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第1篇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第2篇

>> 对风险刑法适用的反思 新常态环境下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浅议器官移植之死亡标准对刑法适用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影响分析 近代刑法学学派之争及其对刑法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影响分析 科技对交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刑法扩张适用的意义 科技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科技发展对婚姻伦理的影响 科技对沃尔玛发展经营的影响 法官适用刑法解释之分析 新科技革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刑法对物权的保护分析 民间集资行为的刑法适用 基于铜接地网变电站适用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对何鹏案和许霆案的刑法适用反思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苏州为例 科技支撑能力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适用之完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EB/OL].(2008-10-22)[2014-5-14].http:///cn/bzgf/gb/45162.shtml.

[10]韦钦胜,臧家业,冉祥滨,等.我国近海污染状况总体特点及环保科技研究的需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6):90-94.

[11]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3):469-473.

[12]王星辉,杨海君,颜丙花.镉、酸雨和农药复合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毒性效应[J].湖南农业科学,2011(1):85-88.

[13]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9):82-99.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2.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项资产具有通用性是相对于另一项资产而言的,并不是对其他所有资产都有通用性。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聚类分析比较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彰显,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综合依存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比较研究探索我国外向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依存度分析

综合依存度分析方法。本文将国际商品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国际服务贸易依存度和经济综合依存度作为测量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各项指标测算公式如下:

国际商品贸易依存度=T/GDP*100%;(2)外资依存度=F/C*100%;(3)国际服务贸易依存度=S/GDP*100%;(4)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W1*T/GDP+W2*F/C+W3*S/GDP

其中:T为进出口总额,GDP为国内生产总值,F为实际利用外资额,C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S为国际服务贸易总额, W1、W2、W3分别是T、F、S占(T+F +S)的比率。

根据以上公式测量,可以把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分四类:第一类是发达地区:广东,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为1.78;第二类次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为1.73、1.68、1.14、0.86;第三类是发展中地区:福建、浙江、辽宁、海南、山东、新疆,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为0.62、0.58、0.39、0.33、0.30、0.21;第四类欠发达地区:其他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其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均在0.20以下。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下面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分析。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经济变量的选择。选择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五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总值、国际商品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同上。

第二步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目前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大致有3种,即标准化、极差标准化和正规化。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法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标准化后的观测值:;式中:表示指标平均值,

表示指标标准差,i=1,2…31;k=1,2…5。

第三步距离测度并绘制聚类图。聚类分析技术主要有相关测度、距离测度、关联测度三类,以距离测度的应用最多。而距离测度又包括欧氏距离、明科夫斯基距离、绝对距离等。本文以欧式距离的最短距离法来进行测度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距离计算公式为:。并通过SAS软件得到聚类图(略)。

第四步对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也可以把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分四类:第一类是发达地区:广东,;第二类次发达地区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第三类是发展中地区:天津、福建、辽宁、山东;第四类欠发达地区:其他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

三、结论与比较

1.两种方法相互验证,结论相当。在两种计量方法中,第一类发达地区都是广东,其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综合依存度、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总额排在全国第一,利用外资总额排在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省,因此将其划为第一类也是理所当然。第二类次发达地区都包括上海、北京和江苏;第三类发展中地区都包括福建、辽宁和山东;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第四类欠发达地区。两种方法的结果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综合依存度法把天津列入第二,把浙江列入第三类,而聚类分析法则刚好相反。

2.计量结果显示,聚类分析法相对来说优于综合依存度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浙江省无论是对外贸易总额还是利用外资总额均远远高于天津市,因此聚类分析法将其列入第二类地区更为合理。综合依存度法之所以把天津列入第二而浙江列入第三,是因为尽管天津的外向度指标远低于浙江省,但相对而言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更低于浙江省,所以产生这种不太合理的归类。二是海南和新疆两地区无论对外贸易总额还是利用外资总额都很少,在全国的排名也很后,聚类分析法将其列入第四类地区更为合理。但由于其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更少,致使在综合依存度法中把其列入第三类地区。因此,在考察一个地区的外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时,综合依存度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指标,必须把外向型发展的总体规模考虑进去,结合总体规模来进行测量。由此可见,相对而言,聚类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更为科学,可以说是对综合依存度法的检验和修正。

3.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够进入前三类的地区只有九个,所占比重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全部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全部属于第四类,可见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因此,今后我国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以促进我国经济总体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平:聚类分析法.北京统计,2000(5)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第5篇

一是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较上年增长5.9%,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大关,粮食总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实现“三个首次突破”。畜牧养殖业实现“八连稳”。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预计全年肉类、牛奶、绒毛、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53万吨、950万吨、13万吨和5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5%、2.1%、1.7%和2.3%。预计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7.4%。主要畜产品实现了稳定增长的目标。

二是主要农畜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11月份,东、西部玉米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29元和2.41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12.6%;小麦价格是每公斤2.1元和2.84元,同比分别上涨13.5%和9.2%。呼伦贝尔大豆收购价是4.42元,同比上涨10.5%。牛、羊肉价格上半年同比涨幅一直在15%左右,到12月中,分别达到每公斤49.4元和53.8元,同比分别上涨了36%和21%。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平稳。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预计达到1780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增加值9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左右,规模企业总量效益同步提高。目前,我区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3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已达39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带动212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同时,农牧民还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收益分配。据估算,今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的纯收入3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5 %左右。到今年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679个,有38家国家级示范社,有330家自治区级示范社,农牧民合作社的数量在增加,组织化程度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种养大户、合作社、农牧业企业正在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四是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今年由于全区总体水温条件较好,牧草长势普遍好于去年。据监测,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93.79亿公斤,冷季总适宜载畜量2434.42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23.39%;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为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五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过了3000元、4000元、5000元大关,2010年达到5530元,实现了连续五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区保持第一。今年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增长14.27%。

六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出“总体平衡,逐步向好”的良好势头。蔬菜等主要农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都在90%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布病阳性率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2012年农牧业经济的好形势,不仅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为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是为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第一产业逆势上扬。粮食、肉类、牛奶、禽蛋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稳定增长,不仅提供了与人民生活水准相适应的农副产品,保证了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01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306.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去年。

二是第一产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农牧民加大了第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86亿元,同比增长32.4%,比同期第二、三产业的增幅高3.2和22.4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民投资98.78亿元,同比增长17.4%。这些投资一方面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同时拉动了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今年在工业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左右,增加值同比增长16%左右,成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产业之一。2011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预计今年所占比例会提高,将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支柱工业之一。

四是农牧民收入增加对扩大内需作用明显。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2元,增长20.1%。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占全部居民的48.21%,比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2011年农村牧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507.7元,比2010年增长了1046.9元,2011年农村牧区总人口1309万人,共增长消费支出137亿元。今年预计农牧民收入比上年增收1000多元左右,为历年来最多。收入的增加必然推动农牧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并直接推动了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成功,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区农牧业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进入了农牧业生产高成本、高投入,农畜产品供应紧平衡、难均衡的阶段。总量平衡的脆弱性凸显,品种和区域间的传导性增强,农产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彰显,农牧业发展的形势将更为复杂。我区农牧业面临的经济制约因素有:一是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增加。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水位下降严重。不仅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而且会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及城市生活。而保护生态的要求又制约着畜牧业发展。二是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强。现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吸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差,不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农牧业生产要素严重缺失,社会资本投入困难,现代金融业没有惠及农牧业,尤其是信息缺乏、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受教育程度低问题更加严重,据统计,农牧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中老年超50%,妇女超50%以上,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50%。三是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区粮食总播面积位居全国第八位,粮食总产量居第十位,而单产却排在全国第二十五位。特别是由于农牧业科技体系不健全,科技投入的总量和投入方式存在问题,致使科技研发和推广不衔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牧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四是农牧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上看,2011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4%,工资性收入占近20%,这两项就占到农牧民收入的84%以上,增收点单一。从农牧民经营的项目看,以玉米、小麦等大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对增加农牧民收入非常不利,保粮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加剧。此外,由于投入成本趋高,部分农牧业经营领域被企业及其它主体占据,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一产产值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74%下降到2005年的54.5%,再到2011年的47.4%,这意味着农牧民从第一产业中获得收入的难度也在增加。

保持我区农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还拥有许多有利条件: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种政策都在增量扩面,2013年我区仅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批资金中央就下达了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亿元。农牧业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抗灾能力。多年的基础建设,使农牧业自身有了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目前我区年均打贮草总量350亿公斤,牧区每羊单位畜均越冬棚圈达到1.1平方米;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8万亩。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基本可以保证牲畜安全过冬度春,粮食主产区正常生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一方面由于政策因素,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单产提高,加之农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牧民种地养畜的收益逐年提高,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四是今年入冬以来多次降雪,可能对缓减明年的春旱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为此,明年农牧业再获丰收是有可能的。

2013年,我区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

――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左右,肉类总产量稳定在250万吨以上。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草原植被盖度增长1-2个百分点。

根据现代农牧业“接二连三”,与二、三产业发生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基本特征,按照十“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明年农牧业工作在以下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一是必须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党的十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只有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牧业增产增效,才能实现翻番的目标。从自治区经济发展总体角度讲,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从农牧业自身经济地位讲,2011年第一产业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7.9%,占据着不可忽视地位;从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讲,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从农牧民收入讲,目前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占我区农牧民收入的64%以上,是农牧民收入的基本面。只有保证这项收入不减少,才能保证农牧民收入增长。

二是必须加快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升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形成自治区经济发展新方式。党的十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全区101个旗县中有60多个旗县还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对于转变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而现在建设现代农牧业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把提高农牧业科技水平作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比较效益,才能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十报告最振奋人心的一个目标,但对于我们农牧业工作者来说,却是沉甸甸的担子。我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我区的草原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区草原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牧业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一是强化耕地管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三是继续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工程”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项目,建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田500万亩以上,带动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500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四是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水平和效益。五是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劳力工价5年内涨了2倍。农机需求旺盛,大拖拉机增速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生力军。

第二,大力发展建设养畜,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总体思路,兼顾草原生态保护和肉食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一是实施家庭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按照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标准,继续安排下达500个生态家庭牧场和5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任务。配套建设暖棚、畜圈、节水饲草料基地、人畜饮水井、储草棚等基础设施,稳定解决留下了的牲畜“吃”和“住”问题。二是扎实推动畜牧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实施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畜禽标准化建设、“菜篮子”畜产品生产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等重点扶持项目的落实。

第三,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基本保护制度。结合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牧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草原权属和承包确权工作;在全面总结半农半牧业区试点旗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础上,推进半农半牧区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做好禁牧、草畜平衡、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同时总结好前三年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落实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基础。三是做好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在做好2012年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抓好2013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的充实完善工作,加快现代草业发展步伐。四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乱开滥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执法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对开垦草原的查处力度,依法规范征占用草原行为。

第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一是推进土地草牧场规范流转。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牧业效益的土地草牧场流转办法,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牧业。加快培育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流转信息,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开展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依法设立旗县级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仲裁委员会,培训和选聘仲裁员,健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社建设行动的同时,继续开展自治区级示范社建设工作,扩大范围,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开展合作社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领头人和业务辅导员队伍。支持金融机构加入合作社,鼓励组建合作联社。三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争取出台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10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打品牌、打市场,完善产业链,培育肉羊、马铃薯、羊绒等优势产业。四是深化农牧业投融资体系改革。利用政府性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是农牧民还是企业?规模经营的途径是“大园区、大业主”,还是“大基地、小业主”?财政投入是补业主还是补农牧或合作社?这些问题是经营体制创新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保护好农牧民的利益。

第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机制,提高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依托专业科技团队和科研基础,做好内蒙古优势品种的保种和改良工作,探索、研发适合草原生态的改良物种。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自治区、盟市农牧业推广机构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苏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理顺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各种专业人员比例,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入推进落实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没有列入国家支持规划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畜牧业苏木乡镇机构给以覆盖,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三是创新农牧民培训方式。以阳光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等为抓手,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加强科技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培养职业农牧民。四是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跟进后期综合配套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扩大12316“三农”服务热线坐席室坐席,完善扩充12316语音数据库信息内容,提高热线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