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管理概论

公共管理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管理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管理概论

公共管理概论范文第1篇

一、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时压缩与课程内容多的矛盾。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课时的压缩,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纲的内容,如何处理学生学精、学透还要同时满足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这一矛盾急需解决。扩招后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增大和实训教学手段单一的矛盾。中国现在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经由精英模式培养转变到了大众模式培养,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和班级容量的扩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原来明显,而现在的教学手段还相对单一,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最后一个主要问题是师生课后沟通交流较少导致课程效果不尽人意。一些教师课下同学生的沟通较少,再加上人数多,导致一些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疑问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立于2006年,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立足于为地方的基层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社区和企业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经过大量统计,企事业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需求为:第一,理解执行能力。要对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政策法规能很好的熟悉理解并具备实际的操作和执行能力;第二,评判能力。对于具体岗位的具体评判标准要非常熟悉;第三,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包括对不同部门和部门内部及对外的协调沟通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分析决策能力。第五,撰写报告的能力。第六,自我学习能力及其它能力。从社会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试图从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三方面改善。内容的取舍和选择。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云南大学崔云武教授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该书是一本国内经典的教材,内容非常全面,受限于课时的因素,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取舍,因此对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的内容进行了相对压缩,去掉了与《管理学原理》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活动实践化。其中尤其是模拟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具体分如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案例的选择和设计。该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案例的选题既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同时又要与教学大纲吻合能在规定时间讨论完成,具有较强的身临其境的效果,情节设置要有矛盾并且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唯一的结论,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且能从中获得一定的能力;第二步,充分的课外准备阶段。这一步主要是考量学生能在浩瀚的互联网世界和图书馆如何快速准确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由于学院该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学生的能力还停留高中水平,而中国传统的高考模式培养缺失了培养学生如何在浩瀚的网络里快速寻找自己目标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学情有意将不同背景的学生分组,然后再分工合作,这样能保证每位学生从同组不同的人身上学到自己欠缺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身体力行的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团队的合作,发挥每个人在团队中的最大潜能,感受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功,并将收集来的资料整理消化。

第三步,课堂情景模拟阶段,包括学生的还原情景、讨论分析和教师点评。在学生为主体讨论演绎的阶段,教师仅是一名听众,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教师一般禁止参与到讨论中和点评,尤其不要随意中断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对一些学生之间有歧义的问题,也尽可能由学生来讨论、消化理解。进入学生总结阶段时,除了总结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点评其他组的观点。最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总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尽管有可能不完善,但以赞扬鼓励为主,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可以稍加补充,促进学生理解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其次是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课堂教学中。选择要与时俱进,比如由2008年12月发生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次居民暴力抗击强拆的事件导入问题。图一中的案例为事发时的画面,画面解释:政府的铲车在拆迁一栋楼房,楼上女士站在楼上向楼下投掷燃烧瓶,引起铲车起火冒黑烟,随后消防车赶到灭火后,用高压水枪喷射楼上的人,铲车继续强拆,女士接着投燃烧瓶,再着火,再灭火,再喷射,如此反复“激烈交火”。教师由此提出问题:强制拆迁,暴力反击,责任在谁?接下由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再进行分析。首先从《城市拆迁管理条例》、《物权法》、《宪法》修正案(13条)之间的冲突讲起公民财产的合法权益怎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再从古代孟子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解释,讲到借鉴美国的如何在公有私有之间寻找平衡,到韩国的依法治理一草一木。使学生明白只有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得到合法权益的保障,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可能具有持续健康长期发展的活力。最后给学生留下课后思考题,如何平衡公有和私有之间的矛盾。如此由现实图片新闻导入式的设计问题使学生整节课不感觉到乏味,虽然整节课只是举了这一个案例,但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能感觉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事情千丝万缕、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妥协有一定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和理解执行能力有一定提高。

最后,讨论式教学法在整个课堂教学应用。不是给学生填鸭式的灌输尽量多的专业术语、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问题,能:“悟”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些道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拥有自学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拥有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相关的工作,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拥有立足之地。通过讨论或议论式教学让学生明白当代社会自学能力的拥有养是其受益一生的宝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感觉从课堂上学到了知识,理解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相关内容,不在为应付考试而学,课堂发言人数增多,课堂气氛活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实训课的开设

针对扩招后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增大和实训教学手段单一的矛盾。首先,学院加大了对基础性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课题申请学院给予大力支持,优先考虑立项,对于学习能力强且有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的学生,鼓励其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具备一定能力后,学生可以自己名义申报系里的学生课题并立项,系里并且配备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结题后由教师评委团评审,对于完成优秀的课题推优和奖学金评选工作中有一定的加分,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管理信息教学实验室,实验室采用的设备是由南京奥派公司开发的公共管理教学平台,可以通过模拟仿真各种案例的虚拟环境来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相关教学内容。开发的基础性实验有政府审批流程和政府绩效管理等。其次,积极联系和扩展了校外实践基地。系里积极主动联系政府部门和社区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校外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掌握了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基本操作,提高了其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联系的校外实践单位有基层组织———街道办事处、政府政务大厅等。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邀请政府基层组织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以讲座的形式,利用政府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现身说法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最后,开展了模拟听证会议,模拟听证会形式为公交车票价是否应该上涨,参加者包括虚拟的公交公司负责人、乘客代表、专家学者、市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旁听的新闻媒体等。这样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寓学于乐,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归纳所学理论知识。

四、师生课后有效沟通和真心关爱

针对师生课后沟通交流较少导致课程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有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与学生课下像朋友般相处,学生尊重你,有问题才会愿意与你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热爱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其教学态度和课堂效果。其次要有积极专研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热忱,通过在职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方式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适应社会需求。有条件的话,积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国内高校访问学者,吸取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校内通过同行听课来提高自己的讲授水平,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最后,在每阶段的教学活动结束后,会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征求学生的课堂感受,分别对共性问题和个体问题用不同的形式答疑,包括电子邮件、在线交流等,以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公共管理概论范文第2篇

1.1股份制管理形式股份合作制管理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一般都是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时形成的,农户当时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劳力等因素,自愿协商入股,富裕户中缺乏劳力的以资金入股,比较困难户以劳力、技术等入股,联合建管,互惠互利,共同受益。股份合作管理形式有的是由承包方式取得的,有的是通过拍卖一次购买使用权取得的。例如,隆化县兰旗镇西头营村的包学斌和张文忠等三人于2000年合股购买了该村管灌工程经营权,购买了工程经营权后,他们利用已建节水工程搞玉米制种,种植时差蔬菜,他们还将多余的水为周边地块的农户进行有偿服务,每年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资源互补,互惠互利,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缺点是经营者意见不容易统一,决策受影响,效益分配有时出现矛盾。

1.2单户管理形式单户管理节水工程形式有的是通过产权改革承包或拍卖购买的工程管理经营权,也有的是独资建设的节水工程。汤头沟水泉村刘海龙2004年在该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拍卖时,购买了该村管灌工程的经营权之后,刘海龙对工程进行了修复和扩建,新增灌溉面积3.33hm2,共可控制灌溉面积8hm2,种植了蔬菜,年平均纯收入8万元。这种单户管理形式的优点是经营管理决策自主,缺点是经营管理规模发展受资金不足影响,发展缓慢。

1.3联户管理形式联户管理形式一般都是联户投资购买、承包或新建节水工程,按照自愿入股,按股分红,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操作。选出威信高、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人当负责人,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和效益分配。韩麻营镇十八里汰村管灌工程于2006年底建成,工程建成后,由该村曹云海等四户承包,联合管理,曹云海为负责人,负责工程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程自建成至今,由于管理得体,运行情况一直很好,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这种形式类似农民用水户协会,但是没有正规的建章立制,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以负责人的主观意志行事,比较容易产生矛盾意见。

2井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建议及措施

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当前隆化县农业灌溉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缺乏、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机制问题,没有科学的运行管理激励机制,农业节水很难实现,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调动用水户主动节水的关键,是保障农业节水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2.1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从2006年开始,该县已建立唐三营西联渠、汤头沟联渠、张三营联渠、太平庄联渠等四个渠灌区农民用户协会,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后,一是灌溉节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是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纠纷;三是解决了长期以来灌溉工程管理主体“缺位”问题,保障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山区集中连片面积在千亩以上的井灌区,也应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会建章立制,对工程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将灌区农户纳入灌溉节水全程管理中,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工程管理的积极性。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灌溉用水,对水源井、机泵进行维护,协调水事纠纷,指导农民参与灌溉设施的投资建造、推广先进节水设备等日常事务。为井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永久发挥效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2.2加强用水管理,实现水权分配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和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由水资源配置确定初始水权,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工作思路,建立一个水权交易平台,使用水户可以将多余或节约的水权方便快捷地转化为物质利益,激发农户节水的积极性,将强制节水转为自觉节水。

2.3安装计量设施,为定额用水打下基础定额用水是建立节水农业的重要管理手段。该县灌区收取水费,不管是提水还是自流一概以亩计算,不管用水多少一个价,这种做法不但浪费了水资源,而且不利于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因此,在井灌区安装水表,以表计量,用水多电费多,用水少电费少,以此来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转变传统的用水方式。

公共管理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前言

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些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对电力工程提出新的考验。首先,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是一个大问题。电力工程的技术改进和修整,不仅能够提高供电的水平和总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是电力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电力工程技术改进和大修

电力工程的技术改进和大的修整,这里面主要是技术的改进和设备的修整和提高。技术的改进,主要是就目前电力系统的整个行业来讲,加入了许多新的电力技术,以此来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引领新的技术。以前,全国如火如荼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说的是对农村里的供电网络进行彻底的改变。现在的主要技术有很多,大体上主要是,电力技术的改造,包括电力和电子技术,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型变电站,实现自动化。还有供电网络的提升改变,形成新一代的智能电网。目前新材料事业不断发展,供电系统也出现了许多超轻,性能更好地优良材料代替之前的材料。以前的老设备需要进行整修,这是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多么好的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是会出现问题,不断磨损,导致出现问题和故障,所以,我们要对所用的设备和仪器进行修整,以适应任务的需求。

二、电力技术改进和大修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1.资金投入的少。目前,在我国电力工程的技术改进和大修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我们在开始施工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的预算,或者是预算做的不合理,造成了问题。输电力公司不够重视,对技术改进和大修工程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有时,电力工程公司单纯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过分降低成本,只是进行了表面的工作,为了应付差事进行技术改进和大修,而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问题,资金投入很少,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成本有关预算不科学。电力系统的技术改进工程,施工部门没有合理的进行有关成本的核算,这样,在后期的施工工作中,电力工程部门在技术改造施工的预算资金和实际花费的资金对不上。后期的好多工作就不能进行,造成很多工程不能落地实现。技术改进的工作不能如实完成。

3.设备大修工程中设备修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设备的大修工程很重要,这是在电力系统中经常使用的设备出现了问题才会进行的工作,是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要做的工作。因此这是一项长时间的工程。和普通的紧急维修不一样,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设备,区域也很大。这样,大家就容易散漫,一些设备忘记维修也是经常会出现的事情。有的时候计划维修的设备,实际没有维修好,没有落地实现,这样会使维修不彻底,仍然存在故障。

4.电力系统技术改革的任务分配不合理。电力工程的技术改进过程中,难免会有技术改革的政策无法落实和实现,致使结果好坏不一,有些地方的电力设备很好,运行很安全,而有些地方的电力设备很差劲,没有得到有效改进。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抵上是因为当初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分配不均,下面的施工单位不能确定自己的工作范围,造成了一些重点区域的遗漏。

三、电力工程中技改大修工程的管理建议

1.对管理的流程和相应制度进行优化

电力工程随着使用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使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大修,以维持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所以,需要各个相关的部门人员进行相互的配合,这就包括施工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财务工作人员等。这里面包含许多部门的人员,各个职能和责任都不一样,所以,管理不善就会造成混乱。电力事故出现以后,首先要根据人员的情况明确相关的责任,充分规划每个责任人负责的片区,保证技术改进和大修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我们在划分责任的时候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要保证施工的效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所以必须要落实责任范围里面的工作,每个人都要按时按量完成。其次是注意安全。安全责任无小事,工程技术改进和大修是重大的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切记注意工人的安全。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要保障工程的质量,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以后还会返修,这样就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2.加强成本的管理

在电力技术改进和大修的工程中,资金很重要,没有资金的支持,就不能购买工具和设备。所以,要保障资金的供给和合理分配。加强资金的管理是我们进行工程的合理保障。提高成本的预算效率,保障资金的供应,使实际提供的资金支持比预算多出一些,这样对保障工程的质量非常重要。财务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工作,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运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不断进行统计和审核,保证投入的资金科学合理,落实到实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要让相关人员对资金进行私吞。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完成,还要保障工程的质量。

3.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合作

电力工程的改进和大修工作系统性和整体性非常强,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施工的知识,管理的知识,财务和监管的知识,因此就需要这些相应部门的人员进行配合。作为电力的管理人员,就是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作,统筹兼顾,站在一定的高度上部署工作。保证各个部门充分发挥作用,使电力系统的技术改进和大修工作顺利完成。

四、结语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我们为了不耽误大家的用电,工作和学习,应该要进行一些技术改进和大修。在技术改进和大修的正常运行中,质量十分重要。在技术改进的过程中,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管理人员必须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充分认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部署。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概论范文第4篇

摘要: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文章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简析入手,分析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实质,突出我国进一步进行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因而新公共管理给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政府管理;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对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不强调集权、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而关键也是最具有质感的口号是用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来代替受同志结构羁绊的官僚政府,以企业家精神的政府腿功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涵盖如下内容:

第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在于“掌舵而非划桨”。“新公共管理”提倡“政府公共政策化”,目的在于让政府从具体的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存在的效率低下、冗员过多、等历史遗留问题和顽疾。

第二,管理方式应注入企业化管理方式。“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应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在各公共服务部门中采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等,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改变过去只管投入,不重产出的现状;在人事管理上也应效仿企业,摒弃终身任职制,改为采用灵活的合同雇佣机制和绩效工资制,从而提高效益。

第三,行政文化应提倡“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政府服务的对象其实就是政府的“顾客”,政府应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而提供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即以服务对象为导向,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四,管理上应采用授权或分权方式。“新公共管理”理论极力倡导用分权、授权的新管理办法替代落后的集权管理,以便应对外界急速的变化,并指出授权或分权的机构具有诸多优势:更灵活、更高效、更具创新精神等。

第五,目标控制应引入绩效策略。“新公共管理”在目标控制上倡导引入绩效目标控制策略,放松行政规制,采取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策略。即在具体的工作中,和组织、个人签订明确的绩效合同,确定好具体目标,考核的时候根据绩效目标进行测量和评估。从而使组织从“任务驱动型”转变成“规则驱动型”。

第六,减少公共产品带来外部性。“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消费具有的普遍特征,政府完全可以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分离部分公共产品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对部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公共产品实行消费低收费制,以便增加私人产品消费,减少人们对公共产品消费,以便减少或减低公共产品可能带来的外部性。

第七,强调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重视可以提高人员在录用、任期、工资等环节上的灵活性,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用短期合同制替代常任制,实行绩效工资制等以提高效率。

(二)我国公共管理理念的实质

公共管理区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即可以等同于政府进行管理,而公共管理则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陈庆云教授和他课题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一文中对其界定为: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组织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他们认为,从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这三大主体间关系以及主体所承担的角色、作用看,可以把公共管理分为以政府为本位,民众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依附于政府的三种政府管理模式。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主体区别于行政管理主体唯一性。公共管理的主体通常由政府和第三部门组成。第三部门是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是指独立于第一部门(政府组织)和第二部门(市场组织)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志愿性很强的组织。这种组织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代言人,但他又不能脱离政府的方针政策而独立行为,也不能同企业一样以营利为目的而行为。在我国,第三部门刚刚开始发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相比。政府一直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角,广泛地介入社会各类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不断进行改革以规范自身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部门迅速发展,但相对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的成熟发展,第三部门发展仍相对滞后。第三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占地位,发挥的作用仍旧十分有限。

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是政府的企业化管理,重点强调管理的高效率。而我国的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效率较低的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许多,如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这种状态的原因有许多,如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的集中,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越位现象显而易见。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新公共管理在理论的定位时有一些科学的工商管理方法引入其中,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重重差异,如果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所借鉴。

(三)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政企分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在微观领域应逐步退出,政府对市场活动的调节应改变过去处于错位或缺位的状态,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应是转入宏观管理、公共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政府应有的作用。参考各国取得的成功经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

1.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产权模糊等历史遗留问题。计划体制长期以来遗留下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等深层矛盾已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有利于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可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区分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权、财权和事权,改变国有资产条块分割、经营责任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

2.有利于推进政府部门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当前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政府应下决心精简行政机构,合并重叠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精干高效、减轻财政负担。经济综合部门应改组为宏观调控和协调制定公共政策的部门,指定的公共政策应进行长远规划,同时健全市场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力度,更好地健全并完善市场体系。

3.有利于加强对公共管理者的管理。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管理者产生了某种特殊意蕴,其被定位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或者“企业管理人员”。公共管理者作为公民的人,他们不是对这个机构的利益负责,不是对个别消费者或顾客的利益负责,而应是对公民负责,对真正的公共利益负责。通过精简政府机构、精简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树立公平价值,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将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刮泥和公共服务倾斜,以便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当前,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政府规模缩小、信任危机缓解、财政危机改善,政府已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国进行政府改革有如下启示:

第一,关于管理“政治性质”的启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将政治与行政进行分离,他们认为是因为政治过多地干涉管理事务,才导致政府出现腐败、行政无能,因此其极力主张把政治从行政管理事务中剥离开来。可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忽视了政治天生具有难以剥离的特性,毕竟公共管理者只有在一定甚至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才能从事具体的公共管理活动。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政治性质”上的分歧,对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管理者不但应具备一定参政和行政能力,而且还应具有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从事公共管理的能力,这二者不可或缺。

第二,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启示。部分公共服务走向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它也是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面临困境,合理利用民间资源、整合社会力量,用来补充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种尝试。其作为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一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我们可以进行采纳并尝试。

第三,关于“顾客导向”观念的启示。政府服务的对象即顾客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和评价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建立起政府绩效评价指标,督促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改善政府形象,真正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

第四,关于“企业家型”领导者的启示。企业家作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是这样一群人:能够将资源进行最优整合,并使收益最大化的创新人士。新公共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应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的风险意识和创新动力,使资源得到最优整合,使用效益最大,就必须为企业家们创造出更宽松的环境。政府部门领导和其他公共部门的领导,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指引下,也应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以企业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达成一定的公共、社会目标,高效地,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社会、公共资源,并充分发挥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势,用来解决当前公共资源供给方面面临的困境。

对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必须加以分析、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再加以吸收和借鉴。在宏观层次上我们仍然应承认并坚持政府改革的主导方向,在微观层次上,在对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必须注重我国国情的适应性并注重具体的改革措施。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中真正学习和借鉴到有利于我国的一些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改革。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改革的启示[J].贵阳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王宝成,杨代福.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我国行政改革之路,行政论坛,2003(56)

[3]丁煌.政府的职责:“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4]丁煌.西方企业家政府理论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5]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公共管理学报,2007(3)

[7]王智辉.政府管理创新探讨——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J].长白山学刊.2010(2):86-89

[8]李丹.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J].决策与信息.2011(3):192

公共管理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路基设计;路基边坡;极限高度;软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 U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发展机遇,抓住国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遇,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等外公路逐步进行截弯取直、减缓坡度、拓宽路基、加宽桥涵和重铺路面等技术改造,提高公路的等级标准和通行能力。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工程比一般工程所要求的质量要更高。在柔性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近年来农村公路大修改造的一个主要施工方向。因此,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围绕柔性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提炼出一些经验和体会,从而为下一步大范围的改造,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一、公路工程概况

某公路路段为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长10.12km,路基宽7.5m,路面宽6.5m。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大量运输车辆通行,超载严重,导致原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实用性能急剧下降,在车载和雨水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大量的病害。沥青路面出现了龟裂、坑洞、车辙等病害,必须实施改造。

工程路面改造方案

1.建设标准

对现有的路基的部分地段进行加宽取直,路基为7.5m,横断面组成2×3.25m机动车道+2×0.5m硬路肩,路面横坡采用1.5%,硬路肩横坡采用2.5%,设计时速为30km/h。

2.路线设计 (一)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为老路改建工程,以尽量不破坏原有道路、路基及本着少拆迁,节约投资的原则,沿土路两侧扩宽及截弯取直,维持老路的平纵线形。

(二)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受控于老路面的标高,原则是在老路面上加铺水泥稳定碎石,保持新老路面的持平,控制纵断面坡度,严格按照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控制。

3.路基设计

(一)路基标准横断面

路幅宽度为8m,横断面组成2×3.5m机动车道+2×0.5m土路肩,路面横坡采用1.5%,硬路肩横坡采用2.5%。

(二)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拼宽及反开挖段,开挖至路床顶面以下30cm,对原地面进行翻挖15cm厚掺6%石灰处理,再分两层填筑30cm厚6%石灰土。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最小强度见表1:

表1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最小强度

三、路面设计基本要点

1.路面设计规范

本项目主要是采用水泥混凝土对原路面进行改造,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100kN为标准轴载。

2.路面给排水设计改造

在路面防治水病害设计上需要考虑的方向包含两个方面,即是对地表水的“防”与“排”,并做到“防”与“排”相结合。

结合本连接路项目特点,一方面,在路面结构设计上进行优化。路面结构设计从上到下通常包含: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下封层、基层和底基层。考虑到项目所在区域地表降水在夏季十分充沛,且气候炎热,故在路面结构设计全程考虑水病害的防治设计,本项目经过优化设计后结构层包含:上面层、防水粘层、中面层、下面层、下封层、基层和底基层。根据公路路基干湿类型的不同分布,路面结构设计采用不同的型式,具体设计如图一所示:

这样既经济合理,又符合防水设计要求。防水粘结层使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约15.0%~25.0%,因此设置防水粘结层可以增加界面结合强度,确保层间的完全连续条件,防止雨水下渗到中面层出现水损害。此外,我国目前路面结构多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难以避免,使用延伸性较好的防水粘层材料,可以作为裂缝的应力吸收层,阻止裂缝的向上反射。优化后的路面结构设计在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增设了防水粘层,大大降低了层与层之间地表水互相渗透的能力,同时强化路面结构上面层的内部排水,对水病害的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最大可能地避免公路投入使用后出现纵向裂缝、网裂、坑槽、泛油等水病害,使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得到保证。

四、提高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建议

1.保证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有效落实

项目落实后,在国家、省、市补助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力度就要加大力度,从县财政拨付资金,先垫付于农村公路的施工建设。合理的减免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一些税款,降低我国公路施工建设的成本。鼓励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的为农村公路施工建设提供支持语物资帮助,以此来弥补农村我国公路施工建设中资金紧缺的现象。农村公路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完整性的工作,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应配有相应的专业经费,来保障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与监管工作质量。

2.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根据我国《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和“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公路建养思想,科学制定公路养护与管理体系,努力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序。并在各级公路部门中树立公路建、养并重的意识,加强群众养护公路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强化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与运作,积极探索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机制,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通村公路养护总体要求:加固路肩和边坡,疏通排水设施;加强清理桥涵的淤泥,疏通涵管,保证桥涵安全运行;因地制宜做好公路绿化;强化路政巡查工作,加强对公路设施的保护。

3.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培训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公路施工建设中,质量监管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很多都根本就不懂工程工作的流程与管理。所以,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单位工作质量意识培养的同时,还应采取,切合实际的可行性手段来监管施工单位,用延长工程缺陷责任期来制止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质量责任的规避。我国现已完成的公路质量,缺陷责任期是一年,所以施工单位根本不在意质量问题。所以,应考虑适当的延长工程缺陷责任期,来确保我国农村公路施工的质量。

4.规范监管部门责任追踪制度

制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标准规范与法律法规,让我国农村公路施工建设与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应加强建立监管部门与的监督人员责任追踪制度,确保质量问题责任到人。我国的县、乡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对于当地的县乡公路监管规模与力度做好提前策划计划,主管监管部门的领导也应在农村的公路建设监管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因为我国县乡的公路分布的比较分散,在工具配备等方面也应该有所侧重,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融入公路建设工程施工中。

总结

总而言之,在对此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能减少粉尘、噪音对居民的影响,避免或减少夜间施工,如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或干脆不处理,或者因为工作中的细小疏溜,往往会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留下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再进行处理,便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形象的负面影响。因此根据不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减少财务支出,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避免更大的事故或破坏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甘善杰.浅谈公路路基设计特点[J].路基工程,2001(10).

[2]胡伟,程平,余良德,吴炎,郭翌葵,余泽新.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J].中外公路,2002(12).

[3]潘元伟.浅析公路软弱地基的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