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物质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定义。信息社会经济学明确了区别生产力状况的一般标准。认为生产力发展速度或知识能够成为描述不同历史时代的生产力状况的一般化标准。并通过知识涌现速度的快与慢将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简单区分为两个阶段。在慢的阶段,新知识的出现多具有偶然性,人们多是利用现有的知识不断优化和提高使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是为物质社会。在快的阶段,新知识的产生已经常态化,具有持续性。社会经济活动以不断更新的知识为基础,此为信息社会
2.物质社会与信息社会下经济活动的区别。在物质社会,由于缺乏持续性的知识供应,使得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长期不变。因而社会生产只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即实现了社会目标。由于生产知识的基本目标固定,社会生产的各项条件也基本稳定,因此在物质社会中社会经济活动基本是那种固定而复始地以固定资源按照固定方式生产产品的过程,是长期凝固不变的社会。在这种稳定的结构下,信息或知识将不再重要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新知识的涌现常态化,社会生产活动也将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经济活动将变得难以预期在这种动态过程中,知识或信息将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由于新知识持续不断的涌入,没有充足的时间使这此知识得到充分传播。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知识将变得异常重要
二、信息社会经济学下经济的发展内涵
1.经济发展的实质。信息社会经济学以信息社会的特点为基础,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应该归结为社会所拥有的知识的增长。因为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新知识不断地涌现,可预期的资源、技术与产品的持续变化必然也会使社会追求的目标处于变化之中。这时就会产生经济发展现象,并形成对经济发展的追求
2.将经济发展归结为知识增长的原因。
2.1知识增长本身是信息社会应该追求的基本目标。就人类的经济活动而言,知识在任何时候实际上都具有决定性。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骤然加快,持续的变化使得固定事物及其联系不复存在,行为主体的知识状况决定着经济的运行情况,其拥有知识的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能被忽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变得非常突出。此外,知识本身的重要性的凸显也要求把知识增长作为社会追求的目标
2.2知识增长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很好概括。从知识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知识增长不仅是信息社会特有的基本目标,还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必要基础和充分保障。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人们所追求的许多目标只有通过经济发展的途径来得以实现,而经济增长又是通过相应的知识增长才能实现;第二,只要我们能有相应的或达到一定目标所必须的足够的知识增长,我们就能达到任何希望的经济发展目标
3.将知识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本质特征的重要意义
3.1使我们能更加清晰明了的把握经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为我们在经济行为中作出准确判断提高了标准。同时也使得信息社会经济学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明显的区分开来。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虽然不否认知识增长的作用,但是知识增长却从未被确定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本质特征,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也从未建立在知识增长的基础上。由此,我们更能清晰地认识到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缺陷和不足
3.2有利于揭示经济发展的性质与规律理清与各种具体目标的关系。通过这一定义,可以知道经济发展是一个致力于实现社会不断变化的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会导致产品数量的增长,而且必定会表现为产出物种类或结构变化的过程。经济发展过程的这一特点表明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性。因此在揭不经济发展性质与规律时,应该以对其所处环境特征的了解为基础。此外,还有范式发展模式与非范式发展之分。通过这一定义我们还可以说阐明了各种具体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3对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知识增长使对具体目标的描述或追求转变为对具体知识的描述或追求。不仅是对目标的概括还是对达到目标方法的概括。因此,从知识增长这一定性我们更容易找到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索和规律。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索也就取决于各种有利于知识增长的因索。这就为政府如何制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在信息社会由于迅速涌现的新知识导致经济活动采用的体系出现分化,不同社会采用的知识体系既具有一定可比性,又具有相当悬殊的类似范式间差距时,我们就可以对不同的社会分类来考察。其中采用相对落后知识体系的那一类国家定义为发展中国家,采用先进知识体系进行生产的一类国家定义为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区别也就是知识或知识体系的差异
2构建知识传播体系
2.1自由知识与非自由知识的区分。自由知识指已经基本得到充分传播,使用者无法依赖其获取垄断利润的知识,其特点在于他人可以不付费的方式获取。非自由知识指在发达国家尚未得到充分传播,使用者能凭借其获得垄断利润的知识,其特点在要为之专门付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实际上主要是自由知识的差距。这是因为非自由知识因未充分传播,相对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充分传播的知识来说只是其小部分,不足以体现整个知识范式特征。此外,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先进也主要是由于其拥有充分的自由知识。再者,从具体的企业生产能力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间的差距也并不是非自由知识的差距
2.2发展中国家具有分享自由知识的可能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对拥有或使用的知识多属于已过时的知识,是应该被淘汰的知识,所以在和发达国家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发展中国家就要吸收和分享外部世界的先进知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流,他们所需要知识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具有。而从知识的分享的可能性来看,知识分享不存在任何根本性障碍
(1)发展中国家具有分享的意愿和能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经济发展是其面临的最重要和最迫切的目标。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是期望能迅速得到发展的。为了获取国外某项先进技术,需要克服支付能力、掌握能力、通信传播等一系列问题。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这此问题也基本都能得到克服。这此都将不再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知识的障碍
(2)发达国家也不会发展中国家分享知识的障碍。第一,发展中国家需要分享的知识主要限于自由知识,对发达国家来说这些知识其早已具备,因此发展中国家获得这此自由知识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第二,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自由知识对发达国家也是有利的。发达国家所具有的先进者优势将使得发达国家获取更多的收益。第三,发展中国家通过获取自由知识而扩大了的市场和规模又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获利场所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就体现为从发达国家获取自由知识。而这一切的顺利实现需要通过知识传播体系进行的知识传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也就归结为来自外部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知识的传播过程
2.3知识传播体系。知识传播过程的决定因索可以从两个层次来了解。第一,一国的知识传播状况取决于有关国家的知识传播体系的情况。第二,知识传播体系的有效性又取决于信道与信宿的状况。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发展的任务在于知识传播。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既有能力分享,而发达国家也愿意和发展中国家分享自由知识,那么阻碍知识传播的也就不是社会因索的主观方面。阻碍知识传播的因索就只能归结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外部先进知识的能力这一客观的社会条件上
3.影响知识传播体系的因索。从信息传播体系的环节来考察,作为信源的知识已经充分得到解决,面对充足的知识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主要取决于知识传播系统中信道与信宿的情况。如果信道通畅,信宿吸收外部先进性知识的能力足够,那么知识就会得到有效传播。而他们能否有效的发展作用则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索的影响
第一,人的知识文化索质。人在知识传播体系中主要接受知识的信宿作用,因此人的能力尤其是接受与掌握先进知识的能力如何,就最终决定着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人的能力强,他吸收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强,知识得到传播和利用的效率也越高。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人的索质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都知道,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大量科研人才的培养,高校则承担着主要的人才培养、输送和科技成果的研发这两项重要职能,这样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这样的现实要求下,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都离不开本国的高等教育的推动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在推动着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作为联系国内外高端教育的主阵地,承载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何使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更好地接轨,成为我们必须要直面的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对于像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利亦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国家也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而在竞争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从而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弊端是:全球化的发展步伐非常快,而且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挥其主导作用,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难免在某些方面因为自己的劣势而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要有风险意识。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具体来说,所谓发展的机遇一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势必会进一步走向开放,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的体制、教育教学理念等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会被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这样会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和高尖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人才;二是可以积极引进国际上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模式,还能够壮大高等教育的办学力量;三是非常有利于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国外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那些办学历史悠久,教学水平较高的院校,可以给我们国家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机遇与挑战并存,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我们在学习、借鉴、引进国外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要看到,这种联系必然会产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冲突,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里面的一些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很多国家,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近代历史的遭遇导致起点较低,发展时间短,在这样的潮流下很容易成为看客、追随者,甚至受制于人,这样本民族的、国家的特色可能就在这样的大潮下被湮没,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力争能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从我们国家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在高等教育的工作中,日常的教学工作是常规工作,亦是高校发展和进步的根基,抓好高校工作,一是要抓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师理念,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多走出去,了解和关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于我们教育管理的新要求,力争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做好学生的朋友和领路人。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大学和未来的规划缺失,目标模糊,这对于我们高校教育来说是不利的。我们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奉献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着眼于国际大市场的供需状况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重点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进对“入世”的适应性。为此,要依据经济全球化的这一实际性的需求,加速有关专业的调整,加强新一轮紧缺人才的培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去培养我们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切实发挥学校培养人才基地的作用。
(三)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调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全球化需要高校培育出具备国际意识的人才。高校应进一步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重视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上培养学生的认识,意识;在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重视吸收多元文化,使学生具备宽阔的眼界,在将来可以很好地进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三、结语
【论文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当展经济学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并成为鱼需解决的主要议题。为此,一些经济学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方法。
1早期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之路后,谋求经济的发展以捍卫经济和利益成为其首先面临的重要任务。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命于危难之际,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己任,试图通过揭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出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研究该论题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不同程度地蕴涵着有关经济安全的理论分析。在这一时期的理论纷争中,许多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研究。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等学者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刚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为了克服结构刚性,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受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定经济计划和推进工业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经济学家丁伯根等曾详细论述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践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本积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驱动力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维护经济自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本国经济资源、尤其是储蓄和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引入外资,通过利用外资弥补资本不足的缺陷。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曾就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当经典和深入的分析,其中心论点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与国内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缺口只有通过引入外资才能得到有效填补。他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当地的就业水平,从而增加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普遍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实施了以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急需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和重大结构调整的现实,上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如建立了独立的、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引入外资为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大量的外资涌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和东亚地区,促进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并使经济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唯工业化的理论和战略在总的经济绩效尤其是经济安全方面却收效甚微,不仅没有达到改变结构刚性的预期目标,反而恶化了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升,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等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并且前者对后者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大,经济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并且深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2早期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局限
发展经济学的终结目标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维持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各国经济相关度相对较低,其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冷战格局,从而使进口替代的保护政策和内源式的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应,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研究经济问题,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一度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的显学。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以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范本进行的空洞说教和令人沮丧的结论相比,发展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而不再以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为背景和依据,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构想,即使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需要,至少也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其时,虽然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己开始涉及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但是,在解析经济安全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1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严重忽视
冷战的终结为蓄势已久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相当程度上,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既往通过进口替代“自力更生”维护经济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间经济相关度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依赖日益加大,对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和危机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强,而其本身在资本积累、市场环境、制度设施、技术构成等方面的总体劣势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现,如何规避风险、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因噎废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换言之,如何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确保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当务之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波动促使这一历史课题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面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却仍以民族国家为限,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理路使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由此导致其理论价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对此,著名经济学家.PKrumgna提供的解释是形式化分析模型的滞后。实际上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究其实质,原有分析模型滞后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的彻底改变。由于原有的精制模型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从而导致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无法继续利用相对封闭的研究体系阐释开放环境中存在的重大的经济问题并陷入理论的困境。
2.2对经济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明显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外部问题已不再是资本的匾乏,而是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及时地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契机,顺利地融入这一进程并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平衡。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虽然认识到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具体领域的安全环境和战略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但始终没有根据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之相应,对其做出的理论回应和解释也相当有限和贫乏。
2.3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缺乏深刻认识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虽然存在流派之分,但很多发展经济学家仍主要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其所倡导的研究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以西方的经济发展为模板,对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具体国情以及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初始条件认识不够。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时,不可避免在实践中纷纷遭遇碰壁。一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曾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断。如缪尔达尔指出:只要这些理论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这些理论来研究诸如南亚等欠发达国家一一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后果就严重了。总之,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致力于找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决定因素,他们秉持内部结构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经济不安全根源于其内部因素,如资本匾乏、工业化滞后。因此,这些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维护和拓展经济安全时,必须革故鼎新,效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并接受其指导。’而事实证明,由于这种经济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因而在指导实践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关键词: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多元化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28-0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信息与文化的载体在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外语已经成为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和对外合作交往的手段。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能。外语教育的质量事关国家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有助于一个国家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国家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有效地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语言政策是某一社会群体在交际中对某种或某些语言所采取的相关约定和法律规范。澳大利亚是个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全国有200多种语言。澳大利亚的语言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离不开一系列外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外语教育政策已引起国际语言学家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成功的语言政策实施范例。澳大利亚的外语教育政策经历了同化时期、融合时期和多元发展时期。本文从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研究入手,探讨其外语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外语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外语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演变历程
1.同化教育政策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澳大利亚采取排外的“白澳政策”,对来自非欧洲的移民持排斥态度,当时的教育模式是模仿英语,国家的教育政策实施“同化”,要求所有的移民必须接纳和学习澳大利亚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政府要求学校只能使用英语授课,其他语言被严格限制。当时实施的是“单一语言政策”,一味地强调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由于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提高英语的地位,压制其他语言的学习,对土著居民和其他有色人种在教育上严重歧视和排斥,外语教育严重受挫。
2.多元文化教育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政府结束了逆时代潮流的“白澳政策”,开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1989年,政府制定了《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队国家议程》,提出了多元文化的三个方面:文化认同、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益。随后,多元文化政策进一步发展,政府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最终被确立为澳大利亚应对多元化社会的重要政府策略。该政策主张各民族在公正、平等、相互宽容的原则下友好相处,相互尊重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依法保护人们受教育的权力,尤其是学习自己母语的权力。在多元政策的保护下,外语教育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3.多元外语教育政策期。上世纪8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级州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类型和层次多样化的外语教育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政策就是1987年联邦政府颁布的国家语言政策《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NPL)。NPL将英语明确确立为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承认居民具有学习和使用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权力,要求所有的澳大利亚的学生除学好英语外,还要学习至少一门其他的外语,并要求外语学习融入在学生义务制教育的整个过程。鉴于澳大利亚80年代以来与亚洲各国的贸易总额快速增长,在NPL中着重强调了9种广泛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的提出是由于澳大利亚和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结果。这些语言包括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印尼语、日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全面的官方语言政策,也结束了其历史上英语占主导地位的语言现状,实现了多文化、多语言并存的社会,被认为是澳大利亚语言教育中最有影响的革命性的文件之一。
4.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和深入发展期。进入20世纪以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建设多语言、多文化社会的建设进程,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有效地提升了国家的外语教育水平和质量,外语教育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对以往的语言政策进行了完善和拓展,并实行了优化语言政策,亚洲语言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1991年政府出台了“白皮书”――《澳大利亚的语言和读写能力政策》(The Australia’s Language and Literacy Policy(ALLP)。该政策将重点放在英语识字能力上,以及语言技能的经济价值上。它要求澳洲居民必须首先精通作为国语的英语,它指出外语学习能丰富澳大利亚的知识和文化活力,确保澳洲将来的经济地位。该白皮书的颁布和执行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语言政策的持续发展,为深入开发澳大利亚语言文化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它过分强调了外语教育的经济价值。该政策也为后续的有关亚洲语言学习政策颁布做了有利的政策铺垫。1994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一份报告《亚洲语言和澳大利亚未来经济发展》,报告中强调了学习亚洲语言与文化重要性,随后又出台了补充性政策:《澳大利亚学校亚洲语言与研究战略》(The National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in Australian Schools Strategies NALSAS)。它反映了政府对亚洲的重视,尤其是东亚对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高度重视并实施长远的外语教育策略,以确保劳动力具备必要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能力,这是确保澳洲长远经济利益的关键。该报告提出要在全国建立了亚洲语言教师资格的最低的标准。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国家亚洲语言与研究计划”(National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in Schools Program,NALSSP)。该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学习亚洲邻国语言和文化的必要性,它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在新形式下的战略调整,还充分说明了政府对日益崛起的亚洲经济地位的认同。
二、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演的特征
1.政府高度重视外语教育的合理规划。澳大利亚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相应的语言政策,以适应澳大利亚经济、贸易和外交发展的战略重点的转变,充分说明澳大利亚政府能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有效地保证了外语教育的质量和后续发展力。
2.强调语言的经济价值。澳大利亚对语言的选择十分重视语言的市场价值。在制定语言政策的早期,语言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澳大利亚政策认为语言教育能够武装年轻人,体现了一种全面、均衡的语言资源观。但进入90年代,澳大利亚与亚洲各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政府对亚洲的认同的深入、亚洲国家的力量的增长,贸易部根据贸易数字科学地确立了亚洲语言中的日语、汉语和印尼语为优先发展语言中的第一级。1991年颁布的“白皮书”中澳大利亚政府就特别强调语言资源的经济价值,指出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要结合起来,优先发展的语言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战略、经济、贸易的需要。
3.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澳大利亚政府颁布的NPL和后续的语言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澳大利亚向多元社会发展,积极支持并资助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其外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澳大利亚各州开设的外语语种很多样化,考核也很灵活宽松。
三、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演变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澳大利亚是英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官方的语言政策,并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在修订和完善,尽管有些内容受到了批评,但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对澳大利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贸易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依然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结合澳大利亚的语言政策和规划,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应该做出如下的变革。
1.外语教育要合理规划:外语教育的长远规划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的稳定、经济贸易的发展举足轻重。在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时要定位准确,宏观考虑、站在世界日益开放和社会发展日益国际化的高度,要将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制定出长远、合理、科学和均衡发展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
2.实施多元外语教育发展模式:外语教育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重要性举足轻重。我国目前与国外的经济、外交和文化往来日益加剧,可是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育所输出的人才不能满足我国对外交流的需要。我国外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外语语种单一、英语的重要性被过分地夸大、其他外语语种被严重忽视。我们要借鉴澳大利亚的语言发展战略,根据经济、贸易和国家的战略需要确立了多元外语教育模式。我们要向澳大利亚学习,树立多元文化的外语教育政策,改变单一的语种局面,结构合理的外语语种局面。
3.重视外语教师的培训:澳大利亚建立了全方位的外语教师培训体系,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鼓励和资助。除了传统的继续教育、网络、职业学校、外语教师协会都是教师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渠道。尽管中国外语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提高,但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在发展国家外语教育时必须要把提高师资水平放在关键的地位,因为师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外语学习的效率。
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事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科技的发展,也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人民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外语教育政策至关重要。在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时,我们首先要立足本国实践,客观审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不足,同时要借鉴国外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经验,此外还要进行实地调研,各级政府要确保语言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执行。我们希望在新形式下,我国的外语教育能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爱梅.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之特点[J].教育评论,2010,(4).
[2]金志茹.澳大利亚语言政策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2007,6(6).
[3]刘汝山,刘金侠.澳大利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6).
[4]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5]Ingram,D.E.Language and Culture Policy in Multicultural Australia,2002,(12).
【关键词】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中国;启示
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中最具有民族精神的经济学家。他从当时德国的国情出发,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学理论、关税保护论、生产力论、经济发展阶段论等经济理论。这些经济理论至今对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仍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其贸易保护理论进行浅析,希望获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发。
一、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述评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出自他于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市场分割、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的封建郡主制农业国。当时,德国出口的主要是原料和食品,进口的则是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德国内部对实行什么样的国际贸易政策意见分歧很大。一方面,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盛行整个欧洲,大多数人都受到了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世界主义学说”的熏陶;另一方面,以1819年成立的德国工商业协会为核心,主张实行贸易保护关税政策。在此时代背景下,作为德国工商业协会顾问和保护贸易学派旗手的李斯特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了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经济较落后国家服务的“国民经济学”或“民族经济学”的国际贸易学说体系。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分为国内自由贸易和国际自由贸易,国内自由贸易是有益的,应在国内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取消国内关税,这与国民个人自由不相抵触,但国际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保护政策与个人自由能最大限度的并行。李斯特反对斯密等人的“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人类整体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总和,“国家同个人一样,各有他自己的切身利益挂在心头”,只有基于民族国家立场,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它所处的国际形势,通过适当的保护制度使其成长为一个工业强国,才能为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即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国家主义经济学”。
一国开展对外贸易要着眼于提高国家生产力,而不仅仅是国家财富单方面的增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国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从经济方面,国家都必须经过以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而当时的德国经济正处于农工业时期,要过渡到农工商业时期,就必须有国家实施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来扶持本国工业的发展。
李斯特提出的贸易保护政策具体包括:⑴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他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并指责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⑵在国家发展阶段理论上,李斯特主张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⑶主张国家干预的对外贸易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部分限制,保证国家经济利益,从而保证个人持久利益(举例风力与人力对森林成长过程中的作用);⑷提出了国家保护的对象应该为幼稚工业,保护手段为采取禁止输入工业品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
李斯特保护贸易学说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李斯特的整个理论是积极的,他对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观点是科学的,他关于从保护贸易为过渡和仅以幼稚工业为保护对象的主张说明他承认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保护贸易政策的得失,揭示了建立本国高度发达的工业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
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进步意义:(1)强调国家利益对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性。李斯特的贸易学说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他从德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关税保护理论,以维护德国在同英法等国的贸易中的国家利益。当今经济全球化代表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其秩序基本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主要体现着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过程时就必须考虑如何借“国家之手”保障本国经济和经济安全。贸易自由化的内在动力来自于贸易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2)强调工业对国家进步的重要性。工业是国家生产力之本,是一国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李斯特这一发展民族主导产业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仍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工业化成为了当今发展中国家锲而不舍的目标。(3)强调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重要性。李斯特从强调落后国家的特殊国情、落后国家所处的较低的发展阶段以及落后国家的特殊利益的角度,提出必须对私人经济实行干预的主张。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挑战,在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同时,更应注意强化政府调节经济的作用,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协调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李斯特的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李斯特认为农业不必以关税来保护,这明显是不合目前现实的。李斯特当时坚持这一看法,是因为英国的“谷物法”使农产品过剩的德国无法找到销售市场。农业是各国目前保护的重点对象,关税、许可证配额、进口专营等对农产品的贸易壁垒高筑,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贸易竞争力。
总之,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仍然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二、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对中国外贸政策制定的启示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已有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对发展战略更高程度的认识允许我们借助李斯特贸易保护学说这一视角,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
1.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性
这是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首要前提。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贸易理论混同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无视国家机器的存在与国家利益的差别。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中就提出国家干预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国家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控制者,既可以利用政治、外交手段架起国际贸易的桥梁,也可以出于政治目标、外交目标制定自己的贸易政策。一国对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正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对其有不同的国家利益。在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利益仍高于一切,任何一国的国际贸易政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基点的。因此,贸易政策是国家利益的产物,政府可以通过贸易政策实现其国家利益和目标。
2.通过适当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独立创新型的民族工业
国际贸易竞争是各国生产力竞争的主要表现。如果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要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根据李斯特对生产阶段的划分和贸易保护理论,我国应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WTO所奉行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只有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科技产品和知识产权上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所以中国不能盲目接受WTO的条款,而应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仅是单纯的引进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只能在短期内引进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却是不利国家的长久发展,甚至造成恶劣的结果。中国目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在结合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要积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对一些重点产业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发展体系,鼓励国内自主创新项目的发展。
3.既应调整对外保护又应强化内部竞争。
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实施自我保护将一直是必需的,而且我们应利用国内市场庞大的优势尽量以双边一对一谈判的方式来加强自我保护。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目前保护的重点应由已相当成熟的制造业转向尚十分幼稚的服务业。当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保护将须采取关税之外的许多软性形式,如应采用更积极的产业支持政策。不过,中国的问题一向是保护状态下即缺乏充分的内部竞争,故而,在对局部产业有效保护的同时如何保证足够的内部竞争及技术进步等实为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如果二者必须择一,长远看恐怕是完全开放于中国更有益处,但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终究不必走到非此即彼的地步。
当前,我国的发展无疑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借助李斯特的学说来重新审视我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最早具备了发展中国家视角的发展理论,是一个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而且是一个有过成功实践的理论。
注释:
①费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熙译.商务印书馆,1961.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198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40.
[3]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梅俊杰.后进国发展理论的先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展学说评估[J].学术界,2002(1).
[5]光等.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7(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