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气污染的特征

大气污染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气污染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气污染的特征

大气污染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pm2.5 污染源

一、前言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郑州市是全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灰霾天气的经常性发生,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探讨灰霾天气的成因,分析灰霾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2.5的分布特征,刻不容缓。

二、郑州市pm2.5的污染源

(一)自然源。

PM2.5的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排放。PM2.5的自然来源包括土壤扬尘、风沙尘、火山灰、森林火灾灰,以及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郑州市是一个内陆城市,PM2.5的浓度水平不受海盐及火山灰的影响。而春季百花盛开,受花粉影响较大;春秋季节大风天气较多,受风沙尘影响较大。

(二)人为源。

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与人类的正常工作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从灰霾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于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人为源主要包括移动源、工业源、燃料燃烧等,另外,建筑施工产生扬尘、喷涂油漆染料等,也会给PM2.5的污染做出贡献。

1.交通源

郑州市是一个交通枢纽,受交通的影响较大。郑州市拥有民用车数量76.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庞大,车辆经常造成低速行驶和拥堵现象,这会造成汽车燃油的燃烧不充分,导致细粒子排放量的增加。细粒子PM2.5的质量浓度日变化,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呈现出明显的双峰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早上5:00-8:00.晚上的18:00~22:00,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3:00左右,高峰值的出现与早上和晚上的上下班高峰一致,说明双峰现象的形成主要与交通高峰有关,显见受交通流量的影响较大。

2.工业源

工业源包括火电生产和供应、水泥生产、采掘业、造纸印刷业、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工制品生产等。郑州市工业区PM2.5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居民区的值,甚至有的高出一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工业源是郑州市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源主要包括燃煤电厂的运行、建筑施工等,其中电厂源对于郑州市的影响,是郑州市颗粒物浓度增加的重要来源。郑州市拥有41个火电机组,合计装机容量可达671.8万千瓦,煤炭消费总量0.14亿吨。煤炭的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粉尘颗粒物,对于郑州市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

3.秸秆燃烧

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显示,郑州市秋季的PM2.5质量浓度高于冬季,这与其他城市的结果不同,具有郑州市独有的特点。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夏、秋粮食收获的季节,由于河南省秸秆焚烧的经常性发生,使大量的细粒子进入空气中,河南省夏秋季节的颗粒物浓度有一定的提高,秸秆燃烧现象,会贡献一定量的颗粒物。郑州市市区位于处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污染物的扩散不易受到阻挠。而在其西北方向的太行山山脉和西南方向的嵩山在西边将其围拢,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污染物不易越过高山扩散。当夏秋两节秸秆燃烧时,颗粒物不易扩散开来,积聚在郑州市,导致郑州市夏秋的颗粒物浓度提高比之河南省其他地方有所增加,呈现出郑州市特有的特点。

三、郑州市pm2.5污染特征及相关结论

(一)郑州市尘霾天气大致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灰霾的发生天数已达100天以上,灰霾天气的发生呈现大幅增长,开始出现中重度霾天气,重度霾天气发生在1~3天不等。尘霾天气中,70%左右为轻微霾;灰霾的发生几率秋冬较大,夏季最小,10月到次年1月灰霾发生率较高。灰霾的发生与PM2.5污染关系紧密,PM2.5质量浓度达150^ig/m3以上时,易发生重度霾

天气。

(二)郑州市PM2.5的污染水平严重超标,大气细粒子污染严重:2010-2011年郑州市工业区PM2.5质量浓度均值为76.1pg/m3,超出二级标准日数达41.2%。 PM2.5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大,冬季次之。

(三)郑州市PM2.5与PM10的来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0%的采样日期里,PM2.5与PM10的比值都在60%~80%之间;PM2.5污染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受交通源贡献影响。

(四)郑州市基准年电厂满负荷运行时,N02、 PM2.5的日均最大浓度在某些地方有可能超过标准,特别是N02的浓度分布,年均值超标现象也较明显,必须采取控制措施才能降低污染,达到不危害环境的目的。

大气污染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大气污染;空间异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1引言

产业结构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消耗强度、污染物排放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1]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出更多的财富。[2]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探讨产业结构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梳理现有研究:从研究视角看,大多局限于采用三次产业之间或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变化来研究产业结构变迁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4][5][6]但从动态的角度看,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迁具有两个维度,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7]从研究方法看,只考虑了数据的空间依赖性,[8][9]但仍忽略了经济变量由空间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差异性,对于环渤海经济圈而言,各省份之间不仅具有紧密的地理、经济联系,且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此外,由于数据在空间表现出的复杂性、自相关性和变异性,使得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可能是不同的,假定区域之间的经济行为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的假设更加符合现实。[10]故研究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大气污染等因素之间的空间效应,更应考虑变量间关系由区域单元差异而产生的变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综合考虑经济变量之间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两个角度探讨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继而基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区域各单元大气污染治理策略。

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限于数据可获得性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本文选择人均SO2(E)排放量(吨/人)为大气污染指标。此外,大气污染作为经济增长(gdp)的产物,有必要研究经济增长对其产生的影响。各变量选取的经济意义及构建情况如下。

2.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高级化(TS)与合理化(TL)两个角度衡量,其指标构建与干春晖等[7]类似。其中,TS是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具有低污染、低能耗的趋势;TL反映产业聚合程度,即衡量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以及产业间的协调程度,若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则TL=0,否则其值不为0。其具体形式为:

2.2经济增长

“增长极限说”、环境波特假说,或者EKC假说,都指出了经济增长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将经济增长纳入模型,用人均GDP(元/人)表示,以研究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此外,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将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本文选择环渤海经济圈7省份2005年、2009年、2013年经济增长、人口数量、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数据均来源于2006年、2009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

3研究方法

3.1空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来检验变量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的取值范围为[-1,1],Morans I>0,说明存在正的相关性,越大相关性越强;Morans I

进一步,通过莫兰散点图来检验区域大气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可划分为4个象限,其中,1、3象限表明大气污染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2、4象限则表示大气污染存在负的空间相关性。

3.2模型设定

经典的全局回归模型为:

4实证分析

4.1空间相关性检验

经过计算,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全局莫兰指数值分别为0.404、0.393和0.373,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大气污染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进一步通过莫兰散点图(见下图散点图,限于篇幅只给出2013年散点图)分析其大气污染排放的局域空间特征,发现三年间晋、蒙、辽、鲁四省份都出现在第一象限,即表现出HH集聚;而京、津两市在第三象限,表现出LL集聚;河北省出现在第四象限,即自身排放水平较高,但其邻近省份相对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了区域内邻近省份大气污染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各区域单元在排放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在研究大气污染问题时,应同时考虑其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从而能够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

4.2模型估计

本文分别以高斯、指数、三次方函数为不同权重矩阵估计式(5)各参数,基于三种不同矩阵的参数估计结果基本一致,限于篇幅,只给出了拟合度最高的基于三次方函数权重矩阵的估计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4.3结果分析

通过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同一年份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都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不稳定性,即各参数估计值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验证了空间异质性的存在。而对于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回归系数值的大小甚至符号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说明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大气污染影响的时间不稳定性。

第一,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005年各省份经济增长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经济增长并未加剧大气污染排放,甚至带来了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其中京、津两市减排力度最大,而冀、晋、蒙三地区减排力度最小;2009年京、津、辽、鲁四地区经济增长依然可以促进大气污染减排,但其他三省份却加剧了大气污染;2013年各省经济增长都加剧了大气污染,并且其幅度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趋势。说明区域各省份尚未实现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减排的协调发展,反而在逐渐加剧大气污染,这固然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能否认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仍旧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以北京市为例,其经济增长虽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2013年占总产值77.5%),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仍消耗了大量能耗,故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005年京、津、辽、鲁四省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大气污染减排,2009年晋、蒙两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加剧了大气污染;2013年各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化都促进了大气污染减排。但是,京、津、辽、鲁四省市的减排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递减趋势,冀、晋、蒙三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虽然逐步带来了减排,但仍存在一定的减排空间。由于TL指标越接近0,产业结构越合理,资源有效利用程度越高,故产业结构合理化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时,说明产业结构越不合理,造成的大气污染排放水平越高。而京、津、鲁、辽四个省份2005年和2009年产业结构合理化为负,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未能为其带来污染物减排,同时其系数(绝对值)变小,故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剧大气污染排放的作用在减小;2013年,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可以促进减排,但对于冀、晋、蒙三地区其产生的减排效果在减小。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大气污染起到一定减排作用,但其减排效果在减小。

综合而言,2005年和2009年各省结构效应(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大气污染存在较大影响,而规模效应(即经济增长)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结构效应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大气污染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说明各省在推动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未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2013年规模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显著增加,但转变为加剧作用,结构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都实现了对污染的减排作用。这说明,经济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压力并未减弱,而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优化空间。

5结论

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第二,通过动态比较发现,同一省份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经济增长加剧大气污染的作用逐渐变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对大气污染的减排效果在减小。

上述结论说明,大气污染的空间效应需要实施合理的联防联控治理措施,但是各省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结合各省产业结构实际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此外,在经济增长加剧大气污染排放,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大气污染的减排效果减弱的情形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其减排潜力,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仍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胡春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根本[J].宏观经济研究,2009(2):35-39.

[2]黄亮雄,王鹤,宋凌云.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绿色的吗?[J].南开经济研究,2012(3):110-127.

[3]肖慧敏.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5):84-87,92.

[4]Vukina T.,Beghin J.C.,Solakoglu E.G..Transition to Markets and the Environment Effects of the Change in the Composition of Manufacturing Output[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4): 582-598.

[5]Friedl B.,Getzner M..Determinants of CO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5):133-148.

[6]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7]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8):3-17.

[8]马丽梅,张晓.区域大气污染空间效应及产业结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7):157-164.

大气污染的特征范文第3篇

1、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则是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 染物与大气正常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其毒性一般较一次污染物强。二、常见主要大气污染物简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含物及光化学氧化剂等。 三、大气污染的类型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危害了人体的舒适、键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分为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

(2)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四、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地形及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①煤烟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问题,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②汽车尾气污染明显增加,并逐渐上升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③酸雨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多以硫酸酸雨为主;

④工业“三废”任意排放是目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农业引发的大气污染仍不容忽视。

大气污染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可持续发展

【前言】

大气污染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大气环境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著关键性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废气排放量却逐年增加,相关部门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污染治理,环保观念意识淡薄,导致大气中有害物质持续增多,大气污染程度已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加剧对大气生态系统的破坏,阻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护城市大气环境不受污染,严格管理和控制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污染气体排放,结合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情况,加快和深入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恢复大气的生态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1、 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目前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燃煤燃烧、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挥发性有机物五个方面,大气污染源多且类型复杂。虽城区大部分进行了“煤改气”工程,但仍旧存在燃煤设施及土灶等。以米东区、甘泉堡开发区为主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存在较多耗煤企业和较多的燃煤小锅炉及土灶,这些污染源对我市的环境空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区域联防联控工作亟待加强,我市周边区域(主要是阜康、五家渠、昌吉、甚至石河子等城市)的环境污染对我市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影响较大,目前与周边城市、兵团联防联控机制更多的停留在互通信息上,在缺乏约束、监督的情况下,联防联控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2011年和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标准评价)分别为276天和292天(见表1),优良天数增加了16天,达标比率由75.6%增加到80%,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分别为0.079mg/m3、0.068mg/m3、0.131mg/m3和0.058 mg/m3、0.068mg/m3、0.145mg/m3,二氧化硫浓度明显下降,二氧化氮浓度保持不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所上升。2013年到2015年,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分别由0.029 mg/m3、0.068 mg/m3、0.146mg/m3变化为0.015 mg/m3、0.052 mg/m3、0.133 mg/m3,年均浓度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 大气污染治理原则

首先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乌鲁木齐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有气候条件、大气污染特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发展改革的要求,科学选择适宜阻断大气污染物源的排放和有效治理措施。

其次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根据乌鲁木齐市区的大气污染源特点,现有的技术条件以及城市环境管理需求,定期进行动态调查,实时更新大气污染物质和污染源的数据库,建立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随着环境信息资料的逐步完备,不断完善和更新防治措施,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以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管理需求。

此外是坚持科学实用的原则。为了确保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治理过程的科学性,严格按照相关科学方法和要求,建立科学实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开展科学、规范的有序防治工作。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实用信息。

3、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成效

推进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乌鲁木齐重点实施了“煤改气”工程,使用清洁能源,转变能源结构、城区内工业企业搬迁,加大扬尘综合治理力度、淘汰“黄标车”,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通过大力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空气环境污染的压力。

根据工业发展状况,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①国控废气重点企业实现高效除尘脱硫、脱硝配套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电厂推进超低排放治理。②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完成加油站、油罐车和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开展石化企业的VOCs治理工作。③关闭自备电厂。④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快推进污染治理设施改善,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排污权交易管控力度。

2015年主要污染物只有二氧化硫年均浓度(15μ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氮(52μg/m3),可吸入颗粒物(133μg/m3)、细颗粒物(66μg/m3)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分别超标0.35倍、0.90倍、0.89倍,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8天,达标率65.2%,重度污染6.5%,严重污染3%;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为35天,占全年天数的9.5%。有86天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占23.56%;有29天是二氧化氮污染,占7.9%;臭氧八小时均值有2天,占0.6%;而以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均为0。2015年乌鲁木齐市的空气质量较2014年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等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大气污染仍为PM10、PM2.5和NO2因此,全市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问题依然突出。

结语

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既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乌鲁木齐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只是全国环境治理的一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是个复杂的工程,会受到社会环境、污染物质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要结合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和污染状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来进行治理和修复。预防和治理城市的大气污染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每一个公民都需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做到协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鲍玉星,晓开题・依不拉音,吴文华,刘秀丽.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04):249-234

[2]赵克明,李霞,卢新玉等.峡口城市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4,25(06):538-560

[3]赵克蕾,刘新春,陆辉等.乌鲁木齐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J].中国沙漠.2015,35(03):68-81

大气污染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建设

0.前言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增多,生产活动持续加剧,城市大气污染日渐严重,城市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当前城市大气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并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保护大气环境,特别是保护大气环境问题,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是政府面临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1.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性和现状剖析

1.1城市大气污染危害性的具体表现

城市大气污染既有微观污染和宏观污染之分。微观污染是指城市居民住房内和住宅环境的大气污染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例如:家具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散发出的甲醛、酚、乙烯等有害性气体,对城市居民居住的小气候产生环境污染,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宏观污染是指整体城市大气污染对城市气候的危害。城市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气压分布和大气的稳定度。例如:近些年来,由于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造成的酸雨、酸雾以及城市频发的暴雨等现象。

1.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剖析

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仅为3.1%,二级标准的为85.9%,三级以及劣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1%。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打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0.8%。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为1.2%。污染较严重的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云南省等省份。在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为84.1%。与前几年相比较,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整体上逐年好转。但是,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浅薄,能源结构单一,目前的环境质量还很难满足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依然很脆弱,局部地区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由空气质量可知,我国空气质量与国际标准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将进一步密集,城市污染将更加严重。

2.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途径

随着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有恶化的可能性,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治理大气污染:

2.1通过法律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和指导性,所以在环境管理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标准,为城市大气环境管理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手段。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工业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等。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要采用法律措施来治理。

2.2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治理大气污染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该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第一,环保部门应统一监督,严格管理和治理;第二,建设部分要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污能力和水平;第三,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做好项目规划和审批工作,切实抓好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总而言之,各部门要相互协助,齐抓共管,努力做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

2.3通过科技进步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治理大气污染

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清洁能源,最大幅度的减少能源和能源浪费。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禁止在扩建、改建、新建中使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对超过年限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取缔。要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采用大气污染纺织的使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改良人们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使用液化气、电力以及燃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2.4通过教育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在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中,只看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保问题。绝大数企业部门在组织生产中,只从发展经济观点出发,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生活环境造成了破坏。然而,大气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付出血与泪的代价。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长期以来这种观念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国应当从教育出发,借助教育推广环保知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5通过经济手段治理大气污染

借助经济手段治理环境即是依照经济规律的客观条件,合理利用信贷、利润、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来治理环境问题。对凡是造成污染的企业,都必须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对违规的企业进行处罚,收取污染治理费。事实上,人们认为环境资源是无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造成人们对大气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认识欠缺,这也是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的经济根源。从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和企业实状来看,借助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来帮持环保产业和无害企业是非常有力的。

3.科学规划城市,建设生态环保家园

3.1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发展

关于城市的建设,首先,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其次,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布局,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大气风向等自然因素。

3.2建设生态城市

植树造林对治理大气污染有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建设森林城市,提高植被覆盖面积;第二,建设生态居民区,打造绿色家园。

4.结束语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需要采取多种治理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向敏,韩永翔,邓祖琴.2007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3).

[2]方丽娟,姬菊枝.哈尔滨沙尘天气成因及其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