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临床研究数据;检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75-01
一、临床试验的统计学方法
临床试验 是指按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疾病在临床阶段规律的试验。临床试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病人或健康人。
1.选择病人可以作为实验组也可以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选择患某种确诊疾病的患者为观察病例。选择病人除考虑病人本身的特征外,还要考虑疾病的特征,如病情的发展状况,常规治疗方案的疗效情况,病人的生存状况是否存在危险等等方面。
2.选择健康人。一般是作为试验的对照组,考虑的各方面因素与病人相同或相近。由于人的背景因素及个性特征极为复杂,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时,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医德等方面的问题。在选择病人及健康人、选择处理因素时,要非常慎重。试验前应该经过科研小组成员及有关专家的认真讨论,并进行周密设计,以避免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因此,针对人体的临床试验研究与动物试验研究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是每位医学科研工作者应该十分注意的。
3.社区干预试验。是指对社区中的所有人群施加某种处理因素并观察一段较长的时间。其目的是通过干扰某些在人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或施加某种保护性措施,观察处理因素在社区人群中产生的效应或预防效果。典型的社区干预试验的实例之一是在社区人群的饮水中加入氟化物以观察是否能够降低人群的龋齿发生率的试验。由于社区干预试验中涉及人群数量多,人群结构复杂,不易控制处理因素及背景干扰因素,且难以对人群给予处理因素时进行随机化分配,其试验效果及效应的确切性往往不易准确判断或确定。
二、临床试验中数据偏倚分析
让我们从无效假设开始谈起。无效假设就是认为被比较的项目之间无差别。在临床试验中就是两组:一组是应用一种药物的治疗组,另一组是使用对照药物治疗组。的确,统计的常规就是用来判断差异是由偶然性或样本偏差造成的,还是存在真实的差异。事实上,在临床试验中我们非常依赖统计学。我们将要学习偏倚、机会遇、共线性、混杂因素和效应修饰。
偏倚之一就是所谓的选择性偏倚。这是研究者在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时发生的偏倚。他也许会选择具有某些特性的个体分入特定的组,从而预先影响了干预的结果。因此在临床试验中,盲法分组非常重要。另一类偏倚就是所谓的评价偏倚,是指研究者的偏见或预判断改变了试验结果。
安慰剂效应,我们对这个概念都非常熟悉。它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研究对象认为自己正在进行一种活性治疗,那么在他身上就会出现正面效应。认识较少但是与安慰剂效应作用一样的,被称作有害安慰剂效应。它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研究对象认为自己正在服用安慰剂,那么在他身上就会出现负效应。还有一个概念称作停药效应,研究者倾向于排除服用安慰剂的研究对象,认为他们不会像活性药物治疗组一样有效。再次说明了,对研究者而言,对具体研究对象的治疗分组保持盲法非常重要。
记忆或回忆偏倚,通常发生于某一组的研究对象更容易回忆起某些事件,而另一组的研究对象则不然。这可以影响需要收集一定类型资料的研究,和某些设计类型的研究结果。
宣示偏倚,一个试验组的研究对象叙述他们的经历时较其他组更准确。这样就会影响结果,影响试验数据的分析以及试验的解释。
我们已经谈到临床试验中会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偏倚,但是我们别忘记,机会(偶然性)本身就是一种数据分析的“捣蛋鬼”,机会代表了偶然因素导致的结果的可能性,记住P值,而且根据定义,按照常规设定的P值为0.05就表示,你接受有二十分之一的机会由偶然因素导致的结果。我们要使用针对这个问题的统计学方法。记住前面的一个例子,在一个临床试验中就单一干预做的40个不同的分析。很可能由机会造成在这40个分析中可能有2个是有统计学差异但并不符合实际。这两个结果完全是机会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进行多重检验时必须校正。
共线性是指一个观察的因素与暴露有关但是与所观察的疾病无关。例如,在患有肺癌的研究对象的口袋里有火柴,就会假定火柴可以引起肺癌,但事实是火柴点燃了研究对象吸的香烟,而不是点燃了研究对象起居室的壁炉。共线性可以建立一种并非真正的关联,它是由于一件事情与另外一件直接与结果相关的事情有关。
混杂因素就是那些与暴露因素有关但是与结果无关的因素。例如暴露因素是一个化工厂的苯和氯乙烯,哪一个是癌症的危险因素?如果一个研究对象均暴露于二者,则不能区别它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暴露于化工厂的某些物质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效应修饰通常是指两个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结果,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当研究对象口服避孕药和吸烟时它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中任一危险因子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吸烟与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相互作用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同样的,口服雌激素与吸烟相互作用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两因素的协同作用增加一种效应的可能性,但是不能鉴别一个因素对另一个因素的影响。仅仅可以说这两个因素联合作用比单一因素有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我们已经讨论了临床试验中统计学的作用,只是希望帮助大家理解统计学的作用,以及使用好有助于临床试验中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实际上,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使临床试验的结果更真实可信,并有助于我们研究新疗法,或者至少有助于我们理解医学文献中的数据。
参考文献:
很多老师将统计当作数学来教学,同时学生也将统计当作数学来学习,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统计和数学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统计的起源来看,统计是用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是从数据的角度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由于要处理数据,因此用到数学的一些方法。逐渐地,这些用到的数学方法经过一些修改和组合,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教学和学习的各种统计方法。
因此,统计的核心是通过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这些具体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有助于分析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都可以是统计方法,比如在统计学中,有很多对问题进行描述和对比的方法,如图表分析、指数分析等,这些方法都不是数学里面的公式推导,只不过用到了数学里面简单的求和、求商等运算而已。所以,统计的重心不是公式推导,而是解决问题。当然,统计学不是任何问题都会拿过来解决,而是对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一些数学方法进行修改和组合,形成的方法称为统计方法。因此,统计方法在使用时,往往都有前提和局限性。
也正因为如此,统计的方法从来都没有万能的,解决不同问题的统计方法往往都会不一样,在实践中,某些问题往往都有着其特有的一套统计处理方法,这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往往是把一些固定的统计方法再修改和再组合,就形成了解决具体问题的统计方法组合。下图给出了从数学方法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从上面可以看出,统计是以数学为方法的基础,最终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习应用统计,应将“问题”作为核心,我们来教学和学习统计,一定不能脱离实际问题的,要做到这一点,使用问题导入法就成了必然。
二、什么是教学中的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的一般定义是指学习一个理论或方法,从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案例入手,以解决这个问题为目标,导入到所需要学习的理论或方法。具体地,在统计教学中的问题导入法,就是我们在教学某一统计方法之前,要找到一个小的具体的问题,然后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在学生思考的诸多方向中,通过对比这些方向的可行性,找出最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找到的这个方向往往就是我们所要教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结合问题,以这个方向为指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以一些简单的方法为基础,逐步解决问题,直至最终解决整个问题。像这样,以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向为指引,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到的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如果将这些简单的数学方法按先后顺序汇总起来,就汇成了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就是一个具体的统计方法。这种问题导入法的教学,以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形地学习到了统计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统计方法变得灵活,不再死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唯一性,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提出不同的思想和做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
三、如何使用问题导入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现有的许多教材和书籍中,许多作者都不断地尝试着使用问题导入法进行编写教材和教学,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使用各种教材所提供的问题,但在使用很多教材提供的问题时总感觉不好用,教学效果不明显。总结其中的原因,发现现有的教材提供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问题过大、不具体统计的大部分方法都是只能解决小问题或大问题中某个方面的方法,因此,当问题过大、不具体时,会导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也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将学生引导到所要学习的方法中。解决问题过大、不具体的方法常常可以将问题进行分解,将问题分解到可以直接解决的程度。
2、同一章的各个小问题之间缺乏关联性,不能合成一个大问题很多教材在引入问题时,同一章中有很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会感觉到问题之间毫无联系,因此常常会出现一种结果,那就是学生在学到后面方法时,很容易忘了前面的方法是什么,不知道前后的这些方法之间是如何关联起来的,这种缺乏关联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这些方法是相互独立的,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联系到一起,孤立的使用,在具体解决问题时,也就不能很好地、全面地解决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在某一种,给出一个大问题,然后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小问题,这些不同的小问题用到本章的各个具体的统计方法,这些小问题之间往往存在这并列或递进的关系,从而也让学生在学习本章方法时,理解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
3问题的解决方法过于唯一,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几乎没有哪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唯一的,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但很多时候,很多教材的编写总是让学生感觉某个问题只能用某种方法来解决,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们在学习这些方法时,往往会有一种抗拒,这种抗拒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际上,我们可以将提出的问题设计成多种解决方向,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按照不同的解决方向解决问题,比较方法的优缺点和效果,让学生找出最好的那一个,而我们学习的统计方法都是经过前人不断反复使用验证的方法,往往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那一个方法。这种启发性的问题,一方面启发了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知道了统计的方法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是能最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统计学家们仅仅头脑发热就能想出来的方法。
4、学生对所提问题不感兴趣。实际上,任何导入方法的问题如果不好,其根本都是其未结合到学生的兴趣点,不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现在还有很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统计教材所举例子几乎还都是一些类似于“某种医药有无效果”、“某种新的生物结果实的数量与以前有无差异”等方面的例子,仅仅这些问题,如何能吸引到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坚持地学习呢?要让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就要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本人总结了在对经济类管理类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教学的问题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学生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问题或学生应该知道的基本问题,当见到这些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会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问题上。比如说:在教学经济类管理类学生时,如果说到如何选取股票时,他们会感兴趣;在教学会计专业学生时,如果问到某个大企业的经营特点、财务状况时,他们肯定也会感兴趣;如果问到我们农村经济有些什么特点时,学生们肯定也会关注这个问题。以上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多数教材在问题导入法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其中,结合到学生的兴趣点,是我们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点。具体的,如何在实际中做到这几点,本人以统计基础中的一个教学实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四、具体的教学实例
本人结合所教学的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特点,用一个企业的问题来说明我们统计中平均数的计算如何引入和讲述。例:海尔公司成立于1984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创办后的几年里业务不断扩展,企业业务扩展中,通过收购并购一些经营不是很好的企业是一个常见的做法,以下是1995年海尔公司在实际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海尔看准一家成立刚满3年的电器生产企业X,希望对X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对其生产效率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收购X企业。海尔的市场部门收集到X企业自成立之后的这三年的生产业务数据,具体如下:1992年,X企业只生产一种电器A,总成本为10万元,每件A的单位成本为500元/台;1993年,X企业继续生产A电器,A电器的总成本仍为10万元,但A的单位成本降为400元/台;同时,企业扩大生产范围,引进一条生产B电器的生产线,生产B电器的总成本为8万元,单位成本为400元/台;1994年,X企业继续生产A电器和B电器,A电器的总成本为8万元,同时A的单位成本进一步降为200元/台,生产B电器的总成本为6万元,单位成本降为300元/台;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范围,引进一条生产C电器的生产线,生产C电器的总成本为12万元,单位成本为600元/台。
以上案例问题,首先,结合的是一个实际问题———海尔公司的实际问题,而且是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实际的问题,这种问题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希望能了解一些这样大的成功的企业,并对这种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很感兴趣。其次,案例中的问题为“海尔公司希望对X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对其生产效率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收购X企业。”要分析的问题是明确的,重点在于对其生产效率进行计算。
再次,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不唯一的,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一方面可以结合管理学中的知识来解决,也可以结合统计的知识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统计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该问题着重对X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而要评价生产效率,根据给定的数据,我们可以用到产品的单位成本,一般来说,生产的单位成本越低,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大,而要计算单位成本,就可以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此一来,通过一个大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也体现了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最后,具体如何计算平均数,从三年来看,我们可以计算三年的平均总成本,用到算术平均数,然后计算1994年三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用到调和平均数,还可以计算X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业务的平均增长速度,用到几何平均数。如此一来,由同一问题引出了多个统计方法,这些方法之间相互联系而又各有特点,也体现了统计方法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
关键词:叶酸;剂量;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血管;肾功能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n the Target Organ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YU Yong
(Nanhai District Luo Village Hospital,Foshan 528226,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treatment on multiple target organ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Select my hospital 300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 A, C three groups.A group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B group and C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folic aci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Observe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cy, renal function, cardiac events, stroke, etc.. Results The level of Hcy in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renal fun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blood pressu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multiple target organs, But the relative use of 5mg folic acid combin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only to increase the dose of folic acid to protect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arget organs i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Folic acid;Dosage;High blood pressure;Target organ;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Renal function
高血压是我国主要多发性慢性病之一,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并发症有: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不仅致残率高,而且致死率也极高。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版的治疗原则,约有3/4的高血压患者血液中伴有高含量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Hcy是动脉硬化、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补充叶酸能明显降解血浆Hcy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及预防心血管事件有重要意义,但叶酸使用剂量相差很大。本研究拟观察不同剂量叶酸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多个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为叶酸联合降压治疗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300例,其中男性188例,女性112例,年龄平均59.1岁,病程4~12年。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B、C三组各10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分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治疗前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在开始治疗前测量各组患者Hcy,肾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及颈动脉超声。A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降压药首选硝苯地平,联合噻嗪类利尿剂及ACEI,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如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症则进行相应治疗;B组、C组作为研究组,B组在采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5 mg;C组在采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15 mg,1次/d口服,两组患者至少每6个月复查1次Hcy、肾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及颈动脉超声1次。如患者出现肢体定位体征及时完善头颅CT检查。随访3年,观察患者Hcy、肾功能、心脏事件、脑卒中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产生数据应用统计软件IBM SPSS 22.0 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实验组之间比较常用t检验,P
2 结果
2.1治疗前后各组Hcy水平比较 三组治疗前血浆中Hcy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1.46,P>0.05);B组实验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9.70,P
2.2治疗后各组肾功能水平比较 三组治疗前血浆中肌酐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B组实验组治疗后血浆肌酐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7.61,P
2.3治疗后各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三组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A组对照组在3年内共发生脑卒中10例,发生率10%,心脏事件5例,发生率5%;B组实验组在3年内共发生脑卒中3例,发生率3%,心脏事件2例,发生率2%;C组实验组在3年内共发生脑卒中4例,发生率4%,心脏事件1例,发生率1%。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参与氨基酸代谢,特别是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相互转化的重要辅酶之一,并且叶酸及其衍生物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抗氧化作用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2]。美国一项20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少儿时期摄入叶酸过高的人在成年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较低[3]。叶酸摄入不足,使人体hcy代谢受阻,会导致血浆中Hcy含量升高。有研究表明Hcy含量每增加5 umol/L,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就会增加50%[4]。过高的hcy水平具有自身氧化作用,破坏血管内壁细胞,并且通过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诱导细胞凋亡[5-7]。研究表明将近3/4的高血压患者血液中伴有高含量的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加服叶酸能有效降低血浆中Hcy的含量,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改善血管重构,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叶酸片可以降低HCY含量,保护肾功能,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另外该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联合服用小剂量叶酸对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Wang H,Jiang X,Yang F,et al.Schafer AL Hyperhomocysteinemia accelerates atherosclerosis in cystathionine beta - synthase and apolipoprotein E double knock-out mice with and without[J].dietary perturbation,2003,12(1):32.
[2]ANTONIADES C,SHIRODARIA C,LEESON P, et al. MTHFR 677 C > T Polymorphism reveals functional importance for 5-methyltetrahydrofolate ,not homocysteine, in regulation of vascular redox state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uman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2009, 119(18):2507-2515.
[3]XUN P,LIU K,LORIA C M,et al.Folate intake and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mong American young adults:a 20-y follow-up study[J].Am J Clin Nutr,2012,95(5):1023-1030.
[4]李丹,王显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7):1003-1005
[5]赖文利,林雪金,曾道亮,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变化[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660-661.
关键词 设计 制作 自主 合作
我们要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素养这一目标指导通用技术设计教学。不要局限于技术方面,诚然学生关于技术方面的探究能够培养他们的能力,但是那不是根本。如果从学生参与技术活动、技术的管理、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技术的理解等角度来考虑通用技术设计,那我们会发现通用技术设计非常重要,而且设计的目标不在于给学习者讲授了多少的劳动技术,而是转移到学习者学会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技术活动中来,如何使用恰当的技术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技术活动,如果有人还是局限于技术本体上,那这就是一个误区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通用技术“教育”课程,不容质疑。而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技术和素养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关键是从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有没有把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放在中心指导地位上。素养的培养是离不开“技术”介质的。我们不可能把技术素养的培养完全脱离开技术,没有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我们让学生去怎么管理技术、使用技术?特别是当前我国的学生整体普遍动手能力不强,技术技能水平不高。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其实它和教授具体的技能操作本身不冲突,主要看我们如何来组织教学而已,我们要在教授操作的过程中灌输技术素养和创新等观念。而学会如何应用技术和学用技术来做什么也不冲突,为什么我们以前的劳技操作课较为简单、单调,就主要在于我们以前没有充分地贯彻“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思想。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通用技术课程的正确定位,那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极大地发展,他们才能乐意学习,所以有人讲,技术素养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我觉得极端错误,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习将来能够用到的通用技术技能,我们更要学习者在用的过程中来体现、提高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通用技术课具有更高品质的教育,通用技术课应当是具有鲜活、生机勃勃而富有创造力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的亲历情境,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围绕生活实际、学生所熟悉的项目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那么如何因陋就简、有效地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呢?
一、教师当身体力行
因地制宜选择学生活动的载体,在具体的教学中,通用技术的设计制作课往往容易受场地、时间(课时)、空间、设备、资金的限制。所以,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适当替换课本案例。学生活动载体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需要教师克服恐惧和难有作为的消极心理,主动大胆去尝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观察生活、眼光放低,选择简单易行、花钱少的材料,重在学生的全体参与与常态化,重在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技术与设计1》的实践活动选择的是设计制作台灯,我们考虑到安全等问题,最终确定做直流台灯。对于材料的准备,是提前布置学生自备的。但学生反映老式手电筒中用的那种灯泡很难买到,在我亲自去了很多商场和五金店后,发现现在的发光体大多是LED的了。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尝试做LED台灯。带着老师亲自做的第一个LED台灯展示模型走进教室,学生大受鼓舞,活动的进展非常顺利。我对所选案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提前实践,这样,才能有效验证所选学生活动载体是否合适。
二、设计制作课不妨“试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结叫做强化。行为主义代表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连结,脑即人的连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因形成了许多连合”,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通过“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从引起注意的角度看,试误教学能造成新异性,加强了刺激作用,引起有意注意。从学习效果看,试误教学充分暴露错误,在主动参与的正误交锋中,学生能知错、改错、防错,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进行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时,我选取的载体是《纸质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学生得知这个项目主题后,表现得异常兴奋,同时还带点不屑,似乎太简单了。于是,笔者就运用了试误教学法,即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习者在试误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认识真理。教学的一般过程是“设计制作――讲授理论――设计制作”第一课结束时,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明显不那么自信了。而笔者则用这些作品做教具,展开了第二课时的理论探讨,学生对上节课进行了反思,并在理论指导下重新设计。这样,第二次设计制作就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先进行设计制作的尝试,一方面可以应对学生对设计制作的高度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学生碰壁之后更认真、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去探讨相关的理论,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所以,有时候不妨“试误”。
【关键词】教学平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计算机通识教育
【项目基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校级科研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8907065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18-02
信息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适应复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通识教育起源于欧洲,在我国又称为博雅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对提高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以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在整个通识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实现当然离不开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良好的教学平台对于计算机通识教育也可以起到很好支撑作用。好的教学平台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预习课程,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相互沟通,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实现。
1.教学平台的建设途径
教学平台的建设途径大概可以分别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教育软件市场上购买现成的产品,二是请专业的教育软件公司根据学校情况定向进行开发,三是依托学校自身科研实力进行自主开发。
直接在教育软件市场上购买现成教学平台软件产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教育软件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开发教学平台软件产品的公司较多,具有不同功能、价格的教学平台产品数量也比较丰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能满足自身需求的教学平台;其次,教学平台软件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一些比较不错的教学平台在一些高校都有成功的案例,在选择教学平台时调研比较方便;再次,教学平台软件产品一般都是面向大多数高校设计开发的,能够满足高校对于教学平台的基本要求,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讲比较合适;最后,由于是成熟的软件产品,一般经过简单的安装、调试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建设周期较短。购买现成教学平台的主要缺点是很难能够找到完全满足高校自身需求的产品,使用后期想要对产品进行功能扩充也比较麻烦。
聘请专业的教育软件公司进行教学平台建设可以满足学校自身所有的功能需求,专业教育软件公司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教学平台开发经验,建设周期上一般可以保证。由于是定向开发,在费用上要直接购买现成产品要多一些,在教学平台的后期升级以及功能扩充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学校具有一定的研发团队与研发能力,自主开发教学平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自主开发可以保证教学平台在功能上完全满足需要,费用也要比直接购买和定向开发低一些,可以由相关专业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开发,学生从而也获得了难得的软件开发实践经验。由于自主开发在经验上面的欠缺,开发周期可能相对要长一些,但是可以采取模块化开发的方法,先开发出一些基本的模块,满足最基本的教学平台的功能需求,然后边使用、边开发、边改进,克服开发周期较长的缺点。由于是自主开发,后期的维护、升级也要更方便一些。
2.教学平台在授课中的作用
好的教学平台在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教学平台可以为每个课程提供一个课程主页,在课程主页上学生可以了解课程所有相关信息,例如课程介绍、课程要求、课程内容、教学计划、讲义等等。教师在每次授课之前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成预习任务,还可以将预习完成情况主动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调整授课内容。
计算机通识课程一般都有实验环节,实验任务的布置可以通过教学平成,任务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完成,完成每个步骤所需要的背景知识也可以一并提供给学生,根据需要也可以限定每个步骤完成的时间。学生在获取了实验任务之后,就可以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完成,每完成一个步骤之后,学生都可以将结果通过教学平台提交到服务器,教学平台可以将学生提交的结果与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之间进行对比,这样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验步骤的完成度都能有所了解。如果学生超过了步骤限定的时间依然没有提交实验结果,教学平台能向学生和教师发出提醒,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没有完成实验的原因。
总之,通过教学平台,学生能够获取各种教学资源,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能大概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也能够起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教师也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教学平台在考试中的作用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计算机通识课程大都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上机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教学平成。考试的过程与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是教学平台对整个考试过程的控制更为严格。应该严格限定学生登录的时间以及地点,不到考试时间,不允许学生进入考试环境,考试时间结束之后也不能提交考试结果,只有在考场中才能登陆考试环境,在其他位置,例如宿舍则不能进入。考试结束之后,教学平台能够对试卷进行自动备份,防止意外丢失试卷,教师也可以检查有无雷同试卷,判断是否有学生作弊。
教学平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试卷进行自动评分,自动评分的基本原理是将学生提交的结果与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之间进行对比,其难点在于当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并不完全一致时,而是部分正确时如何给分,自动评分算法是自动评分是否合理的关键。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评分算法,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采用多种评分算法对试卷进行评分,如果各个评分算法结果差异不大,则可以用这些结果的均值作为考试成绩,如果评分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大,则可以转为教师人工阅卷。
利用教学平台控制整个考试流程使得考试的组织更加容易,另外采用自动评分之后,教师阅卷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了,这样就可以考虑将课程成绩由一次期末考试决定改为由多次考试决定。为了使考试出题更加规范,应该进行考试题库建设,即试卷可以从题库中自动生成。题库中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数量,能够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同时还应该为题目划分难度等级,设置题目性质等属性,在生成试卷时更容易控制整体难度以及试卷性质。
通过教学平台还可以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效果提供数据依据。
4.教学平台的其他功能
现在一般院校都有教务系统,教学平台可以从教务系统中获取学生的详细信息,学生使用教学平台就省去了注册的麻烦,教师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还可以在教学平台中绑定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如QQ、人人、微信等,这样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教学相关的通知,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开放借口,能够方便的扩充教学平台的功能。
5.结束语
计算机通识教育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良好的教学平台可以使教师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教学本身,提高教师自身的通识教育素养。每个院校都应该建立起符合自身需要的教学平台,教学平台的建设也是利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表现,优秀的教学平台不仅能够满足计算机通识教育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其他课程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敏杰,郝莹.高校通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第26卷第12期。
[2]王云翔、杨焕宇.关于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高校科技,2012年第15期。
[3]郑勇明,彭凤梅,张叶.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1卷第1期。
[4]王茜.计算机通识课程中计算机考试系统的改革与实践,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