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建议

健康教育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的建议

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甚至直接影响到患者执行医嘱的效果。其中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如下:

1 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时机

护理工作中,在给患者宣教的时间多安排在新患者入院的时候,其实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心神不定,顾虑重重,在急诊、病重、痛苦不安的情况下,是难以接受健康教育的。所以护士首要的事情是观察病情、处理患者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让患者稍事休息,先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再开始健康教育。

2 方法要妥当

在临床工作中可因人施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老年人记忆力差,要简单扼要,通俗易懂,反复进行,应在遗忘曲线未开始就进行宣教,使他们加深记忆,尤其是对耳聋、文盲的患者,可用图片示教表演法,而对文化程度较高者,可给予宣传手册等文字教育,但对录象等电化教育的配合,不同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方法。一般认为病重时心情烦躁需要安静休息,而电教发出的声光会加重心烦,但在康复期可考虑电化教育。

3 不要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要具体、全面

很多患者反映护士健康教育是一次灌输式,护士工作忙时走过场,内容不到位,缺乏耐心和热情,草率收兵,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责任护士施教时,从入院到术后、出院全部讲完,结果事倍功半,患者反而没有记住多少。因此,从2008年6月开始我们医院根据科室特点,订出规范化教育内容。如将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分成三个阶段:(1)入院阶段:主要让患者熟悉环境,介绍责任护士、医生、饮食及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2)住院期间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指导:如卧位、用药、饮食指导、离床活动、锻炼时间等。正确的服药方法可以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隐患,例如:服药时应采取站立位或坐位、半卧位,避免发生误咽、呛咳、用温开水吞服,避免药片沾在食管壁上,夜间服用安眠药时用温开水吞服,药效发生较快,特别是服胶囊剂;(3)出院阶段:功能锻炼、休息、活动、睡眠、饮食、营养等。

4 康复目标不可订得太高

康复要有一个过程,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由护士和患者共同协商制定,目标订得太高,患者觉得难以达到,就会失去尝试的动机。订得过低拖延康复时间,要根据机体组织、病理、生理规律,结合个体情况量力而行,掌握在“稍微努力”就能实现的水平上,结合病情,制定适宜的锻炼计划,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5 语言艺术性和吸引力

健康教育不等于做报告,语言要有趣味性能吸引力,否则不能吸引患者专心听讲。建议用普通话讲授,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用其方言,或二者结合,不宜以教育者自居,禁用威胁、训斥的语气,否则使听者产生反感和误会。可采取开放式谈话,便于和患者沟通,增加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出院健康教育要详细

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2篇

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方案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几年来正逐渐加剧,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一、重点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得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心理特征与实际年龄相符合;(2)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3)乐于学习;(4)很好地与人相处;(5)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6)有稳定并愉快的心情。正常情况下,心理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当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欣然接受,情绪稳定的处于乐观的状态中,对待荣誉和困难都能做到正确的对待,对学习有端正的态度。

而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异常一般表现为:(1)高傲心理。由于考入了重点中学,觉得自己学习好,所以他们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可以凌驾与别的同学之上的,对于其他同学的正常行为常常会横加干涉,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做出的错事却不以为然。(2)焦虑心理。重点中学学生在高中之前都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对他们也非常重视,经常会委任各种职位给他们,但是重点高中让学习好的同学都聚集到了一起,想要在这些人中拔尖还是比较困难的,且重点高中课程难度较普通高中来说更大一些,有人能当第一名就肯定有人是最后一名,在产生了这种落差之后,如果学生自身不能很好地调节心态,就会引起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引起焦虑等心理疾病。(3)失落心理。重点中学全体学生在过去都是班上老师关注的重点,到高中之后,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肯定不如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很优秀,如果这时候他们不能通过学习引起老师的注意那么就会在另一方面做出能吸引老师视线的举动,如在课堂上故意打断老师的讲话。(4)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学生中十分普遍,此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想要摆脱家长对他们的掌控,就不愿意听从家长的意见甚至故意做出完全相反的举动,来表达他们的抗议。(5)嫉妒心理。嫉妒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自信、心眼小。在同学们进入重点高中后,对于不同的老师及同学,产生的学习成果与以前相比会有所不同,有的同学学习进步有的同学却退步了,若退步的同学不能做到正视成绩退步这件事情,而是陷入了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对进步同学的不满情绪中,就会产生对其他人的嫉妒心理,没事找事、处处跟别的同学作对,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二、如何开展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对于心理问题要有科学的认识,不要把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同学个人品质对等。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内中学生的具体状况,根据其年龄的发展状况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给予学生足够的包容与理解,正确认识心理辅导的具体作用,并对其具体实施提供便利。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让学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并能适应各种不同生活、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尤其是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在从前,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比对其他同学更好一点,并且老师只会大都注重学习成绩,对其个人品质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在升入高中之后,可能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优秀,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同学或老师对其善意的提醒会被认为是对其有意见,长此以往便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教会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各种各样的优秀品质,让同学学会情绪的调节,正视现实。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中肯,指出其优点的同时也要讲明缺点,并鼓励学生努力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三)指导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来源,高中课程与初中相比,难度增加、数量增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吃力并且学习效率不高,重点高中尤其如此。所以老师要适时开展对改进学习方法的指导,且新课改后,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提倡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课后作业等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不一定非要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无休止地解题,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

(四)实行多元立体化的心理辅导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只有学校开展工作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氛围也要得到改变。在校老师辅导,回家之后父母也应当进行辅导。中学生的心理是十分敏感的,重点中学学生更甚。父母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关注学生但不能只问其成绩,还要问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等,对其进行鼓励,并向其说明不仅要努力学习,优秀的品质也是必须具备的。而社会需要改变对差生的偏见,不能一切以成绩为基准,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好的个人品质更是难能可贵的。

三、结束语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重点中学,学生面临的压力巨大。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同学进行正确的引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做到及时发现,尽早解决。

参考文献:

\[1\]梁烨,吴劲东,柯文英.某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

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scl-90 ;upi;项目化管理;情绪障碍;竞争心理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93-03

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结合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在“健康第一”体育观念下,体育教学实施良好的心理和品质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背景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也是家长都很担心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健康状况如何,必将对社会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很多人生活不规律、就业压力大、失眠等等。造成精神状况不佳,学习、生活质量不高,不少学生因恋爱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根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10月对2960名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显示:偏重症状人数较多是强迫、抑郁、焦虑症状因素在新生占比例较高,偏重症状人数较多前三个因子偏重症状最高的是强迫症状有410人,占13.9%;抑郁症状有325人,占11%;焦虑症状有130人,占4.4%。upi测试结果显示:第一类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高达23.1%。

二、体育课对学生心理调节的作用及先前这方面的研究结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改变睡眠模式,提高睡眠质量;(2)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机能;(3)改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4)改善认知活动,如反应时间、注意不集中、思维混乱等;(5)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情绪健康水平;(6)提升意志力;(7)有助于人格的完善;(8)有助于减缓或治疗心理疾病。

三、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对象

实验组: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29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将选修体育项目的学生2000人,与非体育选修项目的其余950人作为对照组,实际参加普查的学生共2950人,参查率达99.7%。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书刊、文献资料等。

第二,问卷调查法。调查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inrentory,symptom check lheck,90,简称scl-90),各症状量表间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因而能较好地反映病人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是当前心理门诊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通过筛选,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被筛选有心理问题学生,第二类为应引起关注学生,第三类为心理健康学生。

第三,实验教学法:选修体育项目组实行一个学期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置有进程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情景设计、考核评分标准、教师项目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准备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等。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协助学生开发学习潜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学会、会学、善练,增进学习效果,纠正不良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习惯。

第四,数理统计法:对有效问卷所得数据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相对应的计算机软,对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16. 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

(三)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置有七个选修项目(武术、足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内容多采用游戏、基本技战术、教学比赛等围绕能力训练目标实施项目化课程管理。

(四)实验时间

2011年3月—2011年6月,每周2课时,共计17周。

四、结果与分析

(一)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scl- 90 因子相比较

由表1显示:scl- 90 各症状因子选修体育项目组都明显高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 说明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 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从表2 sc

l-90项测试人数较多的前三个因子显示:偏重症状人数较多是强迫、抑郁、焦虑症状比大一新生测试的结果明显下降。引起上述情况出现,可以说明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是由于我校大二的体育选修课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在集体项目运动锻炼中,合理组织男女生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更好地培养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让异性间的自然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预防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学生在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中得到更多的身心锻炼,因而在人际关系以及减少强迫、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都有明显的作用。

(二)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upi测试频次分布相比较

从表3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类学生: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有152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16%,而选修体育项目组有35人,仅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1.75%;心理问题需要关注的第二类学生: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有230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24.2%,而选修体育项目组有220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11%;第三类为心理健康的学生: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有568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59.8%,而选修体育项目组有1745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87.25%。这些数据说明:选修体育项目的学生大部分心理状况健康正常,相当部分非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也说明了,选修课体育项目对大学生心理调节成了唯一的心理刺激作用。 (三)选修体育项目组与非选修体育项目组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相比较

从表4可知:非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2次的有415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43.7%;3~4次的有195人,占非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20.5%;5次以上的仅有30人,占选非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3.2%;有310人从不参加锻炼,占选非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32.6%。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2次的有1230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61.5%;3~4次的有520人,占选修体育项目组人数的26%;5次以上的250人,占12.5%;没有学生不参加锻炼。这些数据说明选修体育项目组的学生对锻炼身体的认识起到了质和量的变化,选修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以体育课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提出结论

第一,调查结果表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选修体育项目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选修体育项目学生。说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和促进作用,也说明选修体育项目对身心健康教育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大量的研究成果都证实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实行项目化管理的体育选修项目尤其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从总的综合方面来看,选修体育项目比非选修体育项目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特别在改善人际关系上, 它可以改变敌对情绪、减少偏执。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选修体育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化课程改革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

第四,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利用一切条件,特别是注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依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体育项目化课程管理办法,体育教师们积极发动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六、建议

第一,在健康第一的观念下,体育课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管理,对大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和品质教育。

第二,消除学生上体育课的情绪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和性心理教育。

第四,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

第五,运用竞争手段提高学生的竞争心理素质。

第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灼芳,梁丽辉.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

[2]刘红梅. 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成功(教育),2010,(1).

[3]张勇.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4]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贾宝民.大学生心理

里健康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张勇,孙高峰.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6]沈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7]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j].1999,(3).

[8]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9]邱新宇,王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10]张兰君,李娜,王颖.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体育运动干预实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

[11]赵金凤.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2]宋培东,赵国武.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first”

——taking qingyuan polytechnic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u yao-zeng

(qingyuan polytechnic, qingyuan, 511510, guangdong, china)

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向受教育者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文化知识只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造就大学生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灵魂更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现代大学教育观念体现在其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的辩证统一上。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注重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和政治品质的培养。而个人本位观注重发展个人需要,从现代大学教育的观点来看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的结合正好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完整价值观点。实际上,文化学习和知识学习既有社会价值的因素也有个人价值的因素。只有当一个人能够顺畅地融入社会,和谐地与周围的人或事物相处时,他才能构建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友好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个人才能的发挥和社会价值的体现。所以,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除了考虑要如何将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外,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以及如何与社会和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能力。但是,大学生人格和品德形成以及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常常存在很大的误区,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由于对上述两个问题认识不足,加上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不足,以及重视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问题的事后处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不高。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重心理咨询,轻健康教育”,“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至今有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仅仅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针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而对大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学业等诸多困惑的大学生无关,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生理疾病、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工作的重点放在咨询和治疗上,缺乏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念。

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最高时期竟达34%。很多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实现、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杀、凶杀等恶性事故更呈上升趋势,越来越严重地危及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是: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挫伤与自信心的消失,五湖四海的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出现交流中的困难,产生孤独,不适应大学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引起心理失衡。知识与阅历的匮乏,产生认识和情绪上的极端表现。此外,独生子女自私、胆小和感情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都对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与品格造成影响。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乐往与封闭孤独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竞争与求稳的矛盾、性生理发展与性心理发展的矛盾也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根源。

健康包含四大要素:生理平衡(没有身体疾患)、心理稳定(没有心理障碍)、社会成熟(具有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良好的品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理学家英格里希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社会工作者孟波指出:心理健康是合乎一定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总之,心理健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变化;二是能有效、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大学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促进身心正常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影响整个社会健康知识的普及率和形成率,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础。高校健康教育是以传授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自觉自愿地保持健康的意识和行为。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将对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大学健康教育尤其采取以下积极对策:

(1)教师应具有科学的教育观,注重以人为本、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注重发挥课堂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的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在体验掌握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体验创造,体验收获,体验成长的美好。学校既是读书的地方,也应是学生幸福生活的地方;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既是引导学生进步,又是适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地方;教师既是学生的引路人,又是学生的知心人。

(2)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能力。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学生,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心理讲座、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及自我心理健康调节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3)积极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化自觉行动。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着自身的能动行为,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主体参与,其教育的目的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通过课内外各种环节教育,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提高,增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进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得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自觉行动。

(4)学校应努力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自我、环境以及自我内部的矛盾运动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通过自觉接受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自身的心理状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抗挫折能力,磨练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纠正大学生自身出现的认识偏差,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美。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丰富多彩而又健康有益的良好校园文化能够调节心境、愉悦身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个性的自由发展。只有在开放、自由的广阔空间里才能实现大学生充分、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种空间是物理上的,更是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在自由独立的心理空间中,人们追求着理想和终极价值,发现自我、把握自我,实现人格的完善。心理空间以物理空间为依托,但主要还是要求在精神上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要求有一个能任其自由发展的精神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应提倡交流与碰撞,提倡开放与争鸣,提倡兼容并蓄、多样性的统一。校园文化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6)积极引导学生做到快乐学习,快乐是人们在某种活动中获得的兴奋感、满足感、幸福感,是一种愉悦的心理活动过程。喜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有兴趣才能够感到快乐。培养兴趣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督促学生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某课程没太强的兴趣时,老师引导对其最终目标的了解就变得尤为重要。学习过程多半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止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了解每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加强其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制定合理目标,使学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学习产生信心和兴趣,并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巩固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其产生自我成就感,从而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直接兴趣。

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医保健;高血压;对比效果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加上工作压力大,很容易造成一些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疾病,其中以高血压最常见[1]。目前我国患有高血压人群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克服高血压困扰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寻找病因、采取措施控制疾病蔓延以及治愈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将中医保健知识成功运用于高血压患者中,收到良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确诊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男性135例,女性65例,年龄在33-87岁,均龄58岁;2009年1月――2009年12月200例确诊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男性140例,女性60例,年龄在34-80岁,平均年龄6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基本健康干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实施常规治疗方式干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1.2.2中医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保健健康教育。

1.2.2.1中医宣教制定中医保健计划,内容包括:①引发高血压的原因;②诱导原因;③采取控制措施;④饮食指导;⑤合理休息;⑥心理指导。将保健计划挂在病房中,并按时由责任医师、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讲解。

1.2.2.2落实内容在进行中医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并确保宣教的内容通俗易懂,方式避免重复单调,确保内容贯彻落实,保证教育质量。具体做法:①讲解内容因人而异,对于入院时间较短的,教育时要重点详细。负责护士需示范血压仪等设备的使用方法;②定期举办患者交流会,组织病人探讨各自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落实中医教育[2]。

1.2.2.3中医保健内容中医保健内容主要包括:①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饮食需格外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禁止食用高热、高胆固醇、高脂食品[3]。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多吃虾皮等含钙高的食物。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量。②适当运动,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失眠患者,睡前饮一杯热牛奶,温水泡脚都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中医保健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散步、慢跑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建议不可过量、剧烈运动。③心理疏导,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指导,排除病人烦躁、紧张、激动等消极心理,指导病人保持平和、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另外,保证居住环境舒适,也可以避免烦躁心情产生。④教育评价,教育评价贯穿中医教育的始终,对患者的体重、血压、生活方式等各项内容进行登记。

3讨论

对病人实施中医保健教育措施,实验观察组病人五项功能指标明显得到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傅遂山.浅谈五行学说对中医养生的指导作用[J].河南中医,2010,3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