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品质产品 市场 创新 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074-01
一、高品质产品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水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现在正向多元化刚想发展,而高品质产品市场,正是这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所谓高品质产品,即产品的高质量要求。而在我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许多行业与企业中甚至排在了利润、设计、营销之后。以尽可能高的频率将产品(试用品)投入市场,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在后续升级版本的产品中予以改进,已经成为很多成功企业的熟练操作模式。一些企业会认为说,极低的价格出售,极新的创意设计,怎么可能有很高的质量。这就必然使一些用户会问,谁还关心质量?这就是高质量产品市场所面临的困境。
质量究竟对一个产品来说意味着什么?美国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詹姆斯L.亚当斯说过,无论是近年来致力于重整制造业的美国,还是致力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中国,都必须审视质量的重要性,改变更快,更大,更便宜的消费品等商品从制造到销售再到消费的链条,让产品更具品质,唯有此才能保证不降低美国消费者生活质量、继续满足和提高中国消费者的体验需要的前提下,避免世界能源和环境崩溃。
二、高品质产品的市场调查以及分析
市场调查是调查研究数据支持的重要方法,对于高质量产品的调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市场调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按选择调查对象来划分,有全面普查、重点调查、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等;第二类是根据调查对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来划分,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在这众多调查方法中,根据现有能力和实际情况,同时为了调查结果更具普遍性,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随机抽样法和访问法。
针对被调查人群的作息时间不同,我们选择了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与访问。分别是晨练时间的公园,早高峰时间的车站,晚间的市场,及周末的商场。根据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将被调查人群分为四组。分别是30岁以下年龄段;30―45岁年龄段;45―60年龄段;及60岁以上年龄段。根据调查结果统计,30岁以下年龄段,有29%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优先选择高质量产品;有54%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高质量产品与低价位产品的性价比;也有17%的人会选择价位低的产品。在30―45岁年龄段,有41%的人会优先考虑购买高质量产品,33%的人会在二者之间徘徊,而26%的人会选择购买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在45―60年龄段,有22%的人会选择购买高质量产品,53%的人会在对比之后再做选择,而25%的人会选择价位低廉的商品;在60岁以上年龄段,有18%的人选择购买高质量产品,39%的人会犹豫购买哪种,43%的人则表示会选择价位最低的。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品质商品不是没有市场,要想扩大高品质商品的市场,产品需要在性能、成本和价格等要素之间作出平衡。要让产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便利,追求尽可能高的适合度,要追求工艺的精良化。高品质产品应在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基础上带给其情绪上的愉悦,更要确定产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出类拔萃的高品质产品,才能让高品质产品彻底走入社会生活,才能进一步扩大高品质产品的市场。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已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到了产品质量的竞争,大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各种有代表性的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相继成立,为提高中国产品的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品质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现代化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给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了同步推进的机会,并且我国已经跨越了经济起飞的基础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竞争格局仍是将品牌,品质和渠道,我国的高品质产品必须要加速品牌的成长与壮大。
目前,我国高品质产品将有五大发展趋势。一、对用户体验和产品人性化的关注。二、注重高品质产品的创新以及专利的申请,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规范。三、是强调对产品细节的关注,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从细节反应消费品味,反应对产品内涵的理解。四、企业更注重品质与品牌,而不是利润。真正好品牌的内涵便是品质、耐用、持续性发展的结晶;品质才是企业的生命。
四、是环保节能与安全。
从目前趋势看,高品质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企业要不断增强自主创造力、高端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生产高质量产品,成为深受世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和品牌,提高中国高质量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转变。
在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全球化流动,国际分工细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拥有统一市场规则的“世界经济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已经或正在形成,其行为标准将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入该经济领域的潜在规则。会计作为国际经济交流的公共语言、资本流动的媒介具有普遍适用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的热点问题,差异化的会计准则会造成国际投资者对财务报表信息理解上的系统性偏差,过分强调“本国特色”有可能被国际资本市场拒之门外,多套不同会计游戏规则并存局面将慢慢减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简称IFRS)是一个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体系。IFRS基金会卽973年成立以后,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主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在清晰阐述原则基础上,制定一套髙质量的、可理解的、可强制执行实施的且全球认可的财务报告准则。就整个社会而言,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髙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随着IFRS基金会影响力和IFRS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会计标准的趋同步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主动选择IFRS。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包括欧盟各成员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在内的11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推出了与IFRS趋同的路线图。
然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着不同国家会计文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多样性,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并不会导致实践上的协调与趋同,不同的道德判断也阻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不同国家所提供的会计公共服务设施机构,会计专业地位的不同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的不同也会阻碍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的推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怎样将IFRS打造成“黄金准则”,这些已经成为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建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离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
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行为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博弈结果。高质量会计准则建立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适应各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些因素也成为阻挠高质量会计准则全面实施的原因。
1.融合各国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会计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Cohen(1992)认为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可接受行为的不一致性;Patel(2002)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提出了由不一致性的可接受行为引起的文化影响限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任何会计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基于特定环境的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运行体系所决定,文化或价值观念
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影响到会计5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人类如果忽略文化软实力间的和谐々:补,就将为文化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付出臣大代价。虽然会汁国际化就是一种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协调和分配全球会计资源的最佳r.ft之--,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有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传统等因素是导致高质蛾会计标准难以施行的成本。然而,世界b存在多种文化意识,虽然形式各异,但仍然存在猗协同性,这种普世、共性的价值趋向,是适用T-全人类的价值观,可以来自西方,也可以来自东方。
2. 协调各国经济利益
在会计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利益关系集闭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发展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会计准则之争已演变为资本之争、经济利益之争。这种“经济后果'利益争夺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_会在会计标准制定费用、会计人员培训费用、政府管制难度加大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因此,各国均尽可能对国际会计协调施加影响,以缩小会计标准变迁的幅度。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程度是变革准则制定模式适当与否的关键。
3.平衡各国政治地位
根据寻租理论,打造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一个政治过程,有关利益集团可能阻扰和破坏会计改革,以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各国都愿意把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聚集到本国之中,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r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r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Sd的问题。有人认为,缺乏政府之间的合作,趋同和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意图,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因此,各国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讨价还价,最终的IFRS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IASB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
4. 兼顾各国法律制度
会计准则具有准法律性质,是调节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会计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冃标的实现。高质量会计标准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会计规范的全球统一化。我们认为,高质最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宥间接的影响,会计标准本身的围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闸的障碍,使会计标准高质量的问题具有法律的强制性。IASB必须在各国财务报表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将各国公切财务报告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使各国得以受益。
5. 拥有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机构
髙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怍的过程。我们认为,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IFRS提供了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尤为重要。会计准则的“国际性”或“全球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支持和配合。
三、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需要中国元橐
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正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重新解读、运用、升华。在“统一”过程中,国际会计界将更加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IFRS成为“最好中的最好”。我们认为,在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增加中国元素。
1.中国元素的内涵与影响
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实际影响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元素博大精深。什么是中国元素?我们认为,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凝结着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沉淀,都属于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状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即包容多种文化共同存在:中国元素的功能具有强大的平衡、协调能力,追求的是和,通过和达到统一(合),儒家的“大同”学说,追求的就是世界大同冲国元素的内容不仅包含有传统因子,更广泛容纳了现代先进和科学成分。在文化这个问题上,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所谓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中国从公元前221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从20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国”时代。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对全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在新世纪的国际话语平台上,中国重塑了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进人“文化中国形象”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进而将文化中国的命运和整个世界的最新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高质量会计准则需要埔添中国元素
文化冲突、经济后果、政治寻租是影响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形成的阻碍,平衡、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推动髙质量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中国元素的内涵不仅仅是中庸、包容,更重要的是创新,如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理念、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元素的外延不仅仅适用中国,而应该为人类、为世界共享,中国应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元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髙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宗旨是为了“公众利益”,儒家“大同”思想的根本就是“天下为公”。中国会计发展路径并不没有否定中国元素,相反,把中国元素当作一种开放性的全球优势来吸纳融合。IASB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主体合并,并在关联方等准则的修订中吸收了中国的意见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IASB寻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先进、自觉的中国文化已成为国际会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影响元素,IFRS可以影响我们,我们也可以影响IFRS。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会计实体,IFRS基金会及IASB不可能忽视一个经济大国的呼声,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会计文化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IFRS的“国际性”水平。
3.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会计
国际社会中的会计文化演化,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过程。准则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准则,最终达到“公认”的境界。髙质量会计准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该过程的实现是各国会计标准互动的结果,而不是单方向的接纳。文化冲突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一对新范式。作为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世袭便具有国际化的属性,中国会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中国会计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的速度和程度,远远出乎世界的意料。DavidTweedie认为,中国内地参照国际趋同原则制定的会计准则,其效果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当。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时,当代中国会计人必须在人类文化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前进的中国元素力量,能够在参与世界知识体系建构中持续推出新的会计文化。陈毓圭(2005)认为应认识国际协调与国际趋同的根本区别,认为中国应成为国际趋同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实践者,而不是旁观者,不应刻意强调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应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领跑者。中国应该釆取各项有效措施,除了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配合和促进外,还要将最具“特色”中国元素融入高质量会计准则建设当中,传播中国会计文化的精髓,用优秀的文化影响高质量IFRS的形成和发展。在会计全球化的理论播撒和旅行中,中国不应该成为饥不择食的拿来者和纳受者,而是有选择地继续拿来的同时,主动在会计理论交流和会计国际化互动中进行“文化输出”,形成双向的“理论旅行”。
在本项目模块中,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在保持和增进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使外来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口号,而且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向传统的旅游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发出挑战的一场生态革命。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会三者间的利益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开篇序言中也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有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也积极向这一主题靠拢。1995年4月,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它领域的发展相协调,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在此宏观背景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形成了两方面的理论:发展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发展中心论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发展的一条途径;而生态中心论认为,人类发展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目标优先于经济利益目标。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理解,强化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3.可持续旅游内涵特征
(1)公平性
旅游公平发展包括旅游发展的当代人公平,世代间公平和旅游资源分配使用的公平。当代人公平是指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带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消除贫困,减缓两极分化现象;世代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求的同时,不能减低后代人满足旅游需要的能力,保证不破坏后代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公平使用资源是指各国享有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受其他国家干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指出“各国拥有按着本国人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的,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此外,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公平使用资源思想还渗透着分管共享的思想,全球的自然美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可供全球共同享受,并通过旅游方式取得共享的机会。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头管好旅游资源,为世界人民提供享受机会。
(2)持续性
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应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使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因为旅游业发展对不可更新旅游资源的消耗是绝对的,且随着旅游开发利用的程度增强而生命周期呈缩短趋势,为了使后代人公平享用这些资源,必须对旅游的发展提出速度和规模的界限,这正是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任何发展思想明显的区别所在,反对为谋取短期利益掠夺式开发旅游资源。
(3)共同性
由于各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它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精神则是共同遵从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既尊重所有各方的特色与利益,又要在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方面采取国际统一行动,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反对狭隘的政治观、区域发展观和缺乏共同性的民族观,它更接近于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各国的旅游
业都能按“共同性原则”发展,那么,人类的旅游事业能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可持续旅游的目标,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已经达成五点共识,即:
(l)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理解;
(2)在发展中维持公平
(3)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本书编者认为可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实现以下目标:
(1)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使人的行为规范和实践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保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减缓不可更新资源的衰竭速度,提高增长的质量,避免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问题。
(3)旅游以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基础,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改善和提高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防止因贫困而对旅游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悲剧发生。
(4)改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吸引更多的游人。
关键词:全民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教育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24-02
引言
近年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国内市场大肆泛滥的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于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毒奶粉”、“毒大米”等产品的频现,到国际市场中国造产品引发的一系列“质量门”事件,使中国产品遭遇空前信用危机,均暴露出我们产品质量存在的隐患。还有一个更值得普遍关注的现象,在国内市场,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中,除去中国本土的一些企业,其中不乏知名企业,还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跨国公司也赫然榜上有名。在指责监管不力、法律缺位等诸多声音背后,笔者认为造成现今现状的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全民质量意识。正是全民质量意识不高,对许多产品、事件采取了得过且过的态度,才造就了今日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质量事件频发的现象。
公司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一般从三个层次分析其所处的环境,经过论证后作出最后的决策。其中的一个层次是研究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分别从政治、法律、人文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角度剖析。对于社会文化,跨国公司重点关注的项目中,就涉及到社会对质量的态度,对环境的关注度等。作为公司而言,以最小的社会责任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始终是其追求的目标。中国消费者长期传递给商家,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温和、谦逊、友好和忍耐的形象,这就使经营者对中国消费者产生误区,认为中国消费者对质量所持的态度是“过得去”型,只要不伤及人命,不涉及财产损失,产品小有瑕疵,中国的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不太会去维护,损害了其利益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效应。笔者仍清晰的记得,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引发之后,肯德基仍是食客爆满,雀巢奶粉被查碘超标后,其他产品销售仍旺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内知名企业在利润驱使下,以牺牲产品质量,损害“上帝”为代价,获取短期的高额利润;跨国公司在华销售产品采取国内国外双重标准,当产品被查出质量问题时,有的企业辩解为“适应中国市场特点做出的调整”。
一、全民质量意识提升的意义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市场特点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调整?”答案中应包含这一条“全民质量意识不高,可以实施差别待遇。”当我们的法律体系尚需时日加以健全完善,当我们的监管体系尚不能从容应对处理众多的质量问题时,全社会的质量监管成为解决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有效途径之一,全社会质量意识的普遍提升,成为减少和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利器。
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时,其制造的产品质量极为低劣,当时的“东洋货”被世人视为“低劣产品”的代称。但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确立了质量兴国和教育立国的战略方针。先是从美国请来戴明博士等质量管理专家讲学,向美国虚心学习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技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质量人才,又把质量培训与教育贯穿于质量管理始终。到20世纪60年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日本,创造性地发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先后提出了“品质圈”、“TQC”、“CWQC”和“全社会质量管理”等新理论和新方法,还培养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质量人才。不到半个世纪,日本的汽车、钢铁、家电等一大批产品,质量超过欧美国家,位居世界前列,日本也一跃而起,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究其原因,对产品质量的执著追求功不可没。这种执著,不仅仅是来源于企业自身,而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塑造了今日日本产品高质量的国际形象,成就了日本经济强国的地位。
与日本类似的,还有诸如以色列、亚洲“四小龙”等国家。中国现在已然是制造大国,但想成为世界的制造强国,质量问题则是我们必须正视和克服的。综观各国经济发展历史,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已进入到质量型经济发展阶段。数量型经济与质量型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发展以数量增加为主还是以质量提高为主。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一种具有内在规律性的普遍趋势,它是由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国际贸易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演变特点所决定的。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质量问题将取代数量问题而上升到首位。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如果这个时期不能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有效增长,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不利于中国向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迈进。
二、全民质量意识提升的途径
质量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质量仅认为是企业的本职工作,政府的职责所在。质量,也不是单靠某个部门、某个企业或某项技术就能做好的。只有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和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共同关注,全面提升质量意识,我们的质量,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是生活质量,才可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质量意识实际是指人们对质量问题的主观认识。很多时候,对于质量问题和质量意识,我们大都认为这是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当我们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去指责的是生产厂商和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企业对质量的忽视和对金钱超乎一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质量意识由消费者、企业、政府的质量意识所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消费者要求企业能够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向政府要求保护合法的权益;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并且要求政府保护合法的权益;政府在对企业监督、检查并给予奖励的同时,必须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三个基本成分的质量意识存在着互相关联、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事实上是形成了社会质量意识链,这个链的正常运转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与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在这个链条中,每一个成分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扮演着这三个角色中的某一个,并非一成不变。在这个链条中,消费者的质量意识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尽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高质量的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但对于产品质量知识,相对而言是匮乏和贫瘠的,对于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是淡薄的。
加强质量培训与教育工作是解决质量意识的途径之一。通常,质量培训与教育工作包括三个层次与三个方面的内容:三个层次是高、中、低(即普及型)。三个方面是学历教育、专题培训和全民质量意识教育。一般来说,高、中级质量专业技术教育,质量博士、硕士、学士和大中专学历教育应由高、中等院校承担,专题培训班和普及型质量技术教育可由行业、地区以及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协会培训机构承担;而低层次的质量培训与教育,即全民质量意识教育则必须由各级政府支持和倡导,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介等来共同承担,受众则是全社会所有人员,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从原材料供应商到产品生产者,从产品经销商到产品消费者,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老人还是小孩等。我们国家目前质量培训与教育的现状则是高、中层次匮乏,低层次缺乏;学历教育刚刚起步,专题培训有限开展,而全面质量意识教育则有待开展。作为与质量培训与教育低层次相对应的全面质量意识,在中国尚未形成普遍共识。社会质量意识链上消费者质量意识薄弱,企业为获取短期利益,缺乏自主提高质量的意识,政府质量意识不到位,即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即相应的产品质量责任的法律制度尚待建立和健全。应该说,全民质量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高层次质量培训与教育的发展,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的开展也缺乏相应的动力和压力。
因此,树立全民质量意识,开展全民质量意识培训与教育,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有利于减少和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无小事,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自己。
参考文献:
2015年,中国全面进入新常态。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社会责任角度来把握这个大逻辑,或许有助于我们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从社会责任的本质角度认识新常态。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追求可持续性的发展,这种发展既要做到在当代人中间的利益诉求期望的满足和平衡,还要寻求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满足和平衡,是既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总体上的协调发展,还要尽可能地兼顾绝大多数社会个体的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因而,这种经济发展是比过去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更高的要求。不是简单发展速度从高速降到中高速,也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率的提升,还要涉及到经济发展真正地有利于人民生活品质的普遍提升,更能均衡地惠及大多数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从社会责任的承担角度适应新常态。这种更可持续的经济新常态,实际上要求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或是其它相关机构组织,都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来。一是要在依法治国纲领下,履行好每个机构的必尽责任,也即是承担起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不能靠钻法律法规的空子,靠影响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二是要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和尊重有关的社会风俗习惯,履行好应尽责任。在本组织机构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促进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立和形成。不唯利是图,尽力做到义利兼顾。三是要主动承担更多的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责任。
从社会责任的管理角度引领新常态。单纯地从承当社会责任角度和思维还只能是适应新常态。要想引领新常态,还要靠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首先要将新常态所要求的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结合组织的利益相关方诉求和期望,形成符合新常态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性目标。第二,要将更多的利益相关方主动纳入到组织的运营和管理范畴。第三,要根据组织运营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的目标,结合不同利益相关方特点和关系,建立相关的机制,使目标相关各方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目标实现的各项行动中来。第四,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制度,完善利益相关方机制,落实经济新常态的更加公平的经济活动要求,使组织的经济活动各方都能各得其所、各享其利。
总之,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更可持续的经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相应社会责任,通过将社会责任系统地融入到组织的经济活动,将可引领经济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