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文学影视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教学双向模式英语电影 交际能力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双向横式的构想
1 现实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这种交际实际上是跨文化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里,主要是通过文化教学和自主学习获得。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对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存在以下问题:(1)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文化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操练语言形式为主,以词汇量为目标,而没有结合文化知识进行教学_致使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2)重知识文化的传授、轻交际文化的教学。有的老师也进行知识文化教学,如文化事实、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等,但是,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要比这些刻板知识复杂得多,如果不进行交际文化的教学,当学生面临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l{R难保证交际的成功。(3)重课堂的讲授、轻课外个性化自主学习文化的指导,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4)重老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双向模式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双向模式是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的,通过该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所谓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双向模式,指的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文化知识层教学与文化理解层教学相结合,课内讲授与课外个性化自主学习文化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依托跨文化交际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输入与输出理论。融入多种外语教学法及现代信息技术。
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双向模式在网络英语电影教学中的应用
1 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观看各种类型的原版英语电影。然而,原版英语电影中的语言材料真实、地道,包含大量的俚语、习语等,而且,有的语言材料中语音、词汇、语法等很不规范,大都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显然,英语电影的内容与语言承载了大量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的信息,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俚语和习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社会风俗、交际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内容。电影通过对不同故事的刻画去折射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民族文化。不了解英美文化,要看懂英语电影是不可能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之间又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观看网络英语电影时,既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也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2 文化知识层教学与文化理解层教学相结合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还可分为文化知识层与文化理解层教学。文化知识层教学主要传授的是知识文化,即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等不直接影响交际的背景知识:文化理解层教学主要传授的是交际文化,即直接影响交际的背景知识和普通的文化模式,它包含衣食住行、伦理标准等。利用网络原版英语电影进行文化知识层与文化理解层教学,具有其它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1)真实场景下的自然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2)真实的文化氛围,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国和目的语文化差异。(3)提供一个真实的交际语境,通过人物对话、说话人的语调、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理解交际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差异敏感性。
3 课内讲授与课外个性化自主学习文化相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将学生有限的英语学习课堂拓展为全方位和多渠道的学习时空,已成为可能。除了课堂进行常规的文化教学之外,教师可推荐一些视频资源以及相关网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欣赏优秀的英语电影或选择合适的内容自学自练,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如语言与非言语手段、社交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具体地说,语言包括词语的文化内涵、篇章结构、逻辑思维等方面:非语言手段指手势、身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社会组织指家庭中各成员的关系、同事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等: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标准、人生观、世界观等。让学生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化因素,进而培养他们在实际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关键词: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大众文化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由价值观的定义可知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体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这是由于他们处于同一种社会环境下,接受着同样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而成长起来的。这种被同一时代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观念或文化我们称之为大众文化。
针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大众文化有更加具体的形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当代大学生即我们通常俗称的“90后”大学生。21世纪以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我国逐渐地发展壮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作为除了网络之外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另一种传媒的电视虽然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普及,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传媒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分别对网络文化和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主要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中的主流例子或形式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负面效应,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不容忽视。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红人”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开放性、广泛性、大众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批又一批地涌现在大众面前,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主流形式。他们中有些凭借才华走红,有些靠搞怪作秀走红,有些凭借暴露、不雅照走红,有些凭借炫富、拜金走红,更有些是通过某些幕后推手走红。面对纷繁杂芜的“网络红人”现象,当代大学生往往由于认知水平、辨别能力不够成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容易盲目跟风,从而形成一个混乱的价值体系,影响其将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鄙视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想。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部分“网络红人”的道德坐标体系中已相当模糊。“易烨卿”“烧钱男”“雅阁女”等众多拜金女、炫富男凭借着“炫富”“辱穷”的出位言行,大肆地宣讲自己所谓“日挥千金”的上流社会生活。一些“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红人”的炫富现象,在大规模的“炫富风”和“拜金风”的煽动下,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对金钱产生盲目崇拜和追求。
三、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为了应对网络等新一代电子传媒对传统电视传媒市场的冲击,各大电视台纷纷推陈出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改革,造就了一大批新兴的电视文化。譬如,电视选秀节目的共同核心是将有强烈对比的普通平民和耀眼明星联系起来,传递的一个信息是成功的获得并不困难,而成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粉丝”、鲜花和金钱,从中传播“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价值观念。这极易导致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随着这类节目的泛滥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不少大学生误以为成功就是在选秀节目中取胜,就是被别人追捧,就是当明星,无形中加剧了对明星的崇拜和对明星之路的追求。偶像文化替代榜样文化易引发偏激狂热的情绪,引至错误的价值取向。
(一)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天然暗和
影视产业的快速扩张和网络小说热潮的持续升温,让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制作的产业化、商业化得到很大的提升。网络小说用文字讲故事,通过网络与受众进行互动;影视作品用镜头讲故事,透过荧屏传递到受众面前。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他们都是讲故事的文艺活动,都得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与受众进行交互。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它们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决定了他们在创作取材和价值取向上的天然暗合。网络文学的创作往往由非职业作家完成,这些非职业作家大多都是70、80和90后,影视作品消费的主力军也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选择有同样生活背景的作家作品进行改编自然会得到消费主体的关注,影视剧中鲜活的生活表现手法和贴近普通大众心理的桥段设计会和观众产生共鸣。电视、电影,常常被人们视为具有针砭时弊,反映当下人们生产、生活作用的媒介,亦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制片方选取现实主义性强的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网络小说和影像表达间的这种暗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便利。
(二)市场选择
精英文化在市场上的溃败直接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兴起。而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下、“在国内影视创作长期遭受‘千金难寻好剧本’困扰之际”,网络文学实现其影像化的传播“比制作一般的影视作品拥有更加生后的观众基础,从市场占有上就已经赢得了先机”。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消费性是其最大的特征,网络文学与影视制作间的暗合,符合快餐时代的娱乐、消费精神。2003年开始,文学网站便开始实现了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在“快餐”时代和产业链经济效益的共同驱力下,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已得到显而易见的市场支撑。
二、网络文学影像化的利弊
(一)生成成熟的类型化创作
网络文学多类型题材的发展,为中国的影视作品类型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当中,宫廷剧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常规类型值得关注,该类型作为一种原发类型,也衍生出许多的亚类型。而在电影方面,爱情题材的文艺片更是成为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一大主打类型。回顾近几年的电视剧创作,宫廷剧作为一种常规类型依旧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后宫甄嬛传》《美人心计》《倾世皇妃》这类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和良好的口碑,《后宫甄嬛传》尤其更甚。随着这一类型的发展和成熟,一种继发类型的穿越宫廷剧横空出世。《宫》《步步惊心》亦是这类宫廷剧成熟发展后的衍生之作,这种亚类型拓款了影视创作的视域,为宫廷剧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电影方面,年轻人作为影院观影的生力军,选择都市情感和青春爱情题材的网络小说改编成电影切合年轻人的观影期待。而这类网络文学的改编对制片成本要求较低,风险也较低,电影人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选择这一类型进行改编合情合理。《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成功之作,都市情感题材的影片在这样的市场支持下必定会得到长足发展。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必将极大的促成影视作品类型化的发展,由此生成的类型化创作,为中国影业形成自身的稳定主打周期提供了基础,这对于促进电视、电影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网络文学自身文本内涵的删减
高性价比投资——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联姻的最大契机除“内容大众化”优势外,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还具有成本优势。编剧桂东鸣曾表示:“网络文学改编一集的稿酬最多两万,相比国内一线编剧二十万一集的价格,绝对是物美价廉。”同时,过亿票房的成功案例更是成功地推动了“网改”热潮,2010年4月徐静蕾的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最终取得1.2亿元票房,5月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取得1.6亿元票房,2011年《失恋33天》最终豪取3.5亿元票房,2012年陈凯歌的《搜索》1.8亿元完美收官。“低投入,高回报”的“高性价比投资”不能不刺激影视投资方和制作方的眼球。巨大的商业利益,为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合作打开了契机。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合作风险
(一)商业利益导致网络小说质量下降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合作的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商业性。当今中国网络小说并非纯文学性,而处于文学性与商业性并存混合状态,且商业性大于文艺性。近年来,网络文学在线付费阅读或下载模式的成型,刺激了网络们的创作动机。由于许多网络文学网站通常是按字数篇幅或者点击率量和下载量衡量报酬,故而会有意加长篇幅甚至无完结的继续创作,由此产生的作品可想而知必然语言啰嗦、结构混乱、缺乏文学艺术性。这样的作品即便点击率再高,受众基数再大,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也必然缺乏生命力。(二)为影视而改,网络小说丧失其文学独立性网络小说即李寻欢所说的“网人在网上写网络供网友阅读”式的写作模式。网络为小说提供新的传播途径和平台,借助这个新兴平台,无论是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接受,小说的发展应是与时俱进的发展,应是以小说独立性为基础。为了影视而改的网络文学作品,首先在内容上就比较容易流失。早先以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如《乱世佳人》《战争与和平》《围城》《红楼梦》《西游记》等,它们的改编不仅最大限度的忠于原着,而且建立在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基础之上,以影视手段大大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但消费时代的今天,影视被赋予了商业色彩,商业性影片占据了市场的最大份额。其次,消费时代下的“快餐”式文化,娱乐性、便利性、消遣性成为主导,艺术性和审美性退而次之。这样一来,“文学走向边缘化,快餐文化抢占文学市场,视听霸权对文字媒介的接收性挤压”③使得网络小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商业的附属品。(三)文学影视化,想象空间的破碎文学作品影视化在使文本更具声色律动的同时,依旧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首先,文学作品本身固有的有待接受主体自己去填充的语义空白,一旦被具体化后,就难以避免的产生了想象与现实对接的问题。网络小说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完美的理想型形象,与现实演员对接时必然会存在差异,甚至引起争议,不仅影响了影视作品质量而且破坏了文本张力。例如,改编自明晓溪同名网络小说《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的电视剧,米爱的扮演者李思思和伊堂曜扮演者李承铉,无一幸免都被观众恶批,“李思思纯洁得做作”“李承铉毫无伊堂曜的霸气”,小说中的红色法拉利跑车变成剧中的山地车,别墅则变成了寒酸的小楼一部经典的网络小说影视化后在网友、观众的恶骂声中以失败而告终。《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版中杜拉拉的扮演者徐静蕾被批长相不够甜美,电视剧版中的王珞丹则被认为气场太弱。备受欢迎和肯定的网络小说在影视化却不尽如人意。由此看来,网络小说原有的美感在被具体化后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读者的想象空间难免破碎。
批评与沟通并重,缓解网络小说和影视艺术矛盾的对策
(一)从文学批评入手,优化网络小说及其产业结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历来都被认为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两翼。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生机勃勃,批评却悄无声息。读者对于作品的评论和反馈虽能及时的起到一定作用,但从专业角度而言,网友对于作品的批评大多限于感性层面的体验,“平民批评”还不足以对抗网络文学的弊病。其次,目前网络作家构成多为业余,他们一方面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入门的门槛较低且能获取报酬,而进入网络文学领域。再者,“从创作心态上说,网络写作常见的是‘玩文学’的心态”④,这也影响了文学写什么的问题。显而易见,目前网络小说从创作层面到接受层面的综合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视野小,题单一;趣味低,格调不高;境界小,缺乏深度。改变这一现状,应当引入专业的文学批评机制,通过专业批评刺激创作的改善。专业批评家“对于文本的解读不会是一般意义的接受,而是对作品意义的系统发现与论述,由于他们的存在,阐释才可能上升为批评,从而带上更多的科学色彩”⑤,进而能更有效的提升网络小说的质量。(二)与大众沟通,共同优化“网改”影视作品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的“联姻”至今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和趋势,二者间矛盾的解决除了在网络小说上寻求方案外,还应从影视作品入手。首先,针对演员选择问题,可通过网络票选、调查问卷、观众推荐等互动形式让大众选出他们心中的理想代表。其次,设专门的BBS论坛、专用网页等讨论平台,接受大众与影视制作单位双方及时就作品问题进行沟通和商讨。再者,通过沟通,制片单位在了解大众心声的基础上可以有意识的对大众追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避免影片流于形式和低俗。(三)人文关怀为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必须呈现的文化景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其价值在于用语言来描绘有意义的人生图景以实现对人的生存及命运的关注和把握,人学意义是文学与生俱来的规定”⑥。新媒体时代下产生的网络文学,其本质依旧在于人学,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精神依旧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同样,新媒体时代下承接文化传播责任的影视艺术,在内容丰富化、形式新颖化、手段科技化的同时,也必须以人文关怀为基点和重点,承担起不仅仅是丰富大众休闲娱乐生活,而且是为大众提供精神享受和心灵净化平台的责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存与互补,才会保证社会及其人来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中国的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大联姻”,若想“蜜月期”更长久,就必须在各个方面达成有效和有益的协作,监管部门进一步严格网络文学的改编机制和出版门槛,网络文学和影视艺术双方自觉完善自身建设,为彼此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接受主体的消费大众,在娱乐和休闲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作品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如能在快节奏的消费时代,坚定坚守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的责任,相信未来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的结合不仅会更紧密,而且它们的发展也会在彼此合作促进中越来越辉煌。
2014年,“泛娱乐”一词被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中央部委的行业报告收录并重点提及,“泛娱乐”也被作为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巨头写入战略规划并大力推进。随着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价值不断上涨,网络文学在泛娱乐潮流中脱颖而出,百度文学、阿里文学、阅文集团的设立标志着BAT加大在网络文学上的布局,新一轮的竞争即将引爆。
文学从依附于纸质媒介到如今的互联网媒介,不仅仅只是传播媒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写作特征、行文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转变,使得网络文学作品更符合现今网络文学作品应具有的商业化价值。泛娱乐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网络文学作为传统信息消费的信息化转型典型模式之一,其受众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众多网民在切实感受到网络文学所带来的知识获取途径变革的同时,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也给网民带来了不少困扰。
1.网络文学的泛娱乐化倾向
(1)网络文学当前规模
在百度的“2014年十大热搜词语”中,排名前五的搜索关键词中有四个是时下热门的网络小说书名,网络文学在网民生活中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内容投送平台的建设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对优秀作品进行全方位、多终端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手机和平板设备上阅读文学作品,据CNNIC最新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整体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94亿,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5.3%,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26亿人,较2013年增长了11.3%,网民使用率高大40.6%。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使得网民的碎片化阅读需求被大大满足,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阅读市场。
(2)网络文学泛娱乐化
自2012年腾讯率先提出打造泛娱乐生态圈的概念后,以BAT为首的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开始着手打造泛娱乐的产业生态链,同时将网络文学视为了其中重要环节,网络文学也因此成为BAT们在泛娱乐生态中重点关注和投入的领域之一。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得所有东西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在,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用户对娱乐的碎片化需求也日益扩大,传统相对独立的阅读、视听、游戏等娱乐方式无法满足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娱乐的需求,打破娱乐产业间的界限,建立全新的娱乐消费形态,形成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连接下的多领域共生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泛娱乐的发展理念也因此应运而生。
网络文学产业本身也开始变革,网络文学与游戏、影视等其他文化娱乐产业深度的交叉融合也不断加深,衍生出了一系列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的泛娱乐文化产业。网络文学不仅仅能够提供用户纯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还能通过由网络文学衍生出的网络游戏、影视作品等周边产品,为网民提供一系列的娱乐体验。由热门网络文学作品培养大量用户、制造口碑,再通过影视剧改编、游戏改编、实体书出版等连带产生一系列衍生产品,实现了文学、游戏、影视、动漫等产业的交叉融合,不断在原有内容上创造出更多价值网络文学自出现以来,因其低门槛和内容的非传统性,迅速获得了广大网民的认同并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条相当成熟的产业链。
2.泛娱乐化发展的隐忧
(1)商业模式单一
中国并不是网络文学的起源,但是却在中国被发扬光大,网络文学逐渐形成了产业化运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网络文学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作者先将作品到网站公共阅读区共计用户免费试读,试读到一定数量后开始收取一定的价格,网站平台与作者共同分享利益,这是我国在网络文学发展的引流下诞生的全新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的运作下,中国的网络文学从来都不需要担心作者与作品的数量。通过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中国互联网公司使得文学实现了超大规模的量产,但是这种商业模式能否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机制,继续创造更大的商业神话?
在这种商业机制下形成了海量的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究竟是文学还是文字垃圾,其中的兼具真正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作品又占了多大的比例?这是目前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中的巨大缺陷。网络文学的商业转化率能够最直观地反应这种缺陷。以某大型网络文学公司为例,该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围绕网络文学产业进行全行业的布局,从上游的网络文学网站到下游的影视公司、网游公司等等均有涉猎,但是即便如此高公司旗下的几百亿原创作品内容能够转化到获益率更高的影视、网游精品却寥寥无几,对内容的收费依旧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下游增值能力低。
在国内市场对出版物管理严格的背景下,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在当前的商业模式下,由于网站、作者以及编辑的收入依靠读者的投票以及连载的总字数决定,而互联网时代中最能讨人欢心的事一批小说、低俗文学等,这些作品能够快速吸引读者注意并成为最容易获利的写作题材,因此深受作者偏爱。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尤为突出,对于文学作品态度极为严谨或者局限在常人思维下的作者很难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2)精品内容稀缺
互联网企业希望在网络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关键是在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两个方面的比拼。网络文学的核心资源中,网络文学作者及其文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占据重要地位。
在数量上,几大以经营网络文学的互联网公司从来都不需要担心网络及作品内容的不足。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文学网民人数达2.27亿,约占网民总人数的47%。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各网络文学网站上的注册网络达200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作品被签约。目前中国的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数量到达百万级,更是形成了标准化、流水线式的规模化生产方式,作品产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