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区经济发展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低碳城市;碳生产力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各国经济发展提出挑战!面临共同的经济发展难题,国际上达成了《京都议定书》等制度约束性文件,而且许多国家已经积极开展了减排行动,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均摸索了各富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就减排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后,我国最终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等一系列承诺,并选取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保定8市于2010年8月开始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2011年6月提出低碳示范城镇建设。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主攻方向。所谓低碳经济,简单讲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2011年9月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必将随之产生农业、环境、交通、能源等生态问题,要求通过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将其培育成中部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作为人口、工业、商业十分密集的区域,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必然要求城市低碳发展。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西方国家一样,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中原经济区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涉及周边山东、安徽、河北、山西4省的中部区域,区内城市的共同发展特点是工业化、城镇化率不高,而且今后一个时期趋势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被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出现了典型的“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中正面临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
据国家环保局2013年1月10日公布的数据,全国空气污染排名前十大城市中中原经济区就有5个,分别为邯郸、郑州、平顶山、开封、三门峡,其中邯郸和郑州属于重度污染城市,平顶山、开封属于中度污染城市;三门峡属于轻度污染城市。据专家分析,目前城市的空气污染主要是PM2.51,而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扬尘(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等)、餐饮油烟、燃煤电厂和锅炉排放的废气等。燃煤、交通、扬尘的贡献度各占三成左右。
根据2010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和相关部门的统计,中原经济区城市空气污染有三成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而汽车保有来那个爆炸性增长后带来的尾气排放增加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的“热岛效应”也使中原经济区的心脏--郑州城区温度比郊区高出2℃~8℃。
(二)交通拥堵
最近10年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黄金10年。同时,我国的最大发展引擎在城镇化,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人口和机动车的增加造成了“停车难,停车乱”加剧了交通拥堵。以郑州市为例,2006年郑州市汽车保有量只有65万辆,2009年这个数值就上升到了102万辆,截至2012年底,郑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0万辆,郑州市被冠以“堵城”之称。
(1)停车位缺导致停车难,停车难加剧交通拥堵。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版)标准,每百辆机动车停车位需达25~35个。以郑州市为例,需要约30万个停车位,但仅有停车位13.9万个,缺口达16万多个。另外,对部分大型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状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郑州市的32个大型商厦、商务楼、商场地下或院内停车场的3755个停车位被挪(占)做他用,造成本来就紧张的停车问题更加突出。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约每天有超过5万辆外来机动车进入郑州,这些车辆社区停车场、单位停车场一般不让进入,公共停车场又不足,被迫占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使本来就不足的道路资源更加紧缺,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2)城市化造成拥堵。中原经济区最大的需求潜力和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根据《中原经济区规划》目标,中原经济区将在2020年接近全国城市化的水平,城市化率提高15%,这就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必将以快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的速度推进城镇化发展,从而引起人口的快速集中聚集,物流、人口流动集聚,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道路修建随之而来,引起的部分路面封闭施工、楼房改建占道等造成了路面交通拥堵严重。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的环线和市内立交桥的建设质量较差,经常需要大修,比如郑州市北环的彩虹桥、文化路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频繁维修已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从2011年底开始的外三环高架桥修建工程最快于2014年竣工,期间由于路面变窄、施工占地、路口封闭等原因,导致几乎任何时段车辆均不畅通。
二、城市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
党的十提出在原来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中深度融合信息化,即,在“四化”协调推进的新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纳入信息化因素,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建设智慧型城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河南省的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安徽省的蚌埠市、山东省的德州市榜上有名。目前中原经济区这8市已经作出初步的规划。
(二)低碳城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趋势;“中国城市论坛2009年北京峰会”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2012年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的讲话中明确表示,“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城市发展中,不仅重视“量”的扩大,更重视“质”的提高,建设“幸福城市”、“智慧城市”、“美丽城市”。
三、中原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空间
(一)中国碳减排承诺
中原经济区将发展为中部区域以河南为主体的增长极,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中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主要是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必然引起人口的集聚、工业的膨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都会增加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迫于节能减排的客观发展要求,城市建设必须事先规划好发展模式和路径,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一旦建设成将很难再修改,从而出现“碳锁定”。
(二)国际经验
以英国为首,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开始了低碳城市的建设,最早探索低碳经济的英国经验值得借鉴:首先是立法约束;其次是财政政策;再次是政府规划。
(三)国内示范
2010年3月,由社科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和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等数家中外研究机构联合研究出的《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为中国首个低碳城市试点吉林市的低碳发展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城市低碳经济问题,并将进一步细化实现路径和评价体系。2010年8月开始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保定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1年6月2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在“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上提出建设低碳示范城镇。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2年】3760号文件),确立了包括北京、上海、海南和石家庄等29个城市和省区成为我国第二批低碳试点。至此,我国已确定了6个省区低碳试点,36个低碳试点城市,至今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除湖南、宁夏、和青海以外,每个地区至少有一个低碳试点城市,换句话说,低碳试点已经基本在全国全面铺开。
注释:
①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1]管清友.金融危机要钱,气候危机要命[N].上海证券报,2008-12-15.
[2]王先菊.城市低碳转型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2(04).
关键词:承德地区;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承德矿业绿色经济转型升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06A139
丰富的矿产资源能给一个城市带来发展和经济收入,但在经历了资源开挖进而枯竭后,也就迎来了一个城市的生死转折点。作为矿产资源丰富的承德地区。从建国之初就承担了国家矿产资源的一大来源,多年以来为国家重工业的建设带来了重大贡献。但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继续以当前速度开挖下去,终将造成资源的枯竭。在21世纪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否顺应趋势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化转型,是承德地区矿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1. 矿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十世纪是一个资源大量消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作为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国,每年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彩塑。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首先,经济增长中矿业产值“一业独大”,矿业产值在总体的工业产值比重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当然这也严重阻碍了其他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离开丰富的矿产资源,就会造成“矿竭城衰”现象的发生。其次由于开挖的年代已久,浅层地表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渐减少,逐渐开始向技术难度大的深层地表采挖。再加上矿产资源都是经过初级加工使用,因此回收率低,对资源本身也是一种浪费。最后,开挖过后的矿山沦陷区遗留问题十分突出这对于当地的民生环境发展也十分不利。
2.绿色矿业发展的措施
2.1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承德地区凭借国家的政策优势,也在不断进行资源的进一步勘查,延长矿山的读物年限。另一方面就是加大能源的节约利用,用先进的技术对资源进行循环开发,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办法。毕竟矿产资源需要几亿万年才能够形成,无论承德地区的资源有多么丰厚,都终将会被开发殆尽。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提出“推进四川攀西、河北承德钒钛产业基地建设”,为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2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凭借承德的历史文化优势与绿色经济倡导的发展契机,建立资源型的城市基础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促进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科技的竞争能力,进行产业的创新升级,实现多元化的地区产业结构。在清代,承德一直是各代帝王的避暑胜地,拥有许多宫廷特色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佛教文化。也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名城。尤其是在夏季,可以发展以清代古韵为主题的皇家园林游,促进承德市的旅游业发展。还可以打造循环型的经济产业,如循环型的钒钛产业基地。围绕优势的钢铁工业,进行循环经济的升级改造工程,对废水、废钢等资源的生态化处理,对尾矿工程进行再利用,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
2.3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来改善民生
矿产资源的衰竭一部分程度上也造成了矿区工作人员的失业,以及周边群众的生活问题,在推进城市的发展和棚户区改造时,也要增加公益性的工作岗位,来给工人创造基本的生活收入来源,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发展技工院校和再就业培训基地。其次就是对矿区的周边环境尽心改造,营造一个绿色文明的生产居住环境。对环境污染地区加大投入进行治理,改善环境恶化的趋势。最后在群众权益的维护上,在矿区资源开发、征地拆迁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上,增进政府的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及时改正,健全相关的访求机制,把每一项规定都落实到行动中。
2.4提高产业竞争力
承德地区的矿山企业,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地开展企业间的联盟于合并,有助于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第一、进行结构的深化调整,对产品进行结构升级。第二,遵循市场导向,通过市场的正常竞争进行企业兼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创立高质量的实用性产品,由产品的生产升级到品牌的经营观念。第四,强化对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够形成一个职责分工明确,管理体系严格的企业集团,最终能够走向国际化的更大平台。 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走在国内资源衰竭城市的前列。也可以通^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给予土地、环境政策上的倾斜,来鼓励城市的矿产企业走上科技技术高、员工素质高、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
2.5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矿山
矿区的可持续化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他是在矿区的生态、经济、资源进行统筹分析后,形成若可持续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将废弃物的清洁和综合利用相结合,既达到在经济利用上的重复使用,又能够在物质和能源的循环过程中有持续的利用。进而实现“资源少、利用高、排放低”的战略化目标。关于循环经济的实现,可建造一个生态产业园,一方面进行矿井水的重复利用,如洗煤,另一方面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矿物质废渣,用于水泥或墙体材料的生产。而绿色矿山的开发模式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制定符合矿山开发区环境承载能力的开发计划;第二,开发过程中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现象的出现;第三,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要与生态环境的开发速度相协调,在进行前期、中期的开发工作时就要有对这一区域的保护治理工作。
3.结语
承德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较多,他既和华北、西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接,还处于京津冀、环渤海的经济圈内,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承德地区在绿色矿山资源方面工作的不断深入,也能把自身优势更大化的发挥出来。在当前提倡的可持续化战略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进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在政府的引导下对相关的人员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真正实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结合,从而转变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化城市。
参考文献
[1]刘丽红, 赵立新. 科技引领人才支撑, 助推承德绿色崛起――关于发展承德市经济林产业的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9):29-31.
[2]罗健夫, 周进生. 我国主要矿业经济区评价及未来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5(6):175-183.
[3]成福伟, 张月丛, 邹D,等.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承德为例[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S1):20-29.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制度
从“中原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到各位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密切关注,再到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重点开发领域的战略层面,体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呈现出区域发展格局,也标志着中原经济发展正式从中部河南省开始。本文从中原城镇化为出发点,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原经济区的范围界定
河南省政府组织的课题组主要依据中原地区历代政区的变迁和文化影响,通过中心城市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上确定了中原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域,河北省的邯郸,山西省的长治、晋城、运城,山东省的菏泽、聊城,安徽省的淮北、阜阳、宿州、亳州等,总面积为28.65万平方公里区域为中原经济区的范围[1]。
二、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和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虽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全国相比大大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城镇化发展迟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因此应认清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1.城镇化率低,地区差异大
城镇化率通常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从(图1)看出1990年,河南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0.7个百分点,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更大。2000年河南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原来相差10.7个百分点扩大到12.89个百分点。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率在70%以上,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城镇化率在40%左右,2009年我国平均城镇化率在46.59%,大部分发达省份比如北京85%,上海88.6%,而河南省仅37.7%。河南省城镇化率与国外、与我国平均水平、以及我国发达省份相比,均有相当大的差距。
资料来源: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2.城镇化速度慢,城镇化质量低
从表一看,河南省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1982-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提高了增长了23.38个百分点,年均增速0.67%,而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5.46个百分点,年均增速0.94%,上海平均增速1.5%,河南和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增长速度差距还很大。
河南在推进城镇化片面强调了小城镇建设,忽视甚至是人为抑制了大城市的正常发展。这种做法不仅延缓了河南城镇化的步伐,而且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质量。河南省的城市发展质量较低,主要有:(l)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导致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低。(2)在社会发展方面,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和需求;科技投资力度不大,居民整体受教育年限不高,导致河南省社会发展质量水平低下。(3)在资源与环境方面,由于河南人口多,城市人口密度大,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破坏比较严重;环境的治理力度不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2]。
3.农村人口众多,城镇体系人口集聚度低
河南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绝对量多。1949年,全省人口4174万人,农村人口由1949年的3866万人发展到1980年的6608万人,增长70.9%,平均每年增长88万人[3]。2009年总人口在9487万人,农村人口5910万人。这意味着,即使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就要接纳近百万人,若要使河南省的城市化率达到全国2008年的水平(45.7%),则要使近千万人移居到城市。这将引起整个河南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对河南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于人口流动的限制使得在河南省出现了人口分布不均衡,有些新型地区急需人力资源却不能很好吸纳到人口,而有些地区人口规模已经阻碍当地城市化建设,出现了人口聚集度低的现象。在户籍所在地,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社会福利,而在非户籍所在地人所享有的福利却很少的,这种福利差异是制约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造成我省人口聚集度低。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1.选择科学的城镇建设模式
根据河南省省情,实施多元化、紧凑型的城镇化战略模式。
(1)首先把郑汴都市区作为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郑汴都市区包括郑州市区、开封市区、郑州新区、新乡平原新区等,继续提升洛阳副中心地位,持续促进中原城市群建设[4]。近期以郑州新区发展建设为突破口,以吸引跨国集团入驻为契机,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扩大城市规模。中期以跨国集团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在郑汴都市区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的复合型城镇密集区,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发展活力。
(2)其次建设半小时和一小时“交通圈”的中原城市群。以“城际公交+高速铁路”为纽带,形成以郑州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中原城市群紧密层,推进城镇发展、交通建设和产业布局的统一。以高速铁路为支撑的一小时经济圈和辐射层,形成以郑州交通枢纽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和中原城市群辐射层。通过加快郑西、石武、郑徐、郑渝等高速铁路建设,强化与郑汴都市圈的联系,以及辐射圈层和紧密圈层的经济联系,共同构建向心发展、网络化、开放型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框架[5]。
2.构建加快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产业是重要内容。一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培育特色农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二是调整工业结构,推动工业优化升级。当务之急是强化支柱产业基础地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工业优化升级,走工业化道路。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消费与就业空间。各个城市应根据本地的优势与基础,坚持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落实政策,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兴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第三产业,重视培育现代流通业、现代物流业等新兴第三产业[6]。
3.深化改革各项管理制度
管理体制是城市群能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城市发展及行政管理的具体情况,要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等配套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在全省推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柔性土地制度,安排就业岗位,解决征地矛盾,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7]。
4.超前建设基础设施
尽管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全国平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管理比较混乱,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必须时间超前,才能及时满足本区实际需求,避免临时性设施投资的浪费;另外城镇基础设施标准也要超前,必须考虑未来城镇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活动中,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主导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安春华,乔旭宁,等.中原经济区范围界定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
[2]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8(4).
[3]林富瑞.河南农村人口与农业生产的关系[J].河南农林科科技,1982(1).
[4]张占仓,杨延哲,杨迅周.中原城市群发展特征及空间焦点[J].河南科学,2005(1).
[5]夏保林,任斌.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2).
[6]王丽杰.浅析河南省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7]张军.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
作者简介:
[关键词]区域发展创新演化经济学
一、引言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和区域应该按照它们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例如,一个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应该专业化于木材生产。但是,随着木材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除非能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这里,一个首要问题是能否创造出与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相关的新的就业机会。
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制定政策过程中,在新古典理论、熊彼特的研究及投入-产出分析之间的交叉地带,出现了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对于这一被广泛运用于诸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它对政策制定并没有很大帮助,相反,在研究地区和国家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问题时产生了当的混乱。
本文概括了上述主要理论,并且试图在演化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促进增长和发展的资源是知识而非任何自然资源。但是一种自然资源可以作为建立一套复杂的增长能力的起点。这一结论和其它结论可以为制定政策提供新方法。
二、马歇尔的区域发展理论
马歇尔指出:“当一个产业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地点,它很可能长期待在那儿”。(马歇尔,1949,225)对于这一点,他发展了一个“产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应当被看作整个增长和发展理论的一个特例。根据这一理论,虽然资源可能是一个产业长期区域化的最初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企业,作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应当是技巧、相互依赖的企业网络和支持制度的集合。
区域发展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长期竞争力以技巧和能力的演进为基础。对技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训练的努力。市场也存在对知识进步的需求。在产业区域内,“机器、生产过程和一般商业组织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有着被即时讨论的优点。”因此,创新能够迅速传播:“如果一个人开始尝试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会被其他人吸收并且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且因此成为更进一步的新思想的来源。”(马歇尔,1949,225)
虽然马歇尔强调在产业区域内辅助产业的出现,但他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细节。区域中企业间复杂的分工模式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首先,可以在给定的劳动分工条件下集中分析系统的功能,这个分析可以通过标准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做。其次,可以研究这个复杂系统如何生成。这方面研究必须强调企业专业化决策及创新活动的顺序。但是企业的某些专业化和创新会从根本上扰乱企业静态的投入产出过程。这两个方面显示了研究静态结构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企业家创新(或打破旧结构)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分裂。但是只专注于静态或动态特征可能妨害对区域发展的真实过程的理解。
三、演化经济学
上述讨论强调了在研究区域化增长和发展的演化过程时,目前的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演化经济学的两位先驱,尼尔森和温特(尼尔森,温特,1982,19)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它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之上,“经济演化的文字表达似乎可以自然地转化为一种Markov过程虽然它可能处于一个相当复杂的状态空间。”在某一个时间点t,一个产业演化过程的状态用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的行为规则来描述。这种状态被用来决定产业的短期行为及在时间t+1时新的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新的行为规则。它是企业行为规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明了一个静态Markov过程的全部演化特征。
典型的尼尔森-温特模型处理生产同质产品的产业中生产技术和行为规则的演化。这个模型描述了在给定当前阶段的产业状态(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时,这个状态在下一阶段会如何演变。首先,当前状态被用于定义在已知市场份额、价格和企业利润的产业中短期内经济演化过程。其次,投资决策被看作是企业扩张其收益能力。第三,企业的创新和模仿过程。企业持续地寻找新的生产技术,或复制其它寡头竞争者的技术。如果他们成功,就会增强竞争力。创新也可以由产业外部引入。如果创新成为主流,就会不断提高集中度,即使模仿和大企业的垄断会抑制集中的速度。
四、演化经济学和区域发展
很明显,需要特别设计一个演化经济学模型以研究区域中企业间的劳动分工问题。为了建立这个模型,我们以尼尔森和温特的企业理论开始。根据这个理论(尼尔森,温特,1982,chs.4-5),每个企业都是以大量互相依赖的惯例和由职工执行的任务为基础。在熊彼特竞争的尼尔森-温特模型中,所有这些组织内的多样性被简化为一个单独演化的生产技术和一组固定的决策参数。但是他们关于企业内部复杂性的文字叙述实际上可以被用来对企业创造市场进行研究,这里的企业被特别看作演化过程的结果。
在企业层次上模型的动态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化的案例来描述。一个企业拥有一片森林,产品是木料。起初,企业只能雇用全能的工人,但是逐渐,它发展起了越来越复杂的劳动分工,包括伐木工,运输工人,苗圃工人,制造特殊用途的工具,等等。可以说,它的劳动分工的发展象一棵越来越多分枝的树。如果该区域中其它企业也发展同样的劳动分工,很明显有一个正在扩展的市场,推动企业的专业化,以一种更低廉的方式供给产品或者供给产品比森林所有者能够提供的产品质量更高。当企业建立以后,它们可能要寻找区域以外的市场以实现扩张。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充分描述演化模型的运行方式。这个模型说明了一个产业部门经济“迂回”的变动程度,即在不同类型中间产品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劳动的垂直分工。虽然这个模型是在尼尔森和温特的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引入“奥地利经济学”的迂回概念极大扩展了研究议题,包括生产结构创新,中间产品市场的出现及功能,应对上游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的方法,一个上游产业创新效果的传播,迂回程度和整体生产能力的测定。
现在,问题是企业的劳动分工为什么及如何出现。从模型的逻辑和后熊彼特学派的观点两方面,可以认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涉及特有产品和生产性活动的创新。因此,一次专业化的原因可能是一种方法的创新(涉及一种中间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力的改进),产品创新(一种特定产品质量的改进)和结构创新。
中间产品市场的创造,发展和消亡过程表明生产的迂回过程的演化并不是一个直线向前的过程。一个已经完成一个重要产品或过程的创新的企业家要判断在一种有重大创新作用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上专业化是否可行。如果一种专业化相当有利可图,则潜在的购买者被要求给出一个最高价格和所需数量。如果总需求量足够利用企业家的能力并且最终购买者的价格也是合意,那么专业化就会出现,并且产品将以最低价出售。此后,企业家的专业化就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其它企业可能会进入它的“产业”。企业家(及其伙伴)只能进入次级树。
这里提出的模型只是研究产业动态过程的起点,它完全不同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企业在完全相同的小环境中竞争。但是为了理解完全不同类型的经济行为的,我们必须突破这种演化模型限制。在我们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大量能够被单独创新的不同的生产任务,创造了一个多空间竞争系统,这个系统允许大量行为变量存在。企业能够专业化的原因在于:当一个企业针对它的一个任务进行创新时,它要决定是否在完成这个任务方面专业化。如果它决定专业化,就会以较大规模开发创新。然而企业创新任务的结果作为中间产品,还面临为之创造市场的问题。
五、结论
基于区域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作为对新古典理论的补充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许多地区中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就业率迅速下降问题,这一理论有助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考虑是否及如何改进这一问题。马歇尔一派的理论特别强调发展首先是以知识为基础,其次才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他的理论也有助于将研究聚焦于区域化的劳动市场和企业网络。后熊彼特学派的增长极理论和发展锁定理论有助于促进对企业间的联结进行贴近的观察,这种联结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强调在不同产业中决定创新过程的不同的技术范式的作用,它也聚焦于在促进创新方面产品的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联结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聚集效应;扩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81-02
1 引言
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如何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佩鲁等人提出通过增长极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心经济城市凭借各种优势发展成为区域中的增长极,并通过发挥强大的功能和作用,在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区域发展当中,由于不平衡增长模式的存在,集中投资可以产生高的投资效果,促进各类产业迅速发展。把投资集中在一个中心城市,可以促进城市的快速增长,使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聚集地,进而通过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如今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之一。佩鲁在《略论增长极概念》(1955)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佩鲁从技术创新、资本的集中和输出以及聚集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重要作用。一个中心也会导致其他中心的出现,这些中心之间借助物质和智力交往而相互联系,进而会使增长极所在地的整个经济状况改观。
2 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中心城市在整个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它实际上就是增长极理论中的增长极。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显著的特征:
2.1 经济规模大、聚集程度高
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带动区域内消费产业的发展能力也大。这是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特征,并影响着其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中心城市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收入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量人口,成为区域内的人口聚集地,中心经济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从而成为区域内的资本聚集地。企业的集中有效地促进了中心城市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和竞争能力。中心经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
(1)第三产业在城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由于第一、第二产业劳工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对产前产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改变了竞争格局,使原来对商品的竞争转向包括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一揽子’竞争或者完全是服务的竞争”。
(2)有产业结构的自升级能力。中心经济城市产业结构的自升级能力来源于城市中产业技术和组织的创新。中心经济城市“与其腹地之间通过创新――转移――扩散――再创新的循环往复过程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3 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实力强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障了中心经济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先进的通讯网络和优良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提供了与周边地区联系的高效率的通畅渠道,为中心经济城市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经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经济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人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经济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设施,有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2.4 对外开放程度高
中心经济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心,是区域或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经济城市的政策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3 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功能分析
3.1 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
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琅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采集地,成为一个区城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使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3.2 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
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性。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会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性作用。然而,规模效益并不是要求城市经济规模无限扩大,过分的城市集聚往往会导致集聚不经济,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诸多的社会政治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有一种与其它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四个方面:其一,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其二,产业问的相互渗透;其三,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四,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组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益。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集聚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集聚的效益。另外,扩散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集聚的能力。城市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必须在市场上才能实现,但城市本身的市场是有限的,因此,城市必须向农村、向其它城市扩散。通过这个扩散过程,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集聚力进一步增加。
3.3 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
中心城市凭借各种优势,吸引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等生产要家向该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规模聚
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中心城市成为所属区域中经济发展的龙头。
首先,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示范效应。中心城市作为区域中的龙头,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话方式的改变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周边地区的前面,对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其次,中心城市发挥调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心城市通过发挥聚集功能和扩散功能,能够对区域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中心城市能够调节区域内的社会再生产系统,并控制、协调、监督其运行;通过统筹运用经济杠杆,中心城市能够加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平衡。
4 加快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措施
推进中心城市发展,以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4.1 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加强项目建设
统筹规划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中心城市,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应加强规划指导,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最佳位置,避免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经济间的统筹协调发展。
项目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心城市的发展,无论是产业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建设上。应根据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加大对重大项目的选择、包装、推介力度,加大对项目跟踪落实的力度。通过抓一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后劲,壮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对于中心城市来说,一枝独秀已不能适应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和作用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推进城市群的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
4.2 必须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是激励中心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无论是长江三角洲还是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政策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特别是要在项目建设上给予积极支持,不断提高中心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