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家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二0__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围场籍事业成功人士代表,发展家乡经济恳谈会。在此,我代表家乡四大班子及全县52万各族人民群众预祝在座的各位老乡、各位来宾节日快乐!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更是围场老乡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有曾经带领围场人民辛勤耕耘,艰苦奋斗的老领导;有学业有成,奋战在不同岗位的优秀学子;有勇闯商海,成就事业的商业精英;有光荣入伍,满载荣誉的荣复军人。今天各位老乡在这里相聚,体现了围场籍老乡热爱家乡、不忘故土的殷殷乡情,展现了围场籍老乡团结一致,共谋大业的拼博精神,饱含着围场籍老乡心心相印、互相关爱的深情厚意。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别离家乡的时候,您便留下了一份挥之不去的牵挂,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树一木,都让您魂牵梦绕。您虽客居它乡,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近年来,我们以“强开放、快发展、求突破”为主题,明确提出了“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的发展战略。把环境建设做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县上下亲商、重商、引商、利商、富商、护商的氛围已经形成。勤劳智慧的52万各族同胞,拼博进取,攻坚克难,使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薯、牛、菜、电、矿、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游六大主导产业显露生机;矿山、食品、建材、医药化工、能源五大行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条件大大改善;自然生态旅游事业日益红火;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民营经济成效显著。全县共引进引进县外资金5.2亿元,签约对方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实现出口创汇211.5万美元。
尽管如此,围场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乡村公路、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的改善任务还很艰巨,全县工业经济还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财政收支仍很困难。
“故乡山水远,两情总相依”。家乡的风风雨雨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家乡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家乡的人,故乡的繁荣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近两年来,先后有陆文彬、王世宏、王树林等人回到家乡创办了企业,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衷心的希望各位老领导、老乡们也能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为家乡的繁荣献计出力,为家乡的富强谏言献策。也许您的一个建议,会使一项重大决策更加完善;也许您的一个电话,会架起家乡一道致富的金桥;也许您的一笔投资,会栽下一棵富民强县的“摇钱树”。
围场县的四大班子及家乡的52万同胞,真诚地希望您及您的家人多向您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围场、推介围场,邀请他们到围场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同时,也诚肯地邀请各位领导、各位老乡在百忙的工作中能够常回家看看,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家乡的富足,家乡的腾飞,贡献您聪明的才智,在家乡的富强史上刻录下您闪光的名字!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金色教育;红色旅游;;体制改革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南与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北靠端远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58.33万。会宁作为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革命老区,这里民风淳朴,人勤劳善良;作为教育名县,享有“全国高考状元县”之称。近几年来,会宁县继而打出了红色旅游、金色教育以及绿色农业三张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这片古老土地的经济发展已慢慢变得力不从心了,因此,怎么改善经济困境,创一条自我发展之路,已成了摆在会宁人民眼前的重要问题。
一、 会宁地区的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作为西北一个贫困大县,会宁地区的发展不容乐观,挑战重重。面临着各方面难题,第一,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会宁地处黄土高原,区内黄土深厚,植被稀疏,地标支离破碎,水土流失5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第二,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会宁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地方,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业都是传统的旱作农业;第三,基础设施差,交通运输线路不完备,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会宁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第四,城乡二元化明显,城乡人民收入日益拉大;第五,可利用水资源少,并且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平衡,会宁县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方,年均降水不足30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匀。
二、会宁地区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经济学认为是指商品生产者利用市场经济的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合法措施,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会宁地区的自我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还需要呼吁民众,改变环境意识,改善生态,从根本上减轻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掌握先进的灌溉技术,实现会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一)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绿色商品农业
特色经济,是一种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现实基础、资源条和生产力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的具有西部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继续加大红色旅游的开发,以红色旅游带动一批绿色产业的发展
会宁作为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革命老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近年来会宁人民重视发展红色旅游,逐渐形成一条以红色会宁为路线的旅游带。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抓住会师圣地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红色旅游城市的机遇,打造红色圣地、绿色家园、金色希望(教育)的红色旅游品牌,通过新闻机构、影视传媒、出版展览、文艺演出等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红色旅游的独特优势,扩大会师圣地知名度。
(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教学体系
会宁人在教育上的“苦抓,苦教、苦学”和“乐供,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是状元县形成的根本原因,会宁县政府极其崇尚教育,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是惊人的,几乎把全县收入的一半投入到教育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会宁人最根深蒂固的思想。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民心所向
所谓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管理角色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
(五)渐进的生态危机敲响环保警钟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的恶性发展结果。会宁县自古就有广田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于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就这样恶性循环。这些年一直在建退耕还林也成果不是很显著,主要原因是当地人们对生态危机的认识不够,对于生态林的保护意识不够强,再加上气候干旱,树苗林木的成活率低,这俨然都是政府面临的一些难题,因此,笔者认为,适当的退耕还林,退牧还林,加大气候自己的调控能力,逐步改善这种恶劣的气候状况,如果要行之有效,关键是做好农民的细想认识工作,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农民进行知识的讲座,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危机意识,树立自觉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让这份工作行之有效。
(六)现代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日益彰显
会宁地区传统的教育一般比较重视升学率,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考入大学,而在这个大谈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会宁传统教育也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一下。会宁人有典型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如果说教育的发展能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今天的会宁在拥有历史教育的辉煌时,却依然贫困?很显然,今天的会宁教育,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局限性,不同程度的显示出弊端。
四、结语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经济日益发达的时代,会宁人民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地处祖国西北干旱地带。自然环境恶劣,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近年来生态平衡又遭破坏,在这个敏感的过渡带上,想搞经济建设,会宁人民得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一方面,会宁人民要克服限制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实现脱贫制富,另一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时代的挑战。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家乡人民正向和贫困、封建、落后发起挑战,一场新的社会变革和生存理念正洗礼着家乡人民的心声。希望家乡人民早日脱贫制富。(作者单位: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晖.不发达地区经济振兴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周良霄,顾菊英.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初中地理 层次教学 地理知识
一、掌握知识的能力
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维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三级:
(一)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具体要求是:第一,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第二,对于大纲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城市等名称)能够准确地写出,并能在地图上填注或从地图上找出。第三,写出大纲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数据,并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
(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
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
(三)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列出知识结构)。如教学“中亚概述”一节时,按教材顺序完成教学内容后,小结时可列出下列知识结构:
“中亚概述”知识结构
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学习西亚石油资源时可以“一、二、三、四、五”为线索将有关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所谓“一”是指一条以波斯湾为中心南北延伸的石油带,所谓“二”是指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线,所谓“三”是指1/2、1/4、90%三个数字,所谓“四”是指四大产油国,所谓“五”是指五大输油路线。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
(一)分析判断能力
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二)综合(概括)能力
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它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
观念,即思想。“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
我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养下列基本地理观念:
(一)整体观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它因素的相应变化。
(二)生态观念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三)人口观念正确认识“人口”与“人手”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正确认识与评价计划生育政策。
(四)评估与预测观念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意义上讲,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学习地理应该具有评估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初步知识与能力,并能初步预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潜力。
一、开发:把目光投入到乡土资源中
地方课程资源是宝贵、丰富的资源,是因为它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就我们我们广袤的农村而言,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地方特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技能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将教材结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关注社会经济,在地方发展中开发课程资源。我们洲泉镇是桐乡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我镇建设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开设“日新月异话洲泉”的调查实践活动主题,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主要特色的农业、工业等,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桐昆化纤有限公司。学生们走进车间,看到规模盛大的厂况和高科技的全机械化操作的劳动场面,领略了“全国化纤名镇――洲泉”的魅力。我们洲泉又是蚕桑丝绵被服的重要生产基地。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洲泉银桑被服有限公司,孩子们摸一摸白花花的茧子,闻一闻有“纤维皇后”美誉的丝绵,看一看拉被絮的场面,听一听企业负责人的介绍,体会到“诚信与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感受我们洲泉经济的飞速发展。
2.关注学生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习的动力需要一定的激情。我们大胆地拓宽教学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我能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以调查报告、演讲赛等形式,获取对家乡全方位、立体的、多角度的认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感受研究性学习的魅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
3.课前实践体验乡土资源。为了在课堂上运用乡土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内容,我们课前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直接经验。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亲自访问、观察,了解当地风物人情、物产、一些地名的由来与传说。
坝桥养鸭合作社是我们洲泉的特色产业。在教学《名特食品美名扬》时,课前我带领学生去洲泉坝桥养鸭合作社采访社长,了解坝桥鸭子的特色。孩子们参观了洲泉坝桥养鸭合作社,社长曹阿二热心地给他们介绍了合作社的特色、历史、各种鸭子的特点。他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录着,还向曹社长提了一些问题,“曹伯伯,你们的鸭子分几类?”“你们的种鸭是从哪里引进的?”……曹社长深入浅出的解说,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合作社的技术员还带他们参观了种鸭场。他们赶鸭上岸,试养起了1000多羽“旱鸭子”。“为何要赶鸭上岸?”孩子们心中充满了疑惑。技术人员告诉他们:“旱鸭养殖由于鸭子活动范围小,产蛋率和受精率要高出很多,估计每羽鸭子的饲养成本会降低10元左右。”他们看到那么多可爱的鸭子,都兴奋地围着技术人员问这问那。参观完了种鸭场,孩子们又来到哺坊。正巧赶上一群小鸭子刚从蛋壳里钻出来,他们兴奋得不得了。看着黄绒绒的小鸭子,他们小心翼翼地地捧着小鸭来个亲密合影。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洲泉坝桥鸭子的特色,也懂得了“科学养殖,勤劳致富”的道理。这样,既让学生真切地了解了我们洲泉的特色食品,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还进一步丰富了教材资源。
二、利用:把地方资源落实到教研过程中
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强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把地方课程资源有效落实到教学教研始终。
1.拟定专题,明确研究任务,推出系列地方教材。围绕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这一专题,确定了“面上推进,点上深化,立足本土,开发资源,形成特色,服务教学”的目标,设置了三个研究主题,即《洲泉的传说》、《腾飞的洲泉》、《洲泉如此多娇》。《洲泉的传说》主要以地方民间传说的历史、地理故事为主要内容;《腾飞的洲泉》主要以洲泉镇在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洲泉如此多娇》主要以图片、录象形式再现洲泉的美丽富饶,欣欣向荣。
2.开展活动,加大教研力度,建立协作机制。有句话说得好:“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为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利用得扎实有效,我们因校、因人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示范、引领、提高”为前提,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功底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先行一步,再把他们的经验推广开来,带动其他教师。同时强调资料积累,阶段小结,由感性积累到理性认识,先个人后小组再学校,形成阶梯式推进。在建立协作机制上,一方面,组织人员,分组到人,定向开发研究。
3.强化校本培训,大力开掘有形无形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内容。不断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强化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各种教研、竞赛活动,加强三个校区间的交流,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优化资源,增强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意识,切实提升素质,最终达成资源的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用好教师资源、校友资源、学生家长资源,实现资源协作开发,资源共同利用。
三、优化:把地方资源活用在校外“课堂”中
立足课堂,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寻找突破口,构建地方课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开发教材资源的过程。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成了很重要的环节,只有用新的教材观,才能较好开发、利用教材资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重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把教材资源盘活,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个性解读教材,达到资源运用的多重性、实效性。
校内校外都是课堂,课堂内外资源互为延伸,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互为补充,相为印证,提炼升华。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一切有形、无形的资源,只要意识在,随处拈来皆资源,精心为用成文章。
在教学五年级《喜看家乡新变化》时,我课前让学生去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年”时的菜谱、穿着、娱乐活动,还发动学生找一找发生在身边的变化。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走得腿酸,吃点笋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民间俗话的含义。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上网查询,观察等方法,感受到了身边的交通工具、住房、通讯设备、电脑、电视机等的变化,深刻感知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家乡变美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又鼓励学生去我们学校附近的“浙江省魅力新农村”――东田村,参观活动中心,逛逛农民公园――东兴公园,走进青石足佳鞋料市场,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走访,看到了身边新农村可喜的变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经济的腾飞。学生找到这些身边的乡土资源,就能更真切更实在地体会带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各学科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必修科的初中地理也不例外。地理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思想素质教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初中地理课中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呢?笔者根据教学大纲中定出的思想教育目标及自身的教育实践认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乡情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是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下面就这五个方面的教育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又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体系中联系自然、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性学科,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理想载体。对于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全球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只有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地理课不仅要教给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地理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地理事物,合理解释宇宙中发生的各种奇异现象,科学推断地球、人类的未来发展变化情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而落实思想教育这一核心任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地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如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昼夜更替,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的统一的,分析地理事物要一分为二。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题材,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自然地理内容,介绍锦绣中华,让学生了解名山大川,陶冶学生情操。
我国疆域辽阔、位置优越、山川壮丽、湖泊众多、物产丰富、资源广布,还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像浩荡的长江、滔滔的黄河,雄伟高大的青藏高原、巍峨挺拔的喜马拉雅山,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景色迷人的杭州西湖,都江堰、郑国渠、万里长城、京杭运河,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教师应用祖国的自然美景和建设成就激发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教学有关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时,要使学生明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平稳回归对是个借鉴。当今的台湾与回归前的港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回归前的港澳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统治,而台湾是中国的另一部分人生活、统治,属于中国。是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大融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容许搞任何企图把台湾从祖国领土中分裂出去的活动,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是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震撼。
三、国情国策教育
我国的地理国情是: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物产种类多总量丰富,其中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水资源、森林、矿产、耕地等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人口与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造成了资源短缺,给我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作为基本国策,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通过国情国策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资源、环境、人口方面的教育,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提高执行国家政策法令的自觉性,使学生长大后争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模范、实行计划生育的带头人。
四、乡情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乡是社会的窗口。乡情教育是最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乡情教育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熟悉家乡的地理环境,使他们既能认识家乡自然环境优势及家乡人民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生产和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又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生产和经济中的失误,客观地分析、评判乡情,培养学生忧国、富国、强国的情操。
乡情教育还可以结合发生在家乡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例如在教学“日新月异的广西”时,结合讲乡情。我们的家乡――广西合浦县党江镇,位于南流江出海口处,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稻蛋基地,鱼米之乡”之称;有造船的有利条件和传统,并有进行海产养殖的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开办船厂,大力发展文蛤,对虾,滩涂鱼等海产养殖等,很多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前进入了“小康”。可是近年来,由于大面积推田成塘,打深井抽地下水养南美白对虾,造成了海水倒灌,致使地下浅层淡水变质变咸,近海的几个村要到很远的地方铺设自来水管输送淡水解决生活用水。通过乡情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爱乡之情,也深刻地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五、环境保护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保护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环保意识的强弱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就得从学校抓起,使学生从小就确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专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地理学科,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环保教育的主要责任,履行环保教育职能,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