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中。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积极向上的变化,是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前进运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本质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当代中国现实,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指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方法论思路就是坚持发展,正确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发展首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就无从谈起。在当今中国,离开发展就没有出路。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依靠发展得到满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家实力,正确处理和解决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彰显社会主义强大生机与活力,不断激发、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取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因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这种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正是从这一价值理想出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所有价值目标的第一位,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到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明了当代中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发展的基本问题,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价值性以及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彰显了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刻体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辩证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发展是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其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运动和解决的辩证过程,发展总是辩证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的辩证发展观,主张在普遍联系中发现、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坚持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科学发展观主张全面发展,就是把握矛盾全局的发展,即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各种社会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这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辩证的发展。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发展中要解决好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平衡问题,防止发生失衡现象。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及其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反映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在要求,揭示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些复杂的联系,发挥能动性,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要保持内在发展能力、要有连续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用前瞻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的辩证关系,要注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久、连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运动前进性、无限性的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观把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原理运用于对经济、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体现了的辩证发展观和社会全面发展理论。
四、“统筹兼顾”体现了全面与重点相统一的方法论
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国家宏观调控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更为特殊的地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实施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地方财政管理作为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强化地方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益既是保障国家财政措施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财政顺利运行的根本途径。“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形势下,加大地方财政管理改善力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体制,切实提高地方财政管理效益,以更好地为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保障,这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方管理的重要内容,地方的财政管理工作不仅内容复杂、涉及面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紧密联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财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地方财政管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财政管理工作效益不尽理想,难以发挥财政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与转轨时期,推进地方财政管理的改善、创新不仅是一项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对改善地方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一项长期、复杂、艰难的过程,需引起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对当前推进地方财政管理的思考
在积极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背景、新环境下,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创新与改善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主线,以财政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服务的创新力度,改善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侧重民生保障与建设,发挥财政在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地方财政管理质的突破和飞跃式发展。具体来讲应坚定不移地做到:
1.正确处理好财政管理纵向与横向的关系作为一项极具综合性和政策性的工作,地方财政管理是相关部门对地方财政的收支活动所进行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工作的总称。从纵向上来看,地方财政管理包括了省级、市县、乡镇等多层级管理,多级次、多结构的管理特点使得地方财政管理明显区别于其他财政管理,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在具体的地方财政管理过程中,只有正确处理好地方各级间的关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取得较好的地方财政管理效益。随着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财政体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家与地方间关系的科学合理协调成为影响财政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地方财政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立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要求,根据各地客观实际和发展需求制订地方性的财政法规,不得与国家规定相抵触,积极推进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同时,国家财政政策是对整个国家财政工作做出的全局性安排,属于宏观性的导向性政策。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在财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遵循国家财政政策,要充分、全面考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现状,提高当地财政计划的科学性。同时,国家财政机制的合理运行离不开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地方财政管理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财政基础性信息的处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国家财政工作的决策、开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地方财政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地方财政管理和服务绩效的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的财政管理人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队伍建设,促进机关运转效能的提升,为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保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途径,积极促使地方财政管理队伍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忧患意识及责任意识,使其更加深刻认识到,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是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提升当地地方财政管理水平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于人民的积极表现。自觉加强财政管理队伍建设,从国家、地方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财政管理日常工作的开展出发。其次,加大培训力度,创新财政管理人员成长与发展机制。地方财政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工作,新形势下对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前地方财政管理的新要求,地方财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队伍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激励财政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开展,从理念上、方法上、手段上等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第三,在日常的财政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重视对财政管理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将人才的培养与日常的人员管理紧密结合,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为公平、透明的环境和平台,充分调动与激发地方财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人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最后,加强学习型财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强化地方财政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心态,使其自觉认识到不断地学习是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订学习制度,形成全单位、全系统上下联动的学习机制,使学习内化成为财政管理人员的习惯。
3.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根据部门运作及实际需求,加快完善财政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创新制度以更好地达到管人管事的目的,提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财政管理层次,认真贯彻落实,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保障财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在参与式预算管理、地方中长期预算编制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细化支出科目,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进一步创新主体责任机制,实现地方部门预算的归口管理,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真实性、针对性,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高效与安全。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整合计划与预算,避免预算“两张皮”的出现,凸显财政预算在当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性作用。另外,作为地方公共财政的直接相关者,地方财政与当地百姓紧密相关,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必然离不开公众的积极主动参与。要以参与式预算的完善为契机,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都能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当地地方财政预算的编制过程,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参与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广泛性和公平性,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城镇化;推拉理论;资源优势;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2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加快其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关于城镇化的推进动力理论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雷文斯坦(E.Ravenstien)的推拉理论,城镇化推进的经济动力来源于农村的推力和城镇的拉力。农村的推力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劳动力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城镇的拉力主要表现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城市经济的高利润率,人口和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聚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等。城镇化进程正是在农村推力和城镇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推进的。
(一)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农业的发展是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生产要素,劳动力是支撑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依赖性尤为显著。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农村和农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正好满足了城市工业发展所急需的劳动力资源。
(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居于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城市工业经济在空间布局上具有突出的密集性特征,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企业为获得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一般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使社会资本、人口、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集中,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是工业化生产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在空间上聚集,发达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为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二是工业化促进了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生产工艺的专业化降低了比较成本,增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三是工业化实现和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中,推动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变化了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居民的需求结构中对工业品和服务的消费比重将会增加。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城市经济聚集效益,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
二、甘肃省庆阳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甘肃统计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庆阳市完成生产总值357.61亿元,增长15.8%,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增长21.8%,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02亿元,增长38.0%,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7亿元,增长19.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79亿元,增长31.5%,高于全省8.11个百分点;小口径收入达到30.02亿元,增长32.6%,高于全省9.2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113.09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增长11.9%,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154元,增长17.4%,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庆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加快,三次产业比例为14.27∶60.08∶25.65,“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相对比较稳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优势
2010年庆阳人均生产总值15095元,只为全国人均水平29706元的50.8%;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6元,为全国人均水平11536元的34.2%;大口径财政收入人均2482元,为比全国人均水平6201元的40.0%;一般预算收入人均1267元,为全国人均水平3031元的4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元,为全国水平19109元的65.2%;农民人均纯收入3163元,为全国人均水平5919元的53.3%。
庆阳的要素禀赋优势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就目前而言,富集的资源禀赋优势尚未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工业作为根本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2.三次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存在诸多问题
农业基础脆弱,特色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不高;水利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困难、雨养农业为主、灌溉条件差;水源污染较严重等“瓶颈”制约尚未消除;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多,农林牧渔业收入增长乏力。
庆阳与周边地区相比,总量是延安的1/3、榆林的1/6;产品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原料开采型、初级产品型工业比重较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工业发展潜力主要是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
庆阳市2010年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1.58倍,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56.67个百分点,慢于GDP、第二产业12.96、39.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庆阳市产业结构升级是能源化工工业发展带动的,尤其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缺乏后续动力。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城市文明、城市意识等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的过程,是通过追求聚集效应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原有城市和农村基本布局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以及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等,是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选择。
(一)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城乡一体化要求通过市场机制的驱动效应,引导生产要素在农村就近聚集,实现聚集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面貌彻底改观,尤其是农民文化、科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城市与农村公共产品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得到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策略
1.确立“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思路
引进为数较多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实现了工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要素聚集效应。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也形成了产业链,实现了要素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构建城乡产业一体化格局,有力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
2.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驱动效应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彰显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大力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撑;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区位优势,就近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等。
工业化经济具有突出的空间密集性。要形成“集聚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的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发展模式。推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必须要着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即使跟进,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让老百姓共享工业化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等。
3.依托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要着力构筑跨越式发展的多元立体产业体系。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立足于服务基地建设,大力促进民俗、农耕、岐黄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立足区域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为龙头的上下游产业等。
参考文献:
[1]毛生武.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模式与制度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杨素青.市场化转型中的中国经济[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3]李扬扬.关于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4).
[4]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J].兰州学刊,2008(2).
一、从的辩证法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不断推陈出新的运动状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事物发展如此,城市建设发展也是如此。辩证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辩证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的发展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运用唯物辩证法统筹城市建设发展,就一定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发展是城市建设、城市壮大的根本动力。立足于发展这一主旋律,在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城市规模与内涵的升级,并以城市规模和内涵的升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是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关键主线。
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应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重点就是要实现城市科学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平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普遍原则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旦事物离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普遍联系,实质上是讲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兼顾的、对称的、照顾它方的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辩证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稳定等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的实现。
二、从的历史观出发,努力克服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模糊认识
运用的历史观分析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历史决定论。城市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利用,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把握城市建设发展,首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实现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期望。二是强调历史辩证法。不能仅仅把城市建设发展的因素归结为生产力、经济、物质,还要讲人的作用,讲自然、人口、法律、政治、文化、思想等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的历史观在阐述发展时,总是既强调发展的重点方面,又强调其他方面因素的反作用。因此,城市的建设发展既要强调自然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经济、物质的最终决定作用,也应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把城市建设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住房条件的改善等等,而忽视城市的全面发展,在理论上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全面理解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按照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经济增长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建设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只是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忽视城市的内涵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不少城市以前只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建设,最终却要回过头来下更大的力气来纠正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我们要引以为鉴。要正确理解全面生产理论,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生产功能的发挥。以为生产理论只讲物质生产而不讲其他,在理论上也是一个误区。城市生产功能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这四个方面的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构成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学习全面生产理论,可以搞清城市建设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城市建设过程不是指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包括人、精神、文化、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统筹城市建设中要特别注重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弄清发展的目的、动力、主体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论只重视物,不重视人,是人的缺位理论,这其实是错误的。实际上,历史唯物论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从这样的历史观出发,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科学发展观也突出强调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要满足人的民利、公平公正要求、素质全面提高、价值实现、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从的认识论出发,自觉遵循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领导干部受片面的发展观影响,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政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关。片面的发展观可以从认识论上找到其产生的根源,它实质上是脱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当然人又不是无条件地受制于客观规律,对于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的作用,认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毫无作为,没有主观创造性,这是庸俗唯物主义。人们只有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统筹城市建设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规律,等等。同样,城市建设发展也有相应的规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可以总结出以下城市发展规律:一是要搞好阶段定位。阶段定位是前提,要坚持发展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既不超越阶段将后人的事情拿到今天来做,又不丧失主观能动性把今天需要办的事情高标准地全力办好;二是要寻求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是关键,要坚持发展的速度与后劲的有机统一,发展不拼资源、不拼环境、不拼短期,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三是要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目的,要坚持发展的高效益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文明,让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四是要打造特色品牌。特色品牌是形象,要坚持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着力打造共性彰显、个性张扬、富有魅力的现代经典城市,形成百花争鸣的城市发展局面;五是要实施科学筹划。科学筹划是保证,要坚持发展的全局与局部的有机统一,既大气谋事,用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思路来谋划城市发展,用科学的态度、严格的要求、高效的操作来推进城市发展。很显然,这些规律也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指引城市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这些规律昭示人们,只有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整体进步,违背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四、积极寻求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党把的立场、观点、方法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的基本要求。统筹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要从的基本观点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积极寻求搞好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要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决策来搞好城市建设,真正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作等各个层面,努力创造更佳的人居环境,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