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管理优秀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石油化工;装置;检修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的检修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生产介质基本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的油气、烃类、酸类等化学物质,而检修的时间往往是每年的6―8月份高温季节,检修的时间紧迫,刚停车的塔类容器、设备、管道内温度都较高,且经吹扫过的设备管道都可能有残余的易燃气体存在等。它与其它行业的检修相比,具有专业性强、生产工艺复杂、工期紧迫、施工操作的危险性大等特点。石油化工及机电设备施工企业在进行石油化工装置施工过程中,每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中,检修过程中发生的占50%左右。因此,加强装置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石油化工及机电设备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石油化工装置中修和大修时,施工企业应当成立现场检修指挥部,以对装置检修实行集中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指挥,形成一个信息灵、决策快的指挥核心。检修指挥部要设立安全组,负责安全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监督和检查,督促落实各项检修施工安全措施,把好动火、进设备、容器等危险性作业的审批关,协调处理检修现场的各项安全工作,确保装置检修安全顺利进行。装置小修时也至少要成立检修现场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其次,要根据装置检修内容,合理调配人员,明确职责。检修期间,施工单位应派专人与检修车间协调配合,落实检修设备等的交接手续、施工动火证的开取情况、车间现场监护人员、、残留气体的检测情况及检测时间间隔等工作。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检修方案及安全措施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必须制定停车交接手续、检修方案、开车应急方案及其安全措施。检修方案除了应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工期、施工方法等一般性内容外,还要有设备和管线吹扫、置换、蒸煮、抽加盲板方案及其流程图,以及重大项目清单及其安全施工方案,重大起重吊装方案等。在制订检修方案之前,必须对检修装置进行全面系统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然后根据辨识和评价结果,参照以往的经验和安全,制定包括检修安全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措施等方面内容的检修方案。为了避免出现差错,方案必须详细具体,对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指定专人负责。方案编制后,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反复讨论,不断修订和完善,确认无误后送工程、技术、安全等部门逐级审批,进一步补充完善。重大项目或危险性较大项目的检修方案及其安全措施,必须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报总监理工程师或车间(厂)主管领导审批,严格执行。
三、做好检修前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
检修前,方案编制人应向参加检修的全体人员进行检修方案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检修内容、步骤、方法、质量标准、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由此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组织检修人员到检修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性。针对检修的难易程度、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工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结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典型事故案例,对参加检修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安全思想教育,以提高他们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落实安全措施重要性的认识,为安全检修创造条件。对参加重要关键部位或有特殊技术要求项目的检修人员,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参加检修施工作业。
四、把好装置停车处理及交接关
1 配合车间操作人员把好装置停车安全关
装置停车时,操作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关很多阀门和仪表,密切注意各部位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变化,劳动强度大,精神紧张。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停车时必须按确定的方案进行,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
(1)把握好降温降量速度。降温降量的速度不宜过快,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温度骤变会造成设备和管道变形、破裂,引起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泄漏而发生着火爆炸或中毒。
(2)开关阀门的操作要缓慢。开阀门时,打开头两扣后要停片刻,使物料少量通过,观察物料畅通情况,然后再逐渐开大,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开蒸汽阀门时要注意管线的预热、排凝和防火击。
(3)停炉操作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规定的降温曲线进行,注意各部位火嘴熄火对炉膛降温的均匀性。火嘴未全部熄灭或炉膛温度很高时,不得进行排空和低点排凝,以免可燃气体飘进炉膛引起爆炸。
(4)高温真空设备的停车,必须先破真空,待设备内介质温度降到自燃点以下方可与大气相通,以防空气进入引发燃爆。
(5)装置停车时,设备、管道内的液体物料应尽可能倒空、抽净,送出装置。可燃、有毒气体应排至火炬烧掉。对残存物料的排放,应采取相应措施,不得就地排放或排入下水道中。
2 把好工业下水系统及其它相关系统的安全处理关
在完成了装置停车、倒空、吹扫、置换、蒸煮、清洗和隔离等工作后,装置停车即告完成。在正式转入检修施工之前,还应对地面、明沟内的油污进行清理;封盖装置及其周围的所有下水井和地漏。因为工业下水系统与全厂各装置是相通的,这个系统中仍有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必须认真封盖,防止工业下水系统有易燃易爆气体外逸,也防止检修过程中有火花落入工业下水系统引起着火爆炸。
对于转动设备或其它有电源的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一切电源,并在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有人检修”警告牌。机泵内的物料应清理干净,并在出入口管道上加上盲板。
五、加强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检查监督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往往存在检修内容多、工期紧、工种多,上下作业、设备内外同时并进的状况,加之参加检修的外来人员对现场环境又不熟悉。因此,必须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检查。检修现场的各种废料、障碍物和地面上突出物以及能引起滑跌的油污、冰雪等一切影响安全检修的隐患,都应及时处理掉;各种检修材料、设备、设施、工器具和拆卸下来的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等摆放要整齐;各种临时电线铺设要规范而不杂乱;现场通道和消防道路要保持畅通无阻。监督检查要涉及到检修安全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作业票证的执行情况;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各种检修设备、设施、工器具 、车辆的安全状况;各种应急物品、安全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的准备情况以及检修人员劳保穿戴情况等。
“星期8小镇”是国内首家面向未成年人的,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型科普场所。这个“小镇”借助真实的场景道具和专业的游戏内容设计,让青少年通过扮演不同职业,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由于这里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体验真实社会,因此成为上海市的少年儿童们学习科技知识的理想场所。
角色扮演内容丰富
“星期8小镇”是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迷你“小社会”。在这座体验馆里,有50多个风格各异的主题馆,让孩子们可以在其中扮演飞行员、医生、警察、电工、主持人、工程师、科学家等70多种职业角色,通过6~8人的团队合作,完成馆内预设的各种任务。
不同于“过家家”式的儿童游戏,“星期8小镇”模拟了真实社会的经济生活。这就是说,体验馆里有一套自己的经济系统,来此体验的儿童可以体验到成人打工赚钱、消费、储蓄的全过程,了解家长的钱的来历。
在模拟“赚钱”的同时,他们也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比如说,扮演飞行员,可以在“航空馆”了解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扮演消防员,可以在“消防局”亲身实践消防“安全攻略”;扮演电力工程师可以在“电力公司”掌握清洁能源常识;扮演汽车维修工可以在“轮胎馆”学习交通安全与法规等等。
举例而言,扮演飞行员职业的“航空馆”,其外观是一架接近真实体积的“民航客机”。在一位“星期8小镇”工作人员的引导下,6名身着民航飞行员制服的儿童可以像真正的飞行员那样走进经过一定简化的“驾驶舱”,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导“各司其职”,按下一个个开关,最后推动操纵杆,看着“驾驶舱”里电脑屏幕上模拟的滑跑场景,让飞机“冲上蓝天”。这个过程虽然短暂,却可以让孩子们大致了解一架飞机从离开停机坪,到抵达目的地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所有事情,相当于亲自驾驶了一次大型客机。
“考古学”职业也提供了不少关于文物发掘和保护的科技知识。孩子们戴上野外工作的遮阳帽和护目镜,穿上保护服装,拿着塑料铲和小铁桶,来到栩栩如生的“考古现场”。听工作人员讲述完文物发掘方法、注意事项和发掘地特征后,孩子们就开始进行一场“模拟考古”,将挖出的文物装在铁桶里,经工作人员“鉴定”后,又重新埋到“挖掘现场”里,为下一批体验者提供方便。
“星期8小镇”致力于打造“开心玩乐,扮演角色,体验社会,了解规则”的仿真环境,将科普知识与科学、环保理念植入游戏,让孩子可以“玩中学”,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扮演成人角色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提升动手能力、协调统筹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战胜挫折能力等4大关键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经济模拟”引人注目
到过“星期8小镇”的孩子,往往会对“小镇”里的“经济系统”印象深刻。“星期8小镇”有一种名为“E币”的“专用货币”。虽然E币只有5元和1元2种面额,却可以满足“星期8小镇”里所有“经济活动”的需求。
在“星期8小镇”里,每一份工作的工资通常是5元E币。“考古馆”里设有一个埋着“兵马俑”的沙坑,孩子可以挖沙考古,每个工作时段的底薪是5元E币,如果找到了宝藏还有额外的奖励。在“鲜花馆”中完成塑料插花,“报酬”也是5元E币。“星期8小镇”里那些人气非常旺的“科学技术类”职业,也同样有“工资”的设置。孩子们在“驾机飞行”、“治愈病人”、“修好电路”等体验劳动之后,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科技知识,而且对理财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谓是精神和物质“双丰收”。
更有趣的是,在“星期8小镇”里,E币还可以购买一些真实的物品或者服务。在“消费馆”里,孩子们交20多元E币的“培训费”,就可以自己制作食物。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收入”,为父母购买爆米花或者租用棋台,体验“用自己的收入孝敬父母”的感觉。
“嘉年华”走出体验馆
“星期8小镇”受到上海市民的欢迎,而且还在武汉等城市开了“连锁店”。在此基础上,“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大型角色体验科普活动又在2008年10月出炉。
“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可以说是“星期8小镇”的“精简版”。这项活动结合“星期8小镇”既有的参与式、互动型科普特点,精选医师、警察、母婴护理员、消防员、验光师、牙科医生、创意小画家、电力工程师等受欢迎的职业角色,打造迷你版的“儿童科学生活体验馆”。
比如,在星期8小镇——儿童科学生活体验馆中,孩子们能体验“验光师”与“医生”等角色,通过参与者的角色扮演与“工作”实践,了解掌握相关科普知识。“小小验光师”不但可以接触到全新的爱眼、护眼及眼镜对视力矫正作用的知识,这里还有最先进的验光机器,自己动手操作,检查视力,体验“验光师”的工作内容。还能通过镜片抗冲击的实验,了解小小镜片的生产工艺,科技发展对日常生活的点滴影响。
“小医生”的体验首先要以实习生的身份,了解基本的医务常识,接触并使用听诊器、血压计、专业的x光读片灯、心电监护器、无影灯等;同时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外伤出血怎么办?对溺水者怎样进行人工呼吸?轻微骨折如何使用绷带包扎?在实践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急救员”。
在各类展会、校园互动、社区路演等活动中,“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频频亮相,为儿童及其家庭带来有关各行各业的科普知识。在2011年上海市科技周期间,该项目进入世博园区中国馆的“快乐科普园”板块,在短短7天的展示时间里,“星期8小镇”展区接待游客近2000名,体验的儿童超过500名,获得了市、区领导与广大市民的肯定与好评。
到目前为止,“迷你星期8亲子嘉年华”已在上海、广州、武汉、济南等4座城市举办了20多场活动,直接参与者超过10万人次。
【基地简介】
“星期8小镇”是专为5~15岁孩子创建的角色扮演主题乐园,旨在通过情景体验,让少年儿童了解不同职业的运作方式。
上海市的“星期8小镇”体验馆面积达7000平方米,以2/3的比例打造真实生活场景。在体验馆内,有医院、银行等45个主题馆,让少年儿童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活动,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部分“星期8小镇”的主题馆都有专属的角色服装,以便让儿童完整体验相关职业的工作流程。部分职业装更是直接翻版自主题馆赞助商的职业制服,如飞机机长服、消防员服、医师服等,可以第一时间帮助儿童进入工作角色。
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独立性,同时保证体验过程不受干扰,大部分主题馆不赞成家长陪同进入。但他们可以通过主题馆的玻璃墙观看孩子的体验过程,感受下一代的成长。
【专家点评】
江西省劳动厅、省总工会:
你省赣工险(90)61号文收悉。所询根据《关于原长期接触矽尘职工精减回家又从事矽尘作业检查出二、三期矽肺病可否改按退休处理复四川省劳动局的函》〈(77)劳薪字60号文〉第一条规定改按退休处理的精减退职人员,死亡后可否按因工死亡处理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考虑到这部分精减退职人员是由于患职业病而改按退休处理的,因此他们死亡后可以按因工死亡待遇处理。
二、上述改按退休处理的精减人员已经死亡,其供养直系亲属现仍符合供养条件的,也可以从本复函下发之月起改按因工死亡抚恤待遇处理。过去的不补。
三、上述因工死亡待遇所需费用,由发给退休费的单位按职工因工死亡费用开支渠道解决。此复。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两种辅修模式
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外再辅修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应学分,并获得辅修证书。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公共管理专业普遍作为辅修专业开设。这种普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相关专业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培养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结合学生修习的第一本科专业,培养适合新的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中高级人才。公共管理辅修模式以学分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所修习的本科第一学位与行政管理交叉的综合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目前,国内开设公共管理辅修班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该辅修专业学分要求一般为30分左右,主干课程有管理学、政治学,相关课程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以北京大学为例,其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辅修专业总学分为2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5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专业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财政与税收、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等。全部修满者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普通辅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等。与普通的辅修模式不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借助本校MPA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本科生招收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学生,目标是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又有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竺可桢学院采用在普通辅修模式基础上的强化辅修模式。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聘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在大三从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学生组班,实行二次招生,保证生源质量,并由MPA教授担任导师,实行专业指导和个性培养,加强政府实习平台和科研能力训练。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实地调研、多维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强化班学生与MPA学员之间的沟通,共享MPA论坛等,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强化辅修模式的比较优势
强化培养模式和普通辅修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上均以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前提,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社会学科。在师资方面,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进行了优质资源的重组,聘请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名师资源;在招生规模上,各个高校的该辅修专业录取人数均在60人左右,有助于在案例教学或讨论课中发挥优势。在招生过程中,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之余,通过对自身“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实践中进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此外,普通辅修模式一般以专业为依托,如北大模式;浙大则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利用荣誉学院联合相关专业院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比分析强化辅修模式与普通辅修模式,我们发现强化辅修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二次招生模式吸引了全校的优秀学生参与,保证生源质量
相比一般辅修班的招生,(1)公共管理强化班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和该班的文化传承吸引全校优秀学生申请报名,并通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方式,保证生源质量;(2)高质量的课程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了学生学习;(3)班级文化传承促进学生维护班级荣誉感、责任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动力保障。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高水平的教学水准
充分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可以整合学校各方面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公共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各专业院系输送高质量毕业生;反过来,也促使各专业院系及相关教师投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高质量的培养水准。
(三)注重案例教学,开设课堂讲座
在公共管理强化班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能更多地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与实践成果,向同学们提出案例,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直到学生自主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如聘请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蓝志勇为班级开设的公共行政学分析课程中,就采用了模拟竞选的方式以了解美国行政的运作方式。公共管理强化班除了在课堂内的案例讨论外,还开展了各种班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能力。如“双周沙龙”,来源于课堂案例讨论的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分组对相关议题进行资料搜集与讨论,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四)相对独立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竺可桢学院对班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开课学院的沟通以及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依托于竺可桢学院平台,公共管理强化班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突破了一般专业辅修班仅仅在上课期间共学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班级的竞争力,在增强班级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班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致公讲堂”,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双周沙龙,案例讨论、中国企业体验实习奖励计划参与、政府平台,了解政府的运作方式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借助了竺可桢学院的平台和资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在班级以外的实践机会。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公共管理强化班的调研分析相结合。
强化辅修模式的启示
从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建设来看,公共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高校则仅是开设相关的专业辅修,并没有和MPA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资源共享。在形式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设的公共管理强化班(UPA)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利用MPA的丰富资源,通过强化班的形式来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事实上,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比较辅修模式和强化模式,我们发现以下3点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一)对生源鉴别的重视
大学期间,本科教学压力已经较大,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要选择学有余力的同学及其兴趣、目标,否则,不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更有可能导致学生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无法完成;此外,对是否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条件鉴别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
在一般辅修班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以学分导向的任务型教学管理,特别是在自主选课的基础上,学生一方面缺乏对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疲于应付众多课程的学习,容易埋头于课本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更要注重创新,以帮助非专业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基本概况自2001年招收首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以来,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2001年至2015年,已连续招生2139名,已毕业学生1327名。围绕MP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MPA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高,MPA研究生毕业后的反响普遍较好,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第一,MPA研究生素质普遍提高。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紧密切合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利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都严格把控MPA培养质量关。学员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既夯实了MPA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第二,MPA学位论文质量高。自首届MPA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起,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就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及《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实施细则》以及《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关于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严格论文导师遴选程序和论文指导规范,加强指导,严格答辩,保证质量。在全国MPA首批院校中较早地实行了MPA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和优秀MPA毕业论文评选制度,加上从201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的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武汉大学MPA毕业论文100%参检,符合要求后进入匿名评审程序。正是这些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武汉大学90%以上的MPA学位论文符合选题实践性强、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三,MPA毕业生质量高。自开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武汉大学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每届MPA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确定在与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相称的水平上。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并且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培养程序,在已毕业的MPA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增强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管理水平,进而在事业上取得了显着进步,他们中获得提拔任用者有之,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者有之,更有不少的MPA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主要办学特点
办学目标思路清晰,学科基础优势明显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能、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熟练从事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上述目标,学校明确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即依靠学校力量、依托所在学院,面向实际部门、服务地方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方向,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稳步创新发展。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赞誉。
办学组织保障有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