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网点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一般银行网点布局选址方法,比较常见的是十二步评估法,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市场分析

第二步:各种主要的活动场所的识别与粗排序

第三步:分析区域内客户的统计学和心理学特征

第四步:竞争分析

第五步:鉴别各种创造交通的因子

第六步:交通系统分析

第七步:识别人工和天然障碍

第八步:等时线分析

第九步:商圈分析

第十步:收入预测(银行内部指标)

第十一步:选择区域

第十二步:具体选址

社区银行网点选址的流程,部分步骤与一般银行网点的选址是一样的,但是也存在较多不同的地方,具体按照两种类型的社区银行网点选址进行分析评估:

1. 新设社区银行网点的选址评估流程

A. 第一步:行政区域环境分析,确定区县社区银行网点分布

根据银行现有网点在省、市、区县范围内的布局情况,调查分析区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现状、市场未来发展潜力,结合银行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及重点,确定每个区县社区银行布局的数量、规模及相关资源的配置。

B. 第二步:区位情况分析,筛选合适的区位

在狭义的社区如生活区(圈)、商区(圈)、产业园区(圈)、学区中,位于城市生活区(圈)的小区、镇中心生活区(圈)的小区、农村居民聚集地等式是社区银行网点筛选的重点,可以根据定位筛选出不同等级的小区设立社区银行,服务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和中小企业。商区(圈)的筛选,主要是看商圈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小区的辐射。而产业园区(圈)、学区等比较适合打造主题特色社区银行网点,或者与小微网点建设结合打造小微特色网点。

区县范围内生活小区的筛选可以结合当地居民住宅区建设情况进行筛选,可以通过官方的网站进行筛选,或者通过相关房产中介的网站进行筛选,也可以通过对房地产、楼盘开发商进行分析,筛选希望合作的房地产开发商,寻找合适楼盘进驻。

商圈研究法是银行网点选址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析法,一般来说,商圈的地址是相对比较固定,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筛选的,比如一般的区县中心、镇中心、乡村集市等。

产业园区(圈)和学区可以设立社区银行网点的地址的选择相对也会较为容易,因为一定区县范围内的产业园区(圈)和学区也相对固定和数量有限的。

所以,区位情况的分析,主要包含小区的选择、商区的选择、产业园区的选择、学区的选择以及其他区位选择。,本文主要以生活小区、商区的选择为例进行分析。

a. 生活小区的选择

生活小区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拟选小区的档次(低档、中档、高档)、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新旧(新开发小区、老小区)等情况

拟选小区的居民情况,包括人口来源、规模、数量、稳定性、收入水平、职业分布、金融消费习惯、对本银行的品牌认知及认可程度等

拟选小区的居委会、物业情况及对于社区银行建设的支持情况

拟选小区的社区文化或社区精神

拟选小区已有的服务设施及其服务质量,如周边商业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娱乐设施、医疗设施、其他社会福利设施等(便民生活圈)

拟选小区已有同业竞争对手情况

拟选小区的规模及周边社区扩张的潜力

拟选小区伴随社区规模带来的社区配套设施的潜在需求、未来潜力

以某商业银行在上海某小区的社区银行网点为示范,该网点所在楼盘名称为“中远两湾城”,是上海普陀区内的著名大盘,竣工时间2001年。目前有四期,总占地面积14.48万平米,总户数11599套,不仅有24小时的便利店、餐饮、美容美发、娱乐等配套设施,还有5000平方米的“一兆韦德”健身会所,室外游泳池、灯光网球场,能够较全面的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另外,小区内还有实验学校和幼儿园,使小区的孩子就学问题就近解决。周围交通也比较发达,出行便捷。目前已有网点也较多,如建行、交行、招行都在小区内开设了网点,竞争比较激烈。

b. 商圈的选择

商圈研究就是运用特定的调研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商圈的构成情况、范围、特点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等,为选择网点地址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包括商圈经营规模测量,人流量、车流量、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经营规模,单位分布和道路交通状况、城市规划;确定商圈范围大小及顾客分布,调研核心商圈周边居民、工作人口、流动人员的消费规模、特点及倾向;工商业结构、经营和生产的产品及产业规划、发展趋势研究;商场功能、目标市场、经营主题的选择,市场机会的探索与研究;确定市场潜量,为市场细分、市场定位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以某商业银行在上海某商圈的社区银行网点为示范,该网点所在地点为证大·大拇指广场,占地5.3万平方米,是一个融购物、休闲、娱乐、美食、酒店、艺术于一体的复合式社区商业中心。在开业初期,它在经营上并不顺利,甚至一度陷入困境,经营者认清现实,明确了自己社区商业的定位,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业态布局,目前发展迅速。证大大拇指广场的新颖独特的社区地产定位,不同于大型购物中心,社区商业主要满足半径2公里范围内社区居民生活消费和休闲的需求。该广场周边社区资源丰富,比较高档的当数联洋社区,属新建国际社区,社区人口达3.4万,楼盘的档次、品质非常高档,区域内入住人群以年轻白领阶层和外籍人士为主。客户群体具有超高的消费能力,这从社区内便民店物品价格就可以看出,价格比一般水果店贵很多倍,而且很多物品都是进口产品。社区内外停的汽车也多为比较好的品牌。所以,这种大型的社区商业中心无疑是社区银行网点选址的一大佳选。

当然,由于某些银行的社区银行网点隶属于区域支行管辖,所以一般还要考虑社区银行网点的位置要离原有支行网点较近,方便管理。这也是目前很多银行在布局社区银行网点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之一。

C. 第三步:拟选选址位置量本利分析

对于拟选的社区银行网点地址,进行成本和收入的试算,分析包括租金、人员成本以及其他费用在内的成本情况,以及未来3年以内的收入情况。根据既定可以承受的利润情况,试算允许多久是可以亏损经营的,多久是必须盈利的,盈利必须达到多少目标,进行投资利润率分析和盈亏平衡点分析。

2. 原有网点的改造

原有网点的改造主要是从原有银行网点中筛选出适合转型为社区银行的网点。具体评估流程如下:

A. 第一步:明确社区银行网点定位及资源配备

明确定位社区银行建设的目标,确定需要布局社区银行的区域,对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

B. 第二步:初步筛选一部分网点,进行周边环境分析

按照网点所处社区的情况,初步筛选一部分网点,此环节主要以网点所处社区的情况为准,比如小区型的网点,考虑的与上述新设网点小区的标准较为相似。

C.第三步:网点情况分析,确定是否适合转型

网点情况的分析主要是网点自身硬件环境、网点人员配备情况、网点经营情况、网点发展潜力、网点发展中制约因素、网点转型量本利分析等。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银行;传统银行;对比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传统的商业银行将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这条预言是否会成真,我们无从判断。但是就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来说,传统银行的确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较慢,所以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通过对二者差异的分析,进行合理应用是我们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

(一)传统银行

传统银行是指利用对营业网点和经营自身的资产负债来进行管理的金融机构,主营银行间交易、数据处理、资金转账和信息传递等业务。它对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的便利程度还有工作时间都有很大的限制,除此之外还对各级分支机构的地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那么传统银行的业务可以分为很多种,从服务的对象来说可分为个人客户业务和公司客户业务。从资产负债角度来看,则可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总的来说,它是一种实体银行。

(二)网络银行

如果说传统银行是有形的,那么网络银行就是无形的,它没有固定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在运营过程中强调虚拟性,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以任何方式无条件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在网上开通个人账户,即可享受查询、转账、存款、贷款等服务,同时在银行的创设费用、服务和维护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网络银行正成为人们的首选。

二、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对比分析

网络银行是一种新型的以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它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和传统银行相比,即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独特之处。下面我将就二者的特性、资产负债结构方面进行对比。

(一)特性比对

虚拟性。传统的商业银行无论在其自身还是各个分支构成上都是一个物理网络,它强调以人为主。而我们的网络银行本身则是一个存在于互联网中的虚拟空间,它没有标志性建筑,对地理位置也没有特殊的要求,用户只要通过移动设备就能感知它的存在。它通过数字化指令砭营电子货币、网络理财和电子购物等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创新性。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网络银行正在进行不断地创新,它会在客户对服务手段、以及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中,提供更周到、更先进的服务。它能够借助交易记录,对每一个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客户实行量身定制,即为客户提供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从而使每一个客户的价值都能得到体现。但在这一点上,传统银行的创新性就不那么突出,固定的人群、固定的运营模式使其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时空限制。我们都知道传统银行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和时间限制,一旦超出时间,客户则无法办理相应业务。而网络银行则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空间技术为客户提供24小时财务管理,使客户省去了在银行网点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网络银行以其实时化和自动化的特性,能同时处理上千万笔交易,为客户提供实时高效的服务,

(二)资产负债结构对比

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负债结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

从负债结构上来说,由于网络银行发展不是很成熟,所以传统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在对信息的反应度和交易速度上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通过各种增值业务,它将会吸收更多的存款。

在资产结构方面,由于网络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仍然需要进行人工资信评估或委托他行进行评估,而传统银行只需自行办理,所以在这方面,网络银行不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通过网络银行,可以大量地投资有价证券,即客户可同时持有新型交易工具和传统交易工具,这使得非贷款资金在网络银行中的运用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在收入结构上面,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传统银行在存贷款的收入结构方面,只能通过存贷款的利率来赚得收入,而网络银行则不然。它通过发展中间业务,例如网络广告业务、信息处理与出售等,这些手段大大增加了收入来源,为网络银行的非利差收入提供了条件。

三、结语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对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进行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混业思维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银行必将成为传统银行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成熟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将二者相结合,持续发挥二者的优势,使我们的金融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力.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7,02.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本市场 理财产品 发展脉络 发展趋势

一、资本市场理财产品的发展脉络

资本市场中的一些理财产品是指我国商业银行针对某些特定的客户群开发设计,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通过科学管理投入到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商业银行开发设计的理财产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由商业银行自行开发设计并推广;二是属于定制式产品;三是理财产品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投资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是受托与被委托,由客户委托银行对自己的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而银行只是受客户委托进行理财,而并不是自营业务,所以最后的盈亏均由客户承担。

与基金和保险相比,银行理财产品这一行业起步较晚,从2003年开始,首先是外汇结构性存款,经过一年的发展到2004年已取得重大进步。与此同时人民币理财产品陆续出现,主要是以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投资为主。2005年银行的理财产品持续稳定增长,出现本外币连续结构性存款,我国的四大银行走上快速发展之路。2006年到2007年,是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发行的理财产品以及募集到的金额都以百分之百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市场上出现各种项目的融资类产品、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相关产品。

据科学统计,到2011年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总数量已经达到23889款,比2010年增长75.3%,在这之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共发行21474款,占总量的90%,比2010年增长了86.6%,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速度明显提高,并且是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主的增长特点。同时面向的客户也由个人扩大到企业,据统计,到2011年共有85个上市企业了关于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总金额高达304.7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十几倍。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主要流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代客境外理财、人民币理财以及外汇和本外币连接结构性存款者三大类。

(一)代客境外理财(QDLL)

2006年4月,我国出台了《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当年7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就了国内第一种代客境外理财产品,随后大量的QDLL产品就开始涌现在市场上。但是,由于这一理财产品的特点是将资金投入到境外市场,因此产品的收益与全球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在2011年国际经济整体萧条的情况下,QDLL产品全年的发行量仅仅30款;由于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恶化的影响,使投资市场的风险加大,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量萎缩使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QDLL出现负收益现象,给QDLL产品的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二)人民币理财产品

2004年9月由光大银行发行的阳光理财B计划成为人民币理财产品正式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银行纷纷开始加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研究开发,从试探阶段过渡到大发展时期。

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来看,前期出现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是针对银行之间的市场债券,具有风险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收益略高于存款的特点,基本上算是储蓄的替代品。但是,进入2006年后,随着人民币理财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出现两大投资方向:首先是通过信托计划在资本市场投资,同时也包括投资二级市场以及新股申购型的理财产品;其次是为了满足大型优质企业客户的项目融资需求,通过信托公司给各大企业发放信托贷款。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7新股申购类的理财产品期望收益达10%,远远高于其他的理财产品,成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中的绝对主力。

(三)外币及本外币连续结构性存款

2003年5月,中国民生银行推行了一款“安心理财”外汇理财产品。同年7月份,中国工商银行推行了“个人外汇两得存款”。这些外汇理财产品的推出促使外汇结构性存款快速发展起来。

而进入2004年初,随着国家出台《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各大银行更是加大力度,如火如荼地开发研究外汇理财产品,推出自己的外汇理财产品品牌,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推行的“汇利丰”外汇结构性存款。同时,外汇结构性理财产品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研究显示,2005年跨币种的结构性存款逐渐面向市场,成为连接不同币种之间投资的纽带,在客户进行普通存款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衍生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不同的是,它多了一个兑换环节,是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发展和延伸。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但设计缺乏创新

资本市场中的很多理财产品的差异性很小,使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定价以及市场定位没有明显的特色,同一质量的产品相互竞争完全体现在价格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尚未形成一个专业化的团队体系对理财市场、资本市场、客户产品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由于金融产品容易复制的特点,使市场上只要有一家银行推出相关理财产品,其他银行就纷纷效仿,即使名字不尽相同但功能和投资收益都十分相似,严重阻碍了银行自行开发研究的积极性,而对于客户而言,产品显得眼花缭乱而缺乏吸引力。

(二)理财产品信息不对称

一些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尤其是在产品风险上,虽然在产品说明书上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的详细的说明,但是很多银行在编写相关宣传材料时,对于风险提醒却是一提而过。此外,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过分强调产品的具体收益,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没有充分提醒,更有甚者连销售人员自身也不明白可能存在的风险。

(三)国内熟悉国际交易的专业人才短缺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形势下,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是很发达,使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把境外市场作为重点投资方向,而主要投资产品是在衍生工具范畴内,所以要想维护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衍生品交易上的合法权益就必须熟知相关的交易规则,但是我国缺乏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不能灵活运用国际交易规则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造成我国的商业银行不管推出哪种理财产品都只相当于零售终端,只能相对被动地接纳外资银行的报价。

三、发展战略

(一)创新策略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创新型发展,研发理财新业务,尽量避免重复性产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金融产品的本质相同,能够真正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不多,所以各大银行应该充分考虑市场上目标客户范围以及他们对理财产品的具体要求,要深入研究各项业务的发展前景,要确定市场定位以及需求规模,制定出适销对路的理财产品,真正保障客户的财产增值。

(二)营销策略

目前市场上,商业银行对客户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分类,对目标客户的动态管理比较落后,无法将优势资源集中,提供给客户高效、满意的个性化服务。所以,良好的营销策略应该建立在准确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销售渠道推广理财产品。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改变了银行业务的服务模式,实现了由分支机构向电子化服务的转型服务模式,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提高服务质量,我国商业银行对营业网点的功能以及布局进行改造,扩展电子化服务的渠道,将大部分标准化服务实现由柜台向电子服务上转移,积极构建较为传统的物理网点以及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共同发展的营销模式,基本形成以城市中大型理财中心为主体,以中小型的专业网点作为补充,ATM、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共同发展的多方式、多渠道服务方式,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

(三)服务策略

首先是品牌化服务,产品的品牌给予产品许多内涵和外延,从而将不同产品区分开来,尽管金融产品具有易模仿性,但是不同银行多年以来的营销活动或者相关产品的使用价值等已经在众多消费者的心中形成持久的形象,这是很难复制模仿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理财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是它自身的使用价值更在于一种品牌、一种格调、一种文化、一种象征和心理满足,因此理财产品的品牌化服务要更加人文化、情感化、个性化,能够精确体现银行服务的文化内涵,所以商业银行建立起自己独特品牌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在同质化低层次中的竞争力,还可以大大提高本银行的知名度。

其次是个性化分层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服务模式应该以个性化服务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因此银行可以将个人金融服务延伸到保健、退休、旅行、居家生活等领域,满足客户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财需求。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评价标准,采取分层服务的形式,根据客户自身的喜好和需要提高高效服务。

(四)人才策略

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财人员培训计划,选取一批具有一定金融专业知识、通晓客户心理、懂得营销技巧的优秀员工作为理财产品的推销员,与此同时加强与保险、证券等行业建立系统的横向培训机制;其次在银行内部应采取竞争机制,使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新员工可以分配到一线上熟悉银行的相关业务,对于营销业绩优秀、具有丰富产品知识的员工可以竞选理财助理等岗位,以次类推,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理财行业中最专业、最权威的认证应当是国际金融理财师(简称CEP),我国金融理财师施行两级制度,分别是金融理财师以及国际金融理财师,专业理财师的认证在我国正在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探索出一条适合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发展道路对于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资本市场理财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增速逐步放缓

市场研究发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资本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期数与规模将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速会相对降低。其中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前期基数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到一定程度时,高速发展就会难以持续;二是由于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是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也会逐步放缓。

(二)创新产品不断研发,投资范围逐渐拓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理财产品的种类会逐渐增多,产品结构也会日益复杂。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研发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每一款理财产品都是具有独特的创新之处,以2006年出现的“打新股”产品为例,其经过几年发展后,已经出现了“新股随心打”、“新股月月打”、“新股支支打”以及开放式产品等多种形式;从投资的范围上看,投资市场已经扩展到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再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基本实现了资产的全球化配置。

从产品的结构上看,根据研究分析,2007年发行的3000多只产品大致可以分为8个基本结构以及上百种资产衍生结构。在这些结构性产品中,凡是不确定性事件都可以挂钩,包括商品、汇率、利率、信用、股票等基础资产以及各种衍生品。

(三)风险逐渐提高,实现理性发展

2007年以前,由于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以及广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理财产品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因为全球的股市调整,使很多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或负收益的现象,这使得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纠纷逐渐增多,也对理财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在风险事件逐渐增多以后,很多投资者开始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和性质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认识。这种趋势也促使各大商业银行进行反思,寻找失误的原因,促进理财产品的不断改进,实现理财产品的理性发展。

(四)理财产品成为常规投资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战略业务,各大银行中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财产品管理体系,使理财产品的发展走向正规,个别大型商业银行实现了理财产品的连续发行,这使得理财产品能够像保险、基金等投资项目一样,成为用户首先考虑的投资方式之一。

(五)将以短期产品为主,出现基金化趋势

由于我国正在处于加息周期,物价上涨过快,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受到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灵活性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理财产品逐步实现了不可赎回到可赎回再到每月申购赎回的变化。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开始推出随时开放的理财产品,这些短期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基金化趋势日益明显。

(六)债券类理财产品将获青睐

随着股市市场的不断变化,投资银行之间的债券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很多客户为了保险起见,会使投资投入债券类的理财产品,因此这类产品具有重获青睐的趋势。

五、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得知,从2003年到如今,理财产品在资金管理上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广大用户的需求,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风险小、收益稳定的利率、债券等投资品种是最受欢迎的,而全国性股份银行以及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未来银行之间理财产品的竞争将实现数到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倩倩,杨立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研究[J].海南金融,2011,(8).

[2]苏春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3]舒皓,刘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21).

[4]李国峰.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1,(8).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金;记账原则;收付现金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5-0060-02

“收付现金坚持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是银行现金出纳业务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各家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都有这一条原则,严格执行这一原则可以有效防范出纳业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行网点大额现金存取业务也在不断增长,虽然提倡尽量少用或不用现金,还可应用ATM自动柜员机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方便地进行自助转账,但是因为一些客户客观实际的需要,银行网点的大额现金存取业务仍十分普遍。在发生客户百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取业务时,严格执行现金收入时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时先记账后付款的流程,会因为清点及复核大额现金的时间较长,而大大增加该客户及网点内其他客户的等待时间,影响客户的满意度,甚至引发客户流失。虽然银行的上门服务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由于银行上门服务的相关流程较为繁琐,且受人员、交通工具、现金武装押运等条件限制较大,网点仅针对极个别客户办理上门服务业务。如果违反这一现金收付流程顺序,有可能先记账后忘记了收款或先付款后忘记了记账,也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使银行限入被动纠纷中,甚至有引发案件、导致资金损失等不利影响。

目前,银行网点对于个别客户的大额现金收付,存在许多变通做法,有的做法还存在较大风险。如某行县支行一名柜员在企业客户账户取现现金支票尚未输机的情况下,将大额库款50万元提出送至营业厅外的客户,然后取回客户100万元现金支票输机记账,并代客户暂时保管剩余的大额款项50万元;某行营业部主任与大库柜员先将一大包现金(300万元)从网点柜台内提出,抬至营业厅门外客户的小轿车上,客户未清点即离去,一小时后柜员方办理大额现金调款入账及客户300万元取现输机记账业务……

原因分析:

造成银行大额现金收付基本的流程客观上难以全面执行的局面,表面上可能存在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讲效率图方便、领导的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发展、基层网点业务人员相对紧张、员工任务考核压力大、工作量较大等,同时在业务操作方面,许多基本制度“为方便客户”而“简化”,且员工与客户非常熟悉,近年来尽管制度没认真执行,但也未发生案件或纠纷,员工已将习惯的违规做法视为正常。实际上,归跟结底,是因为现金收付流程支持不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满意与规章流程无法同时满足。

建议的解决办法:

毋庸置疑,银行网点的变通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及不确定性,急需进一步规范。一方面银行需要不断加强风险意识教育,不能一味迁就客户而违规操作,造成柜台业务部分环节失控;另一方面,市场在变化,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银行必须坚持变革和创新,不断提升和优化金融产品、服务流程、管理模式、经营体制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客户市场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客户满意度越高,其忠诚度越高,银行的发展能力也越强。目前的情况下,效率就是竞争力,快鱼吃慢鱼,内控严密导致效率低下时,可能造成银行竞争力持续弱化,表面看来是没有风险了,其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大了。业务的持续发展为“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如何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切实以客户为中心发展业务,满足客户需要,涉及对业务流程的变革与规范,也需要对已有的流程进行整合及优化。为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价值更大的服务,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应不断提升和进步,推动服务品质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收付现金坚持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从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角度出发考虑较多,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其与对大额现金收付业务的效率及客户的满意度方面矛盾不断扩大。按照风险与收益配比原则,切合工作实际,针对不同客户的大额现金业务,建议考虑区分不同情况差别处理,如对VIP客户则将此项业务办理流程适当简化。对现金收付相关的基本原则这一制度的条件进行适当放宽,如变更为“现金收付,在款项尚未收妥之前不可提前支用,付款单位存款帐户内必须有足够的可用余额”,使得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减少客户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又能够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不可违反性。

基于以上考虑,借鉴对客户贷款的评级方法区分不同级别的客户,应用于存款客户大额存取现金方面,实行差别化服务。解决办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使现金收付的服务效率及客户满意度方面问题能够得到适当的解决。

一是增加流程简化客户的准入审批环节。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可考虑与贷款审批流程相勾连,开发客户存款流程简化的审批系统,将流程简化客户的审批权集中,二级及以下分行无权审批。但在内部流程和信息系统上做好安排,保证审批的效率。今后可以考虑对优秀的企业客户实行一定程度的“因客授权”,让二级分行根据不同的客户在授权范围内更加及时地做出决策。

二是签定相关责任义务的协议。对于经过审批准许的VIP客户,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将该客户办理所有大额现金存取现时的流程适当简化。协议中对服务项目、时间、票款交接方式、银企对账时间、发现差错的处理办法等可予以明确规定,并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平台为客户提供及时通知服务。业务办理时,对于客户大额存现,柜员可对相关现金在核对大把后,先办理存现输机入账。该客户离开后,柜员可办理其他客户业务,但此笔未收妥的现金必须一直处在有效监控镜头下,并在当日营业终了前,在监控下清点完毕后入库。清点发现的长款、短款、假币,应立即报告经办行负责人,并及时通知客户,属于长、短款的,由客户补单或补款;属于假币的,按照假币收缴程序办理;同时妥善保管清点现金过程的录像带,以备查阅。对此项业务可适当计提风险准备金并收取账户交易快捷办理的管理费。

三是内部资源整合。创造条件,让客户进行大额转账而非大额现金交易,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的推介、引导作用,介绍客户利用银行卡交易;介绍客户接入网上银行,享受银行提供的资金管理、对账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相关网点与符合条件的客户签定上门服务协议、现金管理服务协议。

四是采取适当小额担保或小额保证金的方式。随着企业的成长和进步,不一定所有的业务都需要担保和保证金,对优秀的企业也可以直接审批同意对该企业的业务简化流程,当然费用可以略高一点。另外,企业的发展跟企业家的经济水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企业家把自己的个人金融业务也放在同一家银行,那么在计算企业综合回报时,可以将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的贡献综合起来考虑。这样银行在设定担保条件时就能更加符合企业的经营实际,决策效率也可以更高。

五是适当收取差别费用。企业不同、担保条件不同、业务种类不同,费用上也应该有所差别。银行更应关注的是企业的综合回报,在保证一定综合回报水平的前提下,实行差别化的费用。

银行网点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01

共融“互联网”

《首席财务官》杂志:请您谈一下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金融模式的认识?

林袁: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更加注重以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和流程设计的思想,而且互联网金融增加了银行的入口,弱化了传统金融以网点为主要入口的功能。

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金融,与其竞争,不如合作共赢。不得否认,互联网金融在贴合用户需求、操作界面友好、处理流程高效、交易成本低廉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及服务提升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开辟了新思路及新业务渠道。双方合作在资金监管、结算、融资、增值、资源共享等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及规模效益,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在线服务。

《首席财务官》杂志: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公司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和规划?

林袁:面对未来,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交易银行。打造北京银行现代化交易银行主要借助互联网电子渠道,整合现金管理及供应链业务,全面覆盖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结算与融资需求。

具体而言,打造北京银行现代化交易银行,需加强在线现金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在线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发挥各自平台功能及作用的同时,注重两个平台产品的整合应用,基于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在线金融综合服务。

《首席财务官》杂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之下,产品开发的方向和主旨是什么?

林袁: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的主旨仍体现在“安全、高效、便捷”上,开发方向包括:网银渠道产品及服务的多元化、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及价值的整合化,积极参与互联网竞争,在变革中求发展。

首先,从电子银行产品设计到金融服务推送等各个环节全面融入互联网思维,利用其在客户信息收纳、交易数据采集、“大数据”整合利用等方面的先天优势,成为北京银行互联网金融新产品的孵化器。

其次,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协作,借鉴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经验和做法,在支付、融资、平台、数据等多方面寻求更深入的合作,在竞争中求得共赢。

然后,在现有的企业手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拓宽移动渠道产品线,提升客户体验,借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之机,实现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期,我行刚刚推出了企业手机银行,开启了公司客户移动金融服务新纪元。目前支持多维度的账务查询、多业务的批复等功能,以简单快捷的形式,满足了企业客户移动办公的愿望;在满足客户便捷移动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在设计上兼顾了安全性要求,真正为客户提供安心的移动金融服务;在附加功能方面,“信息推送”可将我行的服务信息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客户,实现全行营销渠道的有效拓展;“电子回单二维码验证”帮助客户的客户核实结算信息,加速企业钱货流转。

再次,强化行内多个产品平台的横向连接,以互联网为出口,为客户提供囊括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投融资产品的一揽子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

最后,持续贯彻互联网金融全行战略发展思路,加强系统建设支持和科技保障,注重人力资源投入,建立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02

蓬勃的开发

《首席财务官》杂志: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北京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相继开发了怎样的产品?

林袁:应对互联网金融,北京银行相继推出在线现金管理品牌“现金e通”,以及在线供应链品牌“网络链”。

“现金e通”揭开了北京银行在线财资管理服务方案的新篇章,借助电子渠道,将现金管理服务中的在线账户管理、结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增值管理、融资管理及风险管理等多项功能进行整合,实现对大中小型客户财资管理需求的全面覆盖,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在线财资管理服务,助力企业提升财资管理效率及效益,“线上操作”全面降低企业操作成本,成为企业实施财资管理的有力助手与利器。“现金e通”品牌的推出为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北京银行将以在线财资管理服务为翼,为合作伙伴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网络链”是北京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品牌――“资金快链”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子品牌,包括第三方支付线上供应链融资、供应链上下游线上融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线上融资等多个行业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类型客户专业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供应链融资需求。“网络链”所有产品均通过在线方式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北京银行高效便捷的供应链服务。“网络链”通过搭建在线融资平台和结算平台,降低传统金融的服务门槛,实现对大中小客户金融需求的全面覆盖,既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中小企业获得包括产品、信息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又盘活了核心企业的资金链,让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

《首席财务官》杂志:对于在线系列,客户关心的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袁:公司客户对于商业银行在线产品的关心重点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和便利性,安全性包括交易信息安全性及交易资金安全性,安全性也是金融机构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优势之一;便利性包括支付渠道便利性及支付方式便利性,利用互联网渠道可简化客户办理业务流程,缩短业务处理时间,打破物理网点限制,在线系列产品研发也成为金融机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银企双方系统对接、交易及资金信息共享已成为一种合作趋势,处处体现着“价值链”模式。对于现金管理业务而言,客户内部成员单位资源、外部合作伙伴资源及商业银行构成完整的价值链;对于供应链业务而言,核心企业上游客户、下游客户及商业银行构成完整的价值链。“价值链”的基础就在于银企双方对于安全性的共识,商业银行基于自身良好的信誉、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交易信息及交易资金实施封闭式管理,为合作伙伴提供放心的安全保障。

03

传统也创新

《首席财务官》杂志:前不久,北京银行正式供应链在线产品――“网速贷”,其特点是什么?

林袁:“网速贷”是北京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品牌――“资金快链”旗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指客户获批北京银行授信后,自主在网银端发起融资申请,自主确定融资金额,从融资申请提出到融资款项入账,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无需再次审核,无需人工处理,真正实现秒级放款,大大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效率。

“网速贷”通过全流程在线方式实现企业资金的快速融通,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北京银行高效便捷的供应链服务,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实现客户金融需求的快速响应,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获得高效便捷的供应链在线金融服务。

《首席财务官》杂志:对于最传统的现金管理业务,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之下,如何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