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防工程消防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一)以“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智慧__建设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以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为目标,整合公安、消防、三防、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全面梳理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建设多媒体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突发事件多部门统一指挥调度。
(二)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继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__市“城市公共安全六大体系”建设思路,着力构建与平安__建设目标相适应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我区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
(三)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预防能力。继续推进《__市公安安全白皮书》贯彻实施工作,按照《__区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报告》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公共安全体系;继续执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会商制度,以确保“城区安全”为核心,加强对全区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风险预测和趋势研判,总结分析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部署相关预防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的原则,继续协调督促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和整改工作,积极开展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四)完善应急队伍体系及应急保障。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重点是以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为基础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全区各应急(民防)队伍进行整合、更新,建立台账,完善制度,并组织开展队伍骨干培训活动。结合“军事日”组织区应急专家队伍、应急宣讲团成员开展研讨培训活动。督促、指导区应急委成员单位,特别是重点行业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做好2016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继续组织开展“紧急救助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基层“紧急救助员”与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互配合的应急救援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支持志愿者应急队伍壮大和发展。
(五)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全区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做好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的修订指导、备案工作,建立台账。将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编制成简单明了的预案方便卡。协调指导区28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牵头举办一场区综合性大型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以演练锻炼队伍,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加强演练评估、预案修订工作,应急预案演练结束或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根据演练情况或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演练评估和预案修订工作。
(六)深化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和健全应急值守体系,全面加强我区应急值守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严格落实关于应急值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岗位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期领导在岗带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规范报送时间、报送内容和报送对象,杜绝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举办第三期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骨干业务培训,提升信息员信息报送能力。
关键词:人防工程;质量控制;地下室;准备工作;措施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集诸多不确定因素于一体的人防工程来说,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因此在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施工前将各项施工所必须的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计划、技术交底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1)熟悉地下室人防电气施工图纸,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一起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前交底工作。尤其要查看审图意见,现有施工图是否已按审图意见修改并与各专业施工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的审核相互对图。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土建单位沟通或向设计单位反映,或在会审时提出,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各种需要预埋、预留、预制的管孔、件和设备,应提前加工或制作。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依据图纸做好密闭穿墙套管的安装施工、电力及照明管线敷设安装、照明灯具的选用和安装、应急电源;接地装置施工等前期准备工作[1]。
(2)做好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提出严密的施工程序和组织准备等技术内容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详细叙述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施工内容及施工计划,还应强调“三防”设施的质量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措施。
(3)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以免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返工。根据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的特殊性,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按设计要求和《人防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进行验收,按《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2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施工是决定地下室人防工程最终施工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施工技术、机械工具、和环境等因素进行控制[2]。
2.1 设备、材料选用
因为地下室的环境比较潮湿,特别是“梅雨”期间空气闷热,相对湿度较高,因此人防工程内的墙体会出现“结露”现象。因此,电气设备、材料选用时不能忽视防潮问题应选用有防潮性能较好的产品,否则,就会影响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寿命。在人防工程电气施工中,尤其是人防口部预埋备用管不能用薄壁管,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 2.5mm 的热镀锌钢管,在密闭段区域内应选用镀锌钢管。
2.2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人防地下室电气工程施工的特点是施工条件复杂、隐蔽工程多、涉及面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要及时进行中间检验,验收不合格的要及时进行返工处理。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地下室设置人防密闭肋:一为固定防松动,与砼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二为战时防毒气沿管壁或套管壁渗入防护区,所以密闭肋的材质、厚度、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穿墙管外,墙中间的位置加一块矩形的钢板(3~10mm厚),密闭肋与穿墙管双面满焊,安装时与结构钢筋焊牢。密闭穿墙管制作及安装应符合GB50134-2004强制性条文。密闭盒不得有接头,并填充密封材料,加盖3mm 盖板。电缆穿过临空墙和密闭墙中的套管后,和套管的缝隙应填充密封材料。平时有二级及以上负荷的两根电源电缆,消防用电设备两根电源电缆,消防应急照明两根电源电缆,区域电源一根电缆,如果一个防护单元与一个防火分区划分一致的情况下,需要7根电缆,加上规范要求预留4~6根备用管,至少也要留11根密闭管;将密闭肋与管外壁的距离改为50mm,规范规定,密闭套管预埋应出墙面外10cm~15cm。
(2)人防的线路敷设主要是做好防护密闭、预留好备用管、设置好防爆波井、准备好平战转换。人防有防“核武器、常规武器、生化武器”等要求,电气管线进出人防的处理一定要与人防工程的防护、密闭功能相一致。当防护密闭不严密时,会造成漏气、漏毒等现象,甚至会出现滤毒通风时室内形成不了超压的情况,影响到人防内的人生安全。镀锌钢管路连接宜采用管箍连接,焊跨接地线,双面施焊,焊接长度为6倍圆钢直径。Ф40以下管径采用Ф6圆钢;Ф50管径采用Ф10圆钢;Ф70及以上管径采用Ф8×2 圆钢。管路切断用钢锯、砂轮锯,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混凝土墙、楼板内配管,管路内刷防锈漆保护,砌体墙内配管,管路内外刷防锈漆保护。管路煨弯采用相应规格煨弯器,管路煨弯处弯曲半径≥10D,弯扁度≤0.1D。 所敷设镀锌钢管连接时,管口对严,管箍连接,外露丝不多于2扣。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及预留备用管线钢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 防爆波电缆井各防护单元问的连通口门框墙上应按规范预留备用穿线管,穿越防护(密闭)墙的消防报警等弱电管线管径应符合要求,即埋管管径不得大于25mm。地下室人防电力、照明支线采用镀锌钢管做为导线保护管,敷设于墙、楼板、吊顶内。电气管线从人防引入非人防区域或防护单元间时应做防护密闭措施;照明支线采用BV-500铜芯塑料导线穿镀锌钢管敷设。管内穿线:穿线前应进行预扫管,穿带线应在管路敷设完后,在没有打地面之前进行,穿线应在土建地面做完后才能进行,穿线过程中,应检查管口是否有护口,导线在箱内应预留长度为周长的1/2,开关盒、插座盒预留长度为15cm。单股铜芯线的连接应采用绕缠,绕缠卷数为5~7 圈,干线分支直接采用鸡爪接法进行缠绕接法,缠绕长度不应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所有各种铜芯线的连接均应涮锡。注意电线管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和扭结,剥线绝缘层时应用剥线钳,并应使用与导线匹配的剥削刀口,以保证不伤线芯。导线绝缘电阻的摇测:应选用500V的绝缘摇表,并在穿完线后及竣工验收前,各摇测一次,其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5MΩ。
(3)地下室人防的照明很重要,地下室人防照明主要涉及到照明的平战结合、战时及平时疏散标志灯、灯具安装、出入口照明、室外警报装置等问题。消防的应急照明主要是为了人群疏散和灭火工作,人防应急照明规定的连续供电时间与防护隔绝的时间是一致的,并留有3kW的设备容量。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动力、照明线路,应采用电缆或护套线。即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动力、照明线路,穿过口部临空墙、防护密闭墙时,应做到一根预埋管穿一根电缆,“一管穿一缆”防护密闭施工比较简单,且密闭效果好。室外警报装置应在人防值班室及就地附近设有控制装置,警报装置的缆线宜安装在竖井内,进出人防做密闭处理。灯具进场后要进行检查:技术文件应齐全,规格、型号及外观应符合设计及甲方要求。注意检查灯具接线端子均应采用瓷制端子,以满足防火和安全要求。地下室人防一般采用链式灯具,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 2.4m,凡距地高度低于 2.4m灯具的须单独加接地线保护。链式安装灯具灯具安装前画线定位,安装时应保证吊链垂直,导线沿吊链盘绕至灯具接线盒内连接,多股线连接须做涮锡处理。
(4)地下室人防配电柜、箱在加工订货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书面技术交底,明确其数量、尺寸、安装方式、材质要求、器具选择与布置、配线方式、面板颜色、锁具、产品出厂相关技术资料及其它技术质量要求。配电柜安装前,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资料,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产品合格证、技术资料、说明书齐全,柜体外观无损伤、变形,电气元件、绝缘瓷件无损伤、裂纹等缺陷。接线准确,压接牢固,平垫、弹簧垫齐全,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超过2根且两线间加平垫圈,多股线涮锡。为人防战时服务的各种动力配电箱、控制箱、照明箱均应设置在人防清洁区内,不得设在非人防区或密闭通道、防毒通道等染毒区。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墙暗装,而降低墙体厚度,以免影响工事的防护能力和密闭性能,若必须设置在此类墙体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为及时转换通风方式,工程应设置通风方式信号装置系统,包括控制箱、指示灯箱和呼唤按钮三个部分,给室内人员明显的指示和警戒。指示灯箱应设置在值班室、风机室、发电机室、控制室、配电室。防空地下室内的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墙暗装。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墙挂式明装。设置显示三种通风方式的音响装置及灯光信号箱箱体底边距门上方0.1m 明装。
(5)地下室人防接地保护与本建筑的接地常采用联合接地,接地体为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防空地下室的接地与整个工程的所有接地采用同一个接地极,也为利用工程建筑物的基础钢筋,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在实测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增设人工接地极[3]。
防空地下室应做等电位连接,与平时工程总等电位连接为一个整体。在适当部位底边距地0.5m处设MEB端子板。将人防地下室内保护接地干线、室内的共用金属管道、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室内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导电部分均与等电位端子板可靠连接。具体为:战时保护接地干线应与MEB端子板可靠连接,采用 BV-450V导线穿PVC 管保护埋地暗敷设,保护接地干线的导线截面应为进户线L 线的1/2。进出室内的所有公用金属管道,如通风管,给排水管,电缆总进线管,应与MEB端子板可靠连接,采用本BV-450V导线穿 PVC管保护或40×4镀锌扁钢埋地、墙暗敷设。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如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等,采用40×4镀锌扁钢与MEB端子板可靠连接。室内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电缆金属外护套应与MEB端子板可靠连接。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地下室人防电气工程的施工阶段中,工程质量负责管理人员按照以上这些施工要点去巡视检查,并及时地纠错,做好人防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一、工作目标
坚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深入排查社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社区、农村火灾隐患,严厉查处消防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排查范围
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历史文化古城、古镇、古建筑物,电动自行车充电及存放场所,居民住宅底层商业网点。
三、整治重点
1.建筑、场所是否依法通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2.单位、场所是否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否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是否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否达标。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否落实“户籍化”管理,是否落实“三项报告备案”制度,是否应用“户籍化”管理系统。
4.单位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以及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5.建筑消防设施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完好有效。
6.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材料、建筑保温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外墙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人员密集场所是否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彩钢板搭建的宿舍、办公等临时用房彩钢板的芯材、安全疏散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7.单位是否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是否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
(一)加强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消防工作全面负责,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为指引,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全省、全市消防工作会议和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行“党政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内容,与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挂钩,严格督查考评。要加快组织制定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力量、消防装备建设,整治消除火灾隐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消防工作,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水平。县消防安全委员会要认真落实例会制度,协调住建、文广、工商、卫生、安监等部门定期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建立执法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制度,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从严把关,督促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制定出台加强本行业、系统消防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全力推动各部门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各行业主管和职能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住建、商务、文广、教育、卫生、民政、宗教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建筑工地、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烈士纪念设施、旅游景区(点)、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公安机关及其消防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每半年对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对严重危及公众生命安全的要依法从严查处;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农村)警务室要加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
(三)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保障必要的消防投入,切实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要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要严格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和应急程序规定,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加大源头管控力度
(一)加强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各建设工程行政审批部门要严格依法把好行政许可关,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执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严禁擅自降低消防安全标准。凡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或达不到消防安全标准的,规划、住建、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相关许可证照,安全监管部门不得核发相关安全生产许可证照,教育、民政、人社、卫生、文广、文物、等部门不得批准开办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社会福利机构、人力资源市场、医院、博物馆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旅游部门不予评定为星级宾馆、A级景区;工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对各类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规划、住建、安监、消防部门要建立联合监督和执法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确保不产生先天性消防安全隐患。
(二)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管理。要逐步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高危单位,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基础台帐和数据库;各主管部门要实施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监管,督促其按要求配备急救和防护用品,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从2012年开始,要建立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作为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规划、住建、公安部门要推动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消防审核验收责任制,联合建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重大消防安全违法行为“黑名单”制度。
(三)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在4月中旬要完成对2012年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验收工作的安排部署,确保年底前全县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全部达标。年内,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要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三、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整治和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一)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要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在进一步巩固“清剿火患”战役成果的基础上,县公安消防大队、公安派出所要组织开展高层和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城乡结合部、县城区老街区、集生产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城中村”、“棚户区”、出租屋等薄弱环节的消防安全治理,对存在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区域性火灾隐患的,要制定并组织实施整治工作规划,及时督促消除火灾隐患;对存在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和场所,要督促限期改造、搬迁、或采取责令停产、停用等措施加以整改。要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专家论证、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
(二)建立并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制度。要建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全过程工作机制,明确火灾隐患举报范围和奖励措施,集中开展宣传,引导群众通过正确渠道举报火灾隐患,邀请社会群众对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强火灾防控,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四、加强综合治理,夯实城乡消防安全基础
(一)加强城乡消防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要启动消防规划的修订工作,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完成。年底前,要完成全县建制乡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并对各村的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出规划指导意见,50%的村庄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或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消防规划的内容;20%的村庄完善消防基础设施,设有自来水管网的村庄应安装4—6个消火栓,没有给水管网的村庄要利用河流、水塘、水库、水井、水渠等天然水源设置不少于2处消防取水设施;没有给水管网且天然水源缺乏的村庄,要结合农村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统一规划,设置不小于1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村庄内主要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米;道路、桥梁应能保证消防车通行。
(二)积极发展消防公益事业和社会消防力量。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消防公益事业,推动建立常态化的消防公益事业表彰奖励机制,积极开展地方活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大力发展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专职、志愿、义务消防队等非现役消防队伍要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开展相应的业务训练和灭火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战斗力。继续探索发展和规范消防文员队伍建设。要确保非现役消防员工资待遇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所从事的高危险职业相适应,将非现役消防员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险体系;对因公伤亡的非现役消防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参照有关规定评功、评烈。
五、进一步加强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努力提升防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
(一)增强消防部队经费保障。县财政局要按照财政部《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财防〔〕330号)的要求建立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将地方消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制定落实消防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县公安消防部门要结合自身队伍建设需要,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资金,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项目资金。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相关部门的专项配套资金。年内将官兵医疗费用、执勤补助、地方性生活补贴和合同制消防员工资等纳入保障范围,按要求落实专项匹配经费。
(二)强化消防部队装备配备。依据新修订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启动新一轮装备达标活动,确保18项基本个人防护装备和32项特种个人防护装备、攻坚组装备、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全部达到标准,补充完善特勤装备,并逐步更新配备带后场接受装置的呼救器,全面提高部队的防护能力和作战能力。
(三)全面推进应急救援工作。县人民政府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纳入县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范畴,将应急救援建设的重要事项列入政府督办内容。推动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跨县级区域内的响应机制。做实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年内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人员、装备达标,制定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和跨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加强与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实战性演练。
六、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一)强化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夯实农村消防组织建设、消防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和消防队伍建设基础。农村、社区要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村(居)民委员会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管理责任;村庄要实行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以党支部、社会治安积极分子、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先进组织为依托,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依法建立专职、志愿、义务消防队,充分发挥其防火、灭火、处置突发性事故中的有力作用;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农村)警务室要对辖区消防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于已建的老建筑群、无物业(公司管理)的建筑应加强社区消防责任落实,采取多种方式新建或维修公共消防设施,确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人,提高社区防控火灾的功能。
(二)强化社会消防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5年)》,部署开展家庭社区、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农村、单位“六个一标准”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宣贯工作专项检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以及“119”消防宣传日期间,广播、电视、报刊、电信、网络等媒体要大力开展提示性、知识性宣传,倡导单位自行组织开展消防逃生自救演练,鼓励家庭自备逃生自救器材,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督促影剧院、网吧、商场、市场、医院等开展提示性宣传,推进城市消防标识化建设。公安消防部门要指导全县专职消防队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三)加强社会消防安全培训。要以贯彻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为契机,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科普、普法教育,以及农民工和再就业等培训内容。公安消防部门要指导和加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特种作业人员等消防安全培训。2012年,县人民政府对乡镇政府分管消防安全的乡镇长和村居“两委”、街道办事处、社区负责人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组织开展保安队伍全员消防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