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
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有16家。每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特色是优势产业的兴起和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2.各区域间科研环境和基础不同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科研条件至关重要,是地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方面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而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相对弱一些,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与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投资经济不同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不同,近几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差异。近年来,蒙中地区的呼包鄂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52.3%,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从吸引投资的角度来看,蒙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改善硬件设备,增强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协调机制和扶持机制,合理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蒙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在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在重点投资和金融支持方面进一步政策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强蒙西地区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扶持和帮助解决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使各个地区之间能够合理有效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北部丝绸之路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技术、培植每个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口岸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后发优势。
2.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制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统筹协调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低成本少投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挥,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以优势产业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势头良好的蒙东地区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品牌建设及发挥旅游行业等特色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3.形成节约资源,集约有效的区域发展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合理利用;现状;对策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逐步实现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四大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在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国民经济更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以年均10%~11%的速度在飞速增长,这一切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并走在了全国前列。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看,西部大开发的所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生态环境建设、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从振兴东北的经济发展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有着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决策的出台,是解决东北问题的一次新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不同于西部大开发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内容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采取直接面对各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包括引进外资和民间则本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看,中部六省实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依托若干大、中城市,建立经济增长区域,重点放在促进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上,并兼顾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管理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区域政策是以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四大板块为基础制定的,每个板块的区域面积都很大,内部性质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依其所制定的区域政策难免有失针对性。(2)地区分割化严重。在地区差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地方利益驱动使各地政府以公开或隐藏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为争夺紧绌的资源,区域间构筑众多的贸易和行政壁垒,相互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地区利益。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致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难以形成竞争、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3)东西部市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东部地区的市场发达,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的发展依靠内在的动力来拉动,西部地区的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的发展依靠外部的力量来推动,所以一旦外力作用被切断,就会给西部地区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优越的市场条件势必会吸引更多西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流入,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的经济越繁荣,西部地区的经济就会越低迷。因此,要解决西部地区的问题,必定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扶持,从而控制西部生产要素的流出,实现西部地区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但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发育并不充分,各地的经济市场化水平差距也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必须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来改善政府纵横向的权力结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促进市场发育,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2)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序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和平台,培育具有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点经济区,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中西部各地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达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3)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现实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中部和东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还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来源,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过程中受到的技术、资金、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黄抗生 叶晓楠.区域经济领跑中国发展[N].人民日报
[关键词] 辽宁;东北亚;区域经济;经济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114.4 [文献标识码] a
北美、欧洲、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北亚是三大经济圈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缓慢地区。东北亚经济区从地理位置上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东北亚区域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自60年代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以来,其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短短几十年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具有亚洲“四小龙”之称。朝鲜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热点”地区。蒙古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破坏、荒漠化严重,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辽宁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对东北亚地区的开放是辽宁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部分,东北亚地区是辽宁省对外经贸的重要地区之一。随着中国乃至世界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迫切要求辽宁省加快与周边各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尽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将辽宁省打造成国家级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有利于发挥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辽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应更大范围的接受新一轮国际产业的转移,加速工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挑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东北亚经济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辽宁省重要的经济贸易往来区域,与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合作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辽宁省与东北亚各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与分析
2010年辽宁省对外贸易总额806.7亿美元,出口总额431.2亿美元,进口总额375.5亿美元。对东北亚区域的对外贸易总额为240.1446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出口总额的29.77%,进出口总额中对日本的进出口总额最多,为153.3814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出口总额的19.01%,对韩国的进出口总额为70.7507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出口总额的8.77%,对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为16.0125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出口总额的1.98%;2010年辽宁省对东北亚地区的出口总额为144.6520亿美元,占辽宁省出口总额的33.55%,对日本的出口总额最多,为97.3190亿美元,占辽宁省出口总额的22.57%,对韩国的出口总额为70.7507亿美元,占辽宁省出口总额的9.24%,对俄罗斯的出口总额为16.0125亿美元,占辽宁省出口总额的1.74%;2010年辽宁省对东北亚地区的进口总额为95.4926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口总额的25.43%,对日本的进口总额最多,为56.0624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口总额的14.93%,对韩国的进口总额为30.9059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口总额的8.23%,对俄罗斯的进口总额为8.5243亿美元,占辽宁省进口总额的2.27%。近年来,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的对外贸易状况见表1:
从表2中可以看出,辽宁省与东北亚各国的进出口总额除2009年以外都呈上升的趋势,但2009年和2010年与朝鲜的进出口总额为0。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进出口总额中最多的是日本;其次是韩国。这与辽宁省的地理优势有很大关系,辽宁是临海省份,方便辽宁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往来。
二、辽宁省与东北亚各国间的对外投资现状与分析
2010年辽宁省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总数1480个,累计金额2563510万美元,比上年减少9.04%;实际利用外资2075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36%。其中东北亚地区外商直接投资261632万美元,占辽宁省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金额总数的10.21%,其中日本12615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9.14%,韩国1354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19%。可见辽宁省的利用外资情况以日本和韩国为主,近年来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韩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具体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近年来辽宁省的对东北亚区域的利用外资情况称逐渐上升的趋势,虽然近两年来韩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略有下降。2009年下降3.8%,2010年下降2009年上升17.38%,2010年上升9.14%;13.19%;但是日本的外商投资总额却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上升17.38%,2010年上升9.14%。
三、辽宁省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
辽宁省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地域位置优越。北面与俄罗斯、蒙古相临,南临朝鲜与韩国,东面与日本隔海相望。陆路上可以与俄罗斯、蒙古直接相通;又可以通过东港、大连、营口等港口与朝鲜、日本和韩国进行贸易往来。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辽宁省成为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中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二)资源优势
辽宁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之一,也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程度较高的省份。目前共发现矿产资源120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16种。能源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煤炭,虽然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但辽宁省已在开发水汽资源产地,主要集中在丹东、鞍山和大连地区,辽阳、朝阳、盘锦和沈阳等城市最近也在开发,目前辽宁省已有水汽资源产地100余处。辽宁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总数533.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13%,森林蓄积量23527.63万立方米。 (三)产业优势
辽宁省是东北重工业基地之一,2010年辽宁省工业产值8789.27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5%。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鞍钢是全国第二大钢铁国有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和大连机床集团在行业内也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大连造船厂在造船行业也位于全国行业的领先地位。工业利用外资及国际合作方面,从外资来源看与韩国、日本等都有合作。
四、辽宁省在加速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速产业转型,由重工业向加工业转换
辽宁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良好的工业基础一直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优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辽宁经济发展的依靠要素已经不再成为优势。由于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生产环境的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丰富的资源是辽宁发展的优势,但是发展的重点集中在资源开采方面,造成产业结构单一,风险抵御能力差的劣势。因此应尽快实现辽宁产业的转型。
(二)加速现有产业升级,构建新的产业布局
辽宁省应大力发展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借鉴韩国和日本具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抓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发展。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为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新的产业布局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正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辽宁省应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优势发展新能源、新产品的研发,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实现向高科技、高技术型产业结构的积极转型,促使辽宁经济飞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冯志.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打造辽宁省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1(8):30-35
[2]董延涌.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1):54-56
[3]姜建斌.辽宁“五点一线”战略实施与东北亚经济合作[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8-41
[4]杨振凯,刘畅.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j].东北亚论坛,2007(7):79-82
【关键词】区域经济 专业设置 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重点资助课题B-a/2011/03/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27-02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方面的种种偏差,而纠正其偏差的关键是要牢固树立高职院校立足于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形成高职院校与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作为地方性的高等学府,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从区域发展的视野来看,高职院校的区域性经济影响着区域性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走向,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区域动态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
一、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无锡的职业技术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迅速发展,目前无锡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高校设置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共计11所。对照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以下简称《目录》),分析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较齐全
从一级专业大类看,覆盖率达到79%,其中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覆盖率达到100%。目前还有资源开发与测绘等四个专业大类尚属空白。因此,无论是《目录》中的专业,还是规划纲要中的重点产业,总体上看,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覆盖率较高,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同时在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公安及法律等领域也存在较大的专业拓展空间。
2.专业优势比较突出,结构逐步优化
无锡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也有“东方硅谷“的美誉。先进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比较发达,也是无锡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从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开设较多的专业和招生规模两项指标看,一级专业大类中均排名在前三位的有财经、制造和电子信息共3个大类,招生规模比例超过63%。专业设置数量和招生规模显示出无锡地区高校在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优势,顺应了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与2006年相比,2010年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数从77个上升到90个,增长了17%。在专业结构上,无锡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基本上摆脱了闭门造车式的框架,开始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开办起来。
二、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无锡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无锡实现“两个率先”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在科学性[1]、互补性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1.专业设置市场调研不够,专业建设缺乏长期规划
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专业设置没有完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未能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参与制定专业能力标准,致使有些专业毕业生较难招生或毕业生较难适应市场需要。
另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各学校往往只重视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在专业申报时才根据要求,提出专业建设的思路与规划,而在专业审批后对专业建设考虑较少,建设的盲目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因此,专业设置的超前性较差。
2.专业布局缺乏互补性,趋同现象严重
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窝蜂”现象还明显存在,有趋同现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同类专业往往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也是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排行榜和未就业排行榜上都名列前十名的原因。也就是说,从大类上说都是一个专业,可是具体到专业的内在技术含量,不同的学院间可能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无锡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动意识
无锡地区经济繁荣与快速增长呼唤高职教育的服务优化。无锡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使命选择,也是无锡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无锡高职院校要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关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动态,做到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相适应,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求生存,把区域经济对高技能人才、技术开发的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方向,向区域不断输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深度融入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价值链,使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
2.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无锡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在区域分工上具有以制造业为主,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为无锡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有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由行业、企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广泛收集信息,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滚动修订,使之一次比一次符合实际,贴近生产第一线。这种专业咨询委员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模式已经为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所采用。但是它毕竟不能取代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只有系统、科学的数据才能产生全面而正确的决策。
3.强化与拓展无锡“职教集团”功能
无锡作为国家确定的“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试点城市,具有丰富的职教资源,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水平,无锡市已成立9个职教集团。采取政府统筹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运行机制。因此无锡地区各高职院校借助职教集团平台,有效促进无锡职业院校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有效避免专业设置的稀缺性和重复性,增强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促进无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芳,王铁军.省属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现状及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93-02
1 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从古至今,巴蜀两地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属西南内陆地区的重庆和四川地域范围广,人口数量多,经济体量大,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在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1)成渝地区都处于西南这一特殊区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成渝两地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其他各省无法比拟的,从经济实力来看,成渝两地2007年的GDP是1.3万亿元,已居全国第四位。故成渝两地肩负着振兴我国西部的重要使命。
(2)成渝两地资源丰富。在我国甚至全世界来看都是水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除石油资源之外的各种能源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人文景观方面,重庆有壮美的三峡,成都有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都江堰等,这些都为两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找到了契机。
(3)两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四川是我国第一劳动力大省,重庆人口密度也很大,整个经济区规划人口接近一亿。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人力条件。
(4)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成渝两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历史渊源:1997年前,成渝两地同属四川省,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联系十分紧密,经济布局上也极具互补性。
2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在包括经济在内的各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记来到重庆以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重庆”模式。2009年以来,“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建设思想的提出又把重庆发展推向了一个新起点。同样,以成都及其周边为核心的四川今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在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四川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大省之一,拥有包括人文和自然两大环境在内的雄厚经济发展基础。
重庆四川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地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也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可谓是呼之欲出。
其实早在2004年,成都、重庆两省市就签订了“1+6”合作协议,第一次提出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增长极”的说法就已经出现。2007年4月2日,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确定成渝经济区将覆盖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四川14个市和重庆23个区县。一纸协议,令成渝经济区从猜想走向现实,标志着成渝经济区的正式成立。在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成渝经济区已被列为本届中央政府今后5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是两地在发展中却并没有真正地达到双赢的效益。其原因主要在于川渝两地同属西部,在全国布局中产业层次都比较低,产业发展也大致处于同一层次上,在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结构方面非常接近,并且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承接能力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川渝之间非常容易对相似的区域发展资源进行争夺,进一步加深产业发展上相互博弈的困境,产生出两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突出问题。其次,政府之间签署的经济区共建协议,也仅仅是从交通和基础设施合作破题,产业调整也许可以称之为“萌动状态”,而最具经济区意义的、由市场直接推动的产业合作、统一市场以及具有行政效力的跨区域政府协调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 成渝经济区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可谓是成绩和不足并行,但是无论如何,成渝经济区建设都可谓是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加强川渝合作也是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区整体实力都非常突出,川渝两省市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一旦整合联动,分工合作,就能形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发挥西部最大市场的作用,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巨大的支撑、带动作用。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流的形势,以区域带动整体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这充分说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路线在我国是完全行得通的。在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都应该有类似长三角、珠三角当量的增长极。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各自发展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通过交换合作来达到双赢的局面。成渝两地完全满足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应当顺应潮流和趋势积极建设成渝经济区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
(3)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对改变西部产业结构,提升西部地区的发展质量产生巨大的作用。以高技术领域的IT产业为例,金融危机使相关产业向拥有人力资本优势的西部加速转移,以成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正在崛起。2009年10月,英特尔宣布对成都工厂增资7500万美元。11月底,英特尔完成对上海封装测试厂整合到成都的搬迁。2009年8月,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落户重庆。同时,重庆还进一步与台湾广达达成协议,准备建立4000万台笔记本的加工基地。这表明,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资源正在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流动,成渝地区应该把握好这样的大好趋势,做好合作与分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IT等高新优势产业的转移。成渝经济区应做好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西部其他地区一道,做好产业结构分工,发展优势产业,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4)国家的政策也积极支持成渝经济区的建立。特别地,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9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在已有的政策优势的影响下,运用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前三十年东部、后三十年西部”,政府政策的倾向已经开始逐步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区域转移,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而不断增强,西部也就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成渝经济区应当把握好国家的政策,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使川渝两地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5)成渝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就对成渝两省省内各县市的影响来说,成渝经济区在空间格局上将形成双核五带格局,依托便利的水运和铁路交通,必将带动周围的各个区域带,形成联动效应。其次,就对周边各省来说,成渝经济区位于西部地区从北至南的中心位置,西安――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则为两翼,向西北、西南双向推进。有利的中心区域位置,成为了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纽带,促进资源在西部地区的流动和分配,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在西部生产的产品可以从这里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亚欧大陆腹地,促进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这将是我国继沿海开放战略之后,又一个新的开放战略举措,这种发展趋势也是势不可挡的。而成渝经济区在这个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
4 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成渝两地的快速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政策方面来讲:国家应该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和灵活的措施,鼓励成渝经济区发挥西部的中心纽带作用,形成西部地区排头兵,示范区的作用。可通过政策在税收、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加大对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拨款力度,颁布能够引导优秀人才流动的积极政策,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地方政府则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发挥上级优惠政策的效用。把握优惠政策的时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人才,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立。其次,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内生化获得政策优势能差。要在政策的制定上推进政策方案的地方化科学化,要推进政策的创新性执行,灵活采取各种政策执行方式,建立适当的政策执行组织。最后,应当向其他地区学习政策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经验,对先进经验中政策本质的学习,掌握政策内生化的技巧和规律。从企业方面来讲,应该把握好政府颁布的各项优惠措施,利用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政策,使企业从中受益。
(2)成渝地区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谐号”的通车,为两地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一是,“和谐号”动车组的车次有限,不能满足人口的快速流动。并且98元的车费对一般乘客来说还是过高。其次,“和谐号”动车组也只限于对人的运载,货物的运输仍然并不迅速,这样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物资交流。第三,“和谐号”动车组的提速只限于铁路运输,使交通运输方面呈现出单一化的弊端。所以,成渝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十分必要。首先,应增加“和谐号”动车组的班次,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同时适当降低价格。第二,发展货物运输专线,提高两地物流的速度。第三,加强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是运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3)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两地的人口的素质。在颁布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发展本地的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政策确实能够吸引到一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西部建设之中,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的素质还得从发展本地教育的根本出发。在成渝地区,已经有像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样一流的大学,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通过成教,夜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拥有再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中小学中,要积极解放学生的思想,倡导创新性启发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教育乃发展之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才能为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力保障。
(4)加强成渝两地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的分工与调整,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以优化产业为关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完善产业体系。要从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的角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在“抓大扶小”中实现企业梯度发展。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绿洲”,并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优、做大、做强。三是在科技交流合作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政策引导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在推进节能减排中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
(5)完善成渝地区区域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配套措施。首先,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健全法制,保障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二,要不断完善区域开放的政策体系。在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划分明确的主体功能区位载体,研究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等。第三,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中央政府有必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尽快研究出台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政策鼓励上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权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