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主题词:建筑 安全 管理

一、 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2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 。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3 、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4、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二、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 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4、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 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3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6 、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①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②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③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一般较大, 施工单位多,往往现场工地分散, 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交通联系多有不便,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 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单项管理形式多变,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 接触炸药雷管,具有爆破安全问题;有的涉及潮汐、洪水期间的季节施工,必须保证洪水和潮汐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有基坑开挖处理(如大型闸室基础)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的使用,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引水发电隧洞,施工导流隧洞放工时,要注意洞室施工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易造成安全隐患,如隧洞洞身钢筋混凝土衬砌,特别是封堵段的混凝土衬砌,采用泵送混凝土,模板系统的安全高空、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问题等。施工现场均为“敞开式”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水利工地招用的民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素质普遍较差,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适应及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鉴于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迅速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民工的加入,由于这部分民工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施工安全管理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加了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水利工程施工活动多为现场施工,工程量大且危险性强,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或者施工人员素质不高,都会增加水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的水利施工企业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对于事前控制缺乏力度,只看重事后补救环节,这既延缓了水利施工进度,又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增加了从业人员的生命不安全因素。

1.2 水利工程施工中缺乏必要的安全应对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条款以及规范不了解,缺乏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力度,对相关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条例没有全面落实。在水利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表现如下: 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材料弄虚造假,没有遵照标准规范进行建档;水利施工现场存在不安全用电现象;施工机械设备没有依据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缺乏文明施工意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2、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在水利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每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过程中都有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假如预测不到,再加上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必将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效益,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为了更好地确保施工安全、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进行安全预测。一般来讲,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出现以下安全隐患:

2.1人和物的隐患

“人”主要是指参与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包括施工单位的民工,他们的综合素质不高,分配任务多变,相应的工作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生事故,如触电、高空坠落等。“物”主要是指机械、材料及其设备等。水利工程施工的机械多为大型设备,各种物料都无法进行封闭隔离,会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2管理人员及其专业人员的缺乏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比较少。大部分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素质达不到安全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劳动力的任用,基本上都是临时招来的民工,其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相对较差,施工企业又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培训,这就给施工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3缺乏必要的监督

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基本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检查上,缺少相应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并且区域保护、地方保护现象严重,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甚至有的企业在发生事故后瞒报,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3、提高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水利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在施工准备阶段,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施工周边环境,对于关键环节,制定出完整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编制出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施工组织。除此之外,对于较为专业的环节可以单独编制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明确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权利与责任,使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的安全得以保证。

3.2 贯彻和落实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制

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和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把安全生产与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贯彻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水利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营建安全施工的氛围。同时,对于重点项目和技术性强的环节要实行持证上岗,并且签订安全用工合同,使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目标得到层层分解,并且能够逐步落实,以便于管理,最终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3.3 设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奖惩制度

对于施工过程中表现优秀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必要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树立安全施工的典范,对于违章作业而造成的工伤事故进行责任追查,把责任落到个人,并进行严格的惩罚,奖惩分明的制度能够促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会使工作人员形成安全意识,有利于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

3.4 要加强安全施工的专业培训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安全防范工作。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要注意安全,创造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遵守安全的良好氛围,并且进行安全施工的专业培训,把安全施工与生产真正落实到位。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要不断建立和健全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从各个环节进行预防,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水利工程能够安全进行,提高过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立珍.水利工程施工也要突出安全管理[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0(2).

[2]刘海娟.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20).

[3]孙明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全国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市政公用工程企业注重自身利益,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何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关注的角点,本文主要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展开论述。

1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施工单位在人身、设备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并不完善,其问题的根本是安全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很多安全人员都是临时上岗,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当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出现了安全隐患。

1.2设备违规使用

市政公用工程中常出现违规使用设备(如推土机、挖掘机等)的情况,一些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在操作上有很多问题,这不仅对施工损害大,对交通安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1.3使用材料管理混乱

市政公用工程在材料管理制度上不完善,常存在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单位不按照规范使用建材、钢管扣件等现象。然而,如果不能保证材料安全,会导致施工发生坍塌等情况,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1.4施工程序不规范

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并没有达到安全监督规定的标准,相关建设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安全核验,导致事后追补的现象。另外,在工程专项方案的审批上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施工单位未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单位采用未审批的"方案",为工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1.5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文。法律具有监督和规范作用,可以保障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但是目前各个监管部门并没有严格的进行相关法律的学习和执行。由于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较复杂,包含的生产环节多,导致事故处理方面的法律条文并不健全,当事故发生时如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没有恰当的标准。不仅如此,如何奖励优秀的工作人员方面也没有相关的参照标准。公司的考核制度在项目经理处也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恰当的奖惩规定可以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增加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其他工作人员有警示和鼓励双重作用,有利于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进行。

1.6缺乏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一直是市政公用工程强调的重点,但是,在实际中安全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无论是在教育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缺乏针对性。由于政府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安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培训。另外,对企业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等的培训力度也远远不够,不能真正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如何进行安全防护。此外,在责任制度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责任制签订时常常出现漏签或代签的现象,安全责任管理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实。

1.7现场与监管联动力度和文明施工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需要加强现场和监管的联动。监管力度不足会导致现场施工滞后,进而导致对现场施工信息传递出现滞后的现象。此外脏、乱、差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时的一大特征,施工过程会增加空气中的灰尘、道路不平、产生污水等,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施工人员居住环境多事简陋的工棚,条件也十分恶劣,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施工材料乱堆乱放也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然而施工单位往往忽略施工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推卸应当承担的责任,导致人们对企业产生较差的印象,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发展。因此,如果企业不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不仅会对他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利益。

2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完善奖惩机制

国务院新颁布的条例对责任制度进行了明确,当某一方违法规定时必须接受处罚,并且处罚直接与刑法相关。因此,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管理各方进行安全生产,同时必须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在监督过程中可以将个人信息进行公示的方式,将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公示,并将其记录到个人信息中,形成诚信档案机制。此外在处罚方面也应加强力度,特别是针对项目经理、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经济处罚方式对其进行直接处罚。监管人员可以采用开具罚单的方式进行现场处罚,对他人起到警示作用。这样可以规范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违法现象。

2.2建立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施工的质量对社会和企业自身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各个方面的安全生产,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尽力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故障处理效率和故障发生概率。

2.3建立施工企业安全诚信机制。

由于监管部门直接进行项目部安全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项目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将监管转移到对企业安全管理、企业与项目部安全管理接口以及施工安全上,通过建立诚信机制考核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将考核结果与市场和企业信用、资质直接相关,促进企业有效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进而建立完善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发展。

2.4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有关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法规,包括当违反安全条例时的处罚措施(按照严重程度进行),该法律条例可以对安全生产起到了规范作用,减少出现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管理者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如果企业不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监管工作,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作出公示,警示其他企业的同时提醒违反规定的企业要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规范安全行为

有关规定明确了建设施工中的各方主体的责任,管理部门进行监管时首先要清楚自身承担的责任和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在细节上,有关部门还应当进一步细化,规范其行为。可采用一票否决制的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证工程的安全生产。

2.6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

一个工程的质量能否达标,安全管理能否顺利进行,都与工程的施工人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在施工前,相关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与考核,确保其具有参与相关施工的资质,尤其是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危险性较高的操作人员等,更应该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除此之外,企业要定期的给施工人员提供提升自我专业技能的机会,让施工人员在专业性上有所提高。

2.7文明施工

市政公用工程一般会涉及道路、排水、桥梁等,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围墙式的管理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施工带来的影响,但是并不适用于市政公用工程。能否很好的进行文明施工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进行文明施工。

3总结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然而目前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中仍存在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等问题,通过加强法制和管理制度、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培训等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挺剑.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219-221.

[2]蒋金松.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75.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系统管理体系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1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现代安全管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1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2.2安全管理系统模式

安全施工系统模式如图2所示。工指令、操作规程是法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安全技术水平是社会实践的体现;环境干扰是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2.3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分析、评价及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2.3.1安全分析

这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分析正确,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

(1)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

(2)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3)至于机械与设备,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2.3.3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这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6类。

总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工序,都需要进行危险性研究。首先,对整项工序的过程作充分了解。其次,利用鱼刺图、事故树等科学分析方法,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让施工人员明白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对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操作程序,使安全事故频率和强度降至最低。

3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三级层次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细化的部分,它与一二级层次管理体系一样,由几个子体系组成,具体如下:

(1)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

(3)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4)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由安全部组织,主要负责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并依据有关法规处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资料。

(5)群众监督管理子体系。由工会组织,主要负责和监督参加工程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情况等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一、公共交通安全体系构建不足

1.安检措施缺乏。公共交通的特点是大众化、便利性、公益性,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其安全是属于公共安全,因此,安全检查是必须要进行的。这些安检措施通常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等公共交通出行中进行,其中民航的安检最严格,也最有效。安全检查措施是保证平安出行的基本前提,然而在公交车出行中,根本就没有安全检查措施,任何人都可以乘坐公交车。近年来发生的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大多是由于乘客携带了汽油,报复社会进而伤及无辜导致公交车爆燃,造成伤亡惨重的巨大代价。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之一就是安检措施缺乏。笔者有时乘坐长途汽车,发现汽车站的安检也存在缺陷。没有专人值守,乘客有没有携带危险品,根本无人查验。如果有乘客携带危险品,蒙混过关,那后果是无法设想的,所以乘客携带危险品是发生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管理不到位。科学的管理在公共交通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管理不到位,经常会导致事故更严重。例如在成都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公交车超载无人管;发生事故后,公交车安全锤找不到,乘客无法破窗逃生;厦门BRT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公交车着火之后,司机坚持开车到站台停靠,这样做无异于火上加油,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另外,厦门BRT快线建好后,有市民就建议政府部门对BRT快线的安全隐患(包括超载)进行了分析。可惜,有关部门没有采纳,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些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以及后续救援受阻,从而加剧了公共安全交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3.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缺失。良好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是公众在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自救的重要依据。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例如,即使公交车已经达到满座的情况下,还是要挤进去,以至于公交车里人满为患,乘客连正常的移动都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爆燃事故,后果就十分严重,拥挤的公交车使得乘客的逃生变的十分困难。如果对上述的公交车载客量进行限制,那么即便发生不测,乘客下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因此要加大对乘客的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公共交通安全的认识,从而有效防范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对策

1.加强安检。对利用公共安全交通工具的乘客实施安全检查是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导致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众所周知,飞机的事故率最低。除了必要的飞行技术保障和飞机可靠性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就是安检。飞机的安检最严格,连一瓶矿泉水都不允许带上飞机。笔者曾经携带一罐八宝粥,结果被收缴了。和飞机相比较,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几乎没有,因此,笔者建议在公交车系统运行中强制安检。随着科技的发展,安检技术已经很成熟,只要为每辆公交车装上安检设备,至少从技术上杜绝不法分子作案的可能性。加装安检设备会造成公交运营成本的增加,政府要在这方面给以补贴。或者适当提高公交运营价格来抵消安检设备引起的成本负担。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安检设备的成本负担和人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2.科学管理。管理是否科学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安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公交车超载就体现了管理上的缺位。公交车超载加剧了公共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公交公司不能简单一成不变地安排公交车辆,而应该根据不同时段人流的状况合理调配公交车辆,实施公交车辆的动态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流、增加运力等措施来杜绝超载现象的出现。严格遵守公共交通工具的限额人数,坚决打击超载现象。除了对超载现象的治理外,还需要在公共交通的运行中强化管理。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对公交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将公共交通安全的隐患消除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门、卫生消毒和逃生工具等各方面的维护是完善公共交通安全的必要措施。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平时用不到的工具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3.加强公共交通安全教育。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让每一个乘客和司机都有较好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在事故发生前能有一个基本的安全考虑;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临危不乱地开展自救,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序地逃生。公共交通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经常在公众中开展。无论乘客还是司乘人员,都要接受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公共交通事故演习,使得公众在心灵深处对公共交通安全具有清楚地认识,从而有效地防范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乘客和司乘人员的自救能力,尽最大程度减小公共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

4.构建良好的社会安全网。公共交通安全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上的食品安全、医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信息安全、建筑安全等方面构成了公共安全。尽管公共安全的各个方面有区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贵阳公交车爆燃事故犯罪嫌疑人怀疑妻子出轨,发泄心中愤怒,从而报复社会;另外,厦门公交车爆燃事故犯罪嫌疑人因为派出所不更改年龄,诉求无门,从而诉诸报复社会,导致了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些案例表明,良好的社会安全网对预防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假定这些不法分子心中的不满和诉求能够得到一定的释放和满足,也许这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政府部门要恪尽职守,为民服务,让有诉求的民众具有申诉的途径和渠道,不能诉求无门,以至于绝望。除了满足正常的诉求,政府还要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对普通民众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切实做到保障全民,使得民众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构筑良好的社会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