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政治哲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何为“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给出的通俗解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所学内容懂了、会了,并且还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面对高中政治枯燥、乏味的哲学常识,我们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把哲学常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政治大都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之前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的弊端,课程的准备、实施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为生活服务。高中哲学思想深奥、抽象、枯燥,单纯的理论记忆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哲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与学生相关的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相应的哲学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感悟哲学常识的伟大内涵。
教师把哲学常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仅指用生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枯燥的哲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常识的本质就是对生活实践的体验,高中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因此,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哲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
教师有效将深奥的哲学常识与学生普遍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仅仅让学生对哲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哲学常识的进一步认知,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的哲学理论深奥、抽象、复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除了讲述理论知识还是讲述理论知识,过分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压抑,无法保证哲学理论教学的有效实施。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情境和课堂学习氛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在遇到抽象的哲学理论时,教师可以很好地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动画等播放功能,把复杂的哲学理论用学生易懂的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呈现出来,缩短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再现教学内容中的各类场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哲学思想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哲学理论的不同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总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不仅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同时也符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高中政治哲学理论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首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摆正自己的位置。高中政治老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把学生从“听众”“观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敢于并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留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方案的设置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而不是继续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完实践和真理的哲学理论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相关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的哲学理论分析材料。这样,学生自由谈论、分析,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的讨论过程中巩固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如何实现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的有效性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丰富自己对哲学思想理论的认知,同时也要熟知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创造出一个适合本班学生的高效的高中政治哲学常识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正视挫折,走向成功》。
有一人,在他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二十二岁时,角逐美国州议员落选;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二十六岁时,他的情人离开人间;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三十四岁时,角逐美国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四十五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落选;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四十九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屡战屡败的人,在他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
成功者是需要坚韧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的。一个人经历一些挫折并不是坏事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鲜花,也有荆棘。在你伸手摘取美丽的鲜花时,荆棘同时会刺伤你的手。如果因为怕痛,就不愿伸手,那么对于这种人来说,再美丽的鲜花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成功永远属于挑战失败的人。我们拥有年轻,年轻没有失败。只要能战胜荆棘,战胜自己,即便是弄行得遍体鳞伤,至少也可以证明我们曾经奋斗过,我们不是挫折的奴隶!
同学们,在学习中你遇到过挫折吗?如测验不极格,考试不理想;这会儿对一道作文题目无从下笔,那会儿对一条数学难题毫无头绪,等等。这个时候,你就该正视挫折,永不言败,努力走向成功。林肯不也是经过九次沉重的打击,最后才当上总统的吗?
【关键词】高中教学 政治课堂 实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都变成了教改中的中心环节。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关乎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同时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高追求,也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一、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佳的现状
在整个高中教育教学环节,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政治课堂又是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政治教材,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1]。就此而言,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时事政治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全球视野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取得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这在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培养以及思想觉悟的提高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严重缺失,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之后,这种现状愈发严重,从而影响了整个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1、教学模式僵化
新课改过程中极其推崇的一个教学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2]。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按照新课标规定的教学模式授课,顺利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完全不顾学生的人生经验、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各自的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使得整个教学模式严重僵化,导致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缺失。例如,政治中的哲学部分深奥难懂,没有教师解释学生很难自行消化,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大多学生自然就无话可说;有些政治知识又太过简单,大多数学生都不屑一顾,这时候的自主学习环节自然是极其无序混乱;还有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以及流程安排不当,有时候时间不够,问题不能够全部展开,有时候安排的时间又过长,自主学习环节也就变成了学生说闲话的环节。
2、过于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被不断提高,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违背了教学环节中“教与学”相结合的一般教学规律。这种现状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缺失的一大原因。有些知识因为其自身所具有艰涩、难懂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但是有些地方却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这都是不尊重教学实际的表现。
3、“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课堂实效评价标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体制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特点。不仅大多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很多教师也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只关注和学习成绩有关的课程以及与学习成绩有直接联系的知识点。但是,政治课程的本质出发点明显不是为学生直接提供具体知识,而是为了使之能够得到思想上的改观。由此可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缺失和“重结果,不重过程”这一教学特点有很大的联系。
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改进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增强课堂实效性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科的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选择一种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无疑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3]。而改进教学模式,首先得系统全面地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做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当下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技术上的支持,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设备供教育工作者使用,用来带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是非常便捷有效的教学工具,这些教学设备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进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与政治课堂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等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是良好的教学工具,可以给整个教学过程提供许多方便。但是现阶段,由于新课改不够深入、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其教育理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过于强调教学设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出现了“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形式的改变就是新课改的全部概念,有些甚至发展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的程度[5]。最后,整个课堂的中心成了多媒体或者课件,原本用来学习的地方变成了视频放映场所,教师和学生分别变成了设备操作人员和观众。这种教学形式虽然使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但是空有形式而内容不足,课堂的实效性严重缺失。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学会合理地利用教学设备,时刻以学生为整个课堂的“主体”,明确教学设备只是一种“辅教学手段”,从而从教学模式的高度入手,去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二)强调教材的“引导”作用
教材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是学生最权威、最直接的获取知识的资料,其作用不可忽视。整个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以教材为基础,全面吃透教材,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能很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内容极其繁多复杂的综合性课程,其中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社会性、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4],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理清授课的头绪,彻底细化知识点。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强调教材的引导作用和重要性,充分地利用教材。例如,在讲解高中政治中哲学模块的时候,可以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将整个哲学模块的知识分成哲学和非哲学两个部分;然后,再将高中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哲学分成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和价值观等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最后,在熟练掌握整个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回归课本,再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框架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三)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启发学生不断思考
课堂互动环节具有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快速理解等诸多作用。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教学环节的作用,全面启发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都是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全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多举行一些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展相关知识点的辩论会,在高中政治知识中的哲学模块中有一个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教师可就此开展一场辩论会,让双方学生辩论“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四)培养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不仅要依赖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而且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一个相互理解、信任的和谐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够携手改变教学现状,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另外,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也对课堂实效性的提高和改观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从根源上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和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要求,而且还是迎合新课标改革所追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为直观有效的手段。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理解知识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个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苏.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李洁.浅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35.
[3]朱丽鑫.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13):19-19.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情境;高中政治教学;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大纲的不断推行和完善,新课改教学大纲对于教学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治作为高中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当前高中政治课程的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对政治这门课程丧失了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研究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具有必要性。
一、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情节创设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严重地制约了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发展。第一,生活化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很难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高中政治枯燥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高中政治必修三是哲学与生活,而哲学在生活之中虽然不多见,却隐藏在每一个生活问题的深处,这不是简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就能表现出来的。过于简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现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缺乏必要的连贯性,不能很好地将高中政治课程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联系起来。断断续续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但不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之中理解枯燥的政治知识,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要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因为高中生入世未深,对于生活的体验不够充分,教师的生活化情境创设如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要做到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教材的教学内容相互适应,达到教材和教学情境相互连贯。这样不仅能够将枯燥无味的高中政治知识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更能让学生在连贯的生活情境之中理解连贯的政治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创设的生活情境应该与本地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不能凭空捏造理所应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理解政治知识的时候感到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最后,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时候,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方法,注意设计的问题要和生活相贴近。单一的情境创设方法加上原本就枯燥的政治知识,会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设计的问题脱离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那么就会让学生有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还处在一个发展研究阶段,只有不断地深入实践,才能真正地做到将生活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意义;途径
一、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满足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新课标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努力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性较强的哲学知识,哲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难懂的。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思考方式出发,联系身边的实际生活传授课程内容。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还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高中政治教学联系现实生活,是符合新课标改革的需求,也能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但是他们的阅历较浅,心理变化激烈,喜欢模仿他人。高中政治的教学任务是指引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要求高中政治教师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他们的成长特性为基点,结合他们实际的生活历练,把抽象的哲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具体的、真实的事例作为知识的牵引,让学生更加轻松易懂地学习政治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以正确的三观面对学习和生活,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政治科学特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高中政治教师一直沿用按本照宣的“灌输式”教学。学生面对抽象化、理论化、程序化的课程内容,感到彷徨和恐惧,对政治科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更是无从谈起。高中政治教学已经陷入了一个“教师灌、学生背”的死循环当中,甚至有的学生放弃政治学科的学习,这种教学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政治学科价值的发挥。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把抽象难懂的政治知识结合具体易懂的现实事例进行传授,让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其实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途径探究
1、利用生活化的课堂引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探究的最好推动力。学生只有从情感上真正喜欢一门学科,才能促发良好学习动机的产生,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该学科的学习中。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新知识的导入。因为成功的课程导入,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传播打开良好的局面。例如,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本城市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城市发展变化环境图,让学生对比家乡发展前后的变化,举例说明事物变化前后的相同点和差异点。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引入教学,让学生从中认识和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让他们知道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也会相互制约和影响。从教育界调查报告可以得知,学生往往对与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感兴趣,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得高涨。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把他们过往认为政治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转变成为政治是一门生活性强、实用性高的综合性学科。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重视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引入。
2、利用生活化的内容设计,构建联系的知识框架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政治课本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写,从过往编写大量的旧、难、繁的理论知识,变成现在以生活化的内容为编写主线,在理论知识的编写中加入了实际的生活和时代的内容,让课本教材更加接地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可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生活是不断变化的,课本教材的编写毕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一些案例与学生目前的生活实际具有差距。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除了讲解课本的内容,还应该把现代化的知识融入到当中,加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政治时事、热点新闻和周边事迹等,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如何才能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呢?那么,高中政治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善于发现和提炼普通易懂的生活素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案例,赋予教材内容生活化和形象化的色彩,拉近政治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例出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蔬菜、水果和文具等物品的价格变动情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同样的物品为什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又有哪些?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不但能紧靠教学主题,具体形象地传授知识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更能牵引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的大脑思维促发下,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收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达成。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如何创设的呢?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方式,如,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利用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紧抓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指引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世界名曲,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哲学的内涵,最终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1]赵艳龙.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J].成功(教育),2013,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