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的总目标,按照“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战略和“335”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登高望远,主攻五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就沁水县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方面内容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沁水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民增收幅度居晋城市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全市第一,并且取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九名的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象农牧、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电明秀瓦斯发电等一大批非煤项目的上马,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那么如何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再上新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一,沁水县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大力依靠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在沿河、沿路地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沿山、沿沟地带发展经济林及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新兴工业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沁水县是煤炭资源大县,随着煤炭、煤层气等资源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装备的市场空间将更大,要多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投资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第三,三产服务要以资源型专业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以配套服务设施蔬菜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同时建立大型仓促中心,农贸市场,形成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相协调,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山西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镇化”、晋城市委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沁水县提出的“特色城镇化”的要求,应进一步打好 “城乡建设硬仗”,城乡建设要以县城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面貌。二是随着城市绿道、三河靓丽景观带等项目的开工上马、县城新面貌已现雏形。建设就要以最为紧迫的几个项目为突破口。三是要在乡镇建立专职的环卫队伍,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发生“突击式”、“应付式”的现象,使城乡面貌有一个持续的好转。

(三)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集中打响了农民增收硬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包括偏远山区。就沁水县来说,第一就是要加大扶贫、移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生活模式,集中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营、分红的监督考核机制。近年来,各类合作社运行日渐成熟,应对其运营、分红状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合作社收入公开透明,分红公平合理,有效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第三,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合法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再次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理清社会管理思路。一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类矛盾,重点要推行科学决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重点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民意“宜疏不宜堵”,群众上访其实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只要我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接访也可以预防矛盾发生。二要坚持化解为要。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消除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有很多种方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调解往往是本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这样便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的问题,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要依托现有党建、计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化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在机构、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做好管理的纵向协调和服务的横向协调。二是要通过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在村居、社区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或者村民组为单位,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等管理对象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

(三)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实现高效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实现高效管理,必须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要实施综治办、、司法、调解、警务、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同时,在村、居、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涵盖治保、调解、、安全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真正提供流程化、一站式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8年底,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占全国的1/3左右。

(二)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2008年,全国百强县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1.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95元。

(三)全国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县域大概形成了三类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份额。第二类是江浙模式,即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目前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已占70%左右的份额。第三类是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巨大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供应不足。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8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片面理解发展工业化仅为上项目、建工厂、建开发区,个别项目能耗高、污染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除少量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五)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县带来的体制性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市域内资源来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县域经济自身活力不强、财力不足、资源不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农用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仍受诸多制约,而“农地入股”试验也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偿债”风险。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虽然县乡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县域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方向、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研究制定配套性政策体系,努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在财税政策上,建议突出县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控制县乡财政风险、增强县域发展能力三大目标,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发展的财政能力,逐步解决因体制、政策原因造成的学校建设负债和乡镇企业负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金融政策上,建议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其定位由“服务三农”扩展到“服务县域经济”,使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科技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通过支持农业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适应市场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辐射转移到农村。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 县域经济 地方发展 对策建议

一、县域金融供给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需求不断扩张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继续坚持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路径。尽管近些年来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但是我国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金融资金的依赖程度很高。伴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不断扩张,催生了金融需求,主要包括中小企I融资需求、农户融资需求以及政府需求三块。

中小企业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金融服务对象,各类特色开发区和农村产业园区的发展,催生了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随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越来越旺盛,金融机构的借款占到整个县域金融需求的大部分,涉及包括保险、贷款、结算等金融服务需求。

农户金融需求主要包括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两类,随着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存款需求也随之有显著提升。农户贷款需求主要是来自于消费、投资以及子女教育和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一般来说,农户生产性消费因为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多,主要的借贷渠道是金融机构或者民间金融组织,生活性消费主要来自于亲友的借款,民间金融借贷活跃度相对较低。

县域政府融资需求主要是以县级政府部门为主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因为流动性资金需求向金融机构提出的融资需求,也包括一些部分财政负担供给的项目所提出的融资需求。县域政府融资平台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大,而且期限比较长,近些年规模急剧增加,但是由于很多项目操作不规范,所以其中也潜藏很大的金融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金融供给不足

整体来看,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金需求比较旺盛,但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存在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县域金融体系运行状况一般,从而导致县域资金的外流比较严重。县域中小企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为主,价值普遍不高,但是资本的趋利性使得中小金融机构还是将重点业务放在工业和城市建设上,使得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将资金转移到别的地方,转移到附加值较高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当中去。另一方面,我国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户没有形成较为良性的生产再扩大行为,一直都是处于贫困的状态当中,对于贷款没有特别强烈的需求。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直接以存贷差的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将本地存款资金转入到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建设当中。

县域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比较单一,和城市多元化的金融市场相比,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服务手段、服务内容都比较简单,而且对于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也存在问题,金融机构常常是宁缺毋滥的想法,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目前我国县域证券类机构较少,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而且传统农业生产附加值不高,回报率较低,所以保险机构、信托机构都不太愿意涉足农业领域,使得县域信贷业务面临压力较大。正因如此,使得县域金融发展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境,影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使得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难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服务对象。

二、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县域经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在县域方面,全国县域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占到全国网点总数70%以上,其中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多种形式的法人机构。在县域资金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很多县域中小金融机构也开始尝试进行产品创新。比如说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进行新探索,引入风险投资公司或者上下游企业作为第四方进行担保,这一模式使得银行和担保公司单独难以承受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散。还有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尝试构建以金融规划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模式,即成长金计划。该模式根据中小企业行业归属、发展情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资产规模等多方面的分析,为中小企业选择适合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完整的系统性信贷问题解决方案。还有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会尝试小企业销售收入回笼比例和担保方式制定不同梯度的贷款利率,销售收入回笼越多越快,那么贷款的利率就会越低。

(二)影响县域中小金融机构作用发挥的问题

县域中小金融机构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自身依旧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充分发挥其支持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职能,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金融资源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新兴工业区,农村金融资源偏少,有一些乡镇金融资源基本是枯竭的状态。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差,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碍更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难以发挥。

第二,县域中小金融自身定位不明确。很多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受到利益的驱动,盲目追求获利,对于自身的经营特点以及市场定位没有明确,所在具体业务操作种盲目追求大企业的大项目,对于三农业务不屑一顾,甚至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偏远地区开展业务,这就与服务三农发展的目标相背离。

第三,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问题就非常突出。社员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职责不明确,内部控制行为比较严重,地方政府的利益体现非常明显,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第四,存在金融风险隐患。一方面由于县域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资产比较高,导致资本充足率很低;另一方面就是追求信贷大企业大项目,跨区经营抢占异地客户资源现象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出现系统性风险可能性比较高。县域金融机构的坏账比较多,不良贷款率较高的现象十分严重,整体资产质量不高,而且由于地位特殊,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替代性不高。县域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三农的重要金融支撑,这些金融风险都会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态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强化县域中小金融机构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性的建议

第一,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县域地方政府应该要充分认识到股份制改革是提升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成功的必要条件。需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股份制改革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实力。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民间资本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准入限制比较严格,很多民间资本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到正规金融机构,很多民间资本转战地下,就带来更高的金融风险。所以需要政府部门主导,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县域信用社,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综合实力。

第三,增强县域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成本管控的能力,需要制定一套激励制度鼓励信贷员积极从事关系型贷款,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从而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需要给予税收优惠,推进不良资产的处置,建立全国性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产证券化改革。

(二)提高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发挥程度的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由于地处县域的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较弱,根据平静生活理论如果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那么银行基层经理有可能为追求个人生活质量,选择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对于那些可以给银行带来潜在高收益但是并不能提供完整财务信息的企业不予受理,从而导致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第二,加快h域中小金融机构信贷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县域金融机构需要立足于“三农服务”这一基本目标,以市场化为根本导向,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信贷创新,推出多元化的产品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农户、政府多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在信贷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二是需要在风险控制方面引入保险以及政府部门的配套支持。

(三)打造有利于中小金融机构发挥的法制环境

第一,健全完善信贷征信法律法规。信用制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想构建全面覆盖的征信体系,需要有完善的法制保障。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相关信贷征信法律法规,尽快制定与县域金融服务相关的法规条例。基层央行还需要主动发挥地方金融运行的协调作用,建议以地方政府制定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并且以地方性法规来促进当地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第二,加快制度体系建设。一是要完善与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相关的民商事法律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降低机构准入壁垒和业务准入壁垒,在风险可控和成本可算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符合县域发展需求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市场退出方面需要建立健全中小金融机构的终止、拍卖、破产等方法,为依法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其二是要完善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法制环境,提高竞争力,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促进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改善其外部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第4篇

马宗国, 朱孔来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我国县域经济虽然总体实力提升较快, 但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仍存在着不均衡性及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破解发展难题,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 通过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存在的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 12-0065-04

我国县域经济虽然总体实力提升较快, 但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却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近几年, 山东省在/促强扶弱带中间0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引下, 通过加快实施/双30工程0, 县域经济呈现出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局面。但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 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2009年, 山东省122个县(市、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3414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2381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4517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923818亿元, 进出口总额108517亿美元, 分别占全省的8615%、5613%、8416%、8117%、7813%。全省有26个县(市) 进入全国百强, 其中前20强中占了7席。

(二) 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山东省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提高经济集中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8年的1012B 5911B 3017调整为2009年的919:5810:3211;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114%, 比2008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以提高经济集中度为目标, 通过加强园区建设, 促进了县域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的聚集。近几年, 许多县市规划建设了各类经济园区, 目前, 全省县域经济园区已达1100多处, 60%以上的新建项目聚集在园区内, 经济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载体, 区域经济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三)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 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55元, 同比增长819%, 农民恩格尔系数达3615;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3476元, 同比增长1317%; 2010年一季度,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4元, 同比增长1318%。

(四) /双30工程0成效明显

通过实施/双30工程0, 经济强县优势更加突出。2009年, 30个经济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收稿日期:2010-08-20

作者简介:马宗国, 男, 山东泰安人,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美国罗德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企业战略。

129081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高于全省增幅013个百分点;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612亿元, 同比增长1412%, 高于全省增幅119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32419亿元, 同比下降了1917%, 低于全省增幅71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1210亿元, 同比增长1610%, 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经济欠发达县发展势头也较强劲。2009年, 30个经济欠发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216亿元, 同比增长1316%,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16亿元, 同比增长1818%,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615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2619亿元, 同比下降了115%,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01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9117亿元, 同比增长1819%,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

二、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模式(一) 特色产业主导型

山东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0, 发挥比较优势, 打优势牌、走特色路, 全力打造特色产业, 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几乎每个县市都有特色的典型或品牌, 有的特色项目与县域名称齐名, 甚至成为县域的代名词。如, 提到/贸工农一体化0就会想到诸城, 提到南北两大/菜园子0就会想到苍山和寿光, 提到/阿胶0就会想到东阿, 提到蔬菜加工和出口就会想到莱阳, 提到羊毛衫加工就会想到海阳, 提到黄金生产就会想到招远。

(二) 创新导向型

山东省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先导地位, 整合创新资源, 聚集创新要素,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县域经济全新发展模式。如, 沂源县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 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 实现以/高0补/晚0, 以/高0补/弱0, 强化了科技的支撑作用。禹城市实施/新、特、优0工程, 突出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知名品牌、循环经济四大亮点,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以上。

(三) 产业集群带动型

山东省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导向,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 注重拉长)

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规模大、要素聚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加快发展配套产业, 壮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骨干力量。如, 茌平县以打造东方铝城为重点, 着力发展以信发铝电为龙头的铝产业集群, 与铝相关的企业发展到70多家, 全县65%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来自铝产业; 诸城市培育了销售收入过千亿的汽车产业集群和四个过百亿的食品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形成了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

(四) 大企业带动型

山东省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壮大骨干企业, 以大项目、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推动了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如, 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一个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近7成; 海阳核电建设2009年为地方提供税收7560万元; 寿光晨鸣、高唐时风、莱阳龙大、诸城福田汽车、龙口南山集团等一大批规模大、要素聚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建设经济强县的主导力量。

(五) 资源开发型

山东省坚持依托优势资源, 进行综合开发, 促进资源和原材料产品多次转换、加工、增值, 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如, 巨野县立足煤炭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优质浮化玻璃, 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多。邹城市着力推进煤电开发, 形成了以煤化工、触煤合金、特种玻璃、新型建材为重点的煤电化产业集群, 全市煤电行业利税占工业利税的7成多, 税收占地方入库税收的一半以上。

(六) 大城市依托型

坚持依托中心城市, 主动对接融入, 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配套经济, 走大城市辐射带动发展的路子。如, 胶南市抢抓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滨海交通公路通车的重大机遇, 沿桥隧、滨海公路辐射, 形成了家电电子、汽车零部件、船舶配件三大产业群, 其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章丘市积极承接济南的产业转移, 落户开发区的重汽汽车产业园年实现产值

占章丘工业园产值的三分之一。

三、山东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是江苏和浙江,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 强县大而强; 浙江县域经济富裕程度高、差别小; 而山东/强县不强0、/居民不富0、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山东省平均每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仅为江苏的70%、50%左右; 全国百强县前10位中, 江苏占了7席, 而山东省最强的龙口市仅列第11位。

(二) 土地指标缺口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土地指标缺口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出, 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用地指标紧张, 从宏观看, 是由国家严格土地审批、减少项目用地指标、对开发区进行审查核减等措施造成。受国家宏观土地保护政策的限制, 目前平均每个县市只分配给200~300亩的土地指标, 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经济发展, 计划指标下达晚, 加上建设用地按项目审批手续繁杂, 运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 不利于建设用地的及时供给,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行金融体制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 县级银行普遍没有信贷权, 只能吸收存款, 不能发放贷款, 而向上级银行申请贷款审批程序又过于繁杂, 资金往往不能及时到位, 影响了使用效率。虽然为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家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金融结构仍存在惜贷慎贷现象,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 且越是需要资金扶持的欠发达县融资难度越大。

(三) 县域自主发展能力不够强

山东省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差, 大多数县属/吃饭财政0, 除了保工资、保民生的/刚性0支出外, 所剩财力寥寥无几,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县域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同时, 县域很难留住高层次人才, 高素质劳动力也相对短缺, 这对县域的自主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对欠发达县而言, 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种补贴来维持,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乏力,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

[1]

有效支撑。正是由于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招商引资难, 县域内资金外流现象突出, 导致其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四) 县域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东部和西部、强县和弱县相比, 经济总量、财政实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且差距扩大的趋势比较明显。2009年, 山东西部四市县域(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的31个县市) 的人均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东部四市(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的24个县市) 的4315%、3719%。不仅强县与弱县之间差距大, 而且30个强县之间也有较大差距, 人均GDP 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县市分别是最低的318倍和417倍。

四、加快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 破解三大难题, 增强发展活力

11切实解决建设用地缺口大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土地保护越来越严格, 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紧张, 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与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0。从山东省县域情况看, 许多县市已十多年没有进行过村庄规划, 由于农民进城、子女上大学等因素, 农村出现了许多空闲宅基地, 不但浪费了大量土地, 也影响了村容整洁。目前, 如能将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民住房模式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有效化解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 也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21在产业集群内打造/企业联合体0, 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在于担保问题。借鉴山东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 建议由政府搭桥, 推动同一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加强协作, 本着互相帮助、利益共享的原则, 打造以产业协会为重点的/企业联合体0。/联合体0实行会员制, 政府为其提供部分/过桥0贷款周转金以吸引更多的同类型企业加入/联合体0。/联合体0的成员企业之间可以相互拆借流动资金, 尤其当某一企业急需银行贷款时, 由/联合体0成员审议同意, 其他企业按其权益在/联合体0中所占比重提供同比例的信用担保, 改变过去一家企业为多家企业集体提供担

保模式, 有效分散风险。在此基础上, 要积极探索建立由/企业联合体0、中小企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组成的融资联盟, 形成多方交流合作机制、服务机制和诚信机制。

31加大对欠发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欠发达县由于财力捉襟见肘, 再加之县域内资金外流而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山东省目前对欠发达县虽有一些扶持政策, 但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 关键要解决扶持资金的来源问题。因此, 应借鉴国家筹集各地区资金集中支持西部地区的做法, 建议实施/强弱统筹带中间0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按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基金0, 该基金主要用于提升欠发达县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1推进强县扩权改革。一是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按照减放并举、依法下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则, 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 进一步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二是加快/省直管县0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规范试点县财政体制, 加大省级扶持力度, 减少运转层次, 提升管理效率。

21建立县域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加快弱县与强县产业的有效对接, 促进地区间合作互动、协调发展。研究制定鼓励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政策, 建议借鉴江苏的做法, 每年安排部分资金, 采取贴息、奖励等方式, 支持中西部省级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支持东部地区企业向西部的产业转移, 投资兴办项目。构建产业对接的协调组织机制, 建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县域间的协调与沟通。

31整合对农业的各项补贴项目。目前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名目繁多, 也比较零碎, 且政策刚性很强, 基层实际执行的工作量很大。建议整合各项扶持资金, 多搞一些能够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开发性项目。

(三)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11加强分类指导, 实施差异化考核。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以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为推动措施, 结合各地区位特点, 梳理思路、明确方向,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东部县市区, 要充分利用蓝色经济与高端产业这两个/加速器0, 唱响/蓝色主旋律0, 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 推进制造业由加工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促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中部县市区, 要围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 主动接受辐射带动,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加快县域经济崛起。西部县市区, 要把东部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优势与西部的资源、成本优势结合起来, 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共进, 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科学分类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考核。

21实施新一轮/双30工程0。建议重新调整30强县和30个弱县名单, 实行动态管理, 加大对调整后的30弱县的扶持力度, 制定实施强县对欠发达县新一轮对口帮扶政策, 使帮扶政策长期化、制度化。

31明确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目标, 加大考核和监督指导的力度。建议启动新一轮小城镇规划修编, 明确各个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目标, 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加大考核和监督指导的力度。建议全省评选100个经济强镇, 对其所在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由省市县加大支持力度, 促其快速发展。同时, 在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角度制定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徐清照1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1中国集体经济12009, (4) 1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信贷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介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农业个体和私有经济成分占绝对比重的一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没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寻求改善金融支持的途径,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贵州省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金融支持力度弱化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的调整,职能转变以及体制改革的反复,县域经济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已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目前农行县级银行放贷范围仅限于小额质押贷款、保证金贷款和小量贴现业务,对大额金额使用县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权。信贷授权不足,使得县域经济中的好项目、好企业难以及时取得金融信贷支持。加上近年来农业银行信贷重心向城市倾斜,大量裁撤欠发达地区县域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进一步加深了县域银行信贷的难度。贵州省黔东南州共有44个农业银行网点,其中凯里市就占了13个,而下属的县城有的只有一个营业点,部分乡镇几乎没有农业银行的办事处。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运作方式导致金融支持力度弱化,不能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狭窄、功能单一,信贷资金主要用来支持规模较大、经营效益好的客户。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由于优质龙头企业极少,因此.政策性金融支持没有很好地体现政策的扶持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服务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为农村经济提供贷款的唯一正规金融机构。2009年,贵州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11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2亿元,存、贷款规模分别居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和第二位,也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经营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人员规模最大、支农力度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但农村信用社还处在不断改革之中,其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信贷支持压力巨大。

邮政储蓄机构虽然在贵州县域分布广泛,但其是以吸收存款为主,发放贷款极少。非正规的民间借贷能为贵州农村经济及时提供资金支持,但其服务的范围狭小,主要靠血亲关系,资金数额也小。

(二)县域资金逆向流出

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县属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新兴民营经济的规模扩张、农业产业化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当前贵州县域资金呈现“逆向流出”的特征,导致县域资金不仅得不到反哺,反而日益外流。贵州县域金融机构的农业存款在逐年的增加,2005年的农业存款为99.80亿元,2006年为128.31亿元,2007年上升为166.60亿元,到2008年贵州金融机构的农业存款已经增加到216.55亿元,但投向县域资金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县域资金的大量流出,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的供求矛盾。

贵州县域资金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方面外流:一是体制性资金外流,如邮政储蓄。贵州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邮政储蓄余额连年攀升,2007年上半年,邮政储蓄余额突破了200亿,到2009年上半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250多亿元。尽管这部分资金在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后,有一部分通过支农再贷款形式返还到县域农业领域,但绝大部分游离于县域农村之外。二是政策性的资金外流。近年来由于农业银行实施“抓大放小”的信贷政策,农业银行的商业化、集约化导致其乡镇的网点基本上被演变成单纯的筹资机构,以资金上存的形式抽调了相当大一部分县域资金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三是逐利性的资金外流。由于贵州县域经济中农业经济比重大,为了追逐更高更多的利润,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不惜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将信贷资金由农业领域撤出并转入非农领域,由县域企业转出流向城市利润丰厚的企业。县域资金大量流失,使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难上加难。

(三)县域信贷环境不佳

1、担保资源稀缺,手续复杂费用高

现行的担保法整体制度设计偏重于国有、城市不动产担保,而欠发达地区多是农村集体土地及房屋,这些是不能用于担保的,所以,县域实际拥有的担保资源十分稀缺,继而导致贷款十分困难。贵州县域企业在信贷方面还存在办理资产抵押担保环节多、收费高的特点。根据地方规定,抵押资产的评估只能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对其他评估机构的评估不予办理登记。办理资产抵押一般要涉及多个部门,并要提供多种资料,且评估费用偏高,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信贷风险较大

贵州大部分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由于贵州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贵州部分偏远县域的农业发展还很落后,而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长、已遭受自然灾害等特点,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现有的农业结构,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贵州县域自身积累有限,资金供求中存在着大量资金缺口,加之农业结构调整中盲目性、无序性与趋同性现象较为严重,风险极易传导至银行贷款上,使得银行贷款难上加难。

3、不良贷款的影响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不良贷款的占比高、盘活难,导致金融风险加大。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与信息传输的末端,许多领域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较深,加之贵州县域原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单一、第三产业欠发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经济主体运行质量不高,导致县域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信心。

二、促进金融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改革县域金融管理机制

1、强化政策性金融发挥导向功能

农业发展银行是县域惟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必须进行业务拓展,寻找支持和衔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是可以利用政策支持、引导和助推功能,服务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二是用活信贷资金,尝试支持涉农加工、深造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大信贷资金使用外延。三是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把贷款对象由原来单一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步扩大到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以及改制后落实原有债务、具备贷款条件、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非国有企业,适当延伸对粮油产业链条的信贷支持。

2、改革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方面,要改进和完善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根据基层银行的经营状况适当扩大对基层银行的授权授信额度,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另一方面要加大贷款营销力度,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并根据贵州县域经济的特点,开发相应的金融服务品种,在开户、结算等方面提供灵活、便捷的服务。

结合贵州县域实际,进一步完善县域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投入机制,引导农村信用社大力支持县办工业、中小企业,大力支持特色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及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县域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具有高原县域特点的金融服务网络和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根据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配合经济部门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开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有效扩大农村小额贷款的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靠政府或中介组织,协调农户与银行的借贷活动,提高农村金融的组织化程度,如由地方政府组织提供担保,将小额信贷与政府补贴救助结合起来,利用银行供给资金、企业组织生产、农户提供劳作的方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以提升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水平。

(二)完善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目前,邮政储蓄已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建议制定县域金融保护法,对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邮政储蓄从县域吸收资金进行限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县域地区网点多的优势,重点加强邮政储蓄为县域服务的功能。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规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投向农村县域,进一步扩大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办范围,探索并开办支农贷款业务,鼓励和促进农村县域资金回流。遏制农业银行的机构和业务收缩,农业银行应该在县域保留相当的机构,真正发挥其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在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支持农村县域城镇化建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支持农村信用社投资,扩大资金供给。

(三)加强县域信贷环境建设

面对县域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监管,规避金融风险,创建良好的县域信贷环境刻不容缓。单靠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部门的努力显然不够,所以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转换职能,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体制、政策和服务环境。

政府部门要更新理念,增强指导驾驭金融的水平和能力,可由当地政府牵头,完善个体农户贷款和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规范担保行为,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简化资产评估抵押审批手续,降低手续费用。县域金融体系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收贷收息力度,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和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咨询向社会公布,并通过信用宣传、信用评级活动,强化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意识,为农村特别是县域资金供求良性互动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县域经济中农业是主要产业,由于其天然弱质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所以国家应通过加强政府干预来保护农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县域税收、再保险和农业风险基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贵州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烟草、畜牧业、中药材、马铃薯、茶叶等贵州省农业支柱产业,金融系统应该把这些龙头企业作为切入点,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提高对县域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充分调动县域金融系统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扩大信贷投放领域,建立风险约束和激励相称的信贷机制,积极开拓适应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品种。积极探索和建立县域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西部开发金融制度调查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7)

②亢爱林.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银企三方互动――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时代经贸,2008(4)

③刘锡良.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1)

④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⑤黄建新.反贫困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5)

⑥贵州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⑦徐志勇.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J].理论月刊,2003(3)

⑧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03(7)

⑨邢中成.增强县域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农村天地,2005(10)

⑩刘保,江璐璐,缪文娟.重构县域金融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上海金融.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