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经济前景

社区经济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经济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经济前景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想;生活方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合理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51-01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人们营造的氛围

所谓居住区景观设计,它其实是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外设计的一个分支,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作为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它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它是贴近大众的设计,往往它的出现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时候甚至主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营造理想的生活氛围,理想的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居住区内的住户的心境为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他们辛苦工作一天后能经过一片让身心放松的地带,然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二)以居住区内住户的健康为中心,为住户们提供一个可以再茶余饭后休闲、运动的场地,或许有了这样一个场地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都将会被改变吧?很多住户由于地域的限制放弃了运动的机会,如果能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加入这样的场地,或许会让人们重拾这个习惯吧。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创造理想生活方式的有力工具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们先有了建居住小区的意识,后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引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到这一点,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考究,应该受到我们的广泛重视,现我想就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引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说明设计越来越为我们创造着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经历了“小区绿化—景观—情境社区”三个发展阶段,当今向着以下三个方面发展着:

(一)生态化趋势

随着全球生态观念的普及发展,回归自然成为现展的基本战略,居住区景观开始寻求设计的实用性、休闲性和绿色性,更多地转向生态化发展。

(二)地域化趋势

地域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摆脱过去的克隆模式,个性化发展,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我国住宅地产刚起步阶段,“欧陆风格”盛行,照搬模式生硬。随后一段时间,景观设计模式化,各地的居住区景观无视地域差异盲目拷贝,风格独特鲜明的景观项目屈指可数。现代随着景观行业的专业化、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反思城市特色消失浪潮的兴起,设计结合自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孤立地看待居住区环境,而是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节点,开始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景观来延续地方历史文脉。

(三)人性化趋势

人性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摒弃追求外在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在设计中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需求,创造休闲舒适、交流互动的景观环境。

在住宅地产刚起步的时候,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基本只停留在对绿化率和构图形式的控制上,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细致研究。现代住宅区景观则以创建互动性、交流性强的景观环境为目标,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三、总结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日趋完善,人们购房的目标也越来越健康和明确,住区环境已成为首先考虑要素之一。过去的居住区景观只是见缝插绿,做些简单绿化。如今则盛行主题景观策划,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性和人文性,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与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目标,因此,为了人们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应更加重视用合理的设计思维来为人们创造出理想的生活方式。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设计风格,绿化种植

 

1、 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加快了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渐渐成为形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随着住宅消费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小区的规划还是住宅楼的内外观设计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居住条件的同时对居住环境以及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景观环境可以增进人们视觉的舒适感,满足居民心理及生理对室内外空间的需求,同时对当前的房产消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

2、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构思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是讲究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景观作品。景观设计师们在处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不光是在建筑物外部空间中构筑一种开放性小区居民生活活动的户外环境,更应明确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一切人的活动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1 尊重自然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个组团,它的景观设计之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位置的地段特点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要求,契合城市人文精神风貌又能融合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的特色。

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形”就是最早的对自然和人为环境关系的一种认知。“道法自然”也同样是先人们对我们今天进行景观设计时提出的一种善意的告诫。设计师在通过对住宅区的实地勘测和考察,分析和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从空间、环境、功能的有机结合出发,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小区居住空间景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美、意象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因时因地,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尊重人

以人为本,创造居民能参与其间的景观环境,形成流动交融的景观体系。一个小区除了住宅建筑之外,不只是“景观”那么简单。住宅建筑以外的户外空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它担负着很多功能,如:儿童游戏,居民散步、晨练、健身,邻里交往,改善住宅小气候等。因而景观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参与性,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论文大全,设计风格。所以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住宅小区生态环境景观系统

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真趣,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景观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要立足于合理地建立四大系统,即绿化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系统和户外休闲系统,交通组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型环境系统。

3.1 绿化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 21 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论文大全,设计风格。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区却存在着设计师在进行栽植配置时,一提笔便是色带拼花,处处是剪切出的树篱、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荡荡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连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不出舒适的景观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单调乏味。住宅小区中的植物配置应该提倡尽量保持原有树种,合理地利用本土树种,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引进树种。长期以来。因为欧美的景观环境设计非常注重植物空间的营造,使得我们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在外来设计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只要使用了欧美设计师常用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就是现代景观绿化系统设计的观念,却不知任何设计都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来,很多有良知的设计师提出反对“大树进城”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在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其次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再者提倡参与性和生态性,多种植纵向生长的乔木,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积;最后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论文大全,设计风格。

3.2 景观形象系统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到:“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可意象性的城市面貌无疑表现在城市的景观形象系统中。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住宅小区的景观系统也同样需要具备可意象性。何谓景观形象系统,它涵盖以下三个方面:朴实的自然观,即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避免居住环境在景观设计上一味追求张扬、气派的硬质景观和廉价做作的“艺术”气氛。隐形的广场处理更能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景观空间中,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之怡然,设计无痕。二是艺术导向性,通过对建筑风格和小区地形的把握,使设计后的景观效果风格和小区建筑融为一体,在材料、色彩和景观细部的处理上能达到综合的视觉效果。三是集中和分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进行景观设计,使住宅小区整体形象鲜明但又不失个性。

3.3 户外休闲系统

住宅小区的广场或是其他硬质铺装地面所形成的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系统中称之为户外休闲系统更为合适。论文大全,设计风格。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居民的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论文大全,设计风格。在以往的住宅小区的景观中,户外休闲系统这部分的设计往往追求一种视觉的焦点,以大型广场为主,但是这样的设计除了能在视觉上带来一些气派辉煌的感觉之外却不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使用上的方便。论文大全,设计风格。

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设计师在合理理解了地形后所进行的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该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住宅区中尽可能地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

4 结束语: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区规划;水景设计;误区与解冲方法

1 前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住房消费业已成为现代都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居住区中有关房型、建筑朝向、面积等建筑内环境,与建筑外环境的优劣自然便成为开发商与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于是推出了一系列以绿色、生态、园林、花园等为主题的住宅示范小区。

水是很好的景观构成要素,已逐渐成为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气所在,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特定区域的视觉中心,形成小区的一大亮点,所以倍受人们的推崇。因而,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都乐意布局不同形式的水景,如喷泉、跌水、水幕、溪流、水梯等,甚至于结合小区游泳池一起布局,希望借此对整个小区的景观环境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进而增加小区的卖点。

2 居住区水景设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误区

2.1 忽视对雨水的利用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珍惜水资源对我们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对降落在屋顶、铺装地面、道路上的雨水,任其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白白流走。另一方面,却在城市水景、小区水景的水池中大量注入取自城市给水管网的淡水资源,不但会使运营成本大幅上升,还会对城市其他的用水单位和个人增添更大的用水负担与压力。

2.2 大批量的硬质地面铺装

为营造清澈见底的水景环境,配合铺设地砖的构图要求,开发商常选用大批量的硬质地砖,对水景基底进行硬质化处理。硬质地砖的采用,严重制约了水体的流动性、渗透性以及自净能力,使水景变为大面积、单调的静水水域,变成一池毫无生气的死水(游泳池就是典型的硬质地面铺装)。常言道,流水而不腐,如此大面积、缺乏流动的水域,时间一长,很容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即在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容易繁殖大量的细菌和藻类物质,使水体腐败、变质并且发臭;加上硬质地面对水体渗透性与自净功能的限制,使得水景完全依赖于人工清洗和水源的补充,这项工作强度大、频率高,对水的消耗量也大得惊人,无形中就会加大物管费用,让住户支付这笔昂贵的开销,或因无力支付款项而出现“一年清、二年黄、三年臭”的水体景观。

有时,开发商为了配合水体布局和造型的需要,对水体的驳岸也进行硬质化处理,选用一些观赏性强、造价较高的单一材料( 大理石、花岗石) ,将水体围合,形成一道高耸的“长城”,将游人拒以千里之外,这种人工化的驳岸设计,不但丧失了驳岸原始的美感和柔度,还剥夺、扼杀和阻断了人们亲水的本性。

2.3 大量空置的水景设施

伴随水景设计,会附带添置一些奢侈品,如喷泉、雕塑,甚至结合游泳池等一起布置,这些奢侈品的设置往往又离不开水景喷头、灯光照明等一系列点缀设施,由于这些设施运营成本、维修费用高昂,且更换又较频繁,一些开发商为节省成本,减少开支,大多任其荒废、闲置,致使设计优美、造型别致的水体景观,仅展现出大片平静的水域,更有甚者直接暴露一个干涸无水的枯池,和其下排列无数的管网、水景喷头;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使用频率不高,故小区出现空荡荡无水的游泳池。不但未创造出别致、具有人气的景观休闲场所,反而因规划的水域面不支持人的活动,而出现居民的活动范围大为减少的局面。

3 水景设计浅见

3.1 景观水源的处理

既然景观水用水量大、费用高昂,考虑到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和目前对雨水的可开发利用的程度,有必要立即着手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即将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的方法收集储存,再加以利用,最终达到节水的目的。

3.2 水体的净化

为保持小区水景中水的清洁度,需对小区水景的水质提出一定的要求,主要是要确保景观水体的透明度、色度、浊度,及其功能要求( 养鱼、戏水) 等。因为小区水景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周边居民生活、娱乐、以及健康状况,应给予十分重视。

3.2.1 物理净化

3.2.1.1 定期换水

定期换水是保持景观水水质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景,其主要工作原理为稀释作用,即在水池中加入新的水体,降低原有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能发挥出水体原有的生物净化功能。但这种方法耗水量大,加之更换又较频繁,对较大面积的水域而言,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再者,换水也只能对防止水体水质变坏、水体的富营养化起到延缓的功效,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水质的问题、

3.2.1.2 曝气法

曝气法的实质是向水体中补充氧气,以保证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发挥水体中生物的净化功能,达到净化水体的功效。

目前常采用的有自然跌水、机械曝气两种方法:前者充氧效率较低,但无耗能,维护管理简单,缺点是需要解决水源的问题;后者不但充氧效率高,而且选择也较灵活,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仍只能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无法对其起到实质的效果,因而应考虑同其它水处理方法搭配使用,共同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3.2.2 生物净化功能

在水体物理净化的过程中,始终都少不了植物、微生物的参与活动,因而,生物净化在水体的净化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净化,一方面是直接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即可在池边栽种一些植物,阻止泥水进入池中,达到对雨水的初步净化;此外,也可在水中种植一些净化功能强,观赏性能好的水生植物,不但可吸收水体中部分的营养盐、有害成分,降低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达到净化水体的功效,还可以对水体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改善基底,充分发挥基底的净化功能。放弃以往那种硬质基底的做法,构建绿色环保基底,成水体的自净。

图1采用绿色生态的基地底

3.3水环境规划

3.3.1 水环境规划的原则

3.3.1.1 生态性

住区水景的设置,一定要遵循生态化原则,即首先要认清自然提供给我们什么,又能帮助我们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而不破坏大自然的本色。如还原水体的原始状态,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人类都市景观与自然的相辅交融。

3.3.1.2 景观性

水体本身就具有优美的景观性,无色透明的水体可根据天空、周围景色的改变而改变,展现出无穷的色彩;水面可以平静而悄无声息,也可以在风等外力条件下变化异常,静时展现水体柔美、纯净的一面,动时发挥流动的特质;再通过选用与水体景观相匹配的树种,会创造出更好的景观效果。

3.3.1.3 经济性

水景的设置一定要事先考虑其交付使用后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考虑住户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避免只注重视觉的形式美,追求高档次、豪华,与自然背道而行,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量力而行,才不会使规划成为一纸空文,使陈设成为虚设的装饰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只有这样,人们在观赏水景的时候,才能够收到设计者预期的效果。

3.3.1.4 文化性

任何景观的设置,首先要明确景观水景是公众文化、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要尽量使人们在欣赏、放松的同时,真正体会到绿地景观的重要性,进而达到增进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目的。当然水景设计还应避免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和缺乏个性的做法,只有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与地方特色相匹配、突出自身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才能真正提升居住区的品位。

3.3.2 水景与绿化的搭配

无论水景设计的水形如何优美,造型多么独特,始终离不开植物的陪衬与烘托,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植物与水景的结合与搭配。

3.3.2.1 树种

选取植物树种时,参考到气候、土壤、人文环境的差异,和乡土树种生命力强,又较为经济的优势,在植物的配置上一般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忌片面追求异国、异地盛产的名贵树种的做法,这种单纯追求“名、贵、奇、稀”,带来的不仅仅是提高了开发成本、增加了养护难度和外来树种因水土不符、成活率低下,而且造成对资源的浪费;但另一方面,出于丰富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强视觉效果的角度出发,适当选取、补充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引进树种也未尝不可。

树种的选取亦不是越多越好,规划时应根据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良好的四季景观,选用那些乡土性、针对性强的树种,在充分考虑植物生态群落稳定性的前提下,所选树种既要保证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又要能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在绿化种植的设计中,还应注意植物搭配的丰实度和层次感,即指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的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在植物树种一定的情形下,其搭配组合方式的合理性与能否满足居民的需求,并且能在有限的空间上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就需要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各层次配置的搭配和各季节植被的搭配。

3.3.2.2 树形

因为景观水体多以水平视线的观赏为主,为打破这种单一的视觉角度,树木在树形的选取上,应尽量强调选取那些具有垂直方向与有高度感的树木,引导树木的无方向性和外延感,尽可能的将水体的欣赏视点发散到多个方向,突破起初的单一视角,使景点具有更强的观赏效果。

3.3.2.3 树姿

水常给人以柔美、流动的感觉,在水景树木配置时必须要服务于这个特点,因而树木的姿态相当重要,选取一些姿态优美、质感强的树种,如低低垂下的垂柳、棕榈树、蒲葵、椰树等,能在与水体的配合过程中产生相得益彰的感觉。

3.3.3 驳岸及配套设施的布置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或是进入其间,或是在岸边戏水、或是涉足小憩都体现了人们对水体的这种需求。因此,在驳岸设计中应处处考虑人的舒适程度,如线形设计中应以舒缓、随意的自由曲线为宜,突出水体的活泼性和具有生命力的动感;为强调人的参与性,可适当增加人与水体的接触面,采用缓坡渐渐入水、台阶逐级入水的做法,增强其亲水的性能(图2);但考虑到游人近水时的安全问题,驳岸材料宜选用表面防滑的面砖或石材,防止居民因脚底打滑而不慎落水的情形;还有必要在个别水深的池边添设栅栏,设置告示牌并加以提示,尽量将不安全的因素降至最低(图3)。

图2、3台阶绿坡式的驳岸设计、大面积防涝路面的处理

另外,为了使人们在炎炎夏日,能走近水景享受水体带来的清凉感,可结合水体四周,布置一些遮荫树木、凉亭,配置一些辅助设施( 结合树池设计补偿坐凳,休息长廊) ,供人们休息、闲谈、交流之用,既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又可享受到水体的清凉;同时,也为雨天人们能有一个逗留、相互交流的场所,配合水体布置样式别致的风雨长廊,既可为人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又可创造一幅水体独具魅力的风景画面。

4 水景设计的几点思考

4.1 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任何景观设计,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做到为人所想,为人所用。切忌以往那种一味贪大、摆阔,片面追求大面积水域和专供高层观赏而设计的平面构图(几何主义)主义的做法,而忽略了人的参与性和心理的接受程度,因而水域面积的设计一定要适度,应参考人的身体尺度、空间活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

方面的因素。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善解人意,尊重人格,还要求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从生理、心理感受出发,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更自在。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需要,让人身在其中,即有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任何设计要做到十全十美,考虑得万无一失是不大可能的,这就要求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防止盲目追求水景设计的视觉效果,忽略了水景的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等综合效应;即要做到在设计之初,对水景设计项目做一个经济、生态的可行性评估,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设计中还要求小心求证,对未来发展动态进行科学、合理、可行的预测,并为未来的改进工作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设计交付使用后,仍需要加强对项目的修改工作,处理好交付使用后的一些具体安排。因而,设计从生态环保,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尽量多的采用自然、生态的手法,避免过多采用一次性、永久性的施工措施,增加今后修改工作的难度,达到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

德州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位于冀鲁2省交界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德州的房地产市场近10年间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建住宅小区越来越多,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1 园林景观设计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作用

德州房地产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居住区建设也从单纯的“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发展,楼盘的品质在逐步提高。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得到重视,人们不再只关注房屋质量、生活便利等因素,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的重视。良好的景观环境甚至对人们购买房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开发商则起到了提升楼盘档次、提高楼盘价格的重要因素。

2 德州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2.1 缺乏认知,前提投资少

个别开发商对园林景观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没体会到景观环境对整个楼盘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位置好,房屋质量好就行,绿化如何无关紧要,导致绿化面积较少、投资不足。且设计施工多由本地中小型绿化企业进行,此类中小型企业平时主要以施工为主,设计水平参差不齐,设计缺乏亮点,植物搭配不合理。加之开发商预算有限,往往是以线条简单的楼间绿地和楼边绿地为主,绿篱镶边,花池中央栽些乔灌木,再放上几套健身器材,一眼望去,看不到什么绿量,种植效果不佳、单调刻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景观设计水平和设计理念的局限;另一方面是开发商对景观环境设计的不重视,资金投入较少,不愿意在园林景观方面做较大投入,而施工企业为追求利润,造成苗木规格过小、种植密度不够,很难形成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效果。此类小区业主入住后,如若物业管理不善,往往会绿地变菜地、空地,整个小区环境会愈来愈糟。

2.2 贪大求变,未能因地制宜

2.2.1 盲目引进种植南方树种。一些开发商考察过程中觉得南方的一些树种绿化效果特别好,于是大面积的引进种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者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不能形成预期的景观效果,还造成了极大浪费。由于德州土壤是盐碱地,多处水质也不佳,即便很多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苗木在德州也很难成活,很难形成设计预期的效果。

2.2.2 过分追求所谓异域风情。所谓西班牙风情、英伦风情、地中海风情……实际上都是营销公司做出一些卖点,作为宣传噱头。一般来说,异域风情小区园林景观能否名副其实,关键要看如何建设,建设得好就是“服水土”,建设得不好就是“不服水土”。客观上讲,德州市只有很少的几个楼盘的园林景观建设体现出了异域风情特色,大多数楼盘所谓的异域风情园林景观建设有名无实,无非是在小区内建了几个简单的外国风格或内容的景观,比如,人物雕塑、亭台、树木等,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异域风情文化内涵和品位。有的几乎什么都没有,完全是在玩文字游戏,炒作概念。无非是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楼盘多贴点金,多创造一些卖点。

2.3 大量采用水景设计

德州这样的北方干旱缺水城市,湖泊河流很少,很多开发商认为水景能提升整个小区的档次,为营造出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在整个居住区内建造了大量的人工水景,给后期养护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物业管理不到位,后期维修费用庞大,造成大部分水景设施闲置,干涸见底,秋冬季大量落叶成为垃圾,毫无美感可言。

3 德州地区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社区经济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景观设计;居住区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前拔地而起的众多居住区中,景观设计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无障碍设计,是很多景观设计师十分关注的课题。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各类人群均可无障碍的使用居住区内的各种功能设施和享受良好的景观效果,才能增强景观设计对于居民的实际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安排和组织全体居民的生活与休息,建设无障碍环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景观的无障碍设计的概念

狭义:

无障碍设计作为一种呼唤人道主义的全新的设计理念,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1.2 广义: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是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还要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2.居住区环境景观中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2.1居住区景观中无障碍设计是社会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目标

居住区环境景观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构筑物、景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居民游赏憩息的公共设施。在景观设计的进程中,居住区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残疾人是社会特殊困难的群体,这个群体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求充分参与日常居住区活动,能够获得与正常人一样平等的权利。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4月,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占人口总数的6.34%[1]。由此可见,要充分考虑住区残疾人的生活需求,景观的无障碍设计需要确保残疾人等弱势人群行动的自由,使其能平等参与住区生活,回归社会主流。因此,居住区景观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类型居民的需要,关爱弱势人群,构建平等、友爱的和谐社会氛围,创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居住环境,是我们景观设计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2.2 老年人对居住区环境景观无障碍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适应能力下降,体力减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导致了阅读、细节辨别障碍;在心理上,渴望回到自然却又无法自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居住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道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又势必会对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为了消除老年人的不良感受,满足他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应该营造一些与自然景观亲密接触的交往空间配套设施的设置,做到交往方面的无障碍,塑造合理的社会交流空间和自然交流空间。

3.当前景观设计师在居住区环境景观无障碍设计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3.1交通系统的无障碍性

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出行方便和安全,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及幼儿的出行方便和安全。因此,要求居住区的道路既要平坦顺畅无高差,又要避免过境车辆穿越小区或组团路,要求达到小区内外要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和避免往返迂回、保障安全的道路网络。

居住区内部道路多为机动车与行人混行,有些道路未设置人行道,盲道的设置欠缺。残疾人使用居住区内部道路频率很高,而且多为步行。因此,居住区内部道路的盲道设置非常必要,设计应从居住区入口开始,与外部市政道路盲道系统相接,内部则成体系,能够通达各单体建筑出入口和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并与之相连。应该特别注意各路口连接的坡化处理,保证无障碍通行,还应注意场地有高差时的坡化连接,强化台阶和坡道并存的场地设计原则。

3.1.1人行道路坡口:

在人车分行的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行步道与车行道路交叉路口中,需要设计坡型出口,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无障碍道路系统。

3.1.2 台阶与坡道并存:

在休闲场地的景观设计中,如因场地需求设置了台阶等改变场地高差的景观元素时,一定相应的增加合理的无障碍坡道设计。

3.2植物配置的无障碍性

3.2.1公共绿地:

居住区的公共绿地根据不同的规划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其中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

扶手[2]。

3.2.2宅前绿地:

宅前绿地是最基本的活动空间,与经常在家的居民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老年人和学龄前儿童。老年人对宅前绿地、庭园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绿色植物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无障碍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必要的构筑物、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以绿化覆盖。充分利用垂直绿化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丰富住区景观;地形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植物要因地制宜,同时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通行障碍,对老年人和儿童造成伤害。还要选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乡土优良品种,作为住区景观的骨干树种。绿色植物的配置要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互相映衬的关系。适当配置花色鲜艳、季相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注意营造出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洋溢出生命的活力。

3.3铺装设计的无障碍性

居住区内各场地铺装的设计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材质及做法,但地面统一要求平整、不光滑和不积水,以免造成老年人及残疾人通形的不便。光面花岗岩雨天雪后会很滑,易发生危险,建议减少或者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在铺装地面上。较大规格的自然面花岗岩,由于凹凸高差较大,老年人和儿童易被绊倒和摔伤,建议在车行路面做减速带使用,尽量减少在人们活动的场地和人行道使用的几率。

3.4构筑物设计的无障碍性

3.4.1水景

当前很多的居住区内都会设置水景来增强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的重点景观效果并设置亲水平台等设施来满足人们的亲水性。但水景的深度需要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岸边要设置满足安全规范要求高度的护栏,以免出现人身安全意外事故。

3.4.2设施小品

居住区的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如在住区的主要道路适当设置指示牌等,标识出各组团的位置,起到相应的道路引导作用等。

4、结束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无障碍设计势必会成为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的新课题。它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者应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并贯穿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开展对无障碍设计的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无障碍设计的水平,从而打造和谐的无障碍社会。使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病人、幼儿等没有任何不便和障碍,从而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