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训诂学与语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形训”的解读及其边界
1.形训解读所谓“形训”解读,就是采用训诂学形训的方法,通过字形分析解释字义,突破关键节点,以解读文本的阅读方法。汉语言文字具有广义的象形性,不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与象形有关联,而且形声字的形旁也由象形字演化而来,声旁亦取象形字之音。因而,就形释义是汉语文本解读的一条重要途径。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拜”,人教社语文教学参考书译为“任命”,《常用汉字详解字典》解为“受官”“就任”①。两种解说,言说的主体不同,文本意味自有差别,何者为优呢?我们可以通过形训的解读来寻求答案。“拜”,古文作“。”上面是两只手,下面是“下”的古体字。杨雄说:“拜,从两手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拜,从,从下”,意为双手作揖下拜,表示恭敬的礼节。隶书将“丅”并入右边的“手”下而成“拜”,楷书承隶书,一直沿用至今。意为“打恭作揖下跪叩头”,是古代下级见上级、晚辈见长辈时常规的礼仪,引申为“谒见、拜见”。由于古代授予官职有特定的仪式,官员接受任命的礼节同“拜”,故又引申为“通过某种礼仪授予官职”。联系上文“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此处“拜”应指朝廷通过礼仪授予张衡官职,张衡在仪式上“受官,就任”。可见《常用汉字详解字典》的解读非常准确,而教参直接译为“任命”,忽略了授予官职的具体情境,与原文的旨趣相去甚远。形训,从字形的分析中探究汉字形义的渊源,揭示汉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文本。
2.形训的界限。以字形解字,古来有之,但这种解说,每易流于望形生训,因而,历来要求解说有故训根底。形训适用哪些范围呢?我们以郑樵的《六书略》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训诂学著作来界说。
(1)象形字。郑樵把象形字分为“正生”“侧生”和“兼生”三类②。正生指根据具体物象之形生成的象形字,共“十形”。“侧生”,是以抽象事物之形派生的象形字,有“六象”。“兼生”,字形则兼具物象和声意的双重特征,分“两类”。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正生
①天物之形。如“回”(古“雷”字),后人加“雨”作“”,又作“靁”,简作“雷”。“回”象形,借为回旋之“回”。李白《蜀道难》有“砯崖转石万壑雷”。
②山川之形。如“”(永),字形象纵向的河水源远流长。《诗·周南·汉广》云:“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③井邑之形。如“”(古“郭”字),中间的“回”象城,上下“”,为两亭相对之象。郭落在城外,所以,意为外城。《木兰辞》有“出郭将扶将”。
④草木之形。如“”(才),草木初始之象。“丨”象草形,上画“一”,表示将生枝叶,又下画“一”,表示“地”。形如茎出于地而枝叶未出。从生长规律看,草木之初,实已“枝叶毕寓”,反观人生之初,同样也“万善毕具”,因而古人又把人的能力称为“才”。韩愈《马说》有“才美不外见”。
⑤人物之形。如“”(面),说文:“颜前也,从(首),象人面。”本义指颜的前部,包含目、鼻和目下两颊之间正对人的部分,故又解作“相向”。《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刺”即由此来。
⑥鸟兽之形,如“巢”和“窠”,鸟在树上所筑为巢,在地上所打为窠。言“巢”重在突出高,《诗·召南·鹊巢》有“维鹊有巢”;言“窠”重在强调空。白居易《问鹤》说“鸟鸢争食雀争窠”。
⑦虫鱼之形。如“”(虫),一名“蝮”,周身三寸,头如拇指,字形象其卧状。很多与虫形状相似的动物,都以它为部首,如“虾”“蚕”“蝥”等。
⑧鬼物之形,如“”(鬼),为鬼魅之形。古人认为鬼为人之所归,字形中的“甶”,象鬼头;“厶”,与“公”对,有暗中贼害之意;“儿”,暗示人从儿时起便一步一步地归于鬼。故有“鬼伯”“鬼雄”“鬼物”之说。
⑨器用之形。如“”(主),字形如“灯中火主(炷)”,其形虽微,但能“明照一室”,由此得意,又引申为“君主”“宾主”之“主”。
⑩服饰之形。如“”(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人用衣遮体,故言“依”。“二人”有左有右,有上有下,“覆二人”,言天下之人,无论贵贱(大小、左右),皆受其覆。以此来解读《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则好理解。
侧生
①象貌。如“”(入),象“从上俱下”。《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和不欲出。”陈鼓应先生解为:“亲附他不要太过度,诱导之意不要太显露。”③“入”的解释即由该字的状貌而来。
②象数。如“”(世),三十年。古礼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子,三十年新生一代,称为“一世”。柳宗元《捕蛇者说》云:“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③象位。如“”(左的古字),说文“左手也”,象左位。姜夔《扬州慢》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④象气,如“”(气),云气,象云气之貌。《史记·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句中之“气”,当解为“云气”。
⑤象声,如“”(牟),牛鸣之声。声本无形,不可象,此以牛开口出气之形,象牛鸣之声。柳宗元《牛赋》“牟然而鸣”,不能硬译为“牛鸣而鸣”,就是这个道理。
⑥象属,如“”(巳)地支的第六位,属蛇,字形以“蛇”为象;“”(亥),地支的第十二位,属猪,字形以“豕”(猪)为象。
兼生
①形兼声,如“”(渊的古字),象回水,左右为岸,上下来水,中作回复,因形而得声,所以称“形兼聲”。颜回,字子渊,即取此意。
②形兼意,如“”(龠)象乐器中的竹管,下面的“册”,象编竹,中间三口,象笛孔,上面的“亼”(集),以和众声。形意两兼,所以称“形兼意”。
(2)指事字。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字义的一类字。指事字与象形字、会意字,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段玉裁说:“指事之别于象形者,形谓一物,事晐众物,专博斯分,指事亦得称象形。”④郑樵说:“指事类乎会意。指事,文也;会意,字也。独体为文,合体为字。”⑤可见,它们之间有明确的界限。指事字从本质上说也是象形字,只是不专象一物之形,而象多物之形以明事,字中见形见事。与会意字相比较,会意字是合体字,而指事字为独体。古人对指事字的限定特别严格。郑樵《六书略》仅收170字,分为正生、兼生两类。正生,是纯指事字。兼生包括“事兼声”“事兼形”“事兼意”三种。
①纯指事。如“”(史),上面的“中”,意为中正;下面的“”(又),意为用手持。言史官秉持中正以记事。古代文献中常用的“青史”“信史”“正史”,即为申明此义。
②事兼声。如“”(用),意为“可施行”。字形由“卜”“中”构成,在古代“卜中”则可施行;“用”,又与“卜中”读音相谐。因形指事,因声得意,故称“事兼声”。《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用”,即包含此理。
③事兼形。如“”(申),“申诉、表明”之意。中间的“丨”象“书卷”,“臼”,双手呈上,意为上书申述。以“臼”指事,以“丨”见形。萧统《文选》辑古诗《今日良宴会》:“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申”,即有此意。
④事兼意。如“”(司),主事之意。字形为“后”反,主其事必司其后,由此得意。《扁鹊见蔡桓公》“在骨髓,司命之所属”,以此来解读,则可看出汉语表意的精微。
(3)会意字。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⑥。郑樵、段玉裁都认为,“文”,为象形、指事之用;“字”为会意、形声之作。郑氏更是形象地用“子母说”来解说文、字、声、义之间的关系。他说:“文合而成字。文有子母。母主义,子主声”,“一子一母为形声,两母相合为会意。”⑦郑樵用“正生”“续生”和“三体”来分析会意字,提出一些解读的原则,为我们利用会意字的形训方法来解读文本指明了一条捷径。
①正生。由两个象形符号直接组合生成的会意字。如“”(名),由“”(夕)和“”(口)相合而成。“夕”由“月”减“一”而来,象“月”之半现,意为“暮色”。“口”,象张开的嘴,意为“说话”。“名”的意义由“夕”和“口”的训诂而来,即“暮行,不能相见,以口自名,谓“自命”。《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应解作“自命”。
②续生。由两个象意符号组合生成新意的会意字。这类字的构成要素多具有象意性。如“”(讨),由“”(言)和“”(寸)组合而成。“言”本身就是会意字,上面是“辛”,下面是“口”,辛辣的话从口中出来,意为“责难”。“寸”,也是会意字,上为“手”,下为“一”,原指“寸口”,在手腕外一寸处,中医切脉问诊以此为依凭,后引申为“法度”。《说文》“讨,治也”,即以法度相责。尽管“讨”,后来又进一步引申为“讨伐”,但字义不离其本。诸葛亮《出师表》“托臣以讨贼”,就是以兴复汉室的名誉“讨贼”。
③三体。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象形或象意符号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如“”(寒),由“宀”(房屋)、“人”,“茻”(草荐)、“仌”(冰)构成。房子里住着人,下面有冰,用草荐覆盖在人身上,意为“冷,受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寒”意已在言中。
二、“声训”解读及其边界
1.声训的解读。所谓“声训”解读,就是根据汉语“音近义通”的特点,采用声训的方法,通过语音的联系,训释字义、词义,进而推究文意、解读文本的阅读方法。考察汉语音义之间的关系,凡属有“音同义通”关系的词汇,它们的音义构成中,往往共有一个关键性的音素,这个共有的音素发音原理相同,意义相对固定,形成某种共同的意念,影响词的含意。如“鉤”(ɡōu,铁钩)“笱”(ɡōu,竹笱)“拘”(ɡōu,勾拉)三字都含有“句”(ɡōu,曲折之物),由“句”得声得意。《说文》中,三字同在“句”部,而不在“钅”部、“竹”部、“扌”部。基于汉语的这一音义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声训来疏通词义,解读文本。
《孟子·告子上》:“仁義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段话不好理解,许多注家将“铄”训为“销”,译作“消损,损毁”,于意难通。如果采用声训来解读,则会有意外的惊喜。查《声韵语源字典》,“铄”,在审母;“销”,在心母。⑧章太炎先生《文始叙例》,把审母和心母列为同纽。并注:“诸同纽者为正纽双声。”⑨可见两字可双声互训。查《说文》果然如此。“铄,销金也。”“销,铄金也。”这里把“铄”训作“销”是对的。那么根源在哪里呢?又查《孟子集注》,朱熹注:“‘铄’以火销金之名,自外以至内也。”⑩我们恍然大悟,这里“铄”确实应训作“销”,但词义不是“销毁、减损”,而是“销熔,锻炼”,全句可解为“仁义礼智非自外来锻炼我,我内心本已有之,只是未加思索罢了”,意即多加思索就可以自强不息。这个“销”字用得非常俏皮,含有“一点一点从外改变我”的意思,非声训无以觉解。文字根于言语,言语发乎声音。声音是理解文字的关键。因此,黄侃先生说“惟声训乃真正之训诂”{11}。
2.声训的界限。声训的原理在于音近义通,何为音近,必须有一定的界限,语言学界认同的范围如下。
(1)古代同声母的字。关于古声母,黄侃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古音归为十九纽,中古音归为四十一纽。在训诂学中,同纽的字是可以互训的,所以古代同声母的字可用声训解读。以心母为例,因“销”得声的字可以互通。如:“于水曰消,于雨于雪曰霄(霄雪,著物即消),于木曰梢,于刀曰削,于禾米于物曰稍,于金于货曰销。”
(2)因声旁获义的形声字。如“昏、睧、惛、婚”。戴侗《六书故·六书通辞》训曰:“‘昏’,本为日之昏(黄昏),目之昏犹日之昏也,或加‘心’(惛)与‘目’(睧)焉。嫁娶者必昏时,故因谓昏,或加‘女’(婚)焉。”{13}
(3)古代同韵部的字。王力先生把古韵分为十一类二十九部。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释。如《易传》:“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韵部相近和相邻的字还可以通转和旁转。如《诗·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毛亨注:“空,穷也。”{14}章太炎先生认为:“东、冬旁转,穷字本在冬部,《传》以空为穷;又穷乏、空乏,其义大同。亦语之转也。”{15}
(4)一部分合音字。古音有二音合为一字的现象。郑樵谓:“慢声为二,急则为一。”并举例:“慢声为‘者焉’,急声为‘旃’”;慢声为‘者与’,急声为‘诸’”;“慢声为‘而已’,急声为‘耳’”;“慢声为‘之矣’,急声为‘只’”{16}。常见的还有:“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等。这类字可以通释。
三、“义训”解读及其边界
1.义训的解读。所谓“义训”解读,就是采用训诂学“义训”的方法,从词义的古今、雅俗等维度,从本义、引申和假借等方面来解读文意。形训、声训的目的在于训释词义,所以义训最为直接。
陶潜《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人教版教材注为“每天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查阅故训,这个解释为误读。此句李善《文选注》:“《尔雅》曰:‘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郭璞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17}袁行霈先生引清代学者胡克家《文选考异》证:“趣当作趋……倘作趣,此一节全无附丽矣。五臣良注云‘自成佳趣’,乃作趣也。各本皆以五臣亂善而失著校语。”{18}“趣”在古文中可假借为“趋”,有训诂学依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大雅》:‘左右趣之。’毛曰:‘趣,趋也。’此谓假借趣为趋也。”{19}可见此句中的“趣”,应解作“趋”,意为“路径”。这种解读就是“义训”的解读。
2.义训的界限。“义训”解读,重在通过探究字义的源流嬗变来理解文字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含义,适用于下列范围。
(1)古语与今语。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句中“齐州”指何处?查《尔雅·释言》“齐,中也”。“齐”为古语,“中”为今语,二者语义相通,“齐州”即为“中州”。古语和今语之间可以互训。
(2)通语、凡语与方言。杨雄在《方言》中,引入方言(某一地区的语言)、凡语(天下通行的语言)、通语(在比凡语稍小的范围内通用的语言)的概念。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王逸注:“逍遥、相羊,皆游也。”{20}“逍遥”“相羊”为何是“游”?原来二者皆为楚国方言,通言则为“游”。古代方言可用凡言、通言来训释。
(3)假借字。所谓假借字,本无其字,因有所借,依声托事而为字。假借字在“六书”中最为复杂,训释不易。常有以下类型:①同音借义,如“哉”(开始)借为“才”(音再,草木之初)。《集韵》:“哉,古作才。”②借同音不借义,如“女”(女子)借为“汝”(尔);③协音借义,如“旁”(旁边)借为“傍”(傍晚);④借协音不借义,如“荷”(荷花)借为“荷”(负担);⑤因义借音,如“琢”(琢玉)借为“琢”(雕琢);⑥因借而借,如“难”(艰难)借为“难”(险难);⑦语词之借,如“云”(自下回转而上)借为“雲”(山川之气);⑧五音之借,如“宫”(宫室)借为“宫”(宫声);⑨三诗之借,如“风”(风蟲)借为“风”(国风);⑩十日之借,如“甲”(戈甲)借为(天干之“甲”);{11}十二辰之借,如“子”(儿子),借为“子”(地支之“子”);{12}方言之借,如楚方言把“榖”借为“乳”。
关键词: 古诗词; 熏陶作用;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89-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二)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一)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二)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三)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此,作为本次培训的指导老师,我首先要感谢Xx县
2个报告:
《如何进行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改进建议》
《回忆往昔,思辨现在,憧憬未来——一个骨干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2、小组互动研讨
4次小组研讨
确立小组观摩视角和组内分工
针对《孔子拜师》进行的调查分析及改进建议(3轮)
3次大组研讨
刘国伟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评课活动
交流各自小组的观摩视角
汇报各组针对《孔子拜师》进行课例研究报告
3、岗位实践锻炼
6个小组
上课组(1组)上课组共计5人,其中3人承担第二模块的课堂教学任务;2人承担第三模块沪浙两地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任务。培训前就做好了备课、上课的准备。并在实际课堂教学前作15分钟的说课
课例研究组(4组)课例研究组根据实际学员人数,分成四个小组,分组选取一个观察视角进行课例研究。
材料组(1组)材料组共2人,负责整个“课例研究”培训活动阶段的
这种方法就是课例研究。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六个步骤;课例研究的选题;课例研究需要把握的尺度;课例研究研讨的价值取向等等。
2、尝试了一次研究
我们分四个小组,选取各自的观察视角,对同一堂课进行不同专题的课例研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研究中尝试研究。四个小组的选题分别是:(1)聚焦学段目标,细看目标落实;(2)期待生成的美丽——准确抓住课堂生成点,提高课堂增量;(3)吹尽黄沙“似”见金——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有效性研究;(4)围绕目标,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3、形成了一套经验
通过感性的操作,学员真正体会到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尤其是四个小组的课例研究,分别从4个角度对一堂课进行诊断分析,提出改进建议。这些角度,恰恰就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现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拿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材料组的两位老师,把这些个经验已经汇编成册,取名叫做:春江雁语。这本集子,是我们全体培训班学员智慧的结晶,也希望大家把她带回自己所在的学校,把我们的经验传到Xx的每一所小学,每一个课堂。此外,我们还尝试在新浪网建立的班级的博客:春江领雁。把我们研究的过程挂上了网。以便于更加便捷地传递我们的所有信息。
4、锻炼了一支队伍
我们这期“领雁工程”小学班的老师,他们勤学、善思,会合作。在这次六天的培训中,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忙的重重困难,无论是上课组也好,研究组也好,还是材料组也好,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你们都是最棒的!
5、营造了一种文化
关键词:古诗词朗诵 口语训练 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词朗诵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精华的重要体现方式,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特别是对语文口语训练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古诗词朗诵对口语训练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主体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主观感受。具体包括语言感、语义感、语法感以及语用感等方面,分别是对口头言语、词语内在含义与情感、语法现象以及词语在既定语境中的使用敏感度。感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创造性、情感性、个体差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1]不少现代语言教育家都将语感培养置于较高地位。人们在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时,单纯依赖词语理性含义及相关句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语感。从本质上讲,语感对语言活动质量及效率都具有决定性影响,是语言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词朗诵是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朗诵与语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第一,通过朗诵古诗词,学生可以对古诗词当中的规范语言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脑海中留下系统、条理且连贯的印象,以便大脑做出更加及时且准确的反应,这和语感直觉性特征相一致;第二,古诗词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诗词本身有个更加全面而整体的认识,与语感整体性相一致;第三,学生在古诗词朗诵的同时还会对其中的内涵有所领悟,同时借助某种技巧加以展示,这与语感创造性相一致;[2]最后,在古诗词朗诵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并且融合自身情感展示出来,这就是其情感性的体现。鉴于此,古诗词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项极其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二)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诵读本身要求使用标准普通话,即依据北方话发展起来、严格采用现代白话文著作语法规范,并且具备标准语音及准确语法的言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朗诵要注重声、韵、调以及轻重格式等。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经常指导学生开展古诗词朗诵,有助于养成吐字清晰、音量适宜的良好语言习惯,并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讲话的感染力,养成古诗词朗诵习惯,脑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诗词当中的优美句子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将其灵活转化为口语,进而提升口语表现能力。由此可见,古诗词朗诵是培养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有意识的主体生存在社会当中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追求。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一项基本目标就是培养、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古诗词之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学生在朗诵古诗词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其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古诗词朗诵教学,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并融入传统文化精华的机会,培养学生树立审美观念,提升审美能力。
二、基于古诗词朗诵的口语训练教学策略优化
(一)扭转传统观念,树立正确口语观
正确的思想与观念可以为行为提供准确指引,结合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实际情况,基于古诗词朗诵优化口语训练教学策略,需要从思想观念着手,扭转传统观念,树立正确口语观。
首先,要对初中语文教学口语训练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口语训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照书念字,其中需要融入一定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会其意。从一定意义上讲,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训练的主旨就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语言前提之下,切身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并将其熟练表达出来,口语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探究和创造的过程。[3]
其次,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口语训练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口语训练有助于学生准确使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强化语感,提高交流与交际能力。总之,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是学生语文素养养成的一大关键内容。
(二)引导学生把握认知规律
严格意义上讲,初中语文口语训练也是遵循知、情、意、行规律的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避免口语训练成为纯粹技巧性表演问题的出现,确保口语训练意义的切实实现。
学生要准确把握口语训练对象。口语训练对象主要涉及语音及语义两个层面,其中前者主要从字、词及句的角度切入。[4]开展古诗词朗诵活动,必然涉及到很多现如今不经常使用或者彻底不用的生僻字,还有就是与现代读音不一致的古代汉字,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把握汉字的准确读音。[5]此外,古诗词通常都是有节奏的,在进行古诗词朗读时需要依据句法节奏进行,并且遵循韵与仄的要求,古诗词朗诵具有音韵和谐之美;后者主要是要求在进行古诗词训练与口语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词、句以及段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文本转化为意境,从而进一步强化口语训练效果。
除此之外,在基于古诗词朗诵的初中语文口语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带着真实情感去深入分析并细细体会朗读对象,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内心感受、情感体会表达出来。
(三)设置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活动
基于古诗词朗诵的初中语文口语训练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多种形式且富有趣味性的口语训练活动,具体主要涉及语文课内的口语训练形式及课外口语训练形式两方面内容。
在课内口语训练层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示范作用,既可以是教师本人进行示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名家录音。口语训练的一个常见形式就是角色扮演,通过划分小组、分配角色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这样不但可以创设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练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形式的口语训练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锻炼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实现口语训练的真正目的。
在课外口语训练层面,主要是组织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口语练习。一方面可以丰富口语训练形式,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生人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提升口语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营造良好浓厚的口语训练氛围,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口语练习的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朗诵是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朗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及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依托于古诗词朗诵活动,扭转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口语观,引导学生把握认知规律。设置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活动,对于促进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勇.职业院校古诗词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7).
[2]赵岚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思考与探索――以攀枝花市十五中学诗词教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3(04).
[3]蒯舒.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由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能够使学生与古代大师进行直接对话,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发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高中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书本中的注释又对学生的理解,甚至教师的教学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教材中的注释问题。
一、孤立解释,有注释但不够确切
如必修四《琵琶行》中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课文注释中将“去来”解释为:“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无义。”这样的解释有误。该词与“兄弟”“妻子”等词一样,属于偏义复词,侧重于“去”字。
再如必修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文中没有注释“必”,而许多学生易将其误认为“实在,一定”,但是结合文章内容,该词应解释为“假使,倘若”,可以在《辞海》中找到例证。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强化版本选择意识。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而言,其选择的文言文在对勘、注释和版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版本选择意识,对教材版本进行详细校对,择善本而选,恰当选择版本注释。这样能够对原文进行经常性查对,培养师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当注不注
如必修一《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中没有对“慕”字加以注释,因而许多教材将其解释为“倾慕、爱慕”,但是结合文章上下文可以将该词解释为“悲伤”,这样更加符合文章的感彩。
再如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文章中没有解释“喻”字,而一般参考资料中将其理解为“打比方、比喻”,这种解释存在明显的错误,这是因为该字在先秦时期没有比喻的意思,与“谕”字一样,是指把事情说明白。所以教师要强化科学研究,做到“咀嚼、深究”。
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恢复原生态”的教学态度,做到“咀嚼、深究”,准确把握历史文化背景、古人思想系统和语文系统,尽量对文言文中词与字的原生态加以还原。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语文教育行家、文学专家和古汉语专家等在古汉语方面的成果加以积极借鉴,以保证文言文选文质量。如蒋传和王力等学者以不同文言语料为依据,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方法来系统研究与精密统计文言文常用词,其对古汉语文化现象的认识可以帮助师生准确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训诂学的方法,对训诂、音韵和文字这三个层次的价值加以考订,创通词义的不同研究方法,创新发展汉语训诂学的内容。
三、注释没有与语境结合
如《谏太宗十思疏》文中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一句,注释为:“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民众。”就注释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由于没有结合语境,使多数学生感觉云里雾里而不知其意。在具体的注释中,应该引入上一句的“貌恭而不心服”,将注释完整的表达为:“招致臣民怨恨的大小事情,都是不能做的。”
由此可知,在直接翻译注释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之时,有必要结合语境进行意译的补充,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对单个句子和字词的理解也会更为丰富。教师还要强化阅读与训练,加强师生交流。
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有争议的字词的意义分析及文本蕴含的文化内涵讲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的发展。注重版本的选择和教案的研究,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无法对所有的文言文问题加以概括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加强自学,并通过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和训练发现与课文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比强化自身的文言文学习。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领悟文言文本身的阅读美感和文化内涵,而非仅仅依赖教材注释、参考资料和教师讲解。特别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若经自学仍无法理解,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