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语文教育

新语文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语文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语文教育

新语文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策略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提倡学校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考试能力,而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相比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更注重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也造成了一些职业院校过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展,而对语文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部分职业院校甚至取消了语文教育课程。职业院校对于语文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了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质量整体偏低。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偏重理论,脱离实际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在校学生毕业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因此,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果能够在语文教育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能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能丰富语文教育内容。然而,在我国目前职业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时,还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授课也过于依赖课本,授课内容与现实也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也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不灵活

职业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人才。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职业院校的语文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方式都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没有明显差别,教学内容也较为死板,往往局限于教学课本,这显然也不符合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三)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学工作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也决定老师在教学工作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学生在接受知识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很多学校的老师也意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缺乏有效的推广,在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积极性仍然缺乏有效的调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具体体现为: 老师未能较好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创新教育方法

相比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更具针对性。因此,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也分为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课内教育以传授语文理论知识为主;课外教育则是在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将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从而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时效性。在开展课外语文教学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包括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等,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为了提升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效率。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显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创新语文教学的导入形式

显然知识的传授是一个需要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离不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更多的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良好的切入角度是课堂导入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导入形式的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将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如鼓励导入、轶事导入、和疑问导入等,通过创新语文教学的导入方式,无疑能够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高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更好的实现就业。因此,职业院校的教育应该更为注重教育的应用性。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时,应该全面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这四方面的能力对于在校学生日后的工作中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领略他人说话的中心思想。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更好的向企业“推销”自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在日后的工作中,良好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学生获得领导的青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领悟文字内容的观点和态度。良好的写作能力,则可以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更好的应对各种文字性的工作。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教育时,要注重教育的应用性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韦敏m.中职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04-107.

新语文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 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48

新课程背景下创新语文教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创新语文有效课堂的教学,其目的是基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语文教学上的行为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互相模仿,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现状下,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取得创新,实现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新形势下创新语文教学,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 创新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

1.1 目标合理

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表现在关注学生,关注课程标准,关注基础、难易适度、容量适中,有利于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兴趣,树立信心。

1.2 目标明确

为了避免教学的随意盲目性,语文教学目标要明确,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设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轴”,使教学内容围绕着“中心轴”旋转,确保教学内容不跑偏。语文是没有难易程度之说的课程,关键在于语文知识素养的积累,老师同学应以平常心对待语文课堂。由于学生语文基础有别,在平常的教学中,有可能一个简单的字词,对于底子差的同学而言,可能就是学习中的难点。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知识,应该牢固掌握。因为这是中职语文中最起码的语文知识,也是语文学习的底线,没有字词的积累,其他知识无从谈起。因此,应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促进中职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2 创新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执行

2.1 创新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明确角色

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唯一中心。老师只是课堂主导,要做好组织者、指导者,有效地引导学生,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是发挥课堂策略作用的根本。老师要适应角色转变,要把握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核心,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既当师傅又当徒弟,才能真正将自己融入到教学中去,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老师和学生一同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的发展”是课程的核心。如何去实现这个理念,就需要教师认真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所在,并且尊重他们的尊严。老师应该更加看重成绩差的学生与犯错的学生。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自然就能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感受到存在感和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会奋起、感动、发热、发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会奋力追赶,犯错误的学生就会进行自我反省,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差距就会变小,学生犯错误的几率就会减少,从而令整个班都呈现出奋发向上的劲头。

2.2 创新语文教学,有效课堂精讲多练

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既要讲得好又要讲得少,讲得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堵塞其他的学习途径,就是浪费时间。教师在设置教学情景、导语时语言要简洁,带动学生快速切入实际内容;分析内容时讲解要透彻,语言要凝练;坚持一问一答的方式最受欢迎。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时间不够或者进度不顺的状况,这时教师就往往自然不自然地强化自身的作用,那是强行灌输,将课堂时间用得紧紧的,甚至拖堂,这样做自然会令课堂效果变差。老师主导学生积极跟上,发挥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才能令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保持一致,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老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在教学的关键点上,或者是在学生学习的节奏跟不上老师节奏时,要适时进行缓冲,不是等到一节课将要结束之时再匆忙进行一下总结。老师应当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回顾,并留出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给学生。

2.3 创新语文教学,有效课堂做好管理

做好课堂管理是创新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尊重学生更是做好课堂管理的基础。教师的自身能力及教学素质是做好课堂管理所必备的。作为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灵活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确保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老师是最好的“雷锋”。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包括各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回答学生难题、巩固教学知识、知道学生人生方向,切实做到“解答疑惑”的作用。从多方面做好课堂管理。

2.4 创新语文教学,有效课堂反思总结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

2.5 创新语文教学,有效关注课堂课外

创新语文教学,实现高效课堂,不仅要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的内容,还需要课堂外的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增大学习量,采用“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而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想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课堂内外的教学效率,老师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必须的。利用教师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在课外进一步拓展学习。

3 总结

新语文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育 模式

高中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基础课程,它不仅仅是工具课,更是文化课,既要关照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语文能力,又要渗透审美情趣、文化品位、道德修养、人文精神诸方面的教育,培植学生的时代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教学改革呼声一片,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却没有大规模地实现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仍然有死气沉沉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陈旧的教学观念、滞后的教学理论、老套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于课堂当中,高中语文教育现状实在令人堪忧。

一、认清语文教学现状

(1)功利教学。学习本身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尤其是语文这门基础科目,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它应该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可是,在现行高考制度的导向下,学生、老师普遍存在“功利化”的倾向,学习语文成了追求分数的过程,要求“见效”、“立竿见影”。考试要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拉进度,添讲义,语文课堂已经完全服务于考试。不讲求教学方法,忽视教学规律,纯粹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囫囵吞枣”一并接收。

(2)模式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这样的课文分析,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板一眼,按照程序来教学。课堂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学生无法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试卷上,各类题目都能按照套路、固定模式来套,学生根本不需要自己思考。作文,已经演变成现代社会的“八股文”,固定框架、固定模式、固定思路,牢牢地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了,严重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

(3)片面教学。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考试、做题,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不强,这就完全与语文教育的初衷相悖。学生需要学到与社会融合的本领,用言语进行人际交往,而不是光光能够应试。而且,高中课堂使用的教材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语文课本内容没有新鲜度、时代感,很难契合学生的思想,语文教育很难实现它的目标。

二、更新语文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课堂单调、死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陈旧。为此,语文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1)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能够充分尊重、挖掘学生的特色。语文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会,尤其要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其“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大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人文教育理念。语文,涵盖了工具性与人文性。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之外,还具有滋润灵魂的涵养功能和提高人生质量、升华生命境界的发展功能。而现行的语文教育往往忽略了这极为重要的一点,仅仅把语文当做考试的一门科目,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成长。教师必须树立人文教育理念,除了教授给学生基本语文技能之外,更要注重文化的熏陶,要让学生在语文当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通过语文来提高道德休养,丰富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形成开放、自由、多元的文化精神,成为有涵养的现代公民。

(3)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时代和社会要求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会独立思考的人,毫无疑问,语文教育中需要灌输创新教育理念。以传授知识为主,死气沉沉的课堂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社会要求语文:“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新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我们的教师要牢记创新教育理念,要突破旧的模式、框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使其成为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一改“书呆子”的旧貌。

三、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1)立足文本、融入情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读书,脱离文本,无法立足。阅读、诵读、默读等都讲求“读”字,只有在读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开阔眼界、拓宽思维。一般,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学校与家庭,比较单一,生活面也较为狭窄,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读书可以使他们的第二生活突破时空的局限,变得丰富起来。学生通过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与思想巨人对话,能够独立进行思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做练习、试卷,成为麻木的机器。

(2)对话学习、倾听声音。教学课堂可以建立具有实质性的讨论小组,或者可以众人围坐,面对面交流,或者可以演讲、辩论,真正地开展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同处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倾听彼此的思想,真正地沟通心灵。对话学习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人格。

(3)冲破模式、关注心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使它不再是一件繁重的任务,而是心灵沟通交流的方式,可以是老师与学生间沟通,学生与学生间沟通,还可以是家长与孩子间沟通。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来获得快乐感、成就感和充实感,走出厌恶作文的误区。引导学生用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心灵、睿智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审视人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联接着思想,贯通着文化,流淌的是个性张扬和自由创造的激情。教育,不能再循规蹈矩了,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走出新的模式,培养出新的人才。语文教育,呼唤真正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曹美云.文学教育的切入点是什么[J].文学教育,2009,(6)

[2]程一凡.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症结与出路[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7)

[3]郭金廷.社会转型期高中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J].文科教学探索,2006,(11)

新语文教育范文第4篇

一、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 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生认识汉字,从而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在学习语文之初,老师应该向小学生讲清楚语文学习的目的及重要性,让学会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动机,并端正语文的学习态度。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小,因此,在讲解语文的作用时,不可以进行理论的说教,应该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学好语文;比如,小学生喜欢阅读故事读物以及科普读物等,依据学生的喜好,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说,学好了语文,就可以读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就不用求妈妈整天给你讲故事了;小学生喜欢科普知识,而且经过调查很多小学生在小学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根据小学生的愿望追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好语文,就可以看懂更高级的科普书了,就离科学家的愿望近了一大步!通过这样具体事例的引导,学生就会在潜意识中了解语文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语文,端正语文的学习态度。

(二) 老师要做一位让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根据调查,小学生对学科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与任课老师直接相关,虽然这是因为小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接受这个现状,来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小学生如果喜欢语文老师,就会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和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必须“修炼”,做到让学生喜欢;可以通过以下策略,首先,语文老师应该有极强的耐心,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低,对一个问题的认知可能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因此,学生不懂时,老师应该一遍遍强调,并改进方法,让学生容易理解;第二,老师的态度应该和蔼,不要让学生有畏惧感,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安心讲课;第三,老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像朋友那样彼此交流,交流学习,交流生活,不要那种上下级性质的师生关系,要学会走入学生的心灵。第四,要关爱学生,小学生的年龄小,在语文学习上缺乏主见,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做好以上四点,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建立了和谐的感情和关系,学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并“爱屋及乌”的喜欢语文课。

(三) 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小学生喜欢得奖,喜欢老师的夸奖,这是小学生群体的共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夸奖学生,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优秀表现应该进行及时地鼓励,让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去。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并且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是十分高兴的,这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他们会暗下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待,更加努力地取得更优异的成果。对于学生成果的物质奖励,不必太昂贵,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就足以博得小学生的欢心,让他们很有荣誉感。

(四) 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充满着好奇感,不喜欢单一的课堂模式,而是喜欢丰富多彩、花样繁多并且具有一定新意的教学活动,老师应该考虑到着一点,精心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前演讲、分角色朗读课文、写字评比、作文评比等,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来参与具体的活动,使知识得到了强化,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二、 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创新语文课堂

小学分为低年级阶段、中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 低年级阶段注重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语文老师应该合理引导,鼓励小学生大胆地进行口语表达,可以在课前十分钟设置一个演讲题目,让学生来说;第一个阶段,不管有无逻辑性,学生只要能进行与之相关的表达,就值得鼓励和表扬;第二个阶段,就要追求合理性;第三个阶段,要求学生将主题完整地表达清楚。需要循环渐进进行,不可急于求成;小学生低年级阶段的作文一般从“看图说话”开始,因此说和写是不分家的;说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也会有进步。

(二) 中年级阶段要求进行准确而清晰地口语表达,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年级处于过渡段,有个低年级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因此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提高;对于作文,要求的字数增多了,不再是看图作文,而是话题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上应该多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应该鼓励学生加强阅读。

(三) 高年级学生要求口语表达和写作要生动丰满、具有思想价值。高年级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已经成熟了不少,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有一定的数量了,因此,口语表达和写作已经不再“幼稚”,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形应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应当追求语言表达的思想性,毕竟语文除了是一种语言工具之外,还是一门人文类学科,思想性是语文要求的一部分。学生应该通过口语表达或者作文来体现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有独立思维的意识。

总结

以上从两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课堂,希望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创新语文教学的积极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应佳.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J]

新语文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创新;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也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所以,如何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就此本文与读者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进行共同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课程的现状

课程创新是指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创建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创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学习气氛低落,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很多教师不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

二、如何做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

1.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促进课程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年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鼓励学生多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在小学语文《生命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羚羊活动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聆听音乐,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进而让学生谈谈在观看图片后对羚羊有什么印象,并说明为什么。而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猎人追赶羚羊的图片直到羚羊被逼到了悬崖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它们呢?”通过这种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激活语文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各个科目的教学活动中。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揭示课堂教学主题: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古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了下来。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草原风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雄伟壮阔的景色。随即教师再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内涵。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激活语文课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知识模式,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符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模式。

3.教师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课堂创新

新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教学《蚂蚱和蝈蝈》一节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悠闲自得的蝈蝈,你会怎样嘲笑蚂蚁?”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我会笑它们是笨蛋。”有的说:“傻瓜快到大树下乘凉吧。”……无论是什么样的话都是来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又如,在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夏洛蒂勃朗特,在成名之后,应对那些曾经嘲笑你的人说些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即使学生的回答有些偏激,教师也不要批评,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上述这两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畅所欲言,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创新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创新语文课程,这不仅是新课改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深入推行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新语文学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躬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忻州师范学院