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文;美育;熏陶;功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47-01
语文教育本是个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然而,前些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却变得面目全非。就普遍情况而言,前些年的语文教育的状况,教师几乎完全是为升学率而教,学生几乎完全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于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代替了丰富生动的语文教学,大量机械重复的试题占据了语文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枯燥单调的应试训练窒息了语文教育的活力和生气。在此情况下,语文教育的美就无从体现和展示。语文教育的美得不到体现和展示的原因,还在于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缺乏应有认识,有的即使有所认识,亦因受功利主义影响而缺乏实施美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语文教育确实是一个令人求索、令人陶醉、令人感动的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她的美不仅在于其几乎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教材内容美,同时也包括其展现、传感这些内容美的教学艺术美。
就教材而言,众多名著佳篇,犹如丛丛各色各香的奇葩,赏心悦目,沁人心脾;又如支支美妙的乐曲,优雅动听,扣人心弦。就教学艺术形式而言,异彩纷呈的教法、课例和活动,犹如幅幅精美绚丽的画卷,气象万千,各臻其妙;又如件件构造精巧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语文教育的美真可谓如花,如歌,如画,令人赞叹和神往。
语文教育内容的美,除课文内在的思想美、人格美、人性美、情感美、境界美等外,还有其外在的语言美、结构美、风格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感悟、涵泳、欣赏这些美,让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修养美德,完善人格,同时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艺术的美在于教学过程的结构美、和谐美、流畅美和教师控制课堂的技巧美、语言美、板书美。语文教学艺术美,不仅能巧妙而充分地展示教育内容美,使学生在积极投入的状态中受到感染,而且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也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我们知道,作为全面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的美育,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教育所施以积极影响的美感教育活动,对于建构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包括德育、智育在内的其他教育所不可能替代的。美育陶冶的高尚情操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必备条件,美育所创造的热情,是战胜困难、攀登高峰的巨大动力;美育所造就的智力的完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一环。而依前所述,语文教育正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足以在艺术教育之外给予学生广泛的、多层面的、生动的美感教育。同时,美感教育是通过对美的认识、理解起作用的,语文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足以使人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以外,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和运用去认识、理解诸多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也是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从内容特点和教育方式,语文教育是不能和美育画等号的。但是,依前所述,语文教育内容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美,而这些美又渗透和融合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对这种种美感触、感受、感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过程同时是实施美育的过程。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全面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在教学中将语文教育与美育融为一体,尽可能发掘和充分展示语文教材的内容美、形式美,并以美的教学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在进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训练的过程中,在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充分地认识、感受、领略美,潜移默化地受到美育的熏陶。如果对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缺乏认识,势必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束缚,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如果认识不到语文教育实施美育的特点,而把两者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的关系看成是主从关系,表里关系,那么语文教育与美育的目的都不能很好达到。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实施美育,即是语文教师的光荣责任,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丰富的学识,能自如驾驭教材,能灵活运用教法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常识,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科学有效地在语文教育的同时实施美育。美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必须以对美的执着的爱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徜徉于语文教育这一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由于语文教育的美感教育还包括教师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美的语文和规范、美观、富于启发性的美的板书以及富有创意的教学课件等的示范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阶段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都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不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独特性,在中小语文教育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大学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具有工具性特征,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主要是通过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习惯。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4结论
一、语文教育的目的。
无可否认,语文在根本上还是一种工具,学生们学习是为了使用,但学生们在学习中能通过对语文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体会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了解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育,所谓语文的人文性也即如此。现代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之一是只把语文当成工具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有些职业学校把语文课改成了写作课,以为只要教会学生写各种应用文,语文课没有开的必要。这种做法是没有认识到语文课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滋养,中华文化以博大精深闻名于世,通过语文课认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是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其承载的任务,古人曾提出过“文以载道”。我们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也是以这种方式代代传下来的。所以语文教育既可看做是对使用工具的学习;也可看做是提高自己思维能力、掌握思维本质,对生命本质思索的学习。两者不可偏颇,其实专家学者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两者能够统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兼顾它的人文性,那对学生的影响会是巨大的。
二、语文教育的重点。
以语文教育工具性的属性而言,它的重点在于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而以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来看,语文教育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精神结构的重组,增强其对美恶的识别能力和提高其审美情趣。可以说,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其目的实现的前提。而现在我们语文教育所要的结果使许多老师很为难,一方面是学校、社会向老师们要学生的考试成绩;一方面是学生们不囿于教材所限的求知眼神。这种情况曾让许多老师左右为难,因为考卷考的是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使用,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抱怨老师讲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以笔者所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的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以言传身教、移化潜默的方式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这不仅是对现代语文老师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考验其工作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的责任首先是培养人的立身处世,其次是教以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所以说,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一个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有成熟的看法和认识,则是语言教育中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三、语文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教育本质 生活世界 生存方式 自我理解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规律的重要体现,统领语文教育的整体指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并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要素;如何理解与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把握语文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因而,受到语文领域各界人士的重视与激烈的讨论。本文试图从人性本身的视角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以便丰富语文教育本质探究的内容。
一.何谓语文教育
究其“教育”的涵义,并无定论,但有狭义与广义之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以影响,陶冶其思想和品德,便于学习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
德国教育理论家沃尔夫冈·布雷岑卡(Wolfgang Brezinka)针对教育术语“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这一现象,并对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前苏联等六国著名教育学著作对教育所下的定义进行比较,认为,“在‘教育’这一问题领域中,概念的混乱是国际性的。这足以表明,如何对教育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的理解与规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延续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专门化领域,这个领域不仅要保证文明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而语文教育在具有教育共性的同时,也具有语文学科的个性;语文教育追求生活世界的回归;对美的向往,众多学者认为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语文教育是人为了对生命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以促进人的审美化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对美的追求,正是生命本身自觉的、本性的追求,也是语文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性关怀,即对受教育“主体”的美的一种追求、一种体恤与关怀。
二.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哲学来看,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1.人性选择:生活世界的回归
教育的一个终极目标即促进人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使人更接近于生活的真谛,从而去理解世界的真谛,并逐步趋于世界本原,使人更适应于世界的发展趋于生活的真谛,是人性对生活世界的选择与回归。
第一,语文教育指向趋于“人的生命意义追寻”。人的生命是一个完整的、持续的、充满种种创新特质的富有意义的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融合。理性教育的过分强化,将走向理性主义的极端化,而感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理性教育的弱化,也将最终促使两者融合,从而真正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有对感性教育的赞同,特别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不能是单纯的理性教育,语文教育应该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融合。
第二,语文教育趋于“人的现实生活的本原”。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制度化、概念化、符号化和抽象化的理念强加于受教育主体,造成教育生活规范化、程序化,儿童的教育失去了儿童的“特色”,成人化的教育方式使儿童的教育提前,如当今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的“中学化”等趋势,让受教育主体超越了年龄本身的局限,违背了教育的阶段化、受教育者的阶段性等教育规律。而真正属于人的本身“生活化”需求被隐蔽,甚至泯灭,所以,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的迫切需求,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生活回归是必然。
第三,语文教育趋于“生活世界的建构”。人是社会群体动物,趋于社会的集体的生活,因此,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促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一书中曾指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对生活世界的建构提出相应的理念引导,为促进生活世界的建构提出法理依据。学科教育即语文教育不应该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是对一种生活的建构,特别是受教育主体的生活世界的建构;改变以往知识为主体的应试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行的生活教育;改变以往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应趋于的多元化、多样化;使语文教育趋于对受教育主体生活世界的建构。
2.人性情怀:美的追求与向往
语文教育的本身就蕴含美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与素养,同时,也是受教育主体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的现实反映。也是语文教育对受教育主体的一种人文关怀与关切。
第一,受教育主体的审美向往与追寻。语文教育的本身就蕴含对受教育者的关怀与关切,是对主体美的追求的一种回应。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既然美如此重要和如此有价值,教育就应该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活动”。同时,进一步阐述美的教育“才能发挥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是人类走向创造,走向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走向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把美作为价值的本质,把审美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充分表明了美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第二,语文教育对受教育者审美追求的回应。有研究者持这样的观点,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是教育的本质。他论述的理由是“美是价值的本质,美的价值构成价值体系的根部,是各种价值相互渗透的中心,所有价值从某方面说都是审美价值”。美的价值是评价社会一切价值的标准。但是,美的获得不是全靠教育实现的,还有社会活动等途径,如果将它们也包括到教育中去,那么教育的本质则失去了作为区别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标准的功能;同时,教育的本质只是“人的美化”也属片面之辞,美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代替整体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主要目标,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价值所在。
3.人性存在:生存方式的呈现
教育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存在,是人们理解世界,与世界沟通的一种重要渠道,知识贯穿其中并实现知识的传播与流通,进而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发展不竭的动力;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语文教育正是人性的存在方式,实践的重要方式。
第一,语文教育是人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存在。教育是个体的人和人类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人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作为通过创造和享用文化而展开的人生的存造过程,以及人生意义的实现过程,不是在零乱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而是在各种有意识的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支撑下自觉地进行,教育就起着重要的指引和引导作用。
第二,语文教育是人进行意思活动的重要方式。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自我意识和未来意识。通过反思和自我意识活动,教育时刻关注着个体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发展样式,从而推动人们对新的生存方式的自主探寻和追求,获得人自身意义世界的增殖,使拥有教育这种生存方式的人继续寻求更多美好生存方式的可能。
4、人性关怀:主体的自我理解
第一,语文教育需要应给予受教育者“自我理解”的权利。在语文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受到关注,这样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内化程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关注教材本身内容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理解,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在课堂中学生状态与表现,同时,给予学生自我理解的空间,反思的空间。
第二,语文教育的学习者应学会“自我理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反思过程,是主体不断的进行自我理解与反思的结果。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教育的主体——人的自我理解中。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占有很重要的角色,我们在关注受教育者的同时,也要使受教育者明白,自我的理解与反思,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不断地反思过程中,受教育者才会增强语文的认同感,从而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是“生活即教育”。中学语文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正确解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将中学语文教育贴近生活实践,形成中学语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模式,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其具体策略包括: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学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承担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职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收获、感知、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内涵,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与语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学语文的教育层次,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增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曲解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特征认识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是:首先,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语文课程作为工具的属性,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教育活力和应有的精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协调发展,也不利于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其次,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唯成绩论”的教育倾向比较突出,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语文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与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没有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再次,当前的中学语文缺乏开放性,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基本被严格限定在学校教育空间内,使中学语文教育脱离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魏娟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10):357.
〔5〕蔡国雄.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