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教育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词,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每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言语技能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课堂中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运用。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重任,主要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规律、语言典范的积累。重视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 积累语言,读是根本

朗读,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丰富积累。如《秋天的雨》这种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生动地描写秋天的美好。并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将其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反复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有的学生喜欢颜料,学会了“五彩缤纷”一词;有的学生喜欢,掌握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描写颜色的词;还有的学生能够品鉴“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等美句。这就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

2. 背诵内化,积淀语感

背诵是学生语言内化、强化的重要过程,通过熟读背诵,可以积淀语感,全方位积累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背诵160篇(段)。另外,在每一册教材中还要求背诵的一些文章或段落。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落实背诵,达到积累量?自然是要在每一节课中落实,特别是阅读教学。让背诵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背诵中丰富语言,积淀语感。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运用比喻和巧妙的想象,将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的程度,积累语言。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细细的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学生兴致盎然,创意无限。有人说:“二月春风像画家,她把绿色给了小草和树木,将更多的颜色都给了花朵,红的、黄的、紫的……”这位同学的话刚停,立刻有学生补充说:“就像学过的《秋天的雨》一文似的,春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正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精妙语言,且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等在头脑中联系起来,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运用得心应手。由此可见,背诵内化的确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当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二、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要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除了生活中的体验,更多的提高来源于阅读,因为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还能汲取精神养料,提高其整体素质。那么,如何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呢?

1. 激发兴趣,爱上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乐读。如教学《花的勇气》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花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如此娇美的花儿,有何勇气呢?从而跟随作家的脚步,去文中探寻。在理解文本时,抓住作者心情变化这条线索,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心情的“一波三折”,感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并可进行拓展:“你还从哪些事物中感悟到勇气?”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生命”主题的课外阅读。教学之初,让学生质疑,带着好奇心进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2. 点亮思维,丰富理解

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点亮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探究人物的内心,从而明白文中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围绕“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展开辩论。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此时的他们,融入自己平时对爱的感悟和理解,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有情有理地表达,个性飞扬的同时,更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和学习的愉悦。此时,再拓展至?W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有类似的感受,交流后再写下来。“读、思、悟、说、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打开思维的广度,提升阅读能力。

3. 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多元化解读,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如教学《桂花雨》时,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将文章高度概括。随后,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抓关键词,细细揣摩,记录下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再与同学、老师交流。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阅读和思考方式,并且阅读兴趣及经验有差异,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既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还要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在自由的氛围中,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文中的人文思想,不需要教师刻意地渗透,而是学生自己从字里行间“读”出来,并将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心灵。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吴东平

江西省贵溪市冷水中心学校 335413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境想象和情感领悟能力,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传承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教学的意义体现于让学生在朗诵古诗中形成高尚情操,在理解古诗时领悟中国文化,在情感体验处了解先人情怀,在学习古诗后热爱古典文学。同其他文学教育一样,古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拔苗助长

一、注重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在我国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只是指一个人学识的高低,还包括一个人的情怀,智慧以及思想境界等多方面因素。而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包括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怀等在内的多种条件,来培养优秀的学生。在任何一首古诗词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单个字词的意思,还需要感受诗人在写诗时的心境、情怀以及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感知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将小学课堂与社会相互联系起来,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偏向生活化,引导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以及不同诗人对于同一意象的古诗词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心境。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及魅力。此外教师要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加强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赠刘景文》这首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词中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写作手法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因为诗人在写诗词时,通常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不同的意象之中,所以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分析意向及写作方式,表达技巧都十分重要。经过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会足够的意象特点含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古诗词。在诗人的眼里,任何一种花草树木,大海河流都能够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可以从《游子吟》这首诗词的意象中体会到作为母亲的不舍和无限的关心。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喜悦,有不舍,有忧愁,有想念。每个字词中都流露着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才能够逐渐真正感悟。《浪淘沙》中,诗人仕途失意,不受重用,尽管多次被贬,却一直不畏权贵,而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依旧向往田园生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点出刘禹锡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还要点出对于权贵的厌恶。适当的讲解后,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讲老师听的模式,用来检验教师的授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听懂。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加强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以及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为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李白《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授课。首先这是一首对于大自然风景描写的古诗,学生对于李白这位诗人并不陌生,那对于这首诗的讲解就一定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在新课开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诗中天门山和楚江美景的视频或者请学生欣赏天门山和楚江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这些视频和图片看了感觉怎么样?”学生对于实际美景的感知肯定是具体的,学生肯定会说“壮阔”“雄伟”“漂亮”等这些简单的词,且能直观表达看法的词语回答教师的问题,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而此时,学生借助另外一种方式已经在无形中认识到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教师在授课前已经给了学生一个关于诗中美景的具象表达。这首诗的教学此时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借助各种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天门山和楚江美景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画画、写作等,再收集学生的作品来综合评价,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之后就可以进入正题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千年前的李白对于天门山和楚江也有和同学们一样的赞叹。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表达的吗?”这时肯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此时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也就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教师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文本的类型、篇章结构、情感表达的方式和体裁等进入深层次剖析,聚集不同特色的思维方法,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这些思维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让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也能给学生带来竞争、接受、体验等不同的学习体验。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会使课堂氛围更浓厚,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丰富,其语言思维也会快速增强。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堂中,这首诗主要传递的是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其中“异乡”二字就能让学生直接看到这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句。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首诗的表现风格、思乡情感,就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多角度来剖析这首诗词。其一,教师运用对比法,与《泊船瓜洲》《静夜思》等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分析,看这三首诗词在表现方法、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其语言思维被完全激活。

结束语

古诗文教学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变得活灵活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自愿投入古诗文学习的行列,此时教学目标已经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智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探讨[J].天津教育,2020(11):107-108.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课程;百年;流变

核心素养,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对21世纪学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评价,指的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1]。2014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发编辑部文章《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即它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

自此,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做好了哪些准备?或者说,走进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经历了哪些流变?未来又将怎样与核心素养深度贯通?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对此,本文通过梳理百年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主要理念等的变迁,以期为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贯通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话文普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首次对接

1904年之前,我国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语文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从殷商甲骨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经”“四书”,再到《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读古文、写文言文,应付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开始废科举兴学堂,民主、科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语文也开始单独设科,语文课程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但是,不像其他学科,古文读写仍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袭传统科举考试的陋习,存在着大量言文脱节,远离现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现象。五四时期,在我国一大批学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始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作用。在此影响下,小学《国语》开始学白话文,中学《国文》主要学习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话文。自此,两汉以来的“言文脱节”开始变为“言文一致”,白话文正式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普及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准备即核心素养首次接轨。对此,高度评价,说此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语文名称确立: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亲近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拉近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人们开始大力关注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成功生活和社会良好运转的影响。为了在语文教育中“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叶圣陶、夏D尊为首的语文教育家倡议把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此后,“语文”首次作为正式术语确立,并随着《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的推行流行开来。其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至此,语文课程开始听、说、读、写并重,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了和书面语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国语、国文更名为语文,不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语文课程自觉走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力图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听、说、读、写训练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话文,语文课程再次向中小学生个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迈进了一步。

三、“一语一文”观滥觞: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渐行渐远

1956-1958年,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其时,教育部颁发了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人员编写了各自的课本。尽管改革仅试行了三个学期便匆匆结束,为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语一文”观的长期流行。所谓“一语一文”指的是语文课程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两种要素构成的语文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语言学和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忽视实用文章学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语文教育向核心素养的前进。这种观念表现在教材编写领域,就是“文选组合”式教材长期占据语文课堂,教材编写则是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1978年,面对“”后以此种观念为主导编写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胡乔木同志做出了“跟过去差不多”的论断。对于此套教材,叶圣陶也同样尖锐地指出:“连革新都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并发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很少变革”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一语一文”的语文观又以新的形式主导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声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叹息,揭开了语文教育界与外界对话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语一文”观,即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构成的语文课程观。这种观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即语文既是人们思维、工作、学习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载体。在这种语文即语言和文化的“一语一文”观影响下,识字和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惊呼初中3年6册教材,二三十个主题,初中学过,高中再学,学到了人文,丢掉了知识和技能。学生课业负担重不说,走到社会上,连用实用文章办事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观,本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过犹不及,语文课程逐渐偏离了现实应用的轨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一语双文”言语观: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融和

觉察到“一语一文”式的语文观所带来的众多现实弊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从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角度,重构语文课程言语观。其突出表现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地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以语文教育家、实用文章学家曾祥芹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的“一语双文”思想较为系统地概括了这种课程观。在这里,语文首先二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继之,书面语言的文章又二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3]其中,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实用文章主要指与文学对举的传递真实经验的叙事类以及说明类、论辩类文章。其具体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普通文章,新闻、学术论文等专业文章以及传记、游记等两栖文章三类。

“一语双文”的语文观,强调建立“语言、文学、实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凸显“双文教育,实用文章教育第一”的应用取向。其旨在矫正顽固潜行于百年语文课程中的“学文学,用实用文章”的学用不对称弊端。

“一语双文”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视。结果发现,中小学语文教材有63-76%的实用文章。但由于受传统“红领巾”文学教学模式(1953年)的影响,加之语言文学观的滥觞,课堂中很多实用文章的教学变味为“文学分析”。“把语文教材当成文学教材,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学教学”的现象愈来愈多,以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实用文章读写素养差强人意。因此,彰显“一语双文”观,重构语文课程,拓展21世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综上可知,我国语文课程自设科伊始,就是为了构筑社会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态,同时为学生成功工作、学习、生活做准备。其后百年,尽管遭遇各种困阻,但语文课程发展的主流方向始终是努力朝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即始终朝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扬传统,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现实应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种语文课程观与实践形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学和实用文章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走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条捷径呢?

参考文献:

[1]张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

[3]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全球化语境下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J].语文建设,2009,(11):4-8.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为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去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8月,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接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验区开始使用。因此,准确把握《课标》精神,并以此为依据改革教学,便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个人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道们。

关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教育专家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述深刻,阐释清晰。因而,本文主要是结合本地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实践,第一,谈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第二,就实现课程目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我们知道,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

正确运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2、课程结构改革

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

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而《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将语文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教师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各有侧重”是指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学科教育类课程各内部课程设置要具有对应性,并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形成合力;“区分能级”是指不同学科在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探索过程和发现方法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量不同,教育影响的结果也有长效短效之分,学科教育类课程内部课程设置要综合考虑能级,实现学科的互补;“明确阵地”是指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综合性、交叉性和自主性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内部课程设置要兼顾课堂教学主阵地、学校课外教育阵地和社会教育阵地,立足于不同的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教育知识学习和语文教育能力形成。以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领域扩充为基础,按照上述原则建构的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

“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

“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3、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程、新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一一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韵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涵盖听、说、读、写诸方面,是作为“工具”的准确内涵,也是长期以来语文界学术研究、实践经验的结晶,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即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

常言说:“有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小学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情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总之,语文教育要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三、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

为了有效推动学习方式的改革,课程标准要求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乃至学习成果的重现,学生有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学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发现、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在体材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体系或训练标准。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使课程变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谍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读选学、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化。大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其学习方法不拘一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想顺利贯彻实旌语文新课程、新标准,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旧的、狭隘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真正领会新精神,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