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环境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代环境问题

当代环境问题范文第1篇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问题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媒体发展传统会出现不尽相同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相应的道德规范。探究新闻职业伦理道德问题离不开新闻媒体所处的具体媒介环境,在中国特色的传媒环境中审视新闻伦理问题更有利于解决迫切问题。

当下中国媒体机构所处的生态环境

从新闻媒体的性质来看,我国的媒体是官方性质,国家限制民营资本直接进入这一领域,媒介是党的“喉舌”,实质上是政府职能的一个延伸,但我国大多数媒体的运营方式却是商业化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广告收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常常使中国的新闻媒体处于伦理道德事件的漩涡之中。

从新闻媒体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的新闻媒体正处在媒体商业化时期。虽然也有人认为1996年以广东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为标志,中国的媒体也部分地开始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但这种整合属于政策性的,而非资本性的。就地方媒体市场来看,多数大城市的报业市场都被分属于不同集团的多家报纸分享;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媒体在本地的市场份额上完全可以和全国性媒体相抗衡;就全球范围来看,还没有一家中国媒体集团成为跨国媒体公司,因而我国报业的垄断化、全球化媒体气候尚未形成。相反,中国媒体正处在商业化竞争最激烈、最残酷的时期,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出局。因而。中国的新闻媒体也同样面临着西方媒体商业化时期所经历的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相冲突的伦理困境。

从新闻媒体的媒介环境来看,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受众的信息传播欲.空前地拓展了媒体空间,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深度、广度。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的白热化竞争,新的传播方式进入新闻领域,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报异军突起,闯入新闻传播市场。西方媒体的全球化战略对中国传统媒体形成强大的文化、心理、资本冲击,中国传统媒体不仅面临着生存竞争,还担负着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有中国声音的民族使命。

目前我国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特点

复杂的媒介环境使中国的新闻伦理道德面临新的挑战和呈现新的特征。

新闻媒体机构道德失范现象增加。新闻机构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增多是近几年来的主要特点。2004年和2005年,陈力丹在总结传媒职业道德缺失的14种表现,有8项涉及的是新闻媒体自身;2006年新闻传播业的10个话题中,有7个是关于新闻伦理道德建设的,而这7个伦理道德话题同样都是从整个媒体的角度,而非新闻工作者个人的角度提出来的。相应地,新闻伦理的研究也由关注新闻工作者个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转向媒体的机构道德层面,由事件评析转向哲理、法理辨析。

有意模糊广告与新闻的界限。新闻与广告必须分开的原则是新闻和广告都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而近几年来,广告经营行为向新闻业务领域渗透,新闻媒体为迁就广告主的利益,出现了大量的“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大量采用公关公司节目。现在的媒体公司已经不只是“媒体计划”,而是“传播计划”,即把所有可以帮助客户传播信息的营销内容都拉进来,包括公关、事件营销、促销等。这类节目被广告公司整体提供给新闻媒体,广泛出现在健康、汽车、房地产、时尚类的节目中。媒体过度关注和满足具有购买力的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信息需求,而忽视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实质上是媒体自动放弃了传播舆论、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执行舆论监督的重任。

恶意炒作新闻事件。媒体出于自身的利益,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恶意炒作新闻,对社会价值较低的小事件进行连篇累牍地报道,甚至不惜由媒体出资来促进事件的发展,使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从2000年香港的陈健康事件到2007年内地的杨丽娟事件,从中都可以看到某些新闻机构把个人的不幸当作可大做特做的新闻源,使新闻媒体愈加走向专业伦理的失控。

恶意炒作新闻的实质是媒体利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为自身谋取私利,这种做法严重分散了公众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实质上侵犯了公众的社会知情权。

造成伦理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

中国新闻媒介的多重社会角色相互矛盾,出现了角色冲突。

大众媒介从来就是物质的、经济的,同时又是思想的、文化的,既是一个经济实体,又是社会公器。

作为官方的媒体,党的“喉舌”,我国的新闻媒体主要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受政府直接控制,因此在受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和声望,也就是说,受众对我国媒体的期望值要远远高于西方受众对其商业媒体的期望,道德水准要求也更高、更苛刻,不仅要求新闻报道要恪守新闻报道原则.娱乐节目要符合健康的审美需要,广告宣传要符合社会利益。作为社会的公器,新闻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社会环境的守望者、当代文化的塑造者、公共话语表达的平台,这就要求新闻媒体为公众利益服务,客观、公正、真实地传达有利、不利的多方面信息,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新闻媒体的运作应该是:公众利益第一高的发行量(收视率)较高的广告收入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当媒体作为一个商业企业时就会要求利润最大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报业的实际运作理念与新闻的崇高的社会责任相背离,新闻媒体的实际运作理念变成:追求发行量获得广告收益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读者是第一上帝,广告主是第二上帝。现在多数报纸都有常规的制度来保证新闻报道与广告的协调,以保证广告商的利益。

媒体市场化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媒体逐渐走向“工业化”的过程。当文化的追求与利润的追求发生矛盾时,文化的追求就要为利润的追求让路,这就是文化工业的运作逻辑。既然是文化“工业”,那新闻必然就成为一种市场化、商品化的生产。商品经济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原则的。正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从某种程度上说,虚假新闻的频频出现正是文化工业所带来的结果。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和商业企业的角色冲突,导致了媒体诸如“明星取代模范,美女挤走学者,绯闻顶替事实,娱乐覆盖文化,低俗代替端庄”,这种低俗之风,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

商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生存下来成为第一法则,不能生存也无从谈起道德问题。所以在市场环境下的媒体的第一法则是:生存,而非道德问题。我国媒体进入市场化阶段后,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常常使媒体处于传媒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境地中,成为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根源所在。

作为商业企业的新闻媒体,在追求商业利润的生存压力下使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了许多。为了追求发行量,各种媒体不断迎合受众的世俗化倾向,最终使我们整个社会普遍迷失了道德方向。

新闻职业道德缺乏有力的维护手段。

在西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被称为第四种权力。我们知道权力的定律就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舆论监督既然是一种权力,那就必然要遵循权力的规律,需要监督。各国普遍采取“追惩制”,也就是政府一般不直接硬性干预新闻媒体的活动,而是以立法方式和法院裁决的方法加以管理。这是在媒体侵犯了公民的法定权利情况下,由司法部门进行的强制管理。

当代环境问题范文第2篇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同时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一些发展必须的资源,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一方面,人类要生存与发展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还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还要把一些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而环境对所排放的废弃物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数量超过资源的再生数量以及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可以视其为环境对人类的报复行为。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正视或认识不到它的严重性时,不仅受损失的是当代人,而且子孙后代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二、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变化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文中,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渔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而目前正在向后工业文明时期迈进。早期的渔猎文明采集时代,由于人类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自然能力异常强大,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图腾崇拜正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崇拜自然。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代时,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有所增强,不在盲目的崇拜自然,开始开发利用自然中的一些资源例如土地、水等,向环境索取的不断增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不断增多,从而加剧了与环境的对抗,因此环境问题也油然而生。从这时开始,人类对环境关系已经有了科学的萌芽。18世纪,英国率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在工业文明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类的活动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三、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时候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当然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工业制造的产品也空前丰富。但是人类所获取的物质产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对环境不负责任的态度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像生态的破坏及环境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过程中完成的,人类没有能正确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导致的。所以要想真正真正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要端正人与环境关系的,从提高公众的素质做起。这一切突显了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环境观渗透的重要性,要培养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符合发展的环境观,创建一种适合与21世纪人类生存的新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

四、着眼当前,放眼未来

我们容易发现眼前人的利益,而往往忽视未来的、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从环境观的问题出发,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并且我们还要从后代人的立场上考量我们的所作所为。从这一点出发环境问题在涉及后代人的利益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条准则。

1.责任原则。这里的责任不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的责任,也不是指个人对社区及人类的责任,而专指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不仅适用于当代人类,而且适用于子孙后代。由于我们当代人对资源与环境的不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事实上是侵占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为了给子孙后代有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节约原则。我们知道地球上资源是有极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只考虑我们当代人的利益还要为后代人着想,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上要奉行勤俭节约的原则。在工业生产上要尽量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改进和改革生产工艺和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从而采节省能源和资源,注意开展回收和利用工程。

3.慎行原则。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有些做法可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做法的后果甚至有时可能还会对当代人的利益造成危害。这时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要采取慎行的原则。就是说,当我们要采取一项计划时我们一定要顾及到它的长远的后果,防止给后代人造成损害。慎行原则提醒我们:地球不仅是为我们当代人服务的,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服务的;我们的环境行为不仅要对当代人负责,更要对后代人负责。

五、个人行为中的环境观

当代环境问题范文第3篇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当代环境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环境法 伦理精神 伦理要求 环境问题 环境伦理

    环境法学界目前对环境法的调整对象问题尚在论战之中。有些学者主张环境法是以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有些学者则主张环境法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1]尽管两种主张之间的分歧较为严重,但却都毫无例外地强调了以人作为所调整关系的核心。以人为调整对象是法的基本特征,环境法在近代的蓬勃发展主要源于人类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压力下,高度关注和反复思考自身存在问题的结果,这在本质上就决定了环境法必然以人为其价值本位。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万物灵长,他们自产生之日起就从未中断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考。“理性的思潮,例如人本主义,从实质上影响着法律传统。只要世俗社会和思想的王国存在着律令,理性的思潮就对法律的成长发生着实际的,或许深不可测的影响。”[2]人类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考经过演化,最终构成了环境法的法哲学基础,因此环境法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深刻上伦理道德的烙印。

    然而人类的上述思考是一个不断递进、逐渐深入的过程,环境法也并未始终以人类伦理为其演进轨迹。现代以前,人们较为重视思考自身存在的方式问题,以此为基础的传统环境法过于偏重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再加之人类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有限,因此传统环境法只可能成为保护某种资源和防止某种污染或破坏的纯技术性规范。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并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转而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问题,环境法于是进入以环境伦理为构造基础的现展阶段。

    法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演进具有过程性与阶段性,环境法亦不例外。自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普遍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政策与立法的指导思想,环境法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相应地历经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过程。尽管学界普遍将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性和共同性视为环境法的普遍特征,但这都并未概括出现代环境法的独特之处。现代环境法是人们对自身存在价值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法律结果,它相对传统环境法而言,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其内蕴着极其丰富的伦理精神。

    一、 现代环境法根植于人的伦理要求

    人性本应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视阈,而法作为人类主观思维设计的产物,又必须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存在前提和逻辑起点。人性自然成为沟通伦理学与法学之间的桥梁。人性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发展的范畴,对人性的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法域内人性假设的千差万别。马克思依据其对人类社会结构三阶段的划分,相应地将人性依次分为个性、社会性和类本性等三类。以此为依据,不但传统与现代的各种法域划分似乎都能找到某些理论根据,而且也使在不断演进中的各部门法具有了进行法域变换的可能。

    环境法在历史上相继经过了由私法到公法再到社会法的变迁过程,并正在向未来的第四法域——生态法域发展[3],其原动力就在于对人性假设的不断发展和修正。现代环境法是以“生态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的,它是人在生态上的伦理主张的具体化,而根源于此的现代环境法也应当具有某些伦理精神。

    (一)现代以前环境法的各种人性假设

    垄断的出现是环境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标志,以其为界限可以将环境法划分为垄断前和垄断后两个阶段。垄断产生以前的人类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性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人们追逐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个性,这成为人们据以设计法律制度的基础(即“经济人”的假设)。此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虽分属私法或公法范畴,但核心都是为了保障和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设计以权利为本位的私法规范保护环境是为了张扬人的个性,促动他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设计以义务为本位的公法规范保护环境是为了压抑人的个性,防止他们为谋私利而彼此伤害。

    垄断出现以后的人类社会即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每个人都卷入到社会的洪流之中,人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人而是处于社会之中的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因弊端重重而日渐被人们所弃,法律制度在设计上的视角也不再是个人而是社会(即“社会人”的假设)。以社会利益为价值本位,公、私两大法域相互融合,衍生出新兴的法域即社会法域;而其中有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范又被汇集在一起,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即环境法。

    (二)现代环境法的“生态人性”假设

    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环境法进行反思。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人性假设。当代的环境问题既不是私人问题也不是社会问题,而是逐渐扩大成为了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在环境问题面前,人的私利和社会利益已为人类整体利益所概括,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已被人的类本性所替代。在自然环境面前,人既不能以个体为存在单位也不能以社会为存在单位,而必须以“类”——人类为存在单位。这必然导致法律制度设计前提的根本变化,“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终被“生态人”的人性假设所替代。“生态人”的人性假设认为人类与万物生而平等,人类仅是自然的部分而非自然的主宰,人类活动必须依照自然规律进行,人类必须实现代际发展上的可持续性。这就突破了以往仅将法的调整对象限于人际(域)的局限,从而实现了法域划分上的革命性突破,衍生出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的第四法域——生态法域。“生态人”人性假设的实质是人在生态上的伦理要求的特殊表达,而这种表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

    二、环境问题的终极实质是伦理问题

    环境法以现实环境问题[4]为主要规制对象,环境问题的性质直接影响并制约着环境法的性质。对环境问题的定性研究自然成为了环境法定性研究的理论起点。尽管学界对环境问题有着诸多不同的理解,但这些理解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伦理问题。

    (一)有关环境问题性质的不同观点

    环境问题的涉及面甚广,对于其实质的认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可归纳为经济说、科技说、政治说、社会说和国际说等几种主张。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视环境问题为经济问题,将环境问题归结为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不能精确地反映环境的社会价值”以及“政府行动鼓励低效能所反致的环境毁坏而导致的。”[5]但有人却视环境问题为科技问题,将环境问题恶化归咎于科技不发达,即“科技提供资源或消除污染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或制造污染的速度。”[6]

    也有人视环境问题为政治问题,将环境问题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旨在强调环境问题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至关重要性。还有人视环境问题为社会问题,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而其最终解决也必须依托于现有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7]更有人视环境问题为国际问题,认为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成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此外,其它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视角对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行了不同的论述。

    (二)环境问题的终极实质是伦理问题

    上述分析虽都有一定依据和合理之处,但都未真正触及到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应归结为伦理问题。一方面,人类在个体与整体利益关系上的错误选择导致了现实的环境问题。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将世界截然分为人类世界与人外世界。在此影响下,作为类主体的人为片面追求自身物质需要的最大限度满足,忽视并肆意侵占其它生物及自然环境等世界整体中的非人类主体的当然利益。而在人类世界的内部,也有空间上的个别与群体、时间上的当代与未来等划分。作为群主体中的个别人或当代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某种特殊利益,忽视甚至不惜损害整个人类或后代人应有利益。

    人们在无道德状况下或畸形道德的指引下,在非理性发展的歧途上越深陷环境问题也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最终可归结为对自身生存价值问题的关注。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无疑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政治的昌明、文化的发展无疑能极大地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然而这些并非人类幸福生活的全部,充其量仅是人类生存“形”的层面。作为具有理性思维的万物灵长,人类对自身生存的思考必然会上升到“实”的层面,即探询人类生存意义之所在的层面。

    如果仅将环境问题视为人类生存的方式层面,这种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而只有将环境问题上升到人类生存的价值层面,对人类生存的理解才能达到全面和完整,人类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幸福。人们在穷尽种种手段之后仍未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实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况且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类最初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也并“不是出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需要,而是出于伦理信念” [8],我们将环境问题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伦理问题的理由就充足了。

    三、现代环境法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法学认为,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有关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行为的共同规则或习惯,这是对法起源问题的一般性描述。但法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具有过程性。各部门法的产生时间并不统一,演进过程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部门法在起源上虽有某些相同但更存在着差异。特别是那些在近代法律社会化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部门,它们是在法作为独立的社会规范出现之后形成的。它们不可能起源于共同规则或习惯,而是各自有着具体的产生渊源。例如,经济法就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弊端、排除市场竞争障碍、应对经济发展危机而制定的现代经济政策。现代环境法作为的第三次法律革命的产物,自然有着与传统环境法所完全不同的起源——它起源于现代环境伦理!

当代环境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时期 环境发展 可持续性 生态环境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科技得以进步、文明得以推进,经济得以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最令人关心的就是环境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给我们的警告,也严重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对自然的所作所为。

2 我国环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和人口数相比,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为了能够加快经济发展,资源的大量使用让中国的土地更加疲惫,需要面对资源紧缺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1)城市空气质量差,主要的污染物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这是由于工厂的大量建造和汽车的尾气排放。而且对于城市来说,绿色植物比较少,工业较为发达,人口多,水电用量多。(2)水资源的质量变差。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我国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却非常严重。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量的工厂如雨后春笋在祖国大地迅速“崛起”。导致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却很低,水源的涵养能力就会减弱。而且由于雨量的时常变化,导致存水量不足。除了自然的原因之外,还有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水的利用率比较低。(3)生活、工业垃圾的增多。我国城市的面积在逐渐扩大,城市化的趋势明显。城市人口的 增多意味着生活垃圾的增多,而且多为有机物、可燃物。虽然我国垃圾的处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做到回收利用,但是主要方式还是填埋,城市垃圾的无公害处理率不高。农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更是没有做到系统化,严重破坏着农村、城镇的环境。(4)其他的资源问题。其实环境的问题多数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做到可持续性。例如电力的浪费、噪音的传播等等。

3 新时期环境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3.1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能够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的可持续性,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甚至目前来说,地球上的部分资源已经出现了枯竭、短缺的现象,例如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对资源的一种重复利用,或是精细化利用,使每份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2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能够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够让我们周围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降低废物的排放,从而降低废物对我们身体造成的伤害。另外,环境的可持续性能够让人们利用大自然中有用的资源来保护自身,让人类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能够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

经济和环境是挂钩的,那种靠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久发展的行为。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 今天,单纯地靠消耗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非常落后了。如果没有了一个好的环境和资源储量作为保证,那么经济就不能够实现长久的发展。这种“捡了芝麻,掉了西瓜”的事情恐怕只有大力发展环境的可持续性才能解决。

3.4 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够保证未来生活

地球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的,更是子孙后代的,当代的人类不能够为了自己享乐,而消耗了子孙后代的资源。人类是有得以延续,地球才能够继续发展。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就是资源的存在,只有资源不枯竭,人类才能够继续发展。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让当代人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未来人类生存的基本给养。所以环境发展不仅会造福当代,而且能够帮助后代更好地生活。

4 新时期环境发展可持续性的具体举措

世界的环境问题时国际社会的关注问题 ,而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和措施效果则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经济政策由又快又好发展变为又好又快发展。而且我国主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践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旨,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对环保工作实施责任制,加强管理

即将环保工作列入领导干部长期目标责任制中,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政治考评制度。将环境保护的每个细节落实给每个人,这样才能够完成总体的环保工作。与此同时,要将环保工作和每个人的工作业绩相挂钩,增强对环境与发展领导政绩考评体系,增强其对环境发展的决策能力。保证每个政府人员都能够从长远利益出发,顾及经济利益的同时,强调环境保护,实现区域和整体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帮助并发动公众参与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环境保护事业中来,让保护环境成为新时代的新时尚,从而为环境持续发展事业奠定群众基础和力量。类似地,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可持续措施实施的责任性,具体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社区等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个人都尽到自己对环境的一份责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环境也会越来越好。这不仅仅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