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摘要:重视效率而忽视伦理是当前公共行政管理学界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特点对行政管理学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公共行政管理主要是面向公众的,应该坚持公正、对公众负责、正义等。所以,要改进公共行政管理,就应该对其中的伦理基础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伦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应该坚持的伦理原则。

关键词:公共行政管理 伦理基础 研究

当今时代,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上难免会出现很多不正常、不和谐的因素,这就需要有与之对应的价值尺度进行引导。公共行政管理在其中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并不是最终目的,实行行政管理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传达人民的呼声。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只重视效率而忽视伦理的问题日益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管理的发展。要加强公共行政管理,应该重视对其伦理基础的研究。

一、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伦理

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并不只具有技术性,所有的管理过程中都蕴含着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所以公共行政管理不仅是一种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该体现一定的伦理结构。所谓公共伦理指的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公共理性,公共伦理对公民的精神建设与道德取向具有决定作用。

公共行政管理既属于结构的范畴,也属于道德的范畴。有学者甚至认为制度本身应该属于一种道德观念。也有学者认为,国家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推动美好生活,所以其行为肯定要关注道德层面。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管理总是与“公共”二字联系在一起。在“公共”范围中,公共的利益是核心,所以公共行政管理应该时刻关注公共利益。

二、公共行政管理应坚持的伦理原则

关于公共行政管理应该坚持的伦理原则不同的学者进行了不同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公共行政管理应该坚持效率至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也有学者提出了优秀行政官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能够处理好某些相互矛盾的道德原则,这些行政官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素质:坚持原则,果断采取行动;果断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处理。我国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所坚持的伦理原则,主要包括社会利益至上、公平公正以及勇于负责。无论如何,公共行政管理是不能够离开社会伦理基础而存在的。而行政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共行政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共行政管理应该坚持的伦理原则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维护公共利益

在我国,政府是代表人民的利益的代表,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政府应该坚持为民服务,把维护公共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从事公共管理的行政人员首先应该坚持社会公共利益至上,不能滥用权力,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公共利益之上。行政工作人员在进行行政决策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决策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坚持维护了公共利益,那么这一行政决策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会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行政人员的行政权力也应该受到道德的制约。行政权力在行使之时必须坚持公共利益至上。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具有的非公共行为往往是导致行败的一大原因。行败后果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权钱交易等等都是严重违背行政伦理原则的。所以,行政权力在行使之时也应该坚持维护公共利益。

(二)促进社会信任

国家行政人员以及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与社会公民有密切联系的公共事务是其客体。所以,有必要在国家行政人员和公民间建立起一种政治信任,这样公共行政管理才能够顺利进行。换言之,政治信任是行政权力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政治信任建立起来了,行政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没有了隔阂,那么行政管理法规等就能树立起权威性,从而有助于公共行政管理的进行。除此之外,促进信任也有助于减少了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误会和猜疑,增进交流。

(三)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

坚持一定的社会伦理原则,公共行政管理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行政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也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社会的公平竞争对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有助于促进社会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创新,增强行政人员的士气;有助于促进行政机构及时对顾客需求做出反映。社会的公平竞争对于反对腐败、反对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要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行政管理机构就应该引进竞争机制,在录用新人员、进行奖励和惩罚等方面,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杜绝不正之风的产生与盛行。

三、伦理学视角下的公共行政管理

从伦理学的视角观察,公共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公 正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是公共行政人员在对待公众时应该坚持做到一视同仁,大公无私,而不是厚此薄彼。以社会保险为例来说明,情况相同的人在减免税款、领取救济金以及享受照顾时应该按照法律规定享有同等待遇。

(二)合 法

官员在进行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采取的决策与行动应该具有合法性。首先,其不能不遵守法律的规定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其次,他们的行为必须与大众价值取向相符合。

(三)正 义

公共行政管理在执法办事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正义。首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公民;其次,政府应该对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特殊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四)对社会公众负责

从伦理视角下观察,对公众负责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一大特点。其表现为:政府部门应该把自身的活动向公众作出解释,而且要按照标准对活动的理由进行详细说明,让公众认识到这一决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伦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行政管理不可避免要关注公共利益,要受到公共伦理的制约。所以,公共行政管理应该受到公共伦理的约束,坚持一定的公共伦理原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坚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坚持促进社会信任、坚持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只有在坚持公共伦理的基础上,行政权力才能被合理利用,公共行政管理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红兵;论公共行政人员道德责任实现的方式与条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

[2]祝建兵,陈丽琴;行政道德责任:理论定位与实现机制[J];行政论坛;2003(03)

[3]陈辉;论公共行政管理方法理性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应用

公路在交通运输系统当中担当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它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地方便,有效地拉近了异地之间的距离。公路成为人类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我国也不断重视公路工程的建设。近年来,公路工程不断完善、扩建,为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般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所投资的规模比较大,需要动用的建设方比较多,这些单位之间的分工关系的协调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加上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分散以及建设信息量比较大等诸多特点,导致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对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公路工程建设当中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规范法的控制管理手段显得非常有必要,从而,让公路工程得到最大效益化管理。

一、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的提出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在一系列环境成熟的条件下自然而成熟的。现代管理理论在不断创新,先进管理理念不断融入到实践的管理当中,像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等理论的提出,促进格式化管理理论的提出。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的提出不但能更加方便各种信息与数据的高质量处理而且为公路工程项目的管理理论不断创新与进步发挥着积极地的作用还对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与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主要是指在相关的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管理的一种方法。格式化管理理论能让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之间对工程关系看得更加清楚,也能更加明确相互之间的管理目的与工程进度,通俗地说,也就是运用统一的格式来对公路工程建设规划与管理,主要是使用表格来反映建设当中的各个事项,达到简化管理的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因格式化管理当中的表格可以随时记录工程建设的各个工程开展与进度,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可以保证到业主的要求与指令得到比较好的实现;格式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也是业主管理工程程序的一种具体化的体现形式;格式化管理理论也体现了在它之前的精细化管理等各种优良的管理思想,让管理得以细化、具体得到了落实,对工程保证质量、精确化管理有了相当体现。

二、工程格式化管理的内容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主要是对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所参与到的所有业务活动作出统一的格式管理,依照格式管理当中格式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业主业务管理格式、监理业务管理格式与施工业务管理格式等三部分。

(一)业主业务管理格式业主业务管理格式主要指公路项目建设的所有过程都依照工程管理业务的要求将管理格式划分为不同的形式,项目的各个业务流程的进展、指导与监督都采用管理格式来实现业主对整个公路建设项目执行控制的效果。这些格式管理包括建设项目申报格式、合同管理格式、安全监督格式、工程招投标管理格式、信息管理格式、科学研究管理、会务管理格式、甲方供应材料管理格式、竣工决算管理格式、设计及咨询管理格式、竣工验收管理格式、征地拆迁管理格式、工程文件管理格式以及创优考核管理格式等。

(二)监理业务管理格式监理业务的管理格式主要是监理单位用来对工程项目监督控制所用的,这些格式需要依照监理的相关法规、施工监理的合同和规范标准等来对承包商监督、批复的格式,对业主报告所用的格式。监督业务管理格式强化了监理的作用,依照了监理的工作职能来设置格式。它们包括工程开工管理格式、监理报告管理格式、施工申报管理格式、中心实验室管理格式、工作指令管理格式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格式等。

(三)施工业务管理格式施工业务管理格式主要是指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当中,业主根据工程的总体情况所制定出来的规范化施工活动的表格,这样施工单位也能根据表格的内容与进展在施工过程中能做到自我管理。督单位也能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它包括工程费用管理格式、质量自控和监理格式、工程进度管理格式、安全自控和监理格式以及环境保护和监理格式等内容。

三、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的应用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应用成效最直接地影响到业主对公路工程整个项目的执行控制的效果。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应用当中的决策工作对最后应用的效果有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应用当中,需要注意格式化管理的统筹规划、创新管理等一些方面。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的系统论证、格式设计、组织建设、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及完善等这些作为应用当中的重要步骤,需要引起重视。

(一)系统论证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当中的系统论证主要是指需要从总体来确定格式化管理当中的方案,能总体把握管理需求,系统策划各种表格格式,做到各个表格既细化到具体程序又体现不同表格中各种关系。

(二)格式设计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当中的格式设计主要包括编制格式、规范报表程序、明确报表相关的责任主体,并且对设计的表格进行分析,以保证表格的正确性,检查表格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检验格式的适用与可操作性,用来方便格式化管理的推广。

(三)组织建设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的组织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需要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出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与质量职责以及员工的岗位职责,从细处进行目标管理,让各个工作都能明确到责任,这样也加强了各个部门工作的透明度和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有利工程项目所在公司公平、公正工作氛围的营造。

(四) 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的现展需求,有利于对项目的进一步控制,保证格式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对项目工作作出有效的格式化监控。

(五)运用以及完善通过对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的运用,用理论相关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然后根据情况作出修改,修改情况告知业主,让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不断得到修订与完善,为实现预期效果而加强控制。

四、结束语

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的提出有效地帮助工程项目科学、合理以及有原则性的建设,对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我们在运用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发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让格式化管理理论的运用有更大程度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孟钧,杨增辉,张少锦,曾磊.公路工程格式化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J]中外公路,2009(01)

[2] 王延中. 浅议项目格式化管理[J]建筑经济,2008(S1)

[3] 王孟钧,张少锦,杨增辉,曾磊.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设项目格式化管理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8(09)

[4] 范新明,贺农农,孙佃升.浅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格式化管理[J]建筑安全, 2010(12)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技术管理的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人才、技术材料、技术器械等要素进行综合科学管理的过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于工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必须落实到位。技术管理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施工知识,针对具体的项目采取合理的管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建筑基础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记录、收集与整理有关的工程技术和项目内部管理的资料,使得工程技术资料不能同步于工程实际的施工进度,情况严重的还会产生较大错误,给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与验收造成影响。第二,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为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威与地位,企业应该将建筑项目的技术管理要求在建筑单位的制度中进行明确,另外,各岗位人员的职权也应进行清楚地表明,保证施工程序的明确性。

(二)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

建筑材料材、的质量是一个工程质量好坏最根本的影响要素,决定着同等条件下,建筑的承力功能以及建筑的安定性,所以建材质量的管理是技术管理的根本环节。而当前许多建筑单位在收购的时分都为了节省成本而罔顾建材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建材易磨损、易开裂,为全部建筑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低

由于建筑企业不断增加新的开工项目,企业需要引进很多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这样的局面造成企业建筑项目缺乏相关的管理人员尤其是素质优秀的人才。而实际的情况就是企业在岗的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且部分管理人员还同时身兼数职,担任几个项目的管理者角色。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在岗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为企业天添加人才。

(四)标准尺度太落后

部分建筑单位的技术管理制度都是多年曾经树立的,标准也运用或遵循传统化的老标准,在这个施工技术发展展迅速的年代显得落后且简单,因此失去了技术管理制度的束缚效果,跟不上国家、职业标准的脚步,自行改动的规章制度,只能为建筑单位带来安全建筑的问题或是成本过高的现象,不利于建筑单位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加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原材料及施工的控制

1、加强对材料质量证明材料的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地检测与控制,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规定的决不能使用。

2、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对填模板的轴线、标高等进行仔细地检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设确定。对漏浆孔洞进行堵塞处理。

3、对混凝土搅拌过程进行严格地监督,严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拌制混凝土。在进行加水量计算时,要把砂石的含水量排除在外。对混凝土搅拌到施工现场的间隔时间要越短越好,一般要控制在90min之内,同时,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做好试块质量抽样检测,其抗压强度必须在设计抗压强度以上。

4、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在进行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采用分层浇筑、振捣的方式,对每层的浇筑厚度控制在350mm以内,并要保证基础混凝土面部的平整,并进行浇水和覆盖养护在7d以上,也可以在终凝时采用养护液喷涂的方式。如果是在冬季施工,还要做好保暖防冻。对杯底标高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有负公差,可用砂浆进行垫平处理。

(二)采用“预防”式的管理措施

1、做好调查分析。对材料、设备、施工和伤亡事故资料等进行全面了解分析,重点做好质量缺陷及伤亡资料数据的收集。

2、做好缺陷的预知。从初步辨识的结果出发,按照施工班组做好异常缺陷的预知,组织技术员、监理员、安全员等人员,开展初步辨识,找出质量故障的因素。

(三)基础放线技术管理重点

1、在进行基础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做好平面位置的设计。在进行定位时,是以已经建筑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在定位时,先将两条中轴线放出来,然后,再借助钢尺、经纬仪将房屋四角的角桩定出来。

2、将各墙轴线逐一放出来,同时,要以外引桩为标记,准确地记下轴线位置,通过拉线将轴线重现出来,用标志板将房屋四角标记好。

(四)强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

1、对导管埋深进行严格控制。导管埋入的深度与孔壁周围混凝土上升距离成正比。一般而言,埋管深度在2~4m左右。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埋管深度采取不间断监测,对拔管速度进行严格地控制。如果埋管越深,导管内与导管外之间的压力差就越小,而混凝土的流畅性就越差,混凝土灌入的难度就越大,从而就会出现导管堵塞。如果埋入过浅,就容易导致管口与混凝土面相拔离,从而使桩身中出现夹渣。

2、采用反循环震动筛清渣法。从大量的实践事实证明来看,反循环比正循环的排渣效果更加理想。从正循环来看,主要是通过流动的泥浆将悬浮的颗粒带到桩孔外面,如果颗粒较小,其排渣效果就比较小,而如果颗粒较大,其排渣效果就比较差。从反循环来看,主要是利用泥浆泵,利用钻杆将石块泥块抽出孔外,具有比较理想的清渣效果。充分利用振动筛的积极作用做好筛分,并做好浆渣分离,这样优质的泥浆能够循环进入孔内,从而取得更好的清渣效果。

(五)强化基础工程桩竣工时的质量管理

在进行基础桩竣工管理时,对开挖后桩顶标高、桩位偏移等进行测量,还要做好单桩垂直静载实验。要严格控制桩位的偏移量,具体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桩进行不同的安排。如果桩顶标高存在不大的差别,可以用拉线法对桩位偏移量进行测定,也就是在纵桩位与横桩位的引桩点间拉一条尼纶绳,然后再使用角尺测量垂直距离,并要将偏移方向的标明好。如果桩顶标高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时,可以使用经纬仪法。在进行桩顶标高的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普通水准仪,可以用散点法对桩顶标高进行测量。在进行施测过程中,应对水准点加强检测,在进行确认后,再进行施测,必须确保桩顶标高符合测量精度的要求。在进行单桩垂直静载实验过程中,在完成桩基础工程后,测量工作必须与测试单位相配合,采用百分表来测量。

(六)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1、采用施工技术全程监控制度。坚持以事前质量控制和事中控制为主的原则,并与事后质量控制相结合,将质量管理贯穿到全过程中。这样便于及时尽早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大可能地减少建筑基础工程质量隐患。

2、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的控制。对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隐蔽工程和重点部位,必须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切实实行重点监控,特别是要严格落实施工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如果发现某个工序的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的验收不合格,就要责令其整改到位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

3、严格实行建筑基础工程质量奖励与处罚制度。将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对于出现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的人员,或是因此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必须严格地进行处罚。对于出现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绩效突出的相关人员,必须进行奖励,以此充分地调动广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切实增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责任。

结束语:

总之,从建筑基础工程管理来看,质量管理是关键,主要应该做好设计、施工和检验方面的质量管理,并且应该将质量管理贯穿到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从而确保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从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管理来看,影响质量的有两种因素,其中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异常因素。单异常因素是指材料、材质及施工等存在的微小差别就会出现质量波动,但一般不会产生大的波动。异常性因素是指采用一定的手段可以发现并消除的那些因素。这些异常性因素主要指:材质拙劣、尺寸偏差大、施工工艺差、工艺编制缺乏合理性,盲目施工或随意施工、检测器具不达标等。这些异常性因素会明显干扰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消极因素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小剑.论建筑基础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2:28.

[2]李丙国.探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8:168.

[3]焦奎吉.建筑中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4,22:72.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难点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基础建设的增加。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形形的建筑工程栉比鳞次的开展起来。建筑产品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于可顺利投产和安全的操作流程有着非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做好建筑工程。因此,只有在施工中坚定不移的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通过有效的管控手段,才能达到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技术的管理作为一个建筑企业的基本控制体系,是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严格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好。

一、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是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和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的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技术指标决定。建立良好的技术施工,使技术与经济、生产与技术、质量与进度达到辩证统一,保证整个施工项目高质量的完成施工目标和任务。另外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几个方面。

1.1、有利在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下开展技术研究和改革,总结成功经验创新的施工工艺。

1.2、有利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在工期以内顺利完工。

1.3、有利技术管理者和作业人员在新技术上学习培养,从而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作业人员的技术施工能力。

1.4、有利在实际的施工条件下选出合理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工种,科学的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根本上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存在的难点

随着时展,建筑施工技术也有日新月异的提高。但是,在整个建筑工程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施工程序混乱

有的建筑工程多次转包,资金严重流失,导致建筑企业偷工减料现象常有发生。同时,大量低水平.低素质的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造成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施工经验不足。最后导致施工不规范,质量管理水平比较低,质量体系有待健全,质量把关不严格。

2.2、施工质量监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市场不规范,监督管理单位普遍存在自主监理,且建筑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3、施工质量监督不规范

现有的建筑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执法人员执法不力,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质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监督不力。同时,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

任不明,质量问题难解决,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难发挥。

2.4、建筑企业行为不规范和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政府和企业行政干涉过多,施工人员违反建设操作流程,任意修改工期,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建筑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建筑法人责任制度不完善,资金严重短缺,建筑工程运作有问题。更严重的是,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到多方面的领域,例如建筑材料、建筑学、工程结构学、工程机械、建筑电工、建筑施工组织学等。而施工技术控制则是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直至竣工。因此,在现实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3.1、施工前期准备

建筑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其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人员组织准备、机械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

对于人员准备;根据施工特点组建人员素质高、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的能够胜任建筑工程施工队。同时,施工人员须接受安全技术、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安规考试和备案工作。对于机械准备;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机械数量、型号、进场时间进行机械设备部署,同时要配备相应的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对于材料准备;根据合同规定来采购原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批组织进场工作。对于技术准备;组织图纸会审,避免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前后矛盾现象。与此同时,编制和报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3.2、施工中技术控制措施

组织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最重要部分,是建筑产品制作.加工和生产的过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施工组织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完成全部的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专业协调加工进行,必须加强现场指挥.调度,实施多方面的平衡、协调,全面地统筹、安排,组织均衡、连续的施工作业。因此,在施工中要跟踪检查,实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

3.3、完工后技术控制措施

对建筑工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是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而竣工后跟踪评价是一个重要阶段。完工后技术控制主要是对竣工后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结合工程设计图纸以及行业标准出示质量评估结果,同时与工程设计进行比较。如发现不合格方面以利于及时补救,以防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从最开始的设计施工到整个工程竣工,全过程时间跨度大、周期长,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各工序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在规定的工期内提升到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目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主要有以

4.1、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施工管理制度是搞好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下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杜绝为了盲目追赶工程进度或者为了降低投资成本,违规操作甚至偷工减料。

4.2、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

建立健全材料、半成品的试验、检验制度以及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从建筑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到整个工程竣工的全过程,都应该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严格实施跟踪检查,并做到有始有终。

4.3、建立安全责任制

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建立安全责任制是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项目施工期间的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但是项目经理还肩负整个项目施工的整体事宜,因此还需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每道工序、每个管理人员,甚至每个员工的安全职责,以保证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对自己的安全生产承担责任。施工现场都必须配足专职安全总监和专(兼)职安全员,积极推行“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真正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及时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五、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且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关键,它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理论研究,吸取在实际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教训,使其可以高效的管理,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建设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管理作为一种财富,一种力量,它在提升整个公路项目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为公路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公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将公路管理体系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公路的工程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因素

1.1人

人在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施工还是管理,甚至是最后的验收都是人在进行着操纵,反过来说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最为严重的也莫过于人的因素了。

1.2材料

工程材料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建筑材料、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发生质量问题的源头一般都是在工程材料上。因此,在检查工程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合理选材,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使用真材实料,才能建设出放心公路,才能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1.3机械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看到各种机械在工作。机械设备是当代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设施,也是实现机械化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机械上,要考虑它的性能、操作、维护等方面,还要考虑到它对保证施工质量的影响。有关质量检验的仪器设备在工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评价施工质量好坏的有力依据。

1.4环境

任何一个公路工程项目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完成的: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工程管理环境等等,在不同的环境下施工,工程质量也会受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主动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避免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其实管理的管理体制的混乱是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公路工程施工中先检验后申请,先开工后报告的情况也进场出现的;施工的专业人员对结构性的专业知识模棱两可,不按照设计文件的规范执行工作,施工中权责分配的不明确,合同制定的粗糙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为公路工程留下很大的隐患。

2公路工程项施工中工程管理的方法

2.1施工前期的管理工作

在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应首先组建一个从项目经理到项目组普通一线的员工全员参加的管理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质量的管理工作,把好质量关。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小组对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工作应将质量管理的目标量化分解到每一位员工,明确岗位质量的责任制,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的考核办法对每一个人的质量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制度,超额完成目标的,就要奖励,未完成目标的,就要惩罚。在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时,应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人员未受到教育的不放过,质量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的不放过,事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未制定的不放过。施工中,影响每一个工程的参与者灌输质量高于一切的信念,施工出现了质量问题,绝不能姑息放过,必须追查责任并且严肃处理,工程需要返工必须及时进行返工。

最后,应该从培训及教育入手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应做好质量的宣传工作。由于工程施工人员的文化教育程度可能会参差不齐,因此质量意识的灌输工作应该分层次灌输,将复杂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理论,质量意识的灌输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只有多次循环不停灌输,才能真正使质量高于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真正的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2.2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

2.2.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务。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公路建设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并且制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施工单位应采用竞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签订详细而清晰的施工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的职责;至于施工单位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建设单位通常找第三方监理方进行监理施工的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的文件,公平、公正、公开的完成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2.2加强检验的工作力度

要想做好质量的检验工作,必须严格遵照施工的技术文件的检测标准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对送检的材料进行检验。对于技术难度较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应专门设立检验标准,当检验合格后,还应送交至质量管理的监理部门进行确认。进行质量检验的工作时,应采用群众自检与专职检验、全面检验与抽样检验、不定期检验与定期检验这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当对送检材料检测出质量问题时,应严肃处理,需要返工的应进行返工,需要停工的应进行停工,绝不姑息放过任何质量问题,养成良好的质量检验的工作习惯。

2.2.3加强监督的工作力度

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首先应将施工规范及规程、施工工艺要点等与施工相关的文件下发至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保证施工过程施工文件的统一管理;其次,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检测标准,建立检测仪器齐全的检测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配备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检测技术人员通过仪器对施工原材料、施工成品、结构及部件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工作,确保工程在竣工后不会出现质量问题;然后,项目监理单位应根据前期项目建设单位下发的原始材料对质量检测的数据以及施工现场的状况及时的管理及把握,从而有效的预测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最后,根据质量管理的责任制度,对各级的质量管理的负责人进行严格的考核及奖惩,质量目标达成的优秀的实行奖励,目标达成差的实行惩罚,从而全面的提高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

2.2.4加强管理的控制力度

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提升首先应把好材料关,施工的原材料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它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原料。因此,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时,应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的把关,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绝不允许质量及性能不达标的材料混进工程;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而且复杂的过程,施工过程常常受到天气、环境等诸多外力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设计变更的产生。当出现设计变更时,设计变更应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三方共同处理,重大的设计变更还应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得到审批后方可执行变更;公路工程的质量优劣与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施工单位除管理人员以外,其余人员可能都是在城里打工的民工,因此民工施工技能的好坏就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施工单位应对一线施工的民工进行专业的施工技能的培训,确保公路工程施工的高质量的进行;最后,在施工现场,还应做好施工的跟踪记录及检查工作,良好的现场跟踪记录工作可以有效的预防质量事故等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是企业实力的综合反映,也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会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但是,出现了问题是鼓励我们勇于探索、解决,出现了困难是激励我们敢于挑战、突破。在施工质量管理上,工作人员要勇于想,敢于做,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不断进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让优质的工程质量,带领建筑企业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

[2]王淼.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