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意义

1.大语文教育观的概念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简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2.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重要性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时代呼唤大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能打开历史的一页或一个侧面,展示生活的一幅画卷。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读得少,看得不够,感性认知无从积累,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对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接触和深刻感悟,语文能力怎么会提高呢?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应该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心理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实践得来的。”学生仅靠课堂学习,所得信息已显得十分有限,而且较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他们的知识摄取量又显出严重的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积累大量知识,就一定要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迁移,进而营建大语文学习观念和学习环境。

三、大语文教学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大语文教育观提倡的课外阅读有利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中外著名作家的情况简介、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仅靠课堂教师的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不足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课文中有些名著选段,仅靠课堂的两三个课时的讲解,也难免断章取义。广泛的课外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必须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和内容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2.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言:“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日常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把日常见闻当作课外学习阅读的一部“教材”,将课外与课堂有机结合,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使之与“小语文”互利互补、互相推动,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必将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1月: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视精品 课堂内容 主持艺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新课程赋予这句话全新的意义,也为我们尴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一个新方向。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大语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正处于空前繁荣时期,异彩纷呈的影视内容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吸引着诸多学生的眼球,每逢节假日,学生总把自己锁定在电视上,“两耳不闻父母声,一心只看电视剧”。作为语文教育者,应以教育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影视效应,去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语文教育观点由单纯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向同时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传统性、人文性逐渐转变后,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因此,我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实践着我的“大语文”教学理念。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影视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借鉴影视艺术,探求大语文教学。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借鉴影视精品,拓展课堂内容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技能,特别是读、写、听、说的能力。然而,以往因认识上的偏差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语文教师抱住教材、教参不放,将学生固定在狭小的课堂和教条化的思维空间里。这种教学观、学习观窒息了人的思维,使学生成为一架毫无思想的学习机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弱化了教育的功能。

其实,语文课堂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语文素养,均可大胆“拿来”。笔者认为,影视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二或第三课堂。语文教材中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已改编成为电视剧,可根据课堂的教学需要,有目的的选择一些精品电视剧,组织学生观看并开展讨论,从而拓展语文学习的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固定节目为“答记者问”或“开心一刻”或“开心辞典”等。每周五的固定节目为“非常星期五”。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让学生课课有期待,周周有盼望。

二、借鉴影视模式,激活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小组形成开展探究活动”。电视节目在从筹划到拍摄到成品的过程中,离不开摄制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这为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

1、拍摄模式激活教学方式

影视节目是导演、演员及各种后台工作者精心分工、合作的结晶。笔者在讲授鲁迅的《阿Q正传》时,一反传统教法,替之以剧本改编。将全班学生分为剧本改编组、导演、演员(主、配角)、化妆师、道具组、舞台设计组等,没有分到任务的同学做群众演员及观众。准备时间为一周。一周过后,果然不出所料,学生表演投入,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尤其可贵的是在各个组内,都有学生的“创造点”,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分工、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转贴于

2、节目模式激活教学方式

时下,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各大电视台都在潜心打造精品栏目。深受学生欢迎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幸运52”“实话实说”“梦想剧场”等;福建东南台的“银河之星大擂台”“开心100”等;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学方式确实太陈旧、太刻板,缺乏生气、新气息。语文教学更需“精品”意识,亟待推出“精品课堂”。笔者认为可大胆借鉴电视模式,把语文课堂变成电视现场。

如笔者在教授杜甫的《兵车行》时,就借用“实话实说”模式,巧设情境,精拟话题“好男儿,当兵去”。在一种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借鉴主持艺术,提升业务水平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再好的节目设计,如没有较高的主持艺术,也会黯然失色;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没有较高的讲授艺术,也是枯燥乏味。纵观各大电视台的精品栏目,都离不开著名的主持人。他们气质高雅,谈吐非凡,风格幽默。假如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能像主持人那样语言幽默,话语精炼,态度自然,语文课堂定是另一番风景。

1、借鉴主持人的说话艺术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或许夸大了主持人的说话艺术,但不容否认,著名主持人说话的节奏、停顿、语气等技巧掌握得很好,增添了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可利用一切机会借鉴学习主持人的说话艺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借鉴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师要善问,要巧问。但在语文课堂上,常有老师提问过难,学生哑口,师生尴尬;或过易,学生踊跃,却流于形式。著名主持人在主持访谈类节目时,却能循循善诱,步步逼近,有效地推动话题的展开。语文教师要学习主持人的问话艺术,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学习主持人的调控艺术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语文观;一体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0-02

1.语文学习不再是单一语文课上按教学大纲计划完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语文学习而是把语文知识学习、运用与学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识、礼仪修养、德育、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人文知识结合,进行"大语文"教学实践。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看中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意识的缩短或者取消语文课的教学,造成学生语文运用的短板,出现有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连起码的条据都不会写的状况。最早提出"大语文观"理论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主张语文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多与实践生活挂钩,教会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改变了以前教学跟着现成的教学大纲教材走,局限于思想教育、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技巧字词句章的处理的教学,学生没兴趣状况。借鉴这一"大语文"教学观,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文字基础,只是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实际,结合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学习中,运用"大语文观"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例如,可用一课时讲解应用文写作知识,一课时结合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案例学做文案处理,鼓励学生 "越界",以工作任务带动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促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又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市场调研,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把学生带入市场,以课题分组,指导他们进行调查,讨论,用所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划分,教学生做"有米之炊",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出原因,掌握写作方法,完成文案处理,最后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把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融入"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改变以往注重课堂教学,按教学大纲具体目标要求老师讲解,学生照着做,到今天"目标"在师生探讨下,学生独立做,然后老师检查评估,纠正偏误,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又如本人在应用文《计划》、《总结》写作教学时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而是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进行教学,打破课堂界限,采用"一体化"方式教学:老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进行实施方案策划,学做工作计划,填写实施计划工作单,老师指导采取步骤的正确性,学做"计划",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这些完成以后再做项目总结报告,老师主持,完成《总结》写作。尤其是应用文技改论文的写作教学,既涉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涉及专业知识。教学时把论文写作知识揉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操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文,完成教学任务。

2.把"大语文教育"观中的"两翼"语文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融入礼仪修养、国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如阅读训练,朗读表演、戏剧知识、国学教育等可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如指导学生排演礼仪修养情景剧《三顾茅庐》,在戏剧表演中既要掌握古文知识,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语文素养,又把礼仪修养融入行为中。搞活语文基本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排练情景剧的形式中,理解作品,饰演不同角色,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通过互联网扩大语文学习途径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信息,大数据,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如应用文《新闻》、《简报》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鲜话题,开展讨论写作,这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实践。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因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决,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总之,"大语文"观下的语文学习,克服了课时少,枯燥无趣的弊端,真正做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在学中运用,在运用中学。这种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修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或是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百科知识”、“社会文化”、“哲理”和“智慧”的渗透。这导致了部分学生虽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人文素质却令人堪忧。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学校育人的终极目标,而且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难以达到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担当其重任。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做好“育人”的工作。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是:(1)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通过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的熏陶,能够使人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李岚清语)革新教育观念,教育改革首当其冲。但长期以来,社会上已经形成重分数轻技能、重智育轻德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确立科学和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

2.人文素质形成规律的需要。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文化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缓慢的内化过程。内化的形成是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是单靠德育课和政治理论课所能完成的,也不是某一阶段或某一层面的任务,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课时多、周期长(一般为2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接受、内化和形成。

二、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应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大学英语是一门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其取材广泛、题材新颖、寓意深刻。学生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更能适时适度的渗透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培养。在进行对语言自身的学习外,更是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放在了首位,使正处于人生转型时期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达工具,并富有人文性和教育性。在全面推进素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英语教学不应当仅停留在语言教学,还应当包括文化教学。北大英语系博导胡文仲(1994)在对中国学生常犯的与语言有关的“文化错误”所做的调查中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的交流日趋增多。除学习语言自身外,更应了解符合目的语国家文化规约的地道表达方式,以及准确得体的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语言交际不是凭空想象,它必须发生在特定的场合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有语境的交际环境里。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结合语言点加大背景知识的介绍,增加课堂的活动。如设定某个特定的场合(如商场、饭店、银行等),让学生进行角色交谈,教师可就其出现的“文化错误”予以指正。 如在中国普遍会将“上哪儿去呀?”作为朋友相遇时的问候语,而在美国,这是一个有关私事和隐私的问题,是不为人所接受的。或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后做出比较,如: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教师,在与同事外出游玩口渴时,给自己买了一瓶饮料,而未给其他的同事购买,这在美国是一种很正常的文化现象,而中国人会认为这是自私的行为。“交际能力不仅有赖于语言能力,还依靠文化能力。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上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交际很可能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戴中明2001)大学英语课堂为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社会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身修养。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时,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洋为中用。

2.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修养。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从社会功用来说,德育主要是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它要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范,失礼。”(叶朗1996)英语教材所富有的广泛性的取材和教育性的内容,使英语课堂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通过“I can’t accept not trying”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悟出要勇于尝试,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奋进,永不言败的精神;在“I like animals”一文中,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积极意义。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直观、生动、易于接受。如讲授“Thanks,mom,for all you have done”,笔者在讲授背景知识时插播了一首flash版的英文歌曲,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形象的动画,演绎了一位母亲抚养孩子的过程,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真情,并树立了关爱家人,珍爱生命的信念。大学英语课本中还包含有许多蕴含人文素质及人生哲理的词汇短句,如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Honest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是上策)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有的学生还缺乏自控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着力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不但能接受语言知识,也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兼顾课堂的文化活动,注重参与,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戴中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外语

界,2001,(3).

[2]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生态文明教育;国家文化公园

1研究背景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横贯8个省(市),联通五大水系,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1]。大运河在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以及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于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2019年2月和7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相继出台,分别提出“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和“用4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家文物局等部门于2020年6~9月分别编制了《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专项规划》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沿线各省(市)编制了分省实施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和各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也陆续出台。目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规划体系已经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也已基本完成。但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只有让全体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进来,才是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长久之计。

2生态文明教育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影响

2.1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有利于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受教者认识和学习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2]。即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自然生态“尊重的教育”和对生态保护“责任的教育”[3]。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实现,利好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和文化是“形体与精神”“骨骼与灵魂”的关系。只有以美丽运河为载体,才能让璀璨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对于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而言,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因素。

2.2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奠定了基础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丰富,涵盖生态知识、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行为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态知识包括生态环境基本常识、大众科普知识和专业技术等,主要涉及自然生态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生态文明观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安全观等价值理念;生态文明行为包括日常生活节水、节能、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光盘”行为和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等;生态文化则包括生态艺术、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生态旅游以及绿色企业等[2~5]。生态文明教育还可以包括生态经济方面的内容,如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经过这些教育内容的洗礼,受教者能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素养。这就为受教者正确看待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内涵、自觉传承并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拥有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具备显著教育功能、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2]。目前,获得“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单位涉及“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类、环保设施类、自然生态类、工业企业类、农业师范类、社会民生类”等七大类[6]。不同类型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各有其特色。如国家环境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环境教育的场所[7];广州市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是生态环保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是以普及生态道德为特色的科技教育基地[3]。新生事物“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是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切入点打造的集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传播、自然教育体验、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研学旅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民生态环境教育平台和生态环境教育产业基地[8]。城市中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是向市民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与理念的教育基地。为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兼具国家公园和文化公园两类空间的特性,具有生态保护、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公共服务、旅游休闲和科学研究等功能,是面向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场所、文化教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文化消费场所”,讲求“还生态、还文化、还园于民”[9,10]。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可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特别是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传承方面的,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3大运河文化对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提升的作用

3.1大运河文化天然构成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部分

3.1.1大运河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运河文化是“在运河开凿和通航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遗存承载的文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凝练的文化”3个层次,和“开挖、疏通大运河创造的科技文化,大运河漕运与治理维护形成的制度文化,大运河流经区域形成、传播和积淀而成的社会文化”3个层面[11~13]。大运河文化属于广义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广义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之相对的狭义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生态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森林文化、沙漠文化和湿地文化等[3]。以大运河为载体的大运河文化自然也是生态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3.1.2大运河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2014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总结过6条经验,包括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探索出“资源-环境”(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养成/创新教育)和“社会-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两大专题途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等[14]。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应涵盖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尤其是大运河文化遗产教育。

3.2大运河文化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助推器

(1)对大运河文化的重视和传播,有利于促进沿运各方形成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的共识。大运河分属沿线8个省(直辖市)、37座城市的150个区县管理,其自然生态保护需要沿线各地区共同发力、优势互补,建立大运河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联动机制[15]。(2)在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将得到提升。如通过构建大运河文化传播平台,打造大运河文化产品,可以充分发挥大运河生态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促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3.3大运河文化为生态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大运河“集文化景观、文化线路、自然遗产、运河遗产于一体”,是一种典型的复合遗产,其遗产构成包括“运河工程遗产”和“由运河工程派生衍生的遗产”两大类[1,16]。大运河遗产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科技贡献和文化成就,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水利科技文化。大运河水利科技文化是指“在人工开挖、疏浚大运河过程中所建造的水利设施、桥梁码头以及由此所创造的水利科技方面的文化”[13]。其中,水利枢纽工程和关键工程所处区段多为大运河的工程技术节点,集规划、设计、施工、工艺等多种技术要素完成,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16]。这些水利工程浓缩了历代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大量百姓的心血与智慧,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更成为向当代国人传播生态科技知识的重要素材。

3.4大运河文化有助于加速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程

生态文明教育最终目标的达成,需要依赖几个阶段:获得生态文明认知、培养生态文明情感、锻炼生态文明意志、树立生态文明信念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2]。其中,认知是情感、行为产生的基础,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意志需要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信念统一的基础是承担某种义务的社会实践活动,行为习惯要在实践中养成、经实践检验。因而,获得认知、培养情感、养成习惯是三个重要环节,实践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3.4.1大运河文化为在地化教育和环境熏陶法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地化教育是指基于当地(区域)整体资源包括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开展的教育[14]。环境熏陶法是指教育者利用一定的生态环境或生态氛围,使受教者亲身感受、身临其境,并在不自觉的情形下,受到熏陶和感化而接受教育[2]。大运河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1]。教育者可以从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中寻找有利于改善生态文明教育的本地资源,结合当地的生态与文史,实施在地化教育。大运河贯穿古今、连通南北、跨越江河,承载了沿线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活的、流动着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讲述大运河背后的故事,弘扬大运河文化,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感受古人的生态文明思想、获得情感认同。3.4.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可能成为新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17]。实践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实施途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具备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的基本条件。3.4.2.1大运河沿线有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教育资源大运河融汇了京津、燕赵等六大地域文化,孕育了漕运文化、水利文化、商事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化形态,是理想的文化教育基地[18]。如展示漕运制度文化的淮安总督漕运部院、镇淮楼,映射当地社会文化的扬州邵伯老街、镇江西津渡老街等[13]。大运河是超大型遗址,包括8个省35座城市的43段河道及其缓冲区、132个遗产点及其景观区或旅游区,沿线现有物质文化遗产超过1200项,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遗产、水工遗存、附属遗存及相关遗产58处[1,16]。除物质文化遗产外,大运河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运河开凿和疏浚、附属设施建造、漕船制造、漕仓营建、船舶过闸等方面的传统技艺与实践技能,运河故事、传说、歌谣等口头文学,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宋锦织造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以及杨柳青木版年画、运河船工号子、运河龙灯、京剧、昆曲、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传统艺术[19]。教育者可以这些遗产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3.4.2.2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中有设立教育培训基地等相关要求。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答记者问时曾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聚焦5个关键领域实施基础工程,分别是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和数字再现工程。在推进保护传承工程中提出“分级分类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展示体系,建设完善一批教育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在推进文旅融合工程中提出“在大运河淮扬片区以运河水韵为特色发展水上观光和滨水休闲游”。2019年,江苏省文旅厅首次公布的46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中就包括大运河江苏段的水利工程游[20]。2019年9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明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实施重点是“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21]。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指明了方向。除管控保护区外,其余3个区域社会公众均可深度参与。

4大运河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的关键

4.1提炼大运河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元素

生态文明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大运河文化如能快速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之中,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炼大运河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元素,是大运河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快速融合的可行路径和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大运河将中华文明中的“通、统、容、合”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绘,其中“和合”的文化理性体现为大运河所展现的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境界[22];另一方面,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古人巧妙利用自然水系和地形地貌、辅以水工技艺开凿出的利济千秋的伟大工程,体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和生态智慧[9]。除此之外,大运河文化中还有哪些地方蕴藏着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素材,还需要仔细提炼。尤其是目前各地对大运河非遗的保护利用主要集中在物质载体的保存和外在形态的展示方面,对非遗的精神内核及其与大运河文脉之间的关系等尚缺乏深入研究,可能会使生态文明元素的提炼工作存在一定难度[19]。

4.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充分重视生态教育功能和实践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