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战略

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股新的社会主义绿色运动思潮在西方兴起,它以思想、社会主义与西方生态运动和各种绿色思潮为思想和理论基础,以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为背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将发展问题与生态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生态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日臻成熟。

一、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是以生态为理论和思想基础,结合和社会主义,以生态学和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来建构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其主要思想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和谐平等的统一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提倡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应保持和谐统一。同时,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围绕环境问题的冲突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建立一种人、自然、社会三方和谐平等的关系是保护自然和人类必然的选择。

(2)资本主义同环境保护是不相容的。资本的本质在于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无限扩大和浪费。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必然会带来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浪费,并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只有从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入手,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3)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进行了新的阐述,“绿色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承担起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问题,要克服资本主义片面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缺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绿色社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已成为生态社会主义所承担的重大责任。

(4)知识分子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工人阶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也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不能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首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和生态社会主义的潜在力量。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根本性地区别开来,认为发展在实现经济增长之外,甚至和经济增长相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张经济活动在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其增长方式必须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质的提高,不能效仿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

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发展的思考是以生态问题为基础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与进步应当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考虑可持续发展。它的主要主张在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把发展的问题摆在人尊重自然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主题思想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的关心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主张在社会主义视角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当同步,其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增长是一个“量”的范畴,而发展则是一个“质”的飞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但是单纯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生态社会主义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转变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促进全球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平等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全面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已势在必行。当今世界,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达成了共识。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要遵循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的适度和理性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总之,我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应该重视和关注发展着的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广泛推广,吸取其有价值的思想,做全球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和实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真正实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凌兴珍.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中西方的影响[J].西安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 肖晓春.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金陵科技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4).

[4] 刘晓芳.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M].黑龙江社会 科学,2010(2).

作者简介: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第2篇

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服务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服务业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效率提高和国民产出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经济研究也成为当今世界的前沿性课题,服务的范畴研究也逐步深入。

早在工业革命伊始,斯密[1]就将流通视作生产性的劳动,指出流通对于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2]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它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服务不采取实物形式,但它可以“物化、固定在某个物中”。威廉・配第[3]从课税角度认为服务是创造财富的活动,但对服务如何创造财富的机制未予深究。萨伊[4]从生产的效用性方面进行了分析:“人们所给予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巴师夏[5]从劳动推导出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个人获得一种物品时所节约的劳动,因而最终是源自服务,交换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的交换,而所谓财产就是一束服务,因此一切服务都是生产,一切生产也都是服务,社会就是各类服务的交换。

20世纪后期,希尔[6]提出了一个有广泛影响的定义:“一项服务生产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即生产者的活动会改善其他一些单位的状况。服务生产不是对其商品或本人增加价值,而是对其他某一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服务是人或商品状态的改变,这种状态的改变是由其他经济单位根据事前的协议所带来的活动造成的”。

加德里[7]从资本生产体系的角度对希尔的定义进行修正:“(a)组织A拥有或控制一项技术和人力资本,组织A向经济机构B出售这项权利,机构B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这些资源生产产品C或改善自身效果,服务就会发生;(b)当一个家庭自己花钱雇人照顾其物品或家人时,服务也会发生”。

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系统阐述了服务产品的基本概念[8]。黄少军[9]认为,“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黄维兵[10]认为,“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使另一个经济主体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

二、服务范畴研究的方法论

从经济学角度对服务进行定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性质定义,比如一些学者把具有非实物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的交易品称为服务。另一种定义是通过排他性的方式,或者说是统计定义,就是把不能划入农业和工业的产业部门定义为服务部门。第一种定义在大部分理论分析中还在使用,但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服务的本质特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商品与服务生产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时,就不能解释一些新的经济现象。第二种定义方法,以现有对商品和服务的统计区别为基础,直接研究相关的经济问题,这种定义法的确有容易操作的一面,在实际研究中也运用不少,但这种定义法缺乏逻辑的严谨性,不适合进行理论分析。

两种定义的方法本质上都是以商品作为服务的参照物,并以此作为服务定义的逻辑起点,忽略了服务与商品在价值实现方面的本质不同。帕里内罗(Parrinello)认为[11],给服务下定义的困难在于过程之间的联系(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而不是个体之间的联系,过去对服务定义的研究纠缠于个体之间的联系、纠缠于价值与使用价值关系,而忽略了服务过程之间的联系、价值与价值实现的分析。

为此,本文遵循表象特征剖析、本质特征探寻、基本范畴定义、基本范畴演绎的研究思路,围绕动态性与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对服务的基本范畴进行探讨。

李佳川,刘 见:动态过程与价值实现:服务基本范畴辨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 第26卷第3期三、服务表象特征的辨析

通常认为,服务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无形性、不可分离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无形性。这是将“服务”与“商品”进行机械类比后的显著特征,与商品相比,服务是无形的,它是活动而非一种可以触摸的东西。从空间来说,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能触摸到,因为它采取非实物形式,不作为物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从时间而言,有些服务的实用价值或效果,通常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感觉到服务所带来的利益。由于无形性,服务在被购买之前,无法像有形产品一样被消费者看到、尝到或感觉到,这正是服务与有形产品之间的明显差异。

随着服务形态的不断变化、服务范围的巨大拓展,服务与“物”的结合更加密切,服务逐步走向有形化。如信息产业的软件研发与使用、咨询管理行业的评估资料与技术支持、房产公司的样板房及房价构成说明、酒店的规范化服务条例等,广告业更是通过广告形象的塑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服务提供者正尽可能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可视化,使得服务的质量更好评判,更易于定制化、规范化。服务的有形化过程是服务质量的改善与服务生产的规模化过程。

不可分离性。不可分离性是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通常是同时发生的,研究者认为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有形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而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多是无法分割的。二是指服务的不可储存和非运输性,即服务作为动态的使用价值既不能在时间上贮存下来以备未来使用,也不能在空间上将其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三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交往贯穿服务生产过程始终,服务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交往的基础上。

随着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出现,服务的不可分离性也不再是服务的基本特性,比如数据在网络上的保存与传输,金融业各类衍生产品的出现,期权交易,房产交易等服务行为都已超出了服务不可分离的限定。无论软件的生产、房产的生产、金融产品的生产还是物流服务,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都可以用合约来约束各自的行为,并不存在生产者必须与消费者交往贯穿始终的特殊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可分离性更多体现在人对人的最终消费上。

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服务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是指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转移。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获得所有权后可以任意处置,但服务的交易往往只体现在使用权上。消费者购买服务后不能将此服务再“卖”给第三者,他对他购买的服务,不拥有处置权。“服务”无论是作为社会财富还是作为交易对象,没有“占有权”和与占有相关的其他权利。通常所说的“服务”的转让、处置和收益等权利,实际是因与服务相关的实物产品的使用权所衍生出来的权利。

这个特征的争议首先在于它对“所有权”的定义。对于服务交易中生产要素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并不存在一致的规律。有些服务交易的本身就是生产要素的交易,如土地、资本;有些服务要素表面上所有权无法交易,但从产权细分的角度而言,确有许多可研究的空间。科斯[12]指出,“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这一原理对服务而言同样适用,与商品交易不同,服务产权的界定难度更大,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科斯对电台频率的产权交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与研究。

四、服务本质特征的发掘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服务的表面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但服务始终表现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服务的价值实现也一直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为此,服务的本质特征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服务活动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服务主体的基本特性,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只有在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在多维度、多层面进行互动后,服务的价值才能够实现。服务活动互动并非仅限于服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需求者必须加入到生产过程中。服务的互动性既可以是双方或多方直接接触的,也可以是在空间上分离或时间上实现延展的。新兴的电子服务如电子教学、网上银行等在空间上就是分离的;在时间方面,由于契约方式的不断出新与完善,服务的动态性也具有了更大的弹性。

服务的易变性。服务的易变性是服务实现过程中的基本特性。服务始终处于动态的环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自己作出调整,受需求方、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二是指服务的技术较易扩散,由于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服务的技能、专利比商品更容易扩散。对于我国的服务经济发展而言,一方面我们应规范服务市场行为,为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加快对国外先进服务业的开放与引进,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方面会取得比制造业开放更好的效果。

服务价值决定的被动性。价值被动决定性是服务内容的根本测度方法。由于服务具有自身使用价值和提升经济效率的双重意义,因而,单纯从生产服务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服务只能反映服务作为使用物的价值,对于经济效率提升的反映则完全没有体现。由于服务提供者自身不能决定服务对效率的提升,因而服务价值的决定也必然是被动性的。服务的价值只能体现在需求者的出价上,而需求者的出价基础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可以承受的替代成本。

五、服务的新定义及其意义阐释

依据服务的本质特征,将服务的定义拓展为:服务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之间,通过进行双方或多方活动而实现的过程易,其价值体现在提升或改进服务使用方的效用。“效用”包括“效率”和“作用”两个层面的含义。“作用”(也即使用价值)是服务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效率”是指现代服务多方位深度传播的效应所引致市场范围扩大、生产与交易效率提升。这一定义对服务经济研究而言,具有多重意义:

第一,定义从新的角度反映了服务与商品之间的根本区别,反映了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服务经济时代对交易对象认识的根本变革。商品是工业时代的基本要素,大量的商品生产与交易使得人类实现了从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而服务则意味着人类活动的可交易性的深化,大量的服务交易实现了从制造经济时代向服务经济时代的转变。

第二,定义突破了以往研究将服务定义为某种使用价值或静态效用的束缚。服务不仅仅是所谓的特殊商品,而是经济发展动态过程的效率体现。具体在微观层面,服务体现在交易各方得到的效用提升;在宏观层面,则体现为服务对加密市场网络、提高经济效率的影响。恰如Shelp[13]指出那样,“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bricks),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mortar)”。

第三,定义解决了“服务是否创造价值”这一命题的争论。静态的服务产品观可以勉强回答单纯的服务产品的价值问题。比如纯粹的商业劳动、可供消费的服务劳动。根据本文的定义,服务是双方或多方互动的效用关联,那么,“服务是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就成了一个伪命题,服务作为一种不确定效用,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第四,定义还为服务产品的价格本质认定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服务,生搬硬套去分析它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服务的价格决定机制在于市场对于服务的接受性,也即服务使用方认可的服务所能为其带来的直接使用和效率提升两方面的效能。服务的价格应是在大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由需求者为实现目标的替代成本决定的。

六、结束语

服务活动是服务经济的基本单位,服务的基本范畴研究是服务经济研究的源头,准确理解服务的定义对研究服务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无形性”、“不可分离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等特征的辨析,说明了服务的表象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服务的基本范畴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对服务的“动态性”、“价值决定的被动性”等特征的挖掘,改变过往“服务―商品、服务经济―商品经济”机械类比的研究办法,为服务经济研究从制造经济研究的培育中独立出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服务效用概念的拓展为区分服务的正负效用、从分工角度研究服务经济的网络效能做好了铺垫,使得服务经济的效用研究不再单纯局限于特定服务本身。服务价值决定的被动性则为服务价值规律、服务的定价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服务产品的价格波动分析、政府的公共服务定价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卡尔・马克思. 剩余价值论:第一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威廉・配第. 政治算术[M]. 北京:商务出版社,1960.

[4]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5]弗雷德里克・巴师夏.经济和谐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T Hill.On Goods and Services[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Series, 1977(23).

[7]德劳内. 服务经济思想史[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8]李江帆. 第三产业经济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9]黄少军. 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黄维兵. 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2.

[11]Parrinello, Sergio. The Service Economy Revisited[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4(15).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重大突破;本质特征;问题根本;主线与路线图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01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

从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在20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直在根据实践的拓展和认识的深化寻找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断成熟。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最大亮点,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这将成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与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极大地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更好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础性”作用给人的感觉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种力量在配置资源,那种力量就只能是政府。同时,过去我们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的理解,仿佛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干预经济活动。党的十四大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在表述上虽然有所调整,但那主要是对市场作用在范围和程度上的加强,只是在“量”上的调整,没有质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最本质的问题。“决定性”作用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只能是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通过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实现的。目前我国市场体制中最主要的缺陷,集中表现在政府为主导来配置资源,政府过多而广泛的行政干预、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及国有大企业的行政垄断,压制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过多干预有关,与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有关。

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不占有优势,但是,国有企业在很多重要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保持着政府赋予的行政垄断权力,这使市场失去了充分竞争性质,难于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激励机制的作用。要建设竞争性市场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已经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同样也不行。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资源配置上,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

经济体制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选择改革的突破口、重点。人们对此曾有过很多讨论,有人认为是财税体制,有人认为是金融体制,有人认为是土地制度等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并据此设计各领域的经济体制,那不可能有质的变化和飞跃。我们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并以此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改革的原则和检验尺度。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特征和要求。文章就新经济的持征、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就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论述。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更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先进技术,而不再是由资本规模和劳力数量决定企业竞争的胜负。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损。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有关”。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成企业的公众形象。良好的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就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力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和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范文第5篇

1运营市场化

从国家对公益文化产业发展的改革方针来看,资源投入与服务改善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这两方面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乡村广播电视具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文化性与市场性,为适应未来越来越显著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必须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运行机制上,借鉴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经验,创新体制,面向市场,以大众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化运营。乡村广播电视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必须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公益性与经济型。乡村广播电视是国家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与国家政策性,同时其必须保证足够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支持和良性循环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

2内容多元化

从目前我国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来看,乡村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是“三农”。因此,其服务内容也应该满足“三农”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主。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乡村广播电视节目应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特征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特色,以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满足“三农”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与沿承的根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形态。因此,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构架多元化的乡村广播电视节目,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需求服务。

3乡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路径选择

乡村广播电视业的长效发展是乡村广播电视业服务市场以及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努力创造乡村广播电视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广播电视的发展应体现出三种基本属性,即公益性、经济性与文化性,因此在长效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应突出这三个属性的特色。

3.1公益性发展之路

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基础层级的乡村广播电视组织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是广播电视台的组织属性不明晰,运营混乱,无法准确理清公益性与经济型之间的均衡关系。多数乡村广播电视台的运营资本缺口较大,财政拨款不足,同时市场经营收益有限,导致乡村广播电视台长期处于多困难经营状态,这不利于公益性的发展。因此,从文化产业公益性属性的视角出发,必须对乡村广播电视的组织属性进行界定,要么政府投入来实现公益性发展,要么放权给电视台,改革节目形式,以经济带动公益的模式促进乡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公益之路发展。

3.2市场产业化发展之路

市场产业化石按照目前乡村电视台所属的行政区划分而成立的广播电视台全面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完成广播电视台的整合重组,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整体质量,又减轻了财政负担,一举两得。依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实现广播电视资源与文化产业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农村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乡村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目前较为实际、较为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

3.3公商并存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