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第1篇

“友情式”分组的特点是学生之间心理相容、志趣相投。因为这种分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之间坦诚相待地说出“心里话”。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因教师组织形式的失当而导致学生评价失控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随机分组因操作简便使用率较高,教师倘若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互评往往演变成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总在不停地训斥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场面。这种现象在分组竞赛之后尤显突出。这样的学生互评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地干预,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当然,严格地说,“友情式”分组只是更适合于对话式互评的教学实施,并非不可变通调适。具体而论,以这种分组方式组织互评通常容易显露学生之间相互吹捧、言过其实的弊端。因此,对话式互评时的分组方式要求体育教师依据教材的特点与班级具体学情等方面而定。

二、体育课堂心理氛围

体育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等。体育课堂心理氛围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它是逐步形成的,而其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畅通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学生意义对话式互评既需要“友情式”分组的“心理小环境”,更需要积极的班集体课堂心理氛围的“大气候”。

三、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是学生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敏感的组成部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正当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自尊,那么学生就很难具有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好感。学生正确评价的态度与能力的有效形成也是新时期考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艺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一种“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从而有效规避了互伤身体自尊的教学评价现象。“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后针对同伴在课中的学习态度、拼搏精神、任务完成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不伤身体自尊的书面评价。实践表明,学生经过长期的评价训练,正确的评价态度与能力得以提升,反映在课堂中的相互评价也逐步趋于规范和精彩。

四、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第2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提问具有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的功能,而无效的提问则会让学生感到反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因此,课堂提问需要艺术,只有艺术化的课堂提问,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长期的教学经验表明,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讲究提问的艺术,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性,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参与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控制整个教学,这种状态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采用课堂提问手段能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善于动脑,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

(二)督促作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实际上是一种测验方法,能检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并且还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

(三)反馈、调控的作用

课堂提问能让教师及时获得比较准确可靠的反馈信息,起到衡量教学效果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变化,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四)启迪、暗示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通过课堂提问还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拓展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目的性。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并为学生设定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自主阅读文章。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一定要抓住题眼,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一开始并没有兴趣。因此,学生应当深入钻研教材,从问题的题眼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话,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让学生初读课文,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起来也会比较顺利。问题的题眼,通常指的是从问题中寻找关键词词语,这种词语往往能概况题目的特殊性,甚至可以反映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目的,题眼是文章重点叙述的部分。利用矛盾设置的疑问,吸引学生进行精读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不能直接进行,应该让学生在一步步地思考中,得到答案。如果教师只是直来直去地问问题,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对此感到乏味,甚至还会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思维,因此,课堂的提问一定要具有目的性。

(二)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可以说,在设计问题前,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充分地掌握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对此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提出问题。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为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状况,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各不相同。学生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促使学生的参与,推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提问问题时,应该明确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说,学生应该善于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学生,让学生能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拓宽思维空间。

(三)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性,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推进,并经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提问问题时,问题不能太过简单,这样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问题的提问也不能过于困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不愿意思考,不爱动脑子。只有适当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从中得到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快乐的感觉。并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的设计还应该新颖有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问题新颖,才会让学生感到愉快,愉悦地接受,轻松地完成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并不是要让学生回忆什么,而是要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能受到思维训练。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回答问题。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勤于动脑,要把是否有利于激发思想,培养能力作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

三、结语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优点;学生评教制度弊端

一、高校学生课堂评教制度概述

学生评教,主要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公平、公正、准确、合理的审查评判与界定[1],具体是指高等学校在校本科生根据学校制定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管理办法,通过教务管理评教系统对相关学期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予以评价,并给出不同等级分数的一种动态过程。高校教学需要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学生评教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2],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是从20世纪80年代陆续开展起来。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把学生评教作为一项学校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学生评教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进行评估,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效率。

二、我国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教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我国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教制度的发展

目前,学生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的手段之一。高校学生评教较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在大学中实践“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出现后逐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学生评价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教制度的特点

我国的高校学生评教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学生全民参与程度高。很多高校将学生评教与教师职称晋升等紧密结合,因此大大提升了学生评教的参与度,特别是开始推行教务系统的网络选课以后,尚未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评价,将无法进行下学期的课程选课,因此,实际上已经将课堂教学评教变成了每学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全民参与使得各个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教师任教的观点和看法成为可能,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第二,依托于校园网和教务管理系统,学生评教简便易行,便于统计。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加大了校园网络建设的步伐,学生选课和评教基本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评教采用互联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比现实发放到学生手中的纸质填涂更快捷更有效,学生在进行评教过程中是采用匿名评教的方式,加强了学生评教的隐私,确保评教的真实有效。

三、我国高校学生课堂教学评教制度存在的不足

学生评教制度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教学和课堂的优点、弱点及不足,从而进行课堂教学的自我完善。但是从高校目前的实践来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并未充分发挥[3],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评教积极性的不利因素。

(一)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的评教指标中较多“备课充分,课堂内容充实”、“有责任感,对自己工作专心负责”等主观成分较浓的内容,使学生在选择时不易把握指标的确切内涵,难以准确评定打分,并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有的高校一套指标体系多年不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指标已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此外,不同的学科与课程对教学评价的标准要求不同,也会间接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比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英语口语”课程采用相同的评教指标来评价,其可比性是不可能让人完全信服的。因此,评教得分上的差异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上的差异。

(二)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价的“实有功能”与“应有功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层面上的问题关注得还不够。真正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是目前高校教学环节的主力军,但是受到时间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同时兼顾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研究,因此,现有的关于学生评教的成果,并不能完全充分的反应我国目前高校学生评教的实际情况。同时,部分理论研究者在译介和借鉴国外课程评价理论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比如,脱离本国国情实际的照抄照搬,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

(三)学生评教的价值和理念存在偏差

有的学者将我国现行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简单地基于学生是消费者观念作为开展学生评教的前提[4],有学者提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对课程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5],甚至有学者将学生评教权与消费者评价服务产品的权利等量齐观。这些观点认为,学生为高等教育支付了费用,他们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因此他们当然拥有对教育服务质量发表意见、进行评价的权利。在片面强调学生评教权利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评教行为的最终目标,将评教结果的数值的价值过分放大,作为考核衡量教师的指标,制约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毛伟.基于法律视角的学生评教探讨[J].时代教育,2008(01)

[2]谭莹,宋萍.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有效性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6(04)

[3]王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孟凡.论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合法性依据[D].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

[5]张红伟,章建石.如何以学生评教保障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12-24(005)

作者简介:

周德军(1978~),男,江苏阜宁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法学教育与社会法学。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第4篇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提问设计研究

那么如何创新提问设计呢?

一、提问要有生成性

教学初始阶段提问设计要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要与文本相衔接,力争用简洁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过不断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因势引导他们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在“疑”中生成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围绕其展开,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需要以及内在差异,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遏制,原本应该活泼的课堂变得沉闷、无趣、封闭。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体验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地对问题进行完善,或归纳、或概括、或从中选出带有全局的问题作为目标,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质疑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变学生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二、提问要有集约性

教学的进行阶段,教师可以抛出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是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起逐层牵引作用,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能引动整体性阅读教学,建构起课堂教学活动的板块,体现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集约性,即一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枝蔓丛生的局面。教师要善于舍弃,不可平均用力, “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有拓展性

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并引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激烈争论,激起学生思维碰撞,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找到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下面以《孔乙己》教学示例来说明课堂提问的生成性、集约性和拓展性。

刚一上课,教师定下基调: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同学们提出问题老师不做解答,请其他同学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解答我们就一起研究。这堂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多少。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得多?

1.学生提出问题:(1)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咸亨酒店”为什么往酒里羼水?(3)“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什么是“穿长衫”的人?⑷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呢?

上述(1)、、(3)三个问题由学生一一思考解决。第四个问题有难度,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解决。

2.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呢?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就好理解了。

教师调控,组织讨论:

(1)孔乙己的死跟什么有关?

孔乙己的性格如何?

教师指导阅读,并因势利导得出结论:孔乙己是一个困窘落魄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3)小说开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弱者的形象,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看课文研读对孔乙己的身材、语言、脸色描写的句子。

(4)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由于什么原因?

师生总结: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3.教师紧接着提出讨论问题:为什

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1)品味“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的含义。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为什么这么写?

(3)孔乙己是怎样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

学生得出结论:“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悲剧的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4.教师抛出问题:老师给这篇文章加个小标题:“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也是老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也学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一个副标题。

学生:(1)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3)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略)

上课伊始,教师设计的提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得多”?激发学生探索、思考,并发现问题,走入作品,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及对问题理解的程度。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由学生发现并提出,其实也是教师精心预设的“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问题,只不过恰好由学生提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问题的生成性。教学的进行阶段,课堂的活动主要围绕上述主干问题进行,并逐渐引向深入,问题具有板块效应,信息量大,牵一而驭万。深化阶段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也学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一个副标题”,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激起学生思维碰撞。

四、设计创新提问有什么教改意义?

要知道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设计提问,就得首先知道提出问题研究的创新意义。提问的创新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有三个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大量减少无效提问,减少无用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二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由于要解决问题而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由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问,就是改变课堂教学“碎问碎答”的流弊,将谈话式、答问式、讲析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精干简洁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干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干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能有效地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让那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课型与课堂教学结构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提问技巧 提问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够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针对具体的课堂提问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

1.提问要具有目的性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以什么形式提问,提问的内容是什么,都离不开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开展课堂提问,要充分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否则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1]。提问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新的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原有知识的回顾,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便提问,要先想好提问的问题是想表达什么,是想让学生了解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真正地获得知识。

2.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以达到更好的提问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另外,还要多培养学生进行自发性提问,虽然通过对学生的问题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然而这不是提问的最终目标,要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另外,教师不要过分重视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是常有发生的,属于正常情况,而教师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即可。

3.提问要具有及时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必须抓住对学生提问的最佳时机,而且提问形式不能过于单一,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提问内容,才能表现出最佳的学习效果[3]。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如,表情、反馈信息等。教师应及时抓住最佳的提问时机,或以问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要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可以对上节课的知识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一是能帮助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二是提高学生上课的活跃度,三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好时,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多提出具有代表性、评价性、说明性的典型问题,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良好的状态下回答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就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提出一些非教学性的问题、强调性的问题等,可以让学生重新点燃学习热情。提问是一门艺术,学生在对知识感到茫然时,一个小小的提问能让他们如获新生,立即醒悟过来,对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有着莫大的帮助。

4.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学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如基础能力、学习水平、学习心态、个体性格等,再根据每位学生综合特征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技能。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针对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进行提问的现象,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学生回答问题省时省心,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却越来越消极,甚至觉得课堂就像一场戏,只有教师和那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在唱戏,而自己只有看的份,学与不学都行这种提问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就是教师提问过多针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这样虽然是为了迅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但是提出的问题难度却不适合他们回答,然后教师再一一对问题进行讲解,这样既耽误课堂时间,又让被提问的学生有些难堪。因此,提问是一项非常难以把握的技术,既要注重提出问题的重点,又要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

我认为提问要凸显出问题的针对性,课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平台,不应将这里变成自己的主宰场所,做什么事都要慎重决定,要制订一定的计划,在对学生提问这方面,我的想法是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提问时,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对他们的提问都特别谨慎,我们觉得一个问题不算什么,但是可能就因为一个问题而造成困难生的学

压力增大,甚至失去学习的自信心[5]。因此,在提问的时候都会先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对问题回答不全面的时候再让一些优等生进行补充,同时也会用这些问题让一些困难生尝试一下,不管回答的怎么样都不会批评,而是进行鼓励,这样就能有效增强困难生学习的自信心。当然优等生也不能放过,要将有些超前的问题留给优等生,让他们尽情地发挥,当困难生和中等生都对问题的回答不是圆满时,可以让优等生进行补充。这种提问方式,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体现出问题的全面性,是针对全体同学进行提问的一种方式。

结语

通过上述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采取有效的提问策略,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回答问题,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贤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教学与管理,2009(14).

[2]蒋志荣.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j].成功(教育),2008(08).

[3]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