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代表环境科学各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向,知识点分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知识单元是所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要求具有的基础知识内容。
其中,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问题,核心知识点包括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全球环境问题,选修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应。②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生态基本规律、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③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方法论体系、生态学方法论、环境体系解析方法论,选修知识点包括环境质量调控方法论、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生态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分析、生态学原理的应用。②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监测原理与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退化环境的生物修复。③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④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地球环境系统有机圈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各圈层的演变规律及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及循环过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废污水的物理处理技术、废污水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污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②大气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典型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术。④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固体废物分类与特征、固体废弃物无害化技术与方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⑤环境监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标准、水环境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⑥环境影响评价,核心知识点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⑦环境规划,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管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选修知识点包括企业/产业环境管理实践、区域一全球环境管理实践。②环境法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法基本概念原则、环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专业实践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专业实习,核心知识点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②科研实践,核心知识点包括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核心知识点包括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二、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类别的核心知识单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承载核心知识点。各门核心课程围绕核心知识点组织基本理论、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实践案例等内容,形成系统。同时,设置先导课,为核心课程和核心知识点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例如,“环境化学”课程,就需要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及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等课程作为先导课,提供环境化学课程各知识点学习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储备。
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学基础”课程坚持“起点高、容量大和观点新”的教学宗旨,系统介绍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口、各环境要素污染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已经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并积极探索慕课教学形式;“生态学基础”全面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以及现代生态学的最新进展,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地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生物学”介绍环境生物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结合现实环境中污染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生物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化学”介绍大气、土壤、水及生物相诸介质中环境物质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归趋,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过程及绿色化学中污染减量及消除的化学原理,“环境化学”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学基础”课程介绍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特征,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等与环境有关的基本知识,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过程,地图的基本概念、特征、组成要素、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本方法,地形图的应用,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遥感解释标志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学基本手段的应用,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工程学”介绍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噪声防治与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全面介绍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全面介绍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评价与规划知识的实际应用。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介绍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原理、中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政策、中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内涵、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门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等。
三、围绕三条主线推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1.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主线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其核心任务是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进了环境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围绕着环境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形成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体实践科学体系。围绕具体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组织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课程之间科学逻辑关系紧密,便于学生认知和学习。
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限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环境科学培养专业人才,应对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挑战。围绕我国面对的实际环境问题,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环境问题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以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急需人才。
2.实验与实践教学主线
坚持“注重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实习、突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严格毕业论文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1)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课程,开设专业实验课程,包括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着重训练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安全、药品管理等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环境科学分析基本方法和技术。
(2)专业教学实习。合理安排专业教学实习时间,既能促进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能为后续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经验。围绕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教学实习平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体系,配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建立环境监测中心、环保卫生管理中心、科学院、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提供直观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机会,培养知识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置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展实验或设计、结果模拟与分析等毕业论文过程,系统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
3.科研创新训练主线
营造制度、平台、师资环境,建立稳定的科研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级各级别科研立项机会,搭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省市大学生创新立项”“学校大学本科创新立项”“学院创新立项”多层次立体化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平台,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创新立项机会,逐步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严格过程管理,保障创新立项覆盖面。通过团队协作、教师交流、项目答辩等环节,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科研成果报奖。
四、核心课程质量保障
(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多年来的本科教学特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国际社会发展及现实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科本身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和应用特征,推动与现阶段校内学习相补益的数个社会实践与互动教学平台建设。
(2)精品课程群建设。提出并实践“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动各门课程精品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有效保障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3)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4)优质教材保证。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本科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自编出版环境科学专业系列优秀教材。包括1本国家级精品教材《环境化学》,4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
(5)推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建设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现代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坚守教学神圣,转变师生角色,强化开放综合,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学生教学效果突出。
(6)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并付诸实践,制订“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教学督导组评议和学生评议)”等规章机制,有效实现对教师“教”的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
实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小组负责制,实现了本科教学的优质师资资源配备,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参与本科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实行“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对列入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实行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办法,结合学生评教结果,根据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优选课程主讲教师。
关键词: 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9-02
0 引言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3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举措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化转型
围绕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的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根据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和自然界生产进行相对等的物质能量循环,有助于人类社会摆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生态危机,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人和自然界之间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关系是生态经济的内在特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制约,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要借鉴生态经济学思想,大力促进经济生态化转型。
生态经济学的实质
生态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是巨大变革。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这种思想观念的逆向转变,将推动形成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的关注点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对于指导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经济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生态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式创建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的最早倡导者。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将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1989年,《Ecological economy》的出版和国际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颁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扩展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应用上,生态经济学逐渐在生态园、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认识生态经济学的内涵,认识生态经济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特征关系,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纯粹意义上的生态经济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即使最发达的国家,生态经济也没有完全实现,各国的生态经济还处于经济生态化阶段。
(二)生态经济及其基本特征和要求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是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经济,是不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具有生态学特征和经济学特征。生态经济的生态学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系统性,即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包含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大子系统;二是整体性,即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是循环性,是指整个系统中存在着“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双向网状的经济运动循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从事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益生产;四是价值性,是指随着人类生产的扩大,当自然的再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需要,人类社会需要投入必要的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对自然物质进行社会再生产。
生态经济的经济学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平与效率;二是外部性与内部化。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发展目标从增长型经济转变为稳态型经济;物质流动方式从直线型经济转变为循环型经济;能量来源由从化石型经济转变为阳光型经济;生产与消费模式从产品型经济转变为功用型经济。生态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要借鉴的重要理论。
中国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紧迫性
(一)自然禀赋相对不足
自然禀赋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自然的环境属性、资源属性和发展条件属性。中国在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制约下,与庞大经济总量迅速发展对于环境容量的需求相对应,自然禀赋相对薄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法回避的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
1.自然资源的匮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典型的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其中最基本资源如水、土、树、气、矿,人均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态容量不足。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然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扩散、贮存、同化废弃物的机能,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徐康宁,2006)。生态足迹理论是研究生态承载量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Rees W E,1996)。中国人口众多,生态足迹需求巨大,生态足迹供给(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之相比,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制约。
(二)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过大
在社会维度上,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生态代价过大。中国人口众多,而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人均水平较高,生态损失成为经济发展的代价,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呈恶性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只有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切实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对低碳经济转型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
论文关键词 环境污染 分担风险 环境责任保险 制度完善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层出不穷。由于环境污染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传统的侵权法已经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已不能适用,在损害赔偿救济方面,传统的侵权行为的赔偿救济制度已无法完全解决这一新的侵权行为产生的问题,这样污染事故造成的巨额赔偿责任往往会出现无人承担的局面,甚至即便确定了致害人,又因其有限的赔付能力使得政府承担了最后责任人的角色,这对于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环境责任保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一、责任保险与环境责任保险
“保险乃是预防特定危险之发生,集合多数经济单位,根据合理计算,共筹资金,公平负担而将个人之损失,分散于社会大众,以确保神经之安定的制度。”因而保险被称作是“精巧社会的稳定器”,具有分散风险于社会之功能。我国的《保险法》第49条第二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责任保险制度最初设立于法国,其在十九世纪前期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一法典规定了赔偿责任,继而创办并开展了责任保险;德国也效仿法国开办起责任保险。当前,在美、日、法、德、英、瑞士等发达国家的危险活动、意外灾害领域中责任保险已得到广泛运用,这些活动和领域主要有:工业事故、航空器事故、环境事故等。
环境责任保险常被称之为“绿色保险”,其标的为被保险人因污染环境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和治理责任。其可以被表述为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或约定,以被保险人的环境侵权行为致使第三人受损而引起的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和环境治理责任而产生的费用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在约定的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保险。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基本特征
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是责任保险的一种,故而它应当具有责任保险的一般特征,如第三人性、责任限额性、赔偿的替代性,另外它也应该具有不同于责任保险的独特特征。
首先,公益性。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受害人不是个别人,只要在其影响的范围内,所有人都可能是受害者,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侵权责任人往往因为损害巨大而赔付能力有限不能给予受害者足够的赔偿。这个时候采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使个人责任社会化,既能满足受害者的损害赔偿要求,又能减轻侵权责任人的压力,这既有利于缓解侵权责任人与受害人之间的矛盾,又能维持社会的安定,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其次,依赖性。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而环境责任保险的运营风险比一般商业保险要高,环境责任保险人承担的赔偿金额也过大,因而保险公司大都不愿进入这一领域,即使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经营的高风险性又常常导致承保范围较狭窄,实践中,环境责任保险的对象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而积累性污染的损害则不在承保范围中。这就需要政府对环境责任保险提供适当的扶持,如税收优惠,注入保险基金等,只有这样环境责任保险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最后,强制性。这是基于环境责任保险的公益性而来,由于环境责任保险的风险高,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就可能面临巨额赔付,保险公司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拒绝承保;而污染企业也会因为环保意思不足或基于成本的考虑还不愿投保。为了避免保险公司拒绝承保,也为了避免环境侵权责任人因拒绝投保最终可能无法支付巨额赔款而面临破产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环境责任保险作为强制保险来对待。
三、我国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1.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各个城市的试点状况。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环境责任保险进行试点,这是由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保险业务。我国最早开展环境责任保险试点的城市是大连市,这也是在众试点城市中情况比较好的一个。在1991年下半年,大连市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第三者污染事故保险,到1995年下半年,大连市参保企业累计4000家,保费收入达到220万,其中赔偿金额为12.5万。随后沈阳、长春、吉林等也开办了这项业务。除了这4个城市外,丹东、本溪等城市也开办了污染责任业务,但他们的试点情况都不理想,情况最好的大连市参与投保的企业也只有十几家,而且投保的企业还在不断减少,有的城市由于缺少投保企业,已经处于停顿状态。由试点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人意的地方。
2.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的立法状况。我国作为《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就规定:“载运2000吨以上散装货油的船舶,应当持有有效的《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或《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信用证书》,或提供其他财务信用保证。”在2006年9月《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也规定我国对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的企事业单位,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另外,我国部分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中还规定了油污责任保险。除了以上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规定,在我国的立法中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总体上仍然是空白的,而现有的规定基本上都是在与油污、危险废物等危险性活动密切相关的险种。
四、在我国推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障碍
1.风险意识不高、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不适当。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使得人们习惯于家庭和单位的保障和事后救济,而不接受保险的事前、主动的保障手段。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很多企业只注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缺乏保险意识,保险公司也因环境责任保险的高风险而存在拒保的趋势,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强制保险的承保模式。而我国在推行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践中实行的是投保人自愿的任意保险模式,这样以来,就出现了试点城市长春、吉林等无人投保的情势,这严重阻碍了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推广。
2.环境责任保险承保范围不合理。环境侵权行为按照性质划分可分为突发性环境侵权行为和累积性环境侵权行为。突发性环境侵权行为发生后即时就造成损害,受害人也能及时发现;累积性环境侵权行为持续时间长、受害人对损害发生的经过和结果无法及时认知。我国开展环境责任保险没有把累积性排污所导致损害作为保险标的,只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作为保险标的是远远不能满足保险需要的。
3.保费与赔付率的设置不科学。目前,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最低费率为2.2%左右,最高费率高达8%。这样的费率相对于国内其他险种是它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这与赔付率低极不适应,比如说在大连,1991到1995年其间的赔付率只有5.7%,在沈阳市,在1993到1995年的赔付率既然为零,这不仅低于国内其他一般的商业保险,也远远低于国外70%-80%的赔付率。总的来说,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开展并不成功,直接原因是赔付率过低而保险费率过高。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现实生活中,受害人常常因为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方面存在法律缺失而不能通过法律渠道追究污染者的责任,也不能获得赔偿。另外,即便受害人获得了赔偿,也只限于直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污染者对于间接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就没有转化为企业成本,从而形成“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样的不合理局面。
五、完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措施
1.合理选择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模式。环境责任保险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和任意环境责任保险两种。强制环境责任保险指的是污染环境的企业法定的必须投保的环境责任保险。而任意环境责任保险,则是指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一致订立环境责任保险。考虑到我国目前经济水平不高和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的情况,我国可以采取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的模式。
2.科学设立环境责任保险承保机构。在国际上,环境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一般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专门的保险机构,一种是联保集团,一种是是非特殊承保机构,在我国,环境损害的特性决定了环境责任保险必须有公权力的干预,所以我国借鉴美外国的经验,设立专门保险机构承保强制环境责任保险,然后由商业保险机构承保任意环境责任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