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的历史

农业发展的历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发展的历史

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日本现代农业;一改三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31.3;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0

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它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也体现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1]。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政策选择,不仅需要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清楚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应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发展条件、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得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 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等。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化。因此,相对于美国、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日本农业发展过程的许多成功经验对中国更有借鉴价值。

本文拟在梳理日本现代农业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严格来讲,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战后恢复期,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中期,大致经过10年的经济调整,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2)经济快速增长期,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通过大致10年的时间,日本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日本农业现代化开始时存在着“三利三不足”。“三利”是指战前农业基础较好(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广泛使用化肥(农民科技意识较高)、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除本州西北部和北海道,其余地方四季温暖湿润);“三不足”是指二战后果沉重(青壮年劳力大量损失、经济损失巨大、生产瘫痪),耕地面积少,小块土地多、生产规模小。战后初期日本的农地改革彻底完成了地主制度的解体和自耕农的创设[2],日本农村成了小生产的“大海”。日本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日本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欧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是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径,即以“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为路径的“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

土地改良重在改变土地属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日本的土地改良包括农户个体和国家两个层面,除了农户个体的自发行为,如对土地进行修整、改造外,日本政府还通过立法、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农田进行了规划、开垦、土壤改良、农业生产灾害预防、水利工程建造、农田道路建设等。日本土地改良的目的在于提高地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种面积。这是日本特有的农业现代化开端。

日本的土地改良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以1949年出台的《土地改良法》为标志的对水田的改良;二是始于1960年代初的对旱田的改良,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膳食结构中对蔬菜、水果、畜产品的需求;三是196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草地的改良,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畜产品、奶制品的需求和发展畜牧业。

2.化学化

所谓“化学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类物质,这既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日本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过巨大的危害和污染,包括滥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使地力下降、农作物生命力减弱,从而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增加。这样,化肥、农药轮番增施造成的恶性循环,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食品污染、饲料污染进而导致畜产品污染。

3.良种化

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作物品种改良尤其是水稻改良(日本水稻品种改良在世界上堪称一流:根据气温有特寒区、寒冷区、温暖区、暖区等水稻品种;根据灾害有抗风性、抗湿性、抗旱性、抗灾性、耐肥性、抗病性等水稻品种;根据季节有早熟、中熟、晚熟等水稻品种)放在重要地位。在旱田作物方面,1960年代以后日本蔬菜种植主要采取设施型生产方式,并在水果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方面进行研究,使日本水果业的发展同样位于世界前列。

4.机械化

机械化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始于1950年代,全面实现于1970年代。1960年代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全面普及和改良时期,也是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适用性强。日本水田多、山地多、土地分散,对此,日本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例如,根据水田多的特点要求农业机械能够基本适用于从育苗、耕地、整地、灌溉、插秧、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等水稻生产的整个过程;根据山地多和土地分散的特点,要求优先发展小型农机。日本农业机械在向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方面卓有成效。二是种类齐全[3]。农业机械有适用水田生产、旱田生产、果树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系列机械,甚至还有病虫害防治机、供料机、自动真空青贮室、自动挤奶机等。总之,到1970年代日本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牛马等农用畜力结束了其在日本的历史使命。

正是由于机械化和化学化的实现,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从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日本农业现代化所选择的路径符合当时日本的国情、国际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二、日本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在世界范围内,各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广人稀的国家所采用的先机械化、后生物技术化的道路,二是法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发达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所采用的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并进之路,三是日本、韩国等人多地少、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选择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先推广生物技术再机械化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之路。作为后起的农业现代化国家,日本基于自己的国情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这种理性的路径选择有利于此后各项农业发展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日本农业现代化开辟了农业现代化的“东方道路”[4],对东方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不具备农业现代化之欧美模式所要求的人少地多的条件,因此,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先例对中国有更大的借鉴意义。

1.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

日本于1961年颁布实施的《农业基本法》作为农业“母法”确立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并对生产、价格、流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行政机关与团体等作出了规定,加之配套的200多部农业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日本的农业立法具有严密性、权威性、稳定性的特点。日本不仅通过严密的立法程序进行农业立法,而且立法内容严密,不仅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原则问题,也包括具体的措施、办法、程序等操作性问题,此外还明确规定了违法后应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依法治农保障了农业各项改革的执行力度。日本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科技三大要素几乎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受政策更迭和人事层领导变动的影响。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作了较大的修改,确定了未来日本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一是稳定食物供给;二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三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5]。日本政府还依法建立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对土地流转实行严格限制,坚决排除非耕用地、利用农地获利,从而保护了有限的农地资源。这对于我们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有启发意义。

2.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日本政府先后完善了相关农业支持政策,如财政信贷支持政策、价格补贴政策等。价格补贴主要通过三种具体制度来操作:稳定的价格制度、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差价补贴制度。补贴政策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故此,日本政府从价格支持转向生产能力支持,从而在不放弃政府职能的前提下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这种调整保护方式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日本为了克服小农经济本身对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几乎所有的日本农民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合作组织。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农业协同组织(又称“农民协会”或“农协”)。这是日本网络最庞大、功能最齐全的合作组织。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农协会员。从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农协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共同销售、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部分生活资料,信贷,保险业务。日本农协的合作保险事业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日本农协是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是帮助小农参与现代化进程的典型组织形式。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在生产、经营方面给农民以指导,使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农协组织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主要是由两个以上农户组成的、共同利用大型设备的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的主要形式有集体栽培组织、共同利用组织、畜牧生产组织等。

三是地区农业集团。以村为基础,把区域内所有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进行统一的调整、指导和管理。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农协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政府的支持和农协对内的公益性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日本把农协制度作为发展农业的组织措施,通过1947年的《农业协同组合法》以法条的形式为其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并予以规范,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协在财政拨款与税收方面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农协对外追求利润,对内体现公益,成为日本国内最能维护农民利益的实体组织。同时,各地农协和各种研修中心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与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如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并使他们具有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素质,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面临的课题,而日本农协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4.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科技推广制度,民营的农业推广体系也是推动日本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7]。

遍布日本各地的国家级或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各县的农业综合中心下设农业实验场、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和综合调整部。农业实验场负责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属于研究部门;农业大学负责人才培养,属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普及改良所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属于推广部门;综合调整部统一协调上述三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同时,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日本的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证管理,建立了严格且完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制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日本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具有主体多元化特征,包括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院校、企业或民间的培训服务机构、各级农协、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改良普及系统等。这种多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农业人才和经营人才,提升了日本农业发展的科技实力。我们在发展有机农业、培养农业人才等方面可学习借鉴日本的做法。

5.重视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

日本农业不仅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十分重视生态效益,把农村的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组成一个个休闲场所。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旅游业与服务业的发展。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经过前后三轮的新农村建设,日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其中“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日本各地以村庄为单位,以特色资源条件为基础,开发特色产品,使每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既发展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农村繁荣,又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体,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与现念相结合,形成当前日本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气息与传统特色共存的特征。这对于我们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借鉴价值。

6.多种途径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理性推进城镇化发展

各国农业现代化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过 “钱从哪来”和“人向哪去”两大问题。日本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做法是钱靠工业反哺、人靠城市吸纳,不仅为工业增长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劳动力,也实现了就业结构的现代化。日本一方面发展农村合作事业,就地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人才,在农村推行职业训练制度,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其劳动技能。这为我们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解决农村劳动力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

三、结语

二战后,由于日本制订了适宜的农业政策,选择了适合该国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基础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完全自给并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成为高度发达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其主要标志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农业高效益化和产业化,农户家庭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消费水平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科技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

日本在二战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特点主要有:非农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对于当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时代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发展基础等,都不能与世界范围内早期农业现代化时同日而语[3]。就农业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呈三种态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基础较好的处于经典农业现代化起步期的中部地区、尚未起步的西部地区;就化肥污染来看,我国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且土地退化加重,自然灾害频繁,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或模式的选择,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参 考 文 献]

[1]

蔡世忠.河南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探究[J].河北社会科学,2008(6):120.

[2] [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M].胡浩,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85.

[3] 杨绍先.日本农业现代化之路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0.

[4] 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2-124.

[5] 孔凡真.可供借鉴的日本农业现代化[J].吉林农业,2007(5):12.

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第2篇

(浙江海洋学院 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绿色消费对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有机食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也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偏远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有机农业的自然地理优势.本文通过SWOT分析丽水市有机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丽水市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丽水市;高山农业;有机农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01-03

1 引言

有机农业发展是农业深度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对有机农业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有机农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当前,国际农场品市场上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有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相比国外,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较晚,直到20世界90年代,国家开始根据IFOAM相关标准制定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有机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贸易中心统计,世界有机农业市场销售额在2006年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占市场份额90%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发展.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有机农业将迎合市场需求,不仅促进地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而且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有机农业的发展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内我国有机农业无法迅速形成成熟市场模式,但是各地区的特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填充有机农场品市场占有率.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市场区位优势,通过对丽水市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剖析,全方位了解地域发展有机农业条件,为推动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2.1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

2.1.1 原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优质条件

丽水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9.1%,国家环保部《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丽水空气质量在全国大中小74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丽水市是天然的氧吧.区域内河流众多,其中瓯江最为有名,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处,全长达388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域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达1080多米,流经多出水电站,较大的有紧水滩水电站,玉溪水电站和青田滩坑水电站,这些电站不仅仅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库的蓄水,解决了广大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丽水市山清水秀,受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少,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优质农耕条件.

2.1.2 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

从整个长三角区域来看,丽水在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具备很好的市场区位优势的.第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的相对生活水平较高,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达到68593元,仅次于天津、北京、上海和江苏,排名第五.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都被商业开发,使得第一产业只能是外扩和外包,巨大的市场需求,推进了浙江丽水地区作为上海大城市的后花园和菜篮子培养.第二,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连续曝光,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不断重视,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提高,相比前几年,消费者更倾向于素食类食品,宁愿花更多的钱买生态有机的绿色食品.第三,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消费群体到农村体验式生活.这种农家田园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大城市,特别是有孩子的白领家庭的口口相传,以一种实体的广告传播传达推动了生态消费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2.1.3 长期发展所树立的一定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有的一些农产品发展底蕴,为丽水新一轮的有机生态发展提供了优秀品牌形象和良好的知名度.例如松阳县的银猴茶叶,拥有自己的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松阳有着中国生态茶叶第一县美誉,浙南茶叶市场拥有自己物流配送中心是浙西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庆元香菇有八百多年生产历史,自古就为宫廷贡品,2011年“庆元香菇”品牌价值已达44.01亿元,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之一.企业发展应该注重品牌打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提供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才能在市场中长远发展.

2.2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劣势

2.2.1 山区交通不便,影响产品物流

丽水地区主要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由于河道落差较大和高昂的水运成本基本没有发展航运.丽水2007年底才开通了丽龙高速,这条高速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横穿莲都、云和、龙泉和庆元,联通了浙江西南和福建北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当前,丽水地区沟通联系长三角的火车班次少,时点差.丽水市还没有运行的动车和飞机场,这些也是导致丽水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也是丽水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表现.

2.2.2 多山地,不利于大规模机械管理.

丽水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虽然总面积宽广,但耕地面积的严重受限,仅有的几个较大小平原地带也多是被居住或是商业开发,山地严重的阻碍了丽水发展大规模连片生产种植.分散的山地同时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管理,修建基础水利灌溉设施成本提高,机械翻土和收割也不利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

2.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机会

2.3.1 浙江省“菜篮子工程”政策扶持

1988年由农业部提出部署的“菜篮子工程”的市长负责制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总体充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菜篮子工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保障“菜篮子”供应也将成为浙江省今后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丽水市为浙江省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将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帮助.

2.3.2 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连年递增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高级酒店、政府部门采购和各大型超市的需求量巨大.根据《2008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年度分析报告》预测在未来的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报告中还详细说明了国外有机农业市场发展,国内大城市有机农业消费情况,有机农业品种、产量和重点有机农业企业.正是因为有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生态有机的农产品供不应求.

2.3.3 土地转让机制逐渐成熟,民营资本投资活跃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鼓励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现在许多传统实业起家的企业家拥有大量资本,正瞄准和评估国家政策发展,准备投身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希望利用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在农业经济链中分一杯羹.

2.4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威胁

2.4.1 地域优势不明显

丽水地域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明显,不像海南,有着独天得厚的热带气候,可以种植热带水果.不像东北,有着天然广阔的黑土地,可以大面积的规模化生产作业.丽水的区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江西也可以种植有机茶叶,贵州也可以开发竹炭产品,福建也可以培育食用菌.丽水地域的有机农业发展是受到本省乃至省外的竞争.

2.4.2 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台风在炎热的夏季带来降雨和降温,但是过猛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大风是对农业生产的严重打击.例如,2004年第14号强台风“云娜”,2012年第9号强热带风暴“苏拉”,2013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上千万的损失.素有“江南小火炉”之称的丽水地区也是连创夏季高温纪录,严重的干旱天气也给部分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2.4.3 市场服务平台落后,信息交流不够

相对于大城市的信息系统管理而言,丽水地区的网络交易就比较混乱,没有及时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市场的供求信息交流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地平台去更新和处理供应和需求信息,导致了大山里的好产品为人问津,卖不出去,而大城市的客户却找不到所需原料的尴尬局面.

3 丽水市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宣传,调动积极性,增强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意识

浙江省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其民营经济在全区首屈一指.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有机农业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绿色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畅通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渠道[1].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合理地加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土地可生产的规模,与此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机农业发展.

3.2 政府加强相关惠农政策的引导,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每年都会有相关的惠农的政策出台,但是很少得到用心地引导,缺少资金地扶持.在日本,对审查合格的环保型农户,银行可以提供额度不等的无息贷款,贷款时间最长可达12年,在设施农业建设上,政府或协会提供50%的资金扶持,在税收上第一年可减免70%~30%,往后2~3年内还可酌情减免税收[2].政府应当放宽对有机农业的农业贷款限度,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息.对于业绩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户主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补贴,同时加强有机农业的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3.3 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合作,走多样化特色发展道路

大力引进农业发展的先关人才,加强企业加工和大学农业调研,形成产学合力.结合山区自然资源和条件自行研发、引进吸收、创新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建设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引进优质绿色生态高效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3].发展合作社的形式,有序地组织农民种植和销售,利用合作社集体的资源联系大客户统一管理.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拳头产品的投入,形成“一乡一品”的特色格局,走多样化农产品道路.

3.4 依托科学技术,健全安全检测体制,加强质量管理

传统农业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和市场化改造[4].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相关食品质量安全部门定期地进行有机农业的质量检验,确保品牌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商标认证管理,将农户农产品质量保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管理.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出台农产品安全检测相关政策,并且加大宣传和教育,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责制,将绿色农业产值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问责制,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质量和廉政作风.

3.5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推进市场营销,保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除了与其他食品共有的特点外,更有贮藏期短、对产品新鲜度要求高等特点,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营销网络[5].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促政府和有机农业发展企业建立专门的有机农业产品门户网站,大大加强了市场农业交流信息的交流.网络营销作为新世纪的潮流将大大提高效率,从而降低风险也减少了成本.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手机软件进行最新的市场农产品需求收集,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建立网络客户群,实现订单式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通过信息品台的互动,及时了解先关市场动态,拓宽农业知识面,学习各地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模仿式发展.

4 结论

通过对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丽水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行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唤醒农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消费的意识,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加强政府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与此同时,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拉长原料生加工产业链,完善有机农业产业化体系,开辟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品牌发展道路,科技兴农,实现山区传统农业生产向科学种植的现代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崔耘.蓬莱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

〔2〕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4).

〔3〕陈修颖,叶园胜.浙江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探析—以磐安县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机化 发展 认识 思路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充分提高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认识。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械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将把农民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农业从以人力和畜务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把农民从世世代代养育他们却又束缚困扰他们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向农村二、三产业进军,向城镇进军,从而农民能够从农业之外和农村之外去获得更多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本身得到解放,而且农业生产力会得到巨大的提高,农村贫困的状况也将得到改善。

具体来说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方式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所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先进技术和作业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本增效。第二,有利于防灾减灾,从老天爷手中夺粮。在灾害天气下利用机械可以完成抢种抢收。第三、有利于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改变目前的小规模生产状况,实行农业机械化是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第四、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机发展以后,给农民开辟了与农机行业相关的就业新门路,如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交易市场等。第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实行机械从种到收全过程服务后,以往农忙季节外出农民要赶回来务农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高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充分认识当前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时期。

1997年,我们在调查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农民开始愿意雇用农机专业户为自己进行作业服务。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发展和几次粮价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有了增加,有能力支付农机作业费用;同时期人工费用也提高了,雇人干农活的人工成本已经高于用机械成本。1995年至2000年,大中型拖拉机增加了,联合收割机更是增加了。而在1980至1995年15年间,大中型拖拉机几乎没有增加。1996年麦区出现了大规模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现在回过头来看都不是偶然的,与1994-1996年的粮价高峰也极为吻合。1995年前后,农机作业跨越了盈亏平衡点,农机发展达到了质的飞跃的阶段,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历史条件。当时我们曾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现在看,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2004年,在农机化发展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年内发生的两件事就足以将它视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这就是中央政策正式提出对农民购买农机给予直接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实施。从以往国家支持农业主要是补贴流通领域和给农业工作部门投资,到国家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从过去靠行政、政策、规划指导农机化发展,到国家立法来促进农机化发展,都是划时代的进步。可以预见,今后将很快出现一个农机发展新的热潮。因此,当前不是有没有条件发展农机化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问题。

三、现阶段应以发展小型农机具为主还是大中型农机具为主。

在我国,小规模生产并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主要发展小型农机具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这里所说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主要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它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从对农机的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必须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第二,必须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现代农业技术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复合立体作业,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往因其价格较高而很少考虑它的推广应用,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理解性能、它的性价比、它的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农机。

可见,当前发展大中型农机的要求和趋势十分明显,但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是与亿万小规模农户的矛盾如何解决?在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面前,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首先是小麦产区的农民创造了小麦收获机具跨区作业的方式,在经过农户自发的探索之后,1996年农业部等五部委首次在北方11个小麦生产省组织开展了跨区机收大会战,之后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小麦产区。联合收割机跨县、跨省转场数百里,平均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在本地作业的400-500亩增加到1000-1500亩,作业时间由5-7天增加到30-40天,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有效作业时间甚至能长达50天以上,作业面积达3000-4000亩。实现了小麦收获的全部机械化以及超过发达国家的农机作业高效率和高利用率。目前,跨区作业的模式已逐步扩展到小稻等多种大田作物,从收获扩展到播种、插秧等多种作业,从北方扩展到南方广大区域,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我认为,农机跨区作业是可以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齐名的中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创造,它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化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它的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四、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发展农机专业户与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的关系。

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不论是农机专业户还是农机服务组织,都是应当扶持发展的。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农机服务的主体还应是农机专业户。目前我国农村的农机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耕、种、收三项作业平均机械水平还不高,大多数农村的大中型农机规模作业服务的比重还很低,而家家户户小农机分散作业的状况必将逐步过渡到大农机规模化服务的方式。因此,当前首先应重点扶持农机专业户发展,采取鼓励措施培植农机大户,加快推进集约化作业的农机服务方式。

当农机专业户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农机专业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必将应运而生,在一些农机发展较快的省这一发展路径展现得十分清楚。农机专业协会将是最先发展起来,它是农机户之间的社团组织,为农机户会员提供维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各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也会逐步发展,现阶段的农机服务组织应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完全不同于时期吃集体经济“大锅饭”的机耕队;二是由农机户发展或联合起来组成的,而不是由政府来组织的。它的经济关系的核心是产权清晰,它所拥有的农机具及其他资产,都是能够量化到农机户(手)个人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收益分配机制。这种在农机专业户基础上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是一种最健康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大体上可归结为两大类形式,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机户的联合体,扩大了作业的规模和范围。二是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由原来的农机户组建成立公司,实行企业化规范经营和管理,推行公司制运行机制,可大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将是农机服务的高级发展模式。

五、抓住机遇,运用好政策性补贴,加快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农机补贴的对象应以农机专业户为主。当前提供农机服务的主体是农机专业户,包括一部分农机大户,这是符合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从政策导向看,一方面目前的重点不再是解决农户家庭自用,而应鼓励专业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对农机服务组织也应予以支持,但其不是主体。

农机补贴的资金标准以机具价格的30%为宜。由于农机价格较高,如果补贴金额比例太低,调动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如果补贴的金额比例过高,受益的农民就少了,示范作用就减小了,也容易滋生其他弊端。经过调研,兼顾国家财力对农民的吸引力、示范带动作用、地区差别等因素,补贴30%是一个相对适宜的比例,这可作为一个指标性标准,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养了世界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更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经济发展得到提高,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平衡,所以,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任重道远。

一、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

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让人侧目,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经验,现将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特点总结如下:

1.计划型转变成需求导向型

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有的农业生产都要按照计划进行,生产规模、生产格局、生产产品的价格,都要按照计划确定。计划型农业经济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由于资源短缺,产品价格固定,所以生产者注重的是高产量, 而忽略了经营和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已经不再是落后传统的了,而是象征着“农村社会的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计划型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型,也需要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和现代农业知识,这是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2.确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路线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只有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粮食供给的及时性,才是证明农业经济转型成功的有力证据。所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的首要特点。

3.把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管理发展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农村面貌的变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农村依旧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城乡之间依旧千差万别。这不利于新时期农业经济的管理发展。所以,要把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管理发展的根本要求,如此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平稳建立康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4.农业生产科技化进程加快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很多学校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了、农业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类似的专业。让学生们掌握农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计算机技术,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趋势,为农业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需求,与农业经济对应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扩展

(1)农业经济管理开始关注食品科学。原来的农业发展是为了完成计划产量,而如今的农业发展是为了促进。我国三大产业分工明确,所以农业涉及到的范围就变大了,从生产前,生产中到生产后的各个环节都要多加注意。而食品质量安全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农业经济管理关注范围扩大,也加重了自身的任务,但是更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几进步;(2)农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环境经济的时代。农业的生产依靠自然,与大自然的“心情”休戚相关。所以,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两大产业无法取代的。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填补了农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许多空白,也将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3)农业经济管理趋于国际化。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动荡,由此可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而农业经济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面临这种一体化的趋势。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出口和进口不少农产品,所以在农业经济一体化方面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用的研究

我国的农业经济应用有着巨大开发潜力,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深入研究,要做到以下两点:(1)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对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深入研究的突破,仍然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2)“三农”问题的克服。农民、农村、农业依旧是我国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课题,不容忽视。

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育发展

21世纪的时候,世界许多高等院校与农业经理管理相关的专业纷纷更名,寻求更多的生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主要有三类:农业与资源经济、应用经济学、食品经济学。这足以表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体系将得到不断完善。

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

1.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的转型

农业发展的历史范文第5篇

一、渭南市“两县一区”劳动力流失因素分析(定性分析)

据统计,截至2011年,渭南市总人口530.4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39万人,占总人口比率为80%,总耕地面积为70.43万公顷,占用耕地面积为50.7万公顷,所占比率为71.99%,由此可知,作为兼具农业和人口资源的一个比较大的地级市,其劳动力流失意味着农业产值的降低和人力资本的减少等问题的凸显。通过对“两县一区”的走访调查,以及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了这三地的劳动力流失因素。

1.大部分流失的农民对自身经营的农产品失去信心。在对渭南市白水县潘家村一组的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80%的村民都是一边进行农业生产一边有副业在忙,据村民们反映,村子里种苹果树的户数由五年前的150户减少到现在的60户,减少了60%。由于村里有几处煤矿,导致地基不稳出现塌陷,果树得不到灌溉,又由于今年前半年大旱,果树产量剧减,每亩产量为3000斤左右,较之以前,产量减少了一半;每斤苹果价格在1~2元,较之前也减少了1元左右,这样一来,减去成本,收益都不够孩子上学报名用的,所以在摘完苹果之后,果农都会在镇上或者县里找一份副业。

2.农村生产资料成本增加。农村家庭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孩子教育、婚嫁、住房等。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原材料、运输费用、工人工资以及化肥农药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对生活本不富裕农民来说,这无疑更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支出。依据对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农村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最保守的估计也需要花费近15万元,还有子女婚嫁,由于不同家庭间的对婚嫁的不同态度,好多人都是举债给孩子置办比较体面的婚礼,大都选择在比较“上档次、讲排场的”酒店举行,这样一来好多农民的孩子到了适婚年龄都不得不举债结婚,这样更加多的支出是一年的农产品收入换不来的。另外,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在的村民们对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纷纷在邻近的城市买房,由此带来的建筑成本已经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种地来满足,因此农民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并且这种趋势也愈演愈烈。

3.煤矿等工业对农田产生不可遏制的破坏性。在对白水县和澄城县的调查中,了解到这两个县都是“小煤窑”遍地丛生。这两个县距离比较近,大约40公里左右。白水县的县域面积为986.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28533公顷,澄城县的县域面积为1112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45494公顷。调查组选取的白水县西固镇潘家村和澄城县韦庄镇西白村这两个行政村。在这里,了解到的是由于“小煤窑”的常年开采,已导致公路、住房和农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其中农田呈现出了“牛角缝”之类的深坑,导致农民们根本不可能对苹果、小麦、玉米等进行灌溉,再加之2014年前半年的持续干旱,农产品的产量锐减。据调查,有一户农民承包了20亩农田种植玉米,由于干旱在玉米还没抽穗的时候都已经干枯掉,导致直接损失为40000元~50000元左右。

4“.笔杆子”比农活轻。据了解,大多数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摆脱农田摆脱农民的帽子,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就受到父母的启发,“知识改变命运”,而这也恰巧是广大农民的心声,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耕作,且不说多苦多累,就是按照农民的话说“干了一年到头还是一把黄土而不是黄金,要是效益好,谁还出去打工啊”,的确,广大农民对农田观念的转变,只是不希望子女只从自己手里接过的还是一黄土,但由于他们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限制,也只能去离家近的城市打工,然后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就是“抓住了笔杆子就抓住了财富”,这样一来,劳动力外流的数量在不断上升。

二、渭南市“两县一区”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渭南市作为一个有着占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地级市,据统计,农业产值从2000年165.47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212.45亿元,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农业市根本没有显示出第一产业或者说农业的产值的独当一面,而是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一点点优势,由此不得不让引人思考,农村劳动力流失会引发一系列的影响,其对消极影响如下。影响一: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劳动力流失严重地导致主导农业产业失去活力,使得农业产值急剧下降。据了解,这三地的主要农产品为临渭区是苹果、红提、葡萄、玉米,白水县是苹果、玉米、小麦,澄城县是苹果、玉米、小麦,但据一个个行政村农民们反映,好多人都把苹果树砍伐掉,种植玉米和小麦的也就是平均一户1~2亩左右。这样一来,主导产业的发展只会呈现出产值下降,产业面积缩减的不良局面,加之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主导产业将会失去活力,直接严重影响到整个市的农业经济。影响二:影响了农村的粮食产出。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12.73万亩,比上年增加57.29万亩,增长7.58%,粮食总产190.28万吨,比上年减少1.17万吨,同比下降0.61%;棉花总产6.79万吨,下降7.87%;油料总产6.84万吨,下降13.53%;水果受生产周期影响,总产128.36万吨,比上年减少10.23万吨,下降7.38%,其中苹果96.18万吨,下降12.04%。2011年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807万亩,较上年下降7.9%,粮食总产量210.47万吨,下降20.3%。其中,夏粮面积472.79万亩,增长0.1%,产量103.93万吨,下降17.7%;秋粮面积334.22万亩,下降17.1%,产量106.54万吨,下降22.8%。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52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其中,夏粮293千公顷,下降1.6%;秋粮227千公顷,增长1.5%。粮食总产量211.17万吨,下降5.9%。其中,夏粮97万吨,下降13.9%;秋粮114.16万吨,增长2.3%。这三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粮食产量较之上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劳动力流失成为了粮食减产的关键因素。影响三:影响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这三地的农村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留守劳动力数量不多影响了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人力劳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数量是相当大的,所以现有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与原来相差甚远;二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质量不高影响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中国农村外流劳动力的主体大都是有文化有技能素质好的青壮年,性别上以男性劳动力为主,而留守务农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以及一些残病者;三是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强影响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外流的劳动力中有常年在外务工的,他们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才回家,因此他们就根本没有兼顾到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是在离家不远的城镇务工,他们同时也兼顾到农业生产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利益偏低收入增长缓慢,这部分进城的农民工敷衍农事不想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同时他们兼顾内外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对农业生产有过多的投入。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农业部门要激励并鼓励广大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起信心。农民是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要是没有农民,那么农业生产只会止步不前,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政策来鼓励流失的农村劳动力返工,比如“农业补贴政策”等,只有广大农民树立起信心,那么农业生产才会保持活力,农业产值才有可能上升。

2.建立了以临渭、白水、澄城为主的6000亩苹果产业基地。由于白水苹果口感好、口味独特,有机苹果供不应求。由此也带动了苹果包装等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临渭、白水、澄城为主的6000亩苹果产业基地,吸纳了当地50%的劳动力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防止劳动力流失。

3.多管齐下解决劳动力流失对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的问题。从前文影响上看渭南市农村粮食产出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不足,因而只有劳动投入量提高了,粮食产出量才会提高。解决好这些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继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农村的道路建设,首先要将村里遭破坏的公路修好,要使农民所种植出来的农作物能顺利的销售,解除农民担心种出来的粮食难以售卖的后顾之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守农民和找回流失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其二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村的扶贫资金,国家对渭南市扶贫资金,数据显示,2012年,渭南市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达1.7亿元,因而该项措施旨在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农村筹办小企业,比如养殖业,这一举措可以吸引一部分在城里即将落伍的劳动力回乡在家做好养殖业,从侧面带动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