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育改革

语文教育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育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教育改革

语文教育改革范文第1篇

一、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

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就要顺承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3.改变高中语文教育现状的客观要求

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但长期以来注重“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成为注入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枯燥。加之教师的教案设计存在误区,教学模式的老化,另外,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泰山北斗”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老师怕失去自己的威严,另一方面学生也怕老师的呵斥,师生之间存在隔膜。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些种种状况。

二、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几个设想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因此,可以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目的追求上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是把学生智力、创造力开发放在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力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文字学会思考,形素养,体会并内化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学目标改革动向上必将是一种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趋势。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四)教师教案的设计要改变思路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五)建立一种复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学模式追求上的丰富多样化,表现为一种复合开放式的发展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语文教学所需要的。

(六)建立探究互动式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在笔者看来,这样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就是一个师生间探究互动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新课程标准那里,有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动向那就是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变革。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原有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考目标取向、模式单一、封闭式教学以及单向化的教师主导现象必将被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以及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改革所取代,教师教案的设计也将作出很大程度上的调整,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乘着改革的春风,大胆地走出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拥抱历史,去激扬文字,去感悟生活的美,语文的美。愿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来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中生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帼眉.高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李洪森.语文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张建人.语文教育改革.山东教育,2000,9

语文教育改革范文第2篇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树立“人人应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以及培养相关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不要将其当成是升学的必备要求,实施“题海”战术,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不要只是单纯地注意几个学生的成长,忽视其他学生的需求。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素质教育思想非常有必要。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在素质教育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增强其思想道德素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阶段,要通过教学活动以及德育教育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这方面,初中语文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着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的渗透,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三、强化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人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学会协调与他人、集体、社会乃至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感,同时不断健全个人道德素质。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有很多人文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具有责任感的人。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客观判断事物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种方式,在心理活动中是属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智力的核心内容就是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对其思维能力的扩展。思维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创造思维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第一,创造思维能力的分析。其主要就是针对已知的事物以及未知的事物展开深入的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这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素质发展以及思维扩展奠定可靠的基础。创造思维主要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发散思维是一种根据自身具有的知识、经验,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及角度看待事物,进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在看待事物方面,要求学生持有多角度、多方面的手段与途径,不要局限在常规以及常识上,一定要适当地进行知识扩展,寻求不同的知识角度,以更好地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第二,想象思维能力的分析。即一种在知觉材料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要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其是知识进化的动力。”由此说明,想象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对精神世界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资料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语文老师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方法的运用,主要包括扩想、续想、推想等。其中,续想主要指的是通过文章结尾,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一定的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语文教育改革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学是以直接面对经验事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经验事实是人们通过日常交往行动展开的,借助语言沟通的交往行动是经验事实的基本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内在注定无法回避语言学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学虽然极力强调直面经验现实,但这里的现实是非经验的、抽象的,现实中的主观因素被净化了,相应的作为主观因素重要体现的日常语言也被忽视了。

社会学真正的语言学转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问题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视野。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语言不仅展开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带入了社会。语言同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同客观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的过程,因此研究现实世界应当关注语言。活生生的语言在行动之中,同时现实的行动一定是言谈着的行动,解释学的语言学研究同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研究直接统一。因此,研究语言应当面向社会行动,而研究社会行动又必须面对语言。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有其全面展开的现实基础,即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后工业社会来临使问题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由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基于此,从人际关系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团、社团与社团关系中认识人类社会,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共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沟通,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沟通而达到理解、形成共识,当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纷纷把语言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语言学转向把社会学引入了一个交往世界或对话沟通世界,一个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进入生活世界,从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动来理解社会,是转向语言学后各个流派社会学的共同趋向。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此获致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捕获到的是创造着的意义。

由上可见,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所以说,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链: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也表明,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二、语文教育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叶圣陶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语文教育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叶圣陶先生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语用实践中,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不同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

 

2.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以写作为例,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生动的阐述:“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总之,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当然,生活是广阔的,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决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意味着要以人的生活为根基,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构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教育只有注重向学生生活实际的回归,才有可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三、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其效果将令人怀疑。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语文教育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生活的弊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给人以空洞、突兀、生硬之感。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最终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这方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民国时期的三种教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几年前由上海出版界重新影印出版,在教育界以至更大的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刮起了一阵“怀旧风”。民国时期教育家、文学家重视对基本教材尤其是对初级学生课本的编写,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曾说:“国文教得不好,学得不好,学校教育,怎样还说得改进·”这些民国大家愿意在“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样浅白的课文编写中倾注才华,下水磨功夫。如此白话诗般的语言,让长期生活在单调的教科书语言和新爆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人们感到陌生、新奇、优美。

对老课本的怀旧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不满。现行语文教材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民国老课本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其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在传导方法上,注重循循善诱,“搀着学生向前走”。《老师很喜欢我》的原文是:“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对应着“搀”字,现行的教材可用一个“牵”字来概括。“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这种将老师形象定型化的文字,以及其他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金水桥”“大典”“检阅”“神州”“腾飞”等词汇与学生心理脱节太远。

“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一认识链是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认识语言去认识日常生活,进而认识社会,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是否一致不是绝对的。泰州学派的基本理念是“百姓日用即道”。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身边事、家中事、学堂事和经常接触的自然现象,用浅显的方法说明人伦之理、孝亲之道、自然之象,以及人际往来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和知识。这样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才算是处理好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才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这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

语文教育改革范文第4篇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是教育的天然使命。素质教育的提出明确了这一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一致的观点。“从哲学上来讲,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扬弃人的异化,也就是消除由人创造的力量,创造的物质财富反过来支配人、控制人的局面,特别是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的制约的不利局面。”“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员,现代社会的生产者”,除了“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还应该在思想品德,认识能力以及其它精神方面,如个性、才能、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极其丰富的。而语文科由于其天然具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突出功能。“文学及人学”,语文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应该是教育的必经之路,语文具有着比政治、历史、地理、数理化等学科教育有利得多的条件。

然而,回顾中国语文教育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育没有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究其原因,语文教育被严重的功利化倾向扭曲了。在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历史中,德育一直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从孔子的“学以致其道”到古文运动的“文道统一”、“文以载道”,到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我们一直把这种伦理型文化教育高高挂在标杆之上。其文化根源在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自汉代以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反映的血缘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经统治者改造后,成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学校的教科书主要是儒家经典。因此,古代所指的“道”,无非是儒家经典中的思想,是“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其目的是由“道”及“仁”,而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自然是以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压抑人的情感为巨大代价的。现当代社会,语文教育一直强调德育,这固然不错,但德育的不断被强化造成了语文教育完全随纷至墖来的政治运动忽起忽落,丧失了其自身的特点与魅力。

粉碎“”以后,这种偏差得到了一定的纠正,但语文教育仍带有片面功利化倾向,在现行《中学语文教育大纲》中就有如此说明:“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文道统一”的语文教育,对社会有直接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强化,而对人的自身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人的理性情感(责任感、正义感、荣誉感、同心感、阶级感)较为重视,对人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却较少顾及。这样的语文教育,必然忽视个性与情感,忽视人的个体存在特性与价值,忽视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忘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失去了人格与独立。

于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把充满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生动活泼的课文放在冰冷的政治化柜子里、现成的公式化模式中,用僵化的“阶级分析法”来分析有血有肉的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拿现成标签给复杂多变的人物分类;在作文教学中,从命题到立意,政治化倾向严重,造成不敢抒真情、不会写实感的可悲结果,致使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确少创新、欠缺朝气。这样,语文失去了它内在的天然的魅力,本来是活泼妙趣横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学生一项枯燥乏味的劳动,阶级化的文学鉴赏方式使学生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使他们习惯于用简单生硬的方式看待文学甚至周围世界,心灵中美好的情感之花遭到了摧残,这一切阻碍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连被反复强调的“道”,也因学生对僵化模式产生的逆反心里给抵触了)。

语文教育改革范文第5篇

当前,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对于如何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关注度日高,但是就大学语文本身的发展状况而言,大学语文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与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相背离的现象,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不清,过于强调它的工具性特征;第二,对课程的定位不明,出现工具性、人文性、趣味性美育性以及“人文教育”等多种定位;第三,对教材的选用过于多元化,未形成材;第四,多数教师将大学语文定为基础性课程,认为于职业无任何裨益,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关注度不高。由此可见,对大学语文教育予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改革迫在眉睫。

2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意见

2.1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定位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语文水平的增强

由于高职院校大都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把人文和语文结合在一起,突显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以及开拓性特点。而就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来说,应把旧日的语文观念转变为人文语文思想,尤其需突显出语文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同源联系。对于民族文化的积淀来说,语文是整个积淀的基础,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构件。大学语文教育是华夏民族的母语教育,其不仅需对民族文化予以传承而且还需对整个华夏儿女的民族意识与精神予以唤醒与振奋,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破除旧日的纯文学教育理念,坚持把文学与哲学、美学、历史学以及科技等各种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令学生体会到美的内涵,另一方面又使其收获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与动物相较,人类所具备的最独特的文化符号就是语言,而对于整个民族而言,语言不仅是文化载体,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在历史的沉淀中,语言将一个民族所具备的风俗、思想、情感以及经验等都包融在内,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承整个民族的文化,应当将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语文水平的增强。

2.2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需突显人文本位

过去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其核心内容大都为文本讲解,讲究知识本位,这一情况过于强调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而把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人格塑造排除在外,无法完全地把大学语文所具备的育人功能体现出来,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出现文化缺场现象,最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对大学语文的教材予以变革,采用人文本位取代知识本位,使大学语文的教学由传统的死板知识教授转变为鲜活的生命体验,借助大学语文教育,促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认知自我并规划人生,使其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寻得一席之地。

2.3大学语文的教材与教学需注重学科融合

过去用于大学语文的教材通常都注重文选一途,所编内容大都杂乱无章,不具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语文的沿袭,这样的教材结构不仅对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相当不利,而且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应当摒弃传统的学科分离,坚持把知识板块融于一起,比如将社会生活、自然景观、人生情感以及科技艺术等融合于大学语文教材之中,使学科沟通取代学科隔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关注度,促进其自身发展,并使其满足社会所需。

2.4大学语文教育需贴近生活,与时俱进

小学与中学的教育是为了应试所需,往往与现实生活脱离开来,而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尽管不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沿袭,但实质上仍旧能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这一情形势必会造成语文教育的逐步边缘化,最终使大学语文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尴尬。因此,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应当紧跟时代的脉搏,尽可能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情感,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当下的生活所需,而且还有利于其适应将来的生活发展所需。总之,要想使大学语文教育如一泓汩汩流淌的清泉,那么必须具备多彩多姿的生活源头。只有如此,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才是真正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才是真正地与生态教育思想相符。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