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的战略

经济发展的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的战略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0 前言

我国财务开发的相关领域因为起步阶段落后于国际上同类企业的起步时间,所以在发展阶段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然而随着我国现阶段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增长,这些现实情况的存在都要求我国的财务开发公司能够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是我国财务开发公司却存在着种种限制性的因素,甚至部分企业自身存在都存在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连生存问题都十分严重更谈不上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帮助。所以,为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为了帮助我国的财务开发领域取得与国际同类公司相提并论的程度,适时的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多年来一线财务开发控制管理的实践经验,在结合相关财务开发控制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有关于我国财务开发控制管理领域的战略规划的阐述,来为我国财务开发行业的经济发展指出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道路,从而使得财务开发行业能够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走向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1 我国财务开发公司相关经济领域内的现状研究

在我国现阶段的财务开发公司的相关经济领域内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影响着我国的财务开发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要想真正实现我国财务开发公司相关经济领域的建设与战略规划,解决这些存在与我国财务开发公司中的主要限制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来自人才资源上的限制,因为我国的财务开发领域发展起步阶段较晚,所以相关的人才梯队的建设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其次就是与财务开发公司相关的经济领域的理论发展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其应用的现实需要,这一切都导致了我国财务开发公司的经济发展缺乏一个具有战略性的规划。所以,本文将针对我国财务开发企业在经济领域发展缺乏一个战略规划的问题展开相关解决措施的讨论,以求能够帮助相关领域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缺乏相匹配的经济型复合人才

作为整个财务开发公司发展的基石,相关人才的培养对于财务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我国现阶段财务开发公司经济领域的发展打不到相关行业的要求最为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相关人才的极度缺乏,进而制约了相关机构的进一步升级与换代。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产业,企业财务开发公司的发展可以说完全是建立在我国企业快速更新换代基础上得到发展的,而企业财务开发公司的经济发展领域则是一个附属于我国财务开发公司的子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母行业财务开发的发展在现阶段也处在一个并不是十分乐观的阶段,更不用说是我国的经济领域,所以,要想提高我国财务开发领域相关经济方面的战略规划实现,加强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是其中最为应该值得注意的地方。

(2)对于相关国家政策的熟悉程度不够

国家政策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导向型风向标,如果不能够对国家政策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自然无法对相关行业的战略规划做出有针对的现实引导。随着全球一体化晋城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企业对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国外进行对外交流,在这种大的市场先决条件影响下,自然而然的要求与企业息息相关的财务开发控制领域要加强对于外国的了解程度。我国的很多企业因为涉及到对外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国的财务开发控制公司能够提供相对应的财务上的指导,能够帮助其加快提升其在国外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的财务开发公司因为长期以来都处在一个竞争相对较少的国内环境,对于国外业务的熟悉程度不够,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十分严重的矛盾,所以企业财务开发经济领域相关方面的战略规划要针对经济领域进行规划。

(3)自身的技能素养达不到相关企业的业务需求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现阶段另外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就是相关从业的技能水平较差,无法满足先关企业赋予其的行业要求,承担不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就无法满足相关的产业升级的要求。在财务开发公司发展之初,在里面担任主要职能任务的大多数都是管理专业毕业的人才,相对来说经济领域的人才较少,所以这也就使得我国的财务开发的经济领域得不到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有效支持,进而影响到了企业财务公司发展的进一步需求。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产业支持力度,实现对于经济型和管理型符合人才的训练与吸收是行业进行战略规划的十分重点的影响因素。

2 如何规划我国财务开发公司的相关经济发展战略

(1)加强对于国际先进财务开发控制理论的研究与追踪

要想实现我国的财务开发公司经济领域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加强对于国际先进财务开发控制理论的研究与追踪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实现了对国际前沿理论的学习,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落后的理论水平。首先,应该定时定期的对国际上的最新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分析,探讨存在于其中的可取之处。其次,针对自身服务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致的落实,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同步,进而实现通过理论知识的提高达成企业财务开发控制相关经济领域的战略规划。因为我国相关行业的起步阶段较晚,理论水平较为落后,选择这种办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增强财务开发相关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培养

人才是一个行业进行不断发展的基础所在,所以要想让企业财务开发相关经历领域的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开始有关财务开发相关人才梯队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的财务开发相关经济领域的人才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提高对于合理人才梯队的建设,使得人才梯队年龄合理、专业技能搭配能够符合公司的发展。其次就是要注重引进与经济领域相关人才的工作,经济领域在财务开发控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应对其忽视。

(3)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要引导性作用

政府是一个国家进行产业规划的标志性旗杆,关系到企业禅院发展的未来道路,所以要想真正呢个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落到实处,政府就必要主动的发挥其自身应该担负的责任,加强对于相关行业的产业引导作用。首先,政府应该从转变传统的财务开发控制行业的审批上入手,使得自身的行政审批流程能够符合企业财务开发的实际需要。其次,政府应该关注该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并针对这种趋势做出自己的预判,进而引领整个行业走向正常和健康发展的长远道路。

3 结语

我国的财务开发相关经济领域是关系到我国财务开发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财务开发公司能否正常运作又关系到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说如果缺少了对于我国财务开发相关经济领域的战略规划,必然会导致我国的企业发展陷入一个较为落后的境地,进而影响到我国整个的经济形势。所以,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注重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实现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丰”字型战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京广铁路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023-04

1.“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现实依据

打开中国地图,由东向西有三条河流横贯中国东西,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珠江,三条河流正好形成三横,如果从北京(也可以再向东北和俄罗斯延伸)向广州做一条线,即京广铁路(也可以以高速公路为线,一定时期之后,甚至可以以快速交通――磁悬浮悬挂列车把其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一竖。三横一纵叠加在一起正好形成“丰收”的“丰”字。回顾历史,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这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

1.1从京津冀经济圈来看

京津冀经济圈又被称为“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北都市圈”、“大北京地区都市圈”,这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两市为“双核”,圈域范围为150公里左右,这一经济圈发展时间较晚,较其他两个经济圈晚10至15年,但是京津冀经济圈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同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这对该经济圈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京津冀经济圈主要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齐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336.58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992.34万元/平方公里,在2004年,京津冀经济圈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8.1∶47.2∶44.8,在2005年发展为7.0∶45.3∶47.6,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提高了将近三个百分点。京津冀经济圈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特征等原因,内向型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中关村等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的崛起,加速了其外向型发展步伐,同时,该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其对外贸易也发展较快,在“十五”期末,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达到1 925.7亿美元,增长30.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5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5%。随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地方收入水平也快速提高,在“十五”末,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 644.5亿元,增长25.4%,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1%。

1.2从长三角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地级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和浙江省的7个地级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其中有两个超大城市和一个特大城市,圈域半径为200公里左右,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大都沿着沪宁线和沪甬线这两条轴线分布,而这两条轴线又在上海相连,因此,使得长三角经济圈内出现了我国当前最长的一条发展轴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城镇数量多,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十倍多。长三角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基础,众多的人口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在这一地区的集中,使得这一区域发展较快,它不仅轻工业发达重工业也发展较快,呈现出一个轻重工业同步发展,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也在逐步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各市从自身的发展优势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上海的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战略、江苏的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战略和浙江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等。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33 858.55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088.14万元/平方公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 10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利用外资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63.3亿美元,增长8.8%,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4%,成为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经济区,在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出口也大幅度增长,在“十五”末,进出口额达到5 024.7亿美元,增长25.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

1.3从珠三角来看

珠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珠三角仅指广东珠三角,主要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9地市组成,广义的珠三角是在狭义珠三角的基础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义的珠三角还没有形成,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珠三角是指狭义的珠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内有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系,因此,这一区域外向型经济比较突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珠三角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为其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吸引外资和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上走在前列。同时与香港和澳门两大发达地区毗邻,为珠三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截至2005年底,总共实现GDP18 116.74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3 312.02万元/平方公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4∶53.3∶42.3发展为3.3∶50.6∶46.2。地方财政收入达1 218.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实际利用外资115.8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9%,进出口额达到了4 110.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29%。

1.4从一纵的角度看

京广铁路已经形成贯穿南北的铁路大通道。京广铁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六省市,跨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沿线通过华北大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山脉,直达珠江三角洲,跨越5大流域,并与京山、京包、丰沙、京秦、京承、京原、京通、石太、石德、新焦、陇海、漯宝、汉丹、武大、湘黔、浙赣、湘桂、广三、广九等铁路相接,另外,还与海运连通,全长2 300多公里,在客运的同时主要运输物资,从北往南运的主要有钢铁、煤炭、石油、木材及其他出口物资,从南往北运的主要有粮、糖、茶、水果和有色金属等。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尤其经过几次大提速之后,现在京广线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90多个小时降到现在的22个小时左右,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加快南北经济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为促进南北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黄河、长江、珠江加上京广铁路构成的“丰”字型经济区域包括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丰”字型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实现我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六省,从地理位置看这六个省份位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间,从经济发展来看,这六个省份要落后于三大经济圈但是他们要比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因此,中部地区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从区域角度来看,中部崛起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地区是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它对于促进南北、东西之间的货物、技术、资金、信息要素的顺畅流转,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对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但是又高于西部地区,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西部地区对于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使得中部地区出现了塌陷,这不仅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要把中部地区放在全国经济大环境中考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加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崛起。从“丰”字的第一横黄河来看,它流经中部的山西、河南两省,最后经过京津塘经济圈注入渤海,实施黄河沿线发展战略,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两个省份融入京津塘经济圈,加快他们的发展。从“丰”字的第二横来看,长江流经了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最后经过上海注入东海,通过实施沿长江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可以将中部地区的这四个省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这四个省份的发展。从“丰”字的一竖来看,京广铁路经过了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同时和北京、广州相连,实施京广沿线经济发展战略这又为实现中部地区与京津冀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协作创造了条件。

2.2实施“丰”字型战略,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城乡统筹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陶武先认为,城乡统筹主要应该投入统筹,着力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统筹,着力繁荣县域经济;体制统筹,着力消除制度障碍;工作统筹,着力增强发展实效①。刘国炳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规划县域内城乡用地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②。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城乡统筹应该统筹城乡利益分配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制度等等。当然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但我们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最根本的还是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果有大量产业集聚,那么这些产业就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农村工业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本的稀缺,因而通过产业集群可以用较低的资本投入加入生产的某一个环节,降低投资门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出现使得各企业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学习和竞争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集群内的各企业之间不但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是合作关系,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他们可以形成合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确立沿黄河、长江、珠江和京广铁路发展的发展战略后,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刺激手段――通过政府刺激使得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即产业集群会集中在“三横一纵”的大中城市中,但是通过“扩散效应”又会向周边的小城镇、农村地区扩散,使农村也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2.3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发展要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天生脆弱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建立在资源的粗放利用基础上的。据《2005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 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GDP能耗大致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能耗最高的省(区、市)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3.25(吨标准煤/万元)和3.07(吨标准煤/万元)。总的趋势是东部发达地区单位GDP能耗要低于中西部地区。可见,降低单位GDP耗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加快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因此经济增长只能依靠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三大经济圈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促进东部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全国单位GDP耗能比率,而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转移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即三条线上的下端――即东南沿海地区的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和他们的中游及上游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发展带,实现技术的“倒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4“丰”字型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条件。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尽管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在增加,但是森林资源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过度采伐等问题;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消亡、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目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大量耗费基础上的,这种增长方式在西部地区更加明显。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使得这种开发活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资金短缺导致了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展开。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东部地区和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大经济圈位于“丰”字的三条线的下端,没有与上游、中游地区形成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中西部地区作为三条大江大河的中上游,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又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通过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把每条流域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和生态利益体,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丰”字型战略,把每条流域内的各省份融入一个经济体中,形成一个超越行政权限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加快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3.实施“丰”字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及其政策选择

“丰”字型发展战略是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也存在着众多障碍,为了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从国家层面建立“三横一纵”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

保罗•克鲁格曼在《预期消退的年代》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都预期经济会景气,那么大家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结果经济就真的景气起来了,如果大家都预期经济会衰退,那么就都减少消费和投资,那么经济衰退就真的来了。一个区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国家建立这种总体的经济发展规划,提高公众对这些区域的预期,才会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聚,资源的集聚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3.2各区域内部首先应实现区域内合作

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各区域的内部合作。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形成了按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省市为了维护地方利益而互相竞争缺乏合作。因此使得各省市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弱,进而使得地区优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区域市场没有形成。因此,当前必须建立区域内的合作,形成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即从“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区域内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形成区域内的统一市场,缩小区域内的差距,增强产品、要素等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丰”字型发展战略可以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省份和东部地区的发达省份融入一个共同的经济协作组织,防止这些落后省份被“边缘化”。建立区域内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有助于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协调好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利益,防止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快区域内合作发展。

3.3通过创新,加快“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实施“丰”字型战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将各条线上的各省、市、自治区融入一个经济体中,但是由于各条线的下游是发达地区而中上游是发展中甚至是落后地区,他们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如市场发展水平、地区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劳动力结构等,因此,要把他们建立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就要缩小这些差距,缩小差距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各种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各种制度变迁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在各条发展线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要素的聚合功能,增强各条发展线的发展能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各条发展线的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由于各经济圈内和各条发展线上的政府等级不相同,造成了他们权力的不同,因而,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就要避开政府权力的差别,在域内政府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此外,还要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缩小各经济线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软环境的差距,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3.4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

“三横一纵”的“丰”字型战略,有别于三大经济圈和其他的经济合作区域,最根本的特点是“三横”上每一横的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从当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产业合作。产业合作是各区域合作的前提,其他方面的合作是建立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的。因此,实施“丰”字型战略就要加强各条线上的产业合作,即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等途径,将各条线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带,建立合作与共享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丰”字型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4-ZD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甘肃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兼论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② 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参考文献:

[1]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2]陶武先.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J].四川省情,2004,(7).

[3]刘国炳.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机器实施构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王爽爽,周大勇.城乡统筹问题观点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5,(10).

[作者简介]张贡生(1963-),男,山西襄汾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新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45 — 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陆地资源受到制约的现象愈演愈烈。海洋在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各国经济联系纽带和运输大动脉的角色,对现代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政治、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行为,是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海洋开发战略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学习国外海洋发展的先进经验已成为今后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借鉴外国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国外主要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制定并实施了海洋综合管理计划,这些计划在加快海洋综合开发进程的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海洋竞争也将势在必行。在诸多管理计划中,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尤为重要,纵览世界范围内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澳大利亚、美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学习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

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海岸线漫长,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是世界上率先采用海洋经济政策引导海洋发展的国家。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分管体系制定管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利益分配,有效兼顾海洋各个产业协调发展,从而更大程度上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和利益分配,对海洋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澳大利亚政府积极呼吁政府等相关部门重视海洋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主要涉及防止生态功能衰退与环境质量降级两方面。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对重点环境监测点和海域环境实施定期跟踪监测,在维持海洋生态功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次,渔业管理部门对海洋渔业资源实施可持续捕捞政策,对捕捞工具严格制定科学管理,有效防治过度捕捞带给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带来的弊端。利用接近渔业实践机会对渔业资源开发者积极宣传政府环保政策,通过媒体及相关社会环保组织充分宣扬环保理念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环保意识和水平。

2.美国

与其他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相比,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60年代中叶,在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压力下美国才开始发展本国海洋经济,在发展之初就十分重视对科研的投入,美国发展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并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化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海洋经济发展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始终屹立于世界海洋科技发展之巅。政府所倡导的“科技兴海”战略部署已广泛开展,利用政企合作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据统计,美国政府现有海洋开发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近700个,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占全美国的六成,政府每年的投资达到了270 亿美元。例如,夏威夷所在的海洋科技园以自然能实验室为核心,主要致力于海洋热能转换技术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时从事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开发。美国正是通过高科技战略,广泛利用海洋科技园区带动蓝色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借鉴平台。

3.英国

英国被大西洋、北海与英吉利海峡环绕,海岸线曲折总长约1.145万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英国作为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代表国家,早在18世纪初就开始发展船舶业与航海业,在当时世界船舶业与航海业发展中首屈一指。上世纪60年代,英国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重心转移,主要集中在北海地区的海洋油气开发,并迅速形成了本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从而使英国在油荒的疲软经济时代成为一枝独秀。另外,英国政府利用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海洋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发展,对于旧式油气设备报废成本由政府出面提供担保,这就使大规模企业将成熟技术转移给小规模企业,使众多企业资源重新整合,从而令更多企业参与投资到此领域。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行政策,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责任,努力提升油气开发与环保的协调性。在现有油气能源开发基础上,英国政府还不断积极探索与开发新能源,在保护海洋环境顺利实施的情况下,使新能源战略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从而达到稳步双赢的新局面。

4.韩国

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与我国山东省隔海相望。韩国三面环海,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依靠其在1996年制定的海洋发展战略,将政府所属海洋部门最大化地进行整合,并更名为国土海洋部。国土海洋部内含海洋渔业部门,海洋技术开发部门、海洋资源环境保护部门、海洋政策制定等部门,合并目的是使各个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避免因责权不清造成的混乱。韩国历来重视带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产业,韩国目前试图通过网络服务器,建立信息系统和物流平台,将各大港口连接起来,从而把各个海洋生物产业附加值提高。到2030年,韩国将把釜山港建设成为世界第三大海运中心,以带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产业的产品为契机,将信息系统和物流平台大力发展和高效运作,从而提升本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另外,韩国政府针对海洋环境的治理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保障措施。对于海洋废弃物和污染物建立海洋污物处理系统,并行之有效地规划废弃物的排放和制定排放场所,制定环境标准以及建立科学的海洋环境综合评价体系,使本国海洋经济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高效开展。

5.加拿大

加拿大海岸线长达千米,为世界上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其周围分布有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海洋可利用资源丰富。加拿大开发海洋资源历史悠久,在开发与利用海洋过程中,逐步建立与完善法规政策,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渔业管理制度。目前,加拿大渔业管理制度采用国际上较为复杂的TAC精细化渔业制度管理,利用TAC合理有效地将政策在海洋传统产业与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双向协调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渔民过渡捕捞海洋生物问题,联邦政府采取IVQ制度与奥林匹克制度结合的方式,在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生物物种种群退化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对促进加拿大海洋渔业资源生产潜力,优化海洋物种群落结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加拿大政府为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还制定了渔业补贴制度,意在削弱因过度捕捞给渔业资源发展带来的阻力。从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因补贴导致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故而制度进行中所受外力较小,本国渔业捕捞得到一定程度控制,进而使整体渔业资源发展水平得到增进。

三、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上述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在政策、科技、人才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居于世界前例。由于我国发展海洋经济起步较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1.加强我国海洋保护意识

中国领海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但由于部分领海和日本、东南亚各国存在纷争,导致我国进行海洋开发和海底勘探无法正常完成。我国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与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领海争议实质就是海洋资源归属权问题。因此,结合当前新形势制定总体规划战略,按照“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坚持捍卫领海,切实提高国民权益,增强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2.制定完善的海洋政策法规

和发达国家海洋政策和法规相比,我国针对海洋经济开发和应用的法律条文相对不够完善,还处于建设阶段。我国目前在海洋开发方面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加强海洋立法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固本之举。我国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赔偿制度的法律体系,对海洋生态损害的责任主体、赔偿范围及标准、程序以及补偿赔偿金的使用管理等进行明确界定,不断健全和强化海洋规划、立法和管理体系,完善政策法规,维系海洋资源开发权益实施。

3.积极倡导用科技发展海洋

科技力量对于海洋的发展显而易见,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倡导开发海洋,发展速度节节攀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和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相比,海洋开发所表现出的问题仍令人担忧。过度追求眼前利益,海洋发展不是一时之需,注重海洋经济发展的长远大局才是真正有效开发利用海洋的明智之举。我国在海洋开发领域,海洋科技发展对于海洋经济贡献率不足29%,成果转化率不到20%,专利发明申请数量较少。在海洋第二产业发展中,油气资源以及海洋石油工业、海滨采矿业等产业中技术装备陈旧、科技投入不足成为限制海洋经济发展的弊端。如何利用高新科技发展我国蓝色经济不仅对海洋经济开发注入新活力,更是对我国海洋产业拓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的重要举措。

4.重视海洋综合管理

由于我国近些年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事件时有发生。重视海洋资源利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海洋本身生态发展,如何保护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条件,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如何在经济因素、法律政策、社会影响等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国外先进海洋管理经验来看,分清各个部门职能任务,统一化管理,避免各职能机构责权的交叉重叠和相互矛盾。积极构建环境保护评价体系,强化环保管理支撑体系,完善海洋区域监测控制、海洋监察体系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新方向。

5.积极引进海洋类人才战略

随着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管理工作呈现出诸多新情况,这就要求在管理中有能够快速适应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我国海洋人才的现状并不乐观,海洋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和海洋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成为我国实施海洋人才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优秀的具备一定海洋知识,并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海洋事业带来效益的海洋人才,将有利于我国海洋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加强海洋观教育,强化公民的海洋意识,利用政策引导激励作用,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提高对海洋人才培养的激励作用,促进对海洋人才的培养得以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宋炳林.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01):26-28.

〔2〕王双,刘鸣.韩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 2011,(06):10-17.

〔3〕谢子远,闫国庆.澳大利亚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及我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11,(09):18-29.

〔4〕储永萍,蒙少东.国外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09,(08):154-157.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第4篇

县域经济作为“三农”的具体承载者,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作为县级农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提高服务“三农”的效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找准发展的着力点,促进自身业务经营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农行抢战市场份额有利时机,作好规划又是迫在眉捷。目前笔者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浅谈一点个人的设想。

一、对县级农行支持县域经济的认识

1、县级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调整经营策略的明智抉择

经济决定金融,农业银行只有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才能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金融扎根于经济”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银行才有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益的经济基础,才能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也是如此。我行地处晋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全行通过加大机构撤并力度,基层农村网点虽然没有了,但目前我们充分利用发展“三农”业务,来采取农村市场领域,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全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行的业务经营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2、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将为县级农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个体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拉动和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使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刺激和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尽而使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了现实的消费需求,最后必将会拉动农业银行在县域有效信贷的稳步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也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3、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县域金融的主渠道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全面开放,中、工、建三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到位,城市金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大中城市现有的优势项目和优良客户在银行间分布基本固定,农业银行如果一味地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竞争城市优良客户,不但会使业务成本越来越高,赢利空间也会越来越少。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县域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地抢占县域金融制高点,稳固银政、银企合作关系,在县域金融领域内形成新的经营优势。

4.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必将成为农业银行经营的基石,没有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农业银行系统的全面发展。开拓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网络、人员、资金等资源优势;有利于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利于拓展优良客户,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二、县级农业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中的制约因素

当前,县级农业银行在县域金融中虽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不良资产处置后,支持空心化经营,严重制约着银行的发展,按当地实际情况,能准入贷款的大项目几乎没有,小额信贷限制性条款过于死析能源工业能灵活运作,给不发达的支行带来诸多不便。二是由于县域企业经营效益较差,相应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科技设施投入较少,从而造成整体竞争能力不足。三是县级重点企业较少,而优质个人客户群体较为丰富,由于近几年信贷政策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使县级分配到的信贷资源越来越少,制约了县域经济和农行自身的发展。四是信贷审批效率低下。由于对县域经济信贷需求研究不足,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客户与重点企业适用同样的业务流程,不适应中小客户时效性强、快用快还的特点,使中小客户拓展的力度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三、县级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1.发挥比较优势,巩固提升县域零售业务市场

一是理顺零售业务管理体制,统筹全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在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多,分布广,零售业务资源丰富。农业银行网络先进,发展零售业务优势明显。要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在信贷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配置上,电子设备、网点改造等投入,坚持分配与培养并举,加快充实金融、营销类的人才,增强县级农业银行零售业务饿竞争力。

二是积极支持县域个体生产经营业主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批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加工、批发零售的个体经营业主迅速崛起。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客户群。我行的工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连续发放小额信贷1000万元,现已全部收回没有一笔沉淀贷款。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授权授信、担保方式、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快推广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新产品,扩大支行审批权限,增加经办机构,支持县域个体生产经营业主快速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优质个人客户群,推动县域消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金钥匙、金穗卡和金融超市的品牌优势,积极培育“信誉良好、忠诚度高、回报丰厚”的中高端个人客户群。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消费经济的发展。

2.完善信贷运行机制,加快拓展小企业业务

小企业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相当部分小企业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技术含量高,赢利能力强,专业化、集群化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已经成长为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群体。重点选择具有区域行业竞争优势、产品市场销路好、具备成长性的优质小企业客户聚集区域,大型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以及与集团客户相关联的配套型、加工型和高新技术型小企业集聚区,建立一批经营小企业贷款的精品支行或特色机构。要根据根据县域经济小企业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创新服务,为小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实行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适度扩大小企业贷款抵押品范围,满足小企业多样化饿金融需求。

3.积极支持县域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

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县域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主要推动力量。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宏观调控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优选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营销突破,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经营实力。

4.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县域中小企业客户众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金融需求尤其是贷款需求旺盛,而“期限短、要求急、周 转快”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本着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原则,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第5篇

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与思路主报告及三个子报告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基础是扎实的,从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三大矛盾: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迫切需要与经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就如何破解上述这几对矛盾,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着眼我市的现实基础和要素禀赋,给出了内部提升传统产业、外延拓展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之路。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新颖的,我想在这里把它补充概括为“五个三”,即三个要求(增强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向(纺织产业要加快提升,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要努力壮大,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大转变。这份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导向服务、企业主体提升、生产组织协同三个层次构建起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三角。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围绕报告提出的路径和思路,着力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今后的主题。前段时间,基础重化行业和电子信息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我市对是否发展基础重化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可以说这份报告也给出了解答,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走发展当前增长和效益潜力大的基础重化产业,对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而言,资本门槛的影响不大,但我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无法克服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制约,也无法满足“大进大出”的物流要求,重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缺乏区位和资源禀赋,只能有选择的适度发展;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发展的是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即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主要精力要放在现存产业特别是纺织业的提升上,同时创造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的提升要着力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创新。中低档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当前我市纺织等产业在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的后面,却是“增产不增收”,因为这种生产率提高的只是同类产品的量,而没有实现产品的差异性,量大了价却低了。因此,如何通过研究开发促进产品升级实现产品差异,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差异,即差异路线和高端路线是今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走的路。

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制约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及早采取了相应措施。早在20**年7月,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就提出了要按照“优化创新、加快提升”的发展主线,在工业经济领域实行六大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性向质量效益型提升;在20**年底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了“13458”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发展重在结构优化和集约发展,要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扎实开展十大创新发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创新发展的举措。

下一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加强领导、优化服务。

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运作机制,实行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以“加强服务、培育机制”为工作重点,把精力集中到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化解矛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搭建服务平台和鼓励创新上来。当前重点要通过搭建优化以创新型企业家、知识型人才、技能型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区域性技术中心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以网上政务为基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银企合作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基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协会转型为基础的行业服务平台,加快我市工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极具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补贴政策,逐步将政策引导转移到对创新的引导上来,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同时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引导和保护,增强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意愿和信心。要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促使企业投资重点从扩大规模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要探索多种投资形式,建立公共技术中心、工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对提升块状经济的技术支持,加快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要整合政策、加强引导。

要把报告的路径思路贯彻到“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上来,贯彻到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具体工作上来。要通过制定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名牌、重点发展产品等导向目录,同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加快形成我市工业在上述方面的核心基础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加强对纺织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引导,促使纺织业从不同产业环节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方式,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印染品质化、服装品牌化,进一步发挥纺织业的独特优势,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我市工业企业研究开发和营销能力薄弱关键在相关生产行业的滞后,生产力其实不仅仅是个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进行质量和差异创新的问题。要把政策引导的着力点从追求制造效率向追求制造品质转变,从注重生产环节向注重研发和品牌环节转变,从依赖价格竞争向品牌以至于标准竞争转变,促使我市工业中间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消费产品进入品牌销售渠道。

三、要落实载体、加快转型。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要以工业经济发展路径和思路的确定为契机,努力“争创工业发展新优势”,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一是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有投入才有调整、有投入才有提升、有投入才有发展。要抓好重点工业技改投入项目建设,实施好我市第一批单体规模投资1亿元以上的100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的存量提升和增量提质;二是抓重点企业促升级。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着力抓好88家重点培育企业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科技进步提能力。要深入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试点示范工作,在抓好现有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20家重点示范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和区域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抓管理创新提素质。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制造过程信息化和管理创新,重点推动企业加快以erp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方向,有效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五是抓节能降耗促集约。全面开展以工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能、节水、节材活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集中抓好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集中精力举办好节能产品展示和循环经济示范大会和有关宣传活动。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去年8月省委在视察时,要求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走在前列。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要率先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全局,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意志、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着力谋求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努力争取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