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渗透; 师生关系; 技能;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41-00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健康情感、正确态度、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是地理课程追求的目标。而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地理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阵地,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辅导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的渗透
1.在课堂准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地理课堂的准备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有什么地理学习“需要”值得关注;学生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有哪些兴趣爱好亟待激发。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健全的个性品质,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针对地理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忌偏深、偏难,或唱高调,一味强调道德理论忽视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法设计要采用多种方式,既要利用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防止疲劳和厌倦情绪的发生。
在教学结课评估设计上,“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不要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防止考试焦虑心理的发生。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堂气氛中去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地理学习兴趣。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证实,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才能发生,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
其次,课堂教学管理要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应以教育者自居,不要以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课堂管理。要以信任、尊重和热爱去调动学生自身潜能,在和谐、互动、合作的民主管理中去获得自主发展。
例如在太阳能教学中,有位同学提出:为什么不能在太空中建设太阳能接收站呢?这个问题看似荒唐,但教师就应赞扬这位同学敢于超于常人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基本要求
1.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被动容器,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极大,传统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学生,是拥有许多手段的成年人的理智对无能为力的、孤立无援的头脑的压制”,因此产生中小学生的诸多适应不良问题,如厌学、逃学、考试焦虑。所以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尊重、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发展辅导的技能,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学会观察他们,评估它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这对新时代教师来讲是更加重要的必备能力。有了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就能通过课堂教学,在第一时间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这也是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所不能做到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全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等。
3.1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地理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3.2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中评价指标的筛选主要采用特尔菲法。专家组由国内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4名体育教育领域专家和14名健康教育领域专家组成,共进行了三轮专家问卷调查。第一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为96.4%。第二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26份,有效回收率为92.8%。第三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28份,有效回收率100%。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后,专家组成员对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评分形成一致意见。评分分为五个等级:“非常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较重要”为3分;“一般”为2分;“不重要”为1分。为了集中专家咨询的意见,并决定指标取舍的标准,我们对专家的评分进行了M(均值)、S(标准差)、W(一致性系数)、累计百分数的统计,并参照社会测量平均等级的方法,求出了各指标的平均等级Me,四分位数Q。按照社会测量的基本准则,取Me≥3作为指标筛选的标准。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与建议。
终身体育与健康教育
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派生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目前,关于终身体育的概念,较为公认的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1]。按人生长的顺序与经历的社会过程划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在职体育和职后体育4个阶段[2]。终身体育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龄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体到高校体育阶段,终身体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既要求衔接好中小学体育教育内容,又要求为学生毕业后终身参与体育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二是高校体育知识模块要求既包括理论方面的又包括实践方面的内容;三是高校体育过程完成后要求学生既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又能具备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行自我指导。
健康教育。现代健康教育研究基于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三维健康概念做出的解释,即: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必须具备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具体到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则要求高等教育阶段采用多种形式,使在校大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4]。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评价指标的构建
健康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是决定课程内容和选择评价指标的依据。本研究综合“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和黄敬亨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三大目标,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平台建立全面的健康基础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日常运动和生活中常见疾病、运动创伤的防治及急救技能,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能运用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诊断、评价,并根据不同时期身体的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营养膳食、运动、身体保养计划,自觉改善健康状态,促进终身健康。
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知信行模式”健康相关行为转变理论,分别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进行构建。知信行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这一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改变行为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3]。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只存在因果联系,并不存在三者间的必然性。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转变,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念作为动力。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只有对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才可逐步形成信念。当知识上升为信念,就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转变行为。态度是转变行为的前奏,要转变行为必先转变态度。
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和习惯的总和[5]。在国内,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等确立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理卫生知识教育;2)行为与生活方式教育;3)性与性卫生教育;4)环境与健康关系教育;5)自我保健方法教育;6)心理健康教育;7)卫生常识教育以及艾滋病、性病、吸毒的危害与预防教育等[6]。在国外,很多国家已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美国的健康教育课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和情感健康、性卫生、人体生长发育、不良行为对人体的危害、营养学、安全教育与意外事故预防、传染病慢性病预防等[7]。日本开设的“保健体育课”,将健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系统地向学生提供健康知识,主要教育内容为:与身心发育、疾病预防、日常生活相关的保健教育,性及艾滋病教育,安全教育等[8]。在英国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物质的使用和误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健康锻炼、食物和营养、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及心理方面。在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1)可衔接性原则。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考虑与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内容的衔接,又考虑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上以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2)可选择性原则。课程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以供不同需求的学生自主选择。3)可持续性原则。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分水平进行设计,使处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4)可自学性原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是具有较强知识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群体,健康教育内容中有部分内容是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的,在设计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时将必须通过教学完成的内容和可以自学的内容分开,让学生自学部分内容。本研究以相关上级教育指导文件为指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综合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及问卷调查结果,精选符合大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构建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如图1所示)。
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指标是表明评价对象某一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9],是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衡量、比较事物的基本依据[10]。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指标是依据教育评价理论,综合说明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本研究评价指标的构建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评价指标的统计范围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从国情出发,选择客观、简明的统计指标。2)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指标选择上力求适宜,尽量选取简明、概括并具有代表性的指标。3)全面性原则。指标的选择注意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各项指标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上比较全面反映健康教育效果。4)代表性原则。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以具有纵向、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5)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指标的具体计算数据能否得到,做到各项指标要在明确具体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上,具有可度量性、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还体现在操作过程的经济性,即在满足评估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评估的成本最小。本研究根据终身体育、体育教育、健康教育、预防医学、行为学、课程论和评价学理论和参考众多当前健康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目标为依据,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借鉴已有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根据教育规律和教育工作实际,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最终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见(表1)。
[论文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论文摘要]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该课程教学的探讨,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转贴于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论文摘要:“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我班分五个单元的活动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有缘千里来相会、我的自我我最知、生命的价值我探寻、我真的很不错和我的未来不是梦。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另外,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据报导,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春期、与父母沟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伦理学与教育学恐怕是不够的,若能借助于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辅导的帮助,那么对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裨益的!而团体心理辅导日渐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第二,活动的选题尽量小,以小见大,便于实际操作,还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多设计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根据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下是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使学生学会和他人的沟通探讨,学习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人生梦想,增强方向感。希望能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和启发。同时还希望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受,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团体心理辅导,由教师指导,班干部协助
四、活动时间:共五次,开学后每周一次一单元,每次2~2.5小时
五、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发展观
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
六、活动过程:(见附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
0 引言
大学阶段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发展、判断能力、社会经验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扭曲,社会责任感也随之下降,对学习也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所以,必须要抓住网络环境的优势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互联网的正面作用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
1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1 正面影响
1.1.1 满足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很多网站建立了“网上学校”,方便了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地查询和学习。网络知识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便捷性等特点,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非常适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喜爱。
1.1.2 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与人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网上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作用进行学习,丰富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总而言之,网络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1.2 负面影响
1.2.1 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处在正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因此,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所以,要对网络环境下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虽然大学生是具有高级文化素养的人群,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还不是很健全,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到网络思想和网络言论的影响,最终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2 学习积极性差
网络环境除了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之外,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的学生迷失了自我发展的方向,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了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网络上的影音视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思考,阻碍了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
1.2.3 人际关系紧张
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感情的抒发,缓解由于学习和生活不顺带来的压力。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两个彼此不熟悉的人可以成为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谊,形成自己的交际圈。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与周围的人交流产生困难,他们也会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原则
2.1 预防性原则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在网络环境下坚持预防性原则,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遇到的问题,坚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预防、早教育、早治疗。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中不可自拔,迷失了自我,所以,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化的轨道发展。
2.2 灵活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遵循预防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灵活性原则。这是因为大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不同。所以,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性的原则,要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灵活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的条件下,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运用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网络
在网络环境下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需要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网络。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对网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分辨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其次,可以借鉴一些具有成功经验的西方国家的网络伦理规范建设成果,比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运用到我国的计算机伦理教育中,指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计算机带来的利与弊,让大学生意识到网络还可以带来网络垃圾、网络犯罪等不良因素,要帮助大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防范手段,提高自身的防范技能。
3.2 建立网络档案,加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
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档案,首先需要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以此获得大学生的心理测验的数据;另外,还要建立网络心理测验平台,要及时更新心理测验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此外,还要配合使用“房树人”测试等方式跟踪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档案的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要制定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采取及时报告制度,建立来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心理健康监控机制,对于一些即将发生或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及时向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反馈,尽量做到提前预防。
3.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加强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高校要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制度,并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综合水平,这样便于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4 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社团的指导支持力度,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
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社团活动组织过程中,高校要选择一些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社团工作进行指导,要充分调动每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还要对社团干部的选拔进行监督,提高社团活动的效率。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社团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及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发展,为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提供一定的基础。
3.5 及时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转换成现实的面对面的心理帮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将网络上收集起来的心理健康资料进行整理,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面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