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第1篇

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由于化工生产中涉及到有毒、有害介质,存在高温、高压条件,所以只有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理人员在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生产的安全性,以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联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关联研究

1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1.1技术管理贯穿于生产过程

在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技术管理工作,为了实现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技术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实现技术的先进性,才能保证生产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也就是说,技术是安全的基本保障。实现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生产中不同环节和不同地点的安全性,在保证生产进度的同时,提高效率,确保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生产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

1.2合理的技术管理能够消除安全隐患

只要合理的技术管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高效率的管理能够消除或者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或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化工生产中,多数原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伴随着生产中存在较多的高温、高压条件,所以安全隐患较大,如果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极易发生事故,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只有做好生产技术管理,才能消除安全隐患。

2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没有落实

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特异性,含有的有毒、有害以及危险性成分较多,在生产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开展工作,杜绝违规操作出现。比如:很多人员与生产的关系不大,当其进入生产区域以后,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安全知识,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很多公司没有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生产安全,使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在生产中的不同环节,没有具体的约束,导致生产流程松散,危险性较高。

2.2生产技术和设备达标率较低

很多化工生产单位采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比较陈旧,没有实现持续的技术更新,加之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相对陈旧,保养与维护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如果生产单位在制定生产规范以及工艺流程的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安全因素,结合生产的实际状况,将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不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了操作人员的严重伤亡。比如:在对具有严重腐蚀性的原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原料对设备具有较大的腐蚀作用,必须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使用先进的、耐腐蚀性较强的设备,并且做好定时检查与维护,才能够保证生产安全。

2.3操作人员素质低下

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很多生产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以及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所以,生产单位需要做好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避免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以及技术水平不足而引发的事故发生。

3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

3.1做好技术检修

化工企业需要在选择生产设备时,按照本企业使用化工原料的腐蚀性等特点进行相应的设备选取,引进高质量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保证员工操作设备的规范性,减少设备的损耗率,从而降低因设备损坏引起的安全事故。有很多的化工生产事故,都是由于设备隐患所造成的,出现小问题时并没有特别的在意,在后续工作中则演变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今后的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方面,对设备检修工作进行充分的完善。第一,所有的化工设备,必须每日记录其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各种问题,通过技术人员进行专项解决。第二,阶段性的淘汰老旧设备,引入先进设备,逐步完成生产线的更新换代,在安全水平上得到更大的提升。第三,化工设备的检修应按照标准方法来实施,全方位的排查问题,减少表面化工作。

3.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单位结合自身状况,全面考虑安全因素以及不同的生产细节,在生产中不断贯彻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如果出现违规操作的人员,严格给予惩罚,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视情节的严重程度采取实际的惩罚措施,情节严重者,调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进行全日制安全培训,直到重新考核通过后,重新返回原工作岗位。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

如果制度和规定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则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管控与约束作用。生产中,任何操作都是依靠技术人员或者操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极为重要。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水平对生产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的化工生产单位需要定期进行人员的培训,并且多组织人员的交流和讨论,在必要的时候,派遣技术人员出厂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促进生产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3.4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化工生产单位在进行设备的选择时,需要根据本单位生产原料的腐蚀程度安排生产进度,选择生产设备,设备一旦引入以后,需要在生产中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保养,化工生产单位在工作中要全面进行技术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多重解决方案,通过技术人员的讨论,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综上所述,基于化工生产的特点以及性质,生产的技术管理状况与安全生产的联系十分紧密,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兼顾安全生产方面的因素,为生产的安全开展提供保障。管理人员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结合化工生产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100-01

一、前言

在目前发展飞速的今天,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提高中,尽快的把最新最好的科学技术投入到煤矿矿井的生产过程中,是改善现在我国煤矿行业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在技术应用实施的过程中,做好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技术管理具有前瞻性、规划性、指导性及基础性的特点。

煤矿的井下作业本身就存在着高度的危险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而其中的井下作业的技术管理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易导致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其中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管理漏洞而造成的,为此,有必要强调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夯实煤矿技术管理的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为此,必须把煤矿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进而酿成事故。

三、煤矿技术是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设计主要支撑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

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技术可行、其次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煤矿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或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工人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生产中的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

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和钻空顶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煤矿短期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抓好技术管理,是防治事故发生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

,如果稍有不甚,思想上稍有松驰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2、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3、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花,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六、.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

众所周知,煤矿安全状况整体不是很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七、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总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煤矿服务。

总之,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进行改革,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煤矿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1.

[2] 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手册.神华新疆公司大洪沟煤矿,2012.9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第3篇

目前,在工程项目上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多数是有较多施工经验的工作多年的技术工人。他们施工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善于发现问题。然而,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处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缺陷和难度。引发安全事故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所以,研究安全问题就是研究人和物的问题,研究组织上管理问题。在工程上来讲,研究人即人的行为学;研究物即安全技术学;研究组织管理即工程管理学。据统计,在建筑工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解决物的安全状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本质即首先解决安全技术问题。

现在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多少都有这样一种想法,施工安全是专职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技术人员只要做好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就可以了。事实如此吗?根据我国近50年来所发生的死亡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工艺流程本身的缺陷、作业环境条件、设备、工具的缺陷造成的伤亡事故,已占所有事故总数的60%以上。

尽管有人淡化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为安全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安全生产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如施工图纸设计中自审、会审;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测量仪器和仪表的年度报检、开工报告的报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特别是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如模板支撑设计、设备吊装方案、大临设施的安全措施、深坑坑壁支护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验收等等,哪一项工作都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

其实,从本质上讲,技术工作和安全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含有安全工作。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当工程质量缺陷小的时候,就表现为不合格项或出现质量事故;当工程质量缺陷增大或累积迭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质变为安全隐患,甚至酿成安全事故。

从目前现有的管理体制上来看,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施工现场每个专业的施工、每道施工工序都完全介入和监督;从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范围上来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同安全管理业务有完全的融合性。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有着不可推卸的联系和责任。

二、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1、法律地位

2003年11月3日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第26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织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织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3)模板工程;(4)起重吊装工程;(5)脚手架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7)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企业地位

目前,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规定,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主要由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工程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才能编制经济、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编制牢靠、稳妥、安全的安全作业环境措施和安全生产措施。

3、工程项目中的地位

建设工程管理主要有四大控制:一是质量控制;二是安全控制;三是成本控制;四是进度控制。四大控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安全控制又是其他控制的前提。工程技术人员在这四大控制中的安全控制起着关键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策划地位:编制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措施,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或规定等等。(2)指导地位:在每项工程乃至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3)组织地位:对施工中资源进行计算、配备、优化、调整,实现安全生产。(4)控制地位:负责安全措施、设施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

三、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1、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工、料、机的供应情况,结合工程特点、技术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出经济、合理、安全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操作性强、便于施工的作业指导书和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生产工艺,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关键工序、重要环节,如模板支撑加固、吊装施工、深坑支护以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分析和论证,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在过程中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

2、加强对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设施的落实力度

作为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并结合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在各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时,安全质量一定要摆在首位。因为没有安全,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更不要谈质量和效益。很多技术人员在检查验收时,往往会偏重于有关技术质量指标的检查,因为业主和监理最关心的正是这些方面。而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其实更需要注重的恰恰是验收标准中的牢固性、稳定性、可靠性等安全要求部分。在工序交接时,应明确各个工序的工作职责,要在检查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对接,在中间交接表上也可考虑增加安全施工交接一项,必要时工序交接也可邀请安全管理人员参加。要做到“上不符、下不施”。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十倍”规律:如果上道工序产品质量的缺陷的处理费用为“1”的话,那么等到下一个工序完成时,相应缺陷所须的处理费用就为“10”,依次类推,到再下一道工序完成时,所须的处理费用将达到“100”。并由此兴起了“零缺陷”产品运动。如果我们对每道工序工作在安全方面也这样严格实施的话,我想安全事故必定会大大降低。

3、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种设备、特殊场所和特殊施工工序,除安全管理部门的综合性检查外,应组织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性安全检查。检查前应明确检点、检查手段和检查方法。如对架桥机、塔式吊机、龙门吊机、施工临时栈桥、挂蓝、高空作业场所、深坑施工场所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以确保安全生产。

4、强化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指导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第4篇

1.1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怎样在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应该加大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而在进行培训时一定要确保所有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掌握机电装置的有关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技能。当前大部分煤矿企业中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偏低,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机电技术整体管理水平。对此,一定要对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

1.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机电技术的管理体系不健全。需要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加强煤碳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的对策

2.1制定完善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

从机电设备的全过程周期管理、组织保障、流程规范、管理职能的发挥、考核等方面论述建立怎么样的管理体系。现阶段,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机电技术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对此,煤矿企业必须改进与完善安全生产中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制定一系列机电装置管理章程,保证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有章可循[2]。不断强化现场机电装置的检查与维修力度,从而形成一套体系。定期完成机电装置运行温度的检测,组织高规格电气合理试验,充分运用节假日针对大型机电装置完成检修与养护,解决装置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定期对采矿工作与变电所等进行测试,从而确保机电装置的安全运行。

2.2加强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

怎样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应该加大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干部职工互相交流培训”的培训机制,而在进行培训时一定要确保所有机电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可以进一步掌握机电设备的有关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技能。通过开展机电设备“四检制”(班检、日检、周检、月检)、“机环双检制”等,加快故障快速诊断和预知处理等技术,加强设备的备品备件动态管理,积极开展设备寿命周期管理,不断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开机率,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安全系数,使设备始终处于良性工作过循环状态,提高安全系数。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碳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1建立科学合理的机电系统是确保煤矿机电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与根本基础

在煤矿企业机电系统方面而言,必须确保电网精干和稳定,保证电源可靠。在进行设计时为了可以提升安全与可靠性,一定要选择双电源与双回路完成供电,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可以具备两路相对独立的电源线路。针对瓦斯的抽放泵和通风机等按照规定应该选择专用双回路,科学选取供电电源,确保电源的稳定与可靠性。

3.2在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中加大科学技术的运用

机电管理技术的滞后是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煤矿企业的机电安全管理主要以提升安全管理为目标,依据详细的状况,合理、有效的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确保煤矿机电安全运行。另外,还应该加大科研的投入,必须加大煤矿机电安全的科学研究投入,合理编排专项科学研究经费,充分运用在改进安全生产方面,确保资金有效运用。同时煤矿企业的各个安全生产机构一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改进所有的规章体系,不断强化施工团队的建设,注重科学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

3.3对煤矿企业机电安全、稳定运行实施严格监控

从煤矿机电系统方面而言,应该配备机电装置的监测与监控系统,完成电网安全参数与装置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从而提升煤矿企业机电装置的自动化水平。煤矿企业的资源条件比较繁琐,而且各个煤层的厚度存在差异,无法完成煤炭的大规模生产[3]。这样,可以在煤矿企业中积极推广大量节能装置,同时配置安全监控与安全风险的有效评估系统,不但可以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还能够提升煤矿企业产量与总体效益。

3.4制定煤矿机电装置安全体系

建立相对完善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相关责任体系,确保所有制度可以有效实施,提升所有制度的落实力度。煤矿企业相关机构必须注重安全体系与安全管理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加大实践过程中新状况与新问题的科学研究力度,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另外,加强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强化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强化安全绩效体系的考核力度以及安全生产的有关责任,确保所有安全体系可以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和组织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讨论与竞赛活动,从而提升所有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4结束语

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文第5篇

1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想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就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的运用。煤矿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将煤矿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煤矿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广,而煤矿生产环节众多,流程十分复杂。对此,应该将煤矿技术管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将煤矿技术管理彻底落实到煤矿生产过程之中,对煤矿生产工作进行指导,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无缝地衔接起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某个环节出现的错误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

2煤矿技术管理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1技术是煤矿开拓开采方案的基础保证

煤矿开拓开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开拓开采设计以及煤矿的开采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对矿区进行勘探、规划、安排和布置。在对矿井进行技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对矿井所在区域的地质、开采装备、技术、工艺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以此为煤矿的开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在煤矿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守三个原则,即技术应用合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以及机械化原则。在设计巷道时,尽量简单方便,保证所采用的设备能够遵守技术运用合理化原则,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而这些都需要以技术为基础保证,经过技术方案的比较、技术论证的分析等而选择最优的方案。煤矿的设计需要围绕着矿井或者是矿区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是否具有长期的寿命为中心,因此在进行开拓开采的设计时候,技术管理工作便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2.2技术管理在煤矿事故的防止作用

在煤矿开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井下环境十分恶劣,而火、水、煤尘、顶板、瓦斯等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在开采中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配合也对事故的发生率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若是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不合理,便会容易导致故障、事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还会引发灾难,给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煤矿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煤矿的开采环境具备许多无法消除的危险因素,只是危险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排查,检验其中存在的隐患并进行消除,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隐患存在的数量以及程度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成正比,隐患数量存在的越多,程度越深,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便越大。因此,必须要彻底消除煤矿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每一个隐患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基础工作的强度,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此充分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除此之外,在开采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顶板初次和周期来压问题、钻空顶和断层问题等隐患,对此应该制定临时措施,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手段。在技术管理中,矿井所面临上述问题还需要进行定期分析,通过理论、经验、实验等对事故相同隐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便于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

2.3“一通三防”的重要作用

在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是人们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而其造成的后果却十分严重。对此,必须要做好“一通三防”的工作,将重点放在技术管理、合理控制煤尘和瓦斯的方面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一通三防”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从管理层到普通的员工,明确责任,提高制度的落实力度,对煤矿的生产进行共同管理,严格控制设计、成产环节、措施审批、隐患处理等方面;

(2)做好通风技术管理。矿井的通风不仅是煤矿所有工作的基础,而且还能有效避免煤尘,对于灭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合理改造和调整通风系统,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好无损,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爱护设施的意识,保证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

;(3)加大“一通三防”的资金投入,保证完善的通风设施。

3加强煤矿技术管理的对策

3.1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煤矿开采不仅受到开采条件和地质因素的限制,而且还受到工艺落后、装备陈旧、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影响。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采煤工艺,不断创新煤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但是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可行性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能盲目进行开采;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改善新技术和新设备,避免新隐患的形成,使新工艺、新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3.2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大量的煤矿安全生产表明,如果缺乏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便无法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开展技术管理的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上都给予极大的关心、支持、帮助,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以此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以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之中,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