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优化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良性运行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只有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尚存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方式非常粗放的情况,很多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还是在沿用以前的发展方式,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很多农业资源不能被有效的利用,使得农民在收入方面出现了非常低的情况,致使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第二,近几年来,中国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其他自然资源总量也越发不足,这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生产,也使对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导致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面临严重的资源压力。第三,农业生产中科技的支持不足。科学技术的支持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失去了获得科技支持的主动力量,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被动。第四,城乡二元化经济体系依然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城市化水平还有很多欠缺,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最后,缺乏专业性人才,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年龄、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农民专业技能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应采取更严厉、更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证农村经济秩序的稳定。第一,要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突破土地制度的制约,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第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化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变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为工业经济优势,同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安居。第三,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国家各项粮食补贴都要足额、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在政府的支出分配方面,要更多地投资于基础设施,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第四,坚决制止和查处农村乱收费现象,避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出现,真正让农民在惠农政策的落实中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最后,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应。

2.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农民以及农民工培训体系是当前需要大力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制度,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只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题,本着“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及时解决农民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传授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解答农民遇到的技术难题;要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农民使用不同的培训办法和内容,使农民最终的角色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终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向导,依靠科技进行生产。首先,推广粮食增产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培育能提高粮食单产、改善粮食品质的新品种。第二,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以农业高等院校和重点院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第三,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第四,将农业生产进行合理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通过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进行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这些措施,相信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再上新的台阶。

4.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产业集聚,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建立城镇有序集聚人口的机制,对用地紧张的矛盾予以缓解。通过产业集聚发展新机制的建立,扫除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管理障碍、体制障碍和资源障碍。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为了吸引农村生育劳动力的转移,可发展相关产业,使就业岗位增加,帮助进程农民解决各种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和户籍等问题,使他们真正转化为市民,融入到城市生活,真正突进城镇化进程。

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需要由政府进行组织、引导、支持,并鼓励农民自愿参加。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社会保障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健康要求,促进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之,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使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整体发展接轨,最终确保我国经济整体实现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范文第2篇

1面临的问题

1.1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1.2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

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双重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巨大差别,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割裂了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农业和工业产品价格巨大剪刀差的存在,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廉,束缚了农业经济发展。而农民通过剪刀差向国家提供的资金,又不能在城市形成应有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未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1.3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山、荒地、荒滩和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1.4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水平很高,而当前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2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2.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研发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3加快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硬环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改善基本生产条件,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营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各类资本投入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整治各类环境污染。健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为外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农”;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解决了接近14亿人口吃饭穿衣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近几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空心化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不断下降、农民增收困难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为“三农”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涉农工作的突破口。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

1、水利设施破旧。长期以来,在中国农村,很多的水利实施成为摆设,有的还得到人为的破坏而未能给及时的修缮,导致水利设施的抗旱、排涝等功能逐步丢失,大量的塘坝、小型水库等水利实施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

2、基本农田遭到破坏。农田是农民口粮保障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中国乡镇一级的政府大肆搞工业园,发展工业获取财政税收,为了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不得不将手伸到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直接或变相的变更为工业用地,导致农业生产用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产出不断降低,“十八亿亩农田”岌岌可危,红线已经被超越。

3、农业生产配套措施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被重视,农业生产所需的道路、供电、水利、信息化建设等配套措施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脆弱。

(二)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脆弱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三农”事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脆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下,经不住市场风雨的考验,很多的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困难、经营不善,面临关门歇业,甚至有的背上沉重的债务抱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拦路石”。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撑不过五年,鲜有华西村、南山村这样成功的案例。

(三)农村土地政策不合理

农村社会空心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很多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进城务工,农村人口逐步被转移到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数是妇老病弱,大量的农田被限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土地流转制度,但这项制度仍然不成熟,不科学,不完善。在农村,很多的村民宁愿落荒,也不愿意将自己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因为流转土地的政策不透明,产权不清晰,收益分配不明确。

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双翼,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让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因此,我国的各级乡镇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动承担起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做好农村道路、农村通信、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供电、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将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到“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这个刀刃上,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政策上的、资金上的支持。

(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力,是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农村基层管理者赢想尽一切办法来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力,从而更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1、采取多元化模式。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鼓励有实力的农民开展合作社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比如建立特色种植合作社、特色养殖合作社、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等,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增强市场抗风性的能力。

2、采取规模化发展模式。规模化发展能够彰显规模效益,从而带来一个上下游和终端消费完成产业链的形成,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基层乡镇政府要大力培育农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来吸引更多的投资,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实力。

3、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作为乡镇政府,要积极主动的加强与农村信用社、农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交流,提供政策支持,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贷款,确保农村集体经济“供血充足”。

(三)提高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秤砣”,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鉴于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农村留守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不高,速度不快,模式单一,形式粗放,体量不大,还存在着空间狭小、资金和政策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到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大力支持、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村经济发展突破瓶颈,跨越式、稳健发展。

作者简介:郝琛玮(1987-),女,汉族,湖南衡阳,研究生在读,湖南省衡阳衡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行业工作。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古牧地镇 农村经济 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25-01

2015年,米东区古牧地镇进一步围绕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着力打造蔬菜种植、苗木花卉培育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三大产业基地,尤其是发挥城郊型农业的特色,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的休闲渡假观光旅游农业,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牧民增收。全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1万亩、其中小麦1.4万亩、蔬菜1万亩、油料0.4万亩、其他作物1.3万亩。新建、改建蔬菜大棚面积600亩、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基地2个,保鲜库1.8万平方米。紧紧围绕乌鲁木齐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创建发展需求,加大景观树苗木、花卉种植力度。重点是通过苗木花卉合作社、大草滩苗木专业村等育苗大户的带动作用,加快苗木花卉种植,提升育苗档次。目前,全镇各类苗木花卉累计达到7000亩。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育肥、贩运业。积极培育东工村养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业。2015年,牲畜出栏达到31.9万头(只),家禽出栏达到82.8万只,肉产量达到1.4万吨,奶产量19115吨,蛋产量3771吨。古牧地镇农村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其中还存在的不少难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产品价格低、成本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农产品产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目前,古牧地镇人均耕地1.6亩,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生产规模又小,农户的种植模式仍保持“老传统”播种、施肥、采收待农作物成熟后自行出售。由于缺乏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户种植的农产品难以保障高品质,市场竞争力较弱。加之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成本、劳动成本价格居高不下,很难提高生产效益。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古牧地镇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2 农业生产商业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程度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正在发生一场剧烈的变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产品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就需要产品向着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古牧地镇的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程度不足,不能顺应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3 城乡二元体制矛盾突出

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普遍存在,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近三年,古牧地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因乌鲁木齐市城市北扩的总体规划征用农民群众大量耕地,耕地面积由2012年的5.8万亩减少到2015年的3.8万亩。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逐渐向着村镇蔓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 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分析

2.1 提高农民群众素质

要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让农民做到科学种植,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组织科技下乡,举办特色农业培训班,加大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从事村官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2.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要想提升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应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无公害、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良品种,实施品牌化战略,通过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农产品产业链,将循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发展规模,积极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2.3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

现阶段,农产品生产重视数量轻视质量,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较差,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应该加大新科技技术的引进力度,增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古牧地镇优势农业产业就是打造以蔬菜花卉、育种育苗、休闲观光三大产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应该率先从这些优势产业入手,打造产业品牌,最终全面提升整个地区农业产业的竞争实力。

2.4 筹措资金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拓展融资渠道,这样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农业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例如利用特色农业旅游产业获得的收入投入到农业发展中,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还要注重外资的引进,依靠本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像、蔬菜花卉、育种育苗、休闲观光等产业吸引外资,加大投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以及将来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将其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并不是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解决掉的,它需要整个地区乃至国家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方针和政策,只有保证上下共同努力,农村经济问题才能得以顺利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才会更加顺畅、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新建.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J].大学教育. 2015(12)

[2]曹德刚,郭杰.对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2)

[3]杨莉华.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2)

[4]韩长赋:全面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46)

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队伍;文化素质;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整体实力呈现出了稳定发展的趋势,社会经济整体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然而,与城市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作为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较大,这也就代表着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对此,为了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必须要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中心思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1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提供科学制度保障,促进农村经济规范化发展

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确保农村经济能够实现稳定提高。在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上农村地区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部分偏远地区的交通不发达,这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无法拥有科学化的管理目标,这样的问题导致农民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1]。而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制定出长远的战略目标,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指导,结合当地经济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为其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不断引导农村经济实现高效、绿色以及环保发展。目前,我国仍有一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预期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都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要想在新时展背景下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创建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为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制定可行的目标。一方面,从整体角度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信息没有进行科学地了解,这也导致农户经常依赖自身的经验发展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性[2]。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确定正确的发展道路,帮农村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经济发展观。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来看,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这样的问题也对其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下能够有效化解农民之间的经济纠纷,或者及时消除这些经济纠纷事件的苗头,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1.3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提高经济收益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下,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并且还能够加强农村地区对各方面技术人才的引进能力。一方面,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能够让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使农民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调查当地的人员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能够以此为中心,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应用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农村地区的各项优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各项支出,最终来提升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收益。

2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从文化素质方面来看,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角较低,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农村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导致教育也无法与时俱进,所以农村人民群众接受不到良好的素质教育[3]。二是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没有对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而即使出现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也往往选择离开农村到城镇进行工作,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农村地区长期缺乏知识型技术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城镇居民普遍都十分注重教育问题,所以在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拥有各种各样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城镇经济要比农村经济快很多。

2.2农业机械化生产受到限制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机械化生产推广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这也是影响其发展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农业在机械生产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规模较小而且比较分散,大型的播种机以及收割机等机械设备很难应用到农田施工当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除此之外,现代化工业生产在农村地区展开,一部分体土地被工业发展所征用,使得农民用来种植的土地有所减少,限制了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2.3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农业生产设备、生产管理方式都在实现现代化发展,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并没有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过多的信息化技术及管理模式,管理仍处于初始阶段,相对落后,甚至部分偏远地区没有应用到机械生产设备,导致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大部分农村地区仍采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必须要加快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的普遍应用。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大部分管理人员都不具备先进的生产意识,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灌溉以及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模式都十分落后。

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完善经济管理体系要想利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农业经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创新管理思想,树立正确且符合时展趋势的管理思维,同时还要全面掌握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利用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优化。其次,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经济纠纷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要明确划分相关农业资源,以此来减少农业纠纷,促进农业经济顺利发展。最后就是要充分利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对农民的经营进行合理的规范,鼓励他们学习应用新型的农业生产设备,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3.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客观角度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也面临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部门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首先,可以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鼓励大学毕业生能够回乡发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展开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可以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后,结合相应的培训内容展开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日后奖励和职位晋升的参考条件,通过实际教育培训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3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目前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也为各行各业创造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同理,农业经济管理也应该跟随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入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以此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当地创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来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整合,对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来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