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减弱、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提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四倍,多发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骨质疏松起病症状轻,病程发展缓慢,治愈率低,致畸率高。因此,做好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表现

1.1 疼痛

研究表明,当骨量丢失12%时,会发生腰背疼痛,疼痛沿脊柱两侧扩散,坐后加剧,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白天轻夜晚重,晨起时疼痛加重。当椎骨骨质疏松时,椎骨骨小梁萎缩,椎骨容易压缩变形,身长就会变矮。当胸椎、腰椎的负荷量增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1.2 骨折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易发生在上肢、桡骨、腰椎骨和股骨上端。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限制患者的活动,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当骨量丢失20%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时,随时有可能发生骨折。

1.3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后,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 骨质疏松的病因分析

2.1 骨量丢失

女性病人绝经后由于卵巢萎缩,雌激素缺乏,其成骨细胞功能、肾的1-α-羟化酶活性亦随老龄化而受损,导致骨的吸收、排泄增加,骨量丢失,这些都与骨质疏松症形成有关。

2.2 饮食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的饮食可导致钙吸收不足、维生素D、维生素C、蛋白质缺乏造成骨机质蛋白合成不足,易发生骨质疏松。另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能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大多数的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属于酸性食物。

2.3 遗传因素

骨密度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骨密度值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其次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4 废用因素

由于老年人活动减少,使肌肉强度减弱、骨量减少、动作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从而易发生骨折。老年人患有各种心血管疾病后遗症,长期卧床不活动,因废用因素导致骨量丢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2.5 药物因素

有些老年患者由于患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制酸剂、糖皮质激素、肝素、化疗药等药物影响使肠道钙的吸收障碍,相关的维生素D缺乏,骨量丢失大于骨量吸收而发生骨质疏松。

3 健康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且随着人均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跃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我国对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起步较晚,人们缺乏对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病因、预防及治疗知识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临床中患者均以骨折或疼痛就医,骨密度测定多数呈严重骨质疏松状态,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生理及心理负担。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做到“未病先防”,对预防此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健康教育

重视三级预防。

4.1 一级预防

“未病先防”, 戒除不良生活习性,坚持科学生活方式,此期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物、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绿叶蔬菜等。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元素,因此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相当重要,如蛋黄、鱼肝油等。指导患者坚持适当的运动,多从事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促进体内活性维生素D3的形成,进一步促进骨矿化,使骨矿含量增加。但晒太阳应避免在阳光下曝晒,最好选择在树荫、屋檐下等地方,一般每天2次,每次20~30min。中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能锻炼,如老人体操、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量循序渐进,以无不适为宜。每天运动30~60min,每周坚持4天以上。指导患者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以减少骨钙的溶出,导致骨矿含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

4.2 二级预防

“有病先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期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此检测是一项突破性进展,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及时发现低骨量者应尽早建议他们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及指导。病情一旦诊断清楚,立即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服用钙剂时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服用时最好空腹,以增强药物的吸收率服用维生素D时,避免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减少钙的吸收。

4.3 三级预防

“综合治疗”,此期患者均以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且大多出现腰背疼痛、不同程度的骨骼变形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存在骨折隐患,对骨质疏松老年人采取骨折风险评估,分析诱发跌倒的因素,采取预防跌倒的措施,针对个体进行安全防护指导,如厕、洗澡要站稳后才移步;上下楼梯、公共汽车要扶扶手;地板不宜过湿,穿防滑鞋,避免负重,必要时使用腰围,以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对于疼痛的患者,可指导睡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休息,对疼痛的部位可采用1:3的醋调“活血定痛散”中药外敷加PTO神灯照射,每次30min,每天2次,10天为1个疗程,可缓解疼痛。对于服用止痛药物者,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应于餐后30min~1h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 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39-0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OP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日趋严重。OP使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其导致的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OP为老年人多发病,目前占据世界常见病的第7位[1],患OP的老年人常会感到骨痛,最常见于腰背部,肋部及髂部,甚至还会引起骨折。这些都给老年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生存质量是病人对其疾病和相关的医学治疗所产生的在躯体、心理、社会地位和作用上的影响主观认知和体验。随着OP发病率的增加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OP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受到重视。OP患者除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外,还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信念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门诊病例78例,男11例,女6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岁,有腰背疼痛的占87%、腰腿疼痛、膝关节疼痛、胸痛、肩胛痛、抽搐等占13%,文化程度,小学占63%、文盲占37%。均从事农活,饮食以青菜、米饭、少量肉类,采用意大利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检查者行腰椎正位和左髋部扫描检查,以T评分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测时口头宣教并发放宣传小册子,治疗后1个星期、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电话回访,观察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生活习惯、生存质量。如患者有特殊情况、特殊需要可以电话咨询本科室。

2 健康教育内容

主要在饮食、运动、休息、治疗、心理,预防骨折并发症等给患者指导和提醒。本地区经济滞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外出工作或定居城市),老年人文化水平低,没有退休金,没有经济来源,养老主要依靠子女承担,医疗条件差,缺乏健康知识与信念,但他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渴望健康长寿。

2.1 饮食上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芝麻、海带、虾皮、核桃、新鲜蔬菜、水果等。运动以太极拳、散步、骨质疏松体操等比较柔和的运动。要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按医嘱用药治疗、复查。

2.2 指导患者运动及做家务活应该注意活动量、提重物的重量,预防跌倒、预防骨折,骨折是OP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骨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脊柱、股骨近端、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部位最为多见,其中脊柱骨折约占1/3,髋部骨折约占1/5,腕部骨折约占1/6,其余部位的骨折约占1/6。脊柱是全身最早、也是最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以压缩性骨折为主,主要集中在脊柱胸段和胸腰段[4]。告知老年人避免挑重物、背小孩等压迫胸腰部引发胸腰椎骨折或加重胸腰椎骨折的体力劳动;手持重物也只是拿重物估计能拿自己承重的1/3重量,以避免前臂骨折;根据负重能力调查表明,健康人负重力达76㎏,而骨质疏松症患者仅能负重26㎏,明显低于正常人[5]。教会患者及家属辨认家居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60%的老年人跌倒意外在家中发生,原因包括地面湿滑、杂物阻塞、光线昏暗、不适宜的家具摆放等[6]。建议患者在必要时使用助行拐杖、浴缸坐板、防滑垫、夜明灯、扶手、长物伸取仪以及髋保护垫等。

3 小结

健康教育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患者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里的有效手段,OP患者大多无需住院治疗,电话回访健康教育贯穿院后患者的跟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对于进一步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在回访过程中,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必须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公共关系等知识,提高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电话回访稳固了患者的来源渠道,将会带来更多的患者来院就医,从而扩展医疗市场。

4 讨论

OP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有明显的关系。目前OP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病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健康信念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使OP病人更为自觉地采纳健康的行为和方式,包括饮食、运动、服药方面等,使OP疼痛缓解、提高骨密度、减少并发症,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OP的基础和前提,OP重在预防,OP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长的慢性疾病。有研究显示,良好的生活方式可预防OP的发生或延缓OP的发生。因此,要提高OP病人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必须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可促进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降低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健康信念模式的主旨是通过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坚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并获得预期的结果。通过对OP病人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更客观、更具体地了解自己的疾病及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的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增利,刘忠厚.骨质疏松症研究新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2):107-112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0-42

[3]刘忠厚.骨矿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6

[4]张伟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外科认识[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12,11(1):11-14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6-0111-04

骨质疏松症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升高。骨质疏松症可导致老年人髋部、脊柱等骨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这与绝经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骨量丢失增加等有关[2]。研究显示,更年期女性骨质流失增快。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补钙、运动、饮食调节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但有研究显示,绝经后的女性钙摄入量和运动行为并未达到理想状态。本研究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信、行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绝经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50~65岁,绝经后妇女;未使用雌激素或其他影响骨密度的药物,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本市常住人口,能够顺利进行随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有恶性肿瘤、慢性传染病、心肺功能障碍等不能规律运动者,最近1年内曾测量骨密度者,最近1年曾参加骨质疏松症讲座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有可比性。见表1。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授课的方法,将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知识做成幻灯片,进行讲解,每周进行1次,每次进行30 min,并留10 min进行提问,共进行2次。发放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手册,该手册由我科自行撰写,包括骨质疏松症基本知识、运动、饮食调节等相关知识等,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加患者的兴趣,同时更简单易懂。

1.2.2研究组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个性化的健康教育:①在常规健康结束后的次周测量跟骨骨密度,并向研究对象解释测量的骨密度结果。②面对面指导:常规健康教育后,对研究对象每日的钙摄入量和承重运动时间进行评估,结合骨密度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膳食钙摄入和承重运动计划,并给予一次指导。③电话随访督导:面对面一对一指导后,次周进行随访,一方面调查进展效果,一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督导。对于没有完成钙摄入和承重运动计划者,了解其不能按计划完成膳食钙摄入和承重运动的可能原因,帮助其克服障碍,必要时根据具体的进展情况适当修改方案,以更有利于研究对象完成制定的计划。

1.3评估方法

1.3.1 一般社会学资料 采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一般社会学资料进行调查,包括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有无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绝经年龄、吸烟饮酒状况等。

1.3.2骨质疏松症知识调查 采用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3]进行调查。共26个条目,包括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知识,运动、钙知识。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分值0 ~ 26分,分数越高说明调查对象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越好。

1.3.3 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 采用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4]进行调查。共42个条目,分为7个分量表,采用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很同意5级评分法,分别对应1~5分。除运动障碍和摄钙障碍外其余均正向计分。

1.3.4 自我效能调查 采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5],2个分量表,12个条目。每个条目0~10分,总分0~100分。

1.3.5 钙摄入调查 采用3 d膳食记录的方法收集资料,膳食记录包括每天三餐、零食、钙剂,连续记录3 d。根据《食物成分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每日钙的摄入量。

1.3.6 承重运动调查 连续记录3 d体力活动情况,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每日所参加的承重运动时间。

1.3.7 收集资料方法 于健康教育前调查一般资料、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信念量表、3 d膳食记录、3 d体力活动记录。两次集体授课后当日再次调查骨质疏松症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 3 d膳食记录、3 d体力活动记录。研究组测量跟骨骨密度后,预约号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时间和地点。分别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3个月,再次调查骨质疏松症知识、自我效能、健康信念、 3 d膳食记录、体力活动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症认识的来源

60例研究对象中13例对骨质疏松症不了解,47例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统计其对骨质疏松症认识的来源,见图1。主要的来源是电视广播,其次是报纸杂志。

2.2 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时间点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比较

见表2、3。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骨质疏松症知识总得分以及钙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研究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常规健康教育后3个月,研究组的运动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2.3两组不同时间点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得分比较

见表4。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对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的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2.4两组不同时间点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的得分比较

见表5。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自我效能总分、运动效能得分、摄钙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2.5两组不同时间点预防骨质疏松症行为状况比较

见表6。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每日钙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每日承重运动时间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发生骨折,给患者带来痛苦,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也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可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髋部、脊柱、腕部等,髋部骨折对患者的危害最大。髋部骨折后患者可导致终生残疾[6~9]。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而女性的预期寿命平均将超过80岁,因此女性有平均30年时间在绝经后度过。女性在进入更年期时,卵巢功能开始减弱,不能分泌足够的雌激素,因此女性更年期开始时骨质流失的速率就开始迅速增加。WHO在1989年提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措施——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有研究显示,运动可以促使绝经后的女性性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的血流量,促进骨的形成,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但是有研究显示,虽然运动和钙摄入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绝经后妇女钙的摄入量和运动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之前经常吃钙片者只有15例,而规律运动者只有28例。

骨质疏松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等特点。有调查显示髋部骨折在1年内的死亡率为20%,发生椎体骨折的女性因相关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10]。骨质疏松导致椎骨发生压缩性骨折,可出现急性和慢性疼痛。多次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脊柱变形,导致驼背、变矮、胸廓容积下降,肺功能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心理状态、自尊、身体形象、心情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骨折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及因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有关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支出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绝经和年龄增长是女性骨丢失的两个重要独立因素。骨作为雌激素的靶器官,雌激素水平对骨的代谢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雌激素一方面可以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的形成以及钙盐的沉积,一方面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从而能抑制骨量丢失。当女性进入更年期时,卵巢的功能就开始逐渐下降,而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骤然下降,导致成骨活动下降,骨形成减少,而同时骨吸收增多,骨量减少迅速。因此对绝经后妇女采取减少骨质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采取益于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效果。常规的健康教育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其效果存在不足,近年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成为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的干预方法。个性化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个体骨密度测量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症知识包括有利于骨健康的运动方式、运动、危险因素、含钙丰富的食物、每日钙摄入量等。健康信念可使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健康行为充分了解;然后,使她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使她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运动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可以预防或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可以矫正变形,改善关节和骨骼肌的功能,增强肌力和耐力,防止摔倒,从而使发生骨折的几率下降。集体授课直观讲解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易感性、预防措施,让接受健康教育者了解采取健康行为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的必要性,增强其信心,并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前,研究对象普遍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总得分较低,说明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普遍缺乏,也说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进行健康教育后,两组总分都有显著上升,并且在常规健康教育后进行调查,两组之间的分没有差异。随后研究组进行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后1个月,两组得分均有一些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在常规健康教育后3个月,研究组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让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持续时间更久。而自我效能总分、运动效能得分、摄钙效能得分、每日钙摄入量等在不同的时间点均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知信行。在承重运动时间上,在健康教育后1个月,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研究对象在运动行为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以及健康知信行、预防行为进行对比,常规健康教育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改善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知信行,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

[1] 陈浩,冯飞,朱富强,等. 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6(1):20-27.

[2] 王兵,赵环,姜习凤,等. 绝经后女性股骨头铁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1):9-14.

[3] 陈玉平,刘雪琴,蔡德鸿. 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测定[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3): 339-341.

[4] 陈玉平,刘雪琴,蔡德鸿. 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定[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 (3):196-197.

[5] 陈玉平,刘雪琴. 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定[J].护理杂志, 2005,22(8):38-39.

[6] 孙琴,冯玉兰,邢学农.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1): 34-36.

[7] 沈彦明,孙陈静,尹彦亮. 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9):1757-1759,1762.

[8] 萧佩多,陈润芳,徐连芳.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离床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19-21.

[9] 郭伟伟,罗银珍.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 52-53.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骨密度; 干预

骨质疏松是全身性骨骼退化,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质降低(尤其是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物理强度明显减弱,骨折危险性显著增高[1]。这种隐匿性病变,有骨痛症状者不足60%,又常常与退化性骨关节炎的疼痛发生混淆,容易被忽视。骨质疏松所引起的脆性骨折是老年人最主要的骨折原因,亦往往是骨质疏松患者首次就诊的原因[2-3]。老年骨质疏性骨折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疾病,随之而来的医疗费用的上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骨质疏松性骨折目前尚无绝对有效、安全的方法使疏松后的骨骼完全恢复正常,尽早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增加骨量是减少骨折危险性的主要措施[4]。本文将2012年6月-12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观察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12月本社区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居民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平均年龄68.02岁;女92例,平均年龄62.43岁。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为中度疼痛,观察时间为半年。所有入选者均无继发引起骨质疏松的疾病。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研究前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逐步筛选,服务团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随访,因受试者需长期接受随访和干预,所以要求受试者依从性高、稳定,以自愿配合为原则,以平时生活、饮食、治疗为参考。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35例,采用不同方式干预。第1组为饮食指导;第2组为生活方式指导;第3组为药物指导;第4组为综合方法(综合前三组的干预方法)。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第1组 进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指导。(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5]。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2)食用含钙高,低盐,适量蛋白质,足量的Vit C和Vit K的饮食,每天坚持喝250 mL的牛奶[6]。多食用乳制品、海产品、豆制品,如虾、鱼、虾皮、牛奶、海带、绿叶蔬菜等。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元素,因此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相当重要,如鱼肝油、蛋黄等。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清淡膳食、低盐,注意营养要丰富。(3)少吃腌制品,饮食中的草酸盐会干扰肠钙吸收,少吃含草酸盐过多的食品如菠菜(菠菜含钙量虽高,但钙与草酸结合而不能被吸收)、莴苣、苋菜、红薯、大黄、咖啡等。

1.2.2 第2组 进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运动时,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可明显恢复,肌肉的收缩和扩张对骨骼有刺激作用,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的流失,可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适度的负重运动能增加骨量,改善骨的质量[7-9]。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太阳1 h,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慢步行走、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日光可促进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3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促进骨细胞成熟,增加骨量。还增加阻力训练(握拳、上举、抬膝)每周至少2 d。

1.2.3 第3组 相应的药物指导。用药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补钙药物,教会老人明确各种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书面的形式,把药名、用法、剂量、时间、副作用等内容写成用药说明交给患者,以便于老人记忆,并告知家属,以督促老人服药。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 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 mg[10-11]。一般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 mg,故平均每日应额外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 mg。

1.2.4 第4组 综合方法。综合上述3种方法,进行饮食结构调整、运动方式调整、用药治疗,每天坚持一系列方法。

1.3 评价标准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以种族、性别、地区的峰值骨量(均值为M)为依据:>M-1SD正常;M-1SD~2SD骨量减少;M-2SD骨质疏松症(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级);M-2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1.0为正常,-2.5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三种干预护理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人类生活方式、环境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12-13]。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病率增高,居民对此病的认识度也慢慢的提高,但是很多居民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不全面,造成预防效果不明显,骨质疏松症状没有很大改观[13]。本社康中心每年健康讲座12次以上,义诊6次以上,主要针对社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可以预防、治疗、和延长生命等健康教育宣传,对骨质疏松患者方面都进行多次不同方式进行教育[14]。由于骨质疏松病程长,还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骨折造成很多不便,困扰着很多居民[15]。多年的宣传并没有完全起到全方面的教育。本文所应用的三种干预护理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居民的自身参与,才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治疗,必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26-27.

[2]党莉.综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背痛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64-665.

[3]张岩.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195-197.

[4]王宁.全程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ODI值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6-7.

[5]贺赛美,包玲君,陈巧儿,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3):32-33.

[6]王增英,吴伏娜,钟紫茹,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78-880.

[7]陈立英,史丽丽.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784-1785.

[8]李晓兰,王慧文.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4):32-34.

[9]谢冬梅,张雪梅,岳冀蓉,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0,31(4):545-546.

[10]刘建芳,周旭文,孙晓芬,等.围绝经期骨质疏松亚健康状态患者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1,28(12):75-76.

[11]钟小梅.浅谈骨质疏松症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606.

[12]曹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34.

[13]朱明玉.优质护理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97-2499.

[14]蔡娟,李春梅,张强,等.慢性肝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7):2054-2056.

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老年;综合干预模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2-02

我国社会人口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大多数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人们对骨质疏松知识的缺乏,或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多数患者认为药物治疗是唯一的途径。然而由于当前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控制骨质疏松,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同时,探索切实可行的综合干预模式,对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1]。笔者所在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于2009年7月——2012年9月选取深圳市福田区福利中心及周边社区200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的100例给予OP相关预防性综合干预,现已经全部完成随访工作并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圳市福田区福利中心及周边社区200名老人作为本研究之对象,所有对象其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且均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分较高的能长期接受干预的常住人口,同时排除年龄不符合者、已患骨质疏松且有明显病变者以及不能长期居住而联系不佳者。其中包括男67例,女133例;年龄51-76岁,平均(56.2±5.8)岁;体重48-62kg,平均(54.1±4.3)kg;身高150-174cm,平均(159.4±12.3)cm;文化程度包括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98例,中学文化程度者83例,大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19例。将此200名老人按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成组后组间成员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文化程度以及基本骨质条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本研究OP以骨密度峰值减去2个标准差作为诊断标准。对照组除日常的媒体宣教外不再给予其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健康教育 在社区内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编写和发放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知识宣传材料,定点张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图;聘请相关专家在社区内面向老年人群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专题讲座,并于期间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帮助老年人学习以加深其对该疾病的认识;定期组织观看健康保健影像资料,积极宣传生活中有关防治骨质疏松的知识;每月均编写一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宣传知识办报并张贴于社区健康教育栏内;每月进行1次电话回访,且每2个月再进行1次家庭访视以进行面对面交流;定期对骨密度、体重及身高进行测量。

1.2.2 饮食干预 基于基础代谢功能及胃肠道消化能力的下降,多数老年人群的钙代谢极易出现负平衡的情况,其中女性老年人群由于在绝经后其内分泌功能减退更为显著,所以此方面情况表现尤为突出,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给予合理的饮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情况缓解[2]。①宜多食用的食物:宜用食物主要为一些含钙量比较丰富者,比如有奶类、豆类、虾皮以及海藻等,其中牛奶不仅含有较充足的热能,而且可有效弥补膳食中钙源的不足,为最佳补钙食品,需保证每天一杯,又如可适量在骨汤中加醋,这样可帮助钙的溶解而有利于人体吸收,但不宜与菠菜、苋菜等含较多草酸的食物共用,以防止草酸钙的生成而影响钙吸收;②少吃或禁用食物:浓茶和咖啡等均具有较强刺激性,包括所有的油腻煎炸食物,都会对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最终可对钙的吸收造成妨碍,另外,香烟所含尼古丁及咖啡因可加速钙的排除,酒精在加速钙排除的同时和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因此有必要戒烟忌酒;③合理补充钙剂:通常在40岁之后,人体对钙的吸收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因此需指导干预组老年人合理进行钙剂的补充,其每天的钙摄入量保持在500-600mg之间,同时注意经常晒太阳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而增加对钙的吸收效率。

1.2.3 生活方式干预 骨质疏松是导致发生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老年人群而言,加之机体老化和脑组织萎缩程度较大,其感官灵敏度及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确实,发生跌倒而发生骨折的几率会大大高出非老年群体,因此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应将重点放在跌倒的预防方面[3]。具体干预方法为:首先尽量改善其居住环境,确保其房间采光良好而不至于妨碍视线,合理布置家具以最大程度减少行动障碍,做好卫生间等地面的防滑措施;其次需指导其进行合理的穿戴,衣物合体而不宜过长过宽大而影响行走,鞋在保证舒适的同时还需具备耐磨和防滑的特性,尽量避免穿拖鞋;再次需在行为方面给予必要指导,如在日常变化的过程中不宜动作过快,起床先侧身借助手支撑身体以防止要不过度用力,保持腰背挺直下蹲等,另外尽量不过于负重和进行高程度体力活,注意台阶跨越及乘车安全等多方面生活细节。

1.2.4 运动干预 鼓励干预组老年人坚持进行户外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做健身操和打太极等,个别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进行一定量的跳跃运动,有资料显示,跳跃运动是最佳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方式之一,坚持1年跳跃运动的绝经后妇女,最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骨密度可增加3%左右。运动锻炼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或是傍晚进行,运动强度及持续的时间依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主观感觉费力、气短和出现微寒即可停止,通常该时间在30min左右,切忌过度运动而影响食欲和睡眠情况。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所有对象均随访3年,并在干预前后均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①骨密度(BMD)。采用我院已配备的超声骨密度测定仪进行检测,主要测定踝关节和膝关节的BMD值。②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a、血碱性磷酸酶(AKP):在禁食12h以上的条件下取晨静脉血5ml于2h内进行血清分离置-20℃冰箱冷冻保存后采用专业仪器进行测定;b、尿钙(Ca)、尿羟脯氨酸(HPr)及尿肌酐(Cr):连续2d在第1次晨尿后1h后,去第2次空腹尿10ml于-20℃冰箱冷冻保存后进行集中检测。③发生骨折例次。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两组均数差值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骨密度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的踝关节与膝关节骨密度值均较干预前有显著增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发生骨折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干预组未有1人发生骨折;对照组有6人发生骨折共9例次,骨折发生率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全世界的骨质疏松患者大概有2亿之多,已跃居所有慢性疾病的第七位,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骨质疏松症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4]。而在我国,半数65岁以上老年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其中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已高达40%,较30年前增加了3倍,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此情况估计会变的更加严重[5]。因此本研究选择50岁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也是为争取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对老年骨质疏松症而言,防重于治已是众所周知的原则。BMD是反应骨矿含量的重要指标;40-75%的血清AKP均是由骨细胞产生而来,因此血清APK水平即是骨生成活动能力的重要指征;骨吸收的灵敏指标则可由尿Ca/Cr及Hpr/Cr作出反映。因此本研究在进行骨密度考察的同时,也将血清AKP、尿Ca/Cr及Hpr/Cr作为了主要的观察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通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方面的干预后,其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

综上所述,在社区针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其科学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可可显著提高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更能较好地改善其生存质量和降低此类疾病之医疗成本,值得全社会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乔.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1,28(9):30-33.

[2] 邹竹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饮食治疗知识的知晓程度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49-50.

[3] 林华.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防治老年骨质疏松[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