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认识问题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文学被长期拒之门外。究其原因还是英语文学语言晦涩与同现代生活中使用语言相差太大造成的,因此,外语教育界也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实用轻素质的问题。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一个分类,是一种必要的理想的语言输入系统。文学语言是文学家们通过汲取大众化的语言经过筛选、加工与提炼完成的,因此并未脱离大众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异化。事实上,文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富与多样的语言资源,是现实生活的语言学习场景与文化知识宝典,了解相关的文学作品不光是学习语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延伸,因此文学语言的输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输入方式。一方面,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就不能充分地将学生不理解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必然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英语文学的赏析就能够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沉淀。在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即便是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也大多还是从遣词造句技巧的角度来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很多教师的英语课还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句子的翻译与句子的成分分析上,并没有对相关的文化背景,协作创新技巧与遣词造句方式进行分析,如此一来,造成了很多大学的英语课堂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英语教学的师资培养问题。教师在英语文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高等院校中,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但让这些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授英语文学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英语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仅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考试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绝大多数院校中,中青年教师也很少有参加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这样一来也就大大的制约了中青年教师的发展。要想让中青年教师教好英语课,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一方面应该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也要尽可能大的加大投入,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

二、英语文学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好成绩。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教育者一定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记单词学语法的方法,尽最大可能的不要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其语言工具能够形象的反映生活,抒感与表达思想。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元素与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才能被有效的引发,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上也是一样,学生会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其次,赏析英语文学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赏析英语文学作品,不光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常识,且文本中的词义、意象、情感、意境、主题、思想与社会意义也都能够在赏析的过程中实现重新建构。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运用英语文学技巧的机会,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具体事实,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理解,包含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也包含对英语文学文化赏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英国文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态度,意图与某段某句中的逻辑关系,最终根据所分析出的结论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判断。这样不光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终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践到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此外,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是培养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摇篮,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的英语教育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考取这样那样的证书,结果让学生疏于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从乏味的说教中走出来。将人文教育有效的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一定要阅读,赏析与评论一定量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才能掌握正确的语言使用方法,最终成章成为有情怀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在学生不断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还能感悟历史与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整体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如何将英语文学文化赏析融入到学英语教学中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只是近年课改的热点问题,只有实施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才能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分解总目标,把握小目标。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目标,要通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教学目标的顺利进行来完成,只有使这五个教学目标达到高效,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达到高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目标

一、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日益泛化

中学语文学习的范畴就越来越大了,而且越来越趋社会化,日益地走向生活。中学生关注和求索的对象为各种报刊、书籍、戏剧、影视、招牌、广告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生,这些对象都可以作为他们深入学习的教材,可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远远超出课本之外;对于语文能力的训练,也早已不单单的局限于课堂的范围内,正是由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泛化,才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智力背景给初中生学习语文,让他们拥有一部生动而且丰富的教科书,让他们有大显语文能力身手的用武之地。

2.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日益分化

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开始分化,有的人是始于小学的高年级,有的是进入中学后日益的明显了,并且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

3.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得到强化

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理解并运用语言时都离不开思维。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互依伴的过程实际上便是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就语文学习自身来说,也属于思维训练。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培育学生爱国的情感、社会主义优良道德品质、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审美情趣及文化品位的提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学好语文的自信及良好习惯。吸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关心当代生活中的文化,并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想象力和创作的潜能。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依据巴班斯基的观点,有效、最优成为了衡量最优化理论的标准。要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目标,要通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教学目标的顺利进行来完成,只有使这五个教学目标达到高效,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达到高效。

1.打牢“基础知识”关

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决定着其语文能力发展的快慢。因此,我们提倡教师要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且这种教学是立足于运用的基础之上,做一个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负责的语文教师。

(1)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修辞、语法、基本的文体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

(2)实施策略

首先,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基础知识当中的一些规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以减轻负担。第三,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四,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第五,把基础知识的教学立足于文本,恰当的运用。对于基础知的教学,也应立足于文本,给学生以训练的机会。

2.有效落实阅读教学

首先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一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二要“能够快速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式,扩宽阅读范围,开拓自己的视野。”三要“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拥有一定的速度,阅读浅显的文章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四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五要培养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习惯,树立终生读书学习的信念。六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报刊文章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作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其次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理清思路,能够对主要内容作出正确的理解,能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课文的大致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出现的疑难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是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让写作教学也变得情趣盎然

(1)教学目标

写作教学应完成以下培养目标:“要有感情写作,力争表达出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受和真实体验;要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45 分

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写作,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 次;能在写作中总结出经验,体会到进步。

(2)实施策略

首先,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须明确。对于初中学生的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小事、热爱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写作思维需培养。写作思维的核心内容便是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换角度看问题、辩证的看问题,会使文章立意变得很新。

4.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施策略。第一,应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应该总结出听与说的基本要求。第二,把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口头语言便没有书面语言,第三,把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第四,在学生的讨论回答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第五,为学生提供展示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

5.切实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自主的举办文学活动,具备组织、筹划、协调和实施能力;能主动的发现并探索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备合作精神和参与精神,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素养 激发兴趣

一、幼儿师范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内涵

幼儿文学素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通常表现在言语、举止和写作,以及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等方面。未来的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未来教学中所具备的文学及文化知识结构及程度。一般认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一定的幼儿文学理论。(二)了解一定的文学常识。(三)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四)养成文学阅读的习惯。(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生,一名能胜任现代幼儿教育的教师,在文学知识掌握能力上,应该具有广阔的幼儿文学阅读视野,并善于在阅读中主动培养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在文学知识的分析运用的能力方面,应该具有良好的幼儿文学审美鉴赏和必要的改编创作能力;在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技能方面,应该具有幼儿文学朗读、讲述、表演指导以及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幼师生文学起点低,知识基础差,文学素养薄弱,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幼师学生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突出表现就是对幼儿文学的学习兴趣欠缺,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是上课搞其他的动作,玩手机,做手工,屡禁不绝。教师简单粗暴的强制学生听课,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究其原因是,幼儿文学理论枯燥无味,知识点繁多。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幼儿情趣的作品,学生多是离开童年近十年,童心多泯灭了。自然对幼儿文学作品失去兴趣。因此要提高幼师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幼儿文学的学习兴趣,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提高幼儿文学教学效果,问课堂要效率

学生学起来没有趣味,很大原因归结到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缺乏趣味性。

文学知识是枯燥的,教师可以将文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结合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身边的事来分析讨论,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将幼儿文学文化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幼师职业教学中,学生对舞蹈、美术、手工、音乐课的兴趣程度普遍要比文化课的兴趣要高。幼儿文学教师教学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平时将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激发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课的兴趣,把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幼儿文学,激发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它凭借着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成为革新“教学模式单一、教法学法刻板、效果少慢差费”的传统幼儿文学讲堂的一剂“良药”,促使幼儿文学教学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高科技化趋势,增强了教学的情趣和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声光影视效果,让幼儿文学的概说、幼儿文学的特点、幼儿文学的发展历史等章节更加精炼直观,各个时期的作家简介以声音和图片形式展现,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兴奋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杨红樱这么漂亮,郑渊洁那么帅气,还那么有才华呀!”这些兴奋的信息显然是以前用传统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以前学生上文学课就做手工,爱听不听的情况基本上得以改变。

幼儿文学中文学作品的展示和阅读教学在引进多媒体教学更能凸显兴趣教学的优越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空前的,以前学生学习主要是靠朗读,这些浅显的儿童文学作品光靠读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的选读的作品大多是经典文学作品。如儿歌教学中的儿歌《雁雁排成队》《妞妞扭牛》《四和十》等多在开放的网络有儿童编演的视频,下载整编成教学视频,学生在配好乐的视频中,边看边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他们上课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有趣童年,好多同学还想起儿时唱过的儿歌,脸上洋溢着天真活泼,多媒体视频唤醒了她们的童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童年更有趣的呢?

当然,在幼儿故事、童话、儿童剧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更加显示出激趣教学的优势。

为什么引进多媒体教学幼儿文学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是再好不过的手段了呢?因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也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这绝不是一台录音机、几张幻灯片所能够比拟的,它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视、听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激活学习的内因。尤其针对基础知识较差,文学底子较薄,对于直接感知的内容掌握较快,对于要求思考和理解的知识掌握较慢的幼师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免去教师许多无谓的唇舌之苦。

多媒体课堂中实施幼儿文学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以往幼儿文学教学“听、读、背”的单调、枯燥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网络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尤其有利于文学素养的培养

网络学习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打破了课堂空间条件约束的限制,再加上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同传统现代教学媒介相比,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固定、单向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力量,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推动力。

现在的幼师学生都有手机上网。比如上幼儿图画故事,就是要求同学们将选读的故事改编成图画故事,两节课就创作好,或者先布置好,一周后进行评比,将色彩线条、故事连贯表现好的图画拍成图片挂在我在qq群空间设立的学生作品展示栏目。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被挑中作品的学生仿佛是发表了大作品一样开心。在我的qq空间建立学生的群,学生作品在空间被转发评论,交互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个人不怕累,怕的是累后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谁还有兴趣去做事情。我大面积的鼓励挑选入网的作品,对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起到了意外的效果,学生绘画技能、语言表现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表演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五)幼儿文学中选编大量的幼儿故事和幼儿剧,开展以班级讲故事比赛和幼儿剧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这两个模块文学兴趣的好手段

就拿幼儿剧《小熊拔牙》为例。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表演竞赛,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参与进编演的角色中,分角色,记台词,道具的准备,学生都很积极,因为人人都有角色,人人都有表演的欲望,老师就是总导演。三周课内课外都在准备,经过老师学生自导自演的儿童剧就像模像样地登台演出了,学生在准备阶段就获得极大的乐趣和技能的提高,是传统课堂教学几个月才能获得的教学效果。表演短剧,调动学习幼儿文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幼儿文学的学习更是如此。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六)幼儿文学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开放性考查考试形式,调动学习文学的兴趣

戏剧影视文学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四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17-03

古汉语教学一直是语言课教学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从20世纪80、90年代以外,大多数研究者关于古代汉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建设、理论探讨和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等方面。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到古代汉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应将文化有机地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趣味性,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但是,多数研究者关注的都是对一般院校都普遍适用的教学看法,极少有人从地方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古代汉语教学。笔者认为,针对地方院校特殊的区位和民族特征,地方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应做到四个结合,即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结合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扩展教学的视野;结合地方文化丰富教学内涵;更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结合各专业特点,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专业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文秘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则要强调古代汉语的工具性,即如何让古代汉语为今后所从事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和文秘等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又应该区别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的古代汉语教学。比如当前保山学院有三个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分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文教育专业(专科)和文秘专业(专科)。对于本专科层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的这样几个专业,虽然古代汉语课程都是这些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很显然,我们应该结合几个专业的专业特点,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的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没有今注的古代白文,提高古典文献阅读水平,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等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中学文言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的中学语言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的能力。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的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发掘整理和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准备素质条件;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中学文言作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并顺利地进行中学语文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文秘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确立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能运用语言学原理,整理所获得的语言材料;掌握领会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文化修养。三个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因此课程的侧重点也就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教育专业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中学语言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能力;文秘专业侧重的则是运用古汉语的语言规律指导处理语言材料的能力。

二、结合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扩展古代汉语课的教学视野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属于语言类的专业主干课,其主要传授的内容离不开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这几大块内容。音韵,显然是古汉语的语音,这是古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硬骨头,在目前的古汉语教学中,关于音韵的教学普遍存在老师害怕教,学生害怕学的困惑。但是,作为老师,害怕教,我们却不能不教;作为学生,害怕学却不得不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在讲授古汉语音韵时,一般通过介绍上古、中古、近古语音的区别和联系向同学介绍古今汉语语音上的演变发展。但是,学生大多都是学了就忘,能够真正理解的太少。然而,如果我们结合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来进行古汉语的音韵教学,就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以学习古今汉语声调演变为例,我们知道古汉语的四个声调是平声、上声、去声以及入声,而现代汉语的四声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从古四声到今四声,汉语的声调系统是如何演进与变化的?关于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我们有这样的口诀:“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平声、上声和去声在古今汉语中的区别不大,但是入声字是古代汉语有而现代汉语无的东西,因此,在介绍古汉语入声字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介绍入声字的特点,更有注意传授入声字的识别方法。入声字的识别上既要联系普通话的读音,也要联系各地的方言。比如,在云南方言中读阳平而普通话中读去声的字一定是古入声字,例如“肉”、“木”、“六”等字。

在古汉语词汇的教学上,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会及时地反映社会的瞬息万变,汉语也不例外。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大的。从词的构成上来看,汉语词汇由以单音词为主发展成了以复音词为主的形式。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反映新生事物的新词新语。然而,从古汉语词汇到现代汉语词汇,我们还是能找到许多“联系点”,清晰地看得见语言词汇发展的脉络。有些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中至今还存在着许多古汉语词汇,通过与这些汉语方言词汇和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古汉语借词。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古汉语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如白语的一些汉语借词都保留了古汉语的本义:白语表示肚子饿的词汇是“腹饥”、表示砍柴的词汇是“斫薪”,表示台阶的词汇是“陛”等等,这些词语古汉语词汇保持了出奇的一致性。通过与这些民族语言词汇的对比,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古今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在古汉语的语法教学中,地方方言和民族语言也不能小视。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要素。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形式从古到今都是基本保持一致的。比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和“沛公居山东时。”(《史记·项羽本纪》)采用的是“主—谓—宾”的语法结构,这也是我们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形式。然而,我们知道,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等等。我们在给学生讲授这些语法现象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举古文中出现的例子,学生往往不太容易接受。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当地方言或者是民族语言,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那么一个个生硬的语法现象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我们可以请班上的白族同学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来问“你吃饭了吗?”这样一句话,我们就会发现白语中 “你吃饭了吗?”这句话的语序是“你饭吃了吗?”,这就是与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中宾语前置较一致的现象。而腾冲方言中疑问句也常常采用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例如“你哪儿靠?”说的是“你去哪里?”可见,通过与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对比,我们能形象生动地说清楚古汉语的语法问题。

三、结合地方文化,丰富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内涵

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和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地方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在阅读古代文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从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在进行汉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汉字的结构与地方的文化巧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地方文化欣赏中了解汉字的结构。比如“婚”、“娶”、“妻”等字和古代的婚俗密切相关,而这些婚俗在我们云南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还存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婚”字的解释是“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古文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意思是“婚”字是指女子出嫁,因为古代的结婚礼都是在太阳落山后黄昏时举行,所以“婚”字中带有一个“昏”字。这种婚俗在大理比较典型,大理民间有“黄昏姑娘”这样的民谚,说的是娶新娘子要在黄昏的时候进门;即便不是黄昏时候进门,行拜堂礼和换装礼也一定要在黄昏和天黑以后。丽江宁蒗的摩梭族的走婚也是在夜晚进行的。而在我国各地的婚俗中都存在的晚上“弄新房”的习俗更是“结婚”字中“昏”的体现。“娶”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字左边为耳朵形,即后之“耳”字,右边为“又”,即人的手。《说文解字》对“取”的解释是:“取,捕取也,从又,从耳。”而对“娶”字的解释则是“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这个字反映的是古代的一种抢婚的习俗。抢婚习俗也是云南民俗中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在保山的瓦房乡徐章等地,解放前都还存在男子夜晚用被子“裹”女子的婚俗。又如“美”、“尾”、“羌”等字与古代的服饰文化有很大关系。“美”字的甲骨文其字形下从“大”,“大”是正立的人形,头上戴着羊角或羽毛之类的装饰物;“尾”字的甲骨文则像一个人长了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羌”像一个人头上戴着羊角状的装饰物。这些特征在保山的文化典籍和少数民族的服饰中都可以找到。比如保山著名的“九隆神话”中就有“衣皆著尾”的记载,白族、彝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至今都还有衣尾的装饰。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的介绍无疑会让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产业更浓厚的兴趣,对汉字的构造也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延伸性的文选的选择上我们更要紧密联系地方文化,比如针对保山学院的学生,我们选取了一些有关云南或者保山的古代文献,诸如晋·常璩的《永昌郡》、保山籍文人张含的《升庵序》、南诏阁罗凤的《南诏德化碑》等一些非常具有保山地方文化特色的文选,让学生在学生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家乡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作贡献。

四、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地方院校的学生的生源多数是来自省内,且多数是中学时候成绩不是很拔尖的同学。学生的底子相对于发达地区的院校的同学要薄弱,加上学生普遍认为他们的专业课程中,语言类的都比文学类的难学;古代的都比现代的难学。古代汉语既是语言类课程,又是“古代”的课程,当然是被学生列入到了头等难学的课程中。我们承认,古代汉语课程由于其本身较强的理论性,加上与现代汉语的一些差异性,确实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但是难并不完全等于“不好学”,只要我们教育者肯下功夫,多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不断增加古代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我们就可以将古代汉语的“难学”转化为“好学”,将学生“害怕学”的情绪转变为“喜欢学”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一)采用新型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古代汉语课程由于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离现实生活较远的古代的东西,加上学生先入为主的怕学心理,如果我还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低。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这一章节的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幻灯片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整个形体演变过程,同时也可以链接东巴文等一些象形文字材料;在古代文化常识等章节的教学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古诗词格律等章节的教学上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等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从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授课的信息量,让学生了解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的一些现代通讯工具,例如通过手机短信、QQ、E-mail等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学习心得、学习方法等的交流。这样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接纳和喜欢上枯燥的古代汉语课程。

(二)以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古代汉语课程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工具课。无论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还是语文教育或者是文秘专业,从长远的培养目标来说,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实践,要么是指导阅读古代文献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要么是指导中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么是指导公文写作或其它语言文字材料的处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在音韵、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介绍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寻找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与古代汉语的相似点,并尝试写小论文,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也督促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古汉语的相关知识。在古诗词格律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近体诗的格律特征和词的词谱自创一些简单的格律诗、词作和对联, 让学生在创作的艰辛中体会古典诗词的音韵美,同时也收获成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在介绍古代的姓氏时,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或去家乡查阅族谱,分析不同年代的取名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古代取字的一些常见方法为自己或同学也取一些字,这样的实践活动就像一些小小的文字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古汉语知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尊重个性的社会,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方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更应当切忌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还学生以阅读和思考的个人空间。比如,在进行文选的学习时,可以请一些同学先来解说分析,然后全班同学讨论和质疑,教师最后才作简单总结。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自觉性,同时也能集思广益,发现学生观点中的闪光点。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以灵活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布置主观题和创作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研究思考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上是笔者对地方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一点粗浅的思考,恳请方家批评指正。当然,关于古代汉语课教学的思考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古代汉语教学者的一个长期的课题,只要我们立足学生实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多个方面下功夫,一定会使我们的古代汉语课程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吕志.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

[2]张春燕.试论文化与古代汉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3]陆蓉秀.秘书专业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尝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