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效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效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32-1

为了探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采用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64例,哮喘的诊断和分期均符合2004年哮喘防治常规修订的标准,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4岁,病程1~11年;病情分级:轻度持续20例,中度持续12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64岁,病程1~8年;病情分级:轻度持续20例,中度持续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受教育情况及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上两组患者均给予吸入辅舒酮气雾剂,未给予其它静脉、口服用药,哮喘发作时加用支气管扩张剂,每日3次-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有发热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科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的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规律性随诊和随访,实现治疗护理方案个体化管理。

1.3临床疗效依据全国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疗效判断标准,将治疗前后病情变化评定为临床控制、显效、好转和无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观察的1年中哮喘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哮喘患者自我病情监测与控制、自我预防的护理能力,从而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2.2哮喘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两组观察前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见表2。观察前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后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由此表明,护理人员从哮喘患者的心理、药物、饮食、环境及适宜的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避免各种致敏原,从而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效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健康教育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prevention of diabetic foot in the long-term effects, and expl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pattern for prevention of diabetic foot. Methods:8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for the study, patients select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diabetic foot self-care ability after a year. Results:Diabeti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of diabetic foot, routine foot care behavior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ational foot skin damag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manner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Key words】Diabetic; Diabetic foot; Health education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2]。当前临床上缺乏治疗DF的有效措施,所以早期识别具有高度危险的潜在DF患者,并针对性加强糖尿病足的教育及处理、干预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DF的发生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平能化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3.5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T2DM诊断标准并收住院的患者。②符合ADA制定的糖尿病足危险度分级系统在1级和2级的患者,具体分级:1级为存在保护性感觉缺失伴或不伴有足畸形;2级为存在周围动脉病变伴或不伴有保护性感觉缺失。③居住在平顶山市区及附近地区,能够遵医嘱定期来院复诊,生活自理、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糖尿病足溃疡者,急性感染性疾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脏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血管外科手术后及其他疾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者。

1.2 方法 首先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依从度,通过直接交流与观察、体格检查和查阅病历等方法掌握患者的主、客观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的糖尿病足知识,针对住院期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不同阶段设计个体化的适合的自我足部护理计划和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并由经过培训的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全程指导。

1.3 观察、评价指标 出院1年后复诊,由经过集中培训的内分泌科主管护师向入选对象发放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估足部皮肤色泽、温度,有无干燥和皲裂,有无足癣、胼胝,趾甲有无畸形、灰趾甲及足趾关节有无畸形,下肢有无麻木、疼痛、酸胀等感觉障碍及冷感、热感、蚁走感等感觉异常,足背动静脉有无异常。感觉神经功能检查评估包括:①皮肤温度测定;②10克尼龙单丝触觉检查;③局部针刺痛觉检查;④局部皮肤冷热感觉检查;⑤震动觉阈值检查。血管病变检查采用四肢多普勒动脉血流检测并计算肱/踝动脉压比值。

1.4 统计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1 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的正确方法、日常的足部护理、识别和处理足损伤等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均明显改善(P

2.2 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通过强化足部护理教育与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指导等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足部皮肤病理性损害明显减少;皮肤干燥、皲裂发生率减少(13.8 %vs45.0 %)、足癣发生率减少(23.8% vs48.8%)、足部皮肤损伤率减少(11.3% vs 40.0%),触觉、震动觉亦有明显改善(P

3 讨论

实施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控的,高危因素筛查及早期预防教育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及主动有效的足部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药物使用是大部分患者防治糖尿病的侧重点,患者最为关注的是血糖变化及糖尿病其他并发症,而对于糖尿病足的认识和防护措施不足,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治疗时间在院外进行,极度缺乏足部护理知识,盲目错误的足部护理不仅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足,反而可能增加足部组织抵抗力减弱、损伤和感染的几率[3]。所以,抓住患者住院治疗的时机,进行系统有效的预防、治疗糖尿病足知识灌输,让患者掌握足部的自我护理技能,并进行出院指导和院外随访。从表1显示,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掌握正确控制血糖的方法、正确的足部护理、识别与处理足部常见问题及自我监测管理等多方面能力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可见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因此,健康教育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穿鞋及足部修剪不当意外致伤、皮肤自发性溃疡和水泡破裂、烫伤及足癣是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发因素。通过对患者灌输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从平时生活生产中易被忽视的各种细节中做好足部的防护,比如鞋袜的选择、趾甲的修剪、皮肤损伤的处理、洗脚时的水温等各种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的因素。在本研究组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皮肤干燥、皲裂,足癣,下肢、足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状况均有明显改善。

总之,足病预防性健康教育有助于使糖尿病患者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程度,可有效地降低足部损伤发生率,并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LeMaster JW, Mueller MJ, Reiber GE, et al. Effect of weight bearing activity on foot ulcer incidence in people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Feet Firs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hys Ther,2008,88:1-13.

健康教育的效果范文第3篇

云南省德钦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云南省德钦县 674500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5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及各项功能评分。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收缩压为(130.05±4.27);舒张压为(73.69±8.18);心理评分为(46.51±2.86)分;社会评分为(60.57±2.83)分;躯体评分为(48.07±3.67)分,以上指标与进行健康教育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降低患者血压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高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的递增,高血压的临床发病率也随之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由于人们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普遍了解不足,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认识不全面,因此尚未建立起对不良习惯的控制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建立起一定的健康意识,了解高血压的相关概念及应注意的事项,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2]。为对此观点进行论证,我院特选取高血压患者并进行了健康教育,通过对比研究来验证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 年8 月至2013 年8 月为时间范围,选取此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5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45 例,女性40 例;患者年龄在37 岁~ 70 岁之间,平均年龄(58.34±3.71)岁;病程最短为1 年,最长为10 年,平均病程(4.84±1.72)年;原发性高血压为72 例,继发性高血压为13 例。

1.2 方法

(1)心理指导 。

(2)饮食指导 。

(3)用药指导。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理评分、社会评分、躯体评分作为相关指标,并与进行健康教育前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5.0 统计软件为处理所有数据的依据,采用(±s) 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以X2 检验计数资料,同时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3]。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的收缩压为(152.13±11.24)mmHg; 舒张压为(98.17±8.25)mmHg;进行健康教育后的收缩压为(130.05±4.27)mmHg; 舒张压为(73.69±8.18)mmHg,可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存在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P<0.05)。

2.2 对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各项功能评分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的各项功能评分与进行健康教育前相比明显较优,差异显著,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且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类似现象往往是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缺乏足够的了解所引起,也由此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 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0.05±4.27)mmHg、(73.69±8.18)mmHg;心理评分、社会评分、躯体评分分别为(46.51±2.86)分、(60.57±2.83)分、(48.07±3.67)分,与进行健康教育前相比,进行健康教育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均明显较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于帮助患者降低血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穆荣红, 李荣, 张会敏.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7):648-650.

健康教育的效果范文第4篇

甘肃省卓尼县人民医院护理部,甘肃卓尼 747600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护生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238名护生进行分组管理并告知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培养技巧并对护士提出要求。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采用问卷形式对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99.16%的护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98.74%的护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9.58%的护生提高专业知识,98.32%的护生认为改善了医患关系,99.58%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水平。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生的各种能力,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护生;健康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094-02

[作者简介] 卢海霞(1972-),女,藏族,甘肃省卓尼县,本科,主管护士,中级,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是指对患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1-2]。因此,加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势在必行。以下对238名护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护生共238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护生;年龄18~20岁,平均(19.1±0.2)岁。护生进入科室进行临床实习后,均予以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全程均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带教老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具有2年以上的带教经验,对本科室的专业知识精通。

1.2评价方法

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形式对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调查。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15.0软件分析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健康教育方法

2.1分组管理

护生进进行集中统一分组管理,按照小组进行不同科室的轮转。全程均由各科室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带教老师均具有专业的临床知识和职业素养,教学经验丰富。在实习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后进行结果反馈和教学评价等。

2.2告知健康教育意义

护生在刚进入科室进行临床实习时,有教学老师对其进行统一的课堂培训,培训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概念、意义、目的、内容以及方法。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基石,是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根本[3]。

2.3制定健康教育内容

2.3.1入院须知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尽快掌握对新收入院的患者的常规处置内容。患者在入院24h内应完成基本身体检查和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住院知识教育,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包括健康的作息时间,亲友探访制度,饮食注意事项等。向其介绍参与其本次住院治疗的医护工作人员。最后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以最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早日康复出院。

2.3.2疾病知识宣教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向患者说明发生疾病的病因、诱因、基本治疗方法、并发症、如何预防。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说明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副反应和注意事项。对即将进行的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配合及注意事项进行完全的说明,并完善各项化验及功能检查。

2.3.3出院指导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告知患者出院后保证休息和营养,减少体力劳动,避免病情复发。告知患者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告知患者容易引起疾病恶化注意事项,出院后如何服用药物,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康复训练。

2.4培养护生的技巧

2.4.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护生首次进入病房时,带教老师首先给予示范性的自我介绍和问诊。随后指导护生进行自我介绍,与患者进行基本的交流,给患者留下值得信赖的印象,为日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4.2循序渐进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循序渐进,不可一味的强硬灌输,引起患者的反感和逆反心态。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应当与患者进行交谈,谈话内容可以围绕其日常生活起居等,使之放松,转移注意力,对话氛围和谐。

2.4.3健康教育内容适量一般认为正常成年人对于健康教育的内容平均每次只能记住5~7条。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患者记住教育内容,每次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保证在每次3~4条效果最优。

2.4.4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知识水平以及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

2.4.5深入病房对于患者经常出现的或者普遍的健康问题教育,可以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亦可以以病房为单位进行教育。护生应当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需求,多与患者沟通,使健康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优。

2.5对护生的要求

2.5.1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护生应当熟练的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对健康教育有一个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内容进行阶段规划,因人而异的制定教育进行和方法,并将各种教育贯穿于各项护理措施中,使患者的理解更加深刻。

2.5.2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生遇到病例之后应当温习书本知识,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再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教育计划。

2.5.3改本观念护生应当充分而正确的认识健康教育,明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健康教育是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基础,是护理学科发展的根本,从而从根本上对健康教育重视起来。

3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99.16%的护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责任,98.74%的护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9.58%的护生提高专业知识,98.32%的护生认为改善了医患关系,99.58%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水平。见表1。

4讨论

在医患关系较为突出的年代,暴露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等弱点,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并减少矛盾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坚持加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健康教育提升了护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如下。

4.1护生的沟通技巧水平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99.58%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水平。为了能够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教育内容,护生必须将知识理念和学习到的沟通技巧结合起来进行教育[3-4]。在这个过程中,护生的表达方式、心理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变得沉着、冷静、自信,说话、做事条理清晰。

4.2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98.74%的护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合理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生首先应当对疾病有着充分的认识,包括护理专业知识,和营养学、心理学的相关内容[5]。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前,护生通常翻阅了大量书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渐对临床护理的相关知识产生了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素养,拓展了视野,扩充了知识面,并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4.3护患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98.32%的护生认为改善了护患关系。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护生通常也在与患者进行长期、和谐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了解到患者的需求,满足需求的并取得了患者的信任[6]。同时,护生通过鼓励的方式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护患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更加配合医护工作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

通过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护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护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正确的认识,形成了优秀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对未来的护理工作充满了信心。

[

参考文献]

[1]郑志惠,徐朝艳,陈丽娜.PBL教学方法训练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12(1):14-16.

[2]杨朔眉,袁晓红.提高护理专业护生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技能[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2):953-954.

[3]白蓉.健康教育路径模拟教学法在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1-343.

[4]孙美芝,唐霖.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347-3348.

[5]蒲豪杰.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中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327-328.

健康教育的效果范文第5篇

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哮喘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管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结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哮喘的护理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护理效果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47-01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的细胞共同参与的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疾病。一般在临床上主要会出现气促、喘息以及咳嗽等一些症状,在老年人和儿童中比较常见,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本组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哮喘患儿的基本情况,对于部分患儿采取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结果这部分患儿的哮喘防治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现将具体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的年龄分布于6~13岁,患者的病程为1~11年。将患者依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儿才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进行统计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从简单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科学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从饮食、环境以及患者的心理等方面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必要的生活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随访,实现对于患者护理方案的个性化的管理,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比较清楚的认识到疾病的治疗过程和平时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对照组患者才主要是采取常规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1.3 效果的评价。依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织在1998年所修订的疗效判断的标准变化,将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的变化评定为无效、好转、显效和控制。对两组患者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的数据采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P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具体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种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通过对患儿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得患儿及其家属明确哮喘的主要诱因,这是减少哮喘发作最为重要的关键所在。本组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少患儿在经过了健康教育之后,哮喘的发作次数明显的减少,一些患儿在远离了过敏源之后,哮喘没有再发作过,这说明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能够对小儿哮喘达到减缓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也有研究发现患儿及其家属没有接受有关的哮喘知识和适当的健康教育是导致小儿哮喘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小儿哮喘高发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首先是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哮喘的认识不足,特别一些患者家属对于激素的恐惧心理使得他们对于缓解期用药的依从性比较差,不能够很好的遵照医嘱正确的进行用药,违背的哮喘病的一些基本用药原则,进而导致患儿的哮喘反复发作,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医院的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做的不够扎实,这也是导师混着病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国际哮喘教育和预防组织也指出,哮喘控制的关键在于进行比较好的自我护理,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强化对患者哮喘的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的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对于小儿哮喘的护理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秀纯,周云霞.小儿哮喘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10(08)

[2] 何艳丽.健康教育在哮喘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