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因此,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又长期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的特点,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1、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能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资料统计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有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人均占有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5,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预测,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23年。

2、结构升级加剧能源资源消耗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使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变化十分明显。一是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我国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2004年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7.6%。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产业,其加速发展已成为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二是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吃、穿、用”到“住、行、娱”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资源消费强度增加。三是我国进入城市化提速阶段,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一个多百分点,相当于每年从农村转移1400万-1500万人到城镇。据预算,城镇人口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的3.5倍,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必然会相应增加能源和资源的消费。

3、粗放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浪费巨大

一方面,我国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能源和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低。2003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占世界的9.2%,而创造的GDP不到世界的4%,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存在。一是追求奢侈消费在一些城市中正成为时尚,盲目攀比、举债高消费的现象越来越多。部分厂商也瞄准青年群体好奇、攀比心理和新富阶层显示奢华、品味炫耀心态,不断翻新花样,诱导过度消费,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二是管理松懈造成极大的浪费。在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三个方面的浪费数量,每年约达600亿立方米;粮食从生产到消费每年浪费达几百亿斤,在一些宾馆、餐厅、学生食堂,很多饭菜没吃几口就被倒掉;电能浪费也十分严重,专家估算,如果下班后不关显示器、打印机,全国每年浪费电就将多达12亿千瓦时。三是政府机构也成为资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之一。如近几年各地盲目上的形象工程,组织没有必要的大型活动、会议等,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开发和利用,自工业革命以来,依托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则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和占有,从而实现了现代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我国成为了世界煤炭、钢铁、铜消费第一大国和石油、电力消费第二大国,能源消费已占世界总量的13.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资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资源储备将越来越少,能源资源战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核心战略之一。

2、资源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发展

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15%的发达国家,在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近50%的化石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促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和矿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我国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也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据预算,如果单位产值能耗不变,今后20年GDP实现翻两番,一次能源消耗将从13亿吨增加到52亿吨,这从现实诸多方面是无法保障的。

三、实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科学规划引导,城乡互动,提升集约发展的综合节约效应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确定城市总体项目等各项工作中,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编制“十一五”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走集约化城市建设之路。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互动共荣、集约发展。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以城代乡、以工补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一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吸纳利用工业废弃物的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保合理的产业结构。二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产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节能节水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及功能替代型产品,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三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推广应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推进清洁生产,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基础。要营造工业发展和工业生态共生效应,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使用。

3、强化政策措施,建立集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对重点企业实行收优惠政策,给予奖励表彰。二要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矿业秩序整顿力度,合理开采和保护资源。建立环境预警机制,在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建立在线监控网络。三要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标准。严把新建项目环保评审关,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关闭和处罚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

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一方面必须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在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节约型经济,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时候,绝不能单纯追求GDP的盲目增长。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使每个公民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我们还要广泛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表彰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对各种浪费污染现象进行曝光和处罚。在全社会形成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从而增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薛惠锋: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作用机理[N].中国环境报,2008-2-18.

[2] 胡鞍钢:中国资源与经济发展[J].中关村,2005(12).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处于不同地位的多个利益集团所组成。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由于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所能提供的利益成果总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利益追求则是无限的,他们总想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益主体更是极力想把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降到最低程度,其结果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必将都受到损害。在全球政治、经济日趋一体化,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使它们都能依据自己在社会中所占的利益位置享受到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利益成果。后代人也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当代人也有为后代人的利益享受创造条件的义务。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一、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

互利型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功利型思维方式而言的。功利型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地以自我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为关注和思考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而互利型思维方式的根本原则则是以互利互惠的观点来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以互利型思维方式代替功利型思维方式是实现利益互享,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互利型思维方式指导下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就应该正确认识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善待自然的目的就是善待人类。为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是高于一切的。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的“利益”的实现不仅不能与人类的利益实现发生冲突,而且应作为人类利益实现的目的和手段。如果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物种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人类就应限制其发展甚至消灭它。反之,就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护它们。由于人类的利益满足最终是以自然界的正常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因此,如果人类在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在利用和占有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对不同主体之间彼此冲突的利益需要进行协调,其最终结果有可能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从而使人类的利益需要也最终难以实现。

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要想达到利益互享的目的,就必须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任何个体与任何群体的局部和眼前利益之上。在由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构成的多种多样的利益体系中,必须把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的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放在中心位置。人们必须把自己的利益需要自觉纳人到人类整体的利益追求范围之内,切不可把自己一时一地的局部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对立起来,不可将现实的人的利益需要与未来人的利益需要对立起来,并以牺牲后者的代价来促使前者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利益需要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最终促进社会发展。

二、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转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重视科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实施可持续消费是实现利益互享、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坚实物质基础。

传统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最大特征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其结果是向自然界排放大量废弃物,其中包括许多有毒物质,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严重损害,这是造成目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可以使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失去作用。这种规律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连续投人增至一定限度时,产量的增加将会逐渐递减,直至最后产量绝对减少。但由于科学技术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点,所以,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将发生逆转。

其次,靠科技的作用可较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难题。如:资源和能源问题。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就是“稀缺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是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自然界生物种类有1000万~1500万,而人类认识的不到1000万种,有名称的10万种,利用的仅几万种。其潜在的开发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能源紧张的缓解也必须依靠科技。靠科技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估计,到2040年,仅核能加上太阳能就将占世界能源总份额的50%,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环保问题。许多环境污染靠科学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如开发和使用清洁煤技术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氯氟碳的替代物以减少臭氧层耗散物质排放,用遗传工程培育良种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等。

但科学只是为实现利益互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也有可能会使人们在享受科学成果时造成的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从而加重利益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正确认识、掌握、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使之和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达到利益互享的目标并行不悖。

改变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增加社会产品总量从而为人们的利益互享提供物质基础。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则是从节俭的角度来达到同一目的。

传统消费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消费,挥霍消费。它追求的是一种“一次性”消费方式。这不仅表现在象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等典型的一次性用品生产和消费上,可以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消费都具有类似的性质,即都是“类一次性消费”,而且生产力发展程度越高,消费中这种”类一次性”的表现就越突出。

所谓可持续消费,它指的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其基本特征是适度消费,以减少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包括许多因素在内,如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等。在可持续消费方式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不可持续消费的社会、文化及心理传统和价值观念。人们要从追求物质享受向追求精神享受过渡,从重视自然知识价值向重视人文知识价值过渡,从重视发展速度向重视发展质量过渡。同时,要把这种价值观体现到具体行动上,从而使整个社会最终过渡到一个节约的社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自己应享受到的利益。其次,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都应为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政府,在制定政策、加强宣传等各方面更要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共同为一个可持续消费社会的形成而努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利益互享目标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社会领域更是如此。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场改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人类发展的崭新模式,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对社会生活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进行重新调整,需要对它的权利和义务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它的实现,必须靠制度来保证。

广义的制度指为保障利益互享、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等。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利益互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为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领域内得以顺利实现,使不同的利益主体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利益,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国际环境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条约。如《人类环境宣言》、《内罗毕宣言》、等等。我国政府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环保、人口控制、教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制定了许多政策和制度。

狭义的制度建设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它为利益互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求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使他们都能享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的位置,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的、首要的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利益互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二个特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讲,同利益互享是统一的。因为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就在于利益纷争,贫富分化,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讲可以最终解决这个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构造一个共同富裕、共享利益成果的利益格局,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以最终使人的利益追求多样化得到不同形式的满足。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人们之间根本利益对立的消除,决定了不同的利益矛盾可以很好地协调起来,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模式是粗放型的,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档次、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提高的路子,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使人们的利益追求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损失。为此我们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在治理环境污染、人口控制、消灭贫困、发展科技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适足经济理论是可应用于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等各个层次的处世哲学和治国理念。它包含三项基本原则,即适度、合理和有内在的免疫力。该理论指导人们重视正直、诚实、勤奋、知识、智慧、敏锐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适度,是一切行为都应适可而止;合理,是表明行为造成的后果不但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社会与环境;免疫力,是指自身应具有的对风险的抵抗力。适足经济理论指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清醒认识,为人处事诚实勤奋,恪守中庸之道,理性决策,并要构建抵御震荡的抵抗力。

适足经济并非是闭关锁国的自给自足经济,而是在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成功之道。它强调每个人要有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国家也必须具有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在泰国,适足经济是扩大社区自和强化社区作为地方经济重要基础的途径。适度即中庸之道,这是在内部资源与外部力量之间以及国内社会需求与全球经济之间寻求平衡的指导方针。适足经济也是全球化时展经济的中庸之道,旨在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公平的经济增长。

过去20年,泰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3/4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99%的家庭拥有安全卫生系统以及水电供应。从1957~1997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人均收入提高了7倍,贫困人口占比从1962年的57%降至2004年的11%。然而,社会经济的不均衡现象也随之而来:处于最上层的5%人口拥有总收入的55.2%,国内的自然环境和森林也受到急速破坏。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适足经济理论就是在当时泰国社会经济变化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经济发展本身并非最终目标,它只是实现人类发展的手段。适足经济理论能够指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提高国家对外部震荡的抵抗力,规划更为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包括:减少外债,增加外币储备;加强通货膨胀目标管理,设定通货膨胀率的中期目标;审慎管理国家财政;维持政府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50%,政府债务偿还比率低于15%,政府预算中至少25%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等。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地位对策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一、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科学与实践证明,森林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mm/h还要大得多。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3,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并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的作用。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汽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21.6mm,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据测定,100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对策

1、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加快林业的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今的“数字林业”已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使林业经营和管理逐步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二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三要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2、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三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引起环境恶化而最终阻止经济的增长。在当前这个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时期,不仅要使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要使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如果采取单纯只注重生态效益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最终要导致经济效益滑坡,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也失去了物质保证。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3)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二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

3、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定义: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采取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需求,以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平衡,而对于现阶段生产相对薄弱且按地域分布不均的中国农业来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把努力的方向放在以下两点: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协调生产,所需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两点作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解决他们将会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经济法以公法性质为主,兼具私法性质,是与市场经济想匹配并体现国家适度干预经济意志的新型法律部门,是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借助社会整体调节机制,以经济增长,平衡协调发展,充分就业,保护弱势群体等为调整要务的法律规范体系。而农业经济法是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调整农业经济诸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农业经济法也将是下文讨论中的经济法的主要成分。

3经济法的原则与目标

1)公平正义,以不公平求公平:在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能力差异,这种情况下经济法给予某些主体以相对特权来实现大体上的公平。中国存在长期的重工轻农的心态从而造成了中国农业的相对弱势,而经济法所能提供给农业的相对公平对于弱势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通过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从总体上保护公民,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要充分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从这一点来说,农业可持续化与经济法的立场统一。

3)经济法作为兼具公法与私法性质的法律的一种,对于确认和规范政府对于农业的干预行为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并且有利于避免所谓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失灵的双重失灵现象,使得市场经济能够按照既定模式运行,这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维持其稳定性有着很大的作用。

4有关用经济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探讨

根据前文的解释,我们将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应该努力的方向分为两点: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协调生产及所需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提出的对策就着重对这两点进行考虑。

4.1调动农民积极性方面

1)健全价格法律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增收,也就是运用经济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制度,不允许农产品价格的虚高也不能让某种重要农产品在市场的价格过低,赋予每种农产品一个确定的的价格区间,让农产品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其价格上,确保农民从农产品上获得的收益。另外一点则是对农民的投入即生产资料的购入进行优化,扩大价格保护的适用范围,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实行保护,做到双向保护,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减小工农差距:现阶段抑制农业生产者积极性的不仅仅只有收益问题,还有大众重工轻农的不正确心态,中国逐渐发展以来,众人明白了无工不富,但却忘记了无农不稳,这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经济法要做的是将两者平等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公示,用法律强制国民把农业当作应该重视且必须重视的一项产业,从根本上解除大众重工轻农的错误思想,由此才能够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农业可持续化发展起来。

4.2协调生产与需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生产,环境以及人口所需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可持续化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整体上的发展,用使用不至于给环境带来压力的最少资源,生产出可以满足现阶段人口需求的最大贡献。或许民间的其他法律无法为之提供帮助,因为对于民间的私法来说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但是对于立足于整体效益的经济法来说,其哲学观和价值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两者之间和谐统一,不会存在突出的矛盾,从这一方面来说,经济法是干预调控经济的一种合理的手段,经济法对于调节整体化的供需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

根据整体的分析来看,如果经济法发展的主要轨迹能够与上文提及的对策大致一致,那么经济法将对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而又有效的帮助,而随之而来的将不仅仅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又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