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的认知

统计学的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学的认知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70-02

《医学统计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学好《医学统计学》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决与统计学有关问题的技能等帮助极大。但该课程中公式多、理解难,统计方法介绍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因此学生常感觉“学,而不会”。实践性教学是《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巩固理论教学知识,同时能提高统计方法应用技能的有效教学安排。因此,积极探索《医学统计学》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课题组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践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统计软件(如SPSS)的操作要领,以及实践学习报告撰写要求,等给学生作简洁明了的讲授,时间为40分钟;然后,教师布置案例讨论题,案例涉及内容基本覆盖讲授理论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中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课程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获取优秀的《医学统计学》网络课程授课视频和课件,对课堂上讲述的内容进行再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针对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环节,自主探索、寻求、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包括利用统计软件对案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做出推断结论。学生完成案例讨论练习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作点评并给出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或问题的参考答案(60~80分钟)。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3~5题统计学方法运用的案例应用分析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相关教学网站反复学习作业涉及的教学内容和课件,同时还可能通过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交流平台,随时随地与其他同学、老师、统计学爱好者等交流自己观点和见解,以便有效高质量地完成实践学习报告的撰写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认知评价情况,为更好地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于2015年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班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46人,其中男生17人,占36.96%,女生29人,占63.04%。

2.调查方法。先行访谈并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在《卫生统计学》基础统计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学生匿名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调查内容主要除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一般情况外,主要是对《卫生统计学》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认知和评价等。

3.统计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逻辑性检查、纠错和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46名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学生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非常认可的,其中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和广泛性好占97.8%,其次是认为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占91.3%。但认为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认为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占95.6%,见表1。

2.对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46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巩固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较高,分别为86.9%、82.6%和85.6%;对提高统计学课程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统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四个方面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也分别达76.1%、69.6%、76.1%和71.8。但认为对提高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仅为56.5%,见表2。

三、讨论

网络辅助教学借助互联网有关功能和交流平台所建设的教学、交流讨论等各种应用子系统和工具,实现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多媒体讲授或加课堂讨论)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指出实践要求、学生课堂完成作业或讨论、或再加撰写实践报告)等教学方法、方式和环节进行支持或辅助,其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教学形式上的跨时空性打破了上课时间、地点的限制,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为《医学统计学》提供了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境[1-3]。研究表明,网络辅助教学使教材展示丰富生动,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跟踪与管理,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有力工具[4]。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中采取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对其优点有较好的认识,如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交流的互动性和广泛性好占97.8%;同时也能较好认识到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如认为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占95.6%。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辅助实践性教学模式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比较甚至非常有帮助的,选择率最高(86.9%)。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5]。同时,也认为该模式对巩固统计方法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甚至非常有帮助的。但有56.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对提高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帮助甚至无帮助,这可能与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际工作较少,于是将统计学知识运用少,未能充分体会到作为一门工具的重要程度有关,也可能与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不高或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或资源质量不高有关。

四、建议和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来临,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变革意义以及目前统计学专业教学的现状[6],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的优点来组织教学工作,以满足有不同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但针对网络教学内容良莠不齐,筛选并内化花时间等问题,我们必须优化网络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专业学术信息新颖的高质量医学统计学知识,才能实现高质量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闻歆,单子鹏.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6-69.

[2]史云燕.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2012,33(5):116-118.

[3]平智广,刘莉,王爱英,等.微博在卫生统计学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4):729-730.

[4]袁文业,彭惠茹,张洪亮,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4):478-482.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旅游;本质;人学;系统论

A Probe into the Essence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Science and Systematology

MA Yaofeng, BAI Kai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ositions in tourism research.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tourism with hominological view of human esse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selforganizing and selfoptimizing principles of systematology. It proposed that tourism is an experience of selfperfection and a selfdevelopment activity with the aim of seeking estheticism and the joviality of both body and spirit.

Key words: tourism;essence;hominology;systematology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各种旅游现象的产生源于旅游者的活动。旅游的本质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学和系统论的不同角度分析了旅游者的活动,进而提出了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一、 相关研究评述

纵观现代旅游发展的百年历程,关于旅游本质的说法众说纷纭,这说明了旅游学科处在成长期的不成熟;但争鸣也代表着前进,争鸣能促进旅游研究的不断发展。

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本质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科学的旅游概念不仅应表述旅游现象学的特征,还应进一步阐述旅游的本质属性。因此,有关旅游本质的观点从旅游概念的变化中可以略窥一二。总体上讲,旅游的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性定义(实践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理论性定义)[1]。旅游概念的技术性定义在二十世纪处于主导地位,此间,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认知程度的现象学视角阻碍了相关人员对旅游本质涵义的揭示。艾斯特(AIEST,1942)的定义是“旅游”技术性定义的代表。此定义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综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马尼拉会议对旅游的定义也是典型的技术性定义,定义指出,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出于导致现实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1]。此类概念集中出现在二十世纪后期,正是世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出于功能性的动机,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于旅游现象的测度问题。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对旅游本质的思考,旅游概念的定义呈现出以理论性表述为主,技术性表述为辅的特点。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旅游的定义为此类定义的代表。谢彦君认为,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审美和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强调了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2,3]。该观点得到国内学者广泛的认可。曹诗图等(2006)在对“审美和愉悦”观点加以肯定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进一步将旅游的本质表述为“异地消遣与审美的愉悦体验”[4]。和上述观点有所区别的是龙江智(2005)基于体验视角将旅游看作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旨在满足各种心里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和“旅游”技术性定义相比,上述观点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角度更进一步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近两百年来真实性命题一直是哲学和心理学界争论的焦点[5]。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真实性命题被应用于旅游研究当中[6,7]。国外旅游研究学术期刊上近年发表的部分关于旅游真实性的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活动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6,8-12]。旅游研究中真实性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常住居民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主要讨论事物的真实、满足自我的人类特性或作为真实的本性[11]。国内部分学者已就遗产旅游和常住居民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评述[13,16]。在旅游活动真实存在的问题上,王宁(Ning Wang,1999)提出旅游的真实性存在于两个方面:旅游对象的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的真实性;他进一步解释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且后者更能说明旅游者经验并不是完全依赖于目标的真实性[12]。以存在主义真实性的观点来研究旅游者,无疑触及了旅游者首先作为人因其活动而引发旅游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彭斯(Pons,2003)提出人的活动以特有的方式创造了机会去发现和体验人的涵义[17]。在此基础上,斯坦纳和瑞森格(Steiner和Reisinger,2005)以海德格尔①(Heidegger,1889-1976)存在主义观点分析了旅游真实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真实性研究应更多建立在疑问世界和人为什么会存在,或为什么旅游者和土著居民一起跳舞的时候会有特殊的旅游感受等本源性的命题之上[11]。这也说明了旅游本质的研究不应停留在旅游者本身真实存在的层面上,应更多地以整个人类存在的视角来揭示旅游的本质问题。

二、 人学视角下的人的本质属性

从古至今,人一直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哲学家们特别关注而又最为意见纷争的问题。对人的本质不同的表述呈现不同的历史痕迹。古希腊人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社会的存在;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神创论和原罪论对人的表述是对人的否定;文艺复兴时期立足于之分来说明人性,强调人应当有意志自由和个性发展自由等;近代资产阶级唯物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力量来自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于是就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过程[18]。

基于人类对自身认识的积累,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我国部分学者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人学”这个新兴学科[19]。人学(hominology)和人类学(anthropology)在研究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②。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人种的形成和人体结构的正常变异的科学;人学则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0]。人学,作为特定的哲学形态,并非关于人的知识,而是对人的理念的自我追问[21]。

人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被看作是在人性的范畴之内,人性的范畴中包含了3个层级:人的属性(property)、人的特性(character)和人的本质(essence),人性被看作是客观存在的最复杂的物质运动系统[22]。人的本质是人的属性、特性得以形成、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所有属性、特征的根据,因此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因此,人的本质在人性的范畴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根本是社会性的实践,它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最终根源。这不仅是肯定了上文所述“人类存在”的理论观点,同时在更深层次上以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视角肯定了人不论是社会细胞的人,还是社会有机体的人,都以一定积极的方式主动、不间断地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能动并受客观世界影响的过程形成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生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特有的属性和本质的根本属性。

三、 人的本质基础上系统论视角下的人的旅游

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作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物质运动系统,从总体发展趋势上同样具有系统演化的特征。

“系统”一词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是指复杂事物的总体。到近代,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常用系统一词来表示复杂的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23]。他1925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l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24,25]。笔者倾向于哲学层面对系统的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26]。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为最终目的。

从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从基本粒子到宇宙,从细胞到人类社会,从动植物到社会组织,无一不是系统的存在方式。一个系统又可包括若干子系统,但它本身又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系统的子系统。人的个体也是一个系统,其中包括生理系统、思维系统等,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系统在动态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具有自组织原理。该原理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内部部分要素出现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系统“破缺”),该变化使系统可能得以放大或缩小(涨落),进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成长和变化,这种变化是系统自发组织起来的,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27]。

系统自组织过程是系统发展演化的过程,其发展演化的目的是系统的优化[28]。系统优化并非是某种质点的优化,其核心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化。当然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有序和无序、竞争和协同、增长和衰退,但其整体的方向是向上的和积极的。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破缺”,对称和“破缺”是对立统一的[29]。系统对称和“破缺”出现频率越高表明系统发展越快,说明系统进化的程度越高,这是系统进化的一条基本法则,也是系统优化的一条基本法则。

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在旅游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人对物质和精神的摄取既有生理的需要也有心理的需要。这些需要会导致旅游者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

对于隐含在旅游者各种行为模式背后的旅游本质的揭示,首先应该以人学中对人的本质来进行分析,这些形态各异的行为模式都是人社会实践性的表现,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和能动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旅游者活动构成了旅游者个体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旅游者个体系统,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呈现出和外部环境系统不同方式的信息和能量(旅游者行为模式)的交换,其表现模式因个体系统的差异而表现不同。相关研究表明,旅行是人们的一种对缺失和欲望的反应,这种缺失和欲望是人们在家庭环境中所不能获取的[30]。旅游行为的产生正是旅游者个体系统的“破缺”而导致的,旅游者个体这个开放的个体系统正是以旅游这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和外部环境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传递,来修复心理平衡状态的“破缺”,以达到心理平衡和对称。从表象看,这仅仅是系统运动的一种状态,但以系统自组优化的原理来分析,旅游者活动所呈现的行为模式正是个体系统为达到最优化目的而进行的。这种最优化的目的正是人在生活上追求完美、追求更高的境界的体现,因此优化具有绝对性,体现了人的根本追求和根本目的。总体而言,无论是将人看作是微观的个体系统还是宏观的大系统的组成份子,人体(不是单指生理)系统的自组优化以追求完美和更高境界是系统整体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 旅游本质的再认识

旅游是一种综合、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旅游者出游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受求新、求异、求奇、求特心理的驱动,人们进行观光游览时主要是为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知识;受心理压力的影响,人们进行休闲度假时主要是为了缓解情绪、减少压力、愉悦心情;受生理疲倦的影响,人们外出旅游时主要是为了休息、放松;受学习、发展愿望的影响,人们外出进行文化体验旅游时主要是为了陶冶情操、发展自己。人们烦恼时旅游为了改变精神情绪;人们高兴时旅游成了高兴状态的外延和伸展;人们情绪正常时旅游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等。

旅游现象――这种综合、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对旅游的本质得出不同的认识。从产业经营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经济消费行为;从文化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从管理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需要进行管理的群体或个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行为;从地理学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时空经历活动;从环境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环境生态活动;从历史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历史探幽活动;从自然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自然享受活动和经历;从人文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人文活动;从教育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学习教育活动;从旅游者角度认识旅游是一种经历性的精神愉悦活动等。

上述观点都有其正确的成分,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其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活动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以旅游者为核心,旅游者活动应成为贯穿于旅游的主线。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应该是基于旅游者角度的考量,从其它角度的认识都有以偏概全之嫌。

关于旅游本质的思考,不仅要从旅游者角度来认识,其更深层次地思考应从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旅游活动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其表象特征呈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如追求享受、审美、愉悦、占有、刺激等等。人通过旅游这种活动方式不断地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活动同样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系统的活动,人所具有的“实践-理性-分析-修正”的能力,其最终的趋向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31]。

基于上述人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系统论中系统演化发展的原理,笔者认为,旅游作为一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其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阐述的旅游本质中追求身心愉悦的目的,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放松和愉快,其中也包括了旅游者经历了某些心灵震骇或压抑状态后,精神和理念获得升华的身心愉悦,如特意去参观纪念馆,参观的过程虽然是压抑和痛苦的,但参观后所得到的却是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等精神理念的升华,是自身精神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虽然旅游的目的多种多样,旅游的形式五花八门,旅游感受的结果各不相同,但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旅游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人在追求身心愉悦目的下对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或者说是人类追求身心愉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手段。

注释:

①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就读于教会学校。大学中先学神学两年,后转入哲学,并于1913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形而上学导论》(1952)、《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等。

② 关于人学和人类学英语翻译中反映的学术研究范围和侧重点的比较,参见陈志尚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人学原理》第6-8页。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0-31.

[2]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55-60.

[3]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4):1-6.

[4] 曹诗图,郑宇飞,黄蓉. 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4:71-74.

[5] John P. Taylor 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8, Issue 1, January 2001:7-26.

[6] George Hughes. Authentic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2, Issue 4, 1995:781-803.

[7] Frank A. Salamone.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The San Angel In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4, Issue 2, 1997:305-321.

[8] Yaniv Belhassen,Kellee Caton. Authenticity Matter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3, July 2006:853-856.

[9] Yvette Reisinger,Carol J. Steiner. Reconceptualizing object authentic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1, January 2006:65-86.

[10] John Tribe. The indiscipline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4, Issue 3, 1997:638-657

[11] Carol J. Steiner,Yvette Reisinger. Understanding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3, Issue 2, April 2006:299-318.

[12] Ning Wang. 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6, Issue 2, 1 April 1999:349-370.

[13] 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J]. 思想战线,2003(4):66-69.

[14] 于岚.谈谈旅游真实性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33-37.

[15] 李旭东,张金岭.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6.

[16] 白杨.旅游真实与游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277-280.

[17] Pons, P. BeingonHoliday. Tourist Dwelling, Bodies and Place[J]. Tourist Studies,2003(3):47-66.

[18] 汪华岳,亓子杰.新编哲学纲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9-244.

[19] 王锐生.人学冲击波――近年来人学理论进路回溯[J]. 学习与探索,2005(1):57-61.

[20] 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5-6.

[21] 王国有.生存论及其审美观照:21世纪人学理论方向所在[J]. 社会科学战线,2003(3):23-26.

[22] 陈志尚.人学原理[M]. 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89-90.

[23] 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9.

[24] 周建中.系统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涵义[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2):86-89.

[25] (俄)Е.Б.阿果什科娃,Б.В.阿赫里比宁斯基.系统概念的演化[J]. 哲学译丛,2000(1):60-65.

[26] 曾广容,易可君,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M]. 中南工业出版社,1987:8.

[27] 吴广谋.系统原理与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01.

[28]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49.

[29] 李喜先,等.科学系统论(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人际交往 沟通 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交往是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但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一些中职学生往往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一)心理问题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日益发展,感情日益丰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摆脱成人的束缚。心理上的急速变化给他们带来烦躁、孤独,他们需要社交活动。这时,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热情、自信、乐观、宽容、大度的基础上的,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极易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不少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孤傲自负,自私冷漠;有的学生自卑胆怯,悲观失落,对同学和老师的话过于敏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从而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认知偏差

在人际关系认知中,青少年本身接受刺激时的感情状态、动机状态、注意状态,影响了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反应,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这就是认知的偏差性。导致认知偏差的情况大致有四种

(1)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青少年在处于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时,由于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就可能曲解认知对象,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都属予这方面的例子。

(2)好奇状态。当青少年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时,会容易注意到事物的某一特性而忽略了其它特性,导致认知偏差。

(3)自身认知系统简单。

(4)心理定势和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以点概面的作用,从而影响认识的准确性。

一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看待人际关系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拉关系、找门路、相互利用,把交往看作是交易。同时,多数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往往不重视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认为学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为人处世单纯点好。这种心理使一些学生不重视人际关系,不注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能力欠缺

很多中职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交往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很好地掌握学生中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得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意愿,但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当干部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能有效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不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习名列前茅的,却在众人面前却手足无措,在公开场合不敢讲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有甚者,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懂尊老爱幼,不明是非,结交坏朋友,颠倒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此外,一些家长和老师较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内在素质。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一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话动中进行学习、培养、训练,相关知识、技巧的掌握是良好沟通能力的基础。目前,中职生人际交际与沟通的知识来源途径较少,最缺乏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与社会实践,应引起中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四)以自我为中心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协作、谦让、宽容的意识较弱。一些家长对儿女过分“呵护”,在家娇生惯养,使他们进入学校独立生活后,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时不会主动进行交往,暴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一些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例如,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沦、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自己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或是不尊承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五)自我封闭

一些中职生会出现自我封闭的问题。自我封闭一般表现为:一是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建立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二是有的人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导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从中职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将不能进入某种社会角色,无法与他人共同工作,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二、对策

(一)排除心理障碍

学校要对中职生开展挫折心理教育与挫折心理训练,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开设人际交往与沟通课程,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知识的宣传;定期举办与人际交往有关知识的讲座,传授必要的心理调试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

(二)促进合作交流

在校园生活中,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多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多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接触,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积极的交往行为。

(三)学习交往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交往原则基础上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平等、尊重、真诚这三条人际交往原则,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职业化与社会化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者从思想上、观念上对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进行定位,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实践活动相关联,建立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校;身份认同;自我评价

学生的身份认同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深入了解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现状,我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吴中办学点三年制高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实情。

1.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我对2011年和2012年招收的三年制高职几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对专业认同状况相差较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6%,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23%,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9%,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22%。他们的缺点是理科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不丰富。优点是动手能力比较强,都比较喜欢实训课。他们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定位比较准确,学习目标主要瞄准技师证书,有些人还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争取拿到高级技师证书。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45%,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30%,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25%。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数学基础比较差,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另外,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必须持证上岗,有些学生对自己成功通过国家统一举办的考试信心不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55%,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45%。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迅猛,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高职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另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信心不足,他们认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招用高职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4%,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26%,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8%,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22%。他们觉得本专业应用性强,对未来职业的预期也比较好,该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8%,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30%,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4%,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18%。他们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就业前景较好,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的学生也比较欢迎,但是他们对自己职业规划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与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差距较大,缺乏竞争力。

从以上几个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一般,会计与审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普遍较差。从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来看,就业前景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几乎每个接受调查的学生都会谈到本专业的就业状况。另外,高职学生更加喜欢动手能力强,实践性强,对基础课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总之,高职学生对专业认同感普遍不强。

2.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

我对2011年、2012年招收的三年制高职7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他们普遍反映自己在学习上与同龄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原因主要是他们都经历了高考,高考成绩都不理想,最终选择三年制高职是无奈之举。另外,有许多学生的专业都是父母帮助选择的,而非本人真正的意愿。真正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生比较少。他们大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而适合从事实践性强的工作。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协调性好。他们大多希望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毕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打好基础。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不相同,按照自我评价由高到低排列: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与审计、商务英语。这种排列顺序与专业认同感由强到差的排列顺序差不多,这也说明对专业认同感强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高,对专业认同感差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差。

3.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概况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指对自己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认。通过调查,尽管他们都已经踏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大门,进入不同专业的课堂参加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自己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事实。尽管学校有进出学校佩戴胸卡的规定,但是这一规定执行得不是很好,有些学生没有主动佩戴胸卡的习惯。他们在校内迫于学校检查的压力,勉强佩戴胸卡,一旦离开学校,头一件事就是摘下胸卡。究其原因,他们认为就读高等职业学校代表了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所以他们从内心深处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另外,国人对普通高等教育比较重视,对职业高等教育不够重视,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向别人表露自己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之,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普遍较低。

4.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1)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每年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投入巨资,进一步改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要让学生相信德国职业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明天。

(2)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是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也是人才。从当今社会现实情况来看,高技能人才就业非常走俏,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反之,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另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他们往往是先就业后择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平均高达92%,有些专业接近100%。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可以列举许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例子,以此激励在校生不要妄自菲薄。学历和能力相比较,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劳动者的能力,高分低能的人不受欢迎。

(3)我们要组织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各项体现自身价值的活动。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想方设法使他们走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关的免费服务,一方面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高等职业教育。

总之,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他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实践,努力成长为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认知范文第5篇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日。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认同度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就高,就会积极投入工作,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实现教师价值。反之,就会对工作缺乏兴趣和激情,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产生职业倦怠。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积极心理学之父赛里格曼在他的《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与安详。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可以分为两类: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包括生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欣慰是指动用个人力量沉浸于个人所从事的活动之中。

一方面,职业认同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职业认同是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内在接纳。一个形成了职业认同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更容易将他个人的全身心的力量都调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更容易感受到工作带给他的成熟感、满意感以及幸福感。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对这个职业本身、教师的需要动机缺乏了解和认同,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就会对工作之外的东西过分看重,从而产生浮燥心理、不平衡心理、矛盾心理,甚至产生行为偏差,导致教师本人的身心倦怠,推动生活情趣与热情。另一方面,一个拥有积极情绪的人,具有更好的创造性、包容性与适应性,更能找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可见,积极情绪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消极情绪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1.消极思维模式导致职业角色认知偏差

角色认知是个体对自身在某一场所中所担任的角色的认识、感知及评价。当前,高职教师职业角色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极的社会比较导致职业价值判断片面。由于受社会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负面价值的信息,使得其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及自身发展持消极的态度。二是希望和乐观的缺失导致职业理想缺乏。职业理想是个体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构架的美好蓝图,是个体从事的职业活动已内化为个体价值观的重要表征。当前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以消极怠慢的态度应对教学任务,大多以完成规定任务为目标,尚未对自身的职业活动进行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进度,也阻碍了自身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片面的职业认知导致职业角色规范认知失衡。专业角色规范认知则是个体对自身作为专业人员应遵循的全部活动规范的认可和熟知,即高职教师不仅应该遵循校纪校规,同时应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拥有消极情绪的教师,常常对校方的要求消极抵制,对别人的要求不予配合。

2.消极情绪导致消极的职业情感

当前,高职院校个别教师专业情感消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教师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忠诚感;二是高职院校教师缺乏职业自尊。职业归属感反映的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与其职业间关系的积极感受和体验,是指教师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经常与教师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职业自尊感则反映教师的角色感受和体验,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价值、重要性、效能等的积极感受和体验。职业归属感和忠诚感的缺失在所难免,并直接导致其职业自尊感的丧失。高职院校教师消极的职业情感轻则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重则会使教师陷入职业认同危机及教师价值感丧失的困境,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消极行为模式导致专业行为退缩

教师专业行为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自我,是对教师心理活动的衍射和反映,是教师是否认同自身职业的外显表现。当前,部分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追求专业目标不明、定位过低及畏难意识较强的行为倾向。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表现出退避和拈轻怕重的行为倾向,其专业行为多停留在要求行为倾向这一层面,以逃避失败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的困难。如此行为倾向必然影响其教学效果。另外,高职院校教师倦怠和退缩的职业行为使其自身缺乏内在精神动力,无力感和虚无感弥漫其整个生活和工作过程,间接影响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和职业发展。

二、积极情绪促进职业认同的形成

杨启亮教授把教师的职业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做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当做幸福体验。职业认同感的最高层次是幸福感,就是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与职业认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情绪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特殊职业群体,教师的幸福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教育。体验不到幸福的老师,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学生,不可能更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好关系和增强生产力的机会,促使人们产生创造性、更宽容地思考。培养高职学院教师的积极情绪,可以改善他们对职业的不良认知,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主要意义,而不是总觉得什么都不如本科院校。从而寻找到作为一个高职业教师的职业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幸福是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教师的幸福也包括这三个方面。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精神方面的幸福更优于其他职业。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积极情绪的人更容易获得主观幸福感,得到精神方面的幸福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幸福的能力传导给学生,提高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2.积极的性格品质增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认为,许多消极情绪,如焦虑、愤怒,使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变窄,于是他们总是使用一种特定的自我防御的行为方式。积极情绪正好相反,它可以扩展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有利于将潜在的各种心智技能充分发挥出来。如可以使个体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重现知识快而准等,这样的状态可以使教学更得心应手。

积极的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更多的肯定态度,信任、宽容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情绪具有感染性,老师积极的情绪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有利于师生间达成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积极情绪促进老师自我效能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