质形象,打造酒店的品牌。这就要从礼仪的基本内容入手,注重酒店员工的行为举止、仪表谈吐、待人接物的礼貌规范等。还有,国内的一些酒店实行工装统一,标牌统一,甚至色彩也要求一致,这就从整体上构建了整齐划一的品牌印象,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礼仪规定。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比如香格里拉殷勤好客五项核心内容:真诚质朴、温良恭谦、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尊重备至。如家的服务理念:快乐的微笑、亲切的问候、热情的服务、真心的亲爱。海景花园大酒店的“以情服务,用心做事”。因此,礼仪文化创造的价值在酒店行业竞争中发挥重大作用iii。
三、传统礼仪文化对我国酒店现代服务理念构建的途径
1.提升“礼”的思想认识,构建酒店礼仪文化体系
酒店礼仪文化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强化礼仪观念,以规范、协作、融洽的礼仪规律作为从酒店制定整体政策、发展方针,武装酒店员工的个人思想。
其一,需要改变酒店管理层在礼仪文化上的观念。作为酒店的管理者首当其冲要认识接受酒店礼仪观念,还要把礼仪文化运用到酒店的管理政策与运行标准中去,规范酒店的经营行为。只有酒店管理者的礼仪观念根深蒂固,通达明白,才能具备传授一般员工礼仪文化的资格,高效传达酒店的礼仪文化精神。管理者礼仪观念强、素质高,才能有效的建立执行酒店礼仪文化。所以,酒店管理者需要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倡导有效的礼仪文化竞争的新思维,从考评思想觉悟,文化水准以及对酒店的展望等角度入手,挑选和任命酒店管理者,管理阶层需要首先武装正确的礼仪文化理念,不断培养酒店员工的思想认识。
第二,要让酒店员工从整体上形成酒店礼仪文化的共鸣。酒店的礼仪文化构建需要酒店员工深入了解酒店礼仪观念,并切实运用到个人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去。通常情况,提高酒店员工的礼仪文化理念,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培养礼仪文化理念要有选择性,侧重强调青年、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弱化的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要科学合理的传授礼仪理念,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礼仪观念的生成,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员工的问题,加强员工礼仪服务的理念;再则,礼仪观念需要润物无声、渐渐形成,通过酒店的内部刊物酒店文化网站等途径形成员工深入的学习的氛围,构建员工有序、协作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提高员工自觉的礼仪文化观念。
2.完善酒店礼仪制度内容,保障礼仪文化的实施
长期不断的酒店营业和管理经验衍生出礼仪制度,这是一种遵循酒店礼仪规定的文化现象,目的是增加酒店社会经济效益,在酒店的礼仪传统中,它对其文化的根基与发展以及不断的创新,都起到了最为关键性的作用。其内容有管理与组织构建规范章程等,旨在使酒店管理更为正规,员工的言行更为规范,是带有强制色彩的。酒店行业的制度章程,在文化构建上主要可通过下边几点着手:
首先,开展酒店礼仪文化的宣传工作。依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由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所属的培训部门制定酒店礼仪制度,请礼仪培训讲师向员工传授礼仪规范,担任具体执行礼仪制度的责任人。酒店的质监部门要把酒店的礼仪制度纳入到监督范围之内,保证切实执行。酒店的礼仪文化管理高层由酒店高层领导兼任,主要是监督和全员执行酒店礼仪制度,担当酒店礼仪文化运行中的重要事件处理工作。酒店必须构建上述机构组织,才会真正切实的把酒店礼仪制度落实到位。
其次,制定完善的酒店礼仪制度。酒店礼仪文化需要从酒店所出台的各项礼仪规定和制度去体现。当前酒店行业的规章制度基本上大同小异,但细分到各个酒店中去就不尽相同。所以,酒店之间要互相学习,总结好的经验方法,突出酒店自身特点,出台适合酒店自身运行的礼仪规定,让酒店员工的行为有所依凭,有所约束,让酒店员工在实际的执行时呈现最佳状态。
第三,要关注酒店礼仪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据统计,礼仪文化建设中最亟待完善的就是礼仪培训的过程和师资问题。酒店员工对礼仪文化接受的程度有赖于培训师的水平高低,正确合理的礼仪培训影响员工向顾客展现优质的礼仪服务。当前的酒店现状是,将礼仪制度和关联的服务行为规定施行捆绑制定,礼仪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可混合不是混淆,不能忽视礼仪制度的发展,要把礼仪制度具体化,让礼仪行为有所依凭。
3.营造酒店良好的礼仪文化环境,增进员工及客户之间的沟通
酒店不能停留在已有酒店礼仪文化的成绩上,还要促进礼仪文化的不断进步,这样酒店文化才能长久下去。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一般酒店和酒店的员工行为活动都可以满足行业礼仪规范,能够达到客人的基本需求。但具体起来,在酒店礼仪细节方面还需要完善和发展。比如,个人礼仪要在酒店员工行为上加倍具体和专心。有调查显示,许多酒店的员工在服务礼仪的实际运用上还需要加强管理,这种现象说明酒店员工没有专心学习,对工作不热情。对酒店员工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整体上符合操作规范,满足客人一般需求,还要进一步提高到优质的礼仪服务。有一些具体要求需要强调,比如微笑服务,举止优雅等。顾客不能忍受冷冰冰的机械式的服务,顾客需要热忱用心的服务。往往在一些小的方面就会改变顾客对服务的看法,一些误解的产生就源于服务细节。酒店员工的言行举止属于个人行为,表现出一个员工的素质,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酒店的面貌和服务水准,所以,必须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服务,不断使员工的服务理念有所提升,培养他们的职业修养,培训员工的职业行为。酒店的礼仪文化具体由酒店员工去展现,必须把酒店礼仪文化贯穿到实际的酒店礼仪服务中,才能达到酒店礼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酒店的基础设备方面已经不存在对比优势,只有不断提高服务和质量,构建良好的文化气氛,树立优秀品牌形象才能在酒店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一定要跟上潮流发展的趋势,积极调动酒店的礼仪文化元素,正确解读酒店礼仪文化的含义以及发展趋势。
注 释:
[1] 周丽洁.饭店管理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2-19
[2] 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
[3} 牟红、杨梅.旅游礼仪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27
参考文献:
[1] 周媛.酒店员工形体素质教育初探[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 孔凯、刘云腾.内部营销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0).
[3] 冯红瑞、孔春艳.浅谈酒店文化建设[J].中国商贸,2011(20).
[4] 陈妍如.酒店文化的精神品格和社会价值[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 徐耀强.企业礼仪:重要的企业文化型态[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03).
[6] 尹菲、宫宇宁.形体礼仪在酒店服务中的应用与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2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简明地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管理观非常注重“人和”。汪凤炎认为,中国先哲很早就认识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的道理,因此要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注重人的重要性[3]。西方管理观是建立在人性假设之上的一种管理心理观,如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的假设,复杂人假设、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的背景提出来的。而中国则是以孔子儒家的“道德人”假设、韩非子法家的经济人假设、老子道家的自然人假设为前提的,而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管理观主要还是融合了三家的思想,形成了特有的“复杂人假设”,在这种传统的关系社会本位的影响下,一切的目标都是获得和谐人际关系,这也是先前说的中国人“尚和”心理在这方面的彰显。[4]总的来说,中国人在管理观上的心得就是要得“民心”,这是中国人的管理观的一个特色。那中国人得民心的方法有哪些呢?作为一个领导者,第一要修身、要正其身,做到遵礼、处恭、守信、爱人、俭用、修心;第二是要满足人民的需求,养民爱民;第三是“量能而受,人尽其才”;第四是恩威并重;第五是“奖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换一个角度说,今天的各种理论体系实则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翻版而已,今天只不过是把它系统化而已。中国文化下的这种管理观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意识既受中国人的自我观的影响,又受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的影响[5]。但从宏观上来讲,中国人在各种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下已经成为特定时代的“顺民”“良民”心态。因此,这种与西方“独立我”相对应的中国人的“互依我”,在中国文化框架下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这种管理观念明显区别于西方之处就在于中国人注重人情关系,这种基于人情关系基础的管理观从古到今都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观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健康保健养生之法,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可以列举那么几种方法。关于中国人心理卫生健康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形全者神全”形神兼顾的共养观。所谓形神共养就是要兼顾生理和心理,由于中国古代就主张要身心兼顾,那么中国文化中关于保健的心理观多具有养神和养形的双重需要,这种形神合一的观点主张从身心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保健与长寿的关系问题。第二是“抱神以静”“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静结合的养生观,主张以动养形,以静养神,二者辩证统一,注重人的心理保持恬静平和的状态。这种以静制燥,精神内守的观点应该是与老子道家的人生观有相同之处的。第三是“人法自然”的顺应自然的养生观,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养形调神,已达到身心健康及长寿的目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效法自然是贯穿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法则,并且主张人效法自然的目的是要克制,做到“无为”的境界才能身心健康。第四是“鞭后而寿”的内外兼顾的养生观,主张内外协调,缺什么补什么。第五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以情治情的养生观。中国古代就认识到各种情感的存在,是相生相克的,要善于利用一种情绪去调节另一种情绪,所以说“情”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6]以上五层意思是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就已经有所体现的,有些观点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健康保健以及心理卫生的很多理论与方法的来源大多也都是从中国古展而来。总的来说,早期中国人对于养生虽然是形神兼顾,但还是有一定的偏向的,即多主张修“神”,认为心理保健应该遵循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的这种过程,人的健康只有通过整合生理、心理、自然、社会这几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才可以达到。这是一种整体观,是与西方医学中的哪病医哪是完全不同的,他看到了人是一个整体,健康要通过身心统一才可以达到。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不仅提供了身心健康的理论与哲学基础,还提供了一种修身养性的功夫来进行身心的保健,如内在对道的体认与外在对道的践行相结合,发展出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心性心理观。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观不仅注重作为主体的身体的保健,还注重作为客体的心理的保健。它提供的是一种修身体征的功夫,是一种方法,它将身心统合为一体,儒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达到心理的内圣外王;道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的体征达到清情寡欲,达到无为与自然;佛家的身心发展是通过修身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达到身心的超我境界[7]。可见,中国文化品性的心理卫生观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身心一体的内在修为与外在修为一体的综合体,这是一种心性论的心道一体的阐释,其中修身养性的修身与体征的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自我修行的独特方法,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世界范围的心理健康研究。
传统文化与人格思维方式
“人格”这个词本非国货,它源自拉丁文,由于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导致当代中国人研究人格完全西化,而忽略中国特有文化下的特有特质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格虽然没被正式提出来,但是这种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孕育了几千年。中国古代的这种思想里面有几个特点。一是“人格平等”的理想观念,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不平等的,但是这种思想是好的。二是崇尚“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孔子看来“内圣外王”是智、仁、勇的统一;道家认为”内圣外王“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的完美统一。[8]同时我们看到对于中国人的人格,先哲都希望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但是现实情景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中国文化下面子的影响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戴着面具的,正像美国心理学家荣格多说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一样,人都在隐藏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格也不是完全暴露的。[9]在中国这种文化影响下,我们的行为似乎大多是外儒内道,外儒内法,外道内儒,外佛内道等等,这也看出中国人的人格体系的构建是相当复杂和凌乱的,似乎中国文化中还缺少一种“唯一信仰”。因此,导致中国人格趋于一种“统一中的多元化”,即在儒家为主导下的多元。在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过分关注德行而往往忽视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实现现实人格的基础,还由于过分关注社会关系,忽略了独立我,导致对自我价值的贬低,最终导致人格的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同样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汪凤炎认为:“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中国文化是伦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文化;中国文化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中国文化重统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别性[2]。”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明显的,一种文化的差异性根源应该是民族思维的差异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于中国文化所缔造的,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循环思维”;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促使我们形成全局与整体性思维方式;“唯上是从”塑造了中国人迷信权威,尊经、崇古的思维方式,“经世致用”塑造了中国人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核心在“人伦”上,尤其是重社会而轻个人,形成群体社会思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八卦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和循环思维。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塑造出中国人的特有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是一种偏重伦理而缺少认知的思维,是缺少逻辑性、分析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中国的这种思维方式还泛化到整个东方世界,形成一种独特的东方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中国思维方式的文化品性是中国文化心理的产物,是社会、历史、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是根植于中国主位文化下的文化品性,对中国思维方式的本土化研究将进一步扩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打破西方世界关于思维方式的话语霸权。
传统文化与尚忍和谐心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忍”字的构形来看,“忍”字“从心刃声”,在六书中当系会意兼形声字。其意符“心”表明此字之意与“心”有关,而其音符“刃”既有表音的作用,又有表意的作用。《玉篇•心部》又说:“忍,强也”。意喻内心强壮。可见,“忍”的字形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像在心上插了一把刀一样痛苦”,而是心像刀刃一样坚利”。据此分析,“忍”的本义应为“坚中”,即内心坚韧。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植于儒道释文化思想的,中国的社会机制一直是一种关系本位、家族本位、道德本位、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人自我的发展是以道德自我的发展过程为核心的,中国人的道德关系中个体是被忽视的,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终将与群体、家族等融合为一体,所谓“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就是一种融合的结果。所以说,“忍”未必是一种自我抑制的、被动的、伴随痛苦的心理,它可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修身过程,其中伴随着一种自我意志的超越,儒家叫做“成仁”,道家叫做“成道”,佛家叫做“涅槃”,这些都是自我通过忍达到的“超我”境界,却不一定是被动的和痛苦的[10]。
一、中西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及国家社会环境的迥异造就了中西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国家统治发展道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对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为人的性格、智慧等由气候决定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延伸,人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即所谓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后继的诸多学者如亨廷顿等对此进行了有限的反驳与修正,但不可否认自然地理条件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中国俗语即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说法,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性格特征、文化、政治、艺术等诸多文明发展因素有不同的塑造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犹如黄河与长江。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域覆盖了中国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黄河九曲,先昂首向北,继而折向南,最后迤东而流。长江经西南边疆云贵高原的深山峡谷,汇集甘藏高原的支流,出三峡过广阔的平原,他们最终都进入了广袤的大洋。黄河造就了中国文明天玄地黄的性格,长江却是一种一种婉约的柔美,使得中国文明呈现多元的格局与气象。中国文明由中原的黄河流域发端,即中原地区,融入长江流域的文明。美籍犹太学者魏特夫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及本质进行研究时提出“治水国家说”,认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需要以满足及适应农耕发展的需要,使得中国文明形成了专制主义的政治传统。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为中国学者所普遍批评。近年来,其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被淡化,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概念置换,而形成时下的风潮的“水利社会”研究。生长繁盛于大河流域的中国文明确实与“水”息息相关。黄河从黄土高原迤丽而东,在黄淮海平原泛滥成灾,数次改道,治水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上古文化中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最终深深的映入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中。中国文明孕育的传统王朝帝国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此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有重要的造就促成作用。为保证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需要动员庞大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而非所不能成,元帝国末年黄河决堤帝国中央政府即动员百万民工筑堤。中国文明所构建的王朝帝国的背面是古代文明发展史上著名的欧亚大陆草原走廊,生长于这个地带的游牧族群在长时段的传统文明发展中与其南部的农耕民族的多元融合中,战争冲突是最主要的方式。从三代的周朝至清代以前,东亚中国文明的王朝帝国与北方游牧民族多数时间里处于对峙状态,中国文明的王朝帝国在强盛的统一状态下,往往发动战争使北方的游牧民族臣服于其皇权下,就是所谓的“四夷宾服”。汉唐帝国的对外政策最具代表性。在大规模的战争冲突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中枢机构对帝国广袤地域的臣民、财力等进行统一调度,汉武帝几次派遣大军出塞,李唐帝国亦如此。再如长城、大运河等大型工程的修建非此即不可完成。在这些因素及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合力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政治结构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帝国中央政府以皇帝为首的中枢机构对全国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包括人才、土地等资源。
西方传统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有迥异的历史风格,西方传统文明源于古希腊城邦文明。雅典之城邦文明是其核心与主体,其政治统治体制为西方传统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历史文化渊源基础。雅典位于中希腊东南部的阿提卡半岛,三面临海。境内多山地,适于种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平原面积狭小,土壤较为贫瘠。因此,雅典城邦文明农业发展较为缓慢,本土的粮食产出量不能满足其人口消费需求,需要用葡萄酒、橄榄油等商品进行粮食交换。其山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如大理石、优质陶土及银矿等,沿海地带的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这些条件促成了雅典城邦工商业及海运事业的发达。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氏族的血缘关系被地域关系取代,工商业阶层成为雅典城邦社会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对旧的血缘氏族贵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由于工商业经济发达的缘故,故其原初国家――城邦的立国理念中有强烈的独立与自由氛围,造就了雅典城邦辉煌的古代奴隶制下的民主的黄金阶段。且希腊-雅典城邦文明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距离“刚好”合适,可以吸取其文明发展的精华的同时又不至于“太近”而丧失自己独特的文明性格。其城邦国家的政治结构为分权-制衡。雅典城邦在伯利克里时期其民主发展达到了顶峰,初将近及司库等职务外,城邦国家的所有政治统治职务面向全社会符合条件的公民开放。亚历山大的征服把希腊-雅典文明的因子进行了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继之而起的罗马帝国亦是由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的罗马城邦发展而来的。罗马帝国发展的文明实质还是希腊-雅典文明的继承者。罗马城邦的建立过程中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格拉古兄弟改革等是其发展的结果。在不断的政府战争中,罗马城邦一跃而为纳地中海为其内湖的庞大帝国。屋大维于公元27年称第一公民或称元首,实质此时的罗马已为帝国体制。戴克里先即位面对帝国的2世纪危机,在整个礼仪及政治运行中实际用皇帝称号,只不过是屋大维“元首”政治名称的改变而已,其实质不变。罗马帝国与同时期的汉帝国同为中西传统社会的两大帝国,但罗马帝国的“皇帝集权”与汉帝国的中央集权不可同日而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罗马帝国的政治结构体系中仍然保留这原初国家形态――城邦时期的分权政治机构,如元老院。戴克里先称帝后,实行“四帝共治”的政治结构制度,这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中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是具有“反叛”中央王朝的割据分裂势力额存在,不过亦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归一强权皇帝的统一下。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方传统社会很快被日耳曼等蛮族所瓜分,众多的蛮族王国纷纷建立,经历了1000余年的中世纪至今西方社会不复出现统一的大帝国。总体上看,西方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都呈现为分权-制衡。中世纪教权与王权一直彼此争斗不休。与中国传统社会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的每个男人、妇女和儿童的心目中,皇帝被赋予了绝对的、超自然的和全能的力量”,[2]这导致了二者在实际政府行政管理运行上的迥异。这是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合力因素的结果。
二、中西传统的社会管理
中国传统社会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结构在公元前就已经形成,表现出了成熟性的特点。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专业、完整的官僚队伍和机构。西方传统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则主体表现为贵族管理。希腊-雅典城邦国家向“一切人”开放的政权管理其范围是有限的,即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制度。中国传统社会自东周崩溃后,秦帝国建立后,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体制得到巩固与完善。秦帝国的大一统昙花一现,完善的任务则由其后的汉帝国继承完成,汉承秦制。隋唐帝国及明清帝国基本承袭前代,只是略有损益罢了。中国传统社会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官制度,构建了一个庞大高效的官僚体系,因为儒家学说自汉武帝时代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而不曾被动摇推翻,最终通过科举制这一形式为王朝帝国政府进行人才选拔完成行政管理的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央为三省六部,地方为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县以下为里甲组织,由村社选举德高望重及财力厚实之人担任领导,形成村民自治组织,为王朝帝国政府征收赋税、兵源及政治政治政策。文化教育等的宣传与服务等。中国传统社会行政管理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下,宗族亦爱某种程度上有着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明清两代表现的为尤其明显,这一切都以王朝帝国的皇帝为中心,各代略有一定的体制变化,但其总的中央集权结构不改变。
西方传统社会中其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相较于中国传统社会则显得较为简单,其职能亦有限。希腊-雅典城邦时期的“民主制度”下选举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如同中国传统社会一样接受具有系统专业的儒家文化熏陶而成。罗马帝国时期总体上看其帝国中央政府的军事色彩较为浓厚,因为不断地处于战争中,其行政管理机构亦较为零散,军人主管占据主要地位。中世纪时期,各蛮族王国治下是大大小小的领主庄园,国王实质上只是一个较大的领主,中世纪的骑士领主制度遵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大小庄园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权等权利,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到传统社会的末期,民族君主国家、商人阶层等崛起,民族君主国的国王与商业阶层联合向旧的领主阶层宣战,如自治城市或同盟的出现,威尼斯、汉萨同盟等都是。其总的政治行政管理趋势表现为社会资源分配角色与权力的分散,而不是高度集中。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机构简单,专业化程度与中国传统社会王朝帝国政府相比较为逊色。
三、反思:政治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所密切关注的价值原则如大同、平等、和谐与公正等,能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根生长的土壤。
一、传统文化"大同社会"萌生早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一直被中华民族所肯定和强调,以至于在古代与古典时期一直到现当代始终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诸多关系层面上占据着社会意识的主流与相应的统治地位[1]。古代孔子提倡的大同社会。孔子尤为推崇群体至上,特别讲究人世兼济,从而将社会安定与发展顺理成章地作为终极关怀,并最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对自身的主张和理想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形成了儒家整体主义价值观,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进行发育,得以与文明的生长同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土壤。后来到了西汉的《礼记・礼运》中借孔子之名而首倡"大同"与"小康"之说,从而把社会历史的变化演进分为两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理论背景也就是"大道之行"和"大道既隐"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代文化与实践基础。洪秀全倡导的平等价值观。洪秀全作为近代运动的杰出人物,他巧妙地把西方基督教的博爱观念与中国历代农民形成的朴素的平等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一个以拜上帝为形式,形成了一个以平等、平均为内容的比较完整的核心思想体系。一方面强调人们应该有享受现实的幸福的权利,同时也应该为获得现实的幸福而进行拼搏与努力奋斗,因此人们应该在享受现实的幸福的同时更应该进一步建立人间"天国"。另一方面,其思想体系也主张平等与博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普天之下皆兄弟"主张,进一步主张男女平等与父子平等以及君臣平等,因而顺势形成了一种和谐与大同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康有为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大同世界"。在康有为的大同书论述中,基本上描绘了最详尽的宏伟图景,他所认为的通常理想社会的基础是民主选举形成"公政府",在大同世界里面没有等级与贵贱之分与之争的,而是是体现出人人平等与天下平等。
二、传统文化"和"的社会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人类所向往的未来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应形成的和谐社会自然就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孔子倡导"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和谐价值观。孔子提倡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整体和谐社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礼、仁、均、信"四个主要方面。孔子进一步认为,特定的"礼"作为一整套社会规范,其根本的用处就在于能够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系统"礼"规范的目标形成的理想社会就是是大同社会。事实上在周王朝,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以 "礼"为准则进行规范。在消减社会矛盾的财富分配方面,孔子尤其崇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社会财富利益分配原则,孔子认为做到了"均"才能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从而使各阶级与各利益集团才可以做到现实地和谐共处。老子推崇的"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价值观,具体反映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描述中。
古代文化"推己及人"与"公平中正"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孟子推崇并形成的"推己及人"社会和谐价值观。孟子认为,社会要真正达到和谐稳定,其关键在于统治阶层者要施行仁政,秉承"以民为贵"从而推恩而及四海,真正做到推己及人[2]。孟子的仁政提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还主张"制民以恒产",认为经济生活的稳定对于稳定民心具有重要的作用。荀子推崇并形成"公平中正"的社会整体和谐价值观。荀子也提倡"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进一步认为礼既是治国之本,同事又是社会分配原则。荀子提倡"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在财富的分配上提倡按照贡献的差异进行差异分配。
三、传统文化"仁"人道主义垫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
传统文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本位价值与核心价值。张岱年先生在学术专著中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自身给"仁"下的一个特色的界定,清晰表达出自强不息,同时又善为人谋,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仁"确实是人的本性,相应的仁道原则演变为儒家价值体系的根本原则,孔子与孟子甚至在实践中将"仁"与"人"进行互训,"仁者,人也"。人类作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群体,其根本特性就在于人类具有天生的有仁义之德,而且仁是人固有之"善端"。仁义同时也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的根本特质与最高价值之所在,苟子强调"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
传统文化的忠恕爱人精神作为"仁"内涵垫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儒家思想的爱人即爱众,即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事与和谐相处的基本而崇高的道德准则。同时,"仁"也是人的心灵的必然归宿。事实上,儒家推崇以仁为本和仁义至上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原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社会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进行认同,以及由此导致对行为与事物是非善恶荣辱进行的判断与评价标准体系,必然要经过吸收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与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0 卷)[M]. 人民出版社.198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