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第1篇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气象谚语;预测;天气变化;气象知识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037-02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s from Common Weather Proverbs

HUANG Xiu-yan

(Fengsh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engshan Guangxi 547600)

Abstract Weather proverbs are valuable experience of understanding nature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time-tested and tempered, which accumulated in long-term practic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that people live in harmony with. Although people often mention and use weather proverbs in daily life and work, the true meanings are knowed little by peopl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s are simply explained for common and scientific and guiding weather proverbs, so as to help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weather proverbs more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weather proverbs; forecast; weather change;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大自然中,风、云、雨、雾、日、月、星以及动植物等,都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人民群众通过仔细观察它们活动的规律,不断总结和积累,然后用以简明扼要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出来,就有了气象谚语的产生[1]。现通过以下4个方面来简要分析其所蕴含的气象知识。

1 看天识天象

1.1 看云识天象

观察天空来识别天气,是人们最常用的方法。而对霞这一自然现象就有着深刻的感性认识,用霞出现的时间、方位与色彩来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有了一定的效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太阳照射在西边的云彩上经过云彩的散射,使云彩呈深红色,这就是朝霞。它说明西边天空已经有云存在,而早上起云是由于天气系统性原因而成的。未来随着天气系统东移,本地将逐渐转受其影响,天气将转阴雨[2]。相反,晚霞是夕阳斜照在东边天空上的云彩而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西部天空没有云彩,而东边天空的云彩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本地愈来愈远,不会影响本地,天气会晴好。“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今晚火烧云,明天烧死人”、“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 东虹日头西虹雨”等,也是类似的道理[3]。气象谚语中也有很多是关于云与天气的描述,因为云的形状、高低和变化趋势都能直接反映当时当地天气运动的状态,能预示着天气未来的变化。故有“云是天气的招牌”之俗称。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马尾云,吹倒船”、“天上扫帚云,三五天内雨淋淋”。这里所提到的云都是高云,其中钩钩云指的是钩卷云,马尾云、扫帚云指的是毛卷云。这些云常产生于系统入侵前后,常是刮风下雨的天气。预示着好天气的云也有“瓦块云,晒死人”、“天上起了老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今夜斑斑云,明天晒死人”。这些谚语描述的都是透光高积云,它常产生于单一气团内部,在稳定云层下,是好天气的征兆。夏日晴朗的天空,大家所常见又熟知的白云飘飘,即是淡积云和碎积云。关于它们的谚语有“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疙瘩云,晒得欢”、“早上浮云走,晌午晒得欢”等。

还有关于描述云移动方向来预测天气的谚语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等等。

1.2 看太阳、月亮、星星识天象

此外,人们还通过太阳、月亮、星星等的外形变化来预测晴雨天气。“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月色胭脂红,非雨就是风”,这说明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等杂质,而这种情况容易产生阴雨天气。但是,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如系统入侵、热力对流等的影响是不足以形成降水的。因此,日落和月色的“胭脂红”,只能说明未来天气不阴雨的可能性大而已。“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这是晴朗无云的夜间,星光闪烁,往往反映出空气层结相当不稳定,有乱流、湍流存在,预示天气可能会转坏。

1.3 听雷声识天象

雷声也常被人们作为预测天气的依据,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4]。“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指这2个方位起雷暴,来得快,风力大,时间长。谚语中根据打雷的方向来判定雨量的大小有“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等。

2 看风识天气

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气变化趋势,也就是说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的预兆。关于风的谚语,也是不计其数的。“早西暮东风,正是旱天公”、“早西晚东风,晒得海底空”、“晚上起东风,明日太阳红通通”。这些谚语意思是午后到傍晚吹东风,晚上和清晨吹西风,一般都是晴好天气。其实谚语里所说的东风和西风,即在气象学上是指海风和陆风,这种海陆风现象一般产生于单一气团控制下的稳定天气系统里。因此,可以预兆未来天气仍为晴好天气。“昼息不如夜静”意思是白天没有风不如晚上没有风更能说明天气状况稳定少变,未来天气仍旧晴好。这是因为处于稳定高压控制下晴朗天气正常情况是白天风力逐渐增大,晚上风力逐渐减少,甚至无风。晚上从没有风到出现有风,说明有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影响[5]。而白天有风,就有2种可能了:一是日变化造成的;二是天气系统影响。因此,“昼息不如夜静”更能说明天气晴好的可能性大。“南风多雾露,北风多严霜”,雾、露和霜的形成条件除了空气中水汽达到一定的含量外,还要有一定的温度条件。温度在0 ℃以上只能形成雾和露,在0 ℃以下或左右才有可能形成霜。南风带来的空气一般都是较高的温度,相反,北风带来的大都是寒冷的空气。因此,吹南风更容易形成雾和露,吹北风则易形成霜。“狂风暴雨不终朝”、“飓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些谚语主要指狂风狭着暴雨来势猛,但维持的时间不会很长,描述的是夏天常见的热雷雨过程。

3 看物识天象

民间群众还常根据动植物的一些特定变化来预测天气。因为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们的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气变化的规律。“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而暖湿空气通常带来阴雨天气。“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也是类似原因。“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蚊子聚堂前,来日雨盈盈”、“蚯蚓封洞有大雨”、“蜘蛛结网天放晴”。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降低、湿度增大所做出的自然生理反应。人在晴天转雨时,也会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就会有“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的谚语。

4 结语

气象谚语不但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是民间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在看天种地的时挥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它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贴近生活的方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时至今日,科学主导的时代,天气预报已经深入到全国各地农村,但气象谚语仍不失为广大农民看天看地种庄稼和安排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6]。希望通过该文能让更多的人不只是知道它字面上的意思,还能理解其真正蕴含的气象知识,并恰到实处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5 参考文献

[1] 严光华,官秀珠.气象与农谚[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42-243, 258-260.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1-22.

[3] 陈珍.自然密码中的“弦外之音”——漫谈气象谚语[J].内蒙古林业,2009(4):58.

[4] 李晓光,贺敬.谈天说农谚[J].农民致富之友,2011(7):43.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第3篇

云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它变幻多端,在不同的天气下,它的状态并不相同。而这也成为了人们判断之后天气的一种手段。

让我们一起阅读关于云的谚语吧!这里面就清楚的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了。相信在看过之后能够长不少的知识。

1、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

2、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

3、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4、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卷云)

5、云结亲,雨更猛

6、让我们一起阅读关于云的谚语吧!这里面就清楚的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了。相信在看过之后能够长不少的知识。

7、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8、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9、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10、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1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12、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

13、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4、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15、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16、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

17、炮台云,雨淋淋。(堡状高积云)

18、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19、星星眨眼天要变

20、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雨层云)

21、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22、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23、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4、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25、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26、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27、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28、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29、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30、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31、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

32、云下山,地不干。

33、黑猪过河,大雨滂沱。(大块碎雨云)

34、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35、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36、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37、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38、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39、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卷积云)

40、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1、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42、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43、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44、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45、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透光高积云)

46、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

47、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48、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49、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50、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

51、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5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53、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54、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55、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56、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

57、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58、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59、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60、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61、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62、云在东,雨不凶;

63、云绞云,雨淋淋。

64、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65、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66、有雨天边亮, 无雨顶上光

67、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68、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69、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7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71、云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它变幻多端,在不同的天气下,它的状态并不相同。而这也成为了人们判断之后天气的一种手段。

73、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74、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75、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第4篇

风的方向、速度、强度都不尽相同,如何“看”到风,又如何辨别出风的方向和风速?

测风

想测风向,工具非常简单,只需一根小树枝或筷子以及一块轻薄的小手绢或小丝带。将丝带系在树枝上举在空中,就能大致辨别出风的方向。如果没有工具,也可以看看周围有没有烟雾或旗帜,一样能大概判断出风向。

其实对于孩子,不必让他精确地了解东西南北等方位的概念,只要让他能理解风可能是从不同的方向刮来的,就很有趣了。

看风

天气预报中经常会说到“一二级风”、“五六级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没听上天气预报时,你能从看到的景象中判断出风力多大吗?

其实所谓的“几级风”说的就是风力,风力又可以用风的速度来表示。通过眼睛和身体的感受我们同样可以大致判断出风力。

对于孩子,首先让他学会留心观察自然界中有什么变化就是有风了就足够了,比如树叶动了,小草弯腰了,烟囱里的烟不直了等等。然后再慢慢地在各种真实的情景中教给他更多观察和判断风力的办法。

听风

有风的时候,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就可以听见风声。还可以带他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声:山坡上、楼群中、原野上、树林中,即使是同样大的风力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不出门,在家也可以“听风”:控制窗户缝隙的大小,就可以听到不同的风声――缝隙越小,风声越大;把窗户完全拉开,有时候风声却消失了。

延伸和风有关的话题

很多乐器都带有“风”字:手风琴、风笛、管风琴它们和风有关系吗?还有很多词汇也和风有关:风俗、风采、风闻、风趣它们又和风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呢?

放风筝、风车、帆船还有哪些需要借风才能进行的游戏或活动?

很多问题我们自己并不知道答案,也许查也查不到确切的解释,那就让它们留存在大家的心力,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慢慢去探寻这些答案吧!

孩子对云感兴趣后,每天都会抬头看一看云,同时,他就能发现自然界中更多的有趣之处。

赏云

每次看云,云的形状都在改变,没有一朵云是相同的。从每一朵云展开联想,可大大地打开孩子的思路,丰富他的想象力。其实,这也是帮孩子留意身边大自然奇妙之处的契机。一个视野广阔、兴趣广泛的孩子也会有好的性格、自觉学习的能力。

测云

告诉孩子从云的形状、薄厚、颜色就可以大致判断天气。天气非常晴朗时,云肯定很淡,或者显得很高;阴天时,上空被云层压住,甚至都看不到一朵朵的云了,因为它们连成了一大片;积雨云也有特殊的形态,它属于低云族,臃肿庞大,当观察到积云越来越浓,云顶垂直向上发展,原来清晰的边廓开始在某些地方变得模糊、扩展成马鬃状后,就是积雨云形成之时,这样的云常会产生较强的阵性降水,并伴有大风、雷电等现象,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强冰雹,要赶快跑回家或找个地方躲起来。

还可以趁机告诉孩子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尤其是和云有关的谚语,告诉他这都是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在长久地观测天气中积累的非常准的经验,比如“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等等。

问云

云是怎么来的?这大概是你带孩子“发现”云后,他要问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可大可小,大到世界环境的变化,小到只要告诉他“云是大海、河川里的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又在高空遇冷变成小水滴的集合”就行了。

云为什么在“走”?这正是小家伙学会观察之后提出的好问题,这个问题又契合了同时要带他领略的“风”:风力大时,云走得就快;风力小时,云走得就慢。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风,可天上的白云却在慢慢移动,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云为什么有黑有白,水滴没有颜色云为什么是白色……太多的问题了。

延展和云有关的周末

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第5篇

一、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首先是看风向。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健弊帧骄褪怯美垂鄄旆缦虻摹<坠俏闹幸灿辛怂姆降姆缑:东风叫“怠保南风叫“洹保西风叫“夷”,北风叫“寒”。以后逐渐发展,到汉代已有24个风向方位的称谓。唐代科学家李淳风在他的名著《乙巳占》中,绘有一张占风图,列举了24个风向的名称。他指出,这些方位是由八个天干、四个卦名、十二辰(地名)组合而成。“子”指北方,“午”指南方,“卯”指东方,“酉”指西方。还举例说明怎样判定风向:凡风从戌(西北偏西)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辰(东南偏东);风从辛(西偏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乙(东偏南);风从乾(西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巽(东南)。这就是根据风的去向来决定来向。

我国风向器的发明很早,甲骨文中的“健本褪且恢旨虻サ摹笆痉缙鳌保风杆上系鸟羽、布帛、茅草等,用来观察风向。西汉《淮南子》中,已经举出一种叫“健保xiàn)或“”的风向器。它很可能就是殷商时的窖荼涠来的。《淮南子》中说:“街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健痹诜绲淖饔孟拢没有一刻是平静的。说明这种风向器还相当灵敏。

铜凤凰主要安装在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建的建章宫里。当时建章宫东的凤阙上装了两个铜凤凰,在宫南的玉堂和宫北的圆阙上也装了一个铜凤凰。据《三辅黄图》说,铜凤凰的下面有转枢,所以风来的时候,铜凤凰的头会向着风,好像要飞的样子,“向风若翔”很显然这是一种风向器。但是这种风向器后来逐渐演变为装饰,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相风铜乌是一种铜做的、形状像乌鸦那样的风向器。“相风”就是观测风的意思。它装在汉代观测天文气象的灵台上。最初造得比较笨重,据《玉海》说要在千里风来的时候才动。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变得轻巧灵敏一些,使得受小风也能转动。到晋代,出现了相风木乌,使用范围扩大到城墙上、庭院中、舟船车辆上。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曾经描述了这种相风木乌的构造。1971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了一幅群鸟鸟瞰图,在主要建筑的后面有一座钟鼓楼,其上绘有相风铜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相风铜鸟图形,绘于汉灵帝时期,距今1800年。

相风铜鸟、木鸟的缺点是构造复杂、移动不变,所以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就指出:“常住安居,宜用乌候;军旅权设,宜用羽占。”意思是说,相风乌只宜设在固定的地方,在军队中驻地经常变化,更适宜用鸡毛编成的风向器。

鸡毛编成的风向器,是由“健狈⒄苟来的,所用的鸡毛重约五两到八两,编成羽片挂在高杆上,等它被风吹到平飘的状态,再进行观测,这种羽毛风向器就称为“五两”。李白《送崔氏昆弟之金陵》诗:“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说明当时羽毛风向器的使用已很普遍。

我国古代除观测水平各向的风外,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例如,把自上而下吹的风叫做“颓风”,也叫“焚轮风”,自下而上吹的风叫“飙风”,也叫“扶摇风”等,说明对风的观测是细致的。

观测风不单要观测风向,也需要观测风力。在唐代,已经采取地面物体受风影响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来表示风力大小。李淳风在《乙巳占》,当时把风力分为八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折木),八级拔木树和根。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风来清凉,温和,尘埃不起的,叫和风)两个级,可合为十级。

这种利用目力观测风力,并将风力分级的方法,与英国人蒲福所定的蒲氏风级划分风力相近,但李淳风要早到1100年。

二、 云的观测和古云图集

云的观测在预报天气中用处很大。这是因为预报天气的时候,重要的在于判断未来晴雨,而雨是从云中下降的。是不是会下雨?下什么样的雨?都和云的情况有关。

我国古代很重视云的观测。例如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

在《管子・侈靡篇》中提到:“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p已。”意思是说,云块比较平坦,雨不会下得很大。下雨的时候,如果没有供应水分的云伴存,雨下不长,很快雨就会下完。这个结论只有对云有过长期、仔细观测,并提高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高度,才能得出。在《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中,已经把云按形状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许多有关云的天气谚语,作为观测云和预报天气的依据。例如唐代李肇《国史补》中,就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的话。炮车云就是雷雨云,因为云顶呈砧状,很像炮车。唐代黄子发《相雨书》中,有“云若鱼鳞,次日风最大”的话。这是指一种由细鱼鳞状云块组成的云,就是卷积云。宋代孔平仲的《谈苑》中,有这样的天气谚语:“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把云向和晴雨联系起来,是很有意义的。更多的天气谚语存在于民间的口口相传之中,在现代天气预报出现之前,往往是老百姓判断未来天气的主要参考。

为了辨认云,需要云图。目前发现的最早云图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和敦煌所出唐天宝初年的《占云气书》。这两种云图都是为军事需要卜占吉凶而用的。至于文献中的云图,《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泰壹杂子云雨》和《国章观霓云雨》等书很可能附有云图。宋代郑樵《通志略・艺文略》、《宋史・艺文志》、《宋史新编・艺文志》等史籍中有《日月晕珥云气图占》、《天文占云气图》、《云气图》、《占风云气图》等云图。可惜都已经失传,无法考查。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载度占》中的《玉帝亲机云气占候》,里面有51幅云图。道藏本《雨D气候亲机》,里面有云图39幅。王重民《善本书籍经眼录》所录写本《观象玩占》中也有云图配合。此外,还有各种版本或手写本的《白猿经》,都是图文对照的古云图集。如果把明代以来的各种云图集互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大同小异。很可能它们都有一些共同蓝本,这些蓝本应当是明代以前的各种古云图集。这些古云图集,表面上失传了,但是实际上都改用别的书名、补充、修改某些内容而在后世典籍中出现。

三、 湿度观测和仪器

我国是最早发明测湿仪器的国家。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把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侧,以观测挂炭一端天平升降的仪器。《淮南子・天文训》中指出这个仪器的挂炭一端升降的意义说:“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就是说,天气干燥了,炭就轻;天气潮湿了,炭就重。《淮南子・泰族训》还说:“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意思就是,湿气到来的时候,人是看不见的;但是炭已经表显出沉重了。这就说明了这个测湿仪器起到能测量看不见的水汽多少的作用。

宋代有一个叫赞宁的和尚,在他的《物类相感志》中提到,把土炭两件东西,放在天平两边,使它们平衡,然后悬挂在房间里。天将要下雨的时候,炭就会变重,天晴了,炭会变轻。这已经是把测湿仪器作为预报天气晴雨的仪器了。

除了天平式的测湿仪器外,还有利用琴弦感应的湿度的。如东汉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说,“天且雨,……琴弦缓,”琴弦变松,天就要下雨。琴弦变松,是天变潮湿、弦线伸长所造成的。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那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这句话已经明确点出了湿度一方面影响弦线的长度,一方面又联系着天气的晴雨。他还谈道,琴瑟的弦线所产生的音调如果调不好,也预兆有阴雨天气,这也是合乎科学道理的。清康熙年间,西方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曾用小鹿的筋做成一个弦线温度表,以验空气中的燥湿。几年以后,也研制成功了“验燥湿器”,利用弦线随湿度伸缩的原理测量温度。这是毛发湿度计的前身。

四、降水观测和仪器我国古代对雨水观测十分重视。甲骨卜辞中,对雨已经有“大雨”“猛雨”“疾雨”“足雨”“多雨”“毛毛雨”等区别,而且还注意到雨的来向。

雨下的是否及时,以及雨量的分配和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这就迫使我国古代国家对上报雨量的重视。在秦代,我国已经有报雨泽的制度。1975年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秦律十八种》的竹简,其中《田律》里规定,凡下及时的而且有利于谷物抽穗的雨,雨后应书面分别报告有抽穗谷物和未种谷物的受雨田亩数。庄稼生长后,如下了雨,也应报告雨泽多少和受益的田亩数。如有干旱、暴风雨、水潦等灾害,也要报告受灾田亩数。这些报告,就近的县要走得快的人递送,远处的县可由驿站传送,必须在八月底前送到。在东汉,也曾经要求所辖各郡国从立春到立秋整个作物生长期间向中央报告雨泽情况。

东汉以后,历代对降水都很关心。在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曾在《数书九章》卷四中列有四道有关降水的算题,就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秦九韶在序中明确说:农业生产的丰收与否,和雨雪很有关系。主管农业的官员想知道雨雪下降量,但是如果盛雨雪的容器形状不同,容器里积的雨雪量就大有不同。怎样才能客观地从容器的雨雪量计算出有代表性的雨雪量呢?出这四道题目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个难题。因此这四道题最后所问的,都是合平地的雨深或雪厚是多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知道换算为平地的量,才是有代表性的量。

从算题中还可以看出,当时还没有标准雨量器。“天池”是各地为了预防火灾积蓄雨水的容器,这在当时各州郡都有。它正是我国雨量器的前身,因为它本来就是积雨水的。只是由于是用于防止火灾的,所以形状、容积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明太祖和明仁宗时,政府明令全国各州县要上报雨量,当时曾统一颁发雨量器。在朝鲜曾经发现黄铜雨量器,高一尺,广八寸,并且附有标尺。雨量器的花岗石台基上刻有“测雨台”和“乾隆庚寅五月”等字样。这个公元1770年所制的一个雨量器,应当不是最早的雨量器。

明清两代,州县向中央上报雨水情况的制度,一直保持着。因此现在在故宫里还保留明清两代大量的各地上报雨泽的奏折。这是一笔宝贵的古代气象资料。五、古代天气现象理论?古代气象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人的天气现象理论,大多分散在农学、天文、地理甚至军事、医学著作中。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中,提出了水分循环和云雨形成的理论。指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也就是说云是地气上升所形成的,雨是天气下降所形成的。雨虽然是从天下降,但它却来自地气上升所致;云虽然是地气上升而成,却是天气下降的雨所供应的。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也有相似的见解:“雨从地上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

西汉董仲舒在他所著《雨雹对》―文中,认为雨滴是由小云滴受风合并变重下降而成的。(“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他说:“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意识是说,风大,云滴合并得快,下降的雨滴大而比较疏。风小,云滴合并得慢,使下降的雨滴细而比较密。这种观点和现代的暖云降雨理论是符合的。在雪的形成方面,《春秋说题辞》中认为是水汽凝成的。(“盛阴之气,凝滞为雪。”)董仲舒,东汉许慎、刘熙,宋代朱熹,明代王逵等,认为是云滴或雨滴冷冻结成的。明代杨慎认为是霰或米雪形成的。也就是说,我国古代对雪的形成,有“气体形成说”、“液体形成说”和“固体形成说”三类。就现代气象学关于雪的形成理论看,依旧有这三类看法。

相关期刊更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作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