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范文第1篇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义和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农牧业基础和农牧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扶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源头上减轻农牧民负担的现实需要,着力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和改善民生,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和谐美丽新疆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村级组织缺乏优秀带头人,“两委”班子缺乏活力,不善于长远的规划;二是村集体收入渠道单一,不善使用现有资源,长期依靠“一块地、一群畜、一片林”的传统形式增收;三是部分村落先天资源匮乏,自身“造血”功能不强,“传统资金注入”帮扶难有起色的现实问题。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壮大集体经济两委班子是“心脏”,保持动力输出要“强班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带头人,能用高的眼界和毅力带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村子。把那些眼界宽、能力强、素质好、呼声高的“能人”“贤人”选到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岗位上来尤为重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领头雁”优势,对村民代表、村小组长、党员、致富带头人的进行培育示范,从而全面帮助村民理清思路、争取资源,不断加快对集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改善,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二)、盘活集体经济因地施策是“命脉”,保障血液顺畅要“对路子”

我认为,盘活集体经济,在于要充分利用各村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现有基础、判断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因地施策,引进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选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结合实际,我总结了四种模式。一是小微企业发展模式。由村独立创办的集体企业或采取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所建设的合作企业,按照企业效益和村集体入股份额分红,企业所得收入全面纳入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城郊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城郊村地缘优势,侧重在居民餐桌和城市美化亮化上做文章,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发展种养殖,向第三产业拓展,发展农家乐、牧家乐、观光农业,进一步扩大增收渠道。三是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对具有民俗民间文化、山水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农特产品优势的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和服务,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村落,开发采摘园、度假村、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项目,增加集体收入。四是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宜农则农、以牧则牧”的原则,以“合作社+支部+基地+农户”产业为依托,采取订单式经营规模,在村集体地、林中搞一些经济效益高、发展周期短、投入少的特色种养殖业,带动集体增收,探索“集体+电商”模式,利用电商平台,将周边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个人的水果、蔬菜、草药、花卉等特色农产品汇集到电商平台,由集体组织专人经营管理,收取一定比例费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范文第2篇

我国农业真正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改革开放给予了农业发展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优化。我国农业的基础水平较低,农业发展经历了艰苦的创新过程。农业经济的强大,关系到我国多种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的研究方式。在经济不断发展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也发生着诸多的变化,重点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变化上。农业经济管理要实现对我国农业的积极促进作用,必须要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农村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锤炼,正在向农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前进,在这样的局面下,农业经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管理突出体制的优势,通过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管理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村发展思想解放的引导。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发展思想上的禁锢。尽管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农村环境在很大程度有了进步,但是,农民思想上仍然存在封闭、保守的观念。农民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农民的本身素质转变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问题上,把自然环境条件、市场概念、产品组成、成本管理、调控手段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普及,实现了农民经济发展思想上的解放。

2.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推动力。现代化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现代化农业在土地资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区域布局、经营方式、合作原则上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与现代化农业的内容相一致。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符合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落实农村工作的具体应用。

三、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发展实际的结合。

1.农业经济管理要与农村的资源与布局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是通过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经济,掌握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管理是深化农业资源与布局调整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已经完成了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的重任是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就是要符合农村的发展历史,符合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2.农业经济管理要结合农村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催促下,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建立的信息体系。农业信息系统依靠数学工具、信息手段和计算技术,建立了服务于农业发展的信息系统,为农产品交易、资金流通、农业再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农村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生产互相交织的模式。

3.农业经济管理要与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协调。农业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属性中,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而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和协调。农业经济管理对生产力水平的决定作用属于自然属性,而对生产关系调整为社会属性。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就是不断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适应。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地区环境和人文环境制定政策,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出地区农业发展的明显优势。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 创新与发展

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目标任务, 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因此,如何更好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农村工作的关键。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并正在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但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也难免使远离国际金融的中国农村经济免受其害。一是农村劳动力富裕矛盾更加突现。中国人口之多且大多数为农村户口,在中东部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富裕了大量劳动力,富裕劳动力迫于生计而涌入城市务工。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大多劳动力返乡使农村就业矛盾更加突现。二是农村市场萧条。前期,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且留守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农村生产、制造、交换流通农产品或农村生活用品供需溃乏,导致了农村市场萧条。三是规模化经营而出现资本短缺。大型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改变了单一农户传统经营,因设备的购置和生产成本汇聚到少数经营者,使这些经营者呈现出资本短缺。

二、农村金融存在的缺失

(一)储蓄资金大量流失,农村金融市场“失血”严重。农村金融市场的闲散资金被大量抽逃,不是某年度的偶然现象,而是中长期存在的弊端,给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害。如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个农业地区,仅从2008年新增存贷款情况看,某市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100多亿元,而各项贷款仅增长15个亿,尤其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当年各项存款增长近50亿,而贷款却是负增长。再从其辖内金融业整体存、贷款结构分析,辖内金融业存款余额600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才400亿元,剔除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150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属国家政策性银行基本没有存款),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仅250亿元,与600亿相比,存在严重的存差。

(二)金融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亟需提升。一是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近年来,虽然人民银行大额实时和小额批量处理系统及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开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业的结算支付效率,但由于机构普及农村的邮储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没能及时全部接入该系统或系统建设进展缓慢,而严重影响了农村支付结算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农村金融产品匾乏。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大多只能提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服务,像理财等业务、银行汇票、承兑汇票、银行卡以及代销国债、基金等中间业务和综合消费贷款等贷款品种,在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乡镇一级还处于空白状态,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三是金融产品推介不到位,农民金融需求意识淡薄。在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乡镇和行政村,由于金融部门对产品推介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民缺乏起码的金融意识。同时,因金融意识淡薄、金融生态环境差、担保条件不充分等,致使金融机构有限的产品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变化其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信贷品种需求多样化、建设资金需求长期化、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

(一)农业信贷需求向多样化延伸。随着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农户的经营模式已向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小企业等以生产、经营、加工为主的商贸主体,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的发展逐步朝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如某一农业大市,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高达到138 户。特色农业及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贷款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从传统农户的几万元到产业经营户的上百万元,从中小企业的几百万元到龙头企业的上千万元,均需要有不同的信贷品种满足客户需求。

(二)固定资产资金需求呈长期化趋势。农田基本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农村如火如荼的农田水利、饮水工程、公路建设、新农村规化等工程建设和为发展县域经济兴建的工业集聚(园)区,均需要较长期限的资金投入。尽管各级政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相应安排了一些项目建设资金,但也是僧多粥少,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资金需求,若要实现规化建设目标,必须依靠农村金融机构的固定资产投资。

(三)金融服务需求向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日趋活跃,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元化需求。一是对金融网络服务的需求。外出农民工增多和农贸市场繁荣必将带来资金流动加速,异地结算频繁,对农村金融业网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二是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弱质产业,收益慢,风险高,必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三是对金融知识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实体日趋多样化,支付结算、票据融资、投资理财以及其他一些新型金融工具和业务也将逐渐走进农民的经济生活,然而目前农民对这些金融知识还知之甚少,限制了农民对金融工具的运用,也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四、创新农村金融,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

创新是发展原动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必然之举。丰富农村信贷品种, 提高贷款满足率,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培育生态环境,集聚民间资本,力促创新发展农村金融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一)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三农”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构建和发展多种形式、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立起“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民通过政策性金融扶持维持简短再生产,通过合作性金融实现初步致富和初期层次的扩大再生产,通过商业性金融参与实现高层次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二)实施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须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提高支付结算水平。尽快疏通农村资金结算渠道,使支付结算系统遍及乡镇,加速农村资金周转,提高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要根据农户贷款需求“金额变大、地域分散、担保困难、规范性差”等特点,积极开发和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担保中介担保贷款、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贷款及土地经营权、林权、定单(合同)抵质押贷款等适合“三农”需要的多种信贷产品,提高农民获贷能力,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积极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品种和金融服务;三是努力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有条件的村街(镇)普及配备ATM 机、推广使用信用卡等,逐步缩短与城市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差距。四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与地方政府配合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完善农户从事种植、养殖业等弱质产业的风险补偿机制。同时,鼓励发展商业性农村保险机构,对商业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业务的,给予免交税收等优惠政策。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新闻媒体;生存;发展

基于网络这个受众数量庞大的平台,网络媒体的发展相当迅猛,其对于传统的媒体所造成的冲击力度之强可以想象。

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从地方到中央,国内国外已经有不少的出版社、新闻媒体受到强力的竞争力被迫关门倒闭,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新闻媒体所遭受到的剧烈打击的程度。

基于此,本文结合网络媒体强势的背景,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及发展做出浅论,希望能够对传统的新闻媒体起到一些启示。

1 传统新闻媒体遇到的困境及原因

1.1 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新闻媒体,通常所指的是电视、广播和报纸,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各种先进方便的移动终端设备开始在各个家庭中得到普及。

这些移动终端设备不仅能够应对人们一般的办公需要,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娱乐功能,加上网络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阅读习惯,对于新闻信息等,已经开始以移动终端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阅读。

人们逐渐的抛弃了报纸、广播和电视,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新闻媒体的观众大幅度减少,失去了广大的观众,直接导致了其经济收益的降低,让传统新闻媒体进入困境。

1.2 传统的新闻媒体无法满足人们在表现形式上的追求

以报纸为例,黑白的版面加上细小的文字偶尔配有一些照片和图画,这是组成报纸的三大要素,在当今发达的科技之下,网络媒体所能够提供的不仅如此,还能搭配有视频、音乐甚至专门制作的动画。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传统的新闻媒体方式单一、内容单调,很难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更由于新闻本身带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枯燥感,则更加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

相比于这些单一的表现方式,网络媒体所能够提供的方式无疑更多,它不仅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信息的内容,在这基础上能够利用配图、配乐、配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将原本无味的新闻信息变得生动有趣,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这也是传统的新闻媒体逐渐的失去观众面临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及时并且免费

传统的新闻媒体,其报道的时间往往具有固定性,以新闻联播为例,被固定在每晚七点,那么在此之前,所发生的新闻极有可能已经通过网络的平台给报道,这就使其失去了新闻所具有的时效性。

同时,网络媒体所提供的新闻信息都是免费的,只要网民点击进入就能够在第一时间阅读,而以报纸来说,人们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够进行阅读,而要取消这种费用无疑是不可能的,这是报纸这种媒体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

失去了新闻的时效性以及需要支付费用才能获得阅读资格,也是如今传统的新闻媒体走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2 传统的新闻媒体生存及发展的策略

2.1 迎合人民的阅读习惯向网络平台发展

人们对于移动终端和电子设备的使用,已经是一个不可挽回的趋势,阅读习惯和方式的转变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用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的群体份额还会进一步扩大。

针对于这个大的背景,传统的新闻媒体要在时代的发展中国获得生存就不得不迎合这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积极的接受新的事物才能够在变化和发展中获得生存的资格。

传统的新闻媒体应该逐步的向网络平台发展,积极的开发自己的网站建设,并且与各大网络新媒体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自身本来具有的一定影响力,要在这种大背景下生存下去并不困难。

2.2 积极增加内容的表现形式

黑白的报纸早已经流传了多年,电视广播中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早已被人们腻味,即使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近年来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将主持人年轻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改变形式。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传统的新闻媒体积极增加内容的表现形式,逐渐改变单调的排版和表达方法,适当的加入新的元素新的手段来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关注的目光。

以报纸为例,除了单一的文字和照片,显然可以搭配一定的漫画,通过漫画的形式营造一种诙谐幽默的气氛来吸引读者,在不失新闻报道的真实严肃性的情况下提高读者的兴趣,同时,彩色版的报纸也可以作为一个发展方向。

2.3 利用传统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来增加新闻报道的原创性和时效性

网络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拥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国家在相关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和评断权,只能够对新闻事实进行转载和报道。

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来说,这是其赖以生存并且以此做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利用自身独有的采访权,传统的新闻媒体能够根据实时的动态和读者的关注度来确定采访的方向和内容,从而报道能够吸引住读者的原创性新闻内容。

新闻采访权,是当前传统的新闻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充分的利用采访权,能够以新闻的原创性和时效性吸引到读者。但相对的,要利用好这个优势就要求传统的新闻媒体能够正确敏感的抓住观众聚焦的热点,从观众的关注度入手,报道最能吸引读者兴趣的新闻内容。

2.4 多渠道的扩大盈利能力

传统的新闻媒体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同时,还应当努力的向前发展,不断的挖掘多渠道的业务能力,是扩大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

广告收益一直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主要手段,特别是针对于报纸和广播,其对于广告的依赖性较强,其盈利能力也相对单一。

由于新闻采访权的优势,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来说,新闻报道的转载就是一项可以挖掘的盈利项目,目前主流的网络媒体间竞争程度也非常激烈,其对于高质量高热度的新闻报道的需求十分迫切,传统的新闻媒体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盈利。

当然,转载只是其中的一种盈利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多渠道的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这才是保证传统的新闻媒体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3 注意事项

3.1 保证新闻内容的高质量

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方面的新闻报道,其自身具有严肃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从新闻的特点来说已经要求了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高质量。

当前的传统新闻媒体已经处于弱势,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媒体应该更加注意报道内容的高质量,通过质量来抓住读者吸引读者。特别是在急于扩大经济收益的时候,一些传统的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新闻的数量来拉取更多的广告,其新闻的质量方面就被降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一旦降低了质量,只会逐渐的失去最后的读者,最后被迫倒闭。

3.2 要注意网络和现实两个平台的结合

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习惯,要求传统的新闻媒体积极地建设自己的网络平台,在网络上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这个基础上,传统的新闻媒体必须注意网络和现实两个平台的充分结合,不能过度的偏袒其中一方,现实平台是传统新闻媒体的立足基点,网络平台是目前的发展方向,两者相互结合,实现互补才能够取得最大的优势。

4 结束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新闻媒体处于水深火热的困境当中,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剧烈,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要求传统的新闻媒体进行改革和转型。在此基础上,要求传统新闻媒体积极的发展自身的网络建设,从而做到现实与网络平台的结合来促进自身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网络时代给传统的新闻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度的同时,也点明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网络平台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主流平台,要建设好现实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好对网络平台的建设,相信未来的传统新闻媒体能够以一种新姿态夺回市场的主导权。

如何发展村级经济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本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现代化和谐五乡建设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考核内容

(一)村级班子考核内容

1、班子团结协作状况。班子是否团结、分工是否明确、议事制度是否建立、执行情况如何,村级班子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如何,主要领导的威信、领导方法如何。

2、班子民主决策水平。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是否按时召开,会议记录是否完备,村级重大事项是否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党员会议民主决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是否建立,执行情况如何。

3、村级发展规划进度。是否有适合本村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总体新农村建设规划,村级班子的发展意识是否强烈,规划思路是否清晰。

4、村级维稳工作态势。是否全面掌握本村维稳工作中突出问题的成因和动态,是否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碰到突发事件时是否能及时化解。

5、整体工作完成情况。对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如何,工作力度如何,工作作风是否深入,班子整体廉洁自律情况如何。

(二)班子个体考核内容

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理论学习、理论素养及思想水平、群众观念、政治品质及道德品质方面。

2、工作能力。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工作作风。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意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奋敬业的情况。

4、工作实绩。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履行岗位职责方面的工作情况。

5、廉洁自律。是否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清正廉洁。

(三)后备干部考核及推荐

1、采用村级班子个体考核标准考核后备干部。

2、各村结合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推选后备干部2-3名。

(四)大学生村官考核

1、思想、工作、作风及廉洁自律情况。

2、各村的大学生村官本人就工作岗位锻练、培养等情况进行书面材料汇报。

三、考核方法和程序

时间安排:5月10日—6月30日,具体时间由考核组与村商量确定。

考核方法:考核主要坚持领导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排名相结合,对考核对象作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定量考核主要采取对单位民主测评、领导评议、考核组评议、工作实绩等指标进行定量排名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主要采取书面述职、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和调查走访等方式,考核由镇组织部门牵头,各联村点长和农村指导员参与协助。

考核程序:

1、召开民主测评会。先由村党支部书记就换届以来的工作进行汇报,然后进行民主测评。参加对象为全体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企业经营者代表等,参评人数掌握在党员、村民代表数的50%以上。

2、个别谈话。谈话对象的选择应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和代表性,人数掌握在30人以上。范围一般为村干部、老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企业经营者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