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育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育;历史分期;发展规律
对于百年语文教育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目前大致有七种观点,其中以王松泉、钱威的《中国语文教学史》阐述的最为详细,即:以文学设科、建国为时间节点,把语文教育史分成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三大时期。这种观点可以看成是对其他六种观点的概括,其注重社会政治等要素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对研究语文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重视不够。基于此,课题组查阅近百年来关于语文基础教育的大量文本及研究材料,以认识论为依据,提出语文教育史由1904年文学设科为起点,1932年颁布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年颁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两个时间节点,把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即:1904年~1932年的语文教育开始时期,1932年~2001年的语文教育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的语文教育发展时期。
课题组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语文课程纲要、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相同)是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对语文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育发展规律一致,则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偏离语文教育发展轨道,则会阻碍语文教育规律的发展。选择语文课程标准的衍变进行研究分析,体现语文教育的发展,是研究语文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视角。
一、语文教育开始时期
语文教育开始时期是指文学设科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语文独立设科,
语文课程的建构才刚刚开始,从当时的法规性文件中,可以了解语文课程的早期发展状况。
课题组认为,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和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是课程标准的雏形,课程内容简单,按照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部分进行表述。其中《奏定学堂章程》各科目教学要义对中国文学的目标作界定,课程内容清楚,课程实施明确,语文课程的名称称做国文。《奏定学堂章程》阐述中国文字、中国文学都应该作为语文学科,这也成为文学设科也就是语文学科独立的佐证。1923年的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国语课程纲要,课程增加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1929年颁布的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把课程内容具体化为作业类别、作业要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增加时间分配、教材大纲两项内容。语文从独立设科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初期发展,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已初见规模,语文成为中小学堂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
二、语文教育探索时期
语文教育探索时期是指1932年至2001年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前。课题组借鉴顾黄初先生在教育史分期小类上的时间节点1932年,选择为语文教育带来变革的2001年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的时间节点来划分这一时期。
顾黄初先生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角度,研究奠定语文教育基础的是1932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但对此的阐述较少。课题组先后查阅了顾黄初先生的《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等文本及当时的教育法规后认为,193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完善了语文课程在内容上的架构。对其后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课程与教学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表二中分析,193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范围比较全面,包括幼稚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四个部分;内容具体,与1929年及以前的语文教育法规文件相比,提出了教学大纲这一重要内容,并规范了以后语文教育的发展走向,一直到2001年新课标施行,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结构框架基本不变,语文学科在教学领域形成了比较成熟、比较完整的体系。
三、语文教育发展时期
语文教育发展时期是指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至今。
2001年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及教学上都有较大改变。201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上看,课程性质表述有补充,阐释语文课程问题基调与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一致。课题组在研究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的基础上,审视2001年课程标准。这种倒推式研究,使得对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更加深入,更有分量。
从表三可以看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核心概念语文、语文课程,以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等重要问题上起到修订完善作用。课题组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语文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语文课程标准施行是体现语文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厘清语文课程标准的衍变,可以清楚地认识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
总之,对语文教育规律的研究,把文学设科后的课程标准完善的1932年与重提课程标准的2001年作为体现语文发展规律的切入点研究的较少,特别是2011年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完善,使2001年之后的语文教育又有新发展,课题组强调对语文教育内在规律的研究,以使得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研究更加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在贤才培养目标的三个要求中,“厚乎德行”作为对学生的第一培养目标,说明墨子很重视道德教育。墨子的教育以“义”为先,“万事莫贵于义”,有了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治理社会和国家。其次要“辩乎言谈”,处在百家争鸣的社会下,墨子的思想和学说要想得到大力宣传,“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使王公大臣和百姓士人接受和采纳墨子的倡议和主张,离不开那些能言善辩的人才。第三,培养的贤才要“博乎道术”,即还要掌握一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做到知行合一,为国家兴利除弊。①
不论是墨子所处的战国纷乱时期还是在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下,墨子提出这样的教育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学习。墨子提出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良之士,这与我们当前语文教育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相一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兼爱”,它也是节葬、节用、非乐、非攻等主张的出发点。②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可以看出墨子把“兼爱”的教育理念放在至高的位置,要是人们能够相亲相爱、爱人如爱己,那么国家可以安定有序;否则,若是“交相恶”的话,国家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
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儒家的“仁爱”是“亲亲有术,尊贤有等”,是以阶级关系为出发点的有差别、分等级的爱,难以摆脱等级制的枷锁,它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墨子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所倡导的“兼爱”则是无差等、不分亲疏的爱,是互惠互利的普遍之爱。墨子的“爱人若爱其身”的教育思想极具理想色彩,是难以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兼爱”的气度是高于“仁爱”的。
墨子“兼爱”的道德教育虽然超越了现实可能性,但这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理想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墨子教育的具体做法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
(一)技能教育 墨子重视技能教育,主张“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的教育观和劳动观。即教育学生要掌握生产或劳动技能,学会自食其力。这样的观点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墨子本人出生工匠,有非常高超的制作技术。《墨子》记载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木制车,能制作翱翔于天空的“木鸢”,训练学生制作日常生活用的器具、守城器械。墨子说:“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的技能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取所长,使个人的智慧和技能得到好的发挥。
除了器械制造外,墨子还在工匠技艺、测量、守城保卫技术等方面教育和训练学生。其中,守城保卫技术,《墨子》就有《备城门》等七篇专门论述守城的器械、战术布置、人员配置、制作弩车等等实用技术。墨子重视科学和实用技术的教育使其在我国古代教育中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二)科技教育 墨子的科技教育活动与其政治理想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与孔子齐名,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反对等级制,反对世袭制,反对当时奴隶主阶级的专横、浪费,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建造一个符合“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理想社会。墨子以农与工肆之人为教育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宣传其政治理想;二是交给学生实用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以便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正是墨子的科技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应用,使得宋国免除了一场战争,也使得“止楚攻宋”的历史事实成为一段佳话。
墨子的科技教育注重实用与实践。墨子学派作为先秦时期的显学,与其他学派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墨子及其门徒除了讲理论,还注重动手操作的科学技术的传授。墨子所进行的科技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士虽有学,行为本焉”,就是说学习科学知识,最根本的是要应用到实践中去,为现实生活服务。与墨子同时期的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重视理智享受,轻视职业培训,重视文雅活动,忽视实际工作。而与墨子同时代的儒家学派,它教育弟子所采用的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尽管孔子主张要从多问、多闻、多见中广博学习,但其所传授知识范围根本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墨子与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孔子相比,它在科技知识教育方面更为务实,更有特色。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墨子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和检验认识可靠性的标准,即“三表”;二是逻辑知识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辩的能力,靠逻辑力量说服别人,宣传本学派的政治主张。③墨子认为,“言必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④。这就是说判断事物真伪有三条标准,一是要向上追根溯源,追溯古代圣王的事情,有历史的根据和前人的经验;二是要向下探究缘由,考察百姓经历的实情;三是要在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的正确与否,即在刑事和政务中运用,看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这“三表”是墨子与论敌展开论辩时经常使用的武器,也是墨子论证问题常用的方法。墨子的“三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它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墨子的“三表法”在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活动中并没有过时,它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言语论辩能力,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借鉴并付诸教学实践。
墨子除了逻辑论证的“三表法”之外,《小取》篇里还提出了逻辑方法的“七式”:或、假、效、辟、侔、援、推。“或也者,不尽也”。“或”,不尽的意思,是相对“尽”而言。“尽”指全体,“或”指部分。也就是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假,今不然也。”“假”,指假设。“尽”相当“盖然判断”;“假”,相当“假言判断”。“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效”,即大前提。对一未知事物经过论证合于大前提的叫“中效”;不合,就叫“不中效”。“辟也者,举它物而以明之也。”辟,同譬,就是打比方,举他物以说明此物。“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侔,即用他辞衬托此辞的比辞法。“比辞而俱行”,就是比较作为前提与结论的判断,并以其相类、相等或相同为根据而进行的逻辑推理。例如“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意思是:白马是马,所以骑白马是骑马。)前提与结论之间的两个判断可视为“相类”(同类)。相类,是推理的根据。“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援,引也。引述对方的论点与自己的论点进行比较,以双方论点属同类为根据,驳斥对方对自己所持论点的否定。“援”,是证明和反驳的方法,而以反驳为主。“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推,相当于归纳推理。予,是推断。以所取者为依据,推断“所不取者”与“所取者”之间的相同,即推。⑤墨子的“七式”给我们提供了各具特色而又严谨合理的论证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进行其政治宣传,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训练。
此外,墨子还提出了“类、故、理”的基本概念和“归纳、演绎、类比”等几种推理形式。墨子的“三表”、“七式”的论证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它的逻辑教育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墨子的宣传主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对后世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议论文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三、强调实践活动、因材施教
(一)实践力行,言行一致。首先,墨子始终强调从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书本知识虽然是应该的,但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才是根本。他注重实践性教学,教育学生不仅要学思并重,而且要多“信身而从事”(《尚同下》),理论联系实际,所谓“士虽有学,为行为本焉”(《修身》)。其次,他主张“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兼爱》)。坚决反对只说不做,并且指出“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信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公孟》)。由此可见,墨子把言行一致,实践力行作为考察其弟子的学习或德行是否符合标准的原则。反观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只注重终结性评价,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不仅与语文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而且也不符合墨子强调实践力行,言行一致的思想。
(二)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墨子在教育学生方面,主张“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服务的。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只有摸清楚学生的特点,才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便顺利而有成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墨子在教学中还注意到学必量力的道理。他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大取》)。意思是说学生水平较高的,可教他学习较深些的知识,学习水平较低些的,可教他学习较浅的知识,教师施教应深浅适度,繁简得当。同时,他还告诫学生“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公孟》)。他反对贪多务多,提倡务本约末,并鼓励学生在务本时发扬集腋成裘的精神,积渐成为“天下器”。墨子的因材实践,量力而行的教育原则和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契合的。
(三)积极主动,不叩亦鸣。与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不同的是,墨子主张“叩则鸣,不叩亦鸣”的教育原则,认为教师担负着传义布道的社会重任,必须发挥强行“上说下教”的精神。墨子认为在施教时要保持积极主动,对学生不必待而发,而应在学生还没有产生学习愿望时就积极引导。这种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引导。
四、结语
总之,墨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孟子曾惊呼:“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墨子独特的教育目标、科技教育、思辨教育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使得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教育史上独树一帜。不论是在当时,还是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他的教育思想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重视科技和技能教育的知识传授,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中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的弊端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思辨教育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许多推理和论证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言行一致等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我们现今的语文教育工作中仍然值得践行和推广。
――――――――
注释:
①潘月洲:《墨子教育思想探究》,《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②孙卓彩:《墨学概要》,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③孙培青:《中国古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关键词】 课程理念;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83-01
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作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1 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
以往的语文教学,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的严谨性而成为一大特点,这同时也难免唯知主义倾向的抬头,极端者甚至使原本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母语课程异化为以复制系统知识为目的的流水型作业。这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将浑然天成的美文,肢解成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这若干大块的“粗粮”,用心良苦地灌输给待哺“精粮”的学生;另一方面脱离语境而孤立和片面地串连语修逻文知识线,使知识难以为学习主体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这种大工业生产式的语文课程,难以适应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这里,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第一是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尤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实质是确认学生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之一,故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第二是人本意识。既然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即如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就广度而言,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就长度而言,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将得到可靠的保证;而就深度而言,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
2 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
由于以往语文课程编制中的既定性、凝固性和闭锁性,教师难免只是消极、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连对教科书的自主选择和重组都可能性很小,更遑论对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自觉广泛的开发和对课程发展的创造性研究。
新课标的引导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其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增删与否,均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简单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其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如是,语文课程才可谓面向生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其三,就课程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不仅是上述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性资源。在语文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基本趋势下,教师要建构崭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即以激发学生超越语文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为课程的价值追求,突破语文知识体系的束缚,发展学生洋溢着灵气和才情的个性化言语能力。
3 应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比较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惟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如是,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将没有可能变为现实。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教学育德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民族祖先,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古代的语文教育自春秋末期起,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前后近3000年,都和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和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革新的内容密切相关。“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文化水准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氛围,力求语文课多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和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也可以是本校学生自创作品,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人,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象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结合实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
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我们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学会关爱他人。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与西方的传统节日相比,中国的节日里更注重亲情和友谊的表达,注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对于家庭稳固、调节身心、舒缓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民族节日和文化对人类的发展同样有着可以借鉴的经验。与西方的传统节日注重热闹、狂欢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节日里更注重亲情和友谊的表达,注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对于家庭稳固、调节身心、舒缓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建中国的节日文化,并将重要的节日列为国定假日,营造节日氛围,提升内涵;在年节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对于年轻一代的“树魂立根”同样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我们理应把它输入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因此,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将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转化为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难解的民族情结,语文教学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追求光明之旅的历史责任。
三、实践探索,提高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我校语文教研组经过近三年的探究,初步形成以下若干途径和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传承传统文化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2.开设《文学导读》指导学生读经典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执笔编撰了《文学导读》,指导学生课余时间来读经典。目前我们在初高中起始年级开设这门课,我们认为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导读包括《诗经》、《论语》、《庄子》、《史记》、《围城》、《子夜》、《雷雨》、《边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我们举办每年一度的语文暨传统文化活动周;举办每学期一次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知识竞赛;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 现代语文教师 教学思想 教学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优良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还必须练好内功,具备决策、管理、处理信息和“教读导学”的能力。
一、学习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思为行之先”。要当好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以为指导,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落实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就必须以“教是为了不需教”为出发点,通过语文教学的“两个服务”,达到“不需教”的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倡的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教学不是给学生敲门砖,而是给学生金钥匙。今天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教给方法和培养习惯正是为了明天学生有能力面对缤纷的世界,获取知识,发挥潜能,创新实践。
语文教师要树立服务的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要为主体服务,教法要为学法引路,要以学定教。为学生服务,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唤醒学生的觉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主人翁精神,扬起奋斗的风帆。
其次,传授知识、指导学法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方法体系,并懂得如何奋斗。
最后,注重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以意志品质为动力,习惯潜能为燃料,推动求知的飞船,飞向知识的蓝天。
二、锻炼宏观把握课标和微观处理教材及资料的能力
根据课程计划要求,从“宏观——微观——再宏观”思考语文教材的整体教学计划,辨析、筛选与教学配套的训练资料,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宏观决策能力。
首先,必须从宏观上思考全套教材的教学进度。那种忽视宏观决策,一二年级盲目追赶教学进度,毕业复习时重炒“夹生饭”的“赶课式”教学计划是很不科学的。科学的阶段教学进度应这样安排:一年级重衔接,学方法,养习惯,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进度教学;二年级练方法、长技能,固习惯,逐渐加速前进,可以超前学完第五册课本的一至两个单元;三年级重归纳,练能力,授完新课后留三五周总复习。
其次,考虑每一册的教学计划。从全册到单元甚至每一课,根据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安排系统科学的教学进度。对形形的资料要有鉴别力,鉴别的尺度就是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教学实际。要根据训练的“量”和“度”科学地选用。
三、培养立足学法指导的教读、导学能力
精心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备课要根据现行教材重能力、重学法的特点备出学法指导的内容。要以学法指导为主备出不同课型的特色:教读课是教师教与学生读的学法指导“示范课”,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课内自读课是教师指导扶持,学生实践学法的“试作课”,应当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课外自读课是教师宏观导向,学生巩固学法、迁移知识,形成能力的“自习课”,应当完全以学生为主自学;报纸杂志和其他读物的阅读是学法的“复习课”,应当培养学生有个性地阅读。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一般都能提高。
四、增强处理信息和指导作业评改的能力
作业、作文是学生迁移知识、训练能力的必要劳动。教师查、批改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而今这种传统单向交流的反馈形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而必须寻求更科学的反馈方式和渠道。鼓励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我反馈;组织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辅查,交流反馈,以反馈的质取代量。
教学生自己评改益处不少。首先,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又可以通过评改的多向交流增加训练的机会。这样既可查漏补缺,又可巩固扩展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技能,从而促进高层次评价鉴赏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其次,免除了教师的无效劳苦,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教改和自修充电。
依据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原理,组织学生评改要做到四落实:
1.思想落实。让学生真正明确这项活动的意义、目的和益处。要以教育家的勇气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明确自己改作业、改作文是当代教学改革的内容,是学法指导的落实。
2.方法落实。要交给学生评改的方法,示范便于操作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熟练、提高。
3.组织落实。组建作文评改小组,制定规章和督促办法;通过激励和制度管理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推动自主评改作文活动不断推进。
4.反馈落实。要形成一套形式多样、快速有效的反馈形式。要让学生树立反馈的意识,将教师抽查和学生主动反馈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反馈质量,让教师能对评改进展的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评改活动健康发展。
五、提高教学管理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上下工夫。课堂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是实践性、活动性很强的学科。组织语文活动的能力,是新形势、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的课程把活动课正式列为语文教学的课程,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十分精确地概括了语文学习课内课外的关系。组织活动、指导活动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新能力。
在“大语文教育”时代,要当好一个语文教师的确很难,因为时代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当你阅尽人间春色,从科学理论的高度探索到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时,就从语文教学的必然王国迈进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当你“横挑竖拣都是法,得心应手效率高”时,就能感到提高学生素质后的欣慰。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现代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灌溉无言,花开有声。我们要共同努力,与时俱进,让现代语文教育春意盎然、春光无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