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生的哲学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研究生 PBL 助教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53-02
研究生助教制度是我国高校普遍推行的一项教学制度。其采用研究生担任助教,承担包括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1]在内的辅助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教师在PBL教学中的作用
在PBL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将临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提供给学生,并对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探讨,做出恰当评估。[2]在PBL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聘用研究生作为PBL教学助教,对指导PBL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研究生担任PBL教学的益处
(一)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研究生人文素质下降。[3]特别是现在的研究生,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应以“德高为范”,德是为师之本。研究生在从事PBL教学中,作为引导者,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自身的不足,随时加以改正;应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道德修养,以崇高的品行熏陶学生;在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时,不能将与自己的观点、看法不一致的意见一味的排斥,要拥有宽扩的胸怀,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容纳、支持学生自我个性,与他们融洽相处,这样便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二)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是PBL教学是否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让研究生尝试PBL教学,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PBL教学中,研究生要起到真正“引导”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自身内向、不在说话的缺点,尽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研究生要善于把握教学节奏,组织学生科学、合理、有序地发现问题,防止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如果学生准备不充分、讨论不够深入时,研究生应进行恰当的引导,避免讨论偏离方向,从而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保证学生能有效的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研究生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善于应付考试,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薄弱[4],这与研究生培养初衷相悖,不利于在现代社会中有新的发现、发明。同时,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导致部分研究生综合素质下降,加之对专业领域的认识不够深入,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可以提供理论联系实际活动,包括让研究生担任PBL教学助教,迫使其关注PBL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作为PBL教学的引导者,其必须反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复训练,能培养研究生自己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让研究生勇于怀疑,勇于挑战,为独立思考提供时间和空间,变被动为主动。
(四)初步构建临床思维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仍采取填鸭式教学,以讲授知识为主,并不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甚至有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至于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仍然不懂得什么是临床思维。由于PBL教学剧本是经过一个团队精心设计的,其设计的“问题”具有巧妙性,能针对目前临床本科生的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也蕴含着如何去构建临床思维的培养问题。而通过让研究生担任临床PBL教学引导者,通过对PBL教学设计问题的逐步分析,引出相联系的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相互间的联系,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线索、找到答案来解决问题,这已不仅仅单纯是对本科生的培训,也是对研究生的教育。研究生在PBL教学中不断接受这种临床思维的训练,不断总结经验,能初步构建临床思维。研究生也会从“愿意”教学变成“主动”教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提供必要的思维基础。
(五)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其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查询英语资料,可获得临床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5]为了圆满完成PBL教学任务,研究生必须了解PBL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需对开展PBL教学的相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这能促进其认真备课,吃透每一个知识点;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等专业网站及时了解、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
(六)便于与学生交流
选择研究生担任临床PBL教学的引导者,能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威严,给学生更亲切的感觉。学生也能放下羞涩的想法;加之研究生与本科生年龄相仿,更便于沟通。学生可将学习时的感受、所遇到问题时的想法告知研究生助教,研究生可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主讲教师,成为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七)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教学效果
研究生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概念,而且由于研究生刚经历本科学习,了解学生在该阶段什么环节薄弱,什么方面应重点掌握。在开展PBL教学中,研究生引导学生作重点讨论,学习更具针对性。研究生通过将自己当年遇到的相似问题全盘告之,使本科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后学生也会主动告知自己遇到的困惑,针对困惑,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八)减轻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目前临床教师的工作量大,不仅要从事繁重的临床工作,还要从事大学的临床课程教学、临床带教等。沉重、繁琐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准许研究生担任PBL助教,可有效分担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深入的研究,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6]
三、研究生担任PBL教学的弊端
(一)专业水平的不足
优秀的PBL指导者,必须具备有学科能力和指导技能两种基本技能。教师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应具备高学历,更应具有业务能力。教师要想培养知识丰富的学生,自己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但由于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内容较陈旧,学科知识的宽广度、纵深度不够,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不高。学生不仅在表层专业知识的积累方面欠缺,而且在夯实深层次的知识上也无法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即便研究生通过竞聘上岗,也会影响临床PBL教学质量。
(二)缺乏PBL教学模式带教经验
随着教学“重心”的转移,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备PBL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这样才能够挑战学生思考过程的问题,才能使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研究生由于教学时间较短,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特点,缺乏相应的知识综合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加之部分研究生助教对工作不感兴趣,责任心不强,因而在新模式下对学生问题的回答不能很好的引申出多层次、系统性较强的问题,对学生思维很难起到引导作用。
(三)责任心不强
目前,受当前教育体制和社会导向的影响,不少研究生只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学术成果,只注重英语成绩、的数量、论文的质量,甚至SCI论文等。特别是受到少数教师的影响,部分研究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英语学习、论文、课题的撰写上,从而忽视了研究生阶段其他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担任临床PBL教学助教没有什么作用,其担任PBL教学助教,缺乏责任心,心不在焉,认为“学生教学生,缺乏经验和权威性”,这会导致PBL教学质量下降,难以达到PBL教学的预期目的。
(四)积极性不高
研究生作为PBL助教,可通过教学活动获取一定的学杂费,从而减轻生活压力。对于贫困研究生而言,这部分收入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状况下,受到金钱至上的思想影响,部分研究生认为这一点点收入只是“杯水车薪”,久而久之,研究生助教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PBL教学的教学质量。
四、小结
在PBL教学过程中,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虽有一定的不足,但可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可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利大于弊,值得在临床PBL教学中进行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宗传,戴宁,陈乔,等.研究生在中医男科学课程PBL教学中担任助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2(5):53-55.
[2] 邵庆亮,姚笠,赵霞霞.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1(24):167-168.
[3] 李文,骆纯,刘彦,周全.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89-90.
[4] 王均林.发挥文献课多种功能,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74-78.
《哲学与人生》课程归属于德育课范畴,主要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单元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残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和正常人有一定差距。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时,应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且从中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这对他们融入群体生活,能够直面和接纳其身体,战胜困难、勇敢地生活下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束缚,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一、案例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的运用
在特殊教育学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创设相对宽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理论讲授与案例相结合,化抽象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他们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但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案例,如学习“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时,可应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段,学生讲述故事,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启发学生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做教条,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而客观实际是每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及趣味性原则,案例与教学理论不脱节,使抽象的哲学原理通俗化,枯燥的哲学理论趣味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二、自主性教学方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的运用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讲,在《哲学与人生》中使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哲学思想知识内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要让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充满希望,勇敢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自主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按照课前自主准备—案例导入自主—心理疏导自主—学生主体自主四个步骤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发表自我意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探索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的运用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理论课的讲授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趣味性教学就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适当的课堂游戏是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方法。游戏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对游戏结果的执著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既能身心愉悦,又可达到哲学“引发人的思考”的目的。搭纸牌、添一笔变字、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创造性游戏,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有效参与,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
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与组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把游戏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调动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职校学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 思辨能力 培养
一、哲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
思辨能力就是能够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思辨能力越强,对各种问题的认知就越深刻,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哲学与人生课程主要讲解了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本知识,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知识、社会经验等诸方面的原因,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深刻,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冲动,导致矛盾的激化。哲学是思辨的哲学,通过对哲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哲学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
1.中职学生课堂思辨水平普遍较低
近年来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许多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哲学课上,他们往往只对书中一些案例的故事情节感兴趣,却对案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兴趣不高。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也大多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对于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却思考的很少。这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的思辨,思辨能力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阻碍。
2.教师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缺乏耐心
教师要在哲学与人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去分析、综合、概括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完成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可一蹴而就。许多教师也在尝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却不见成效。时间久了,许多教师就会失去耐心,转而选择完成教学任务了事,从而使课堂又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三、哲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1.转变观念,重视思辨培养
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首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新、补充与删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保持足够的耐心,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辨时间,让学生慢慢养成思辨的习惯。再次,教师要放低姿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最后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对职业学校学生思辨能力的评价宜采用纵向考核的方式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自评、互评的优势,调动学生思辨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思辨能力不断提高。
2.培养哲学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辨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的兴趣,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解决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应的哲学理论,再运用理论深入分析案例,以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不仅看到哲学的有用性,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体验了思辨的乐趣,提升了思辨的水平。
3.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善思能辨
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弥补单个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教师引导各小组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让每个小组成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陈述理由。其次,各小组对每个人的方案进行讨论、评估,选出本小组最优秀的方案。再次,从各小组的方案中评选一至两个方案作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获胜小组进行表扬。这样小组间就会展开激烈的辩论以证明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小组内部从意见不统一到统一就是一个思辨过程;小组间的辩论又是一个更加激烈、深刻的思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促进,激发思辨灵感,就变得善思能辨了。
4.拓展课堂,让学生充分思辨
【论文摘要】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我们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存在的自我认识,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技术无所不能的时代,人们在物质层面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但并没有相应的精神上同样程度的自由感和满足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只有哲学和美学兼容的思维才能破译它。
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的自我认识
人类在自我对象化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种把握世界的理论思维方式,即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在内的科学思维方式,包含伦理思维在内的宗教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维方式。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包括概念的处理、原理的论证、方法论的讲解等。
哲学从主客体的关系中把握对象,哲学不是片断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哲学要解决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因而它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根本特点,决定着哲学能从主客观的关系中思考和把握对象。
人类正是通过这种把自身与现实世界区别开来的方式,在一定距离之外来批判地面对现实世界。哲学这种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区别开来的方式,使自己与现实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人们在看现实世界的时候,觉得它充满了诱惑,你永远有所得,也永远无所得,引导你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入梦,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开拓道路,不断地在探索中升华自己。距离产生美,人与世界的距离带给人们对世界感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距离为人们的自由探索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思索常驻,生命永驻。在这种距离中,我们学会了创造,领悟到寻找精神家园的惆怅和欢愉。
哲学给予人生的是一个整体的世界并对这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出恰切的分析,凡此种种,使我们看到了宇宙人生中的浑然天成、融洽无间。杂合中的统一,展示了宇宙在对立统一中的和谐,无论是深沉敏锐的概念分析还是痛快淋漓的哲理阐述,以及蕴藏无限机趣的逻辑推理,都给人以畅达、抚慰的美感。它告诉人们:你们可以安身立命,斡运大化,进而生生不息了。
二、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
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是由一个个“?”号组成的,什么时候哲学没有问题,哲学也就终止了生命。问题永存,哲学永存。“为什么”是哲学生存的方式,也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惟一方式。
哲学不是一种完成态的静观知识,它是一个不断跃进和提升智能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爱智能”的运动。爱智能,是所有哲学的共同家园。“哲学的真谛是寻求真理,而不是真理,”哲学永远在路上。
探索中,激情为沉重的思绪所代替,跌倒了,爬起来,人性的冲动在痛苦的重压下变得更为迫切,对问题情境的破解使人生披上了悲壮而又怆然的色彩。这种悲壮美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永恒过程。对事物的哲学探索之所以美好,还因为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任何一个发现,即使是天才的发现,如果把发现之前的各种推理、假设都记录下来,那么,废料和各种各样的愚蠢荒谬的推断数量之多会使我们大吃一惊。”而发现的魅力也正在这里。当我们用严谨的思维、刻苦的冥想对这些“废料”、“推断”进行筛选,当我们在这里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皓首穷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惊喜。
三、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
关于哲学,哲学家们说法各异,但无论如何,哲学总是与人类对于自身的根本困境、对于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密切相关。哲学的内容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它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哲学思维把人类自身的认识作为对象,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再认识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是哲学反思,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更纯化的形态上对主客体的关系的再思考,将自己获得的关于对象的认识升华到抽象的理论形态,进而形成思维中的纯观念体系。哲学思维以认识本身为对象所形成的理论中,包括了认识论。这说明,哲学不仅要思考外在的东西,也要思考内在的东西,还要思考内在东西与外在东西的关系。超级秘书网
四、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论文摘 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