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政府规制;市场机制;绿色GDP;绿色生产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资源环境底子薄弱、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瓶颈急需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国内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被认为是我国走出经济、资源环境困境的有效路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绿色经济的理论内涵

绿色经济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在2012年联合国“里约+20”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主题被提上国际层面上进行探讨。新时期下的绿色经济相对于以往的绿色经济概念,增加了“可持续”和“社会包容”两个重要的维度。新时期的绿色经济不是单纯的某个经济领域,如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等,而是贯穿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的统一的经济形态。新时期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是相对于以往的“褐色经济”而言的。在褐色经济的发展中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规模效益,忽视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和贫富差距加大。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追求的是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绿色经济中的“绿色”即是改变传统资源不节约、环境不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中的“经济”即是通过经济发展先做大蛋糕再通过再分配帮助贫困人口增进社会福利。

新时期发展绿色经济,就要找出过去褐色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完善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新时期发展绿色经济,是在现有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境下,有极大的物质基础作为经济模式转型的保障,更有经济模式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新时期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把自然资源的耗用计入经济发展的“绿色成本”,把对自然资源的创建维护计入经济发展的“绿色收益”,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导规制市场向着绿色经济的方向运行,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促进资源最高效率的配置,通过公众参与的绿色消费和对政府治理的监管监督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催化加速绿色经济的发展。

2.传统“褐色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

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在我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产权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市场机制中也没有明确的定价。经济系统中生产者在生产中对环境的影响选择有两种不同的情景模式:破坏环境和不破坏环境。破坏环境在短期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巨额经济利润,而在长期中带来的自然的惩罚——“公共物品的负效应”将外溢由整个社会来承担;不破坏环境没有短期巨额经济利润,长期也不会带来外溢的“负效应”。在破坏环境发展经济的情景模式下,相对于由整个社会来承担也即企业只承担了少量的长期环境成本而言,企业获得了巨额短期超额利润。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该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即为——破坏环境发展经济。在环境问题上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公共物品负效应的外溢、公共物品的搭便车、破坏环境的成本没有合理的定价和交易机制等。

针对在市场机制中出现的市场失灵导致的公共物品负效应,国外有许多针对此问题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如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Arthur Cecil,1877-1959)最先提出了“庇古税”专门,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了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包括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很小),经济的外部性(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但科斯定理由于其假设实现条件太过苛刻而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践可以看出,在市场失灵的背景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要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规制市场的运行、引导资源向自然产品方向的配置。

3.运用“看得见的手”——政府规制引导绿色经济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经济活动中引导资源和创新向环境配置的过程中的特点是:见效时间快、作用力度强、作用范围广。其作用的工具主要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绿色GDP为政绩考核标准的行政引导等。

3.1 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规章的建设和惩罚力度

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实践表明,环境保护需要完善的环境法的支撑,通过环境法制治理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法体系,但在贯彻落实这些法律规章上仍然差强人意,导致近年来一系列环境危机频发而得不到强有力的惩治处理。政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建设。重点加强地方性环境保护法的基础性建设,因为环境问题出现时一般都需要地方立法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地处理。重点加强环境标准的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法律规章治理的深度、广度和法律效力,如提升环境资源税费的法律地位,拓展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的领域范围,加强破坏环境的惩处力度。环境法制建设要融合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理念,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环境治理的法制创新。

3.2 科学合理地施行保护环境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绿色经济发展中最有效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政府实施的针对环境保护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放缓的背景下国务院总理为了刺激经济而实施的4万亿救市政策,虽然对该政策的后续影响存在众多质疑声,但毋庸置疑此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像一剂“强心针”对经济增长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11年在有关绿色经济的研究报告中,通过Threshold-21模型在过去40年经济人口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40年(2010-2050年)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情景模拟,研究了对10个主要绿色经济部门投资的不同规模(全球GDP的1%和2%)下,未来各时期全球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情景,得出了绿色投资于自然资本在短期内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会减少,但中长期(2030年以后)经济增长会优于在褐色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就业水平会至少与褐色经济的发展相当。即绿色投资可以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消耗相脱钩,使得经济发展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风险为0。该项研究对我国针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该根据本国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构建绿色投资模型,应用线性回归和情景模式分析,确定不同时期对各绿色经济部门进行投资的额度和战略目标,据此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财政投资计划。

用资源环境税代替向人力资本征税稳定税基。目前我国资源环境税普遍较低,造成资源环境的使用成本较低,不利于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可通过加大对资源环境的征税额度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使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消费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消费,从而在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使用破坏的同时扩大就业,获得一箭双雕的成效。

3.3 完善“绿色GDP”等类似环境经济指标的评价体系

“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发展绿色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和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强调资源环境保护的绿色经济发展中需要采用修正后的绿色GDP。现行GDP核算只包含了经济产出中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对于不可以定价的对环境社会的效应并没有体现在GDP中,而中国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便是对环境社会的效应为负值,因此以GDP指标来衡量的国家发展发展水平必然比实际情况偏高了。此外,现行GDP的核算使得政府和社会过多地关注经济产出中的看得见的物质规模而忽视了看不见的其他福利来源,这引导了政府政策制定实施和社会价值观走向的偏差。

对此,有学者提出用GDW(Gross Domestic Welfare)来建构绿色GDP的指标:GDW=现行GDP+外部经济因素-外部不经济因素。还有学者提出绿色GDP核算要兼顾经济活动对自然和人文的影响,即,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国家发改委综合司提出绿色GDP理论公式为: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坏+环保部门创造的新价值。总之,绿色GDP就是是要从国内经济总量中扣除影响社会总福利的其他因素,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扣除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影响。

尽管绿色GDP的施行存在着一定的经济成本和技术难题,但为了从上至下地引导经济社会的绿色走向,改变政府官员“唯GDP论政绩”的激励考核机制,引导社会价值观的正确走向,绿色GDP核算系统的构建势在必行。当前对绿色GDP的理论内涵的科学界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绿色GDP的核算技术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试点和推广。对绿色GDP指标体系的构建,可参考国际社会中的核算经验,如:联合国统计机构出版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手册》(The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和世界银行在《环境进展的监测》文件中提出的对国家“扩展的财富》的核算。要从最简单现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的核算入手,先试点再推广,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对真实国民财富的核算和掌控。

4.运用“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发展绿色经济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资源和创新向环境配置的过程中的特点有:资源配置效率高、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如果说“看得见的手”引导的是被动的绿色经济,那么“看不见的手”引导的绿色经济就是主动的、充满活力的机制。构建绿色市场经济,首先需要完善绿色市场经济制度,这是绿色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再从消费、生产、交易上促进绿色经济在全社会的推广。

4.1 构建绿色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是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制度具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使得有效率的绿色市场经济制度可以促进资源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中高效地向环境资源配置,同时约束不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的市场行为。

首先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只有产权明晰才能明确对环境资源拥有的权利责任,才能进行市场交易进而确定资源环境的市场价格。其次建立和完善绿色产品的生产、质量监管、标准、认证制度和市场交易规范制度。最后建立绿色激励制度,如税收激励、信贷激励等。

4.2 绿色消费

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最重要的参与主体。马克思认为:“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顾客就是上帝”,企业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长久地获取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消费者的行为影响市场的最终价值取向,消费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通过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个人为消费而劳动,社会为消费而生产,生产的增长,经济的发展,都是为了消费的满足和改善。发展绿色经济就必须加强绿色消费理念在全社会消费者的推广践行,使美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在中华民族得到很好的传承。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具有以往的消费理念所没有的优点:(1)绿色消费是使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品;(2)绿色消费是消费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无公害”的产品;(3)绿色消费更多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消费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消费,是人类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量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4)绿色消费强调需求控制,注重地球环境资源对消费的承载极限和“代际公平”。

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就具有很强的绿色消费观念:77%的美国人认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94%的德国人愿意购买绿色产品,德国82%的消费者和荷兰67%的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因素。我国要加强绿色消费在全社会消费者的推广践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通过大众传媒对绿色消费的优点进行宣传教育、培育一批具有超前绿色消费观念的消费群体,通过这些消费群体影响并带动其他消费者的行为、由于绿色产品推广初期生产成本可能会偏高,可对绿色消费行为实施适当的消费补贴、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实施绿色消费试点,建立集中的绿色产品市场等等。

4.3 绿色生产

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构建强大的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理念的重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只有注重绿色竞争优势,以科学有效率的工艺技术,以更少的资源和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出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绿色产品才能先发制人率先抢占市场份额获取最大化利润。在现代国际贸易中,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就是以严格的绿色标准进行生产,如欧盟对进口商品要求绿色认证的已达到5000多个品种,日本在2000年起对所有进口商品进行绿色认证,美国也宣布今后不再进口不带有绿色认证的产品。

绿色生产要求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到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原则。绿色产品的设计工艺和生产流程要求较高,要尽量使用可替代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简化包装回归自然生态。这就要求企业在战略层面上融入绿色生产经营理念,在技术研发设计上注重绿色研发设计,要有长远的企业发展眼光,淘汰掉不利于资源环境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创新构建企业的绿色竞争优势。

5.总结

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打好政府规制、市场机制这两只手的组合拳,构建有利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制度才能科学有效地发展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UNEP.Towards a Green Economy: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Reduction[EB/OL].2011.http:///greeneconomy/Home/test/tabid/29808/Default.aspx.

[2]OECD.Towards Green Growth[R].Pairs:OECD,2011.

[3]诸大建.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22.

[4]周淑慧.绿色GDP研究观点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5,11.

[5]肖金明.中国环境法治的变革与转型[J].中国行政管理,2009,11.

[6]崔如波.绿色市场经济发展论[J].林业经济,2011.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范文第2篇

前言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起步较晚,尤其是在与市场经济并行模式下,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并不显著,对高教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相对处于弱化地位。纵观社会环境、大学教学主体以及创业教育的实际现状,我们发现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方向偏差,需要全社会合力,构建万众创业环境,促进高校教育活动向市场经济靠拢。

一、高校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衔接问题

1.万众创业尚未形成有利的社会影响。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视自主创业为读书人谋求生计之下策,以出仕从政报效邦国方为上等的儒学观念,在人们的价值观中根深蒂固。因此,很多大学生以出国深造、进入政界、科研界或者考取公务员为光耀门楣之举,高校求学期间的个人志向沿袭传统,对于当今社会、国家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未纳入考虑范畴。其次,宏观层面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律规制,在制定和实施上未形成有效影响力,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之间缺少有效的实现途径和保障体系。此外,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机构不完善,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创业教育的经济价值不能显著体现。

2.创业教育未体现出市场经济导向。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教育主体活动应以市场经济发展运行及其客观规律为依托,进行策略性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调整,从目前高校教育体系来看,与市场经济并行的就业教育、??业教育中,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未得到明确体现。首先,在教材上表现为过于偏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停留在理论知识研究上,很多学科对此更是一笔带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市场经济的阐释、应用均倾向于理论化、书本化,缺少鲜活的案例和比对分析。其次,创业教育中的市场经济认知部分,内容设置较为肤浅,未触及根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竞争机制,讲得过于笼统,使大学生对市场经济无法形成全面的、生动的了解,从而削弱了创业教育的经济效能。

3.创业教育脱离了市场需求。创业是一项具体的、具有实践性质的经济活动,在此之前,高校教育注重知识性、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深度教育,人才的技能培育和能力转化相对薄弱。在万众创业背景下,创业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立项,创业立项决定着创业的方向,并对创业过程的顺利与否产生影响。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对经济活动缺少了解,因此,在立项上普遍存在着盲目心理,大多数人会选择听取家人意见,或者涌向热门投资行业进行创业,忽略了市场的考察和调研,未能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在立项选择上很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经济主体需求的片面、盲目现象,致创业难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规划。

二、构建高校教育的经济发展方向

1.多方合力,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高等教育人才进行自主创业,构筑高品质创业体系,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可行性路径。以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富强、经济强盛的民族复兴梦,从本质上说,离不开经济实体的大范围创新、大幅度增加知识含量,以及高新产业的迅速崛起,高校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意义。因此,无论是大学生群体还是家庭和社会,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人才投身创业领域对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改变旧有观念成见,在意识层面形成万众创业的认识。其次,国家宏观政策、法律规制以及地方政策的扶持规划,都应体现出鼓励高素质人才自主创业的政策氛围,政府部门需完善服务体系,制定相应的创业扶持、优惠政制,为创业行为提供宏观调控上的支持。

2.结合市场经济,改进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应与市场经济密切结合,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经济知识,对市场经济有相对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市场经济进行专业分析,并将相关知识融进教学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展规律,为创业行为储备必要的经济基础知识。高校教育在提供创业指导时,应使创业活动与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相契合,尊重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增加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教学内容,增设实践环节和调研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知市场经济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凸现创业教育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促进教育经济发展。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实际,突出创业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现实性,使高校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性、适用性增强。

3.联系实际,使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创业,在立项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成本小、投资风险低的热门行业,如网络开店、餐饮行业等;或者是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创业,如设计类学生利用自身在设计上的专业优势,承接相关设计业务;或者突出自身的技能优势进行产品开发、生产,从而实现自主创业。高校教育应突出创业立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在创业立项时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专业能力以及社会资源优势,以发挥强项优势,从自己熟知和感兴趣、有资源的领域着手,并结合市场外围环境,通过深入调研和考察,提出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创业风险规避措施,使高校教育在创业大环境中,体现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先进作用。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范文第3篇

第一,《政治经济学》教材无需再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可以用上下册代替,上册可定名为经济原理,下册可定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不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而用经济原理代替呢?首先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并不仅限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从18刁刁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用了相年的时间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学说,《资本论》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学的百科全书。马克思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物资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如果我们作一些具体分析的话,可以说其中包含着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同时也就研究了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三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以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就研究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当然,这后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问题,绝不能仅看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如果将其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易于忽视其对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分析所得出的规律.易于使人们误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从而把两个社会的经济问题完全对立起来,似乎资本主义的东西对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地方。其实,不仅马克思所阐述的商品货币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指导作用,就连他所建立的“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理论,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也是有意义的。其次,正因为资本主义本身也是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并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同政治经济学诞生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列宁形成帝国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也大相径庭。如果定名为资本主义部分,则易于使人产生“过时论”的看法。学习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掌握它的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想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

为什么不定名为社会主义部分,而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代替呢?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和规律,但只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是一种科学的预见。‘现在社会主义已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历史经验,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还需要很好地探索。同时,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建立起来的,按照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这并不是说马克思的理论不正确,而是因为具体条件不具备。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党的以来,我们党坚持了这一点,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扩展和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分析不能停留在对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用传统体制模式来解释社会主义,不能用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会表现某些特殊性,就是同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某些差别,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有助于我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有助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来探索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第二,在内容上,在研究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更应注意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在过去的教材中,可以说着眼点放在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上,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更加明显。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不长,其本身的规律性还暴露得不充分,必然会影响人们在理论上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之过去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阐述,以至于显得苍白无力,只是几条干巴巴的规律,而且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又不一致,使人感到理论脱离实际,学而无用。这是否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关呢?譬如有人认为这与传统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有关。我认为这不是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对它的理解问题。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本身就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关系的质的分析,也就是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这包括不同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它的产生、发展的规律。其二,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而且又总是采取一定的具体形式,这种具体形式就是现在所说的经济体制。它既从属于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在同样性质的生产关系条件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因此,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究它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其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而经济的发展又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离不开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其中包括微观经济的运行,也包括宏观经济的调控。

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对生产关系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窄和抽象,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内容,只注意到其对于经济制度分析的一面,因而在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面,也仅限于本质的分析,忽视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中尤为突出。这是不利于对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后来,随着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特别是我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以后,总结了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问题,逐步有了认识,在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中逐渐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现在,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深刻得多了,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所以在重新编写《政治经济学》教材时应增加上述后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无论是在上册对经济理论的阐述,还是在下册中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中,都应包括这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范文第4篇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在满足了自给自足的条件下,逐渐向经济合作性发展,特别是新农村改造后,广大土地和房屋构建由传统的分散型变成了集约、高容积型,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禽类的饲养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这就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改变过去科研项目与技术指导的脱节问题,将先进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出现问题及时咨询,进一步将技术推广服务落实到实处。其次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和信息传播推广深入人心,使得农业经济逐渐与市场接轨,适应了新型生产组织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初期阶段,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还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不同,使得农业技术的研发、示范具有局域性和针对性,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强对农户的科技培训,有效的实现技术的科学化和管理的自动化,农业技术得到及时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推广制度,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技术革新和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航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农业技术推广要以人为本,以先进的市场经济为导航,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业技术服务是由政府直接推广模式构成,它具有以偏概全和实施不彻底性,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两极分化;其次,纵观市场发展规律,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就奠定了农业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价值;再次,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中农业推广的无偿服务逐渐向有偿服务转变,实现了人人平等,勤劳致富的局面。综上所述,在这三者的推动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航,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二、构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在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原则,了解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和服务对象后,我们逐渐找到了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运行关系,从而明确了农业市场方向和创新供给内容。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人为本,以生产经营者的需要为基础,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体系模式;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把技术推广落实到实处,杜绝咨询服务和先进技术的脱节;再次将政府的直接推广向国家宏观调控倾斜,以市场经济为导航,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最后加强农民知识化,从而促进生产高效化,带动经济的社会化,使得农机技术推广更积极、主动的适应时展需要,进一步带动农村企业经济的增长。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范文第5篇

由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特点可知,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发展过程是是由点到线在到面,因此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公路经济网络模式,要统一规划,更要关注细节,关注每个点,每条线。

(一)合理规划高速公路建设的时间和空间

由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特点可知,高速公路周边经济区受高速公路建设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调节,而且其高速公路经济辐射效能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建设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时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合理规划,有选择有重点的对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网络进行合理规划。另外,高速公路周边经济的发展受到高速公路建设节点的时间和次序直接影响,因此从统筹合理布局出发,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节点设置优先选择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高速公路交汇点和出入口。

(二)建立关注细节、关注全程的理念

众所周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因此要想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必须在整体的规划下,关注细节,做好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全过程建设。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可知,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市场需求的存在会吸引各行业的企业聚集此地,并逐渐发展成规模大小不一、职能各异的产业园区。伴随着高速公路经济网络的发展,各产业类型的经济点在时间和空间上会被有效的联通,并形成关系交织复杂的公路经济网络结构。随着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点的增多,随着经济点储蓄经济能量的增多,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经济辐射作用显著被提高。另外,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由于经济点和经济要素较少,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一个涵盖广泛的经济网络空间。由此可见中国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建设是一个周期长且关系复杂的过程。因此要想建设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必须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树立长久的、关注细节、关注建设全程的里面,杜绝操作过急、肤浅建设的行为。

(三)加强聚合性

建设之所以要加强聚合性建设主要是为了避免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点的重复建设,以使得高速公路经济建设有更多的优势资源,以使得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的经济收益更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促进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向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发展,需要在对区域经济整体规划、全方位考虑经济优势的前提下,将高速公路沿线区域具有相似特征的资源进行聚合,突出和强化具有优势的经济要素。

(四)协调发展

由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公路沿线经济网络不会同时开展,可知高速公路经济网络建设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基于该特征,建设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时首先要遵守该经济发展规律,在建设进程中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对具有相对优势的经济产业有优先发展。以一部分产业一部分经济区域有限发展进而带动其他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路进行协调发展,从而最终使中国高速公路经济网络模式建设成为有重点、有优势的协调发展的整体产业。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