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及与其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农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规律及应用等。对于农业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研究,起源于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管理庄园经济的需要,在封建社会时期又有所发展。过去30年中,在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一直在挣扎着转型,在不断细分的学术市场中重新定位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转型目前显现了一些曙光,但整个过程还远未结束。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政府将农业置于其决策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农业经济学科在短期内仍备受重视,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还没有遇到挑战。然而,西方经验告诉我们,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完成、农业小部门化的推进以及其它学科的快速扩张,如果不及早跟随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做出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的调整,农业经济学科在中国的未来命运,很可能类似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境遇。因此,农业经济学者必须思考如何推动整个学科做好转型的准备。

 

二、研颇象之变

 

农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是为研究对象服务,并培养大量能够学以致用的学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经济学从诞生之初,其研究对象就在不断演变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以农场经营为核心,后来转变为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继而转变为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具体而言,第一阶段以农场经营为核心。农业经济学起源于如何应用经济学原理促进作物和畜产品产量增加,以达到增加农场利润的目的,现代农业经济学称之为“农场经营管理”(faimmanagement)。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农业占经济比重很高的农业社会早就存在,但是,其系统化和学歡主要起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的欧一国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农场规模非常大,此阶段农业经济学集中于研究农场的经营管理,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经营管理的农场主。第二阶段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从农业的角度看,经济起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食物问题阶段、贫困问题阶段、农业调整问题阶段(YuandZhao,2009)。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农业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随着经济起飞和城市化推进,食物需求不断增加。食物价格上涨会推动产业工人工资增长,影响非农产业资本积累和经济起飞,出现“食物问题”(foodproblem)。此时政府通常会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从农业中榨取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同时推进城市化进程。

 

由于政府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补贴,造成农业生产严重扭曲,需要调整政策以使农业生产遵循市场规律、减少扭曲。然而,减少补贴会造成农民不满。西方国家由于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变得很小,农业政策的核心开始表现为农业调整,即减少政策对生产的扭曲,让农业服从市场规律;同时,开始注重农业的非食物供给功能(multifunctionality),包括环境生态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教育功能等。这时农业问题通常被称为“农业调整问题”(femproblem)。相应地,农业经济学发展进入第三阶段,需要政策研究和市场研究并重。由于农业小部门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例如工厂化养殖以及温室种植的推广和普及),农业的特殊性逐步消失,农业政策部门的人才需求开始减弱。然而,随着市场化的不断纖以及食品产业的快速扩张,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成为主导力量。此时,农业经济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业政策研究人才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并重。

 

三、学科危机

 

农业经济学科在发达国家的命运,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农业经济学科在中国未来的命运。实际上,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一些深层次结构问题已经露出苗头。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现在存在的问题,正是西方农业经济学科过去30年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蓬勃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发轫于农业,因此,80年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需要大量农业经济人才。伴随着政府对农业经济人才需求的饱和,农业经济学科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困境。具体而言,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可以分为短期危机和长期危机。

 

(一)短期危机

 

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当前面临的危机,短期看不足以致命,但长此以往,很可能出现“温水煮青蛙”效应,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基础可能会慢慢消退。

 

1.农业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正被其它学科所挤压。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主要来源于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基础学科。最近几十年,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开始覆盖农业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挤压了农业经济学的生存空间。从纯学术的角度看,上述基础学科研究的影响力通常大于农业经济学科。例如,全球农业经济学的顶尖学术期刊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美国农业经济期刊》)放在整个经济学领域里,其学术影响力非常有限,很难排进全球经济学权威期刊前20名。将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到农业问题中,在等方面更具优势。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资助的研究课题清单看,2011〜2014年期间,农林经济学科以外的学者获得管理科学学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课题资助的比例约为30%,明显高于2006〜2010年期间的17%。农业经济学科向这些基础学科的扩张却受到技术限制,这种不对称式发展使得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基础发生动摇。

 

2.政策研究的影响力下降。传统的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以政策研究为导向,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粮食安全、制度和农民收入等问题的研究,目前在中国仍然大有可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确实需要很多农业政策研究人才,但是,中国农业政策核心决策圈却非常小,政府拥有自己的智库或咨询机构(例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而大多数农业经济学者在大多数时候只是充当了政策解释者的角色,在中国农业经济决策领域并没有很强的影响力。由于农业经济学科在政策研究方面影响力下降,农业经济学科专业在与其它专业竞争研究和教学资源时,尤其是在竞靴秀生源时,赚越处于不利位置。

 

3.对优秀学生逐渐失去吸引力。一个学科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本科从。目前,优秀学子通常不会主动选择农业经济学科作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由于政策影响力下降、传统研究领域被其它学科蚕食以及农业的天然劣势,农业经济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与经济学、商学和环境科学学科的毕业生之间存在不对称竞争劣势。这些基础学科的毕业生,很容易争夺农业经济学科毕业生的传统就业市场;而农业经济学科的毕业生,很难去和这些基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例如,近年来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饮食业以及食品加工规模在过去20年中快速扩张。这种扩张需要大量懂得食品市场的管理从,其就业方向本来是农业经济学科专业的用武之地。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教学仍以理论与政策为中心,学生在企业实务方面的训练远远不足,因而农业经济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下风。这就启示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者,必须转换研究重心,从以政策研究为主,过渡到以市场研究为主。就业统计表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中国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邓国焱、张心怡,2013),其后果就是农业经济学科对优秀本科生失去吸引力。出于就业的考虑,很多大学已经缩减了农业经济学专业本科招生数量,有些大学甚至已经停止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按照这种趋势,中国农业经济学科未来会陷入一种后继无人的状态。

 

(二)长期危机

 

随着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越来越低以及城市化率越来越高,长期来看,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长期内下降。过去30年中,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加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政府预算变得异常充裕,为农业科研投入了大笔资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财政预算通常会变得紧张,政府往往会削减农业经济学科等社会科学领域的麵投入。根据欧美经验,长期而言,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是不可能持续扩张的。过去20多年中,美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名义投入金额基本没有增加。由于科研经费投入减少,美国政府部门不断削减农业经济研究岗位。例如,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雇佣的农业经济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超过600人,而现在萎缩到不足200人,是高峰期的1/3(Perry,2010)。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的学者人数也在萎缩。例如,198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会员数量超过5000人,2006年已经萎缩到2500人以下,年均下降3.6%(Perry,2010)。

 

2.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萎缩和失焦。现阶段,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方面的研究,是因为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接近10%,超过1/3人口的就业依靠农业,接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稳定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社会,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中国完成城市化,农村社会趋于稳定,农业变成一个很小的经济部门,城市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政府的工作重心也会随之转移到城市。此时,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就会变得更低。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被边缘化,传统的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就会受到挑战。这正是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为生存而挣扎的原因。

 

3.优秀研究生进一步流失。在经济成熟阶段,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之一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研究对象失焦以及就业市场对农业的歧视,使得优秀研究生不再选择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如果没有优秀研究生的持续加入,农业经济学科将进一步萎缩。2012年秋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高校农业经济学院(系)的博士研究生中,60%为外国留学生,本国学生仅占40%

 

(PennandSandberg,2013),表明美国大学中农业经济学科专业主要依靠外国留学生(以中国和印度为主)来维持。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对研究生还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随着海归博士的回流,国内博士在高校就职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打击了一部分国内优秀硕士研究生攻读国内农业经济学科博士的积极性。可以预见,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15〜20年后进入成熟期,农业萎缩为国民经济中的小部门,以研究政策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将难以保持对研究生的足够吸引力。

 

过去30年中,欧美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学科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调整过程,有些调整彻底失败了,有些调整初步成功。其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及早转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美国为例,农业经济学科在调整过程中,大体分为5个方向:①部分农业经济系转型为应用经济系,例如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虽然在新的应用经济系中,农业经济研究仍占较大比例,但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②部分农业经济系合并入经济系,例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等。经过合并的农业经济学科,在新的经济系中难以避免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③大部分农业经济系主动更改名称以调整研究与教学方向,比如在系或者专业名称中引入食物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涉农企业管理等字样,从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向更现代的食品、资源或者环境经济学等方向靠拢。④某些农业大州的大学中农业经济系仍坚持原名,比如普渡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以及堪萨斯州立大学等,但可以看到,其研究重点已经发生了转变,例如,堪萨斯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系的研究重心转变为涉农企业管理(agribusinessmanagement)和食品市场营销(foodmarketing)。⑤有些大学农业经济系转型没有成功,甚至整个系被关闭,导致所有教师失业。例如,内华达大学于2010年关闭了Reno分校农业经济系。在欧洲和日本,农业经济学科的命运与美国大抵相同:在英国,农业经济系已经难觅踪影;在德国和日本,农业经济学科的教授职位在逐年减少。

 

五、转型之痛

 

中国学术界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提出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和教学的转型,即从政策研究为主向市场研究为主转型。由于传统路径依赖,这种转型显得异常,主要存在三个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和就业市场障碍。

 

1.制度障碍。以政策研究为重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己经形成一套固有的学术评价和考核体系。在这套体系中,和申请科研基金都以大的话题性政策为标准,而以涉农企业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农业经济学科,由于研究问题较微观,其学术论文很难在现有体系中的期刊上发表,申请科研项目也很难获得批准。这种制度障碍导致学术的“逆向淘汰”问题~做涉农企业研究的学者通常因为论文难以发表,或者很难申请到科研基金资助,在学术升迁中处于不利位置。因此,理性的农业经济学者不愿意开拓以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的领域,而更愿意在原有政策研究体系中生存。要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学术界必须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并在现有期刊体系中分出一部分资源或者创办新的期刊,鼓励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人员转向与涉农企业管理相关的研究。同时,借鉴欧美经验,设立专门的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授职位,并且鼓励同行竞争。

 

2.技术障碍。以政策研究为重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者,所掌握的分析工具不适用于企业分析。研究涉农企业需要新的分析工具,例如产业组织、食品市场营销等理论,以及高级计量经济学等数量化工具,对中国的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者而言,学习成本非常高,他们短时间内很难熟练掌握这些分析工具。即使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分析工具,由于制度障碍,他们仍很难在一流期刊上,其学术能力得不到客观评价。要突破上述技术障碍,短期内最好的手段是引进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海归博士,突破国内固有的评价体系并积极在国际期刊上。

 

3.就业市场障碍。一个新的专业方向,从诞生到被社会大众接受,需要很长时间。美国大学的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还在不断开拓就业市场。过去20多年中,虽然中国食品行业扩张迅速,但是,农业经济学科的毕业生,在大型涉农企业的就业市场上,并没有很好的记录和很强的竞争力,很多岗位都被其它专业(尤其是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所占据。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障碍要超越,但这一定是农业经济学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经济学科相关大学与研究所,一定要联雜来,综飯用行业以及媒体等资源,雛新酵科的推广。

 

六、结论

 

应用学科存在的意义取决于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完成,经济走向成熟,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规模的萎缩,以及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的推进,农业的特殊性逐渐丧失,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丧失了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同时,一般经济学的扩张、管理学的繁荣以及环境科学的兴起,其研象扩展到农业,造成传统农业经济對斗开始萎缩。在过去30多年中,西方农业经济学科一直在挣扎中转型。部分农业经济学院(系)退出了农业经济教学和研究,转变为进行应用经济教学和研究的院系;主流农业经济学科则把研究扩展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食物供应縣统,把农业经济学演化为“食物经济与管理,’;另外一部分则把研究扩展到所有与农业资源相关的整个生产、消费以及供应链系统,演化为“生物经济学”。

 

欧美经验表明,传统的以政策研究为重心的农业经济学科在萎缩,新型的以企业研究为重心的农业经济学科蓬勃兴起,成为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欧美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过程,映照出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和市场化的继续深入,食品产业快速扩大,使得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了转型的客观要求。一个学科的再定义及其推广并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及早实现转型,农业经济学科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遭遇萎缩的命运。目前,农业经济学科对优秀本科生己经失去吸引力,在15〜20年后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下降到5%以下,并且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到20%以下,农业在政府决策目标体系中的重要性下降,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再具有重要性时,农业经济学科很有可能走向消亡和解体。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从战略高度形成共识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三农”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转变和提升的客观需要。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高效农业规模化不仅是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业产业层次的提升,从而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是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是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迈向市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实现由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重、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追求数量向数质并重、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由“提篮小卖”向现代营销的五个转变。可以说,高效农业规模化是实现以上五个转变的必要前提,否则,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转变。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一些先进地区的实践证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正是向农业本身要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一些地方已初步形成了高效农业,也具有特色,但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和出口的品种少、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如海安县,全县1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年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只有2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也只有5家,直接出口少,间接出口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县农业效益的整体提高。应该说海安的农业资源优势比较独特,区位优势也很突出,生态优势明显,高效农业已有一定基础。只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走规模发展道路,优化区域结构和生产布局,将现有高效农业由“盆景式”做成“花园式”,形成规模优势,就能促进全县农业效益的整体提高。

高效农业规模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许多县市农民收入的构成情况看,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占25%左右,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高效农业势在必行。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就必须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专业生产基地集中、向专业大户集中、向种养能手集中,形成规模优势,产生更强的示范、带动、辐射效应,促进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抓住重点推动全局

建立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基地是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基础。必须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创造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因地制宜、规模经营、注重特色、优质高效”原则,建设一批“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高效农业规模化示范基地,带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既是追求效益农业的需要,也是从容应对WTO的必然选择。要注重出口农产品的培植,围绕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做大做强茧丝绸、紫菜、鳗鱼、无毒河豚等传统出口产品。加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在多方争取项目、培植新基地的同时,加强现有外向型基地的质量建设,保证出口产品的品质,提高基地的经济效益。加大农产品出口促销力度,做好不同类型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研究,积极组织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参加农产品境外促销活动,与境外客商建立较为稳固的协作关系,畅通农产品出口渠道。与此同时,着力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加强现有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并积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500万农民转移工程,是现阶段江苏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中最大的一项富民工程。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围绕和结合推进这项工程,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大户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

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终端产品的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因此要牢固确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采取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叫响。海安农产品品牌不少,但名牌不多。海安对外素有“中国禽蛋之乡”、“中国湖桑之乡”、“中国茧丝绸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的美誉,但农产品在国际国内知名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充分利用农业知名品牌的优势,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行品牌整合,全面把握市场趋势,在稳定本地市场的基础上拓宽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

着力构建保障机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农田基本建设水平。积极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构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推进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动力机械的配套利用水平,推动农机装备发展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向农林牧副渔各领域扩展。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平台,推进科技创新。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是高效农业和规模农业的复合体。必须立足高新科技,大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人才,以“三新”来构筑高效农业的基础。引进新品种是前提。海安要从全国各地筛选出口创汇新品种,从国外引进适销对路名优品种,进而不断提高全县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是关键。包括引进新的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工技术、储藏技术和包装技术,引进大棚、耕作、管理、加工机械等新设施,使农艺与工程技术相配套,提高现代化水平,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引进新人才是当务之急。高新技术需要高新人才,其中包括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通过这批人才的带动和“催化”,提高全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营人员的整体素质。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都市农业的发展、特征和成效

都市农业的兴起

都市农业的思想萌芽于19世纪末期英国社会活动家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这是立足于城市生活结合乡村生态的福利思想。1919年德国制定了《市民农园法》,提出了市民自给自足的家庭小菜园发展模式,从而成为都市农业的早期雏形。随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都市农业的思想日渐强化并得以实践体现。1930年日本《大阪农会报》介绍了北中通村(今泉佐野市)的都市农业;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中首次定义了都市农业这一概念的内涵。20世纪中叶,美国的一些农业经济学家提出了“都市农业区域”、“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步入了经济起飞阶段,全球城市化发展加速,都市农业也随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都市农业发展的原因

为什么都市农业会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呢?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单体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居民人数变得越来越多。城市居民消费群体扩展这一事实一方面使得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成为一个新兴的重要课题,比如城市居民希望获得新鲜的蔬菜,尽管人们可以使用保鲜手段和现代运输手段,但始终不如就近生产的蔬菜来得新鲜。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人口拥挤、空气混浊、噪音污染、绿地稀少、缺乏自然、景观单调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城乡生活生态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早期的城市消费者需求主要体现在对食物的需求,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消费者的需求逐渐扩张。虽然城市消费者依然需要食物,但随着食物供给范围的扩大和供给系统的完善,他们对食物供给的担心程度在不断下降,但对清新的空气、悦目的自然景观、宽阔的视野、传统的农业文化等需求在不断高涨,因此,都市农业就日益进入了城市发展的眼界,市民愿意为此支付消费,地方政府也愿意为此投入。

都市农业得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居民消费群体变大这一事实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城市已经变为一个巨大的消费金矿,都市农业成为一种非常有利可图的产业,与传统农业的欠景气相比,如何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产业增长点,从而吸引了一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来从事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的特征

日本学者对都市农业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都市农业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能向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2)提高农民收入;(3)能改善都市的生态环境;(4)在发生灾害时能提供疏散空间;(5)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农业的最佳场所;(6)具有城市后花园的功能。

人们对都市农业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清楚,都市农业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什么是都市农业呢?至今全球对都市农业还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定义,但通常公认的理解是: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化地区、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的农业模式,并且一致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导向

因为都市农业是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的,所以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都是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而安排。这大约也是“都市农业”这一冠名的来由,以区别以往的农业模式。

2、多功能性

任何一种产业的生存和延续都必须具有财务方面的持续性,农业产业也不例外。以往的农业模式通常追求的是经济功能,即主要致力于获取食物和工业原料。而城市居民要求都市农业不仅具有提供新鲜农产品的经济功能,而且要求农业提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生态功能、社会服务和文化教育功能。随着城市病的加重,甚至对后者的要求超过前者,以此获取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这大约就是都市政府为什么愿意从公共财政中出资来支持都市农业,而不是从农业汲取财政收入的原因所在。

3、高集约化

都市地区通常具有人口稠密、工商业发达、资金和科技密集等特点,地价无疑比农村地区要贵。经济规律总是会排挤单位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尽管农地用途往往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但农业内部依然会依循经济规律发生着竞争。农业内部的竞争和外部城市因素条件导致都市农业向高度集约的经营方式发展。因此,园艺业、工厂式养殖业、休闲式农业等高集约度经营形式往往成为都市农业的主要内容,而粮棉油等集约度和单位经济效益较低的大田作物生产往往被排挤出都市农业。所以,在很多场合人们往往也称都市农业为高科技农业模式。

4、产品流动性低并以当地居民为主要消费对象

都市农业的产品主要提供给当地消费者,特别是都市农业的许多产品几乎是不能流动的,比如生态景观、清新空气、当地农村文化、观光农园、休闲农业等等,人们只有在都市农业经营地区才能消费它们,这点与传统农业明显不同。传统农业模式所提品的消费对象并不锁定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区域内,比如早期英国工业的农产品原料来自海外殖民地,又如今天北美和南美的大豆成为我国大豆消费的主要来源,因为传统农业的产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其产品的消费可以在其他地方发生。

国外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

日本都市农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市民农园,即城市市民租用耕地进行业余耕种,重在体验农业活动、调剂城市生活。市民农园比较注重参与性,市民可以亲自购苗、施肥、种菜、浇水、尝试农田管理;另一种是观光农园,即农业公园,供市民观赏和采摘。农业公园内容丰富,蔬菜、瓜果、花卉、树木均可入园。美国和德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新加坡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我国台湾省的都市农业形式主要是三类: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度假旅游)和市民农园。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20世纪末叶,我国开始了经济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轨道。从我国县级以上城市(不含县级城市)的发展情况看,1986-2006年的20年中,城市数量从1986年的173个增加到289个,城市人口从2.62亿增长到3.68亿,

2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由8个增加到37个,100万~2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由17个增加到80个。我国的城市规模及居民消费群体规模的扩大、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内容和需求层次的丰富、对城市病厌恶感的上升等等城市发展特征表明我国也具备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达到了发展都市农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于是都市农业在中国大都市地区的兴起和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到来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率先开始了都市农业实践。上海将都市农业发展列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北京明确提出将现代都市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使京郊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先导。

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等一大批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迅速提升,农业生产格局实现了从数量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建立起了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名牌农产品,形成了生态旅游、民俗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等社会服务和旅游体系,成为城郊农民重要的增收来源。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导的一种都市农业类型有效地发挥了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以北京市为例,为了加速发展都市农业,北京市农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与政策相配套,市财政每年安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24亿元,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水务局等部门集成资金2亿元。近年来,在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到2006年年底,北京市的农业观光采摘园达到1230个,全年收入10.5亿元。累计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2.3万hm2(35万亩),初步形成了7带40群的设施农业布局。北京市多部门联合推动农业走廊建设,沿线农民无论是发展籽种农业、设施农业或是其他类型的都市农业项目,都可获得相应部门的惠农政策支持。比如在京承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里建设果园、观光农业园,发展精品花卉、高档苗木等高端农业,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市民前来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都市农业普遍显示出了高技术、高效率、高产值的产业特点,发挥了现代农业的产业模式示范和农业教育示范作用,较好地籽农业产业经营与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紧密结合,提高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嘉宾背景链接:

何秀荣,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津专家,农业部农业经济高级咨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国际贸易,曾先后参与农业税减免、农业直接补贴、粮食安全、农业WTO谈判、农业“走出去”、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多项国家农业经济政策的决策咨询和调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过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主持过30余项国内科研课题,获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兼任多家教学科研单位和学术团体的学术职务。

形式多样的现代观光蔬菜栽培方式

利用机械传动为植株定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不仅能满足植株健壮生长的营养需要,而且能节约平面面积3.14倍,同时,植株的根系生长状况也尽入眼帘,具有很强的科普、演示效果。适合滚筒栽培的蔬菜有:生菜、芹菜、草莓、空心菜、甜菜、木耳菜、香葱、韭菜、油菜、苦菜等。

管道栽培

管道栽培是利用人们易得的PVC管材组装成适合栽培的容器,与无土栽培的广泛适应性相结合,进行各种植物的栽培活动。由定植杯、栽培管道、支撑固定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因管道栽培操作简单、洁净,而成为时下办公室、阳台农业和屋顶农业的新宠。适合于农业园区的蔬菜生产,都市观光农业园和植物园、生态餐厅、家庭内外的观赏栽培。适合管道栽培的蔬菜有生菜、芹菜、草莓、空心菜、甜菜、木耳菜、香葱、韭菜、黄瓜、西红柿等。

空中结薯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块状茎,由侧芽转化而成。空中结薯就是采用特定的方法诱导光合产物向即定的部位传输积累,在原本长侧芽的位置产生薯块,它让人们对薯块的生长原理一目了然,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和观赏性。产量可比普通栽培提高10~15倍,在观光农业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有着深远的发展前景。也适用于山药等块根类作物。

墙体栽培

墙体栽培是利用特定的栽培设备附着在建筑物的墙体表面,实现植株的立体栽培,它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墙体栽培的植株采光性较普通平面栽培更好,所以太阳光能利用率更高。全套设施产品包括栽培墙板、插植杯、基质材料、支撑骨架和固定配件、营养液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可广泛用于农业园区的温室蔬菜生产,都市观光农业园和植物园、阳光餐厅、家庭阳台等的观赏栽培。适合墙体栽培的蔬菜有:生菜、芹菜、草莓、空心菜、甜菜、木耳菜、香葱、韭菜、油菜、苦菜、矮生花草等。

立柱栽培

通过将立柱钵串叠成立柱,实现蔬菜等作物的规模化生产。设施产品包括栽培钵、插植杯、基质材料、固定骨架、营养液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可广泛用于农业园区的蔬菜生产,都市观光农业园和植物园、阳光餐厅、家庭阳台等的观赏栽培。生产所有的矮生叶菜、花草及草莓等作物,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2~4倍;每平方米立体表面周年生产各类叶菜累计可达18~20kg,相当于设施产品所占土地面积叶菜年产量的3~4倍。

营养液膜栽培

营养液膜栽培又称浅液流栽培,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种植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一种水培方式。营养液膜技术的种植槽为硬质量料板制成,也可用塑料薄膜或塑料管等制成。营养液膜栽培具有设施造价相对较低,根系通气性较好,设施轻便等优点。适合栽培的蔬菜有:番茄、黄瓜、甜瓜等果菜,及生菜、芹菜等叶菜。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对外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毒饺子事件还未消除人们的顾虑,最近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四川广元的柑橘生了蛆,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势在必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阶段推进我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保障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之一,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重点在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面临选择的有关经济变量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在农产品市场上,质量安全信息是不对称,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食品的安全质量,对此生产者具有完全信息,而消费者具有部分信或完全无信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机制作用,消费者仅仅凭借搜索和观察很大程度上无法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市场的这种质量安全息不对称状况,使得市场效率降低,不能有效分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结果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蜕化为“柠檬市场”。

2.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新式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仍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它经常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

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1)全程管理理论

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六十年代初美国通用公司的菲根堡姆(A.V.Feigenbaum)最早提出全面质量控制概念,他认为:全面质量控制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概念逐步被推广至世界各国。

(2)过程追朔理论

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向是超前的、大胆的理论运用。它要求农产品在生产过程行为应当达到可追溯,实现节节相对、环环相扣,并要求所以生产行为有记录,事后可再现管理的轨迹,从中寻找管理上的不足与问题,以便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

(3)关键点控制理论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推而广之。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总体上,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有增长的趋势,且幅度比较大,2004年至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主要集中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受阻,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国。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对出口国家的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来限制、禁止其进口。也有许多国家利用 IS014000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和限制进口。可见,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的大门敞开了,但是门槛没有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1.出口的农产品本身质量上存在不足

(1)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的安全监督

很多农户缺乏必要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民没有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进行生产。①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盲目购买、使用生产资料。②收获农产品时,往往是个人的经验对农产品的外观进行目测,以此作为质量和价格衡量的标准。

(2)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中的不规范操作,危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民销售农产品时,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经营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免违反职业道德,收购不合格、甚至是变质有害的农产品。有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发霉的农产品加工后出售,或者为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外观更好看,过多使用保鲜、防腐剂。

(3)政府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暗藏隐患

目前, 现有的监管机制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般由多个部门对不同的阶段进行管理, 主要涉及的部门有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畜牧食品局等。由于多部门执法管理, 农产品的不同阶段, 某些管理职能就可能出现交叉,往往会导致管理出现真空甚至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削弱执法管理的力度,使得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2.出口的优质农产品比重较小

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更是低,这样的质量状况不能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3.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

我国加工农产品产值仅为农产品总产值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分别少了22%和192%;我国在水产品加工量仅为30%;产前、农产品采收后处理能力占产量我国不及20 %而西方国家远员远超过了我们一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品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比较差,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

4.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高标准实施贸易保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标准比较严格,导致出口的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并有着很大的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往往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出口初级农产品,这些出口农产品具有一定生产污染性,这种情况下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质量安全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经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决定农产品竞争的根本在与质量。

2.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设,逐步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应该包括政府标准和自律标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行业。必须在尽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一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既要符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用标准组织农业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流通、指导农产品消费。

(2)借鉴经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美国、加拿大、英国和韩国等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的农业生产、贸易大国比较成熟先进,倾向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认证

要保障农产品安全,必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十分重要,为便于追踪,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中应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的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 推行安全措施验证制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素质和产品安全质量。而对小生产者、经营者则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3.创新农业技术,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的农产品

提高补贴水平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从事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对不同的农产品培育、引进、推广要有不同侧重。规范使用农业技术,特别是农药的使用技术。

4.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龙头农产品出口企业示范带动

积极培植和扶持龙头出口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批具有影响里的龙头企业群体,拉动农产品出口企业,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汲取出口产品高质量的经验做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突破外国的技术壁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映. 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23(1):98~102.

[2]徐海峰.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7,168(1):81~84.

[3] 计宏伟、吴 海. 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理论前,2005(12):40~41.

[4] 高 芳.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济,2008(1):51~53.

[5] 杨学礼.如何提升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J].口岸控制,2007,12(1):25~29.

[6] 张立富、张锦梅.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 农业经济,2002(12):11.

[7]杨天和、薛庆根、褚保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06,330(10):1~3.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流通市场的现状、缺陷及对策建议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加快农村流通市场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市场 流通 现状

农村是我国最广阔、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促进农村市场流通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快农村流通,农民就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和服务,逐步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直接体现社会生产的目的。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正是落实加快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表现,非常有利于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

其次,加快农村流通,农民消费扩大了,有利于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家用电器作为农村的消费热点,不仅能带动家电工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条,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再次,加快农村流通,也会促进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条,能吸纳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我国农村流通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流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十五”期间,尽管我国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农村各类产业的总量仍在持续扩张,由此带来农村流通规模的迅速增长和农村有形市场平均规模的扩大。据统计,2009年全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210亿元,增长15.7%,家电下乡政策不仅活跃了农村市场,而且带动家电销售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083万台,实现销售额388亿元,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5个百分点。

三、我国农村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1.流通市场环境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需求分散且季节性波动大,农村流通经营成本高等缺陷决定了在完全依靠市场化手段的情况下,企业进入农村流通市场的动力不足。当前,“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流通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

2.流通布局不尽合理。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流通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散乱,这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在有些地区,市场扎堆,浪费资源,影响市场规模发展,经常导致“有场无市”的局面;而在另一些地区,交易市场严重不足,流动叫卖、沿街为市、占道经营现象较普遍,造成“有市无场”。

3.流通业态有待提升。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

4.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由于农户分散、生产规模小、购买力低,大型流通组织对农村现有商业主体整合的成本高,再加上农村市场流通秩序不规范,大型流通组织的规范管理和现代经营方式往往面临不法商贩的低价格、低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不对称竞争,商业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其对深入农村开展业务缺乏热情。

四、促进农村市场流通的政策性建议

第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市场环境。当地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培育专业化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积极引导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重点支持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形成统一高效的鲜货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第二、科学规划,优化市场布局。根据现代流通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高起点、分区域加快制定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搞好农村流通市场的布局调整。

第三、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流通效率。我国将加大农村交通、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家用电器、电信进入农村市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开展符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假日消费、节日消费和旅游消费活动,不断创新消费形式和消费内容。

第四、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程度。加大农村经纪人及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的培养力度,帮助其建立与农村交易批发市场和相关流通企业的联系,促进产销衔接。引导大型流通企业以直接投资或特许加盟的形式对农村商业网点进行改造,有效解决农民“买难卖难”。

第五、改革流通业态,创新交易形式。吸收商业流通业态的最新发展成果,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制等现代组织形式,优化供应链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声涛.关于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的问题.求是.2007(9).

[2]贺珍瑞.关于构建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的思考.理论导刊.2007(3).

[3]吕玉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