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公共管理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信息化 工程 造价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我国工程建设中,常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信息系统涉及到各方面的业务如投标报价、合同信息、进度信息、质量信息、成本信息、材料信息、索赔信息、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但大部分是单项低水平开发,工作重复,不能形成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系统。 信息系统有效性差,不能适应急剧变革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系统资源得不到共享,综合性能功能难以实现,系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市场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市场化信息数据收集口径与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内在要求的不完全一致性,导致信息的通用性和效益性降低。施工企业和有关机构收集的信息数据缺乏统一的口径和属性,及时、充分地对信息数据进行利用困难重重,各种信息数据相互不兼容,可比性和通用性差。
2、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片面重视静态定额管理。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仍是注重工、料、机价格的静态性、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从而导致估算、概算、预算、决算分离,工程造价的静态定额,其参考价格很难充分反映市场的即时价格变动,因而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3、工程造价控制只重施工而轻设计,造价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建筑市场的发展要求。
4、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工程造价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
5、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人员是相近专业,他们无法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降低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发展趋势
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量的日益增大,工程项目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的信息数据流量也逐步增加。
2、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与工程造价管理有关的各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在工程立项、审批、核算等业务方面的信息沟通与交换日益频繁,因而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市场化的基础上必然需要处理大量的不断变化的信息数据,这要求工程造价管理的各级机构要进行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调整控制,进入市场是工程造价形成的必然方向。
3、市场经济中工程造价信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与日俱增: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工程造价相关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纷繁复杂,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必须以全面的市场信息为基础,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筛选、整理、分析,才有可能实现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
三、信息时代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现状,我们必须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具体对策有:
1、从设计上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控制片面重视施工控制而忽视设计控制,实际上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手段是设计,因为工程设计决定工程设计方案、构造方式、所用材料以及设备种类、型号等对工程造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有。第一、建立完善的工程设计评审机制,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先进性。第二、工程项目业主要精心选择设计单位,通过招标形式来选择高素质的设计单位,使项目工程的投标、招标真正市场化。第三、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使设计单位能从业主利益出发,全心设计出低成本的设计方案。第四、尽力克服设计中的人为因素,业主与设计单位建立有效的、合理的约束机制。
2、进行设计、施工全过程管理控制,合理估算工程造价。第一、在工程投资总额之内,将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结合,达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大力控制工程造价。第二、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引进市场价格竞争,降低工程造价。通过市场选择、竞争确定采购价格,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吸引符合资质的承包商或供货商参加竞争,通过法定程序选择报价低,时间短,具有良好业绩的承包商,经评议后择优选择合理低价中标单位,从而有效降低工程费用。第三、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降低变更费用。工程实施过程中,为降低工程变更费用,应提高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招标文件的质量。第四、实行竣工结算审查和财务决算审计,防止施工单位多估冒算,并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项目实施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
3、积极稳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的配套改革。第一、改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看定额,定额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动态管理上,不断完善价差调整管理办法,定期材料价格信息和材差调整系数,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价差调整管理办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装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参与市场竞争。第二、建立较为完备的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法制经济和竞争经济,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要完善法律法规,使工程造价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需要,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第三、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管理。信息时代咨询中介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我国咨询人员素质差,业务行为不规范;不公平竞争和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因此政府监督部门应从加强管理,理顺体制,建设部门强化对造价咨询业的统一归口管理,健全法规,加强治理整顿,积极培养咨询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大力推行执业资格认证,力争使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大提高。
4、工程造价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国外的科学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的先进体系,工程造价师要适应把握未来。工程造价人员应学习国外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发展社会咨询顾问服务。政府必须大力提倡和扶持,实行管理社会化和专业化,建立专业知识和实际经济丰富的社会咨询顾问队伍;在科学管理上,注重资料的积累和信息的反馈,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及时获得信息的反馈,才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工程造价的发展趋势,预测工程造价,大幅度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水平。
5、运用互联网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工程造价的管理与互联网的整合无会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新的发展。管理职能部门力求信息网、软件间的整合,缩短录入材料价格的时间,提供即时信息,逐步实现信息网与进度控制的整合,为在信息化时代工程造价的全面动态控制奠定基础。
四、结语:
要实现建筑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在工程实施中,项目参与各方由于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而阻碍了各方信息沟通,并导致了工程建设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因此推进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要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加强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和处理,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信息,以适应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和信息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财务管理 创新策略 预算管理 高校特征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0(2013)07-08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办学的权利不断扩大,高等院校进入了快速建设和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使筹资、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经费运营在加速增长,这些特征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
2007年,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全面实施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制”。它的主要内容是: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这次预算管理体制的创新给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等政策的实施,使高校多年来的资金流向发生了本质变化。虽然高校多年结余的资金还属于高校管理,但这只是经济指标,不再是高校自由支付的现金。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强调按部门预算和计划申请使用财政资金,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等新的政策出台,使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时期,高校的财务管理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特征?如何尽快适应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变化?怎样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发展和创新?这是摆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面前需要探讨的新课题。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这些课题,以达到尽快适应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环境的目的。
一、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
1.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的财务压力和风险压力也在加大。高校独立招生、自主办学以后,使高校最近几年进入了高速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而财政下拨的资金远远不够使用,于是很多高校就采取了向银行贷款的形式进行筹资。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向银行贷款的数额也在加大,这些贷款主要以信用款为主。由于高校主要资产具有公益性质,不能用作贷款担保和抵押,使银行给高校贷款时放松了对高校贷款规模的审查,于是一些高校就盲目扩大贷款数额,高校由原来的存款户一下子变成大的贷款户了。众所周知,高校的收入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收取学生的学杂费,很多高校本年度的收入已经用完,一般是用下一年的财政拨款和学生的学杂费作为还贷资金。但是,财政拨款和学生学杂费收入增长又受到生源变化和国家财务政策的制约,于是盲目扩大贷款使高校财务压力骤然加大了。而且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基建财务管理的业务知识和经验,缺乏财务监督,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存在了隐性风险,一旦还款期到了贷款还不上,财务风险就会凸显。
2.高新技术的运用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在新的时期,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信息传播处理、反馈和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借助“网上银行”的平台让学生“网上缴费”,为教职工发放工资和补助,报销和支出财务活动经费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使财务管理工作既快捷又方便,高校的财务信息也一目了然。但是,高新技术的运用对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内部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存在着效益与风险的矛盾。如果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严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就会使财务管理出现漏洞加大财务风险。另外,在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设施进一步扩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工作量的成倍增长,高科技技术的使用使一些年龄老化、学历低下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这就需要财务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人员向财务管理网络化、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同时,也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努力学习和掌握高科技技术,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3.财务管理从微观技术层面转向宏观调控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高校的教育经费形成了多渠道筹资的格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实践,很多高校的办学资金由原来的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九个方面精简到财、费、贷三个方面。在办学筹资方面,很多高校的收费收入已上升到主渠道地位,各块资金所占份额的顺序由以前的财政拨款、收费收入、银行贷款演变为收费收入、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就充分表明了高校自我筹款能力在逐渐加强。同时,高校的资产负债核算能力也得到明显加强。随着高校选择银行贷款作为加速扩建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负债总额的高涨引起了政府、贷款银行和学生家长的密切关注。作为债务单位的高校,由于资产负债率的攀升,还本付息的压力逐渐加大,也产生了负债核算和监控的内在自觉。另一方面,高校在缓解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知名度、推进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和防范潜在财务风险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所以,面对繁琐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纵横交错的内部利益关系,高校的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了管理运行体制,将财务管理重心更多地转向了宏观调控层面。
二、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在新的时期,高校内部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和可持续发展。正确使用财政拨款和筹集的资金,发挥好新时期财务管理对高校发展的正面作用,更新理财观念,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加强预算管理与预算执行,优化配置财力资源、防止财力资源流失,是高校财务管理迅速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轨道的有力措施。
1.更新观念,健全制度。高校的财务管理包罗万象、错综复杂,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和各个部门的工作,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规模。因此,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高校财务活动、确保财务安全的根本保障。作为高校领导,在看到高校扩招给学校带来机遇和活力的同时,还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成本效益理念。学校领导要责成财务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学校经济秩序。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以绩效为导向,采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成本与效益相比较”的理论进行成本效益管理,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对学校资产、资金的使用上进行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积极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新举措,形成增强学校财力、多渠道办学的新格局。其次,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一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考核机制,实行量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学校资产的采购、领用、入库、管理、报废制度,实行统一管理和分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措施,防止学校资产无端流失。二是要引进“资本运营”管理理念,进行资本化的财务管理。针对高校存在的因贷款规模大,还款时间集中而导致资金流动困难的现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处理好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学校领导还要定期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和分析,使各项财务活动有据可依。这样,就可以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
2.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不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还是高校经济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预算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高校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建立起有标准、有决算、有考评、有执行、有约束、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加强预算管理。高校的预算编制应采用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绩效预算。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围绕“实现财务预算,落实财务政策,严格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的编制。力争做到:在制定经常性预算时以收定支、确保平衡,在制定建设性预算时按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在制定偿债性预算时必须打足留够,确保贷款资金按时偿还。
(2)强化预算执行。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要遵循“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纳入预算管理”的原则,进行强化预算执行。因为强化预算执行可以保证高校各项收入全部足额入账,以减少现金截留、现金流量安排不当、收不抵支等财务风险的发生。
(3)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会人员要加强资金支出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证资金专款专用。这样可以确保高校教学、教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科学、规范地考评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这是一条寻求降低教育成本的最佳途径,能有效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优化配置财力资源,严防财力资源流失
财力资源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因此,必须优化配置财力资源,严防财力资源流失,才能保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首先,要优化配置财力资源,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高校的预算管理过程就是优化配置财力资源,实现成本的最大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办学规模都有超常规快速发展的现象,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也日渐凸显。重复建设、财力资源闲置和浪费、教学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出现使高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暴露出来。笔者认为,首先,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开源节流、整合学校各种财力资源。有利用价值的财力资源尽量使用决不能闲置,一定要保证教学设施、教材、教具的使用率,尽量减少重复购置和闲置。其次,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统一入账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财物借还制度”,严禁学校财力资源“体外循环”,防止财力资源的分散和流失。使高校的财力资源管理进入物品登记信息化、跟踪监督长效化、管理机制利益化的轨道。
总之,新时期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改变财务管理理念,处理好大局发展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良驹.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观念创新.会计论坛,2007(3)
2.杨德玲.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机制创新研究.商丘师范学院院报,2009(5)
3.吴密.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与机制创新.财务管理,2009(2)
4.康智云.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观念创新.财务管理,2009(5)
关键词: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
关于公共管理要素说
公共管理的要素,它与公共管理的资源是有一定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它既非物质的亦非心灵的,是社会中唯一的存在,是一种“中立”的东西。所谓公共管理要素,就是构成公共管理的必要因素,离开公共管理要素,公共管理工作就无从开展。公共管理要素包括公共管理权力、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素质和公共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权力
公共管理权力,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所拥有的行使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控等职能的权力或权限。公共管理权限的行使标志着某一公共管理主体有了公共管理权力的要素,这种权力需要社会的授予或承认,不是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组织想有就能拥有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共管理权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授予的管理权力,因为,它是很重要的公共管理主体争夺的稀缺资源。在传统的体制下,公共管理权力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管理要素几乎都是由政府垄断的,其他公共组织一般都不具有公共管理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作为公共管理第一要素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向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分散。
公共管理权力是公共管理的第一要素,对公共管理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无形资产,这种公共管理权力有时候是所有的人或所有的组织随便可以拥有的(例如,上面我们讲到的不求回报的治理公共厕所和不求回报的打扫公共卫生)。但是,拥有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要素和需要得到回报的公共管理要素却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组织想要拥有就可以拥有的。一般地讲,拥有一定的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权力属于政府,例如国家机器、国际间的公共事务、国家的发展计划、对国家整体上的管理等都需要纳税人支付成本的公共管理权力等;而拥有一定的管理回报的公共管理权力,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对特殊的公共管理组织所拥有,例如公共水域的治理权力、提供社会劳动保障的权力等。
公共管理资源
公共管理资源是公共管理的有形要素,它是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最基础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要素。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权力要素与公共管理资源要素在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应当特别注重于公共管理权力这一特殊要素,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权力来配置公共资源或者通过权力来约束其他公共管理组织、私人组织、市场的行为的。
二是对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当他们拥有了生产这种有形公共产品的权力以后,他们在公共管理要素方面所花的所有精力就是获取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资源是这类公共管理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也是这种公共管理组织生存的命脉。
三是对于介于政府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中间的公共产品主体来说,拥有公共管理权力与公共管理资源两种要素是一样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公共管理组织无论在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还是在组织生存发展方面都没有上述两种公共管理组织自主和主动。
公共管理素质
公共管理的素质也是公共管理重要要素之一。在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内部,一方面构成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综合素质好坏的基石;另一方面,即使公共组织内部的所有的成员综合素质非常好,但不一定要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素质就非常好。这是因为,作为单项的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个人的要素,必须通过科学的、合理的配置,才能使整个组织的综合素质达到最好。
公共管理环境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公共管理要素还包括公共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对于公共管理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共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可控性公共管理环境,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环境。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现代公共管理组织重视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要素内容。
我国公共要素的政府垄断现象与特征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基本特征是,政府拥有所有的公共管理要素。表现为政府垄断了公共管理的所有权力,即一切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垄断了所有的公共管理资源,一切物质资料的占有权、分配权、处置权都是政府的,政府对社会的一切公共产品的提供都是大包大揽的供给式;政府拥有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权,包括社会的一切劳动及其劳动人员都是政府所有、政府支配的;由此而产生的公共管理的环境也是政府全面考虑的。因此,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有是政府统一所有、统一支配的。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配置的弊端
首先是公共管理的应变能力差。公共产品的要素越是集中在政府手中,由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渠道过于单一,公共产品的提供数量就越少,供不应求的现象就越严重,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特殊福利越高。
其次,淡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由于控制公共管理要素实际上是控制了公共管理的有形产品,在现实社会中是比较实惠的。所以说,冲淡了政府集中精力为社会提供无形产品(如国防、外交等)的根本职能。政府应该管的事管不好,不该管的事管得过多,形成了政府的低效率,从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率。
再次,提供了政府腐败温床。当公共管理走向社会化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要素创造控制收益权力,社会其他公共部门为了获得相应的公共管理要素,利用经济的手段与政府作交易,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助于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因此,客观上为政府腐败提供了可能。
另外,难以与国际接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在许多方面不能与世界各国接轨,造成了公共管理的被动局面。
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途径
具体的说,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途径具体包括:
公务员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从现实出发,我国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主要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因为,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因此,研究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
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压缩已经膨胀了的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政府才能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强化自己的功能。
公务员市场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有机会站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争夺人力资源。在公共管理市场化发展时,政府对公务员的垄断对于其他公共组织来说,似乎不大公正。因此,当公务员市场化以后,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在不同的公共管理组织之间流动,每个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趋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推动其他方面的公共管理的发展。对于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也是一个公平化的途径。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问题不仅是制度建设问题,而且是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问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社会来说可以起到下列方面的作用:
第一,强制性地压缩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于无所事事的政府公共管理机构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釜斧底抽薪”,断了养活他们的财源,他们就会主动走向市场通过竞争来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检验公共产品的有用性,对于市场来说需要的公共产品即使政府不提供资金,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换取得生产这种公共产品的组织所需要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
第二,建立、培育筹资者队伍。推行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使得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失去了“天然”的资金来源,而一旦社会有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生产服务的要求时,就会因社会的需要而出现一批专业化的筹资者队伍,从另一角度上培育了要素市场,对整个公共管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促进。
第三,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就会使政府的强制性公共管理彻底废除,民众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增强。只有把公共管理的资金推向市场,才能有公民自主、自愿的公共管理,也才能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其他社会公众有进一步的民主。
第四,进一步丰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当把公共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推向市场后,对于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问题了,在降低或控制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有相应的微利收入来进一步发展公共组织。
其他资源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的市场化是一个体系,除了上述主要方面外,还有公共管理物质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市场化,以及公共管理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等等。
总之,人们应当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来设计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正确、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体系,是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建设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才能降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尔戈特博士访谈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1)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创新;行政管理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与应用,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上的优势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中,结合市场经济的竞争管理方式、重视效率的战略管理方法、以结果为重的目标管理等构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体系,在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对公共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探析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第一,工具理性特征。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理论,比以往的公共行政的理论更加科学、严谨,但该方法论重视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将价值因素剔除在外,强调效率和结果,认为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此种方法论提倡规范性和客观性,关注行政管理的方法、程序及手段,具有显著的工具理性特征,能够较好地增强公共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二,个人理性特征。有关研究表明,新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此种逻辑起点是一种鲜明的个人主义理性思维方法。理性经济人是对人性利己观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主张个体都是经济人,其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都是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基于这样的思想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理性特征,提倡政府行政管理要符合市场导向,尊重个体层面的自利需求,尤其要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和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第三,实证主义特征。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并融合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都是实证主义方法论,遵循的原则是有用即真理,重视实际操作方法和管理经验的积极作用。因此,借鉴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项目预算和绩效工资制等方法论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具有较强的实证主义特征,可以较好地推进公共部门变革,促使其创新行政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2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作用
2.1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经济学理论,如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武器,既可以用来批判以官僚体制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也有助于推进政府改革实践,同时还能够为公共管理和决策模式的创新、完善提供基础的方法论支持。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具有的确定性、经验性及精确性都更高,使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视角朝着经济学取向的竞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此种方法论不仅有助于丰富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使之更科学完善,也可以较好地推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使之更有序地实施。就理论层面来说,新公共管理方法论的理论范畴和视野都得到了较大扩展。在以往的公共行政理论中,理论基础主要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理论提出者:威尔逊、古德诺)和官僚制理论(理论提出者:韦伯),这两种理论都在政治学理论范畴之内。而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当代工商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均被纳入其理论基础中,从而打破了以往公共行政学方面存在的学科局限,公共组织也从过分关注效率转变为重视市场价值,这为开展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例如:公共选择理论借助现代经济学领域的方法与逻辑,通过理性经济人理论中的供求分析、交换及效用最大化等要素,对那些和民众联系紧密的政治个体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同时也对典型的政治团体和政府所具有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这使研究的侧重点和涉及范围都得到了拓展与延伸,关于如何有效执行、拟定政府公共政策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现实性课题。由此不难看出,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拓宽了公共行政学的思考范围和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实践角度分析,新公共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公共组织的行政效率。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日趋低下,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经济学理论包含的方法论极为独特,学科基础也颇为成熟,尤其是其重产出结果比的绩效理念对公共行政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将其引入公共管理研究后有效地扭转了这种效率低下的局面,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被置于支配地位,促使公共管理改革朝着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有学者深入探讨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新公共管理方法论的内在关联,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坚持市场取向是因为引入了经济学理论,受这种理论思想和方法论的影响,逐渐认可了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当其被应用到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之后,逐步取代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地位,也使公共官僚组织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
2.2使公共管理方法的取向和范围不断拓宽
新公共管理方法既囊括了工商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同时也将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政策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其核心主题是如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物品,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这有助于增强公共管理方法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新公共管理方法认为,政府公共服务应当以市场化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客户取向,在当代工商管理学理论的支持下,积极利用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技术、方法和原则,创新绩效管理方法和战略思维。同时,充分运用政策科学分析方面的技术、方法,以及有关公共政策结果和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建立起综合且广泛的管理方法,使公共管理研究更科学有效。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方法,新公共管理方法的应用使行政主题和理念得到了创新、完善。基于管理行政理念的指导,以往的公共行政重视层级节制和制度约束,多采取官僚化的管理方法开展行政工作,非常重视对行政体制、机构及过程等行政组织内部事务进行研究,而没有对组织的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不难发现,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内部取向特征。新公共管理方法认为,既要对组织内部进行研究,分析内部系统要素存在的关系,也要关注组织的未来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特征,厘清外部环境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做好组织内部管理的同时,要通过战略管理、结果控制及战略计划等方法,将组织置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组织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分析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以便公共组织机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稳步管理中实现长足发展。基于服务行政理念的指导,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主张,公共行政管理要对公民和公共管理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行政管理活动要充分体现民主性和服务性。因此,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也被纳入新公共管理。相较以往的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引入并融合了当代工商管理与西方经济学领域的模式、经验、技术、方法及原则,向新公共管理方法注入了包括组织发展、制度安排、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开发、顾客至上、业绩工资制、合同雇佣制、成本核算、绩效目标、交易成本与公共选择等在内的许多全新的内容和主题,给公共行政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与涵义,为其作出了更为全面的释义。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引入并使用这些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彰显政府人性化管理的特点,体现绩效评估和竞争机制的优势,较好地改善行政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拓宽新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主题和理论视野,使公共管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3用激励机制取代规制的公共管理方法
一般来说,对组织结构行为和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时需要一个逻辑起点。基于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人性假设被当作基本的逻辑起点,这有助于政府转变公共管理方法的导向,即用激励取代规制。以往官僚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人性恶,所以,公共官僚组织在进行管理时非常重视规制,为了避免人出于恶的本性损害、破坏公共利益,往往会制定多种规章制度,以便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控制,防止出现滥用官僚权力的现象。韦伯在设计官僚制的有关制度时,非常看重规则的完整性和详实度,而且对权利体系的层级节制设计尤为关注,确保其能够达到较高的理性化水平。显然,这样的官僚体制是以规制为导向的,它能够起到推动公共行政发展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体制过于重视规则,可能会使行政工作陷入教条主义的危机,从而不利于行政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会对公共行政长期发展形成阻碍。新公共管理方法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可以通过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完善公共行政管理。该方法基于人性假设这个逻辑起点,将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里面的个体视为理性经济人,其显著特征就是追求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在政府组织机构中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创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将绩效管理纳入劳动报酬体系,并把绩效作为劳动报酬的重要指标,根据劳动和竞争形成的结果实施绩效管理。这样在竞争过程中就会出现差异和距离,为了不落后于他人,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机制中的理性经济人必然会主动增强工作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以往的官僚体制以规制为导向,重视层级节制,认为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在工作过程中所有人都必须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既不能够激发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会扼杀其创造性,还不利于充分实现公共利益。长此以往,公务人员不仅会养成按章办事的习惯,也会形成墨守成规的固定工作模式,从而将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扯皮推诿等问题。基于新公共管理方法论,个人的合理利益得到承认,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被纳入政府内部,同时绩效管理也得以实现,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有助于突破僵化的官僚体制模式的限制,使公务人员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协调、改善组织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有一定促进作用。
3结语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引入了经济学理论,借鉴了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等诸多方法论,对以往的公共行政管理作出了补充、完善,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概念,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更多视角,使公共管理方法完善,将其运用到公共部门行政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改善行政管理的效果。
作者:吴晓芳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何颖,李思然.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
[2]曹堂哲,孙智慧.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方法论、议题和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范文.中外公共行政理论比较研究方法论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
[4]王印红,王刚.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翁士洪,顾丽梅.治理理论:一种调适的新制度主义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