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95-02

一、我国县域经济现状及特点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约有县级行政区划2860多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占全国GDP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脉络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地认识县域经济的特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特点:1.各地区差异性显著。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条件的不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性;2.与农业联系紧密。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囊括各种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区分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和各种混合经济;4.政府主导性明显。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而处于政府执政关键地位的县域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由政府严格控制;5.对自然资源及环境依赖比较严重。如陕西省的神木县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煤炭产业在当地经济中比重较大。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当前我国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规模及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11年评出的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中,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分别有29个、26个、24个、8个进入榜单,占据87%,并且大部分位于榜单前列,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超中、西部地区的县域。

2.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观念落后,过于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和GDP的增长。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过去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大量低效率耗费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3.“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很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热情很高、力度很大,却不同程度存在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倾向。有的地方甚至以统筹城乡为名,强征农民的耕地改为建设用地,往城里统筹,损害农民的权利。

4.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短缺,技术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低,缺乏资金支持。而于大城市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比较好,绝大部分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纷纷涌去,导致县域经济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5.当前我国很多县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缺乏自身的区域特点,缺少特色主导产业,没有充分发掘本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很多县域的中小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发展中、西部县域经济的政策力度和决心,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县域要抓住机遇,学习和借鉴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迎头赶上,缩小地区差距。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应在已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同时加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县域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同时要积极促进县域非农产业,特别是个体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3.加快我国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尤其要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发展县域经济要做到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切实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

4.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优化经济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农业贷款门槛,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努力引进人才,以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让人尽其才。

5.大力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握区域分工带来的机遇,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上,将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功能的一个集合体,也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支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研究和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整个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1]高宏彬.县域经济发展及其评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3.

[3]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7(07).

[4]王军,张蕴萍.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8年底,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占全国的1/3左右。

(二)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2008年,全国百强县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1.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95元。

(三)全国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县域大概形成了三类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份额。第二类是江浙模式,即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目前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已占70%左右的份额。第三类是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巨大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供应不足。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8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片面理解发展工业化仅为上项目、建工厂、建开发区,个别项目能耗高、污染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除少量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五)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县带来的体制性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市域内资源来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县域经济自身活力不强、财力不足、资源不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农用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仍受诸多制约,而“农地入股”试验也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偿债”风险。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虽然县乡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县域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方向、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研究制定配套性政策体系,努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在财税政策上,建议突出县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控制县乡财政风险、增强县域发展能力三大目标,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发展的财政能力,逐步解决因体制、政策原因造成的学校建设负债和乡镇企业负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金融政策上,建议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其定位由“服务三农”扩展到“服务县域经济”,使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科技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通过支持农业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适应市场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辐射转移到农村。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企业集群 创新

县域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区域,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0%,县域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9%,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关系到“三农”、城镇化建设等问题而越来越受到关注。百强县由于经济总量强大,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历年全国百强县评选中,黑龙江省只有肇东一强入选。因此,分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选择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共有68个县(市、区),县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5.7%,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5.1%;200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2659.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6%;县域进出口总值为114.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6.3%。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肇东市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县市,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4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0.3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0元,农民年人均存收入7898元。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相比较,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475.6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

二、黑龙江省县域创新水平低的根源

1、县域工业化水平低

县域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经济百强县之所以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板块,其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强县。黑龙江省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上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业。例如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仍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在 70%以上的农业县域就有16个,个别县域该比例在 80%以上,县域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必然降低其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县域产业集聚程度差

经济强县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工业化,除此之外还表现为县域经济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集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通过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济强县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县域通过加强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开拓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

三、黑龙江省县域企业集群化创新的战略

1、农业产业化创新战略

农业产业化战略是通过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高农副产品的其附加值,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山东省县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成功的典型,通过“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农业工人”等形式,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从而带动了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黑龙江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可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扭转过去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农业大县与财政穷县并存的局面。

2、工业化创新战略

县域经济虽然是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但绝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就农业发展农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经验表明,我国的经济强县都是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高的县。2010年,全国百强县的三次产业构成中,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超过了90%。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阴,2010年创造了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二百二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成为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典范。

3、对外开放创新战略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配置资源。对外开放的创新战略就是县域借助比较优势,加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外向型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强县,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等,通过对外开发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更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向外淘汰成熟产业,优化了县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结构。

四、结论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经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品牌,如海伦的绿色品牌、萝北的石墨产业、东宁的木耳等。但是,要想赶上全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有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对外开放奠定基础,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机会。二是培育骨干企业。黑龙江省目前县域内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35个,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重要的工业基础,培育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鼓励民营经济。2010年,黑龙江省县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20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40%。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国县域经济网. 省略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辽宁;县域经济;对策与思路

Abstract: the county economy is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 of the most basic level and the most basic uni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FuNong, the county economy had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also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gradually.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a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s main city,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ust be developing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four measures, for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y economy in liaoning province will improv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liaoning; County economy; Some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地域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对外开放为纽带,以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为己任,优化配置资源,围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主体市场竞争力两个中心,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

首先,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以县为空间活动范围,县域经济内的各种经济关系以及经济组织进行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基本上也是局限在县域范围内,因此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其次,县域经济是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第三,县域经济是有层次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内的层次性是多方面的,按照地区属性可以分为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按照县域内的行政组织划分,县域经济又可以分为县城经济、镇域经济和村域经济。第四,县域经济是开放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内实行的也是市场经济制度,而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截止到目前为止,辽宁省共有县和县级市共44个,县域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9.2%,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6.1%[1]。所以,无论是在土地面积,还是人口规模上,我们都足以看出县域经济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江浙一代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县域经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县域经济实力总体不强

有资料显示:辽宁省各县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2073.4亿元,到2007年增加到4077亿元,年均增幅为14%,尽管成绩喜人,但与国内同类地区30%到40%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另外,财政收入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额相对较低,这些都表明我省县域经济具有“短板”效应,实力总体不强。

(二)缺乏特色和支柱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取决于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考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均有特色产业,例如太谷县形成了以蔬菜、养殖、红枣、苗木花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该县也因此被确定为“绿色小康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0年太原高新区区内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值12.8亿元,成为盘活和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我省部分县的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产品产业结构趋同,龙头企业和精品名牌产品少,科技含量不高,参与市场竞争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特色优势竞争力不明显。

(三)中心城市主导作用不明显

纵观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不难发现,依靠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而崛起已经成为经济强县发展的共有模式。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并列第一的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就是由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所围成的苏南经济强县组团;巩义、偃师、新郑、荥阳、新密、禹州、登封等7个市依托“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而崛起,构成了全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强县中原组团。我们辽宁的实际情况却是沈阳、大连、鞍山等这些经济强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主导作用非常有限。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鉴于我省土地开发与利用的实际状况和县域经济的历史基础,目前辽宁各县呈现出土地分散、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力量弱小、资金与技术短缺等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成为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阻碍。

三、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引发对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利用省内资源,提高县域经济总体实力

丰富的资源是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大的优势条件,鞍山和阜新的矿产资源、铁岭的农业资源、大连的旅游资源、抚顺和盘锦的石油资源等都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另外我省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位置,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形成依托地区资源而生的各种产业,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风,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快速提高我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实力。

(二)大力发掘并扶植特色产业发展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我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否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为辽宁县域经济服务,这就是政府和管理层面的问题了,所以,我省各地方政府及基层单位应该充分分析现有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找好行业定位,大力发展并扶植地区特色产业,例如辽宁铁岭本是农业大县,近几年,随着本山传媒的影视剧《乡村爱情》、《马大帅》的热播,已经成为了旅游度假的休闲地,那么,我们就应该将旅游产业纳入铁岭发展的规划当中,并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植,以帮助铁岭建设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推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以点轴开发模式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

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模式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一是为形成极点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积累有利条件,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外部竞争能力;三是乘数效应强化了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将积极动力和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腹地,促使腹地的经济增长,从而使整个经济通过增长极的带动呈跳跃式发展。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呈斑点状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接起来形成轴线,这种轴线首先为经济增长极服务,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并形成新的增长点。比如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将辽宁定位为沿海开放省份,把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沿海市区贯穿成线,从整体上加以规划,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思路,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使辽宁的发展方向明、起点高、有后劲。

所以,辽宁县域经济的崛起,除了要做大做强沈阳城市圈外,还要加快推进其他城市的建设,依靠这些区域性城市,有效拉动周围县(市)的发展。尤其要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依托,加速沿海城市的开发。

(四)大力发展农合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虽然新型农村合作社在我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速度和效果都证明了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组织保证,并且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平台,其所举办的各类企业培训、社会培训,组建农民培训班和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知识和非农业人口的专业技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县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应积极借鉴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实践证明,政策优势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落后地区而言是最大的外部机遇,政策的倾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现包容性增长。如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政策扶持,国家惠农政策的施行有利于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总体目标,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的培育为主线,以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发展多种经营为手段,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构建核心竞争产业主体,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经济活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的自成长能力。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张凤林 、李红卫:发展县域经济要走“特色”之路,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0 卷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