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线上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范文第1篇

一高校文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1文学欣赏理解问题

相当数量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学欣赏的涵义,没有掌握正确的文学欣赏原则和方法,并且,虽身处丰富多样的文学素材中,却很难分辨佳作,难以理解作品具有文学欣赏价值的原因,难以作出合理的作品判断,更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赏析。

2文学欣赏心态问题

部分学生面对文学欣赏表现出一种庸俗化的态度,单纯地认为感性感受就是美感。在当前文学欣赏课的教学中,大多学生在处理文学欣赏问题时,仅仅以表面性的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难以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科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合理评判,难以有效把握文学欣赏的美感。

3文学欣赏方法问题

相当数量学生没有准确掌握文学欣赏的正确的常规方法,难以从深层次多角度评判文学作品中的审美问题,并且不能准确运用评判文学作品美感和价值的标准,以至于妄自揣度、主观臆断,仅仅以自身主观感受或个人喜好评判文学作品的优秀与否,导致不能把握作品的本质,只能得到肤浅的理解。

二高校文学欣赏课问题的成因

1学生文学素养存在差异

院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十分复杂,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文化素养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在文学欣赏课方面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具体表现在与年龄不匹配的理性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相对于理性评判,更倚重自身对表面层次的理解。

2文学欣赏课教学缺乏科学性

高校文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模式。相当数量的学生会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置于专业课学习,欠缺对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投资及动力,以至于在文学欣赏方面能力不够,后劲不足。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常常以主观感受取代科学方法所带来的欣赏价值,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3社会需求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层面而言,无论是现今的教育体制,还是社会需求,都注重于应用型人才,因此,表现在院校之中,即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审美教育。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学也空前繁荣,但是此意义上的繁荣与发展受益于商业模式的运作,至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则难以得到保障,这一现状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正向欣赏。

三高校文学欣赏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1多方面培养阅读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为培养阅读兴趣做心理层面准备。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个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的问题,着重讲述阅读的意义,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其次,对于教学篇目的选择,要侧重于能够激发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教师在选择教学篇目的时候,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能仅仅以个人主观喜好为依据,而忽视学生在文学欣赏方面的兴趣所在。

2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难以明显提升,因此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寻求更加有利于教学发展的模式。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课堂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多花心思进行合理、巧妙的设置,提出符合学生思维水平且有争议余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个性发展。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泰国;华文民校;汉语教育;汉语教学;汉语热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62-04

[作者简介]刘惠(1971―),女,辽宁本溪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贺月婷(1987―),女,广西龙胜人,硕士,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甘平埠侨南学校汉语教师。

前言

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泰国是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汉语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2005年,泰国教育部考虑到汉语教育对泰国各方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制订了《促进汉语教学,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规划》的五年计划,将推广汉语教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教育部还制订了泰国公立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从政策上保障汉语教学的顺利推进。2006年,泰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泰国东北部的孔敬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之后的几年里,泰国先后成立了孔子学院13所,孔子课堂11所,成为亚洲拥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与泰国在汉语教育事业上的合作。自2003年以来,中国国家汉办先后派出11批、近65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前往泰国任教,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泰国汉语教育的发展。截至2012年5月,由中国国家汉办派出,现在泰国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多达1200余人。但泰国教育部仍表示本国汉语教师供不应求,希望中国国家汉办能加大派遣力度,增派500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争取2013年在泰国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达到1700名。

泰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虽然20世纪90年代之后,泰国不少公立学校、国际学校、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都争相开设汉语课程,但华文教育的主要阵营仍然集中在各所华文民校。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初,全暹罗(泰国旧称)已有华文民校99间。泰国按行政区划分为中部、南部、北部、东北部、东部五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开设若干所具有区域特色的华文民校。泰国东北部的华文民校大多建于20世纪40年代,侨南学校(Kiawnum School)即是其中之一。侨南学校从最初的纯汉语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三语”(泰语、汉语和英语)教学,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1700多名学生,从只有1名汉语教师发展到如今有12名汉语教师,其间经过坎坷的办学历程,从侧面反映出汉语教学在泰国华文民校的艰难发展及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泰国东北部华文民校的共同特点。因此,选择侨南学校作为研究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便于将来与其他区域的华文民校作对比研究,通过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泰国汉语教育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研究泰国汉语教育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层出不穷。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归纳,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地阐述泰国整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汉语教育现状。这类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泰国北部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郝琳琳,2011)、《泰国中小学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王宇轩,2008)、《泰国华文教育若干问题管窥》(尉万传,2007)、《泰国南部汉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严钰,2007)、《泰国高校泰籍汉语教师及汉语教学现状》(〔泰〕黄汉坤,2005)。另一类是以泰国某个具体的地区或学校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泰国的汉语教学现状。这类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泰国乌汶大学汉语教学现状与思考》(〔泰〕曾金枝,2011)、《泰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泰国庄他武里府他迈中学为例》(范亮,2011)、《泰国汉语本土教师培训的实证研究――以曼谷市教育局汉语教师培训为例》(朱华,等,2010)。

由此可见,自2005年泰国实行《促进汉语教学,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规划》的五年计划,开始大力推广汉语教学以来,研究泰国汉语教学的著述日渐丰富,基本涵盖了汉语教学发展策略、汉语本体知识、汉语教学法、汉语教学课堂管理、汉语教材等各个方面。但是,泰国东北部相较于其他区域而言,地理位置偏远,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汉语教学发展缓慢,研究该地区汉语教学的文献也相对匮乏。为提高泰国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有必要对泰国东北部的华文教育发展史进行梳理,分析、思考当地华文民校的汉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积极、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一、四色菊府及乌吞蓬披赛县的汉语教学概况

位于泰国东北部的四色菊府,北接泰国乌汶府、黎府、益梭通府,南邻柬埔寨,东连乌汶府,西毗素辇府,总面积约为8840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约571公里。泰国东北部土壤贫瘠,降水稀少,农业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89.1%,是泰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在泰国《地区开发第五个发展规划》中,东北部的城市发展被划分为六个等次,四色菊府位列第三等,下属的乌吞蓬披赛县(UthumphonPhisai)则被列为农村开发部分,由此可见,四色菊府的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低等水平。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四色菊府的汉语教育发展缓慢,远不及附近的乌汶府、呵叻府、孔敬府这些一、二等城市的教育水平。四色菊府共有小学185所,中学23所,所有学校都开设中文课,但均同韩语、日语等并列为选修课;四色菊府有3所大学,分别为Chalermkanchana university、SisaketCampus和四色菊皇家大学,后两所大学设有中文专业。

乌吞蓬披赛县为四色菊府下属的22个县之一,共有小学48所,中小学(包括小学和初中)13所。这61所学校中只有3所开设中文课,分别是:Kiawnum School(侨南学校)、Nondang Nonmuang School和Fapha School。侨南学校是这3所学校中唯一的华文民校,是由本地侨商成立的教育慈善机构,受政府教育部资助。

泰国现存在汉语教学规模和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经济等原因造成的。但如何改善泰国东北部这一相对落后地区的华文民校的汉语教学状况,促进东北部各地区汉语教学均衡发展,需要汉语教育界人士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进行自觉独立的思考。

二、侨南学校及其汉语教学现状

(一)侨南学校概况

侨南学校位于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乌吞蓬披赛县甘平埠,原名“培新学校”,1947年重建并更名为“侨南学校”。该校是本地侨商为让子弟能够接受华文教育而集资建立的“教育慈善机构”,也是泰国教育部资助的华文民校。2004年,该校学生人数还不足200人;到2006年,上升至400人左右;到2008年上升至接近800人。几乎每两年,学生人数就增加一倍(见图1)。截至2013年,学校共有教师72人,其中中文教师12人;学生1717人,其中幼儿园417人,小学909人,初中391人。

(二)生源以及师资力量

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农村地区,极个别学生来自四色菊府。有95%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其中,少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少部分学生患有先天性疾病。政府若不提供义务教育,这些家庭基本无力供其子弟上学。学校现有华裔学生人数少于5人,学生入学前的汉语水平几乎为零基础。在侨南学校成立之初,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华侨资助,学校所有课程均使用汉语授课,并且教授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科目,是名副其实的华文学校。现侨南学校受泰国政府教育部资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泰国文化教育为主导,实行泰语、汉语和英语并行的“三语”教育,汉语已丧失原有的主体地位。尽管中文仍然是学校的必修科目,但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升学。

侨南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开设中文课,由中文教师任教。以前由于学生人数太少,对中文教师的需求并不大,执教教师多为泰国本土的汉语教师;但随着侨南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校对中文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2007年,学校聘请中国潮汕人士郑卫强先生为中文校长,以加强学校的汉语教学管理工作。同年,中国国家汉办派遣1名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下文简称“汉办教师”)前来支教,开启了侨南学校汉语教学的新面貌。此后,侨南学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从未间断,汉办教师在中文教师队伍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见图2)。

由上图可见,侨南学校中文师资的中坚力量是汉办教师和泰国本土汉语教师,侨办教师则是近两年才开始加入的新生力量。本土教师的数量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势头,汉办教师总数增加,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侨南学校汉语教师人数在2012年达到新高,这从侧面反应学校汉语教师的需求逐年扩大。据了解,侨南学校在2013年将有2名汉办教师离任,学校决定再申请增加侨办教师1名。预计2013年侨南学校将有本土汉语教师4名,汉办留任教师2名,侨办教师4名。

(三)汉语课程设置情况

侨南学校汉语课程的设置每年会随着师资力量和学生人数的变化而调整。校董会的原意是要保证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周上5节汉语课,但由于学生人数和汉语教师人数不断变化,除小学一、二年级能保证每周5节汉语课之外,其他年级目前基本稳定在每周3节,小学和初中每节课50分钟,幼儿园每节课40分钟。由于学校汉语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明确的分类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汉语课程的教授长年处于衔接不良的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螺旋渐进式体系。

(四)教材使用情况

多年来,侨南学校汉语教材的选用全凭教师根据个人的意愿和喜好自行选择。迄今为止,由中国国家汉办赠送以及汉办教师自购的教材有: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体验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汉语乐园》《开开汉语》《成长汉语》,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汉语》《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乘风汉语》,商务印书馆的《世界少儿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这些教材均为汉泰对照版。侨南学校历届汉语教师较常用的教材有:《体验汉语》《开开汉语》《汉语乐园》《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

侨南学校虽然拥有的教材种类多样,但是种类繁杂,缺乏针对性,而且大部分教材数量不足,无法保证学生人手一本,只能作为参考教材。2008年,侨南学校中文教研室拟定全校汉语教学统一使用汉办教材《体验汉语》新版。《体验汉语》是一套注重听说能力的教材,配有汉字部件教学,课堂练习部分生动有趣,较受学生欢迎。但因为侨南学校购书数量不足及其他各种原因,目前为止仍无法真正做到统一使用《体验汉语》,教师们依旧各自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教材,或者使用自编教材,导致学生长期处于上课“无本可依”的状态。

(五)中国文化活动与交流情况

侨南学校极少正式开展专题性的中文活动,唯一一次大型中文活动在2010年举行。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张志宏邀请了八九个在曼谷的台湾中文教师来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中文夏令营活动,以集体授课的形式为主,辅以中文游戏和问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以往汉办教师和侨办教师很少单独开展中文活动,他们一般只在泰国的节日活动(例如儿童节)来临之际,跟随全校的泰国文化活动开展一些小型活动,如展板展示、游戏互动等。而在2013年新春佳节之际,全体中文教师(12人)组织策划了侨南学校历史上第一台由中国教师主办的春节联欢汇演。整台汇演由中文教师和所教授的学生联袂出演,共有12个节目,包括歌舞、太极、书画、饮食、走秀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全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今后学校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开了个好头。

此外,侨南学校每年都会有少数人参加个体文化交流活动。例如:2011年国务院侨办文化司主办、泰国华文教师工会协办的“海外华校校董、校长访华”活动,在六十二周年国庆之际,邀请本校17位教师到中国北京、山东等地进行文化考察,参观教育学院,听取文化讲座。再如:由侨办组织赞助的中国“寻根之旅”,自开办以来,基本每年都会分配一至两个名额给侨南学校的学生。参加这个活动需要24000铢的费用,一般由学校出资12000铢,学生自费12000铢,只有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六)中文竞赛的参加和举办情况

2009年正式开办的“东北部华文民校中文学术比赛”,每年举行一届,从未中断。这个比赛主要包括演讲、讲故事、唱歌、舞蹈、抄写、朗读等项目。每次比赛,东北部各所华文民校都会积极参与,侨南学校也不例外。此外,侨南学校参与得较多的汉语比赛还有:四色菊府皇家大学中文知识竞赛、曼谷中华会馆中小学生汉语比赛、曼谷全国学科竞赛等。但是根据历年的赛事纪录,侨南学校参加次数和获奖次数最多的是每年由东北部各类学校承办的“东北部华文民校中文学术比赛”,学校在这个比赛中获得的奖项约占获奖记录的90%;而且就参赛获奖者的名单来看,参赛者一般都有固定的人选,这些人通常每年都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中文比赛,直至毕业离校。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侨南学校只承办过一些区内的小型比赛,相当于区内的选拔赛,尚无实力承办大型的中文比赛。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小学听说教学

0引言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素质人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小学应用语文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既为小学提高听说能力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也对小学的语文技能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不仅要能够读懂课本上的基本课堂信息,要求能独立作文化,更要求能在沟通和表达上准确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建立在语文素质改革教学基础上的,要求小学具备运用语文进行听、说、读、写的实用能力。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听说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MOOC技术的出现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教改方向。

维基百科把MOOC定义为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课程,既是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发展,也是开放教育资源所推崇的开放教育理念的新发展。MOOC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为重新构建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创造出知识传授和学习的新方式。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运用现代技术实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被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

1小学语文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作者来自于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掌握了小学语文听说学习的情况,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最近几年,笔者也参加了不少教学改革和实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也有着不少体会,以下三个问题最为突出。

(1)小学语文听说教学应该适合学生自身能力、水平,贴近学生专业。小学的生源复杂,年龄、工作学习经历差距大。城乡方音口音各不相同,如果不重视他们的个体差异,势必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小学有着更加成熟的心理和生理,面子观点较重、学习目的性很强,小学语文听说教学应该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每个人不同的听说能力、现有水平和专业需求。

(2)小学语文听说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该对课堂学习进行有效延伸。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十分有限,如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培育目标。实现语文学习和听说练习的课内外“全覆盖”,利用教育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育带来的契机,打造各种语文听说练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听说氛围。

2部分学生听说水平薄弱的原因

以铜梁区虎峰小学为例,交际方面,有些学生语音语调不标准,流利程度低,词不达意,口语交际能力不强。学生很难开口,无法用语文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平时与重庆市其他小学语文教师的交流,发现都存在与我校大致类似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背景。

3 翻转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很难提高听说能力,因为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但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教学流程一般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传统教学模式课前教师的任务是备课,学生预习课本。翻转课堂课前学生则需要自主在网上观看授课录像、掌握知识点,而教师的任务是设计和准备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学习机会。翻转课堂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产生了改变。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教师对学生“满堂灌”,教学进度也只能整齐划一,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通过提供了在线的课堂教学微视频,学生可以自己灵活、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偏好、能力选择任何时间、以自己感到合适的进度学习新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翻转课堂还使课堂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向了学生,教师转换了角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反观现有的小学语文听说教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学习主要依靠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和课后的题海战术。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苦练答题技巧,缺乏实际的听说技能锻炼,最终还是“听不懂”和“开不了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摆脱繁重的课堂讲授,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组织听说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听说技能。如果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小学语文听说教学中,有助于把小学语文听说教学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提高实际语文语言技能教学的效果。

翻转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课前的线上学习就相当于MOOC的课程,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课前线上学习的难点和问题开展课堂活动,课后学生还可以在线上练习MOOC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出语文听说自主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固定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课堂学习进行了有效延伸。课前的在线微课导学、实体课堂教学、网上虚拟社区和大数据综合评估构成了环环相扣的听说练习平台,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模拟出真实语言环境,在仿真的环境中练习听说能有效提高实际的语言听说技能。

4结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小学语文听说教学面临很多新的任务和挑战。传统的小学语文听说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亟需使用新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小学的语文听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小学语文听说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小学语文听说课程的革新。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由于小学生生理因素、智力因素、家庭教育观念及学前儿童教育经历等因素决定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认知上的差别,如何消除由这些因素造成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别,就成为本文研究与探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小W语文教学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多层分类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做到寓教于乐,探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小学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当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小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认识汉字,并把汉字组成词语,再由词语构成完整的语句,用来理解和把握其他学科所传达的知识。反之,如果连字都不认识,其他学科的知识何以为小学生接受?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任务。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汉字的学习和认知,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性格的传承与塑造。在信息时代语境下,虽然有了电脑、打字机等现代化打字设备,但是每一个“汉”字书写的背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次延续,都是对小学生民族性格的塑造,体现着中华民族力量和向心力凝聚的文化认同。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才认识到自己的语言是“汉”语,自己使用的字是“汉”字,自己的血脉里流淌的是“汉”文化……这一系列“汉”字背后,延续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文明,并把这种文明塑造成小学生的民族性格。再次,小学语文教学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国学的学习,使小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小学语文教学熏陶、塑造了小学生的良好人格。最后,小学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以致用的使命。小学生生活在一个以“汉”字作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国度,汉字和汉语的使用频繁。可以这样说,在信息时代这样一个特定语境下,离开“汉”语和“汉”字等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无法正常地与他人沟通,无法完美地传递自己的意愿,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事物(如艺术、哲学等)审美的观点。

一、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在当前语境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1.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小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所差别。小学生由于入学时年龄早晚有差别,导致小学生身体生理发育的提前或迟缓,使小学生对事物认知产生差异。学前儿童入学时间是由国家有关教育部门规定的,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关于学前儿童入学的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这样就会产生迟一年上学的孩子。以2017年临沂二小学前儿童入学为例,同样要求满六周岁可以入学,但2011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与2010年9月1日出生的孩子根据规定同一年入学,但他们的年龄整整相差了一岁。这种生理年龄的差别,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年龄大的小学生的大脑发育显得更完善,对事物抽象能力的理解更准确,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性的辨别更加清晰。而年龄小的小学生与之相比,在大脑发育、身体协调性、语言结构等方面就有明显的劣势。因此,由于年龄引起的生理因素的差异,造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

2.由于智力发育程度的不同,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认知上会产生差别。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小学生的智力尤为关键。智力水平高的小学生,能够很快领悟所学小学语文知识,并能理解和运用,因而在学习成绩上显得特别优异。而智力水平正常或较低的小学生,则对语文词句和看图写话等显得反应迟钝,很难及时做出正确的理解或者不能理解。这种由于大脑发育程度不同、遗传因素、父母家庭教育彰显的智力水平的不同,造成小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发声体系、组词词句的运用、短文的理解与把握等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差距,就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逃避心理,不利于小学生小学语文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3.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学前儿童的教育经历,造成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进度的不同。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学前儿童在幼儿教育阶段不得学习与小学有关的知识。实际上,几乎所有私立幼儿教育机构都存在学前班这样的班级构架,学前班的主要教学活动就是给学前儿童提前灌输小学一年级知识,如语文方面的汉字学习与拼音,数学方面的2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些在一年级才能学到的内容。在幼儿不能握笔的年龄,过早地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前告别玩耍的童年,不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忽视学前儿童智力增长的自然规律,给学前儿童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负担。面对幼教机构打出的“赢在起跑线上”等口号,某些家长不仅没有理性地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反而对此趋之若鹜,由此导致学前儿童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抵触和畏难心理,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

二、解决之道

正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差别,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就显得更重要。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在总结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生理发育程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多层分类教学模式。由于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接受程度不同,因此他们在语文知识、词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中难易的侧重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差异,把一个班级中的小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组,按照他们不同的接受程度进行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分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讲述内容的难易应进行增减,以适合不同智力水平和不同生理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学习,使所有小学生都能轻松接受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教师不能因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层次结构、语言表达程度、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态度上区别对待,分出远近亲疏。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唯一尺度。只有根据小学生的个体特性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探索信息时代下多层分类教学模式,才能真正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塑造自己的民族性格,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喜欢上语文教学。

2.在当下的信息时代语境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发挥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优势,寓教于乐,快学学习语文。信息时代,一方面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能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地通过符号、图像、声音等手段显现出来,形象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小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形象,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在由模糊认知事物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比较深刻。面对这一状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灌输,而是通过形象的情景模式,让小学生融入课文内容创设的情境中,从情境中感受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达,更好地把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内在的理性认识。小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教育主题中不仅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快乐学习,而且寓教于乐,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流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养成热爱学习语文的习惯,更以此为基础升华语言文字背后的民族意义,有助于陶冶情操。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让处在成长期的小学生快乐地接受小学语文教育,培育小学生的爱国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老而弥新的课题。随着对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把这些测定机制引入小学教育中,为小学生语文教育提供精细化的科学依据?相信随着对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更进一步的探索,这一天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如何构建素质教育下的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5(30).

小学语文线上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文本理解、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与课本阅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规范课本阅读量,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使语文教学工作能够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与类型较为单一一方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等内容的比例相对较少,学生接触到的文章类型较为单一,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另一 方面,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将重点放在识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方面,因而可供阅读的内容较少,内容上的单一致使阅读量明显不足。(二)阅读量与阅读容量不足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当能够具备超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并能够背诵数量为160篇左右的诗文。但是从实际的教学工作来看,教材中的文章数量并不能达到实际要求。另外,语文教学的课时有限,大部分时间教师仅能在课堂上讲述教材上的文章,课外文章并不能引用到课堂上进行阅读与讲解,而课下学生也没有时间或没有意识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无法有效提升,语文阅读容量难以到达预期标准。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必要性

(一)提高语文课本阅读量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普遍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对教育工作、教育体制予以了全面的改革。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落实促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都逐步开展创新改革。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性阶段、重点阶段,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而语文学科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这一层面看,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对课本阅读量予以关注,就是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二)提高语文课本阅读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教育。在此背景下,教育界也开始逐步加强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努力提升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率。同时,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家长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而他们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这种情况使教师不得不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与创新。为了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必须对课本阅读量问题予以关注,通过规范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养,并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工作的展开应当以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点为前提。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发展都不够成熟,而其好奇心、求知欲与好动性较强,为了有效展开阅读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主编排情景剧,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一些阅读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学习,看哪一组阅读的文章多,看哪一组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另外,教师也可以举办读后感比赛,鼓励学生深入阅读,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合理的比赛安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激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二)教师应当合理控制课本阅读量虽然提升课本阅读量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但是教师应当客观看待课本阅读量提升的问题,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要保证阅读量的充足,又要保证阅读量不能够超出小学生的承受与学习能力范围,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教师应当综合分析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到课内外文章的联结点,在讲授教材中文章的同时,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课外文章,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使其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在提高阅读量时,教师应当注意对文章类型的丰富,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文本类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且难度适中的记叙文、散文、文言文以及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丰富,使学生在阅读中投入兴趣与精力,并逐渐将阅读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

(三)教师应当挖掘文本的独特魅力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够认识文字、学会运用文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文本中文字的独特内涵与魅力,吸引学生进行学习与阅读,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有不同的含义,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文字,使其能够对文章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碰壁’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通过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提升阅读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结语课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由于课时限制等原因,课本阅读量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对语文阅读教学予以改善,通过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等方法,提升学生对课本阅读的兴趣,提高其阅读量,丰富阅读类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汤超霞.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